CN211626431U - 转向器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器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6431U
CN211626431U CN202020246983.8U CN202020246983U CN211626431U CN 211626431 U CN211626431 U CN 211626431U CN 202020246983 U CN202020246983 U CN 202020246983U CN 211626431 U CN211626431 U CN 211626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iece
gasket
steering gear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69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坡
张文勇
侯江涛
刘磊
周艳林
罗卫军
何章凡
鲁刚
赵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ehive Intelligent Steering System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comb Intelligent Tur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comb Intelligent Tur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comb Intelligent Tur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69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6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6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6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器的检测装置,所述转向器具有压块和垫片,所述压块的外端设有凹槽,所述垫片设于所述凹槽的敞开端,转向器的检测装置包括:本体;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本体,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所述垫片的外端面间的间隔距离值。由此,通过设置检测组件,转向器的压块和垫片安装完成后,能够检测出凹槽的底壁与垫片的外端面间的间隔距离值,根据检测出的间隔距离值可以判断出垫片是否正确安装,从而可以防止垫片错装、漏装,进而可以解决垫片错装、漏装的问题。

Description

转向器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向器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错装、漏装在汽车制造企业里发生频率较高,其结果是造成产品缺陷不断、不良率难以下降、市场表现差。
相关技术中,转向器的压块是用于齿条和齿轮轴啮合及二者间隙调整的重要零部件,压块安装不到位会对转向器的性能造成一定影响,大部分企业对压块的安装一般是人员安装,很难确定压块是否安装到位,转向器的系统摩擦力及性能会随压块与齿条的间隙大小而变化,造成产品不良率高、生产效率下降。
并且,碟形垫片在转向器中错装、漏装会造成产品质量缺陷,碟形垫片体积小、厚度薄,且有锥度,实现其防止错装、漏装的技术难度大,目前只是靠人员目视解决防止垫片错装、漏装,但是人员目视识别难度较大,可控性差,碟形垫片错装、漏装的事例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转向器的检测装置,以解决转向器的垫片错装、漏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向器的检测装置,所述转向器具有压块和垫片,所述压块的外端设有凹槽,所述垫片设于所述凹槽的敞开端,包括:本体;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本体,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所述垫片的外端面间的间隔距离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块和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设于所述检测块,所述检测块和所述第一检测件的下端均伸出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一检测件的下端伸出所述检测块的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具有压紧盖和套筒,所述压紧盖和所述套筒连接且限定出安装腔,所述压紧盖和所述套筒均套设于所述检测块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转向器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检测块相对所述本体可移动且所述检测块的外侧壁设有翻边,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翻边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检测块的外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压紧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压紧盖的内表面具有台阶部,所述弹性件的所述一端设于所述台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件固定于所述检测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转向器的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件设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二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翻边与所述套筒的底壁的间隔距离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均为位移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压紧盖和所述套筒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器的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器的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检测组件,转向器的压块和垫片安装完成后,能够检测出凹槽的底壁与垫片的外端面间的间隔距离值,根据检测出的间隔距离值可以判断出垫片是否正确安装,从而可以防止垫片错装、漏装,进而可以解决垫片错装、漏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检测装置和转向器配合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检测装置10;
本体1;压紧盖11;套筒12;安装腔13;台阶部14;装配孔15;
检测组件2;检测块21;第一检测件22;翻边23;
弹性件3;夹持块4;第二检测件5;控制器6;
转向器20;压块201;垫片202;凹槽203;壳体204;安装孔205。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转向器20具有压块201和垫片202,压块201的外端设有凹槽203,垫片202设于凹槽203的敞开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20的检测装置10包括:本体1和检测组件2。检测组件2设置于本体1,检测组件2用于检测凹槽203的底壁与垫片202的外端面间的间隔距离值,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垫片202的外端面为垫片202的上表面,检测组件2用于检测凹槽203的底壁的上表面与垫片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隔距离值。
其中,转向器20的壳体204具有安装孔205,压块201和碟形垫片202(垫片202)先后安装在安装孔205内,碟形垫片202位于压块201的外侧且与压块201接触。压块201和碟形垫片202(垫片202)安装完成后,使用本申请的检测装置10检测凹槽203的底壁的上表面与垫片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隔距离值,若凹槽203的底壁的上表面与垫片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隔距离值在正常范围内,则表示垫片202安装正确,若凹槽203的底壁的上表面与垫片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隔距离值不在正常范围内,则表示碟形垫片202出现漏装、反装、错装的问题,这样设置能够有效检测出垫片202是否正确安装,可以防止垫片202错装、漏装,从而可以解决垫片202错装、漏装的问题,进而可以提升转向器20的装配效率及良品率,也可以提高转向器20的性能及一致性,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本申请的检测装置10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各类转向器20的检测。
由此,通过设置检测组件2,转向器20的压块201和垫片202安装完成后,能够检测出凹槽203的底壁与垫片202的外端面间的间隔距离值,根据检测出的间隔距离值可以判断出垫片202是否正确安装,从而可以防止垫片202错装、漏装,进而可以解决垫片202错装、漏装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组件2可以包括:检测块21和第一检测件22,第一检测件22可以设置为位移传感器,第一检测件22可以固定设置于检测块21,检测块21和第一检测件22的下端均伸出本体1,而且第一检测件22的下端伸出检测块21的下端。其中,压块201和碟形垫片202安装完成后,将检测块21和第一检测件22的下端伸入壳体204的安装孔205内,可以使检测块21与安装孔205的内壁面贴合,并且使检测块21的下端压紧垫片202,由于垫片202具有通孔,第一检测件22的下端可以穿过垫片202与凹槽203的底壁接触,这样第一检测件22就可以检测出凹槽203的底壁的上表面与垫片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隔距离值,从而可以根据检测出的间隔距离值判断出垫片202是否正确安装,进而可以防止垫片202错装、漏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体1具有压紧盖11和套筒12,压紧盖11和套筒12连接,而且压紧盖11和套筒12限定出安装腔13,压紧盖11和套筒12均套设于检测块21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压紧盖11设置于套筒12的敞开端,压紧盖11和套筒12均设置有装配孔15,压紧盖11的装配孔15和套筒12的装配孔15在上下方向正对布置,而且压紧盖11和套筒12的装配孔15均与安装腔13连通,检测块21同时安装在压紧盖11和套筒12的装配孔15内,如此设置能够将检测块21可靠地安装在本体1上,可以避免检测块21的全部结构位于本体1的外侧,从而可以防止检测装置10的体积过大,进而可以减小检测装置10所占用的放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10还可以包括:弹性件3,在图1中的上下方向,检测块21相对本体1可上下移动,而且检测块21的外侧壁设置有翻边23,翻边23可以沿检测块21的周向布置,弹性件3和翻边23均位于安装腔13内,弹性件3套设于检测块21的外侧,弹性件3的一端与压紧盖11连接,另一端与翻边23连接。其中,检测装置10未工作时,翻边23的下表面与套筒12的底壁接触。
当使用检测装置10检测转向器20的垫片202是否正确安装时,将检测块21和第一检测件22的下端伸入壳体204的安装孔205内,使检测块21的下端压紧垫片202、第一检测件22的下端与凹槽203的底壁接触,然后控制本体1相对检测块21下移,直到套筒12与壳体204的上端面接触,此时弹性件3被压缩,本体1相对检测块21下移动了一段距离,在弹性件3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以保证检测块21的下端压紧垫片202,从而可以提升第一检测件22检测出凹槽203的底壁与垫片202的外端面间的间隔距离值的准确性,进而可以提升检测装置10的检测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压紧盖11的内表面具有台阶部14,弹性件3的一端设于台阶部14,需要解释的是,压紧盖11的下表面设置有台阶部14,弹性件3的上端设于台阶部14,其中,台阶部14能够对弹性件3起到限位作用,可以防止弹性件3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可以保证弹性件3的安装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组件2还可以包括:夹持块4,夹持块4用于将第一检测件22固定于检测块21,其中,夹持块4用于夹持第一检测件22,如此设置能够将第一检测件22可靠地固定在检测块21上,可以使第一检测件22跟着检测块21一起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可以设置为弹簧,弹簧的结构简单,这样设置能够简化检测装置10的结构,可以使检测装置10装配更加方便,并且,弹簧具有很好的弹性,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弹性件3的工作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10还可以包括:第二检测件5,第二检测件5设置于本体1,第二检测件5用于检测翻边23与套筒12的底壁的间隔距离值,其中,第二检测件5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压紧盖11,当检测块21的下端压紧垫片202、第一检测件22的下端与凹槽203的底壁接触,套筒12与壳体204的上端面接触时,第二检测件5可以检测出翻边23的下表面与套筒12的底壁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值,若翻边23的下表面与套筒12的底壁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值在正常范围内,则表示压块201安装到位,若翻边23的下表面与套筒12的底壁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值不在正常范围内,则表示压块201没有安装到位,这样设置能够准确判断出压块201是否安装到位,可以降低产品的不良率,也可以提升转向器2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22和第二检测件5均可以设置为位移传感器,其中,第二检测件5的探针伸入到安装腔13内,套筒12与检测块21产生相对移动时,第二检测件5的探针的下端可以与翻边23的上表面接触,从而可以保证第二检测件5检测出翻边23与套筒12的底壁的间隔距离值。并且,第一检测件22的探针的下端与凹槽203的底壁接触,从而可以保证第一检测件22检测出凹槽203的底壁与垫片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隔距离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紧盖11和套筒12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其中,螺纹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这样设置能够使压紧盖11和套筒12可拆卸地连接,可以便于检测装置10的装配,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检测装置10的装配效率,并且,当弹性件3、第一检测件22和第二检测件5发生故障时,可以方便检测装置10的拆卸,从而可以便于弹性件3、第一检测件22和第二检测件5的更换,进而可以提升检测装置10的维修效率。
下面参照图1详细了解本申请的检测装置10。
检测装置1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6,控制器6与第一检测件22、第二检测件5电连接或通讯连接,在装配线将压块201和碟形垫片202(垫片202)先后安装在安装孔205内后,检测块21和第一检测件22的下端伸入壳体204的安装孔205内,使检测块21的下端压紧垫片202、第一检测件22的下端与凹槽203的底壁接触,然后控制本体1相对检测块21下移,直到套筒12与壳体204的上端面接触,检测块21由于弹簧的弹簧力,检测块21压紧碟形垫片202,第一检测件22的探针接触凹槽203的底壁,第一检测件22测量得出凹槽203的底壁的上表面与垫片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隔距离值,然后,第一检测件22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6,若凹槽203的底壁的上表面与垫片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隔距离值在正常范围内,则表示垫片202安装正确,若凹槽203的底壁的上表面与垫片202的上表面间的间隔距离值不在正常范围内,则表示碟形垫片202出现漏装、反装、错装的问题。
并且,当碟形垫片202安装不正确则无需再检测压块201是否安装到位,需要对转向器20重新进行装配。当检测确认碟形垫片202正确安装时,继续检测压块201是否压装到位,将第二检测件5的探针接触检测块21的翻边23的上表面,由于套筒12已经与壳体204的上端面相抵固定,第二检测件5可以测得翻边23与套筒12的底壁的间隔距离值,第二检测件5把测量的间隔距离值传输至控制器6,若翻边23的下表面与套筒12的底壁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值在正常范围内,则表示压块201安装到位,若翻边23的下表面与套筒12的底壁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值不在正常范围内,则表示压块201没有安装到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向器(20)的检测装置(10),所述转向器(20)具有压块(201)和垫片(202),所述压块(201)的外端设有凹槽(203),所述垫片(202)设于所述凹槽(203)的敞开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
检测组件(2),所述检测组件(2)设于所述本体(1),所述检测组件(2)用于检测所述凹槽(203)的底壁与所述垫片(202)的外端面间的间隔距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20)的检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检测块(21)和第一检测件(22),所述第一检测件(22)设于所述检测块(21),所述检测块(21)和所述第一检测件(22)的下端均伸出所述本体(1)且所述第一检测件(22)的下端伸出所述检测块(2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20)的检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具有压紧盖(11)和套筒(12),所述压紧盖(11)和所述套筒(12)连接且限定出安装腔(13),所述压紧盖(11)和所述套筒(12)均套设于所述检测块(2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器(20)的检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3),所述检测块(21)相对所述本体(1)可移动且所述检测块(21)的外侧壁设有翻边(23),所述弹性件(3)和所述翻边(23)均位于所述安装腔(13)内,所述弹性件(3)套设于所述检测块(21)的外侧,所述弹性件(3)的一端与所述压紧盖(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边(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器(20)的检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盖(11)的内表面具有台阶部(14),所述弹性件(3)的所述一端设于所述台阶部(1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20)的检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还包括:夹持块(4),所述夹持块(4)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件(22)固定于所述检测块(2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器(20)的检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为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器(20)的检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检测件(5),所述第二检测件(5)设于所述本体(1),所述第二检测件(5)用于检测所述翻边(23)与所述套筒(12)的底壁的间隔距离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器(20)的检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件(22)和所述第二检测件(5)均为位移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器(20)的检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盖(11)和所述套筒(12)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
CN202020246983.8U 2020-03-03 2020-03-03 转向器的检测装置 Active CN211626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6983.8U CN211626431U (zh) 2020-03-03 2020-03-03 转向器的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6983.8U CN211626431U (zh) 2020-03-03 2020-03-03 转向器的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6431U true CN211626431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1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6983.8U Active CN211626431U (zh) 2020-03-03 2020-03-03 转向器的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6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72618U (zh) 汽车泵体油封压装机
CN211626431U (zh) 转向器的检测装置
CN211362110U (zh) 一种轴承挡圈装配工装及设备
CN212963783U (zh) 汽车变速箱压力传感器结构
CN112091576A (zh) 一种轴用卡簧压头及其卡簧装配方法
CN216398642U (zh) 一种定位销压装装置
CN109016540B (zh) 注射器组装机
CN214035820U (zh) 一种基于弹性膜片的机油压力报警器
CN212839399U (zh) 一种磨损量精准检测的机械密封
CN220893626U (zh) 一种带插销的力传感器
CN217953313U (zh) 一种高精准孔位检测装置
CN113523793A (zh) 一种加油口盖压装检测工装
CN113447211A (zh) 一种电子产品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9179335U (zh) 一种电子纸膜片检测驱动触头
CN220472914U (zh) 一种卡簧安装到位检测工装
CN112276545A (zh) 一种泡沫泵密封垫片检测机构及其检测方法
CN210464849U (zh) 弹簧钢压片测试夹具
CN214265422U (zh) 一种滑油滤的新型装配工装
CN208383391U (zh) 一种产品气密性检测夹具
CN220036898U (zh) 一种隔膜压缩机膜片的安装定位结构
CN213916954U (zh) 一种轴用卡簧压头
CN219425369U (zh) 一种基于压力线性检测调节的薄背板冲压装置
CN21827443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低气压报警传感器
CN109514461A (zh) 用于凹凸不平面的多点弹性压紧装置
CN220138163U (zh) 一种行程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9

Address after: 071000 in yard 75, Dongsheng Road, Jiaozhuang Township,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aoding Branch of honeycomb intelligent steering system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No.75 Dongsheng Road,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oneycomb intelligent turn technology Hebe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7

Address after: 868 Gangxing Road, Yang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ehive intelligent steering system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in yard 75, Dongsheng Road, Jiaozhuang Township,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oding Branch of honeycomb intelligent steering system (Jiangs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