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6421U - 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6421U
CN211616421U CN201922204779.XU CN201922204779U CN211616421U CN 211616421 U CN211616421 U CN 211616421U CN 201922204779 U CN201922204779 U CN 201922204779U CN 211616421 U CN211616421 U CN 211616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liding
assembly
pla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47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月华
龙久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yua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yua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yua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yua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047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6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6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6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实现了汽车出风口叶片组件的模内装配,可同步完成多套产品的注塑成型及装配,一次和二次注塑进胶点均位于产品内侧面,有效解决了产品外观不良问题;采取一次注塑成型支架,二次注塑成型叶片的工艺顺序,第一铲基组件和第二铲基组件在前后两次合模时与滑动组件配合,实现顶针在顶针导向孔内的位置变动,以制作出装配孔内带有卡台的支架以及两端带有凸环的叶片,用以加固装配牢固程度,更加有效地防止叶片和支架脱落;大大减少了人工装配的成本,提高了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汽车中控位置都有空调吹面出风结构,中央出风口由总支架/扇叶/扇叶支架组成,目前,主要有两种生产与装配形式,一种采用将支架扇叶单独制作,即通过两套模具生产出来,再进行人工组装的形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效率低,且装配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产品质量不良;另一种,采用双色成型,实现模内装配,但产品的结构导致在模具设计上无法合理设计流道和注胶口,或者在模具结构上无法实现产品制成后脱模,另外,还有产品装配不牢固,易脱落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和下模旋转机构,所述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热流道板和定模板,所述下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动模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下模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下模底部的注塑机上,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之间并行设置有左右两套注塑结构,包括第一模仁、第二模仁、滑动组件、第一铲基组件和第二铲基组件;所述第一模仁和所述第二模仁的结构左右对称,且各自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两组二次型芯,热流道浇注热嘴位于所述两组二次型芯中间的上方,所述第一模仁包括第一定模仁和第一动模仁,所述第二模仁包括第二定模仁和第二动模仁,所述第一定模仁和所述第二定模仁固定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第一动模仁和所述第二动模仁固定于所述动模板上;所述动模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动模仁和所述第二动模仁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滑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内,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铲基组件和第二铲基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模仁和所述第二定模仁的左右两侧,且固定于所述定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座、滑块和顶块、顶针、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限位螺钉,所述滑座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滑座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且滑动连接,所述顶块设置于所述滑座另一侧设有的凹槽内,且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侧设有一次型芯和斜凸柱,所述滑块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斜凸柱贯通的顶针导向孔,所述顶针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块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座并穿入所述顶针导向孔,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滑座的第一弹簧槽内,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顶块的第二弹簧槽内,所述限位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顶块设有的限位槽,与所述滑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铲基组件包括第一左铲基和第一右铲基,所述第二铲基组件包括第二左铲基和第二右铲基,铲基上设有斜导柱,所述滑座上设有与所述斜导柱滑动配合的导柱孔,所述动模板上设有与所述斜导柱滑动配合的导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反顶针,所述反顶针的一端通过支撑座支撑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顶块、滑座和滑块,所述反顶针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顶着所述反顶针上设有的圆形块,另一端顶着所述滑块设有的弹簧限位槽的底部,所述支撑座的侧下方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滑座上设有的固定槽内,铲基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座配合使用的卡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反顶块,所述反顶块的下端设有反顶槽,且穿入所述第二左铲基和第二右铲基上设有的与所述卡槽连通的通槽,所述反顶槽与所述反顶针的端部滑动配合,所述反顶块的上端穿过所述定模板,且固定于固定板的下端,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热流道板侧端设有的固定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板和滑座耐磨片,所述压板和所述滑座耐磨片分别位于所述滑座的两侧和下方,均固定于所述动模板上,且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流道板内部设有热流道浇注系统,所述热流道浇注系统与所述上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板和下固定板之间为顶出系统,用于开模后产品顶出。
进一步地,一次注塑成型过程中,第一种塑胶原料经由左侧热流道浇注热嘴流经第一流道完成一次注塑进胶,二次注塑成型过程中,第二种塑胶原料经由右侧热流道浇注热嘴流经第二流道完成二次注塑进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汽车出风口叶片组件的模内装配,可同步完成多套产品的注塑成型及装配,一次和二次注塑进胶点均位于产品内侧面,有效解决了产品外观不良问题;采取一次注塑成型支架,二次注塑成型叶片的工艺顺序,第一铲基组件和第二铲基组件在前后两次合模时与滑动组件配合,实现顶针在顶针导向孔内的位置变动,以制作出装配孔内带有卡台的支架以及两端带有凸环的叶片,用以加固装配牢固程度,更加有效地防止叶片和支架脱落;大大减少了人工装配的成本,提高了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铲基组件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铲基组件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铲基组件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铲基组件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动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滑座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滑座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顶块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顶块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成型时顶针与顶针导向孔的相对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二次成型时顶针与顶针导向孔的相对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成型时反顶针与反顶块的相对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成型时经第一流道成型产品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二次成型时经第二流道成型产品示意图。
图中:1-上固定板;2-热流道板;3-定模板;4-动模板;5-下固定板;6-第一模仁;7-第二模仁;8-滑动组件;9-第一铲基组件;10-第二铲基组件;11-斜导柱;12-反顶针;13-支撑座;14-固定块;15-反顶块;151-反顶槽;16-压板;17-滑座耐磨片;61-第一定模仁;62-第一动模仁;71-第二定模仁;72-第二动模仁;41-第一滑槽;42-第二滑槽;81-滑座;82-滑块;83-顶块;84-顶针;85-第一弹簧;86-第二弹簧;87-限位螺钉;811-凹槽;812-第一弹簧槽;813-导柱孔;821-一次型芯;822-斜凸柱;823-顶针导向孔;831-第二弹簧槽;832-限位槽;91-第一左铲基;92-第一右铲基;101-第二左铲基;102-第二右铲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和下模旋转机构,所述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1、热流道板2和定模板3,所述下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动模板4和下固定板5,所述下模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下模底部的注塑机上,用于一次或二次注塑成型后,将所述动模板4整体旋转180度。所述定模板3和所述动模板4之间并行设置有左右两套注塑结构,包括第一模仁6、第二模仁7、滑动组件8、第一铲基组件9和第二铲基组件10;所述第一模仁6和所述第二模仁7的结构左右对称,且各自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两组二次型芯,热流道浇注热嘴位于所述两组二次型芯中间的上方,所述第一模仁6包括第一定模仁61和第一动模仁62,所述第二模仁7包括第二定模仁71和第二动模仁72,所述第一定模仁61和所述第二定模仁71固定于所述定模板3上,所述第一动模仁62和所述第二动模仁72固定于所述动模板4上;所述动模板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41,所述第一动模仁62和所述第二动模仁7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41连通的第二滑槽42,所述滑动组件8位于所述第一滑槽41和所述第二滑槽42内,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铲基组件9和第二铲基组件1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模仁61和所述第二定模仁71的左右两侧,且固定于所述定模板3上。
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8包括滑座81、滑块82和顶块83、顶针84、第一弹簧85、第二弹簧86和限位螺钉87,所述滑座81位于所述第一滑槽41内,且滑动连接,所述滑块82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滑座81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滑槽42内,且滑动连接,所述顶块83由两块结构通过螺钉组装而成,所述顶块83设置于所述滑座81另一侧设有的凹槽811内,且滑动连接,所述滑块82的另一侧设有一次型芯821和斜凸柱822,所述滑块82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斜凸柱822贯通的顶针导向孔823,所述顶针8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块83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座81并穿入所述顶针导向孔823,所述第一弹簧85设置于所述滑座81的第一弹簧槽812内,所述第二弹簧86设置于所述顶块83的第二弹簧槽831内,所述第一弹簧85的弹力作用推动所述滑座81向后滑动,所述第二弹簧86的弹力作用推动所述顶块83在所述凹槽811内向后滑动,使得所述顶块83与所述滑座81的相对位置移动,过程中,同步带动所述顶针84向后滑动,使得所述顶针84在所述顶针导向孔823内的位置向后滑动,所述限位螺钉87的一端穿过所述顶块83设有的限位槽832,与所述滑座81螺纹连接,所述限位螺钉87对所述顶块83在所述凹槽811内的滑动距离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铲基组件9包括第一左铲基91和第一右铲基92,所述第二铲基组件10包括第二左铲基101和第二右铲基102,铲基上设有斜导柱11,所述滑座81上设有与所述斜导柱11滑动配合的导柱孔813,所述动模板4上设有与所述斜导柱11滑动配合的导槽,所述斜导柱11用于推动所述滑动组件8向前滑动。
优选地,还包括反顶针12,所述反顶针12的一端通过支撑座13支撑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顶块83、滑座81和滑块82,所述反顶针12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顶着所述反顶针12上设有的圆形块,另一端顶着所述滑块82设有的弹簧限位槽的底部,所述支撑座13的侧下方设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固定于所述滑座81上设有的固定槽内,铲基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座13配合使用的卡槽。
优选地,还包括反顶块15,所述反顶块15的下端设有反顶槽151,且穿入所述第二左铲基101和第二右铲基102上设有的与所述卡槽连通的通槽,所述反顶槽151与所述反顶针12的端部滑动配合,所述反顶块15的上端穿过所述定模板3,且固定于固定板的下端,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热流道板2侧端设有的固定槽内。所述反顶块15与所述反顶针12配合使用,用于二次注塑成型完成后,开模过程中,顶住产品,实现产品脱模。
优选地,还包括压板16和滑座耐磨片17,所述压板16和所述滑座耐磨片17分别位于所述滑座81的两侧和下方,均固定于所述动模板4上,且滑动连接。所述压板16用于对所述滑座81进行滑动导向,所述滑座耐磨片17选用高丽黄铜加石墨材质,使得所述滑座81滑动更加顺畅。
优选地,所述热流道板2内部设有热流道浇注系统,所述热流道浇注系统与所述上固定板1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动模板4和下固定板5之间为顶出系统,用于开模后产品顶出。
优选地,一次注塑成型过程中,第一种塑胶原料经由左侧热流道浇注热嘴流经第一流道完成一次注塑进胶,二次注塑成型过程中,第二种塑胶原料经由右侧热流道浇注热嘴流经第二流道完成二次注塑进胶。两次进胶点均设在产品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定模板3和动模板4合模,第一铲基组件9和滑动组件8配合,完成一次合模封胶,此时,顶针84的顶端穿出斜凸柱822,第一种塑胶原料经由左侧热流道浇注热嘴流经第一流道完成一次注塑进胶,一次注塑完成后,定模板3与动模板4分开,在斜导柱11和第一弹簧85的弹力作用下,滑座81向后滑动复位,同时,第二弹簧86的弹力作用推动顶块83在凹槽811内向后滑动,使得顶块83与滑座81的相对位置移动,顶针84同步向后滑动至其顶端抽回顶针导向孔823内,下模旋转机构将动模板4整体旋转180度,第二铲基组件10与滑动组件8配合,完成二次合模封胶,第二种塑胶原料经由右侧热流道浇注热嘴流经第二流道完成二次注塑进胶,二次注塑完成,定模板3与动模板4再次分开,过程中,滑动组件8复位,反顶块15下端的反顶槽151顶着反顶针12,将产品脱模,顶出系统将装配完成后的产品顶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和下模旋转机构,所述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1)、热流道板(2)和定模板(3),所述下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动模板(4)和下固定板(5),所述下模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下模底部的注塑机上,所述定模板(3)和所述动模板(4)之间并行设置有左右两套注塑结构,包括第一模仁(6)、第二模仁(7)、滑动组件(8)、第一铲基组件(9)和第二铲基组件(10);所述第一模仁(6)和所述第二模仁(7)的结构左右对称,且各自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两组二次型芯,热流道浇注热嘴位于所述两组二次型芯中间的上方,所述第一模仁(6)包括第一定模仁(61)和第一动模仁(62),所述第二模仁(7)包括第二定模仁(71)和第二动模仁(72),所述第一定模仁(61)和所述第二定模仁(71)固定于所述定模板(3)上,所述第一动模仁(62)和所述第二动模仁(72)固定于所述动模板(4)上;所述动模板(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41),所述第一动模仁(62)和所述第二动模仁(7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41)连通的第二滑槽(42),所述滑动组件(8)位于所述第一滑槽(41)和所述第二滑槽(42)内,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铲基组件(9)和第二铲基组件(1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模仁(61)和所述第二定模仁(71)的左右两侧,且固定于所述定模板(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8)包括滑座(81)、滑块(82)和顶块(83)、顶针(84)、第一弹簧(85)、第二弹簧(86)和限位螺钉(87),所述滑座(81)位于所述第一滑槽(41)内,且滑动连接,所述滑块(82)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滑座(81)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滑槽(42)内,且滑动连接,所述顶块(83)设置于所述滑座(81)另一侧设有的凹槽(811)内,且滑动连接,所述滑块(82)的另一侧设有一次型芯(821)和斜凸柱(822),所述滑块(82)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斜凸柱(822)贯通的顶针导向孔(823),所述顶针(8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块(83)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座(81)并穿入所述顶针导向孔(823),所述第一弹簧(85)设置于所述滑座(81)的第一弹簧槽(812)内,所述第二弹簧(86)设置于所述顶块(83)的第二弹簧槽(831)内,所述限位螺钉(87)的一端穿过所述顶块(83)设有的限位槽(832),与所述滑座(8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铲基组件(9)包括第一左铲基(91)和第一右铲基(92),所述第二铲基组件(10)包括第二左铲基(101)和第二右铲基(102),铲基上设有斜导柱(11),所述滑座(81)上设有与所述斜导柱(11)滑动配合的导柱孔(813),所述动模板(4)上设有与所述斜导柱(11)滑动配合的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顶针(12),所述反顶针(12)的一端通过支撑座(13)支撑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顶块(83)、滑座(81)和滑块(82),所述反顶针(12)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顶着所述反顶针(12)上设有的圆形块,另一端顶着所述滑块(82)设有的弹簧限位槽的底部,所述支撑座(13)的侧下方设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固定于所述滑座(81)上设有的固定槽内,铲基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座(13)配合使用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顶块(15),所述反顶块(15)的下端设有反顶槽(151),且穿入所述第二左铲基(101)和第二右铲基(102)上设有的与所述卡槽连通的通槽,所述反顶槽(151)与所述反顶针(12)的端部滑动配合,所述反顶块(15)的上端穿过所述定模板(3),且固定于固定板的下端,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热流道板(2)侧端设有的固定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16)和滑座耐磨片(17),所述压板(16)和所述滑座耐磨片(17)分别位于所述滑座(81)的两侧和下方,均固定于所述动模板(4)上,且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板(2)内部设有热流道浇注系统,所述热流道浇注系统与所述上固定板(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4)和下固定板(5)之间为顶出系统,用于开模后产品顶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次注塑成型过程中,第一种塑胶原料经由左侧热流道浇注热嘴流经第一流道完成一次注塑进胶,二次注塑成型过程中,第二种塑胶原料经由右侧热流道浇注热嘴流经第二流道完成二次注塑进胶。
CN201922204779.X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 Active CN211616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4779.XU CN21161642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4779.XU CN21161642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6421U true CN211616421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8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4779.XU Active CN21161642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64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0237A (zh) * 2021-07-07 2021-11-16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空调叶片组件的模内装配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0237A (zh) * 2021-07-07 2021-11-16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空调叶片组件的模内装配模具
CN113650237B (zh) * 2021-07-07 2023-09-08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空调叶片组件的模内装配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16421U (zh) 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
CN110815735A (zh) 一种汽车柱上装饰板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
CN102179898A (zh) 小型塑料件的双料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113510900A (zh) 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
CN206416437U (zh) 一种出风口叶片与连杆模内注塑装配的模具
CN110884058A (zh) 一种汽车出风口模内装配结构
CN219095812U (zh) 注塑成型装置
CN216992940U (zh) 一种汽车油壶上壳模具的斜抽芯脱模结构
CN213614041U (zh) 一种电熨斗底板的专用模具
CN211730074U (zh) 一种模内自动切料头机构
CN213618017U (zh) 一种推拉式移动换腔双色注塑模具
CN212097291U (zh) 一种多功能实验样条组合模具
CN208558130U (zh) 顶出后自动脱模的模具机构
CN210634024U (zh) 一种汽车双开扶手骨架注塑模具
CN221022164U (zh) 一种用于化妆笔尾塞的温度可调试注塑模具
CN212097337U (zh) 成型均衡的一模多穴式透镜模具
CN219667334U (zh) 一种带孔制件一次性成型注塑模具
CN220864615U (zh) 一种水口延迟顶出自动断水口的模具结构
CN217862554U (zh) 一种双色包胶模具
CN218892174U (zh) 一种高速流道模具
CN216804272U (zh) 一种翻盖框架的四向滑块成型模具
CN216001312U (zh) 一种投影仪灯罩注塑成型模具
CN212707807U (zh) 一种薄胶位绕线骨架注塑模具
CN219505344U (zh) 一种斜顶进胶注塑模具结构
CN213891065U (zh) 汽车门板精密注塑模具滑块进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