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4725U - 梯级以及使用该梯级的乘客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梯级以及使用该梯级的乘客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4725U
CN211594725U CN201922077352.8U CN201922077352U CN211594725U CN 211594725 U CN211594725 U CN 211594725U CN 201922077352 U CN201922077352 U CN 201922077352U CN 211594725 U CN211594725 U CN 211594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insertion hole
mounting portion
axle
fron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773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秀生
堀合英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4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4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梯级以及使用该梯级的乘客输送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梯级以及使用该梯级的乘客输送机,即使固定销未插入到轴套的插入孔,轴套也不从前车轴脱离。在轴套(320)的外端侧的外周设置有一对卡爪部(356),卡爪部(356)配置在梯级(30)的轴安装部(310)的外侧与前轮(301)之间,抵接于轴安装部(310)。由此,即使固定销未插入到轴套的插入孔,轴套也不从前车轴脱离。

Description

梯级以及使用该梯级的乘客输送机
本申请以日本特许申请第2018-234532号(申请日:2018年12月14日)为基础,并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梯级以及使用该梯级的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中,乘客乘坐的梯级的前轮通过梯级链条连结成环状,通过驱动装置以一定的速度运行。为了更换或者修理,能够从梯级链条分别卸下这些梯级。而且,在梯级的梯级框架上以可装卸前车轴的方式切出轴安装部。当将前车轴安装于该轴安装部时,为了使前车轴顺畅地旋转,在前车轴上套有轴套。
当套在前车轴上的轴套脱离时梯级陷落,无法顺畅地运行。因此,在轴套上设置插入孔,位于梯级框架上的固定销插入到该插入孔,固定轴套的位置。
然而,存在当固定销未插入到轴套的插入孔时轴套脱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梯级以及使用该梯级的乘客输送机,即使固定销未插入到轴套的插入孔,轴套也不从前车轴脱离。
实施方式的梯级具有:左右一对的梯级框架;左右一对的后轮,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左右一对的上述梯级框架的后部;前车轴;左右一对的前轮,设置在上述前车轴的左右两端部;左右一对的轴安装部,在左右一对的上述梯级框架的左右一对的前部切除下部而形成;左右一对的圆筒状的轴套,套在上述前车轴的左右两端部,并且,卡合于上述轴安装部的内部;插入孔,设置在上述轴套的外周面上;固定销,设置在左右一对的上述梯级框架的内侧,能够插入到卡合于上述轴安装部的上述轴套的上述插入孔;以及弹性构件,以将上述固定销插入到上述插入孔的状态施力,在上述轴套的外端侧的外周设置有卡爪部,上述卡爪部配置在上述轴安装部的外侧与上述前轮之间。
在实施方式的梯级中,上述轴套具有长方体的框体以及载置于上述框体的筒部,上述插入孔设置在上述筒部的外周,上述筒部卡合于上述轴安装部的内部,上述卡爪部设置在上述框体的外端部。
在实施方式的梯级中,上述卡爪部的一端与上述框体的外端部连接,上述卡爪部的另一端被开放。
在实施方式的梯级中,上述卡爪部的被开放的另一端抵接于上述轴安装部。
在实施方式的梯级中,上述卡爪部在上述框体的外端部设置有两个。
在实施方式的梯级中,在上述筒部的外周,在上述插入孔与上述卡爪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插入孔。
在实施方式的梯级中,上述插入孔的边缘部形成为锥形状。
在实施方式的梯级中,在上述筒部的内周面的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积存润滑油的槽。
在实施方式的梯级中,在上述前轮与上述轴套之间的上述前车轴上配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小轴套。
另外,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具有:环状的左右一对的梯级链条;以及驱动装置,驱动左右一对的上述梯级链条,上述梯级链条设置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的上述梯级的上述前轮。
根据上述结构的梯级以及乘客输送机,即使固定销未插入到轴套的插入孔,也能够抑制轴套从前车轴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梯级的侧视图。
图3是从梯级的侧方观察的纵剖面图。
图4是前轮附近的放大纵剖面图,是固定销插入到轴套的插入孔的状态的图。
图5是前轮附近的放大纵剖面图,是固定销从插入孔脱离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轴套的立体图。
图7是轴套的前视图。
图8是从上方观察轴套的立体图。
图9是前轮附近的仰视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轴套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1是前轮附近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0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0进行说明。
(1)自动扶梯10
参照图1与图2,对自动扶梯1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是从侧面观察自动扶梯10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作为自动扶梯10的框架的桁架12跨在建筑物1的上层和下层,并使用支承角铁2、3在前后方向上被支承。
在位于桁架12上端部的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置有使梯级30运行的驱动装置18、左右一对的主驱动链轮24、24以及左右一对的带链轮27、27。驱动装置18具有:电机20,包括感应电动机(induction motor);减速机;输出链轮,安装于该减速机的输出轴;驱动链条22,通过该输出链轮驱动;以及盘式制动器,用于使电机20的旋转停止,并且保持停止状态。主驱动链轮24通过该驱动链条22旋转。左右一对的主驱动链轮24、24与左右一对的带链轮27、27通过未图示的连结带连结并同步地旋转。另外,在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置有控制部50,所述控制部50控制电机20和盘式制动器等。
如图1所示,在位于桁架12下端部的下层侧的机械室16内部,设置有从动链轮26。在上层侧的主驱动链轮24与下层侧的从动链轮26之间挂有左右一对的环状的梯级链条28、28。即,在左右一对的梯级链条28、28上等间隔地安装有多个梯级30的前轮301。梯级30的前轮301沿着固定于桁架12的图2所示的导轨100运行,并且卡合于位于主驱动链轮24的外周部的凹部与位于从动链轮26的外周部的凹部,梯级30上下翻转。另外,后轮302在固定于桁架12的图1与图2所示的导轨102上运行。
如图1所示,在桁架12的左右两侧竖立设置有左右一对的围裙板44、44与左右一对的栏杆36、36。在栏杆36的上部设置有扶手轨39,扶手带38沿着该扶手轨39移动。在栏杆36的上层侧的正面下部设置有上层侧的正面围裙板40,在下层侧的正面下部设置有下层侧的正面围裙板42,作为扶手带38出入口的入口部46、48分别从正面围裙板40、42突出。围裙板44设置在栏杆36的侧面下部,梯级30在左右一对的围裙板44、44之间运行。在上下层的围裙版44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操作板52、56、扬声器54、58。
如图1所示,扶手带38从上层侧的入口部46进入到正面围裙板40内,通过导轨组66挂在带链轮27,之后通过导轨组66在围裙板44内移动,并从下层侧的入口部48现身在正面围裙板42外。而且,通过带链轮27与主驱动链轮24共同旋转,扶手带38与梯级30同步地移动。另外,具有按压部件68,所述按压部件68用于向旋转的带链轮27按压运行的扶手带38。
如图1所示,在位于上层侧的机械室14的顶面的出入口,水平地载置有多个上层侧的出入口板32,在位于下层侧的机械室16的顶面的出入口,水平地载置有多个下层侧的出入口板34。另外,在最靠近梯级30的出入口板32的顶端设置有梳齿状的梳齿60,梯级30从该梳齿60现身,在最靠近梯级30的出入口板34也设置有梳齿状的梳齿62。
(2)梯级30
接下来,对梯级30进行说明。如图2与图3所示,梯级30具有:左右一对的梯级框架303、303,形成为三角形;夹板面304,设置在左右一对的梯级框架303、303的上表面;竖板面305,设置在左右一对的梯级框架303、303的后表面;左右一对的前轮301、301,设置在左右一对的梯级框架303、303的前部;以及左右一对的后轮302、302,设置在左右一对的梯级框架303、303的后表面下部、即竖板面305的下部。
如图2与图3所示,三角形的梯级框架303在其中央部分设置有开口部306,维持梯级框架303的强度,并且通过由铝压铸制造来轻量化。因此,从该开口部306的下方的边缘部、即梯级框架303的前上部朝向后下部倾斜设置有直线状的支承框部307。
如图3所示,左右一对的腿部308、308分别从左右一对的支承框部307的后端部连续地突出。在该腿部308开设有轴孔,如图2所示,在腿部308的外侧配置有后轮302,后轮302的后车轴309贯通腿部308,后轮302旋转自如地被固定。
如图3所示,在梯级框架303的前下部、即支承框部307的前端部切除出半圆型的轴安装部310,轴安装部310的下部开口。该轴安装部310的内周是圆形。
如图2所示,梯级30的左右一对的前轮301与梯级链条28一体地构成。梯级链条28中,销314旋转自如地在左右一对的链接板312之间进行卡合,链辊316旋转自如地且同轴地配置于该销314。前轮301与链辊316形状相同,每隔规定间隔设置于梯级链条28。例如在图2的情况下,按照前轮301、链辊316、链辊316、前轮301的顺序设置。在设置有该前轮301的位置设置有前车轴318来代替销314,该前车轴318代替销314连结左右一对的梯级链条28中的前轮301。另外,如图9所示,在前车轴318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套有左右一对的轴套320、小轴套322、324。对于这些轴套320、小轴套322、324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在左右一对的支承框部307、307的内侧,在轴安装部310附近分别设置有左右一对的销固定部326、326。销固定部326是长方形的金属板,使长方形的金属板的前部向内侧弯曲而竖立设置有前板328。切除销固定部326的一部分,从该切除的部分竖立设置有后板330,该竖立设置方向是与前板328相同的方向,并且,平行地竖立设置。
如图5所示,在前板328开设有前孔332。在后板330开设有后孔334。该后孔334与前孔332在同轴上开设。
如图4与图5所示,固定销336贯通前孔332与后孔334配置。在固定销336的后端部,以能够通过作业人员的手在轴方向上进行移动地方式,呈圆环状地突出有凸缘部338。
如图4与图5所示,在固定销336的外周部,在前孔332与后孔334之间,固定有环状的弹簧固定部340。线圈状的弹簧342以内包固定销336的方式设置在弹簧固定部340与后板330之间,始终向前方对固定销336施力。
(3)轴套320、小轴套322、324
接下来,对轴套320、小轴套322、324进行说明。
如图6至图8所示,轴套320包括筒部350以及形成为载置该筒部350的长方形的框体352,筒部350与框体352通过合成树脂一体形成。
如图4与图5所示,筒部350的外径是与轴安装部310的内径卡合的大小,内径被设计成供前车轴318贯通的大小。另外,两个插入孔354以相对置的方式贯通筒部350的外周面。以上说明的固定销336被插入到该插入孔354。此外,如图7所示,插入孔354以相对置的方式存在两个,是分别设置在前车轴318的左右两侧,因此在设置于左侧的情况下,固定销336被插入到一侧的插入孔354,在设置于右侧的情况下,右侧的固定销336被插入到另一侧的插入孔354。
如图6与图8所示,框体352具有与筒部350的轴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大小,框体352的宽度被设计成与轴安装部310的开口部分的大小大致相等,卡合于轴安装部310。
如图6至图9所示,在将轴套320安装于前车轴318的情况下,一对卡爪部356设置在前轮301侧、即轴套320的外端部侧的框体352的两侧面。卡爪部356的一端与框体352的一端连接,卡爪部356的另一端开放。另外,在卡爪部356的侧面形成有梯部,以便用手指操作。由此,用手指按压的卡爪部356能够靠近框体352的侧面。另外,卡爪部356以随着从外端部去往插入孔354厚度变大的方式,其横剖面形成为三角形。以下,将该卡爪部356的开放的、厚度最大的面称为“抵接面358”。
如图4至图8所示,在筒部350的内周面的轴方向上的两处形成有用于积存润滑油的槽360。
如图9所示,在前轮301与轴套320之间的前车轴318的外周设置有筒状的小轴套322、324。设置该小轴套322与小轴套324的原因是为了不使前轮301与轴套320直接接触。
如图9所示,如果在前车轴318上套上小轴套322、324,并套上轴套320,使筒部350卡合于轴安装部310,则一对卡爪部356的抵接面358位于轴安装部310的外表面。由此,不仅固定销336被插入到插入孔354,卡爪部356的厚度最大的抵接面358抵接于轴安装部310的边缘部,因此轴套320不向前车轴318的内侧移动。
(4)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固定销336被插入到筒部350的插入孔354,轴套320不会沿着前车轴318向内侧移动。因此,不会发生如下情况:即,轴套320从轴安装部310脱离,与轴套的厚度相应地梯级30陷落。
另外,即使在轴套320脱离,固定销336未插入到筒部350的插入孔354的状态下,由于一对卡爪部356的抵接面358也抵接于轴安装部310的外表面边缘部,因此轴套320不再沿着前车轴318向内侧进一步移动。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0与图11,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梯级30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于筒部350的插入孔354是一个,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与图11所示,进一步在卡爪部356与插入孔354之间设置一个第二插入孔362。
通过该第二插入孔362,即使轴套320沿着前车轴318稍微移动,固定销336也被插入到第二插入孔362,因此轴套320不再向内侧进一步移动。
【变形例】
也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孔354、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插入孔362的边缘部形成为锥形状,以使固定销336容易被插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乘客输送机对自动扶梯10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地应用于自动人行道。
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该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偏离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或宗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和其等同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梯级,其特征在于,具有:
左右一对的梯级框架;
左右一对的后轮,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左右一对的所述梯级框架的后部;
前车轴;
左右一对的前轮,设置在所述前车轴的左右两端部;
左右一对的轴安装部,在左右一对的所述梯级框架的左右一对的前部切除下部而形成;
左右一对的圆筒状的轴套,套在所述前车轴的左右两端部,并且,卡合于所述轴安装部的内部;
插入孔,设置在所述轴套的外周面上;
固定销,设置在左右一对的所述梯级框架的内侧,能够插入到卡合于所述轴安装部的所述轴套的所述插入孔;以及
弹性构件,以将所述固定销插入到所述插入孔的状态施力,
在所述轴套的外端侧的外周设置有卡爪部,
所述卡爪部配置在所述轴安装部的外侧与所述前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套具有长方体的框体以及载置于所述框体的筒部,
所述插入孔设置在所述筒部的外周,
所述筒部卡合于所述轴安装部的内部,
所述卡爪部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爪部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外端部连接,
所述卡爪部的另一端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爪部的开放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轴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爪部在所述框体的外端部设置有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部的外周,在所述插入孔与所述卡爪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插入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孔的边缘部形成为锥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部的内周面的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积存润滑油的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轮与所述轴套之间的所述前车轴上配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小轴套。
10.一种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环状的左右一对的梯级链条;以及
驱动装置,驱动左右一对的所述梯级链条,
所述梯级链条设置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梯级的所述前轮。
CN201922077352.8U 2018-12-14 2019-11-27 梯级以及使用该梯级的乘客输送机 Active CN21159472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4532 2018-12-14
JP2018234532A JP6617898B1 (ja) 2018-12-14 2018-12-14 踏段とそれを用いた乗客コンベ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4725U true CN211594725U (zh) 2020-09-29

Family

ID=68836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77352.8U Active CN211594725U (zh) 2018-12-14 2019-11-27 梯级以及使用该梯级的乘客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17898B1 (zh)
CN (1) CN21159472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22125B1 (ja) * 2022-01-27 2023-02-1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ステップおよび乗客コンベ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93915A (ja) 2020-06-18
JP6617898B1 (ja)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7573B1 (en) Belt drive back up device for escalator drive
CN211594725U (zh) 梯级以及使用该梯级的乘客输送机
JP4191143B2 (ja) 乗客用コンベヤ駆動機械
JP4629353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または動く歩道のための移動手摺り駆動装置
JP6410961B2 (ja) 乗客コンベヤ
JP2016150808A (ja) 乗客コンベア
EP3569555B1 (en) People conveyor drive and people conveyor
SK110495A3 (en) Rotary escalator driving mechanism
CN111332925B (zh) 人员输送机驱动器及人员输送机
JP5783820B2 (ja) マンコンベアおよびその踏み段ガイド装置並びにその運転方法
CN210558824U (zh) 乘客输送机
EP3569556B1 (en) People conveyor drive and people conveyor
JP5611557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504168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欄干
JP3982264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H03249092A (ja) 手摺ベルト駆動装置
CN211310521U (zh) 乘客输送机
JP2733194B2 (ja) ベルト式動く歩道の移動手すり駆動装置
JP6441442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製造方法
JP6567630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
JP6462779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47346A (ja) 乗客コンベア、結合体、及び連結方法
JPH04371486A (ja) マンコンベア装置
JP2019151471A (ja) 手摺り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2019006523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と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