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2791U -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2791U
CN211592791U CN201922456303.5U CN201922456303U CN211592791U CN 211592791 U CN211592791 U CN 211592791U CN 201922456303 U CN201922456303 U CN 201922456303U CN 211592791 U CN211592791 U CN 211592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stand
upright post
motorcycle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63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玉岩
齐秀艳
陈飞云
花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Guangx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Guangx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Guangx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Guangx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563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2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2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2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包括主架、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立柱、伸缩杆、旋拧螺栓、靠垫、斜撑、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紧固螺丝和螺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斜撑与主架、立柱之间所夹角度均为45度,并呈左右对称式设置在立柱的左右两侧,通过特定的角度,保证立柱的稳定性,斜撑通过紧固螺丝穿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分别与主架、立柱进行旋拧锁定,通过螺丝的旋拧,便于斜撑的固定,立柱的内部呈中空设置,便于伸缩杆与立柱的连接,伸缩杆呈上下伸缩式与立柱连接,并通过旋拧螺栓固定,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伸缩杆的高度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尾架,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属于摩托车尾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摩托车的发展像一层层台阶,越向上发展越高级,1885年的原始摩托车摆在第一层的地面上,第二层是世界上首批生产的摩托车,这是1894年德国的双缸四冲程发动机的摩托自行车,共生产了1000辆,第三层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竞赛摩托车,此时的摩托车已经具备实用的功能了,第四层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现代豪华摩托车,该图不仅表明了摩托车发展的四个阶段,还配置了四个阶段的车辆驾驶者不同的装束。
因此,则需要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摩托车尾架,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摩托车尾架上没有设置靠垫,导致摩托车尾架的舒适度不够,其二、现有的摩托车尾架的高度无法进行调节,导致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进行调节,其三、现有的摩托车尾架上没有设置斜撑,导致摩托车尾架的整体稳定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包括主架、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立柱、伸缩杆、旋拧螺栓、靠垫、斜撑、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紧固螺丝和螺帽;所述主架构成该摩托车尾架的主体结构,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主架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主架的左端,所述立柱竖直固定在主架的中心处,所述伸缩杆连接在立柱上,所述旋拧螺栓旋拧固定在立柱的侧壁上,所述靠垫连接固定在伸缩杆的顶端,所述斜撑固定连接在立柱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斜撑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斜撑的底端,所述紧固螺丝分别旋拧固定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所述螺帽旋拧固定在旋拧螺栓上。
优选的,为了保证该摩托车尾架的整体稳定性,所述主架通过螺丝穿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的螺孔与摩托车框架进行连接固定。
优选的,为了保证立柱的稳定性,所述斜撑与主架、立柱之间所夹角度均为45度,并呈左右对称式设置在立柱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为了便于斜撑的固定,所述斜撑通过紧固螺丝穿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分别与主架、立柱进行旋拧锁定。
优选的,为了便于伸缩杆与立柱的连接,所述立柱的内部呈中空设置。
优选的,为了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伸缩杆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伸缩杆呈上下伸缩式与立柱连接,并通过旋拧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摩托车尾架设计合理,主架通过螺丝穿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的螺孔与摩托车框架进行连接固定,通过两种不同方向上的固定板,保证该摩托车尾架的整体稳定性,斜撑与主架、立柱之间所夹角度均为45度,并呈左右对称式设置在立柱的左右两侧,通过特定的角度,保证立柱的稳定性,斜撑通过紧固螺丝穿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分别与主架、立柱进行旋拧锁定,通过螺丝的旋拧,便于斜撑的固定,立柱的内部呈中空设置,便于伸缩杆与立柱的连接,伸缩杆呈上下伸缩式与立柱连接,并通过旋拧螺栓固定,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伸缩杆的高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细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主架,2、固定支架,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立柱,6、伸缩杆,7、旋拧螺栓,8、靠垫,9、斜撑,10、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紧固螺丝和13、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包括主架1、固定支架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立柱5、伸缩杆6、旋拧螺栓7、靠垫8、斜撑9、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紧固螺丝12和螺帽13;所述主架1构成该摩托车尾架的主体结构,所述固定支架2设置在主架1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板3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2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板4位于主架1的左端,所述立柱5竖直固定在主架1的中心处,所述伸缩杆6连接在立柱5上,所述旋拧螺栓7旋拧固定在立柱5的侧壁上,所述靠垫8连接固定在伸缩杆6的顶端,所述斜撑9固定连接在立柱5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板10设置在斜撑9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板11设置在斜撑9的底端,所述紧固螺丝12分别旋拧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上,所述螺帽13旋拧固定在旋拧螺栓7上。
所述主架1通过螺丝穿过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上的螺孔与摩托车框架进行连接固定,通过两种不同方向上的固定板,保证该摩托车尾架的整体稳定性,所述斜撑9与主架1、立柱5之间所夹角度均为45度,并呈左右对称式设置在立柱5的左右两侧,通过特定的角度,保证立柱5的稳定性,所述斜撑9通过紧固螺丝12穿过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分别与主架1、立柱5进行旋拧锁定,通过螺丝的旋拧,便于斜撑9的固定,所述立柱5的内部呈中空设置,便于伸缩杆6与立柱5的连接,所述伸缩杆6呈上下伸缩式与立柱5连接,并通过旋拧螺栓7固定,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伸缩杆6的高度进行调节。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摩托车尾架时,先将主架1通过螺丝穿过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上的螺孔与摩托车框架进行连接固定,通过两种不同方向上的固定板,保证该摩托车尾架的整体稳定性,再将斜撑9通过紧固螺丝12穿过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分别与主架1、立柱5进行旋拧锁定,通过螺丝的旋拧,便于斜撑9的固定,最后根据需要对伸缩杆6的长度进行调节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固定支架(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立柱(5)、伸缩杆(6)、旋拧螺栓(7)、靠垫(8)、斜撑(9)、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紧固螺丝(12)和螺帽(13);所述主架(1)构成该摩托车尾架的主体结构,所述固定支架(2)设置在主架(1)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板(3)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2)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板(4)位于主架(1)的左端,所述立柱(5)竖直固定在主架(1)的中心处,所述伸缩杆(6)连接在立柱(5)上,所述旋拧螺栓(7)旋拧固定在立柱(5)的侧壁上,所述靠垫(8)连接固定在伸缩杆(6)的顶端,所述斜撑(9)固定连接在立柱(5)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板(10)设置在斜撑(9)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板(11)设置在斜撑(9)的底端,所述紧固螺丝(12)分别旋拧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上,所述螺帽(13)旋拧固定在旋拧螺栓(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通过螺丝穿过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上的螺孔与摩托车框架进行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9)与主架(1)、立柱(5)之间所夹角度均为45度,并呈左右对称式设置在立柱(5)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9)通过紧固螺丝(12)穿过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分别与主架(1)、立柱(5)进行旋拧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的内部呈中空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呈上下伸缩式与立柱(5)连接,并通过旋拧螺栓(7)固定。
CN201922456303.5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 Active CN211592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6303.5U CN21159279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6303.5U CN21159279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2791U true CN211592791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8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6303.5U Active CN21159279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2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1789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减震方法及杠杆式非独立悬挂桥装置
CN103950494A (zh) 一种折叠便携式自行车
CN206476004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CN211592791U (zh)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尾架
CN206704359U (zh) 一种可快速调节的自行车车座
CN107035174A (zh) 电动式自行单车存车架
CN205872304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10027701U (zh) 一种带有扩展后架的自行车
CN210149469U (zh) 一种摩托车踏板
CN20583707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桁架式车架
CN203766979U (zh) 双加强管抑振复合车架
CN207208303U (zh) 一种带座椅的电动滑板车
CN206476003U (zh) 一种电动车
CN103832521A (zh) 双加强管抑振复合车架
CN205010400U (zh) 一种板式与管式相结合的抑振复合车架
CN206719362U (zh) 一种便于摩托车原地掉头的支撑架
CN218577958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前轮连接结构
CN220662707U (zh) 一种跨界双驱电动自行车
CN201283977Y (zh) 踏板车车架及踏板车
CN214216037U (zh) 一种双人可拆卸可折叠自行车
CN206255128U (zh) 一种摩托车脚蹬
CN210761121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结构
CN217554088U (zh) 一种适用于自平衡双轮行驶载具的车架结构
CN218967109U (zh) 一种减震性能好的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CN207902631U (zh) 两轮车领头概念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