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2341U - 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2341U
CN211592341U CN201922462852.3U CN201922462852U CN211592341U CN 211592341 U CN211592341 U CN 211592341U CN 201922462852 U CN201922462852 U CN 201922462852U CN 211592341 U CN211592341 U CN 211592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seat
box
seat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628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虎艳
王占魁
祁磊
刘星星
王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628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2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2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2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包括座箱和座垫,座垫覆盖在座箱上端面上,座箱内设置有一组隔板,隔板将座箱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侧的底部密封的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中间形成底部敞口的发动机机罩,第一收纳槽用于收纳加热器,第一收纳槽侧壁还开设有多个进风口,发动机机罩前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加热器风道,且加热器风道与加热器对接,发动机机罩前壁上还开设有多个与加热器风道内部连通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集储物、附件装配与空气加热器风道于一体;整体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卡车驾驶室后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
背景技术
重型卡车驾驶室的后排座椅通常为如图1所示的椅框式结构,该种简易座椅结构并没有储物的功能,因此驾驶室内的工具箱、千斤顶、加热器等只能裸露式的安装在地板其他位置空间,并不能被合理的收纳放置,造成空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包括座箱和座垫,所述座垫覆盖在座箱上端面上,所述座箱内设置有一组隔板,所述隔板将座箱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侧的底部密封的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中间形成底部敞口的发动机机罩。
可选的,所述第一收纳槽用于收纳加热器,所述第一收纳槽侧壁还开设有多个进风口。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机罩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加热器风道,且所述加热器风道通过波纹管与加热器对接,所述发动机机罩前壁上还开设有多个与加热器风道内部连通的出风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侧壁上还设置有钣金压型。
可选的,所述座垫一侧与座箱之间铰接,使座垫能够沿座箱一侧翻转打开。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机罩前后两侧壁下部为适配发动机造型的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集储物、附件装配与空气加热器风道于一体;且能够将发动机收纳在座椅本体发动机机罩下部,整体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此外,加热器风道与座箱本体集成为一体,出风直接由中间吹向前方,省去了风道设计与装配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椅框式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箱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箱、2-第一收纳槽、3-隔板、4-加热器风道、5-发动机机罩、6-第二收纳槽、7-钣金压型、8-弧形结构、9-出风口、10-加热器、11-进风口、12-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加以解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3所示,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包括座箱1和座垫,所述座垫覆盖在座箱1上端面上,所述座箱1内设置有一组隔板3,所述隔板3将座箱1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侧的底部密封的第一收纳槽2和第二收纳槽6,中间形成底部敞口的发动机机罩5;
其中,隔板3可以采用与座箱1内壁一体成型的固定连接方式,而第一收纳槽2和第二收纳槽6的设置,可以用做工具箱,用于收纳放置千斤顶、加热器等,在具体收纳放置时,可以将千斤顶、加热器等通过螺栓集中安装于座箱1底部;发动机机罩5的设置,能够将发动机收纳在发动机机罩5下部,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此外,为了使发动机机罩5与发动机之间配合更加紧密,可以将发动机机罩5前后两侧壁下部设计为适配发动机造型的弧形结构8。
具体的,所述第一收纳槽2用于收纳加热器10,所述第一收纳槽2侧壁还开设有多个进风口11;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机罩5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加热器风道4,且所述加热器风道4通过波纹管12与加热器10对接,所述发动机机罩5前壁上还开设有多个与加热器风道4通过波纹管12连通的出风口9。
其中,将加热器10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收纳槽2后,为了使加热器10能够正常吸风工作,在第一收纳槽2侧壁开设了多个进风口11;此外,加热器风道4可以优选通过焊接形式与发动机机罩5内壁集成为一体,而出风口9的设置,使得出风直接由中间吹向前方,上述整体规划,省去了风道设计与装配工序。
为了增加座箱强度,所述第一收纳槽2和第二收纳槽6侧壁上还设置有钣金压型7。
为了方便打开座箱1上的座垫拿取座箱1内的工具或者更换相关器具,所述座垫一侧与座箱1之间铰接,使座垫能够沿座箱1一侧翻转打开。
以上给出的实施例是实现本实用新型较优的例子,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做出的任何非本质的添加、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座箱(1)和座垫,所述座垫覆盖在座箱(1)上端面上,所述座箱(1)内设置有一组隔板(3),所述隔板(3)将座箱(1)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侧的底部密封的第一收纳槽(2)和第二收纳槽(6),中间形成底部敞口的发动机机罩(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槽(2)用于收纳加热器(10),所述第一收纳槽(2)侧壁还开设有多个进风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机罩(5)前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加热器风道(4),且所述加热器风道(4)通过波纹管(12)与加热器(10)对接,所述发动机机罩(5)前壁上还开设有多个与加热器风道(4)连通的出风口(9)。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槽(2)和第二收纳槽(6)侧壁上还设置有钣金压型(7)。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一侧与座箱(1)之间铰接,使座垫能够沿座箱(1)一侧翻转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机罩(5)前后两侧壁下部为适配发动机造型的弧形结构(8)。
CN201922462852.3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 Active CN211592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2852.3U CN21159234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2852.3U CN21159234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2341U true CN211592341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62852.3U Active CN21159234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23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7745A (zh) * 2020-11-05 2021-01-29 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7745A (zh) * 2020-11-05 2021-01-29 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总成及车辆
CN112277745B (zh) * 2020-11-05 2023-01-13 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04587B2 (ja) 電動車両用の電池パック
US10926705B2 (en) Vehicle front trunk access
JP3791383B2 (ja) 燃料電池車両の燃料タンク搭載構造
JP6881144B2 (ja) 高圧タンク搭載構造
CN1176020A (zh) 蓄电池的隔热屏蔽
CN211592341U (zh) 一种多功能箱体式后排座椅本体
JP6681858B2 (ja) 車両荷室構造
CN103029555B (zh) 车体结构
JP2019032051A (ja) 高圧タンク搭載構造
CN107891911B (zh) 电池包车身一体化结构及汽车
CN110303867A (zh) 电池组
CN102390325A (zh) 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三厢轿车的置物板总成结构
CN212386377U (zh) 一种用于卡车的卧铺
JPH0752834A (ja) 電気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08126797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140678B2 (ja) 電気デバイス、及び電気デバイスを備える車両
JP5704343B2 (ja) 車両の電池支持構造
JP6459897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2013105617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JP2021146801A (ja) 電源装置搭載構造
JP5048640B2 (ja) 内気排出ケース
JP2020117110A (ja) 車両
JPH081128Y2 (ja) 車両の通気構造
CN218293237U (zh) 一种工具箱锁合结构
CN215475387U (zh) 一种发动机罩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