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7003U - 灯检机的压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灯检机的压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7003U
CN211577003U CN202020111810.5U CN202020111810U CN211577003U CN 211577003 U CN211577003 U CN 211577003U CN 202020111810 U CN202020111810 U CN 202020111810U CN 211577003 U CN211577003 U CN 211577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pressure head
vertical
bearing
connec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18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飞
王素榕
万维根
梁祺
蒋涛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18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7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7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7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涉及制药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检机的压瓶装置,其包括安装上板、安装下板、瓶底座、移动套筒、第一连接轴、第一滚轮、弹性件、凸型板、压头、压头杆、连接杆,压该瓶装置与现有技术中夹瓶装置的作用相同,在瓶子检测时,对瓶子起夹持固定的作用,该压瓶装置通过弹性件、凸型板使压头能够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瓶子的夹持和松开,该压瓶装置作用于瓶子的底部和顶部瓶盖部分,对瓶子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显著提高了夹持固定的效果,而且瓶子的侧向无遮挡,不影响侧向光束,对瓶子的检测影响较小。

Description

灯检机的压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检机的压瓶装置。
背景技术
灯检机是一种为保证用药安全,对灌装液体后的瓶体进行检测的设备。现有的常见的一种灯检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输送线、进料螺旋组件、进料星轮组件、瓶子输送组件、同步跟踪相机组件、出料星轮组件、出料输送线,进料输送线、进料螺旋组件、进料星轮组件、瓶子输送组件、出料星轮组件、出料输送线依次连接在一起,同步跟踪相机组件设置在瓶子输送组件的侧边,瓶子输送组件包括链轮输送装置、夹瓶装置,链轮输送装置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输送链条,输送链条匹配设置在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上,从动链轮、输送链条水平放置,也即是主动链轮、从动链轮所在的平面与进料星轮组件、出料星轮组件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该灯检机的检测流程为:待检测的瓶子通过进料输送线输送给进料螺旋组件,瓶子在进料螺旋组件上经过变节距输送,瓶子的间距达到与进料星轮组件的节距相同后,瓶子输送给进料星轮组件,经过进料星轮组件输送给夹瓶装置,夹瓶装置将瓶子进行夹持固定后一起随输送链条移动,瓶子在移动过程中,同步跟踪相机组件对瓶子进行拍照,对瓶子进行检测,瓶子检测完成后,将瓶子输送给出料星轮组件,最后出料星轮组件将检测完成后的瓶子输送给出料输送线,进行合格瓶子与不合格瓶子的分道处理。现有的夹瓶装置包括夹钳,夹钳是对瓶子的夹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夹持瓶体的瓶颈,第二种是直接夹持瓶身,第一种仅夹持固定瓶子的一端,瓶子易晃动,存在夹持不稳固的问题,而第二种直接夹持瓶子的瓶身,该方式夹持较为稳固,但是遮挡了侧向光束,影响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夹持效果好、对检测影响较小的灯检机压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灯检机的压瓶装置,所述压瓶装置包括安装上板、安装下板、瓶底座、移动套筒、第一连接轴、第一滚轮、弹性件、凸型板、压头、压头杆、连接杆,瓶底座设置在安装下板上,安装上板安装设置在输送链条上,安装上板设置在安装下板的上方,且安装上板与安装下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移动套筒的中间设置有竖向连接通孔,移动套筒竖直设置在安装上板上,移动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滑动条形孔,第一连接轴设置在竖向滑动条形孔中,且第一连接轴能够在竖向滑动条形孔中上下移动,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滚轮相连接,且第一滚轮位于移动套筒的侧边;
安装上板上设置有竖向过孔,第一连接轴与压头杆的中部相互垂直连接在一起,压头杆的下端与压头相连接,上端穿过竖向过孔、竖向连接通孔设置,且压头杆能够在竖向过孔、竖向连接通孔中上下移动;
弹性件套装在压头杆的下半部,弹性件的上端与安装上板的底面相连接,下端与压头相连接,且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凸型板水平安装设置在灯检机的机架上,第一滚轮匹配设置在凸型板上,且第一滚轮能够在凸型板上移动。
进一步的是,瓶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瓶体固定凹槽,瓶体固定凹槽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型。
进一步的是,压头的下表面设置有瓶盖固定凹槽,瓶盖固定凹槽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型。
进一步的是,移动套筒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竖向滑动条形孔中,第一连接轴的一端穿过一个竖向滑动条形孔设置,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竖向滑动条形孔设置。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导向板、导向滚轮,导向板上设置有竖向导向槽,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导向滚轮相连接,导向滚轮设置在竖向导向槽中,且导向滚轮能够在竖向导向槽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直线轴承,竖向连接通孔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直线轴承,压头杆的上端穿过一个直线轴承设置,压头杆的下端穿过另一个直线轴承,且压头杆能够在直线轴承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是,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旋转瓶子组件,旋转瓶子组件包括第二滚轮、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安装下板中设置有竖向安装通孔,第二轴承匹配设置在竖向安装通孔中,第二连接轴匹配穿过第二轴承设置,且第二连接轴能够在第二轴承中旋转,第二连接轴的下端与第二滚轮相连接,上端与瓶底座相连接,瓶底座悬空设置在安装下板的上方;
第三连接轴与压头杆的下端相连接,第二轴承套装在第三连接轴上,且第二轴承能够绕第三连接轴旋转,压头与第二轴承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旋转瓶子组件还包括搓瓶皮带机,搓瓶皮带机安装在灯检机的机架上,搓瓶皮带机包括皮带,皮带与第二滚轮可拆卸连接,皮带能够使第二滚轮旋转。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轴承安装座,轴承安装座设置在竖向安装通孔中,第一轴承设置在轴承安装座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瓶装置与现有技术中夹瓶装置的作用相同,在瓶子检测时,对瓶子起夹持固定的作用,该压瓶装置通过弹性件、凸型板使压头能够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瓶子的夹持和松开,该压瓶装置作用于瓶子的底部和顶部瓶盖部分,对瓶子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显著提高了夹持固定的效果,而且瓶子的侧向无遮挡,不影响侧向光束,对瓶子的检测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压瓶装置的一种灯检机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采用本实用新型压瓶装置的一种灯检机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机架1、进料输送线2、进料螺旋组件3、瓶子倒立输送组件4、主动链轮41、从动链轮42、输送链条43、压瓶装置44、安装上板441、安装下板442、瓶底座443、移动套筒444、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第一连接轴445、第一滚轮446、弹性件447、凸型板448、压头449、压头杆440、连接杆4400、导向板4401、直线轴承4402、第二滚轮4403、第二连接轴4404、第三连接轴4405、第一轴承4406、第二轴承4407、搓瓶皮带机4408、导向滚轮4409、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出料星轮组件6、出料输送线7、进料星轮组件8、瓶子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文中所涉及的方位以图1所示各部件方位为基准。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灯检机的压瓶装置,所述压瓶装置44包括安装上板441、安装下板442、瓶底座443、移动套筒444、第一连接轴445、第一滚轮446、弹性件447、凸型板448、压头449、压头杆440、连接杆4400,瓶底座443设置在安装下板442上,安装上板441安装设置在输送链条43上,安装上板441设置在安装下板442的上方,且安装上板441与安装下板442通过连接杆4400连接在一起;移动套筒444的中间设置有竖向连接通孔,移动套筒444竖直设置在安装上板441上,移动套筒444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第一连接轴445设置在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中,且第一连接轴445能够在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中上下移动,第一连接轴445的一端与第一滚轮446相连接,且第一滚轮446位于移动套筒444的侧边;安装上板441上设置有竖向过孔,第一连接轴445与压头杆440的中部相互垂直连接在一起,压头杆440的下端与压头449相连接,上端穿过竖向过孔、竖向连接通孔设置,且压头杆440能够在竖向过孔、竖向连接通孔中上下移动;弹性件447套装在压头杆440的下半部,弹性件447的上端与安装上板441的底面相连接,下端与压头449相连接,且弹性件447处于压缩状态;凸型板448水平安装设置在灯检机的机架1上,第一滚轮446匹配设置在凸型板448上,且第一滚轮446能够在凸型板448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压瓶装置44与现有技术中夹瓶装置的作用相同,在瓶子9检测时,对瓶子9起夹持固定的作用。压瓶装置44的数量为多个,按一定的间距通过压瓶装置44的安装上板441安装在灯检机的输送链条43上,安装方式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凸型板448指的是呈凸字形的板状,凸型板448整体为两侧低中间高,凸型板448包括低平面和高平面,凸型板448表面高度较低的为低平面,表面高度较高的为高平面,即两侧为低平面,中间为高平面。当第一滚轮446从低平面移动至高平面上时,第一滚轮446带动第一连接轴445沿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向上移动,第一连接轴445带动压头杆440、压头449向上移动,使得压头449、瓶底座443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得瓶子9可放置在压头449、瓶底座443之间或者瓶子9能够从压头449、瓶底座443之间取出;当第一滚轮446从高平面移动至低平面上时,在弹性件447压缩回弹力的作用下,第一滚轮446带动第一连接轴445沿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向下移动,压头杆440、压头449向下移动,使得压头449、瓶底座443之间的距离变小,通过压头449、瓶底座443将瓶子9的底部和顶部瓶盖夹持固定;当第一滚轮446未在凸型板448移动时,在弹性件447压缩回弹力的作用下,瓶子9是始终处于被夹持固定状态,便于随着输送链条43高速移动进行检测。
如图3、图4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压瓶装置的一种灯检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进料输送线2、进料螺旋组件3、进料星轮组件8、瓶子倒立输送组件4、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出料星轮组件6、出料输送线7,进料输送线2、进料螺旋组件3、进料星轮组件8、瓶子倒立输送组件4、出料星轮组件6、出料输送线7依次连接在一起,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设置在瓶子倒立输送组件4的侧边,瓶子倒立输送组件4包括链轮输送装置,链轮输送装置包括主动链轮41、从动链轮42、输送链条43,输送链条43匹配设置在主动链轮41、从动链轮42上,主动链轮41、从动链轮42竖直设置,且主动链轮41、从动链轮42所在的平面与进料星轮组件8、出料星轮组件6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也即是主动链轮41、从动链轮42所在的平面为竖向平面,进料星轮组件8、出料星轮组件6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压瓶装置44的数量为多个,按一定的间距通过压瓶装置44的安装上板441安装在灯检机的输送链条43上,安装方式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该灯检机的检测流程为:待检测的瓶子9通过进料输送线2输送给进料螺旋组件3,瓶子9在进料螺旋组件3上经过变节距输送,使得瓶子9之间的间距达到与进料星轮组件8的节距相同后,瓶子9输送给进料星轮组件8,经过进料星轮组件8输送给压瓶装置44,压瓶装置44对瓶子9进行夹持固定后一起随输送链条43移动,瓶子9在移动过程中,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对瓶子进行拍照,对瓶子9进行检测,瓶子9检测完成后,将瓶子9输送给出料星轮组件6,最后出料星轮组件6将检测完成后的瓶子9输送给出料输送线7,进行合格瓶子9与不合格瓶子9的分道处理。为了便于料星轮组件8将瓶子9输送给压瓶装置44,主动链轮41、从动链轮42相互平行设置,并且主动链轮41、从动链轮42的安装设置高度相同,这样设置能够使检测的瓶子9在输送过程中呈倒立状态,使得链条43在水平运行状态时,料星轮组件8将瓶子9输送给压瓶装置44、压瓶装置44将瓶子9输送给出料星轮组件6以及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对瓶子9进行拍照检测。为了提高瓶子9检测的效果,最好在瓶子9呈倒立状态时进行检测,由于瓶子9在链轮输送装置上半部呈倒立状态,所以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设置在链轮输送装置上半部的侧边。为了保证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中的相机能够完成对瓶子9的同步跟踪拍照检测,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中的相机能够随瓶子9来回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压瓶装置44在灯检机中的工作流程为:再如图1、图3、图4所示,当第一滚轮446沿着凸型板448的高平面移动时,此时压头449、瓶底座443之间的距离为最大状态,进料星轮组件8将待检测的瓶子9落入瓶底座443上,并位于压头449、瓶底座443之间;然后使第一滚轮446从高平面移动至一侧(左侧)低平面上,在弹性件447压缩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滚轮446带动第一连接轴445沿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向下移动,压头杆440、压头449向下移动,使得压头449、瓶底座443之间的距离变小,直至压头449、瓶底座443将瓶子9的底部和顶部瓶盖夹持固定;再然后第一滚轮446移动出凸型板448外,待检测的瓶子9随着输送链条43高速移动,并通过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对瓶子9进行检测,瓶子9检测过程中,在弹性件447压缩回弹力的作用下,瓶子9始终处于被夹持固定状态;最后在瓶子9完成检测后,输送链条43带着瓶子9继续移动,使第一滚轮446移动至另一侧(右侧)低平面上,并沿低平面移动至高平面上,使得第一滚轮446带动第一连接轴445沿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向上移动,第一连接轴445带动压头杆440、压头449向上移动,使得压头449、瓶底座443之间的距离变大,已经完成的瓶子9能够从压头449、瓶底座443之间取出,从而将压瓶装置44中输送至出料星轮组件6中,完成瓶子9的检测工作。
为了便于第一滚轮446在凸型板448上移动,凸型板448的表面转向位置为圆弧。
综上所述,压瓶装置44通过弹性件447、凸型板448使压头449能够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瓶子9的夹持和松开,该压瓶装置44作用于瓶子9的底部和顶部瓶盖部分,对瓶子9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显著提高了夹持固定的效果,而且瓶子9的侧向无遮挡,不影响侧向光束,对瓶子9的检测影响较小。
具体的,为了便于使用,弹性件447优选为弹簧,比如压簧。第一滚轮446优选为轴承,比如滚动轴承。
为了方便将瓶子9放置在瓶底座443中以及便于将瓶子9从瓶底座443中取出,瓶底座443的上表面设置有瓶体固定凹槽,瓶体固定凹槽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型。为了提高瓶底座443、与压头449对瓶子9的夹持效果,压头449的下表面设置有瓶盖固定凹槽,瓶盖固定凹槽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型。
为了提高第一连接轴445在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在移动套筒444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中,第一连接轴445的一端穿过一个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设置,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设置。更进一步,还包括导向板4401、导向滚轮4409,导向板4401上设置有竖向导向槽,第一连接轴445的另一端与导向滚轮4409相连接,导向滚轮4409设置在竖向导向槽中,且导向滚轮4409能够在竖向导向槽上下移动。导向滚轮4409优选为滚动轴承,通过竖向导向槽对导向滚轮4409进行导向限位,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轴445在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上下移动以及压头杆440、压头449上下移动的稳定性。为了再进一步提高压头杆440、压头449上下移动的稳定性,还设置有直线轴承4402,竖向连接通孔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直线轴承4402,压头杆440的上端穿过一个直线轴承4402设置,压头杆440的下端穿过另一个直线轴承4402,且压头杆440能够在直线轴承4402上下移动。
通常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设置在链轮输送装置的一侧,为了实现对瓶子9的各个角度都能通过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进行拍照检测,需要瓶子9在拍照检测过程中可以旋转,所以,本实用新型压瓶装置44还设置有旋转瓶子组件,旋转瓶子组件包括第二滚轮4403、第二连接轴4404、第三连接轴4405、第一轴承4406、第二轴承4407,安装下板442中设置有竖向安装通孔,第二轴承4407匹配设置在竖向安装通孔中,第二连接轴4404匹配穿过第二轴承4407设置,且第二连接轴4404能够在第二轴承4407中旋转,第二连接轴4404的下端与第二滚轮4403相连接,上端与瓶底座443相连接,瓶底座443悬空设置在安装下板442的上方;第三连接轴4405与压头杆440的下端相连接,第二轴承4407套装在第三连接轴4405上,且第二轴承4407能够绕第三连接轴4405旋转,压头449与第二轴承4407相连接。通过旋转第二滚轮4403,第二滚轮4403带动第二连接轴4404旋转,第二连接轴4404旋转带动瓶底座443旋转,瓶底座443旋转带动瓶子9旋转,从而实现瓶子9的各个角度都能通过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进行拍照检测。第二滚轮4403优选为轴承,比如滚动轴承,第一轴承4406、第二轴承4407优选为深沟球轴承。为了保证第一轴承4406安装稳定性,还设置有轴承安装座,轴承安装座设置在竖向安装通孔中,第一轴承4406设置在轴承安装座中。为了便于旋转第二滚轮4403,在检测过程中,第二滚轮4403实现自动旋转,旋转瓶子组件还设置有搓瓶皮带机4408,搓瓶皮带机4408安装在灯检机的机架1上,并位于链轮输送装置上半部的侧边,搓瓶皮带机4408包括皮带,皮带与第二滚轮4403可拆卸连接,皮带能够使第二滚轮4403旋转。具体为:当瓶子9移动至同步跟踪相机组件5拍照检测位置时,第二滚轮4403与搓瓶皮带机4408的皮带相接触连接,从而使第二滚轮4403旋转。

Claims (10)

1.灯检机的压瓶装置,所述压瓶装置(44)包括安装上板(441)、安装下板(442)、瓶底座(443)、移动套筒(444)、第一连接轴(445)、第一滚轮(446)、弹性件(447)、凸型板(448)、压头(449)、压头杆(440)、连接杆(4400),瓶底座(443)设置在安装下板(442)上,安装上板(441)安装设置在输送链条(43)上,安装上板(441)设置在安装下板(442)的上方,且安装上板(441)与安装下板(442)通过连接杆(4400)连接在一起;
移动套筒(444)的中间设置有竖向连接通孔,移动套筒(444)竖直设置在安装上板(441)上,移动套筒(444)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第一连接轴(445)设置在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中,且第一连接轴(445)能够在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中上下移动,第一连接轴(445)的一端与第一滚轮(446)相连接,且第一滚轮(446)位于移动套筒(444)的侧边;
安装上板(441)上设置有竖向过孔,第一连接轴(445)与压头杆(440)的中部相互垂直连接在一起,压头杆(440)的下端与压头(449)相连接,上端穿过竖向过孔、竖向连接通孔设置,且压头杆(440)能够在竖向过孔、竖向连接通孔中上下移动;
弹性件(447)套装在压头杆(440)的下半部,弹性件(447)的上端与安装上板(441)的底面相连接,下端与压头(449)相连接,且弹性件(447)处于压缩状态;
凸型板(448)水平安装设置在灯检机的机架(1)上,第一滚轮(446)匹配设置在凸型板(448)上,且第一滚轮(446)能够在凸型板(448)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检机的压瓶装置,其特征在于:瓶底座(443)的上表面设置有瓶体固定凹槽,瓶体固定凹槽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检机的压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头(449)的下表面设置有瓶盖固定凹槽,瓶盖固定凹槽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检机的压瓶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套筒(444)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中,第一连接轴(445)的一端穿过一个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设置,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竖向滑动条形孔(4441)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检机的压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板(4401)、导向滚轮(4409),导向板(4401)上设置有竖向导向槽,第一连接轴(445)的另一端与导向滚轮(4409)相连接,导向滚轮(4409)设置在竖向导向槽中,且导向滚轮(4409)能够在竖向导向槽上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检机的压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线轴承(4402),竖向连接通孔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直线轴承(4402),压头杆(440)的上端穿过一个直线轴承(4402)设置,压头杆(440)的下端穿过另一个直线轴承(4402),且压头杆(440)能够在直线轴承(4402)上下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检机的压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件(447)为弹簧。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灯检机的压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瓶子组件,旋转瓶子组件包括第二滚轮(4403)、第二连接轴(4404)、第三连接轴(4405)、第一轴承(4406)、第二轴承(4407),安装下板(442)中设置有竖向安装通孔,第二轴承(4407)匹配设置在竖向安装通孔中,第二连接轴(4404)匹配穿过第二轴承(4407)设置,且第二连接轴(4404)能够在第二轴承(4407)中旋转,第二连接轴(4404)的下端与第二滚轮(4403)相连接,上端与瓶底座(443)相连接,瓶底座(443)悬空设置在安装下板(442)的上方;
第三连接轴(4405)与压头杆(440)的下端相连接,第二轴承(4407)套装在第三连接轴(4405)上,且第二轴承(4407)能够绕第三连接轴(4405)旋转,压头(449)与第二轴承(4407)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检机的压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瓶子组件还包括搓瓶皮带机(4408),搓瓶皮带机(4408)安装在灯检机的机架(1)上,搓瓶皮带机(4408)包括皮带,皮带与第二滚轮(4403)可拆卸连接,皮带能够使第二滚轮(4403)旋转。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检机的压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安装座,轴承安装座设置在竖向安装通孔中,第一轴承(4406)设置在轴承安装座中。
CN202020111810.5U 2020-01-18 2020-01-18 灯检机的压瓶装置 Active CN211577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810.5U CN211577003U (zh) 2020-01-18 2020-01-18 灯检机的压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810.5U CN211577003U (zh) 2020-01-18 2020-01-18 灯检机的压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7003U true CN211577003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4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1810.5U Active CN211577003U (zh) 2020-01-18 2020-01-18 灯检机的压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7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3039B (zh) 一种手机屏幕检测的多工位自动化生产线
CN109048268B (zh) 一种齿轮滚针全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CN103316948B (zh) 一种智能坯管生产线
CN110775586B (zh) 一种pcb板自动光学检测机送料系统
CN110589416B (zh) 一种igbt芯片贴片用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822803A (zh) 阵列式led灯珠焊接方法
CN211577004U (zh) 灯检机
CN204974505U (zh) 一种多用途软胶囊检测机
CN210795699U (zh) 一种带夹瓶装置的刮盖机
CN211577003U (zh) 灯检机的压瓶装置
KR20200142042A (ko) 용기 검사장치
CN207973188U (zh) 一种离心管流水线的进料机构
CN110614866A (zh) 一种自动制笔装置
CN211865870U (zh) 一种深孔透光检测装置
CN209973719U (zh) 一种板材切割机的出料收集装置
CN209870930U (zh) 一种可升降饲料缝包机
CN205362443U (zh) 一种缩管装置
CN115258240B (zh) 一种装盒机
CN203292221U (zh) 一种智能坯管生产线
CN113998437A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生产的翻转装置
CN210943673U (zh) 一种igbt芯片贴片用自动上下料装置
KR100480493B1 (ko) 온도측정 소자 보호용 캡 압착장치
CN108144819B (zh) 显示器面板自动uv固化设备
CN107985966B (zh) 中遮光板整列装置
CN215974869U (zh) 自动直线式落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