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8352U - 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8352U
CN211518352U CN202021410600.2U CN202021410600U CN211518352U CN 211518352 U CN211518352 U CN 211518352U CN 202021410600 U CN202021410600 U CN 202021410600U CN 211518352 U CN211518352 U CN 211518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
rod
reset
inclined rod
e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06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韵瑞
邱新证
于海宾
张永昂
黄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Zhengd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Zhengd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Zhengd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Zhengd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106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8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8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8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包括斜向滑动安装在注塑模具的公模仁上的斜杆,所述斜杆的顶端固定设有位于所述公模仁的成型面处的扣成型顶;所述注塑模具的下模板上竖向滑动安装有顶针,所述顶针的顶端与所述斜杆的底端接触设置,所述顶针的底端与所述注塑模具的顶针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穿过下模板的顶针对斜杆进行顶靠,将斜杆缩短为只在所述公模仁上,明显减少了斜顶长度,提高了斜顶使用可靠性。长度的减少和可靠性的提高,方便斜杆和扣成型顶进行缩小设计,使得扣成型顶容易出模,减少了入子线凸显,利于保证产品外观。

Description

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外壳注塑产品,很多都分上下壳配合件。两个注塑的外壳在组装时,多通过边沿的卡扣组装。卡扣为沿开模方向的倒扣,常需设计斜顶来出模。
对于小的外壳,倒扣也相应的要设计小的斜顶,较小的斜顶就意味着较细的斜杆结构。而目前斜顶的斜杆部分,多穿过公模仁、下模板等才与顶针板相连,长度较长。加之斜顶为斜向顶出,所以在顶针板驱动斜顶顶出时,斜杆部分会受到较明显的弯矩作用,容易造成断裂等情况发生。
若将斜杆加粗,那么斜顶的顶端对应着变大,斜顶会在注塑的产品上造成明显的入子线,特别对于一些对斜顶入子线要求极高的透明注塑件来说,入子线的凸显会严重影响产品外观。而且因斜顶出模,主要为斜顶的顶端横向退出卡扣,变大的斜顶顶端,会占用较多的退出空间,对于本身不大的注塑产品来说,斜顶的顶端极易与产品上的其他结构(如筋位等)干涉,导致斜顶无法出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明显减少斜顶长度,提高斜顶使用可靠性,且容易出模,减少入子线凸显,利于保证产品外观的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包括斜向滑动安装在注塑模具的公模仁上的斜杆,所述斜杆的顶端固定设有位于所述公模仁的成型面处的扣成型顶;所述注塑模具的下模板上竖向滑动安装有顶针,所述顶针的顶端与所述斜杆的底端接触设置,所述顶针的底端与所述注塑模具的顶针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公模仁上位于成型面的外侧竖向滑动安装有斜杆复位杆,所述斜杆复位杆的底端设有复位顶靠面,所述斜杆的底端固定设有可与所述复位顶靠面滑动接触的复位连接滑台;所述注塑模具上设有与所述斜杆复位杆对应的复位施力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位施力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注塑模具的母模仁上的复位施力杆,所述复位施力杆与所述注塑模具的母模仁或者上模板之间设有复位施力弹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斜杆复位杆的底端设有提升限位凸起。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斜杆复位杆位于所述斜杆上所述扣成型顶退出方向的侧方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斜杆复位杆位于所述斜杆上所述扣成型顶退出方向的反方向处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针板上固定设有斜顶限位柱。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包括斜向滑动安装在注塑模具的公模仁上的斜杆,所述斜杆的顶端固定设有位于所述公模仁的成型面处的扣成型顶;所述注塑模具的下模板上竖向滑动安装有顶针,所述顶针的顶端与所述斜杆的底端接触设置,所述顶针的底端与所述注塑模具的顶针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穿过下模板的顶针对斜杆进行顶靠,将斜杆缩短为只在所述公模仁上,明显减少了斜顶长度,提高了斜顶使用可靠性。长度的减少和可靠性的提高,方便斜杆和扣成型顶进行缩小设计,使得扣成型顶容易出模,减少了入子线凸显,利于保证产品外观。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重新合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杆复位杆与斜杆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斜杆复位杆与斜杆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中以空心箭头示意扣成型顶的退出方向。
图中:1-下模板;11-公模仁;2-上模板;21-母模仁;3-顶针板;31-顶针;32-斜顶限位柱;4-斜杆;41-扣成型顶;42-复位连接滑台;5-斜杆复位杆;51-复位顶靠面;52-提升限位凸起;53-复位施力杆;54-复位施力弹簧;6-产品;61-倒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5共同所示,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包括斜向滑动安装在注塑模具的公模仁11上的斜杆4,所述斜杆4的顶端固定设有位于所述公模仁11的成型面处的扣成型顶41。作为常规技术,注塑模具通常包括下模板1和上模板2,下模板1上固定公模仁11,上模板2上固定母模仁21,公模仁11和母模仁21上对应设置成型面,下模板1连接顶针板3。所述斜杆4在所述公模仁11上的滑动安装为本领域公知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扣成型顶41即为与所述公模仁11上的成型面共同配合,用以成型倒扣61的结构,其具体设计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注塑模具的下模板1上竖向滑动安装有顶针31,所述顶针31的顶端与所述斜杆4的底端接触设置,所述顶针31的底端与所述注塑模具的顶针板3固定连接。当所述顶针板3被驱动提升时,所述顶针31可向上顶靠所述斜杆4的底端,所述斜杆4在所述公模仁11上沿斜向上的方向滑动,所述扣成型顶41相对产品6上的倒扣61发生横向位移,形成退出出模,所述斜杆4的底端与所述顶针31的顶端也形成相对滑动。为保证所述顶针31顶靠的连贯性,所述斜杆4的底端应沿所述扣成型顶41的退出方向设置一定的长度,该设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描述很容易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述顶针31在所述下模板1上的贯穿设置,使得所述斜杆4缩短到只在所述公模仁11上设置,明显减少了斜顶长度,提高了斜顶使用可靠性。长度的减少和可靠性的提高,方便斜杆4和扣成型顶41进行缩小设计,使得扣成型顶41容易出模,减少了入子线凸显,利于保证产品6外观。
本实施例所述公模仁11上位于成型面的外侧竖向滑动安装有斜杆复位杆5,所述斜杆复位杆5的底端设有复位顶靠面51,所述斜杆4的底端固定设有可与所述复位顶靠面51滑动接触的复位连接滑台42;所述注塑模具上设有与所述斜杆复位杆5对应的复位施力装置。当所述顶针板3驱动所述顶针31向上顶靠时,所述斜杆复位杆5被同步顶动提升;在所述母模仁21重新与所述公模仁11合模时,所述复位施力装置可提供给所述斜杆复位杆5复位作用力,该复位作用力可通过所述复位顶靠面51和所述复位连接滑台42,将斜杆4顶靠回初始位置。本实施例示意在所述斜杆复位杆5的底端设置L形的复位顶靠槽,该复位顶靠槽水平方向的槽壁即为本实施例所述复位顶靠面51;当然本实施例也可直接将所述斜杆复位杆5的底面整体作为所述复位顶靠面51。
本实施例所述复位施力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注塑模具的母模仁21上的复位施力杆53,所述复位施力杆53与所述注塑模具的母模仁21或者上模板2之间设有复位施力弹簧54。依靠所述复位施力弹簧54顶靠所述复位施力杆53,提供给所述斜杆复位杆5向下的复位作用力。
所述斜杆复位杆5的底端设有提升限位凸起52。所述顶针31顶靠所述斜杆4斜向伸出,只需使得所述扣成型顶41能完全出模即可,所述斜杆4的过度伸出,会增加所述扣成型顶41的退出空间,引起不必要的干涉,所述斜杆4的长度也会随之增长,这都不利于提高可靠性。因此本实施例设置所述提升限位凸起52,对所述斜杆复位杆5的提升进行限位,所述斜杆复位杆5被限位,所述斜杆4自然就被限位。当然对所述提升限位凸起52起到限位作用的,优选为所述斜杆复位杆5的滑动安装孔的底端沿。
本实施例所述顶针板3上固定设有斜顶限位柱32,在所述顶针板3被驱动向上提升后,所述斜顶限位柱32最终先顶靠在所述下模板1上,也形成对提升的限位,这可与所述提升限位凸起52的限位形成配合,进一步保证所述斜杆4不会过度伸出,保证所述斜杆4较高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根据产品6上倒扣61的不同设计形式,所述斜杆复位杆5可与所述斜杆4形成不同的配合。当产品6上的倒扣61垂直于产品6边缘设置时,如图4所示,所述扣成型顶41的退出方向即垂直于产品6边缘,为保证所述斜杆复位杆5处于成型面的外侧,本实施例所述斜杆复位杆5就位于所述斜杆4上所述扣成型顶41退出方向的反方向处设置。当产品6上的倒扣61平行于产品6的边缘设置时,如图5所示,所述扣成型顶41的退出方向就平行于产品6边缘,为保证所述斜杆复位杆5处于成型面的外侧,此时所述斜杆复位杆5位于所述斜杆4上所述扣成型顶41退出方向的侧方设置。根据上述原理,在产品6上的倒扣61出现其他方向时,本实施例所述斜杆复位杆5与所述斜杆4的配合还会对应出现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应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在注塑完毕后,所述上模板2带动所述母模仁21升起,所述母模仁21和所述公模仁11上的成型面形成开模。所述顶针板3被驱动提升,所述顶针31顶靠所述斜杆4斜向伸出,所述斜杆复位杆5被同步顶出。所述斜顶限位柱32和所述提升限位凸起52的作用可构成所述斜杆4斜向伸出限制的双保险。最终,所述扣成型顶41退出产品6的倒扣61,形成出模。产品6被取下后,所述顶针板3被驱动回落,所述顶针31的顶靠作用消失。在所述上模板2重新带动所述母模仁21下降合模时,所述复位施力弹簧54的弹簧力,使得所述复位施力杆53顶靠所述斜杆复位杆5,所述斜杆复位杆5最终将所述斜杆4顶靠回到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所述顶针31在所述下模板1上的贯穿设置,使得所述斜杆4缩短到只在所述公模仁11上设置,明显减少了斜顶长度,提高了斜顶使用可靠性。长度的减少,可靠性的提高,方便斜杆4和扣成型顶41进行缩小设计,使得扣成型顶41容易出模,减少了入子线凸显,利于保证产品6外观。所述复位施力装置在重新合模时作为斜杆4回位使用,使得本实施例结构紧凑,使用顺畅可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向滑动安装在注塑模具的公模仁上的斜杆,所述斜杆的顶端固定设有位于所述公模仁的成型面处的扣成型顶;所述注塑模具的下模板上竖向滑动安装有顶针,所述顶针的顶端与所述斜杆的底端接触设置,所述顶针的底端与所述注塑模具的顶针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仁上位于成型面的外侧竖向滑动安装有斜杆复位杆,所述斜杆复位杆的底端设有复位顶靠面,所述斜杆的底端固定设有可与所述复位顶靠面滑动接触的复位连接滑台;所述注塑模具上设有与所述斜杆复位杆对应的复位施力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施力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注塑模具的母模仁上的复位施力杆,所述复位施力杆与所述注塑模具的母模仁或者上模板之间设有复位施力弹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复位杆的底端设有提升限位凸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复位杆位于所述斜杆上所述扣成型顶退出方向的侧方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复位杆位于所述斜杆上所述扣成型顶退出方向的反方向处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上固定设有斜顶限位柱。
CN202021410600.2U 2020-07-17 2020-07-17 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 Active CN211518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0600.2U CN211518352U (zh) 2020-07-17 2020-07-17 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0600.2U CN211518352U (zh) 2020-07-17 2020-07-17 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8352U true CN211518352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0600.2U Active CN211518352U (zh) 2020-07-17 2020-07-17 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83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9606A (zh) * 2022-02-28 2022-05-3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卡簧加工模具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9606A (zh) * 2022-02-28 2022-05-3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卡簧加工模具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60706Y (zh) 具二次顶出机构的模具
CN211518352U (zh) 高可靠性注塑模具斜顶装置
CN213035212U (zh) 注塑模具弯销二次侧抽芯机构
CN201098969Y (zh) 斜销及其回位机构
CN106903846A (zh) 一种车门内饰板及其注塑模具
CN214188273U (zh) 一种前模顶出结构
WO2023040049A1 (zh) 一种注塑模具交叉斜顶脱倒扣机构
CN205416262U (zh) 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13972375U (zh) 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顶结构
CN205889765U (zh) 一种塑料模具的弯销内侧抽芯机构
CN212147378U (zh) 注塑模具的直顶内抽芯机构
CN210759011U (zh) 注塑模具狭窄空间小角度摆动式斜顶机构
CN213891091U (zh) 注塑模具大滑块内斜顶二次顶出机构
CN210679526U (zh) 注塑模具定模侧斜导柱外抽芯机构
CN2923266Y (zh) 模具结构
CN209191227U (zh) 便捷式二次顶出强推式模具
CN208962246U (zh) 适用于极小加工空间的塑胶模脱模机构
CN215750573U (zh) 强脱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11363332U (zh) 母模斜顶机构
CN215703778U (zh) 一种模具的双弹块机构
CN220052685U (zh) 汽车门槛注塑模具弹簧弯销滑块联合上下侧抽芯机构
CN213564048U (zh) 注塑模具小空间两侧内凹槽脱模机构
CN217968094U (zh) 前模镶件胶口二次脱模注塑模具
CN215619757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17144800U (zh) 塑料开口篮模具拉钩防撞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