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0201U - 电芯卷绕装壳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芯卷绕装壳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0201U
CN211480201U CN202020132807.1U CN202020132807U CN211480201U CN 211480201 U CN211480201 U CN 211480201U CN 202020132807 U CN202020132807 U CN 202020132807U CN 211480201 U CN211480201 U CN 211480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frame
positioning
dispose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28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辉
林安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iy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iy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iy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iy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28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0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0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0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包括机架、卷绕装置及装壳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卷绕组件及翻针组件,所述翻针组件包括换轴架体、换轴驱动部和旋转转盘,所述换轴架体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换轴驱动部和所述旋转转盘分别设置于所述换轴架体上,所述换轴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转盘旋转。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芯卷绕装壳机构,通过设置卷绕装置和装壳装置,可以实现快速的卷绕,并且稳定地装入外壳中。

Description

电芯卷绕装壳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卷绕装壳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然而,现有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芯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一起卷绕后,然后再将卷绕后的电芯装入外壳内,因此,如何保证电芯可以实现快速地卷绕,并且稳定地装入外壳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可以实现快速的卷绕,并且稳定地装入外壳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包括:
机架,
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卷绕组件及翻针组件,所述翻针组件包括换轴架体、换轴驱动部和旋转转盘,所述换轴架体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换轴驱动部和所述旋转转盘分别设置于所述换轴架体上,所述换轴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转盘旋转,所述卷绕组件包括卷绕驱动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上,所述卷绕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换轴架体上,所述卷绕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及
装壳装置,所述装壳装置包括外壳定位组件、卷芯推动组件及卷芯夹取机械手,所述外壳定位组件和所述卷芯夹取机械手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卷芯夹取机械手用于将卷绕后的卷芯夹取至装壳工位中,所述卷芯推动组件包括卷芯推动杆及入壳驱动部,所述入壳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卷芯推动杆设置于所述入壳驱动部上,并且所述卷芯推动杆用于将卷芯推入至电池外壳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绕装置还包括缠绕定位组件,所述缠绕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卷绕驱动件、第二卷绕驱动件、第一定位滚轮及两个第二定位滚轮,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滚轮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滚轮同时向下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包括第一竖直导轨、第一缠绕定位架及第一竖直驱动部,所述第一竖直导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滑动所述第一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一竖直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沿所述第一竖直导轨竖直移动,所述第一定位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还包括第一缠绕固定架及第一弹性滚轮,所述第一缠绕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上,所述第一弹性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绕固定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包括第二竖直导轨、第二缠绕定位架及第二竖直驱动部,所述第二竖直导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滑动所述第二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二竖直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沿所述第二竖直导轨竖直移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还包括第二缠绕固定架及第二弹性滚轮,所述第二缠绕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上,所述第二弹性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缠绕固定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绕装置还包括转动定位组件,所述转动定位组件包括转动定位架、转动轴及旋转驱动部,所述转动定位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轴和所述旋转驱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定位架上,所述旋转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绕装置还包括下压定位组件,所述下压定位组件包括下压导轨、下压移动架、下压滚轮及下压驱动部,所述下压导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下压移动架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压导轨上,所述下压滚轮设置于所述下压移动架上,所述下压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下压移动架移动,以使所述下压滚轮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动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芯夹取机械手包括整形内夹、整形外夹、退针挡片及卷芯夹取驱动件,所述卷芯夹取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整形内夹和所述整形外夹动作,进而夹取或放开卷芯,所述退针挡片设置于所述整形外夹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形外夹包括外整形固定臂及外夹压轮,所述外整形固定臂设置于所述卷芯夹取驱动件上,所述外夹压轮设置于所述外整形固定臂上。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芯卷绕装壳机构,通过设置卷绕装置和装壳装置,可以实现快速的卷绕,并且稳定地装入外壳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的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另一视角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另一视角的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卷芯夹取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另一视角的卷芯夹取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换轴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种电芯卷绕装壳机构30,包括:机架10、卷绕装置31及装壳装置3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架10用于固定卷绕装置31及装壳装置32;所述卷绕装置31用于对极片和隔膜进行卷绕;所述装壳装置32用于将卷绕后的电芯装入钢壳中。
请参阅图1,所述卷绕装置31包括卷绕组件311及翻针组件312,所述翻针组件312包括换轴架体3121、换轴驱动部3122和旋转转盘3123,所述换轴架体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换轴驱动部和所述旋转转盘分别设置于所述换轴架体上,所述换轴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转盘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卷绕组件311用于对极片和隔膜进行卷绕;所述翻针组件312用于对卷绕完成的旋转轴进行更换,使得卷绕完成的电芯可以被机械手夹取,而另一个没有卷绕的旋转轴,则可以进行卷绕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换轴架体3121用于固定换轴驱动部3122和旋转转盘3123;所述旋转转盘3123上设置有旋转轴,从而可以实现极片和隔膜的卷绕操作。
请参阅图2,所述卷绕组件311包括卷绕驱动部3111、第一旋转轴3112和第二旋转轴3113,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上,所述卷绕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换轴架体上,所述卷绕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卷绕驱动部3111用于驱动旋转轴进行转动,实现对极片和隔膜的卷绕操作;所述第一旋转轴3112和第二旋转轴3113方便进行更换卷绕完成的电芯,即一个进行卷绕,另一个则进行下料装壳操作。
请参阅图2,所述装壳装置32包括外壳定位组件321、卷芯推动组件322及卷芯夹取机械手323,所述外壳定位组件和所述卷芯夹取机械手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卷芯夹取机械手用于将卷绕后的卷芯夹取至装壳工位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壳定位组件321用于对钢壳进行定位;所述卷芯推动组件322用于推动卷绕的电芯进入到钢壳内;所述卷芯夹取机械手323用于将卷绕的电芯从卷绕工位中,夹取到装壳工位中。
进一步参阅图2,所述卷芯推动组件322包括卷芯推动杆3221及入壳驱动部3222,所述入壳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卷芯推动杆设置于所述入壳驱动部上,并且所述卷芯推动杆用于将卷芯推入至电池外壳内。如此,通过设置卷芯推动杆3221及入壳驱动部3222,可以使得卷绕后的电芯推入钢壳内。从而可以实现快速的卷绕,并且稳定地装入外壳中。
请参阅图3,所述卷绕装置31还包括缠绕定位组件313,所述缠绕定位组件313包括第一卷绕驱动件3131、第二卷绕驱动件3132、第一定位滚轮3133及两个第二定位滚轮3134,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滚轮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滚轮同时向下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3131和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3132同时作用,使得第一定位滚轮3133和两个第二定位滚轮3134相互靠近,进而实现对卷绕时候极片和隔膜的定位,可以防止极片和隔膜在卷绕的过程中出现松散的情况,夹紧了极片和隔膜,进一步提高了卷绕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包括第一竖直导轨、第一缠绕定位架及第一竖直驱动部,所述第一竖直导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滑动所述第一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一竖直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沿所述第一竖直导轨竖直移动,所述第一定位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上。如此,通过设置第一竖直导轨、第一缠绕定位架及第一竖直驱动部,方便实现对第一定位滚轮3133的驱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还包括第一缠绕固定架及第一弹性滚轮,所述第一缠绕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上,所述第一弹性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绕固定架上。如此,通过设置第一缠绕固定架及第一弹性滚轮,可以与第二缠绕固定架上的第二弹性滚轮进行压合带卷绕的极片和隔膜,实现对极片和隔膜的压合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包括第二竖直导轨、第二缠绕定位架及第二竖直驱动部,所述第二竖直导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滑动所述第二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二竖直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沿所述第二竖直导轨竖直移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上。如此,通过设置第二竖直导轨、第二缠绕定位架及第二竖直驱动部,方便实现对第二定位滚轮3134的驱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还包括第二缠绕固定架及第二弹性滚轮,所述第二缠绕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上,所述第二弹性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缠绕固定架上。可以对极片和隔膜进行压合。
请参阅图3,所述卷绕装置31还包括转动定位组件314,所述转动定位组件包括转动定位架3141、转动轴3142及旋转驱动部3143,所述转动定位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轴和所述旋转驱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定位架上,所述旋转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动定位组件314用于限制隔膜和极片进入卷绕装置的方向和位置,从而可以更准确更有效地进行卷绕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卷绕装置31还包括下压定位组件315,所述下压定位组件315包括下压导轨3151、下压移动架3152、下压滚轮3153及下压驱动部3154,所述下压导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下压移动架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压导轨上,所述下压滚轮设置于所述下压移动架上,所述下压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下压移动架移动,以使所述下压滚轮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动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压定位组件315与转动定位组件314共同对极片和隔膜进行限位;所述下压导轨3151用于实现下压移动架3152移动;所述下压移动架3152用于固定下压滚轮3153。
请参阅图4,所述卷绕装置31还包括切刀组件316,所述切刀组件316包括切刀驱动部3161、切刀固定架3162及卷芯切刀3163,所述切刀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切刀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切刀驱动部上,所述卷芯切刀设置于所述切刀固定架上。如此,通过设置切刀组件316,当进行换轴之后,需要将卷绕好的电芯进行切割,从而实现卷绕好的电芯与隔膜进行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壳定位组件包括外壳定位滑块、定位下料槽及外壳定位驱动部,所述外壳定位滑块和所述定位下料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外壳定位驱动部用于对外壳进行定位。如此,通过设置外壳定位滑块方便对钢壳进行定位;所述定位下料槽用于实现对装壳后的钢壳进行下料;所述外壳定位驱动部用于驱动钢壳进入定位区域中,方便将卷绕的电芯推入钢壳内。
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卷芯夹取机械手323包括整形内夹3231、整形外夹3232、退针挡片3233及卷芯夹取驱动件3234,所述卷芯夹取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整形内夹和所述整形外夹动作,进而夹取或放开卷芯,所述退针挡片设置于所述整形外夹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整形内夹3231设置有上下两个,两个同时作用的时候,则可以夹住卷芯或放开卷芯,同理,所述整形外夹3232设置有上下两个,同时也可以夹住和放开卷芯。并且,所述整形内夹3231可以严格控制卷芯的大小,使得卷芯的直径小于钢壳的内径,而且请参阅图6,在整形内夹的后端预设有钢壳固定凹槽3235,所述钢壳固定凹槽方便钢壳口顶住整形内夹,使得卷芯可以快速被顶入钢壳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两个整形内夹3231相互接触的部分,预留了负极停留区3236的位置,也就是在整个卷芯转动后,负极会对准该负极预留区,从而使得在推入钢壳的时候,负极不会被压入钢壳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退针挡片3233用于夹紧电芯,完成推入钢壳前的最后工作,将卷芯夹紧。在卷真需要退出卷芯时,卷芯夹取机械手才可以移动至入钢壳工位,这是为了防止隔膜在退针时被带出,挡片需要挡在卷芯的后部,而且,通过设置退针挡片,一方面可以防止其卷绕不紧密,扩散开来,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卷芯的直径小于钢壳的内径,方便卷芯被推入钢壳中。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整形外夹3232包括外整形固定臂3232a及外夹压轮3232b,所述外整形固定臂设置于所述卷芯夹取驱动件上,所述外夹压轮设置于所述外整形固定臂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整形固定臂3232a用于固定外夹压轮,所述外夹压轮3232b用于压紧卷芯,在卷芯入钢壳前,需要将卷芯压得更为紧致,极片和隔膜贴合得更好,为入钢壳时控制卷芯大小创造必要的条件。
请参阅图7,进一步地,所述换轴驱动部3122包括第一退针气缸3122a、第二退针气缸3122b、出针气缸3122c、第一伺服电机3122d、第二伺服电机3122e、转盘电机3122f、上固定片3122g、第一下固定片3122h和第二下固定片3122i及两个接近开关,所述转盘电机带动所述旋转转盘转动,所述上固定片设置于所述换轴架体上,所述第一下固定片和所述第二下固定片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上,并且所述第一下固定片和所述第二下固定片为长短不同的两个固定片,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检测第一下固定片和第二下固定片的状态;所述第一退针气缸、第二退针气缸、出针气缸、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换轴架体上。
采用双接近开关安装与所述上固定片上,第一下固定片和第二下固定片为长短不同,呈180度分别设置的,工作时,由转盘电机带动齿轮旋转180°,上固定片上的内侧接近开关感应准确位置,再由外侧接近开关判断下固定片。
当外侧接近感应下固定片时,此时,外侧接近开关判定第一或第二下固定片,此时下固定片为长片,出针气缸上的卷针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完成一次卷绕操作,也就是预卷绕操作,然后,上下极片由送料机构送到指定位置后,进行二次卷绕;另外,另一个卷针由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卷芯夹取机械手移动到位,整形外夹和整形内夹固定以卷绕电芯,进行收尾转动,将外露极片紧密地卷入整形内夹中,以上完成一次循环。
一次循环后,转盘电机再次带动齿轮旋转180°,内侧接近开关准确判断位置,由外侧接近开关判定第一或第二下固定片,此时下固定片为短片,不产生信号。
出针气缸上的卷针由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完成一次卷绕操作,也就是预卷绕操作,然后,上下极片由送料机构送到指定位置后,进行二次卷绕;另外,另一个卷针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卷芯夹取机械手移动到位,整形外夹和整形内夹固定以卷绕电芯,进行收尾转动,将外露极片紧密地卷入整形内夹中,以上完成二次循环。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芯卷绕装壳机构,通过设置卷绕装置和装壳装置,可以实现快速的卷绕,并且稳定地装入外壳中。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卷绕组件及翻针组件,所述翻针组件包括换轴架体、换轴驱动部和旋转转盘,所述换轴架体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换轴驱动部和所述旋转转盘分别设置于所述换轴架体上,所述换轴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转盘旋转,所述卷绕组件包括卷绕驱动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上,所述卷绕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换轴架体上,所述卷绕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及
装壳装置,所述装壳装置包括外壳定位组件、卷芯推动组件及卷芯夹取机械手,所述外壳定位组件和所述卷芯夹取机械手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卷芯夹取机械手用于将卷绕后的卷芯夹取至装壳工位中,所述卷芯推动组件包括卷芯推动杆及入壳驱动部,所述入壳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卷芯推动杆设置于所述入壳驱动部上,并且所述卷芯推动杆用于将卷芯推入至电池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还包括缠绕定位组件,所述缠绕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卷绕驱动件、第二卷绕驱动件、第一定位滚轮及两个第二定位滚轮,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滚轮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滚轮同时向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包括第一竖直导轨、第一缠绕定位架及第一竖直驱动部,所述第一竖直导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滑动所述第一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一竖直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沿所述第一竖直导轨竖直移动,所述第一定位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绕驱动件还包括第一缠绕固定架及第一弹性滚轮,所述第一缠绕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绕定位架上,所述第一弹性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绕固定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包括第二竖直导轨、第二缠绕定位架及第二竖直驱动部,所述第二竖直导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滑动所述第二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二竖直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沿所述第二竖直导轨竖直移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绕驱动件还包括第二缠绕固定架及第二弹性滚轮,所述第二缠绕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缠绕定位架上,所述第二弹性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缠绕固定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还包括转动定位组件,所述转动定位组件包括转动定位架、转动轴及旋转驱动部,所述转动定位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轴和所述旋转驱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定位架上,所述旋转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还包括下压定位组件,所述下压定位组件包括下压导轨、下压移动架、下压滚轮及下压驱动部,所述下压导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下压移动架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压导轨上,所述下压滚轮设置于所述下压移动架上,所述下压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下压移动架移动,以使所述下压滚轮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动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夹取机械手包括整形内夹、整形外夹、退针挡片及卷芯夹取驱动件,所述卷芯夹取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整形内夹和所述整形外夹动作,进而夹取或放开卷芯,所述退针挡片设置于所述整形外夹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卷绕装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外夹包括外整形固定臂及外夹压轮,所述外整形固定臂设置于所述卷芯夹取驱动件上,所述外夹压轮设置于所述外整形固定臂上。
CN202020132807.1U 2020-01-19 2020-01-19 电芯卷绕装壳机构 Active CN211480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2807.1U CN211480201U (zh) 2020-01-19 2020-01-19 电芯卷绕装壳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2807.1U CN211480201U (zh) 2020-01-19 2020-01-19 电芯卷绕装壳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0201U true CN211480201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0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2807.1U Active CN211480201U (zh) 2020-01-19 2020-01-19 电芯卷绕装壳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0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4248B (zh) 一种电芯端面揉平装置
WO2002095845A1 (en) Packing apparatus for an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N211330351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检测用的工装
CN112864477A (zh) 一种卷绕机
CN113414490A (zh) 电池自动安装设备
CN211480201U (zh) 电芯卷绕装壳机构
CN214558487U (zh) 一种电池壳体生产用的快速焊接装置
CN218253414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电芯正负极焊接集流盘装置
CN213425029U (zh) 一种电芯入壳装置
CN113118322A (zh) 一种针对金属电池外壳的卷口固定装置
CN112151872A (zh) 一种锂电池叠片机用的凸轮机构
CN204183100U (zh) 一种圆柱电池装配设备中点焊机的位置转换机构
CN20733845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
CN111082157A (zh) 自动化电芯卷绕封装机
CN220881286U (zh) 一种圆柱电池螺母装配装置
CN213150850U (zh) 一种软包电池裁切机
CN115498297B (zh) 一种锂电池压片装置
CN220161588U (zh) 一种极耳自动焊接设备
CN217306552U (zh) 一种高自动化的电芯自动组装系统
CN219435004U (zh) 一种锂电池用电量快速检测装置
CN215392826U (zh) 一种电池隔离片安装定位装置
CN115128460B (zh)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自动线设备线路智能检测工装
CN213425018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卷绕机
CN212150683U (zh) 电池收料机构
CN210350020U (zh) 一种锂电池的卷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