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9497U -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9497U
CN211479497U CN202020085057.7U CN202020085057U CN211479497U CN 211479497 U CN211479497 U CN 211479497U CN 202020085057 U CN202020085057 U CN 202020085057U CN 211479497 U CN211479497 U CN 211479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frame
frame body
base
automobile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50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忠
华军
顾顺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oxin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oxin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oxin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oxin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850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9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9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9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包括固定板、贴合板、螺母、限位块和固定涡轮,所述固定板上贴合有移动板,且移动板与调节螺钉相互连接,并且调节螺钉与固定板相互连接,同时固定板上焊接有承接板,所述贴合板与承接板相互贴合,且贴合板上贴合有移动螺钉,并且移动螺钉焊接在承接板上,所述螺母与垫圈相互贴合,且螺母与移动螺钉相互连接,并且垫圈与贴合板相互贴合。该汽车发动机支撑架,采用角度可调节的支撑架本体,从而便于对发动机的角度进行调整,便于对发动机的不同方位进行更详细的观察与讲解,采用可转动支撑架本体,从而在需要对支撑架本体进行转动时只需要用脚踩动定位板,即可对支撑架本体进行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我们必备的出行工具,汽车通过将各能源转化为动能驱动汽车进行行驶,而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担任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日常维修检查还是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对发动机进行详细的讲解。
但在对发动机进行教学讲解时,部分采用桌面放置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便于对不同部位的发动机进行观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部分采用发动机支架将发动机进行支撑,在对支撑架本体进行转动的过程中需要手动调节,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于多角度观察,在对发动机进行转动时需要手动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包括固定板、贴合板、螺母、限位块和固定涡轮,所述固定板上贴合有移动板,且移动板与调节螺钉相互连接,并且调节螺钉与固定板相互连接,同时固定板上焊接有承接板,所述贴合板与承接板相互贴合,且贴合板上贴合有移动螺钉,并且移动螺钉焊接在承接板上,同时移动螺钉贴合有垫圈,所述螺母与垫圈相互贴合,且螺母与移动螺钉相互连接,并且垫圈与贴合板相互贴合,所述限位块焊接在承接板上,且限位块上安装有转动蜗杆,并且转动蜗杆上安装有电动机,同时电动机放置在承接板上,所述固定涡轮与转动蜗杆相互连接,且固定涡轮焊接在支撑架本体上,并且支撑架本体与转动轴相互连接,同时转动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贴合有支撑架本体,且支撑架本体上贴合有定位板,并且定位板与底座相互贴合,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工作弹簧,且工作弹簧与定位板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且承接板上开设凹槽的内表面设置为光滑。
优选的,所述移动螺钉设置为“T”字型,且移动螺钉通过贴合板上开设的弧形凹槽与贴合板构成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涡轮在限位块的作用下与承接板构成转动机构,且固定涡轮设置为半圆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本体上等角度开设有4个凹槽,且支撑架本体通过转动轴与底座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设置为“L”形,且定位板通过底座上开设的贯穿凹槽与底座构成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发动机支撑架,采用角度可调节的支撑架本体,从而便于对发动机的角度进行调整,便于对发动机的不同方位进行更详细的观察与讲解,采用可转动支撑架本体,从而在需要对支撑架本体进行转动时只需要用脚踩动定位板,即可对支撑架本体进行转动;
1.通过转动蜗杆的转动实现对承接板的位置进行改变,从而对上端固定发动机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便于对不同角度的发动机进行更加全面的观察;
2.通过对定位板的位置进行改变,从而实现对支撑架本体进行转动,更加省时省力,便于从不同位置对发动机进行观察,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贴合板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螺钉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涡轮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本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贴合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移动板;3、调节螺钉;4、承接板;5、贴合板;6、移动螺钉;7、垫圈;8、螺母;9、限位块;10、转动蜗杆;11、固定涡轮;12、支撑架本体;13、转动轴;14、底座;15、定位板;16、工作弹簧;17、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包括固定板1、移动板2、调节螺钉3、承接板4、贴合板5、移动螺钉6、垫圈7、螺母8、限位块9、转动蜗杆10、固定涡轮11、支撑架本体12、转动轴13、底座14、定位板15、工作弹簧16和电动机17,固定板1上贴合有移动板2,且移动板2与调节螺钉3相互连接,并且调节螺钉3与固定板1相互连接,同时固定板1上焊接有承接板4,贴合板5与承接板4相互贴合,且贴合板5上贴合有移动螺钉6,并且移动螺钉6焊接在承接板4上,同时移动螺钉6贴合有垫圈7,螺母8与垫圈7相互贴合,且螺母8与移动螺钉6相互连接,并且垫圈7与贴合板5相互贴合,限位块9焊接在承接板4上,且限位块9上安装有转动蜗杆10,并且转动蜗杆10上安装有电动机17,同时电动机17放置在承接板4上,固定涡轮11与转动蜗杆10相互连接,且固定涡轮11焊接在支撑架本体12上,并且支撑架本体12与转动轴13相互连接,同时转动轴13安装在底座14,底座14上贴合有支撑架本体12,且支撑架本体12上贴合有定位板15,并且定位板15与底座14相互贴合,底座14上安装有工作弹簧16,且工作弹簧16与定位板15相互连接。
本例中承接板4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且承接板4上开设凹槽的内表面设置为光滑,通过承接板4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便于与贴合板5的外表面相互贴合,承接板4上开设凹槽的内表面设置为光滑,减小承接板4与贴合板5之间的摩擦力;
移动螺钉6设置为“T”字型,且移动螺钉6通过贴合板5上开设的弧形凹槽与贴合板5构成滑动连接,移动螺钉6设置为“T”字型,便于对承接板4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通过移动螺钉6与贴合板5相互贴合,便于移动螺钉6在贴合板5上开设的凹槽中进行滑动;
固定涡轮11在限位块9的作用下与承接板4构成转动机构,且固定涡轮11设置为半圆结构,便于通过固定涡轮11的转动实现对承接板4的位置进行改变,固定涡轮11设置为半圆结构,便于对承接板4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
支撑架本体12上等角度开设有4个凹槽,且支撑架本体12通过转动轴13与底座14构成转动机构,便于对支撑架本体12进行转动,在对支撑架本体12进行支撑的同时不影响支撑架本体12的转动;
定位板15设置为“L”形,且定位板15通过底座14上开设的贯穿凹槽与底座14构成滑动连接,通过定位板15设置为“L”形,便于通过定位板15对支撑架本体12进行定位,定位板15通过底座14上开设的贯穿凹槽与底座14构成滑动连接,便于定位板15进行上下运动。
工作原理:将发动机放置在图1中的固定板1与移动板2之间,而后转动调节螺钉3,使移动板2与电动机17相互贴合,并对电动机17进行固定,而后使电动机17与外部电源相互连接,电动机17开始工作,因为图2中电动机17的输出端与转动蜗杆10相互连接,所以转动蜗杆10开始转动,因为图3中的转动蜗杆10与固定涡轮11相互连接,因为转动蜗杆10通过限位块9与承接板4相互连接,所以随着转动蜗杆10的转动,因为固定涡轮11为固定的,承接板4便带动其上端的结构整体绕贴合板5进行转动,此时便可实现对承接板4的角度进行改变,当调整至合适角度后,关闭图2中的电动机17,而后转动螺母8,使螺母8向靠近承接板4的方向运动,在垫圈7与螺母8的作用下,实现对承接板4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对其上端放置的发动机的角度进行改变,便于对不同方位的发动机进行讲解;
当需要将发动机进行转动便于对不同位置的同学进行展示时,用脚踩动图1中的定位板15,定位板15在底座14上开设的贯穿孔洞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工作弹簧16被压缩形变,定位板15便不再与支撑架本体12贴合,即不再对支撑架本体12固定,此时便可对支撑架本体12进行转动,向不同的位置进行转动,当转动完后,松开定位板15,在工作弹簧16的作用下,定位板15开始向上运动,定位板15便再次与支撑架本体12贴合,并对支撑架本体12进行固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包括固定板(1)、贴合板(5)、螺母(8)、限位块(9)和固定涡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贴合有移动板(2),且移动板(2)与调节螺钉(3)相互连接,并且调节螺钉(3)与固定板(1)相互连接,同时固定板(1)上焊接有承接板(4),所述贴合板(5)与承接板(4)相互贴合,且贴合板(5)上贴合有移动螺钉(6),并且移动螺钉(6)焊接在承接板(4)上,同时移动螺钉(6)贴合有垫圈(7),所述螺母(8)与垫圈(7)相互贴合,且螺母(8)与移动螺钉(6)相互连接,并且垫圈(7)与贴合板(5)相互贴合,所述限位块(9)焊接在承接板(4)上,且限位块(9)上安装有转动蜗杆(10),并且转动蜗杆(10)上安装有电动机(17),同时电动机(17)放置在承接板(4)上,所述固定涡轮(11)与转动蜗杆(10)相互连接,且固定涡轮(11)焊接在支撑架本体(12)上,并且支撑架本体(12)与转动轴(13)相互连接,同时转动轴(13)安装在底座(14)上,所述底座(14)上贴合有支撑架本体(12),且支撑架本体(12)上贴合有定位板(15),并且定位板(15)与底座(14)相互贴合,所述底座(14)上安装有工作弹簧(16),且工作弹簧(16)与定位板(15)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4)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且承接板(4)上开设凹槽的内表面设置为光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螺钉(6)设置为“T”字型,且移动螺钉(6)通过贴合板(5)上开设的弧形凹槽与贴合板(5)构成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涡轮(11)在限位块(9)的作用下与承接板(4)构成转动机构,且固定涡轮(11)设置为半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12)上等角度开设有4个凹槽,且支撑架本体(12)通过转动轴(13)与底座(14)构成转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5)设置为“L”形,且定位板(15)通过底座(14)上开设的贯穿凹槽与底座(14)构成滑动连接。
CN202020085057.7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 Active CN211479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5057.7U CN211479497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5057.7U CN211479497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9497U true CN211479497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6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5057.7U Active CN211479497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9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7960U (zh) 一种夹持旋转机构
CN21147949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架
CN202984960U (zh) 多轴焊枪摆动装置
CN112476642A (zh) 一种适用于家具板材的可调节直径高效打孔装置
CN111145629A (zh) 汽车发动机支撑架
CN203018979U (zh) 一种滑台焊接变位机
CN113385996A (zh) 管道内壁打磨装置
CN206029330U (zh) 一种可调式钢结构加工卡具
CN205614701U (zh) 高效伸缩式机械手
CN205614702U (zh) 高精定位式机械手
CN218802131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夹持器
CN201544034U (zh) 新型磨齿机工作台回转机构
CN216503738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可调式夹持机械手
CN203259887U (zh) 一种太阳跟踪装置
CN201592361U (zh) 2°倾斜回转夹具
CN210757379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盖组装用夹持装置
CN208289482U (zh) 减速器壳液压夹具
WO2010006466A1 (zh) 非对称直线驱动的平动加转动进给功能部件
CN202591901U (zh) 一种焊接件的变位夹紧装置
CN217056020U (zh) 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
CN110978514A (zh) 一种桌面级3d打印机的调平装置
CN217965578U (zh) 风力发电构件焊装定位工装夹具
CN203599763U (zh) 多连杆定位夹紧机构
CN203791872U (zh) 具有可调节连杆的多连杆定位夹紧机构
CN218217194U (zh) 一种光伏设备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