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9471U - 减振衬套 - Google Patents

减振衬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9471U
CN211449471U CN201922016969.9U CN201922016969U CN211449471U CN 211449471 U CN211449471 U CN 211449471U CN 201922016969 U CN201922016969 U CN 201922016969U CN 211449471 U CN211449471 U CN 211449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vibration damping
adjusting piece
displacement space
reso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169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有富
王怀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iTech China Rubber and Plastics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iTech China Rubber and Plastics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iTech China Rubber and Plastics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ContiTech China Rubber and Plastics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169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9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9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9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减振衬套,其包括有内芯、外壳以及设置在内芯和外壳之间的弹性支撑体和弹性位移空间,所述减振衬套包括有连接于弹性支撑体且延伸入弹性位移空间的谐振调节件,所述谐振调节件包括有质量构件和连接质量构件和弹性支撑体的弹性连接部,所述质量构件的密度大于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密度。所述弹性连接部可以使得质量构件在弹性位移空间内振动,在减振衬套产生共振时,所述谐振调节件的振动方向与弹性支撑体的振动方向相反,使得减振衬套的共振产生的效果降低,从而有效的降低减振衬套共振时的动刚度,如此,所述减振衬套可以被应用于高频振动系统,对高频振动进行有效的减振,例如电动车的电机。

Description

减振衬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衬套,其可以被应用于高频振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为了降低动力系统的振动对驾乘人员的舒适度的影响,通常会设置一些减振衬套对所述动力系统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所述减振衬套一般包括内芯、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内芯和外壳之间的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用于吸收所述动力系统产生的振动能量。传统的燃油机的转动速度低,振动频率也低,当使用所述减振衬套对其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时,不易引起所述减振衬套产生共振。随着汽车领域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同于传统的燃油机,电机的转动速度很高,振动频率也很高,容易引起所述减振衬套产生共振,从而影响减振的效果。
所以,希望设计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振衬套,其可以被应用于高频振动系统,对高频振动进行有效的减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振衬套,定义有轴向方向,其包括有内芯、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芯和外壳之间的弹性支撑体和弹性位移空间,所述减振衬套包括有连接于所述弹性支撑体且延伸入所述弹性位移空间的谐振调节件,所述谐振调节件包括有质量构件和连接所述质量构件和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弹性连接部,所述质量构件的密度大于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密度。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质量构件由金属材料制造而成。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谐振调节件包括有包覆于所述质量构件的包覆体,所述包覆体与所述弹性连接部相连。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质量构件沿着所述减振衬套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包覆体具有周向包覆所述质量构件的第一包覆部。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部具有使所述质量构件部分裸露的缺口。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沿所述减振衬套的轴向方向上,所述质量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所述包覆体具有包覆于所述两个端面的第二包覆体。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弹性连接部自所述弹性支撑体向所述包覆体延伸的方向为第一延伸方向,所述包覆体的截面的外轮廓呈圆形,所述弹性连接部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与所述外轮廓的直径的比为1:1.5~1:5。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弹性支撑体一体成型和/或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包覆体一体成型。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芯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弹性连接部自所述弹性支撑体倾斜向外延伸;所述弹性支撑体具有面向所述弹性位移空间的连接面,所述弹性连接部倾斜的连接于所述连接面;所述减振衬套包括有连接于所述弹性支撑体且延伸入所述弹性位移空间的静刚度调节件,在所述内芯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静刚度调节件自所述弹性支撑体倾斜向外延伸;所述静刚度调节件与所述弹性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静刚度调节件具有自由末端,定义所述静刚度调节件自所述弹性支撑体向所述自由末端延伸的方向为第二延伸方向,所述静刚度调节件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弹性连接部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位移空间包括有分隔设置的第一位移空间和第二位移空间,所述谐振调节件包括有延伸入所述第一位移空间的第一调节件和延伸入所述第二位移空间的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被设置为呈中心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弹性连接部可以使得所述质量构件在所述弹性位移空间内振动,在所述减振衬套产生共振时,所述谐振调节件的振动方向与所述弹性支撑体的振动方向相反,使得所述减振衬套的共振产生的效果降低,从而有效的降低所述减振衬套共振时的动刚度,如此,所述减振衬套可以被应用于高频振动系统,对高频振动进行有效的减振,例如电动车的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减振衬套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减振衬套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减振衬套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减振衬套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衬套100,定义有轴向方向,所述减振衬套100可以用于对一振动装置(未图示)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所述减振衬套100包括有内芯1、外壳2、设置在所述内芯1和外壳2之间的弹性支撑体3和弹性位移空间4以及连接于所述弹性支撑体3且延伸入所述弹性位移空间4的谐振调节件5和静刚度调节件6。所述弹性支撑体3用于吸收所述振动装置产生的振动能量。当所述内芯1和所述外壳2发生相对运动、所述弹性支撑体3产生弹性变形时,所述弹性位移空间4用于提供让位的空间。
参图2,所述谐振调节件5包括有质量构件51、包覆于所述质量构件51的包覆体52和连接所述包覆体52和所述弹性支撑体3的弹性连接部53。所述质量构件51的密度大于所述弹性连接部53的密度。所述弹性连接部53可以使得所述质量构件51在所述弹性位移空间4内振动。将所述质量构件51的密度设置为比所述弹性连接部53的密度大,可以减小所述质量构件51的体积,从而有助于其在所述弹性位移空间内振动。所述质量构件51优选由金属材料制造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质量构件51由铁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减振衬套100产生共振时,所述谐振调节件5的振动方向与所述弹性支撑体3的振动方向相反,使得所述减振衬套100的共振产生的效果降低,从而有效的降低所述减振衬套100共振时的动刚度,如此,所述减振衬套100可以被应用于高频振动系统,对高频振动进行有效的减振,例如电动车的电机。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减振衬套100也可以被应用于对低频振动进行减振。
参图2至图4,所述包覆体52用于防止所述质量构件51在振动过程中松动或者脱离而影响对所述减振衬套100的共振的降低效果。所述质量构件51沿着所述减振衬套100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包覆体52具有周向包覆所述质量构件51的第一包覆部5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部521具有使所述质量构件51部分裸露的缺口520,如此设置,在成型所述第一包覆体521时,模具可以在所述缺口520处对所述质量构件51进行定位。沿所述轴向方向上,所述质量构件5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510,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覆体52还可以具有包覆于所述两个端面510的第二包覆体(未图示)。当然,在有些实施例中,当不设置所述第二包覆体时,也可以不设置所述缺口510,模具可以在所述质量构件51的两个所述端面510对其进行定位。在有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所述包覆体52,而是将所述弹性连接部53设置为直接与所述质量构件51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在有些实施例中,仅所述弹性连接部53与所述弹性支撑体3一体成型,在有些实施例中,仅所述弹性连接部53与所述包覆体52一体成型,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部53、所述弹性支撑体3和所述包覆体52均一体成型。
参图2至图4,定义所述弹性连接部53自所述弹性支撑体3向所述包覆体52延伸的方向为第一延伸方向,所述包覆体52的截面的外轮廓呈圆形,所述弹性连接部53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D1与所述外轮廓的直径D2的比为1:1.5~1:5。倘若比值太小,则所述弹性连接部53的厚度太薄,容易被折断,支撑不了所述包覆体52和质量构件51,倘若比值太大,则所述弹性连接部53的厚度太厚,不利于所述质量构件51和包覆体52的振动,对于降低所述减振衬套100的共振的效果不明显。
继续参图2至图4,在所述内芯1和所述外壳2之间,所述弹性连接部53自所述弹性支撑体3倾斜向外延伸。如此设置,一方面,所述谐振调节件5的减振效果更佳;另一方面,在所述内芯1和所述外壳2相对于所述弹性位移空间4作相对运动的方向上,所述谐振调节件5可以提高所述减振衬套100在该方向上的静刚度。具体而言,所述弹性支撑体3具有面向所述弹性位移空间4的连接面30,所述弹性连接部53倾斜的连接于所述连接面30。
参图2和图3,在所述内芯1和外壳2相对于所述弹性位移空间4作相对运动的方向上,所述静刚度调节件6可以提高所述减振衬套100在该方向上的静刚度。具体而言,在所述内芯1和所述外壳2之间,所述静刚度调节件6自所述弹性支撑体3倾斜向外延伸。所述静刚度调节件6与所述弹性支撑体3一体成型。所述静刚度调节件6具有自由末端60,定义所述静刚度调节件6自所述弹性支撑体3向所述自由末端60延伸的方向为第二延伸方向,结合图4,所述静刚度调节件6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D3大于所述弹性连接部53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D1。
继续参图2和图3,所述弹性位移空间4包括有分隔设置的第一位移空间41和第二位移空间42。所述谐振调节件5包括有延伸入所述第一位移空间41的第一调节件501和延伸入所述第二位移空间42的第二调节件502,所述第一调节件501和所述第二调节件502被设置为呈中心对称,如此,有助于提高所述谐振调节件5降低所述减振衬套100的共振的效果。所述静刚度调节件6包括有延伸入所述第一位移空间41的第三调节件61和延伸入所述第二位移空间42的第四调节件62,所述第三调节件61和所述第四调节件62被设置为呈中心对称,如此,可以在保证不影响所述谐振调节件5的作用的前提下,提高所述减振衬套100在特定方向上的静刚度。当然,所述静刚度调节件6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设置或者不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结合来获得更多的实施例。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减振衬套,定义有轴向方向,其包括有内芯、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芯和外壳之间的弹性支撑体和弹性位移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衬套包括有连接于所述弹性支撑体且延伸入所述弹性位移空间的谐振调节件,所述谐振调节件包括有质量构件和连接所述质量构件和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弹性连接部,所述质量构件的密度大于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构件由金属材料制造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调节件包括有包覆于所述质量构件的包覆体,所述包覆体与所述弹性连接部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构件沿着所述减振衬套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包覆体具有周向包覆所述质量构件的第一包覆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部具有使所述质量构件部分裸露的缺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减振衬套的轴向方向上,所述质量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所述包覆体具有包覆于所述两个端面的第二包覆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衬套,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弹性连接部自所述弹性支撑体向所述包覆体延伸的方向为第一延伸方向,所述包覆体的截面的外轮廓呈圆形,所述弹性连接部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与所述外轮廓的直径的比为1:1.5~1:5。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弹性支撑体一体成型和/或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包覆体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衬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芯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弹性连接部自所述弹性支撑体倾斜向外延伸;所述弹性支撑体具有面向所述弹性位移空间的连接面,所述弹性连接部倾斜的连接于所述连接面;所述减振衬套包括有连接于所述弹性支撑体且延伸入所述弹性位移空间的静刚度调节件,在所述内芯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静刚度调节件自所述弹性支撑体倾斜向外延伸;所述静刚度调节件与所述弹性支撑体一体成型;所述静刚度调节件具有自由末端,定义所述静刚度调节件自所述弹性支撑体向所述自由末端延伸的方向为第二延伸方向,所述静刚度调节件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弹性连接部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位移空间包括有分隔设置的第一位移空间和第二位移空间,所述谐振调节件包括有延伸入所述第一位移空间的第一调节件和延伸入所述第二位移空间的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被设置为呈中心对称。
CN201922016969.9U 2019-11-20 2019-11-20 减振衬套 Active CN211449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6969.9U CN211449471U (zh) 2019-11-20 2019-11-20 减振衬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6969.9U CN211449471U (zh) 2019-11-20 2019-11-20 减振衬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9471U true CN211449471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7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16969.9U Active CN211449471U (zh) 2019-11-20 2019-11-20 减振衬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94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2766A (zh) * 2021-07-16 2021-10-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中间质量体的汽车隔振衬套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2766A (zh) * 2021-07-16 2021-10-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中间质量体的汽车隔振衬套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32367B2 (ja) ブラケット付き筒形防振装置
JP2006219106A (ja)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
CN102975604A (zh) 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
CN211449471U (zh) 减振衬套
US6817456B2 (en) Dynamic damper for steering system
CN210191147U (zh) 一种衬套
CN210026940U (zh) 一种后减震弹簧安装结构及车辆
JP6424112B2 (ja) 筒形防振装置
JP2005106192A (ja) 筒型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CN211288576U (zh) 双通道支柱结构及汽车
JP2018062978A (ja) 防振装置
KR101936445B1 (ko) 하이브리드 인슐레이터 제조 공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현가 시스템
CN215398033U (zh) 一种轮胎降噪结构及车辆
CN21885813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
CN218510056U (zh) 衬套
CN216002200U (zh) 一种传动轴的支撑垫片结构及汽车
CN215805921U (zh) 隔震衬套及安装支架
CN208203879U (zh) 用于车辆的衬套组件及车辆
CN212950108U (zh) 发动机悬置装置及汽车
CN213393312U (zh) 悬置
CN220517974U (zh) 悬置总成及具有该悬置总成的汽车
CN213298604U (zh) 衬套
CN216002128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阻尼结构
CN219197982U (zh) 悬置结构及车辆
CN218906825U (zh) 减震器安装座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