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2227U -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2227U
CN211432227U CN201921645102.3U CN201921645102U CN211432227U CN 211432227 U CN211432227 U CN 211432227U CN 201921645102 U CN201921645102 U CN 201921645102U CN 211432227 U CN211432227 U CN 211432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ot body
base
sheet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51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飞
蔡何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51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2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2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2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其锅体,锅体包括煲体及内锅,煲体形成有容纳腔,内锅放置在容纳腔内。煲体包括线圈盘组件,线圈盘组件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部并支撑内锅。煲体还包括位于线圈盘组件下方的底座,底座设有底壁,底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隔磁片。本申请烹饪器具及其锅体的隔磁片,可避免锅体底部外的金属被加热,并且将隔磁片设置在底座的外表面上,可更好的发挥隔磁片的隔磁作用。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其锅体,尤其涉及一种以线圈盘组件作为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背景技术
线圈盘组件作为良好的加热装置已广泛使用在烹饪器具上。常规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包括煲体、线圈盘组件及内锅,内锅放置在煲体内,线圈盘组件位于煲体内的底部,为内锅加热。但是,煲体的底座外的金属物件容易受线圈盘组件影响而被加热,造成用户困扰。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烹饪器具及其锅体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其锅体,其具有隔磁效果佳的隔磁片。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包括煲体及内锅,所述煲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内锅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煲体包括线圈盘组件,所述线圈盘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并支撑所述内锅,所述煲体还包括位于线圈盘组件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底壁,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隔磁片。本申请烹饪器具的锅体,隔磁片可以避免锅体底部外的金属被加热,并且将隔磁片设置在底座的外表面上,可以增大电磁线圈与隔磁片的距离,更好的发挥隔磁片的隔磁作用。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线圈盘组件包括电磁线圈,所述隔磁片与所述电磁线圈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mm。避免隔磁片与电磁线圈的距离过近,而与待隔离的物体距离过远,影响隔磁片的隔磁效果。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隔磁片通过卡扣、干涉或螺钉固定至所述外表面。使隔磁片可靠固定,不会自外表面脱落。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外表面设有若干安装柱,所述隔磁片对应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柱过盈配合。安装柱和安装孔的过盈配合方式组装方便且固定效果可靠。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外表面设有由凸筋围设而成的安装区,所述安装柱分散设置在所述安装区的中部,所述隔磁片固定在所述安装区内。凸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隔磁片的边缘裸露,对其他物品造成刮擦。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底座设有若干支撑脚,所述凸筋的底面及所述安装柱的底面均高于所述支撑脚的底面。凸筋及安装柱不会影响支撑脚的支撑效果。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隔磁片为一侧设有缺口的圆形,所述缺口面积不超过对应圆形面积的1/4,对应圆形的直径大于或等于30mm。缺口是为了避让所述底座上的散热孔,隔磁片的圆形尺寸及缺口的占比可确保隔磁片具有足够的面积以保证隔磁效果。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隔磁片的外轮廓线为曲线。隔磁片没有棱角,可避免组装时刮伤组装人员。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煲身包括中板、保温圈及外壳,所述底座与所述中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夹设在所述中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并形成所述煲体的外侧面,所述保温圈夹设在所述中板与所述线圈盘组件之间并形成所述容纳腔的部分侧壁;所述线圈盘组件还包括线圈盘座及导磁架,所述电磁线圈位于所述线圈盘座与所述导磁架之间,所述线圈盘座的顶面为内凹球面,所述线圈盘座的边缘设有若干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通过螺钉固定至所述中板上,所述底座设有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安装部固定至所述中板上。线圈盘座的顶面与内锅的底部形状相匹配,可提升加热效率。
本申请还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及前述烹饪器具的锅体,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锅体上。烹饪器具将隔磁片设置在底座的外表面上,可以增大电磁线圈与隔磁片的距离,更好的发挥隔磁片的隔磁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体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中的锅体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锅体的底座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内锅1、线圈盘组件2、电磁线圈21、线圈盘座22、导磁架23、安装部24、第一通孔25、第二通孔26、底座3、底壁31、外表面32、安装柱33、凸筋34、安装区35、支撑脚36、散热孔37、固定柱38、隔磁片4、安装孔43、缺口44、中板5、保温圈6及外壳7。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例如电压力锅,电饭煲等,该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及锅体,锅盖盖合在锅体上,锅盖与锅体之间形成烹饪食物的烹饪腔。本申请的改进在于锅体,故图面中省略了锅盖。
参考图1及图2所示,锅体包括煲体及内锅2,煲体包括煲身、底座3及线圈盘组件2,煲体形成有容纳腔,线圈盘组件2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部。内锅1容置在容纳腔内,并由线圈盘组件2支撑。线圈盘组件2作为加热装置为内锅1加热,设有电磁线圈21。
底座3设置在煲身下侧并设有底壁31,底壁31的外表面32上设置有隔磁片4。隔磁片4可以避免加线圈盘组件2对烹饪器具底部外的金属物体(下称待隔离物体)加热,将隔磁片4设置在底座3的外表面32上,可以增大电磁线圈21与隔磁片4的距离,缩小待隔离物体与隔磁片4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离导磁线圈越远磁场强度越低,使隔磁片的隔壁效果越好。将隔磁片4设置在底座3的外表面32上,可更好的发挥隔磁片4的隔磁作用。
结合图3及图4所示,作为一个实施方式,设计时,隔磁片4与电磁线圈21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10mm,避免隔磁片4与电磁线圈21的距离过近,而与待隔离的物体距离过远,影响隔磁片4的隔磁效果。
继续参考图1及图2所示,隔磁片4可以镶埋成型在底座3上,也可以组装固定至外表面32,例如通过卡扣、干涉或螺钉锁固等常规方式,确保隔磁片4可靠固定,不会自外表面32脱落。本实施方式中以干涉固定为例进行说明如下。
结合图5所示,外表面32设有若干安装柱33,隔磁片4对应设有若干安装孔43,安装柱33的直径略大于安装孔43的直径,隔磁片4通过安装孔43与安装柱33的过盈配合固定至外表面32上,安装柱33和安装孔43的过盈配合方式组装方便且固定效果可靠。外表面32还设有由凸筋34围设而成的安装区35,安装区35的轮廓与隔磁片4的轮廓大致相同,安装柱33分散设置在安装区35内的中部,大致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良好的支撑固定隔磁片4,隔磁片4组装固定在安装区35内。凸筋34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隔磁片4的边缘裸露,对其他物品造成刮擦。
结合图4所示,隔磁片4的厚度较薄,凸筋34与安装柱33的高度大于隔磁片4的厚度,可以设计为隔磁片4的厚度的5-10倍。另外,底座3底壁31的外表面32还设有若干支撑脚36,用于支撑该烹饪器具在台面上。凸筋34的底面及安装柱33的底面高于支撑脚36的底面,即,凸筋34与安装柱33与台面不接触,不会影响支撑脚36的支撑效果。
回到图1所示,隔磁片4采用具有隔磁效果的铝片制成,大致为一侧设有缺口44的圆形。底座3上还设有若干散热孔37,用于对外散热。缺口44是为了避让底座3上的散热孔37,对应圆形的直径大于或等于30mm,缺口44面积不超过对应圆形面积的1/4,以确保隔磁片4具有足够的面积,确保隔磁效果。对应圆形的圆心与线圈组件的中心线大致对齐。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隔磁片4的外轮廓线为曲线,也就是缺口44处的轮廓为曲线,没有棱角,可避免组装时刮伤组装人员。
结合图3及图4所示,煲身包括中板5、保温圈6及外壳7,中板5为环形,起到煲身的主要的支撑作用,底座3与中板5固定连接,外壳7夹设在中板5外圈与底座3之间形成煲体的外侧面,保温圈6夹设在中板5内圈与线圈盘组件2之间形成容纳腔的部分侧壁,其中中板5、保温圈6及线圈盘组件2共同形成容纳内锅1的容纳腔。
线圈盘组件2还包括线圈盘座22及导磁架23,导磁架23上设有若干导磁条(未标号),并固定在线圈盘座22的底侧。电磁线圈21盘绕布置在线圈盘座22的底面,位于线圈盘座22与导磁架23之间。内锅1大致为球釜形,线圈盘座22的顶面为内凹球面,以与内锅1的底部形状相匹配,可提升加热效率。
结合图1所示,线圈盘座22的边缘设有若干安装部24,安装部24设有第一通孔25及第二通孔26,通过螺钉(未图示)穿过第一通孔25固定至中板5上以将线圈盘组件2固定至中板5上。底座3设有若干固定柱38,固定柱38穿过安装部24的第二通孔26并通过螺钉(未图示)固定至中板5上以将底座3固定至中板5上。中板5上可对应设有螺丝孔(未图示),以供前述螺钉固定。
本申请烹饪器具及其锅体,将隔磁片4设置在锅体底座3的外表面32上,可以增大电磁线圈21与隔磁片4的距离,更好的发挥隔磁片4的隔磁作用。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厚度”、“径向”、“轴向”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另外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在另外一个元件的表面,也可以是与另外一个元件的表面相隔一段距离。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多个”或“多层”等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
本申请烹饪器具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包括煲体及内锅(1),所述煲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内锅(1)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煲体包括线圈盘组件(2),所述线圈盘组件(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并支撑所述内锅(1),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还包括位于线圈盘组件(2)下方的底座(3),所述底座(3)设有底壁(31),所述底壁(31)的外表面(32)上设置有隔磁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组件(2)包括电磁线圈(21),所述隔磁片(4)与所述电磁线圈(21)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片(4)通过卡扣、干涉或螺钉固定至所述外表面(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32)设有若干安装柱(33),所述隔磁片(4)对应设有若干安装孔(43),所述安装孔(43)与所述安装柱(33)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32)设有由凸筋(34)围设而成的安装区(35),所述安装柱(33)分散设置在所述安装区(35)的中部,所述隔磁片(4)固定在所述安装区(3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设有若干支撑脚(36),所述凸筋(34)的底面及所述安装柱(33)的底面均高于所述支撑脚(36)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片(4)为一侧设有缺口(44)的圆形,所述缺口(44)面积不超过对应圆形面积的1/4,对应圆形的直径大于或等于3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片(4)的外轮廓线为曲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包括中板(5)、保温圈(6)及外壳(7),所述底座(3)与所述中板(5)固定连接,所述外壳(7)夹设在所述中板(5)与底座(3)之间并形成所述煲体的外侧面,所述保温圈(6)夹设在所述中板(5)与所述线圈盘组件(2)之间并形成所述容纳腔的部分侧壁;所述线圈盘组件(2)包括电磁线圈(21)、线圈盘座(22)及导磁架(23),所述电磁线圈(21)位于所述线圈盘座(22)与所述导磁架(23)之间,所述线圈盘座(22)的顶面为内凹球面,所述线圈盘座(22)的边缘设有若干安装部(24),所述安装部(24)通过螺钉固定至所述中板(5)上,所述底座(3)设有若干固定柱(38),所述固定柱(38)穿过所述安装部(24)固定至所述中板(5)上。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烹饪器具的锅体,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锅体上。
CN201921645102.3U 2019-09-29 2019-09-29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Active CN211432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5102.3U CN211432227U (zh) 2019-09-29 2019-09-29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5102.3U CN211432227U (zh) 2019-09-29 2019-09-29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2227U true CN211432227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294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5102.3U Active CN211432227U (zh) 2019-09-29 2019-09-29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2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32279U (zh) 烹饪器具
CN211432227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US7075038B2 (en) Cooking apparatus with cooking chamber support
CN211432403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N214804065U (zh)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基座
CN212755242U (zh) 烹饪器具及蒸笼架组件
CN211155106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N215935129U (zh) 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CN211432215U (zh) 烹饪器具及控制板组件
CN211432239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N114711612A (zh)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基座
CN215272005U (zh)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锅体
CN215272008U (zh) 烹饪器具
CN212234118U (zh) 烹饪器具
CN215604950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N214804082U (zh) 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CN106308451B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CN212234162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CN216602468U (zh) 烹饪器具
CN218791837U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248323U (zh) 烹饪器具
CN110754912B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CN214433737U (zh) 一种盖体及烹饪装置
CN214070190U (zh) 线圈盘组件、底座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8001585U (zh) 加热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