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8451B -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8451B
CN106308451B CN201510351485.3A CN201510351485A CN106308451B CN 106308451 B CN106308451 B CN 106308451B CN 201510351485 A CN201510351485 A CN 201510351485A CN 106308451 B CN106308451 B CN 106308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team
hole
bottom plat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14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8451A (zh
Inventor
詹兴
林毅
龚圆杰
唐修豪
罗志晓
黄韦铭
梁志佳
李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514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8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8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8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8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8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其中,上盖组件包括:盖罩、保温板和底板,盖罩上设置有蒸汽出口;保温板上设置有蒸汽阀座;底板分别与盖罩和保温板相连接,且底板与盖罩围成容纳腔,保温板位于容纳腔内;其中,蒸汽阀座的顶端与盖罩的下表面之间密封连接,且蒸汽阀座内设置有蒸汽通道,蒸汽出口与蒸汽通道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上盖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盖罩、保温板和底板三个部件,且通过将蒸汽阀座设置在保温板上,并将蒸汽阀座与盖罩密封连接,则蒸汽通道贯穿整个上盖组件,使得产品的结构更为紧凑,从而减薄了产品的整体厚度,同时也精简了产品组成部件的数量,进而减轻了产品的重量,降低了产品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力。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和具有该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电饭煲的煲盖从上至下至少安装有装饰片、外盖、内盖、保温座板和活动盖板五个部件,这使得煲盖的组成复杂化,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煲盖的整体厚度,此外,由于现有煲盖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不够合理,而使得现有煲盖仅能通过增大零件体积的方式实现煲盖内部零件的安装,这进一步增加了煲盖的整体尺寸,从而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同时,这也增加了煲盖的整体重量,使得煲盖打开的过程中,由于煲盖的重量增加而增加了煲盖的惯性力,从而引起电饭煲振动,而造成电饭煲内食物的溅出的可能性增加,这降低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度小、质量轻的上盖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包括:盖罩,所述盖罩上设置有蒸汽出口;和底板,所述底板所述盖罩相连接并围成容纳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底板的并具有底部蒸汽进口的蒸汽阀座,且所述蒸汽阀座的上端凸出所述底板,并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蒸汽阀座的顶端与所述盖罩的下表面之间密封连接,且所述蒸汽阀座内设置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通道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上盖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盖罩、蒸汽阀座和底板三个部件,同时,设置底板与盖罩相连接围成容纳腔,通过将蒸汽阀座设置在底板上且蒸汽阀座伸入容纳腔内,并将蒸汽阀座与盖罩密封连接,使得蒸汽阀座的蒸汽通道贯穿整个上盖组件,即蒸汽经过底板直接进入蒸汽阀座内,且在蒸汽通道导流后从蒸汽出口排出,故而,该结构的设置在实现对蒸汽阀座稳定安装,且在确保产品排汽功能正常执行的前提下,使产品的结构更为紧凑,从而减薄了产品的整体厚度,同时也精简了产品组成部件的数量,从而减轻了产品的重量,降低了产品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力,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具体而言,现有煲盖至少设置有装饰片、外盖、内盖、保温座板和活动盖板五个部件,这增加了产品的厚度和重量,而本发明提供的上盖组件,从上至下设置有盖罩、蒸汽阀座和底板三个部件,这相对而言精简了产品组成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整体尺寸,减轻了产品的重量,进而降低了产品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力,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上盖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盖组件还包括保温板;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直通孔,所述保温板位于所述直通孔内,且所述保温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以封闭所述容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直通孔的孔壁的下端向内侧水平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壁,所述保温板的边沿支撑在所述环形支撑壁上;其中,所述保温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盖罩的下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9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圈,且所述环形密封圈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卡装在所述直通孔的孔壁与所述保温板的侧壁之间;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相连接,且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环形支撑壁伸入所述安装槽内;和变形部,所述变形部的上端与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变形部可支撑在所述环形支撑壁的下表面,用于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支撑壁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部的底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参数;其中,所述底板上成型有环形凸筋,且所述环形凸筋的内环壁面围成电器室,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电器室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器室的底壁上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控制板支撑在所述支撑立柱上;其中,所述盖罩的下表面与所述电器室的底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mm~10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板为发热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支撑壁的内环壁面所围成空间的最大横截面积不大于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开口端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汽阀座的底板向外侧水平延伸形成限位筋,所述保温板上设置有过孔,所述蒸汽阀座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盖罩相连接,且所述限位筋的上表面与所述保温板的下表面相抵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罩上设置有蒸汽阀盖,且所述蒸汽阀盖上设置有所述蒸汽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罩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开设有蒸汽通孔和连接通孔,所述蒸汽阀盖嵌入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通孔相连通;所述蒸汽阀座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连接柱,且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螺纹孔;其中,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所述盖罩的下表面相抵靠,螺钉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并旋入所述螺纹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所述盖罩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组件。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由于上盖组件的体积小、重量轻,从而相应地减小了烹饪器具的整体尺寸和重量,这使得产品的日常使用和搬运更为便利;此外,上盖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力小,从而使得产品的开盖过程更为平稳,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上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上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盖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所示阀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所示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盖罩,11蒸汽阀盖,111蒸汽出口,12容纳槽,121蒸汽通孔,122连接通孔,2保温板,21过孔,3底板,31直通孔,32环形支撑壁,321限位槽,33环形凸筋,34电器室,341支撑立柱,4阀座,41蒸汽通道,42限位筋,43连接柱,431螺纹孔,5环形密封圈,51限位部,52安装部,521安装槽,53变形部,6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包括:盖罩1、保温板2和底板3。
具体地,盖罩1上设置有蒸汽出口111;保温板2上设置有蒸汽阀座4;底板3分别与盖罩1和保温板2相连接,且底板3与盖罩1围成容纳腔,保温板2位于容纳腔内;其中,蒸汽阀座4的顶端与盖罩1的下表面之间密封连接,且蒸汽阀座4内设置有蒸汽通道41,蒸汽出口111与蒸汽通道41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上盖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盖罩1、保温板2和底板3三个部件,同时,设置保温板2与底板3相连接,通过将蒸汽阀座4设置在保温板2上,并将蒸汽阀座4与盖罩1密封连接,使得蒸汽阀座4的蒸汽通道41贯穿整个上盖组件,即蒸汽经过底板3直接进入蒸汽阀座4内,且在蒸汽通道41导流后从蒸汽出口111排出,故而,该结构的设置在实现对蒸汽阀座4稳定安装,且在确保产品排汽功能正常执行的前提下,使产品的结构更为紧凑,从而减薄了产品的整体厚度,同时也精简了产品组成部件的数量,从而减轻了产品的重量,降低了产品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力,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保温板2为发热板。
进一步地,如图2、图5和图8所示,底板3上设置有直通孔31,保温板2位于直通孔31内,且保温板2与底板3相连接,以封闭容纳腔。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保温板2为发热板的方案,在底板3上设置直通孔31,将保温板2设置于直通孔31处,一方面可有效地对容纳腔进行封闭,以避免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进入容纳腔内,而造成安装于上盖组件中的电路元件短路的情况发生,也保证了容纳腔内的清洁度,同时可减少热量从封闭的容纳腔传递,增加保温性能;此外,直通孔31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底板3的用料量,则进一步降低了上盖组件的整体重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产品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力。
再进一步地,优选地,环形支撑壁32的内环壁面所围成空间的最大横截面积不大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开口端的横截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保温板2为发热板的方案,通过该结构的设置间接保证了发热板上正对内锅开口的面积不超过内锅开口端的横截面积,则使得发热板产生的热量可集中地对内锅中的食物进行加热,从而确保了发热板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直通孔31的孔壁的下端向内侧水平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壁32,保温板2的边沿支撑在环形支撑壁32上;其中,保温板2的上表面与盖罩1的下表面相平行,且保温板2的上表面与盖罩1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为3mm~9mm。
优选地,保温板2的上表面与盖罩1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为7mm。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直通孔31的孔壁的下端向内侧水平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壁32,该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将保温板2支撑在环形支撑壁32上,这在确保对保温板2稳定安装的前提下,减小了保温板2与底板3之间的间隙,从而进一步减小了上盖组件的厚度;此外,本方案设置保温板2的上表面与盖罩1的下表面相平行,则使得保温板2与盖罩1之间可保持均匀的间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限定该间隙为7mm,从而避免了保温板2与盖罩1之间的间隙过小而导致烹饪器具热损失增加的情况出现,且在保证上盖组件的隔热性的前提下,设置保温板2与盖罩1相平行则相对减小了上盖组件的整体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底板3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圈5,且环形密封圈5包括:限位部51、安装部52和变形部53。
具体地,限位部51卡装在直通孔31的孔壁与保温板2的侧壁之间;安装部52的一端与限位部51相连接,且安装部52上设置有安装槽521,环形支撑壁32伸入安装槽521内;变形部53的上端与安装部52的另一端相连接,且变形部53可支撑在环形支撑壁32的下表面与烹饪器具的内锅开口端的端面上,用于密封。
在该实施例中,保温板2的边沿压紧在安装部52的一端壁上,以使安装部52的该端壁有效地填充保温板2与环形支撑壁32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了保温板2与底板3之间的密封连接,且对于保温板2为发热板的方案,安装部52可起到隔热作用,以降低保温板2传递到底板3上的热量,从而降低产品的热损失;此外,可设置限位部51卡装在直通孔31内,而保温板2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直接卡装在直通孔31内,可使得限位部51可有效地填充保温板2与直通孔31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板2与底板3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同时,上盖组件与烹饪器具的本体扣合时,变形部53支撑在底板3的下表面与内锅的锅口之间,以对内锅的锅口与底板3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降低了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的热损失量,提高了烹饪器具的烹饪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8所示,环形支撑壁3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321,限位部51的底端伸入限位槽321内。
在该实施例中,可通过限位槽321对限位部51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进行限制,以提高对环形密封圈5安装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7所示,还包括控制板6,用于控制烹饪器具的烹饪参数;其中,底板3上成型有环形凸筋33,且环形凸筋33的内环壁面围成电器室34,控制板6固定在电器室34内。
进一步地,如图2、图5和图7所示,电器室34的底壁上设置有支撑立柱341,控制板6支撑在支撑立柱341上;其中,盖罩1的下表面、控制板6与电器室34的底壁相平行,盖罩1的下表面与电器室34的底壁之间在同一竖直线上的距离为2mm~10mm。
优选地,盖罩1的下表面与电器室34的底壁之间的间隙为9mm。
在该实施例中,在降低上盖组件整体厚度的目的上,综合了现有控制板6的厚度和上盖组件的隔热需求,设置盖罩1的下表面与电器室34的底壁之间的间隙为9mm,一方面确保能够将控制板6安装到电器室34内,另一方面,避免盖罩1的下表面与电器室34的底壁之间的间隙过小而导致上盖组件隔热效果较低的情况出现;设置支撑立柱341,并将控制板6支撑在支撑立柱341上,以使控制板6尽可能地与盖罩1的下表面相贴合,则可在盖罩1的上表面上相应地设置控制区域,使用户可通过该控制区域直接控制烹饪器具的烹饪参数;此外,在盖罩1的下表面与电器室34的底壁之间的间隙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设置支撑立柱341的高度以间接确保对控制板6的安装精度。
另外,对于保温板2的上表面与盖罩1的下表面之间相平行,且保温板2的上表面与盖罩1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为7mm的方案,通过设置盖罩1的下表面、控制板6与电器室34的底壁相平行,且设置盖罩1的下表面与电器室34的底壁之间的间隙为9mm,则在满足上盖组件的使用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设置盖罩1和底板3的厚度均为2mm,可以实现盖罩1的最高点与底板3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13mm,从而极大地减薄了产品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盖罩1上设置有蒸汽阀盖11,且蒸汽阀盖11上设置有蒸汽出口111。
进一步地,如图2、图4和图7所示,蒸汽阀座4的底板3向外侧水平延伸形成限位筋42,保温板2上设置有过孔21,蒸汽阀座4穿过过孔21与盖罩1相连接,且限位筋42的上表面与保温板2的下表面相抵靠。
再进一步地,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盖罩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容纳槽12,且容纳槽12的槽底开设有蒸汽通孔121和连接通孔122,蒸汽阀盖11嵌入容纳槽12内,且蒸汽出口111与蒸汽通孔121相连通;蒸汽阀座4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连接柱43,且连接柱43上设置有螺纹孔431;其中,连接柱43的顶端与盖罩1的下表面相抵靠,螺钉穿过连接通孔122,并旋入螺纹孔431内。
优选地,连接柱43的顶端与盖罩1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图中未示出)。
在该实施例中,螺钉依次穿过连接通孔122和密封垫片后旋入螺纹孔431内,从而实现了盖罩1与蒸汽阀座4之间的密封连接,避免了蒸汽通道41内的蒸汽通过盖罩1与蒸汽阀座4之间的间隙逃逸;此外,设置蒸汽阀盖11嵌入容纳槽12内,使得蒸汽通道41内的蒸汽可从蒸汽阀盖11的蒸汽出口111排出,且蒸汽阀盖11可有效地遮挡连接通孔122和蒸汽通孔121结构,这确保了产品外表面的平整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观赏性,同时也使得产品外表面上无清洁死角,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清洁难度,使产品的使用更为舒适。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组件。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由于上盖组件的体积小、重量轻,从而相应地减小了烹饪器具的整体尺寸和重量,这使得产品的日常使用和搬运更为便利;此外,上盖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力小,从而使得产品的开盖过程更为平稳,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上盖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盖罩、保温板和底板三个部件,同时,设置保温板与底板相连接,通过将蒸汽阀座设置在保温板上,并将蒸汽阀座与盖罩密封连接,使得蒸汽阀座的蒸汽通道贯穿整个上盖组件,即蒸汽经过底板直接进入蒸汽阀座内,且在蒸汽通道导流后从蒸汽出口排出,故而,该结构的设置在实现对蒸汽阀座稳定安装,且在确保产品排汽功能正常执行的前提下,使产品的结构更为紧凑,从而减薄了产品的整体厚度,同时也精简了产品组成部件的数量,从而减轻了产品的重量,降低了产品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力,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具体而言,现有煲盖至少设置有装饰片、外盖、内盖、保温座板和活动盖板五个部件,这增加了产品的厚度和重量,而本发明提供的上盖组件,从上至下设置有盖罩、保温板和底板三个部件,这相对而言精简了产品组成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整体尺寸,减轻了产品的重量,进而降低了产品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力,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上盖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罩,所述盖罩上设置有蒸汽出口;和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盖罩相连接并围成容纳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底板的并具有底部蒸汽进口的蒸汽阀座,且所述蒸汽阀座的上端凸出所述底板,并伸入所述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蒸汽阀座的顶端与所述盖罩的下表面之间密封连接,且所述蒸汽阀座内设置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通道相连通;
保温板;
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直通孔,所述保温板位于所述直通孔内,且所述保温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以封闭所述容纳腔;
所述直通孔的孔壁的下端向内侧水平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壁,所述保温板的边沿支撑在所述环形支撑壁上;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圈,且所述环形密封圈包括: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卡装在所述直通孔的孔壁与所述保温板的侧壁之间;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相连接,且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环形支撑壁伸入所述安装槽内;和
变形部,所述变形部的上端与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变形部可支撑在所述环形支撑壁的下表面,用于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盖罩的下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支撑壁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部的底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参数;
其中,所述底板上成型有环形凸筋,且所述环形凸筋的内环壁面围成电器室,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电器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室的底壁上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控制板支撑在所述支撑立柱上;
其中,所述盖罩的下表面与所述电器室的底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板为发热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支撑壁的内环壁面所围成空间的最大横截面积不大于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开口端的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阀座的底板向外侧水平延伸形成限位筋,所述保温板上设置有过孔,所述蒸汽阀座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盖罩相连接,且所述限位筋的上表面与所述保温板的下表面相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罩上设置有蒸汽阀盖,且所述蒸汽阀盖上设置有所述蒸汽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罩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开设有蒸汽通孔和连接通孔,所述蒸汽阀盖嵌入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通孔相连通;
所述蒸汽阀座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连接柱,且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螺纹孔;
其中,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所述盖罩的下表面相抵靠,螺钉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并旋入所述螺纹孔内。
1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
CN201510351485.3A 2015-06-19 2015-06-19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Active CN106308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1485.3A CN106308451B (zh) 2015-06-19 2015-06-19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1485.3A CN106308451B (zh) 2015-06-19 2015-06-19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8451A CN106308451A (zh) 2017-01-11
CN106308451B true CN106308451B (zh) 2020-01-31

Family

ID=57729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1485.3A Active CN106308451B (zh) 2015-06-19 2015-06-19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84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8327B (zh) * 2017-09-05 2020-04-17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53411U (zh) * 2013-03-28 2013-08-28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水炖锅
CN203436161U (zh) * 2013-09-12 2014-0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锅盖及高压锅
CN203609268U (zh) * 2013-07-02 2014-05-2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
CN203662579U (zh) * 2014-01-14 2014-06-25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煮饭器的盖体及煮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4460A (ja) * 1992-01-10 1993-07-27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炊飯器
CN201806549U (zh) * 2010-04-28 2011-04-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煲盖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53411U (zh) * 2013-03-28 2013-08-28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水炖锅
CN203609268U (zh) * 2013-07-02 2014-05-2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
CN203436161U (zh) * 2013-09-12 2014-0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锅盖及高压锅
CN203662579U (zh) * 2014-01-14 2014-06-25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煮饭器的盖体及煮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8451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08449B (zh) 蒸汽阀、上盖及烹饪器具
CN211432435U (zh) 烹饪器具
CN106308451B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CN212234112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CN204698330U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CN212912809U (zh) 烹饪器具
CN212394583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CN212650711U (zh) 烹饪器具
CN204181453U (zh) 一种电水壶
CN208192905U (zh) 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CN212234091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N212234162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CN211155176U (zh) 烹饪器具
CN215271975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CN107912987B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6443579U (zh) 电压力锅
CN215272001U (zh) 烹饪器具
CN204813362U (zh) 煮饭器
CN216822808U (zh) 烹饪器具
CN212591601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CN211408634U (zh) 一种调压机构安装在内盖上的烹饪器具
CN215604946U (zh) 烹饪器具
CN21412805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930863U (zh) 烹饪器具
CN211355045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