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4912B -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4912B
CN110754912B CN201810847300.1A CN201810847300A CN110754912B CN 110754912 B CN110754912 B CN 110754912B CN 201810847300 A CN201810847300 A CN 201810847300A CN 110754912 B CN110754912 B CN 1107549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ver
coil panel
seat
ri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473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4912A (zh
Inventor
曾俊兵
张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473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4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4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4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36Coi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okers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保温罩及线圈盘组件,该内锅容纳在该保温罩内,该线圈盘组件位于该内锅底部及该保温罩底部之间,该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盖、线圈盘座及位于该线圈盘盖与该线圈盘之间的线圈,所述线圈盘盖贴合该内锅的底部并与该内锅的底部接触,所述线圈盘盖支撑在所述线圈盘座上,所述线圈盘座支撑在所述保温罩底部上。本申请烹饪器具的线圈盘盖独立设置,并支撑所述内锅,视需要可选用PPS塑料,而线圈盘座可选用一般材质,可方便制造并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线圈盘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烹饪器具采用线圈盘作为加热元件,通常该加热元件设置在内锅与保温罩之间,用于对内锅加热。电压力锅产品在烹饪过程中,随着锅内压力的上升,内锅会被压力驱动向下移动,因此底部需要设置对该内锅进行支撑的结构。现有技术中,有人利用线圈盘进行支撑。而线圈盘因为设置了电磁线圈,要使用绝缘材质,另外还要满足耐高温的要求,以及支撑内锅所需的机械性能需求,所以有人用PPS塑料(聚苯硫醚,Phenylenesulfide)材质来制造整个线圈盘,但是利用这种塑胶材料制造的线圈盘成本很高,而且工艺较复杂,生产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造简单且成本较低的烹饪器具。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保温罩及线圈盘组件,该内锅容纳在该保温罩内,该线圈盘组件位于该内锅底部及该保温罩底部之间,该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盖、线圈盘座及位于该线圈盘盖与该线圈盘之间的线圈,所述线圈盘盖贴合该内锅的底部并与该内锅的底部接触,所述线圈盘盖支撑在所述线圈盘座上,所述线圈盘座支撑在所述保温罩底部上。本申请线圈盘组件包括了线圈盘盖及线圈盘座,内锅的压力经过线圈盘盖传递给线圈盘座,再到保温罩,与内锅接触的线圈盘盖可选用PPS塑料,线圈盘座可选用一般材质,方便制造且可降低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圈盘盖包括若干个自其底壁向下凸伸的支撑筋,所述线圈盘座设有平台,所述若干支撑筋抵持在该平台上以支撑该线圈盘盖。通过线圈盘盖的支撑筋与线圈盘座的平台的互配,实现所述线圈盘座对所述线圈盘盖的平稳支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若干支撑筋包括两圈环形筋以及连接两环形筋的多个条形筋。上述设置方式可降低线圈盘盖的应力集中问题,使所述线圈盘盖底壁不易变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筋位于所述线圈盘盖的外周缘,所述平台呈环形设置在所述线圈的外围。将支撑筋与平台均设置在外围,不影响线圈的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圈盘座设有外周壁,所述线圈盘盖设在所述线圈盘座之上,并定位在所述外周壁的内侧。通过外周壁对所述线圈盘盖进行定位,使所述线圈盘盖不易晃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圈盘盖为聚苯硫醚材质。该材质绝缘、耐高温且刚性高,适合作为所述线圈盘盖的材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圈绕设固定在该线圈盘座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圈盘座的底壁上设有一圈凸筋及连接该凸筋与该底壁的加强肋,所述保温罩设有支撑所述凸筋及加强肋的保温罩平台。通过凸筋、加强肋与平台的互配,实现保温罩对线圈盘座平稳支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圈盘盖对应所述内锅底部的形状设置为上凸的球形状。
本申请是还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线圈盘组件,用于加热该烹饪器具的内锅,该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盖、线圈盘座及位于该线圈盘盖与该线圈盘之间的线圈,所述线圈盘盖的顶面用于支撑所述内锅,所述线圈盘盖还设有若干个向下凸伸的支撑筋,使所述线圈盘盖支撑在所述线圈盘座上。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面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烹饪器具的线圈盘盖的立体图。
图4为图2所示烹饪器具的线圈盘座的立体图。
图5为图2所示烹饪器具的保温罩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内锅1、感温杯2、线圈盘盖3、底壁30、支撑筋31、环形筋32、条形筋33、线圈4、线圈盘座5、外周壁50、平台52、凸筋54、加强肋55、螺钉柱56、保温罩6、保温罩平台61、外壳7。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申请的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及锅体,所述锅体又包括内锅1、保温罩6、外壳7及线圈盘组件,该内锅1容纳在该保温罩6内,该保温罩6位于外壳7内。所述内锅1与锅盖之间形成烹饪腔,锅盖与保温罩6之间设有相互卡扣的锅牙结构。所述线圈盘组件位于该内锅1底部及该保温罩6底部之间,用于对该内锅1进行加热。所述线圈盘为电磁加热装置。该烹饪器具在本实施例中为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在烹饪过程中,随着锅内压力的增加,该内锅1能够向下移动,所以在该内锅1的底侧需要一支撑元件。
本申请烹饪器具通过所述线圈盘组件支撑该内锅1,该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盖3、线圈4及线圈盘座5,所述线圈盘盖3与线圈盘座5独立制作,然后上下相互组装在一起,线圈4位于该线圈盘盖3与线圈盘座5之间。所述线圈盘盖3贴合该内锅1的底部并与该内锅1的底部接触,以支撑该内锅1,并且所述线圈盘盖3支撑在所述线圈盘座5上,所述线圈盘座5又支撑在所述保温罩6底部上。
本申请烹饪器具内锅1内的气压施加在内锅1上的压力经过线圈盘盖3传递给线圈盘座5,再到保温罩6。由于保温罩6为金属材质,能够承担较大的压力。因为与内锅1接触的只有线圈盘盖3,故该线圈盘盖3可选用性能较好但略贵的PPS塑料,而线圈盘座5可选用一般材质,以降低整体的产品成本。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圈盘盖3为聚苯硫醚材质。该材质绝缘、耐高温且刚性高。
所述线圈4为电磁线圈,容纳在由所述线圈盘盖3与线圈盘座5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线圈盘座5的顶面上还设有若干定位部(未标号),所述线圈4一圈圈的绕设固定在所述线圈盘座5的顶面,所述定位部可靠固定所述线圈4。作为一种替换方式,所述线圈4也可以是由所述线圈盘盖3及所述线圈盘座5两者夹持固定,或者固定至所述线圈盘盖3上。
在线圈4组装好之后,所述线圈盘盖3盖设在所述线圈盘座5之上。所述线圈盘座5的边缘设有一圈外周壁50,所述线圈盘盖3定位在所述外周壁50的内侧,也就是在所述线圈盘盖3组装好后,所述线圈盘座5的外周壁50围绕所述线圈盘盖3设置,能够避免该线圈盘盖3产生晃动。
图3为线圈盘盖的立体图,以底面朝上的角度观察。请参考图2至图3,并结合图1所示,下面将描述线圈盘盖3与线圈盘座5的互配结构。
所述线圈盘盖3包括若干个自其底壁30向下凸伸的支撑筋31。所述支撑筋31位于所述线圈盘盖3的外周缘,包括两圈环形筋32以及连接两环形筋的多个条形筋33。所述线圈盘座5相应设有平台52,所述若干环形筋32及条形筋33均抵持在该平台52上以支撑该线圈盘盖3。借助线圈盘盖3的支撑筋31与线圈盘座5的平台52的互配,实现所述线圈盘座3对所述线圈盘盖3的平稳支撑。通过将支撑筋31设置为两环形筋32以及连接两环形筋的多个条形筋33,可降低该线圈盘盖3的应力集中问题,使所述线圈盘盖3底壁30不易变形。
所述平台52同为环形,由位于前述外周壁50的内侧的部分底壁形成。所述支撑筋31及所述平台52均位于所述线圈4的外围,故不会影响该线圈4的排布。
图4为线圈盘座的立体图,以底面朝上的角度观察,图5为保温罩的立体图,请参考图4至图5,并结合图1所示,下面将描述线圈盘座5与保温罩6的互配结构。
所述线圈盘座5的底壁上设有一圈凸筋54、连接该凸筋54与该底壁的加强肋55及分散在凸筋54上的螺钉柱56,螺钉穿过所述螺钉柱56将所述线圈盘座5锁固至所述保温罩6上。该所述保温罩6还设有保温罩平台61,所述线圈盘座5的凸筋54抵压在该保温罩平台61上。通过凸筋54与保温罩平台61的互配,实现保温罩6对该线圈盘座5的平稳支撑。同样,这些凸筋54、加强肋55的设置使该线圈盘座5不会发生应力集中而形变的问题,对线圈盘座5的成型有帮助。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锅1为上凸的圆弧底,相应的所述线圈盘盖3的上表面对应所述内锅1底部的形状设置为上凸的球形状,以贴合该内锅1底面,实现良好的加热效果,同时以能够与该内锅1接触,起到支撑作用。
本申请烹饪器具在内锅1底部还设有感温杯2,在该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中,该感温杯2能够实时检测该内锅1底部的温度,借助温度与气压的关系,判断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是否过大容易造成危险。
本申请的线圈盘组件设有支撑内锅1并与线圈盘座5独立设置的线圈盘盖3,可以选择性的仅该线圈盘盖3使用较好的PPS材质,能够降低该线圈盘组件及该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并且方便制造。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保温罩、外壳及线圈盘组件,该内锅容纳在该保温罩内,所述保温罩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为金属材质,该线圈盘组件位于该内锅底部及该保温罩底部之间,其特征在于:该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盖、线圈盘座及位于该线圈盘盖与该线圈盘之间的线圈,所述线圈盘盖贴合该内锅的底部并与该内锅的底部接触,所述线圈盘盖支撑在所述线圈盘座上,所述线圈盘座支撑在所述保温罩底部上,所述线圈盘盖为聚苯硫醚材质,所述线圈盘座采用不同于聚苯硫醚的材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盖包括若干个自其底壁向下凸伸的支撑筋,所述线圈盘座设有平台,所述支撑筋抵持在该平台上以支撑该线圈盘盖。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若干支撑筋包括两圈环形筋以及连接两环形筋的多个条形筋。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位于所述线圈盘盖的外周缘,所述平台呈环形设置在所述线圈的外围。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座设有外周壁,所述线圈盘盖设在所述线圈盘座之上,并定位在所述外周壁的内侧。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设固定在该线圈盘座上。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座的底壁上设有一圈凸筋及连接该凸筋与该底壁的加强肋,所述保温罩设有支撑所述凸筋及所述加强肋的保温罩平台。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盖对应所述内锅底部的形状设置为上凸的球形状。
9.一种烹饪器具的线圈盘组件,用于加热该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该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盖、线圈盘座及位于该线圈盘盖与该线圈盘之间的线圈,所述线圈盘盖为聚苯硫醚材质,所述线圈盘座采用不同于聚苯硫醚的材质,所述线圈盘盖的顶面用于支撑所述内锅,所述线圈盘盖还设有若干个向下凸伸的支撑筋,使所述线圈盘盖支撑在所述线圈盘座上。
CN201810847300.1A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Active CN110754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7300.1A CN110754912B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7300.1A CN110754912B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4912A CN110754912A (zh) 2020-02-07
CN110754912B true CN110754912B (zh) 2021-08-24

Family

ID=6932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47300.1A Active CN110754912B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491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0470A (zh) * 2014-07-22 2016-02-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锅
CN205322122U (zh) * 2015-12-22 2016-06-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外壳罩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JP2017012235A (ja) * 2015-06-26 2017-01-19 株式会社サタケ 業務用誘導加熱式の炊飯装置
CN206423961U (zh) * 2016-09-27 2017-08-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线圈盘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6507802U (zh) * 2016-09-27 2017-09-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线圈盘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0470A (zh) * 2014-07-22 2016-02-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锅
JP2017012235A (ja) * 2015-06-26 2017-01-19 株式会社サタケ 業務用誘導加熱式の炊飯装置
CN205322122U (zh) * 2015-12-22 2016-06-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外壳罩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6423961U (zh) * 2016-09-27 2017-08-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线圈盘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6507802U (zh) * 2016-09-27 2017-09-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线圈盘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4912A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4932B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10754912B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CN209404516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CN110754913B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5994261U (zh) 锅具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20282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1432239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N21004374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920281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9202824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CN212234118U (zh) 烹饪器具
CN106308451B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CN215016112U (zh) 烹饪器具
CN215272005U (zh)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锅体
CN216602555U (zh) 烹饪器具及烤篮
CN216602468U (zh) 烹饪器具
CN215914150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N211432295U (zh) 烹饪器具
CN214510870U (zh) 杯座组件、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5272001U (zh) 烹饪器具
CN215811332U (zh) 感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20282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4258920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155107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N214804065U (zh)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基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