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6079U -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66079U CN211366079U CN201921880427.XU CN201921880427U CN211366079U CN 211366079 U CN211366079 U CN 211366079U CN 201921880427 U CN201921880427 U CN 201921880427U CN 211366079 U CN211366079 U CN 2113660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plate
- support
- workpiece
- automatic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翻转装置。该自动翻转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用于承载工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板背离其转动端的一侧,所述工件能卡入所述固定槽内;及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翻转。该自动翻转装置中,通过支撑板支撑并带动工件翻转,能够代替手动操作,减小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工件通过与卡槽的配合,实现位置固定,工件与支撑板的拆装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的结合成为了一种新的技术趋势,即AIoT也就是万物智慧互联,AIoT是未来的核心驱动力,AIoT即将成为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智能家居及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
当前AIOT产品形态众多,AIoT产品形态与常规产品有很大不同,现有AIOT大尺寸电视机装配/包装过程受限于尺寸及设计状态原因,不同工序需要将电视机翻转不同角度,尤其装配过程中包含背锁、周转、包装等工序时,当前仅能通过手动搬运方式,堆积员工数量匹配产线节拍,造成生产效率低。
因此,亟需一种自动翻转装置以解决当前仅能手动搬运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翻转装置,能够实现代替手动操作实现工件翻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用于承载工件;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板背离其转动端的一侧,所述工件能卡入所述固定槽内;及
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翻转。
其中,所述固定件为L型,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所述固定槽。
其中,所述自动翻转装置还包括:
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工件的一侧,所述定位柱能伸入所述工件上的定位孔内。
其中,所述自动翻转装置还包括:
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限位组件围设形成容纳所述工件的空间;所述限位组件围设形成的所述空间大小可调。
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多个限位件,所述支撑板的未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的边缘均设置有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支撑板对应边缘的距离可调。
其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垂直于对应边缘的长条孔,螺钉穿过所述长条孔后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以将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
其中,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
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
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及
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
其中,所述自动翻转装置还包括:
弹性抵接部,所述弹性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
其中,所述自动翻转装置还包括:
第二支架,所述支撑板能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翻转至所述第二支架上方;
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传送组件用于输送所述工件。
其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多个滚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翻转装置。该自动翻转装置中,通过支撑板支撑并带动工件翻转,能够代替手动操作,减小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工件通过与卡槽的配合,实现位置固定,工件与支撑板的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自动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背板固定于自动翻转装置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背板固定于自动翻转装置上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背板固定于支撑板上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支架与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自动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支架;11、第一立柱;12、第一横梁;13、支撑梁;14、弹性抵接部;15、行走轮;16、底脚;
2、支撑板;21、减重孔;22、定位柱;23、支撑块;
3、转轴;4、限位件;51、固定件;52、驱动件;61、气缸;62、旋转臂;7、第一轴承座;8、第二支架;81、第二立柱;82、第二横梁;9、传送组件;91、滚轴;92、第二轴承座;
200、背板;210、加强板;300、包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翻转装置,可以用于产品加工过程中对工件进行翻转,调整工件的放置角度,以方便加工同一工件的不同工序。本实施例中以电视机加工过程中背板的锁附为例介绍自动翻转装置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
图1为本实施例中自动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翻转装置与背板200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自动翻转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支撑板2、固定件51及翻转驱动机构。第一支架1用于安装支撑板2、固定件51及翻转驱动机构。支撑板2用于承载背板200并带动背板200翻转。固定件51用于将背板200固定在支撑板2上,以保证翻转过程中背板200不会脱离支撑板2;翻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板2相对第一支架1转动,从而实现背板200的翻转。
本实施例中,自动翻转装置可以实现背板200的自动翻转,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搬运,操作更方便、可靠,能够避免因人工搬运实物而导致背板200跌落损坏。通过自动翻转装置实现背板200翻转,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具体地,第一支架1可以为框架结构,包括第一立柱11和第一横梁12,多根第一立柱11和第一横梁12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11设置有四根,第一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第一横梁12,以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支撑板2设置在框架结构的顶部。
第一支架1还可以包括底板,底板连接第一立柱11的底部以及与第一立柱11底部连接的第一横梁12。底板可以用于放置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工具,还可以承接加工过程中掉落的零件,避免零件丢失。
可选地,支撑板2的一端可以通过转轴3与第一支架1转动连接。具体地,转轴3固定在支撑板2的一侧边缘,第一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座7,转轴3的两端通过与第一轴承座7内的轴承连接,实现支撑板2与第一支架1转动连接。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转轴3与支撑板2的连接,支撑板2的底部,即朝向第一支架1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两个支撑块23,转轴3位于两个支撑块23之间,转轴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对应的支撑块23内且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块23,不仅能够方便转轴3与支撑板2的固定,而且能够提高支撑板2随转轴3转动的稳定性。
为了方便将自动翻转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第一支架1的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15,行走轮15与第一支架1的底部转动连接,通过行走轮15的转动,带动第一支架1移动到指定位置。
对应地,第一支架1还包括搭接梁,搭接梁与第一支架1的顶部的第一横梁12连接,用于支撑支撑块23,以提高支撑板2水平放置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行走轮15可以为万向轮,以便调整自动翻转装置的移动方向。
为了将自动翻转装置固定在指定位置,避免在翻转背板200的过程中移动,第一支架1的底部还设置有底脚16,底脚16的顶部与第一支架1固定,底脚16的底部能支撑于地面,以便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平稳支撑第一支架1。
为了进一步避免自动翻转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后,行走轮15带动第一支架1移动,底脚16能相对第一支架1伸缩,以使第一支架1能够在底脚16伸长状态下向上移动,从而使行走轮15抬离底面,保证第一支架1位置不发生移动。
可选地,底脚16可以包括螺栓,螺栓的头部用于抵接地面,螺栓的螺杆与第一支架1的底面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螺栓旋入第一支架1底部的长度,实现底脚16的伸缩。
在其他实施例中,底脚16也可以包括伸缩杆,通过伸缩杆的伸缩使行走轮15与地面的接触或将行走轮15抬离底面。其中,伸缩杆为本领域较常规的手段,本实施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种能实现长度变化的伸缩结构。
为方便背板200与支撑板2的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件51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开口朝向支撑板2背离其转动端的一侧,背板200通过卡入固定槽内实现与支撑板2的固定。通过将固定槽的开槽朝向支撑板2背离其转动端的一侧,可以使得支撑板2在相对第一支架1转动的过程中,背板20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插入固定槽内,实现在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限位,从而防止背板200与支撑板2脱离。
具体地,如图4所示,固定件51呈L型,固定件51与支撑板2连接,使得固定件51和支撑板2之间形成U型的固定槽,背板200能卡入到固定槽内。
可选地,背板200可以为一侧边缘卡入固定槽内,实现背板200与支撑板2的固定。
为了避免固定件51靠近支撑板2的转动端从而干涉支撑板2的转动,固定件51可以设置在支撑板2的中部。因背板200为电视机中各部件的支撑结构,为了提高背板200的强度,背板200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背面的加强板210,加强板210通过冲压或弯折工艺形成多个平行的板面,使得板体与加强板210之间存在间隙。将背板200固定在支撑板2上时,背板200设置有加强板210的一侧朝向支撑板2,并使固定件51的自由端伸入到板体与加强板210之间,实现背板200与支撑板2的固定。
为进一步提高自动翻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自动翻转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件52,驱动件52设置在支撑板2背离背板200的一侧,以保证背板200与支撑板2的接触面积,提高背板200的稳定性。驱动件52的输出端与固定件51连接,支撑板2上设置有减重孔21,固定件51通过减重孔21伸出至支撑板2朝向背板200的一侧,以便与背板200配合。驱动件52能够驱动固定件51移动,以使固定件51伸入到背板200的板体与加强板210之间,完成背板200与支撑板2的固定。
可选地,驱动件52可以为直线电机、气缸等输出直线运动的驱动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51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2上,之后通过移动背板200,将背板200上的加强板210插入固定槽内,实现支撑板2与背板200的固定。
可选地,固定件5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
为了进一步提高背板200与支撑板2的固定效果,支撑板2朝向背板200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定位柱22,定位柱22能够伸入到加强板210或板体上的定位孔内,进一步提高背板200的固定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背板200与支撑板2的固定效果,避免背板200在平行于支撑板2的平面内沿远离转轴3的方向或转轴3的轴线方向脱离固定槽,自动翻转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于支撑板2上,限位组件围设形成容纳背板200的空间,从而在背板200的四周对背板200限位,避免背板200的位置发生移动。
具体地,限位组件包括多个限位件4,以支撑板2连接转轴3的一侧为下侧,支撑板2的左侧、右侧和上侧均设置有限位件4,从而与固定件51配合限制背板200移动。
参考图1和图4,限位件4包括与支撑板2平行且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垂直的限位部,多个限位件4的限位部围设于背板200的四周,从而达到对背板200限位的目的。
由于电视机具有不同的型号,不同型号的电视机使用的背板200的尺寸不同,为了使限位组件能够兼容多种型号的背板200,限位组件围设形成的空间大小可调。
具体地,限位件4中连接部与支撑板2对应边缘的距离可调,从而改变限位部围设形成的空间大小。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上设置有长条孔,长条孔沿支撑板2的板面内垂直于对应侧的边缘的方向延伸,支撑板2上设置有螺纹孔,螺钉穿过长条孔后与螺纹孔配合,以将限位件4固定于支撑板2。通过调整螺钉在长条孔中的位置,实现限位组件围设形成的空间大小的调整。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2上可以沿垂直于对应边缘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安装位,连接部可选择地与一个安装位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限位组件围设形成的空间大小的调整。其中,安装位可以为螺纹孔,对应地,连接部与支撑板2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支撑板2每一侧边缘可以设置多个限位件4,限位件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翻转驱动机构包括气缸61和旋转臂62,气缸61设置于第一支架1上;旋转臂62的一端与气缸61的输出端铰接,另一端与转轴3连接。当气缸61的输出端伸缩时,会带动旋转臂62转动,从而带动与旋转臂62连接的转轴3转动,进而实现支撑板2的转动。通过气缸61和旋转臂62配合的驱动方式,使得翻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且通过气缸61压缩进程带动旋转臂62和转轴3转动,可以实现支撑板2定位在不同的角度,以支持背板200的不同加工作业。
具体地,初始状态下,气缸61的行程为零,此时支撑板2平放于第一支架1的表面,可以进行背板200的上下线操作,即实现背板200与支撑板2的固定和拆卸。当气缸61的行程达到设定值时,支撑板2与水平面呈指定夹角设置,例如可以为70度,此时可以进行背板200的背锁装配工序。
为了避免支撑板2转动至初始位置时与第一支架1的冲击过大,支撑梁13上还设置有弹性抵接部14,弹性抵接部14用于与支撑块23弹性接触,通过弹性变形缓冲接触冲击,从而避免支撑板2损坏或振动过大导致背板200相对支撑板2移动。
可选地,弹性抵接部14可以为弹性顶针,包括顶针及弹簧,弹簧连接顶针及支撑梁13,通过弹簧的弹性变形缓冲与支撑板2接触时收到的冲击。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抵接部14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块,其中弹性材料可以为橡胶、硅胶、海绵等。
实施例二
背板200在背锁工艺结束后,需要由支撑板2上拆下并传输至指定位置加工或包装。由于背板200的尺寸较大,人工搬运需要的工作人员人数较多,且效率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翻转装置,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自动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可以与第一支架1并行设置,支撑板2能相对第一支架1翻转至第二支架8上方。可选地,支撑板2能够转动至与第二支架8的顶部平行的位置。第二支架8上还设置有传送组件9,传送组件9用于输送支撑板2。
具体地,当背板200在支撑板2上完成背锁工艺后,翻转驱动机构可以继续驱动支撑板2转动,以使支撑板2转动180度,使得支撑板2水平设置且位于第二支架8上方。此时,背板200位于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支撑板2的固定件51以及限位组件均位于支撑板2的顶部,从而方便拆卸或调整固定件51以及限位组件,以使背板200与支撑板2分离。
当固定件51以及限位组件拆卸或调整后,背板200与支撑板2脱离,从而落在第二支架8上的传送组件9上,以便通过传送组件9将背板200传出。
可选地,传送组件9的高度可以低于第二支架8的顶部,以使承载背板200的包装箱300放置于传送组件9上后,包装箱300位于背板200的下方,方便背板200直接落入包装箱300内,方便背板200的包装。
可选地,传送组件9包括多个转动设置于第二支架8上的滚轴91,多个滚轴91平行设置,且沿传送方向排列,以实现对背板200或包装箱300的传送。
可选地,第二支架8上还设置有第二轴承座92,滚轴91的两端与第二轴承座92内的轴承配合,以使滚轴91能绕自身轴线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传送组件9还可以为带传送组件或链传送组件,只要能够实现传输即可。
可选地,第二支架8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支架1相同,包括第二立柱81和第二横梁82,第二立柱81和第二横梁82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可选地,第二支架8的底部也可以设置有行走轮15及底脚16,以方便移动第二支架8,保证第二支架8稳定支撑于指定位置。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1);
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用于承载工件;
固定件(51),所述固定件(51)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固定件(51)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板(2)背离其转动端的一侧,所述工件能卡入所述固定槽内;及
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2)相对所述第一支架(1)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1)为L型,所述固定件(51)与所述支撑板(2)之间形成所述固定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转装置还包括:
定位柱(22),所述定位柱(2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朝向所述工件的一侧,所述定位柱(22)能伸入所述工件上的定位孔内。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转装置还包括:
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限位组件围设形成容纳所述工件的空间;所述限位组件围设形成的所述空间大小可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多个限位件(4),所述支撑板(2)的未与所述第一支架(1)连接的边缘均设置有所述限位件(4),所述限位件(4)与所述支撑板(2)对应边缘的距离可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限位件(4)上设置有垂直于对应边缘的长条孔,螺钉穿过所述长条孔后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以将所述限位件(4)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与所述第一支架(1)转动连接;
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
气缸(6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上;及
旋转臂(62),所述旋转臂(62)的一端与所述气缸(61)的输出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3)连接。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转装置还包括:
弹性抵接部(14),所述弹性抵接部(1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上,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2)。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转装置还包括:
第二支架(8),所述支撑板(2)能相对所述第一支架(1)翻转至所述第二支架(8)上方;
传送组件(9),所述传送组件(9)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8)上,所述传送组件(9)用于输送所述工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9)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8)上的多个滚轴(9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80427.XU CN211366079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80427.XU CN211366079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66079U true CN211366079U (zh) | 2020-08-28 |
Family
ID=72168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80427.XU Active CN211366079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660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6087A (zh) * | 2021-08-04 | 2021-10-22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一种翻转装置 |
-
2019
- 2019-11-04 CN CN201921880427.XU patent/CN21136607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6087A (zh) * | 2021-08-04 | 2021-10-22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一种翻转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09204B2 (en) | Articulated arm robot | |
CN210414547U (zh) | 全自由度玻璃搬运机械手 | |
CN211366079U (zh) |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 |
CN114192613A (zh) | 折弯机上下料装置 | |
CN211846312U (zh) | 翻身搬运摆臂机构 | |
CN210655199U (zh) | 电机与连杆驱动的产品上料转角装置 | |
CN219585235U (zh) | 一种翻转定位检测机构 | |
CN111960095A (zh) | 一种铝锭转运装置 | |
CN210387047U (zh) | 一种大型工程结构件变形的校正装置 | |
CN218612446U (zh) | 一种焊接滚轮架 | |
CN110980515A (zh) | 一种多角度重物提升龙门架 | |
CN206464817U (zh) | 变压器的机箱加工系统和变压器的自动加工系统 | |
CN208377820U (zh) | 一种用于板状材料的翻转装置 | |
CN211444741U (zh) | 一种多角度重物提升龙门架 | |
CN210359500U (zh) | 板材切割装置 | |
CN214269218U (zh) | 一种翻转机构 | |
CN211971025U (zh) | 一种视觉定位传输机 | |
CN207827348U (zh) | 一种自动搬砖装置 | |
CN208802564U (zh) | 一种板材搬运机构 | |
CN208438340U (zh) | 一种机械手结构 | |
CN215796590U (zh) | 一种传动滚轮装置 | |
CN104874958A (zh) | 一种箱体自动定位焊接系统 | |
CN217626063U (zh) | 一种平板电脑加工用主板翻转装置 | |
CN210914375U (zh) | 玻璃搬运机械手的末端结构 | |
CN217415022U (zh) | 一种酒盒底座的可调节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