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5054U - 一种烤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烤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5054U
CN211355054U CN201921209791.3U CN201921209791U CN211355054U CN 211355054 U CN211355054 U CN 211355054U CN 201921209791 U CN201921209791 U CN 201921209791U CN 211355054 U CN211355054 U CN 211355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wind
inlet
side wall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97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津津
陈松军
王军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97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5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5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5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箱,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中的内胆,该内胆的背面安装有背部电机,所述内胆的背板与机壳的背板之间形成通风间隙,该通风间隙具有第一进口和与外界相通的第一出口,上述背部电机位于该通风间隙中,上述机壳中设置有散热风道,该散热风道具有风机,且该散热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与上述通风间隙的进口相流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风道的出风通入通风间隙中,从而对通风间隙中的背部电机进行冷却散热,有效避免烤箱工作过程中背部电机的温度过高。

Description

一种烤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烤箱是一种用于烘烤食物的烹饪装置,烤箱内胆的背部设置有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与内胆的背板围成热风室,该热风室中设置有热风机和背部加热管,该背部加热管的外形呈圆环状并围设在热风机的外周。烹饪过程中,烤箱内胆中的气流通过热风挡板上的进风口进入热风室中,在热风室中被加热后在热风机的离心作用下通过热风挡板上的出风口回流至内胆中,被加热后的热气可对内胆中的食物进行加热、烘烤。用于驱动上述热风机转动的背部电机安装在内胆背板的背面上,由于烤箱一般嵌装在橱柜中,因此背部电机无法有效散热,从而会导致工作过程中背部电机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正常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正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背部电机进行散热的烤箱。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正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门体进行冷却散热的烤箱。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正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控制器进行散热的烤箱。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正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其前侧的地面进行烘干的烤箱。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烤箱,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中的内胆,该内胆的背面安装有背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背板与机壳的背板之间形成通风间隙,该通风间隙具有第一进口和与外界相通的第一出口,上述背部电机位于该通风间隙中,上述机壳中设置有散热风道,该散热风道具有风机,且该散热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与上述通风间隙的进口相流体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道位于机壳的底部,上述通风间隙的第一进口位于其底部并与上述散热风道的第一出风口相连通,而通风间隙的第一出口开设在机壳背板上。这样通过该第一出口的出风能对橱柜进行散热,避免烤箱工作过程中橱柜温升过高。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盖合在所述机壳前侧开口上的门体和冷却风道,该门体包括位于门体外侧的第一门板以及位于该第一门板后方的第二门板,该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之间形成通风夹层,该通风夹层具有位于门体底部的第二进口和位于门体顶部的第二出口,上述冷却风道位于机壳的底部并与上述散热风道共用上述风机,且该冷却风道的第二出风口与上述通风夹层的第二进口相流体连通。这样冷却风道中的冷风通过其第二出风口导入通风夹层中,从而冷却门体,避免烤箱门体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
现有烤箱的控制器一般设置在烤箱门体的上方,不仅烤箱的散热排气会导致控制器温度过高,而且不方便用户对控制器进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为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安装在上述通风间隙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板的内表面上。由于第一门板位于烤箱门体的最外侧,因此其温度最低,将控制器设置在第一门板上能大大降低内胆高温对控制器的影响。
烤箱使用过程中,烤箱前侧的地面因食材表面滴落的水滴等原因会比较潮湿,地面湿滑会容易导致用户在使用烤箱过程中滑倒,因此本实用新型中为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设置在机壳底部的烘干风道,该烘干风道与上述散热风道共用上述风机,且该烘干风道的第三出风口位于机壳正面的下方并朝下开口。从而能使烘干风道的出风吹向烤箱前侧的地面,继而对该地面进行烘干,有效避免用户因地面潮湿而滑倒。
为进一步提升冷却风道的冷却效果和烘干风道的烘干效果,所述冷却风道与上述烘干风道上下平行设置且两者共同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上嵌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且该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位于上述冷却风道中,而热端位于上述烘干风道中。
为进一步提升上述烘干风道的烘干效果,还包括透风管,上述内胆的内腔与上述烘干风道通过该透风管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还包括蜗壳罩、第一导风罩以及第二导风罩,蜗壳罩罩设在上述机壳的底面且蜗壳罩的底面上偏心地开设有进风端口,上述风机安装在蜗壳罩与机壳底壁围成的空间中并与上述进风端口同心设置,蜗壳罩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风端口,后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端口,上述第一导风罩中水平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形成上述第一侧壁,且该隔板与第一导风罩的顶壁之间形成上述烘干风道,该第一导风罩罩设在机壳的底壁上而使上述隔板、第一导风罩的对应侧壁以及机壳的底壁之间围成上述冷却风道,并且,该第一导风罩位于上述蜗壳罩的前侧且其后端口与上述第一出风端口连通,并通过上述隔板上下分隔而分别形成上述冷却风道的第二进风口和烘干风道的第三进风口,该第一导风罩的前端口通过上述隔板上下分隔而分别形成上述冷却风道的第二出风口和烘干风道的第三出风口,上述第二导风罩罩设在机壳的底壁上而形成上述散热风道,该第二导风罩位于上述蜗壳罩的后侧,其前端口与上述蜗壳罩的第二出风端口相连通而形成散热风道的第一进风口,后端口形成上述第一出风口。
由于第一出风端口需要同时满足冷却风道和烘干风道的出风要求,并且门体和地面需要处理的面积均较大,因此第一出风端口的出风需远远大于第二出风端口。因此沿所述风机旋转方向,风机的旋转中心与蜗壳罩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上述第二出风端口的起始端位于风机的旋转中心与蜗壳罩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增大至一半的位置,而上述第一出风端口的起始端位于风机的旋转中心与蜗壳罩之间的距离最大处。
进一步,所述第一出风端口的出风面积为第二出风端口的出风面积的2.0~3.0倍。
再进一步,所述蜗壳罩中设置有挡条,该挡条的一端与上述第二出风端口的第二侧壁连接,另一端沿该第二侧壁所在侧的蜗壳罩的侧壁延伸在蜗壳腔的内部,且该挡条与蜗壳罩的上述侧壁之间形成一定夹角。通过挡条的设置能进一步促进蜗壳腔中的大部分气流通过第一出风端口导向至冷却风道和烘干风道中。
为使第一出风端口处的气流能更好地分流至冷却风道和烘干风道,所述第一导风罩的后端口与蜗壳罩的第一出风端口的连接处竖向设置有第一导流板,该第一导流板将上述冷却风道的第二进风口和烘干风道的第三进风口分别左右分隔,且该第二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封堵第二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中上下交错的部分,上述冷却风道中设置有第三导流板,该第三导流板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导流板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朝向上述第一挡板所在侧;上述烘干风道中设置有第四导流板,该第四导流板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导流板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朝向上述第二挡板所在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机壳中设置有具风机的散热风道,该散热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与通风间隙的进口相流体连通。这样通过散热风道的出风通入通风间隙中,从而对通风间隙中的背部电机进行冷却散热,有效避免烤箱工作过程中背部电机的温度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烤箱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烤箱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罩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罩体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烤箱,包括机壳1和设置在机壳1中的内胆2,该机壳1的前侧开口上盖合有门体11,该内胆2的背部设置有热风挡板31,该热风挡板31与内胆2 的背板围成热风室3,该热风室3中设置有热风机32和背部加热管33,该背部加热管 33的外形呈圆环状并围设在热风机32的外周,内胆2背板的外表面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上述热风机532的背部电机321,内胆2的背板与机壳1的背板之间形成通风间隙20,该通风间隙20具有第一进口201和与外界相通的第一出口202,上述背部电机321位于该通风间隙20中。进一步,上述机壳1中设置有具风机5的散热风道73,该散热风道 73的第一出风口732与上述通风间隙20的进口201相流体连通。这样散热风道73的出风通入通风间隙20中,从而对通风间隙20中的背部电机321进行冷却散热,有效避免烤箱工作过程中背部电机321的温度过高。
本实施例中,上述散热风道73位于机壳1的底部,上述通风间隙20的第一进口 201位于其底部并与上述散热风道73的第一出风口732相连通,而通风间隙20的第一出口202开设在机壳1背板上,具体地,通风间隙20的第一出口202为布设在机壳1 背板上的通孔,这样通过该第一出口202的出风能对橱柜进行散热,避免烤箱工作过程中橱柜温升过高。
上述门体11包括位于门体11外侧的第一门板111以及位于该第一门板111后方的第二门板112,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门板111为外玻璃,第二门板112为中玻璃,同时烤箱的门体11还包括位于该中玻璃后方的内玻璃(未示出)。上述第一门板111与第二门板112之间形成通风夹层110,该通风夹层110具有位于门体11底部的第二进口1101 和位于门体11顶部的第二出口1102。上述机壳1的底部还设置有冷却风道71,该冷却风道71与上述散热风道73共用电机321,且该冷却风道71的第二出风口712与上述通风夹层110的第二进口1101相流体连通。这样冷却风道71中的冷风通过其第二出风口 712导入通风夹层110中,从而冷却门体11,避免烤箱门体11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
现有烤箱的控制器4一般设置在烤箱门体11的上方,这样不仅烤箱的散热排气会导致控制器4温度过高,而且不方便用户对控制器4进行操作。因此,本实施例中,该控制器4安装在上述通风间隙20中,这样进入通风间隙20中的冷风在对门体11进行散热的同时能对该控制器4进行冷却散热。优选地,控制器4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板111 的内表面上,由于第一门板111位于烤箱门体11的最外侧,因此其温度最低,将控制器4设置在第一门板111上能大大降低内胆2高温对控制器4的影响。进一步,该控制器4设置在门体11的把手113的下方,从而更方便用户操作。
烤箱使用过程中,烤箱前侧的地面会因食材表面滴落的水滴等原因而比较潮湿,地面湿滑会容易导致用户在使用烤箱过程中易滑倒,因此本实施例中机壳1的底部还设置有烘干风道72,该烘干风道72与上述散热风道73共用上述风机5,且该烘干风道72 的第三出风口722位于机壳1正面的下方并朝下开口,从而能使烘干风道72的出风吹向烤箱前侧的地面,继而对地面进行烘干,有效避免用户因地面潮湿而滑倒。
为进一步提升上述冷却风道71的冷却效果和上述烘干风道72的烘干效果,冷却风道71与上述烘干风道72上下平行设置且两者共同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上嵌装有半导体制冷片82,且该半导体制冷片82的冷端821位于上述冷却风道71中,而热端822 位于上述烘干风道72中。这样半导体制冷片82的冷端821能对冷却风道71中的空气进行主动制冷,从而降低冷却风道71中空气的温度,提升其冷却效果,同时半导体制冷片82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其热端822加热烘干风道72中的空气,不仅能保证其冷端821的冷却效果,而且通过热端822能对烘干风道72中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提升烘干风道72对地面的烘干效果。优选地,内胆2的内腔与上述烘干风道72通过该透风管81相连通,这样烤箱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气能通过该透风管81排至烘干风道72 中,进一步提升烘干风道72的烘干效果。此外,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片82上涂上导热密封硅脂层。
进一步,上述风机5为离心风机,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烤箱还包括蜗壳罩61、第一导风罩62以及第二导风罩63,蜗壳罩61罩设在上述机壳1的底面且蜗壳罩61的底面上偏心地开设有进风端口611,上述风机5安装在蜗壳罩61与机壳1底壁围成的空间中并与上述进风端口611同心设置,蜗壳罩6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风端口612,后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端口613,上述第一导风罩62中水平设置有隔板64,该隔板64形成上述第一侧壁,且该隔板64与第一导风罩62的顶壁之间形成上述烘干风道72,该第一导风罩62罩设在机壳1的底壁上而使上述隔板64、第一导风罩62的对应侧壁以及机壳 1的底壁之间围成上述冷却风道71,并且,该第一导风罩62位于上述蜗壳罩61的前侧且其后端口与上述第一出风端口612连通,并通过上述隔板64上下分隔而分别形成上述冷却风道71的第二进风口711和烘干风道72的第三进风口721,该第一导风罩62 的前端口通过上述隔板64上下分隔而分别形成上述冷却风道71的第二出风口712和烘干风道72的第三出风口722,上述第二导风罩63罩设在机壳1的底壁上而形成上述散热风道73,该第二导风罩63位于上述蜗壳罩61的后侧,其前端口与上述蜗壳罩61的第二出风端口613相连通,后端口形成上述第一出风口732。本实施例中上述蜗壳罩61、第一导风罩62以及第二导风罩63为一体件,即为罩体件。
由于第一出风端口612需要同时满足冷却风道71和烘干风道72的出风要求,并且门体11和地面需要处理的面积均较大,因此第一出风端口612的出风需远远大于第二出风端口613。本实施例中,沿所述风机5旋转方向,风机5的旋转中心与蜗壳罩61 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上述第二出风端口613的起始端位于风机5的旋转中心与蜗壳罩6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增大至一半的位置,而上述第一出风端口612的起始端位于风机5的旋转中心与蜗壳罩之间的距离最大处。这样能使蜗壳罩中的大部分气流向前吹向冷却风道71和烘干风道72,小部分风向后吹向散热风道。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蜗壳罩61的总高度为49mm,第一出风端口的高度为30mm,第二出风端口的高度为 19mm,并且第一出风端口612的出风面积为第二出风端口612的出风面积的2.6倍。此外,本实施例中,蜗壳罩61中设置有挡条614,该挡条614的一端与上述第二出风端口613的第二侧壁613a连接,另一端沿该第二侧壁613a所在侧的蜗壳罩61的侧壁延伸在蜗壳罩61的内部,且该挡条614与蜗壳罩61的上述侧壁之间形成一定夹角。通过挡条614的设置能进一步促进蜗壳罩61中的大部分气流通过第一出风端口612导向至冷却风道71和烘干风道72中。
为使第一出风端口612处的气流能更好地分流至冷却风道71和烘干风道72,第一导风罩62的后端口与蜗壳罩61的第一出风端口612的连接处竖向设置有第一导流板 671,该第一导流板671将上述冷却风道71的第二进风口711和烘干风道72的第三进风口721分别左右分隔,且该第二进风口711和第三进风口721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 672和第二挡板673,该第一挡板672和第二挡板673分别封堵第二进风口711和第三进风口712中上下交错的部分,上述冷却风道71中设置有第三导流板674,该第三导流板674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导流板67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朝向上述第一挡板672所在侧;上述烘干风道72中设置有第四导流板675,该第四导流板675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导流板 67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朝向上述第二挡板673所在侧。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风罩 62的外形呈喇叭状,并有其后端向前端扩口,而上述第二导风罩63的外形呈方形。
为使冷却风道71的出风能更好地导入上述通风间隙20中,上述隔板64的前端缘由下至上倾斜延伸而形成第一导流叶片65,第一导流叶片65能促进冷却风道71的出风向上导向上述通风夹层110中。第一导风罩62的前端缘由上至下倾斜延伸而形成第二导流叶片66,第二导流叶片66能促进烘干风道72的出风向下导向烤箱前侧的地面。
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机壳1的底部固定有方形的安装罩13,上述散热风道73、冷却风道71以及烘干风道72均设置在该安装罩13中,并且该安装罩13的左、右及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通风孔131。

Claims (13)

1.一种烤箱,包括机壳(1)和设置在机壳(1)中的内胆(2),该内胆(2)的背面安装有背部电机(32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的背板与机壳(1)的背板之间形成通风间隙(20),该通风间隙(20)具有第一进口(201)和与外界相通的第一出口(202),上述背部电机(321)位于该通风间隙(20)中,上述机壳(1)中设置有散热风道(73),该散热风道(73)具有风机(5),且该散热风道(73)的第一出风口(732)与上述通风间隙(20)的进口(201)相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73)位于机壳(1)的底部,上述通风间隙(20)的第一进口(201)位于其底部并与上述散热风道(73)的第一出风口(732)相连通,而通风间隙(20)的第一出口(202)开设在机壳(1)背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合在所述机壳(1)前侧开口上的门体(11)和冷却风道(71),该门体(11)包括位于门体(11)外侧的第一门板(111)以及位于该第一门板(111)后方的第二门板(112),该第一门板(111)与第二门板(112)之间形成通风夹层(110),该通风夹层(110)具有位于门体(11)底部的第二进口(1101)和位于门体(11)顶部的第二出口(1102),
上述冷却风道(71)位于机壳(1)的底部并与上述散热风道(73)共用上述风机(5),且该冷却风道(71)的第二出风口(712)与上述通风夹层(110)的第二进口(1101)相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该控制器(4)安装在上述通风间隙(20)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板(111)的内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壳(1)底部的烘干风道(72),该烘干风道(72)与上述散热风道(73)共用上述风机(5),且该烘干风道(72)的第三出风口(722)位于机壳(1)正面的下方并朝下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71)与上述烘干风道(72)上下平行设置且两者共同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上嵌装有半导体制冷片(82),且该半导体制冷片(82)的冷端(821)位于上述冷却风道(71)中,而热端(822)位于上述烘干风道(72)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风管(81),上述内胆(2)的内腔与上述烘干风道(72)通过该透风管(81)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为离心风机,还包括蜗壳罩(61)、第一导风罩(62)以及第二导风罩(63),蜗壳罩(61)罩设在上述机壳(1)的底面且蜗壳罩(61)的底面上偏心地开设有进风端口(611),上述风机(5)安装在蜗壳罩(61)与机壳(1)底壁围成的空间中并与上述进风端口(611)同心设置,蜗壳罩(6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风端口(612),后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端口(613),
上述第一导风罩(62)中水平设置有隔板(64),该隔板(64)形成上述第一侧壁,且该隔板(64)与第一导风罩(62)的顶壁之间形成上述烘干风道(72),该第一导风罩(62)罩设在机壳(1)的底壁上而使上述隔板(64)、第一导风罩(62)的对应侧壁以及机壳(1)的底壁之间围成上述冷却风道(71),并且,该第一导风罩(62)位于上述蜗壳罩(61)的前侧且其后端口与上述第一出风端口(612)连通,并通过上述隔板(64)上下分隔而分别形成上述冷却风道(71)的第二进风口(711)和烘干风道(72)的第三进风口(721),该第一导风罩(62)的前端口通过上述隔板(64)上下分隔而分别形成上述冷却风道(71)的第二出风口(712)和烘干风道(72)的第三出风口(722),
上述第二导风罩(63)罩设在机壳(1)的底壁上而形成上述散热风道(73),该第二导风罩(63)位于上述蜗壳罩(61)的后侧,其前端口与上述蜗壳罩(61)的第二出风端口(613)相连通而形成散热风道(73)的第一进风口(731),后端口形成上述第一出风口(73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风机(5)旋转方向,风机(5)的旋转中心与蜗壳罩(6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上述第二出风端口(613)的起始端位于风机(5)的旋转中心与蜗壳罩(6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增大至一半的位置,而上述第一出风端口(612)的起始端位于风机(5)的旋转中心与蜗壳罩(61)之间的距离最大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端口(612)的出风面积为第二出风端口(613)的出风面积的2.0~3.0倍。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罩(61)中设置有挡条(614),该挡条(614)的一端与上述第二出风端口(613)的第二侧壁(612a)连接,另一端沿该第二侧壁(612a)所在侧的蜗壳罩(61)的侧壁延伸在其内部,且该挡条(614)与蜗壳罩(61)的上述侧壁之间形成一定夹角。
13.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罩(62)的后端口与蜗壳罩(61)的第一出风端口(612)的连接处竖向设置有第一导流板(671),该第一导流板(671)将上述冷却风道(71)的第二进风口(711)和烘干风道(72)的第三进风口(721)分别左右分隔,且该第二进风口(711)和第三进风口(721)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672)和第二挡板(673),该第一挡板(672)和第二挡板(673)分别封堵第二进风口(711)和第三进风口(721)中上下交错的部分,
上述冷却风道(71)中设置有第三导流板(674),该第三导流板(674)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导流板(67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朝向上述第一挡板(672)所在侧;
上述烘干风道(72)中设置有第四导流板(675),该第四导流板(675)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导流板(67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朝向上述第二挡板(673)所在侧。
CN201921209791.3U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烤箱 Active CN211355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9791.3U CN211355054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烤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9791.3U CN211355054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烤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5054U true CN211355054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49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9791.3U Active CN211355054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烤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50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8790A (zh) * 2021-12-31 2022-05-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4468792A (zh) * 2022-01-14 2022-05-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蒸烤箱及其排气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8790A (zh) * 2021-12-31 2022-05-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4468790B (zh) * 2021-12-31 2023-01-20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4468792A (zh) * 2022-01-14 2022-05-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蒸烤箱及其排气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6763U (zh) 散热系统及烤箱
CN211355054U (zh) 一种烤箱
CN105222193B (zh)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油烟机
CN110916484B (zh) 烹饪器具
CN110448191B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烤箱
CN20776299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CN209782749U (zh) 一种风幕降温装置及其吸油烟机
CN111503668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04494523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炉具
CN108852029A (zh) 电烤箱的双重散热结构
CN207122933U (zh) 嵌入式烹饪装置
CN112741500B (zh)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1722846U (zh) 嵌入式烤箱
CN205830916U (zh) 一种带光电感应器的链式烤炉
CN209310070U (zh) 电磁炉
CN209310060U (zh) 电磁炉
CN210399024U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09310058U (zh) 电磁炉
CN209310057U (zh) 电磁炉
CN209310073U (zh) 电磁炉
CN220551943U (zh) 一种集成灶
CN208435357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玻璃烤盘
CN218495028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6962205U (zh) 一种空气烤箱的隔热结构
CN211795977U (zh) 一种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