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2994U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2994U
CN207762994U CN201721387800.9U CN201721387800U CN207762994U CN 207762994 U CN207762994 U CN 207762994U CN 201721387800 U CN201721387800 U CN 201721387800U CN 207762994 U CN207762994 U CN 207762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cold
air duct
face
mus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78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寿东升
金立旺
胡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878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2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2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2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为克服现有电磁炉散热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电磁炉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热风道、冷风道和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热端面和冷端面,热端面位于热风道内,冷端面位于冷风道内;热风道的一端与风扇组件对应,另一端朝向出风口,冷风道的一端与风扇组件对应,另一端朝向主控板和/或电磁线盘。其优点是:风扇组件吹出的风进入热风道内与热端面接触后形成热风,直接排出壳体,实际起到了集中热量并排出的功能,而另一部分风进入冷风道与冷端面接触后形成冷风,对主控板和/或电磁线盘进行强制制冷降温,有效地提高电磁线盘和主控板的散热效率,改善壳体内温度过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或称电磁灶,包括壳体和用于承载烹饪容器的面板,面板固定在壳体上。壳体内安装电磁线盘和带功率元器件的主控板。电磁炉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对烹饪容器内的食材进行加热:交变电流通过电磁线盘中的电磁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烹饪容器的底部时,产生涡流,令烹饪容器底部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材的目的。
电磁炉在其工作过程中,电磁线盘以及主控板上的IGBT模块、电容、电感等功率元器件的发热量都很大,为了及时排出废热,通常在壳体内设置风扇组件,以加速壳体内外的空气流通速度,避免壳体内温度过高。但是,目前电磁炉的壳体内散热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的基础温度高,整个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严重下降,即便是能够保证空气流通速率,单位时间内能够带走的热量也还是有限,电器元件长期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工作会缩减使用寿命,甚至出现因温度过高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磁线盘和主控板的散热效率,改善壳体内温度过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风扇组件、电磁线盘和带功率元器件的主控板,壳体上开设出风口,其中,所述电磁炉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热风道、冷风道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热端面和冷端面,所述热端面位于热风道内,所述冷端面位于冷风道内;所述热风道的一端与风扇组件对应,另一端朝向出风口,所述冷风道的一端与风扇组件对应,另一端朝向主控板和/或电磁线盘。
半导体制冷片,也叫热电制冷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放出热量的端面构成上述热端面,吸收热量的端面构成上述冷端面。风扇组件吹出的部分风进入热风道内,带走热端面上的热量,高温风直接从热风道末端对应的出风口排出到壳体外,不会干涉到电磁线盘、主控板上的功率元器件这些发热件。风扇组件吹出的部分风进入冷风道内,经过冷端面后形成温度远低于环境温度的低温风(温度甚至低于零摄氏度以下),低温风吹向主控板和/或电磁线盘,中和发热件产生的热量,起到强制制冷的作用,再从出风口排出到壳体外,有效地提高电磁线盘和主控板的散热效率,改善了壳体内温度过高的问题,使电器元件能够长时间在稳定的条件下工作,寿命较长。
作为改进,所述冷端面位于所述冷风道的端部、靠近风扇组件设置。风扇组件吹出的部分风一进入冷风道内就能与冷端面充分接触,使得冷风道内的温度更低,而且,风扇组件吹出的风在冷风道的初始端通常流速较快,压力较大,能够更加快速地将低温带到整个冷风道,制冷效果更好。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内设有长条形的分流筋,分流筋的其中一端部朝向风扇组件,以将风扇组件吹出的风分成两股,所述分流筋竖向设置,一侧形成热风道,另一侧形成冷风道。热风道和冷风道是由分流筋隔断形成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两个风道的隔断效果好,避免两个风道之间的热风和冷风互相干扰,保证了制冷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分流筋上开设横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粘贴或卡置在安装孔内。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在分流筋的安装孔内,热端面朝向并置于热风道内,冷端面朝向并置于冷风道内,使得半导体制冷片的安装方便,热端面和冷端面与风道内的风接触充分。
作为改进,所述热端面上设有垂直于热端面的热翅片,所述冷端面上设有垂直于冷端面的冷翅片。热翅片能够扩大热端面的散热面积,使热端面上释放的热量能够尽快、充分地与风扇组件吹出的风接触并被带走,散热效果好,而且,能够保证半导体制冷片稳定地工作。冷翅片能够扩大冷端面的制冷面积,使风扇组件吹到冷风道内的风能够快速、充分地被吸收热量,强制降温,制冷效率更高。热翅片垂直于热端面、冷翅片垂直于冷端面,使得热传递效果更好,与空气的接触更加充分。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内设有围挡筋,围挡筋呈半包围式围在风扇组件外,且围挡筋形成一聚拢口,以将风扇组件吹出的风往聚拢口方向聚拢,所述分流筋的端部朝向所述聚拢口。风扇组件吹出的风能够集中地往聚拢口方向聚拢,减少了风力浪费的问题,而且提高了风的速率,使得风能够更加稳定地进入风道。分流筋的端部朝向聚拢口能够直接将风分成左右两股,分别引导到分流筋的左右两侧,起到了阻断、引流的作用。
作为围挡筋的一种改进,所述围挡筋的一端连接第一延伸挡筋,另一端连接第二延伸挡筋,所述分流筋位于第一延伸挡筋和第二延伸挡筋之间;所述分流筋与第一延伸挡筋构成热风道,与第二延伸挡筋构成冷风道。壳体内有两个风道:一个热风道,一个冷风道。两个风道的形成结构简单,对气流的引导效果更好,减少了湍流,降低了噪音,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热风或冷风在从风道内泄露的问题。
作为围挡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围挡筋的一端连接第一延伸挡筋,另一端连接第二延伸挡筋,第一延伸挡筋和第二延伸挡筋之间设置第三延伸挡筋,所述分流筋位于第一延伸挡筋和第三延伸挡筋之间;所述分流筋与第一延伸挡筋构成热风道;所述分流筋与第三延伸挡筋构成冷风道,冷风道朝向主控板的功率元器件;所述第二延伸挡筋和第三延伸挡筋构成第三风道,第三风道朝向电磁线盘。壳体内有三个风道:一个有热风的热风道,一个有冷风的冷风道,一个有正常环境温度风的第三风道。热风道的风直接从出风口排出,冷风道的风吹向发热最严重的主控板的功率元器件(例如IGBT模块、散热片、电容、电感),而第三风道的风是由风扇组件吹出后直接导向电磁线盘。三个风道互不干扰,而且,避免了主控板和电磁线盘发出的热量互相影响的问题,散热效果更好。此外,三个风道的形成结构简单,对气流的引导效果更好,减少了湍流,降低了噪音,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热风或冷风在从风道内泄露的问题。
作为改进,所述出风口包括分别设置在壳体两侧边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热风道的末端朝向所述第一风口,所述冷风道的末端朝向第二风口。热风道内的热风经由第一风口直接排出壳体,冷风道内的冷风吹过主控板和/或电磁线盘后,将发热件上的热量带走,经由第二风口排出壳体,两个风道路径不同,互不干扰。而且,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侧边,使得两个风道的末端朝向不同,避免相互干扰的效果更好,出风更加顺畅,噪音更小。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分流筋设置在底壳或上盖上。底壳和上盖围成容纳腔,分流筋将容纳腔阻隔形成风道,对风扇组件吹出的风的阻隔、分流效果更好,而且,分流筋的设置结构简单、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壳体内具有热风道和冷风道,风扇组件吹出的风进入热风道内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接触后形成热风,直接排出壳体,实际起到了集中热量并排出的功能,而另一部分风进入冷风道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接触后形成冷风,对主控板和/或电磁线盘进行强制制冷降温,有效地提高电磁线盘和主控板的散热效率,改善壳体内温度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拆去上盖和面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底壳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半导体制冷片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半导体制冷片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底壳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壳体,11、底壳,12、上盖,2、面板,31、风扇组件,32、电磁线盘,33、主控板,4、出风口,41、第一风口,42、第二风口,5、热风道,6、冷风道,7、半导体制冷片,71、热端面,72、冷端面,73、热翅片,74、冷翅片,75、第一基板,76、第二基板,8、分流筋,81、安装孔,9、围挡筋,91、第一延伸挡筋,92、第二延伸挡筋,93、第三延伸挡筋,10、第三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至图6,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包括壳体和面板。壳体内安装风扇组件、电磁线盘和带功率元器件的主控板。壳体上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电磁炉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热风道、冷风道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热端面和冷端面,所述热端面位于热风道内,所述冷端面位于冷风道内。所述热风道的一端与风扇组件对应,另一端朝向出风口。所述冷风道的一端与风扇组件对应,另一端朝向主控板和/或电磁线盘。
半导体制冷片,也叫热电制冷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放出热量的端面构成上述热端面,吸收热量的端面构成上述冷端面。半导体制冷片运用到电磁炉上时,热端面温度约在40℃左右,冷端面温度约在0℃左右,甚至低于0℃。
风扇组件吹出的部分风进入热风道内,带走热端面上的热量,高温风直接从热风道对应的出风口排出到壳体外,不会干涉到电磁线盘、主控板上的功率元器件这些发热件。风扇组件吹出的部分风进入冷风道内,经过冷端面后形成温度远低于环境温度的低温风(温度甚至低于零摄氏度以下),低温风吹向主控板和/或电磁线盘,中和发热件产生的热量,起到强制制冷的作用,再从出风口排出到壳体外,有效地提高电磁线盘和主控板的散热效率,改善了壳体内温度过高的问题,使电器元件能够长时间在稳定的条件下工作,寿命较长。
所述冷风道朝向主控板的功率元器件,对主控板单独强制制冷。或者,所述冷风道朝向电磁线盘,对电磁线盘单独强制制冷。再或者,所述冷风道朝向主控板和电磁线盘,对主控板和电磁线盘同时强制降温。
所述的功率元器件包括IGBT模块、散热片、电容、电感,其中IGBT模块、散热片的发热量尤为大。
所述出风口可以是仅设置一个,热风道内的热风直接经过该出风口排出壳体,冷风道内的冷风吹过主控板和/或电磁线盘后也从该出风口排出。当然,出风口也可以是设置两个,分别对应热风道和冷风道,避免气流互相干扰,保证散热效果。
所述的风扇组件可以是一个风扇,也可以是多个风扇。
所述壳体可以是单独形成用于安装风扇组件、电磁线盘、主控板的容纳腔。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和所述面板共同形成容纳腔。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包括壳体1和固定在壳体1上的面板2。所述壳体1包括底壳11和上盖12,底壳11和上盖12围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内安装有风扇组件31、电磁线盘32和带功率元器件的主控板33。具体的,结合图1、图2,所述底壳11上安装有风扇组件31、电磁线盘32和带功率元器件的主控板33,所述上盖12盖在底壳11上,将这些电器件遮蔽在内,面板2设置在上盖12上,用于承载烹饪容器。
壳体1上开设与风扇组件31位置对应的进风口(未在图中示出),壳体1的侧面开设出风口4。所述电磁炉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的热风道5、冷风道6和半导体制冷片7。如图4所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包括热端面71和冷端面72,半导体制冷片7与主控板33的驱动电路电连接,通电后热端面71释放热量,冷端面72吸收热量。本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片7呈片状,结构简单、体积小,加工方便,装配也省力。
所述热端面71位于热风道5内,所述冷端面72位于冷风道6内。结合图1至图4,所述热风道5的一端与风扇组件31对应,另一端朝向出风口4,所述冷风道6的一端与风扇组件31对应,另一端朝向主控板33和电磁线盘32。
所述壳体1内设有长条形的分流筋8,分流筋8的其中一端部朝向风扇组件31,以将风扇组件31吹出的风分成两股,所述分流筋8竖向设置,一侧形成热风道5,另一侧形成冷风道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筋8设置在底壳11上,即其底边与底壳11相连,顶边与上盖12的内壁间隙配合,以将容纳腔分隔成单元空间。热风道5和冷风道6是由分流筋8隔断形成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两个风道的隔断效果好,避免两个风道之间的热风和冷风互相干扰,保证了制冷效果。
所述冷端面72位于所述冷风道6的端部、靠近风扇组件31设置。风扇组件31吹出的部分风一进入冷风道6内就能与冷端面72充分接触,使得冷风道6内的温度更低,而且,风扇组件31吹出的风在冷风道6的初始端通常流速较快,压力较大,能够更加快速地将低温带到整个冷风道6,制冷效果更好。
所述热端面71位于所述热风道5的端部、靠近风扇组件31设置。风扇组件31吹出的部分风一旦进入热风道5就能与热端面71充分接触,及时地带走热端面71上的热量,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同样的,风扇组件31吹出的风在热风道5的初始端通常流速较快,压力较大,能够更加快速地将带走热端面71的热量,散热效果更好。
也就是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靠近风扇组件31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可以设置在分流筋8上,也可以设置在底壳11上,还可以设置在上盖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筋8上开设横向贯穿的安装孔8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安装在安装孔81内。半导体制冷片7安装在分流筋8的安装孔81内,热端面71朝向并置于热风道5内,冷端面72朝向并置于冷风道6内,使得半导体制冷片7的安装方便,热端面71和冷端面72与风道内的风接触充分。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可以是粘贴在安装孔81内,也可以是过盈配合地卡在安装孔81内,还可以是通过卡扣结构卡置在安装孔81内。
所述壳体1内设有围挡筋9,围挡筋9呈半包围式围在风扇组件31外,且围挡筋9形成一聚拢口,以将风扇组件31吹出的风往聚拢口方向聚拢。风扇组件31吹出的风能够集中地往聚拢口方向聚拢,减少了风力浪费的问题,而且提高了风的速率,使得风能够更加稳定地进入风道。所述分流筋8的端部朝向所述聚拢口,能够直接将风分成左右两股,分别引导到分流筋8的左右两侧,起到了阻断、引流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挡筋9的一端连接第一延伸挡筋91,另一端连接第二延伸挡筋92,所述分流筋8位于第一延伸挡筋91和第二延伸挡筋92之间。所述分流筋8与第一延伸挡筋91构成热风道5,与第二延伸挡筋92构成冷风道6。壳体1内有两个风道:一个热风道5,一个冷风道6。两个风道的形成结构简单,对气流的引导效果更好,减少了湍流,降低了噪音,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热风或冷风在从风道内泄露的问题。
所述出风口4包括分别设置在壳体1(实际是底壳11)两侧边的第一风口41和第二风口42,所述热风道5的末端朝向所述第一风口41,所述冷风道6的末端朝向第二风口42。热风道5内的热风经由第一风口41直接排出壳体1。冷风道6内的冷风吹过主控板33和电磁线盘32后,将发热件上的热量带走,经由第二风口42排出壳体1。两个风道路径不同,互不干扰。而且,第一风口41和第二风口42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边,使得两个风道的末端朝向不同,避免相互干扰的效果更好,出风更加顺畅,噪音更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提供一种不同的半导体制冷片7散热结构。
如图5所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的热端面71上设有垂直于热端面71的热翅片73,冷端面72上设有垂直于冷端面72的冷翅片74。多块热翅片73均匀分布,所述冷翅片74也均匀分布。
热翅片73能够扩大热端面71的散热面积,使热端面71上释放的热量能够尽快、充分地与风扇组件吹出的风接触并被带走,散热效果好,而且,能够保证半导体制冷片7稳定地工作。
冷翅片74能够扩大冷端面72的制冷面积,使风扇组件吹到冷风道内的风能够快速、充分地被吸收热量,强制降温,制冷效率更高。热翅片73垂直于热端面71、冷翅片74垂直于冷端面72,使得热传递效果更好,与空气的接触更加充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翅片73固定在第一基板75上,所述冷翅片74固定在第二基板76上。第一基板75和第二基板76分别粘贴在热端面71和冷端面72上,或者第一基板75和第二基板76通过螺钉连接,并将半导体制冷片7夹持在中间,第一基板75紧贴所述热端面71,第二基板76紧贴所述冷端面72。
所述热翅片73和所述冷翅片74为铝材料支撑的翅片,热传递效率高。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导热材料。
本实施例可以结合实施例一使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提供一种不同的风道结构。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挡筋9的一端连接第一延伸挡筋91,另一端连接第二延伸挡筋92,第一延伸挡筋91和第二延伸挡筋92之间设置第三延伸挡筋93。所述分流筋8位于第一延伸挡筋91和第三延伸挡筋93之间。所述分流筋8与第一延伸挡筋91构成热风道5。所述分流筋8与第三延伸挡筋93构成冷风道6,冷风道6朝向主控板的功率元器件。所述第二延伸挡筋92和第三延伸挡筋93构成第三风道10,第三风道10朝向电磁线盘。也就是说,壳体内有三个风道:一个有热风的热风道5,一个有冷风的冷风道6,一个有正常环境温度风的第三风道10。
热风道5的风直接从出风口排出,冷风道6的风吹向发热最严重的主控板的功率元器件(例如IGBT模块、散热片、电容、电感),本实施例的冷风道6主要吹向散热片。而第三风道10的风是由风扇组件吹出后直接导向电磁线盘。三个风道互不干扰,而且,避免了主控板和电磁线盘发出的热量互相影响的问题,散热效果更好。此外,三个风道的形成结构简单,对气流的引导效果更好,减少了湍流,降低了噪音,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热风或冷风在从风道内泄露的问题。
所述出风口4包括分别设置在壳体1两侧边的第一风口41和第二风口42,所述热风道5的末端朝向所述第一风口41,所述冷风道6的末端和所述第三封道的末端朝向第二风口42。
当然,所述出风口4也可以有三组,包括第一风口41、第二风口42和第三风口,所述热风道5的末端朝向所述第一风口41,所述冷风道6的末端朝向第二风口42,所述第三封道的末端朝向第三风口。
本实施例所述电磁炉的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可以与实施例二结合使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制冷片控制结构(本实施例未附图)。
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个或多个与主控板电连接的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主要分布在主控板以及电磁线盘的附近。当发热件持续发热,温度检测元件采集到的温度信息达到预设的温度范围内时,主控板控制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启动,开始强制制冷。在保证壳体内电器件在良好的温度环境下工作的同事,也可以减少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时间,延长半导体制冷片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可以结合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风扇组件、电磁线盘和带功率元器件的主控板,壳体上开设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热风道、冷风道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热端面和冷端面,所述热端面位于热风道内,所述冷端面位于冷风道内;所述热风道的一端与风扇组件对应,另一端朝向出风口,所述冷风道的一端与风扇组件对应,另一端朝向主控板和/或电磁线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面位于所述冷风道的端部、靠近风扇组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长条形的分流筋,分流筋的其中一端部朝向风扇组件,以将风扇组件吹出的风分成两股,所述分流筋竖向设置,一侧形成热风道,另一侧形成冷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筋上开设横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粘贴或卡置在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面上设有垂直于热端面的热翅片,所述冷端面上设有垂直于冷端面的冷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围挡筋,围挡筋呈半包围式围在风扇组件外,且围挡筋形成一聚拢口,以将风扇组件吹出的风往聚拢口方向聚拢,所述分流筋的端部朝向所述聚拢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筋的一端连接第一延伸挡筋,另一端连接第二延伸挡筋,所述分流筋位于第一延伸挡筋和第二延伸挡筋之间;所述分流筋与第一延伸挡筋构成热风道,与第二延伸挡筋构成冷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筋的一端连接第一延伸挡筋,另一端连接第二延伸挡筋,第一延伸挡筋和第二延伸挡筋之间设置第三延伸挡筋,所述分流筋位于第一延伸挡筋和第三延伸挡筋之间;所述分流筋与第一延伸挡筋构成热风道;所述分流筋与第三延伸挡筋构成冷风道,冷风道朝向主控板的功率元器件;所述第二延伸挡筋和第三延伸挡筋构成第三风道,第三风道朝向电磁线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分别设置在壳体两侧边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热风道的末端朝向所述第一风口,所述冷风道的末端朝向第二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分流筋设置在底壳或上盖上。
CN201721387800.9U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Active CN207762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7800.9U CN207762994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7800.9U CN207762994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2994U true CN207762994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7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7800.9U Active CN207762994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299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6585A (zh) * 2020-05-09 2020-09-0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水路结构及具有该水路结构的蒸制烹饪装置
CN112335813A (zh) * 2019-08-06 2021-02-09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射频加热设备及具有该射频加热设备的解冻箱
WO2021047101A1 (zh) * 2019-09-09 2021-03-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114554640A (zh) * 2022-02-15 2022-05-27 广州市吉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和电磁炉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5813A (zh) * 2019-08-06 2021-02-09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射频加热设备及具有该射频加热设备的解冻箱
CN112335813B (zh) * 2019-08-06 2023-11-14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射频加热设备及具有该射频加热设备的解冻箱
WO2021047101A1 (zh) * 2019-09-09 2021-03-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111616585A (zh) * 2020-05-09 2020-09-0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水路结构及具有该水路结构的蒸制烹饪装置
CN114554640A (zh) * 2022-02-15 2022-05-27 广州市吉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和电磁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6299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CN208739497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自动化控制柜
CN208905262U (zh) 一种大功率户外散热机柜结构
WO2021115104A1 (zh) 嵌入式微波炉
CN206977892U (zh) 一种电子机柜的散热风道结构及所述电子机柜
CN110912009A (zh) 一种保持恒定温度的电控柜
CN111608546A (zh) 家用电器
CN211355054U (zh) 一种烤箱
CN108852029A (zh) 电烤箱的双重散热结构
CN202283188U (zh) 一种ih电热炊具
CN20199527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系统的散热装置
CN207927114U (zh) 直冷密闭散热机箱
CN108323125B (zh) 服务器散热机柜
CN107588478A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空调器
CN206619831U (zh) 变电站
CN209235859U (zh) 电烤箱的双重散热结构
CN211429848U (zh) 一种兼顾密封性能与散热效果的电气柜
CN108042001A (zh) 一种食物处理装置
CN209084929U (zh) 散热结构、空调器
CN208936211U (zh) 电磁炉
CN107979963A (zh) 直冷密闭散热机箱
CN207527648U (zh) 电磁炉
CN210900157U (zh) 电控箱的散热结构、电控箱及空调系统
CN218178979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7843984U (zh) 一种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8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