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4354U - 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4354U
CN211254354U CN201921855570.3U CN201921855570U CN211254354U CN 211254354 U CN211254354 U CN 211254354U CN 201921855570 U CN201921855570 U CN 201921855570U CN 211254354 U CN211254354 U CN 211254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ring
cylinder
clamping jaw
subassembly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55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55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4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4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4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包括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滑移组件,滑移组件上设置有抓取组件,抓取组件包括有旋转夹紧气缸,旋转夹紧气缸上设置有撑料夹爪,旋转夹紧气缸驱动撑料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撑料夹爪上设置有胎模,胎模侧壁开设有仿形槽,仿形槽与帽圈相适配。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采用撑开帽圈的方式抓取帽圈,具有抓取较牢、效率较高且节省人力的效果;采用行程调节螺栓与螺母相配合,可对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相对张开的距离进行调节;采用在下模具设置对射矩阵光纤的方式,可实时监测下模具中是否有剩余帽圈。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见的,在汽车仪表指针上安装有帽圈,在帽圈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模具一次成型,多个帽圈连接于同一个料头上,一般通过人工手动取料后进行剪切,如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耗费人力、效率较低的问题。
若采用夹取式的抓取装置将切料后的帽圈从模座上抓取出来,由于帽圈整体较小、支架较单薄,容易出现抓取后掉落、抓空等情况,抓取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采用撑开帽圈的方式抓取帽圈,具有抓取较牢、效率较高且节省人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包括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滑移组件,滑移组件上设置有抓取组件,抓取组件包括有旋转夹紧气缸,旋转夹紧气缸上设置有撑料夹爪,旋转夹紧气缸驱动撑料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撑料夹爪上设置有胎模,胎模侧壁开设有仿形槽,仿形槽与帽圈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取料过程中,滑移组件驱动抓取组件位于帽圈上方后驱动旋转夹紧气缸下移,使胎模向下运动至帽圈的四根导柱之间,然后旋转夹紧气缸驱动对称的撑料夹爪相互远离处于张开状态,撑料夹爪张开后,帽圈的四个导柱分别对应地卡紧于仿形槽中定位,且撑料夹爪张开使带动帽圈整体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使帽圈导柱与胎模之间具有一定的箍紧力,导柱将胎模抱紧,从而可产生摩擦力,随后通过旋转夹紧气缸带动撑料夹爪上提即可完成对帽圈的取料。如此,采用撑开帽圈的方式抓取帽圈,具有抓取较牢、效率较高且节省人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撑料夹爪设置为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设置有行程调节螺栓,第一夹爪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二夹爪上开设有与第一贯穿孔同轴的第二贯穿孔,行程调节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后通过螺母固定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相对张开的行程时,拧动螺母,使螺母相对行程调节螺栓轴向运动,通过改变螺母与行程调节螺栓的螺帽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对两夹爪之间张开行程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胎模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截面为半圆形的胎模,恰好与帽圈截面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滑移组件包括X轴滑移模组和Y轴滑移模组,X轴滑移模组与Y轴滑移模组之间设置有滑移连接块,滑移连接块与Y轴滑移模组滑移配合,X轴滑移模组固定连接于滑移连接块,X轴滑移模组滑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滑台气缸,旋转夹紧气缸通过气缸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滑台气缸的活塞杆,滑台气缸驱动旋转夹紧气缸沿竖直方向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连接块沿Y轴滑移模组滑移时,即可带动抓取组件沿Y轴方向运动,当固定块沿X轴滑移模组滑移时,即可带动抓取组件沿X轴方向运动,如此,当抓取组件抓取帽圈后即可实现帽圈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安装平台上设置有结构支撑架,结构支撑架设置有切料组件及下模具,切料组件包括切料结构和压料结构,结构支撑架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滑轨、压紧气缸,压料结构滑动连接于导向滑轨,压紧气缸驱动压料结构向切料结构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帽圈毛料进行切割时,将帽圈毛料放置于下模具上,压紧气缸驱动压料结构沿导向滑轨将帽圈毛料压于下模具上,切料结构对帽圈毛料进行切料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切料结构包括切料气缸,切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刀具安装块,刀具安装块上设置有刀具组件,下模具开设有供刀具组件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料气缸驱动刀具组件对放置于下模具上的帽圈毛料进行切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压料结构包括压料块、料头取离气缸及上模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料结构下压后,上模具与下模具相扣合,将帽圈毛料夹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切料完成后,压料结构上升并通过料头取离气缸将切割下来的料头从下模具取离,取离时在压料块的抵挡作用下可使切割下来的帽圈始终位于下模具,料头与帽圈之间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下模具上设置有对射矩阵光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抓取组件将下模具上的帽圈取离后,通过对射矩阵光纤可实时监测下模具中是否有剩余帽圈,避免个别帽圈未取走而无法继续切割其他帽圈毛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下模具设置有用于调节对射矩阵光纤的光纤安装调整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纤安装调整机构可对对射矩阵光纤的位置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下模具设置有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帽圈毛料在切割后料头由料头取离气缸取离,留下帽圈,帽圈由定位块进行定位,使帽圈在取离时始终保持较准确的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撑开帽圈的方式抓取帽圈时,旋转夹紧气缸驱动撑料夹爪张开后,帽圈的四个导柱分别对应地卡紧于仿形槽中定位,且撑料夹爪张开时带动帽圈整体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使帽圈导柱与胎模之间具有一定的箍紧力,从而可产生摩擦力,随后通过旋转夹紧气缸将撑料夹爪上提即可完成对帽圈的取料,具有抓取较牢、效率较高且节省人力的效果;
2.采用行程调节螺栓与螺母相配合,可对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相对张开的距离进行调节;
3.采用在下模具设置对射矩阵光纤的方式,可实时监测下模具中是否有剩余帽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帽圈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抓取组件安装于滑台气缸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胎模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切料组件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下模具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1、帽圈;11、帽圈本体;12、开口;13、导柱;2、安装平台;21、结构支撑架;211、下模具;2111、通孔;212、导向滑轨;213、压紧气缸;22、毛料放置架;3、滑移组件;31、X轴滑移模组;32、Y轴滑移模组;33、滑移连接块;34、固定块;35、滑台气缸;36、气缸连接块;4、旋转夹紧气缸;41、撑料夹爪;411、第一夹爪;412、第二夹爪;413、行程调节螺栓;414、螺母;42、胎模;421、仿形槽;5、切料结构;51、切料气缸;52、刀具安装块;6、压料结构;61、压料块;62、料头取离气缸;63、上模具;631、连通孔;7、对射矩阵光纤;71、光纤安装调整机构;8、定位块;9、料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如图1所示为切割后的帽圈1结构关系示意图,包括有环状且开设有开口12的帽圈本体11,帽圈本体11上沿轴向设置有四个导柱13。如图2所示,本装置包括有安装平台2,安装平台2上设置有结构支撑架21及若干毛料放置架22,结构支撑架21上设置有下模具211(见附图5),安装平台2上设置有滑移组件3、切料组件,滑移组件3上设置有抓取组件,加工时,通过滑移组件3带动抓取组件将帽圈毛料放置于下模具211上,然后通过切料组件进行切割,将切割后的帽圈1再通过抓取组件取离下模具211。
如图2-4所示,滑移组件3包括相互垂直的X轴滑移模组31和Y轴滑移模组32,X轴滑移模组31与Y轴滑移模组32之间设置有滑移连接块33,滑移连接块33上端滑动连接于Y轴滑移模组32,X轴滑移模组31固定连接于滑移连接块33上,X轴滑移模组31滑动连接有固定块34,固定块34上设置有滑台气缸35,滑台气缸35的活塞杆上固定设置有气缸连接块36,抓取组件固定安装于气缸连接块36上,抓取组件包括两个旋转夹紧气缸4,旋转夹紧气缸4的旋转角度为90°,滑台气缸35可驱动旋转夹紧气缸4沿竖直方向运动,旋转夹紧气缸4的下端设置有对称的撑料夹爪41,旋转夹紧气缸4驱动撑料夹爪41相互靠近或远离,每个撑料夹爪41的下端对应设置有胎模42,胎模42的截面设置为与帽圈1截面相适应的半圆形,每个胎模42侧壁开设有两个竖直的仿形槽421,仿形槽421与帽圈1的导柱13相对应。撑料夹爪41包括第一夹爪411和第二夹爪412,第一夹爪411与第二夹爪412之间设置有行程调节螺栓413,第一夹爪411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二夹爪412上开设有与第一贯穿孔同轴的第二贯穿孔,行程调节螺栓413依次穿过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后通过螺母414固定限位。
当固定块34沿X轴滑移模组31滑移时,即可带动抓取组件沿X轴方向运动,当滑移连接块33沿Y轴滑移模组32滑移时,即可带动抓取组件沿Y轴方向运动,如此,当抓取组件抓取帽圈1后即可实现帽圈1的位移。
当需要调节第一夹爪411与第二夹爪412相对张开的行程时,拧动螺母414,使螺母414相对行程调节螺栓413轴向运动,通过改变螺母414与行程调节螺栓413的螺帽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对两夹爪之间张开行程的调节。
如图5-7所示,结构支撑架21上设置有切料组件,切料组件包括切料结构5和压料结构6,结构支撑架21上还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滑轨212、压紧气缸213,压料结构6滑动连接于导向滑轨212,压紧气缸213驱动压料结构6向下模具211运动。压料结构6包括有压料块61、料头取离气缸62及上模具63,上模具63上开设有对应于帽圈1的连通孔631,压料块61位于上模具63的上方,一部分遮挡于连通孔631。切料结构5包括切料气缸51,切料气缸5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刀具安装块52,刀具安装块52上设置有刀具组件,下模具211开设有供刀具组件穿过的通孔2111。下模具211上表面的两侧还设置有四组对射矩阵光纤7,当抓取组件将下模具211上的帽圈1取离后,通过对射矩阵光纤7可实时监测下模具211中是否有剩余帽圈1,避免个别帽圈1未取走而无法继续切割其他帽圈毛料,下模具211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对射矩阵光纤7的光纤安装调整机构71,光纤安装调整机构71可对对射矩阵光纤7的位置进行调整。下模具21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供帽圈1嵌入的定位部位,定位部位设置有定位块8。帽圈毛料在切割后料头9由料头取离气缸62取离,留下帽圈1,帽圈1由定位块8进行定位,使帽圈1在取离时始终具有较准确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在取料过程中,滑移组件3带动旋转夹紧气缸4位于帽圈毛料上方后驱动旋转夹紧气缸4下移,使胎模42向下运动至帽圈1的四根导柱13之间,然后旋转夹紧气缸4驱动对称的撑料夹爪41相互远离处于张开状态,撑料夹爪41张开后,帽圈1的四个导柱13分别对应地卡紧于仿形槽421中定位,且撑料夹爪41张开时带动帽圈1整体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使帽圈的导柱13与胎模42之间具有一定的箍紧力,从而可产生摩擦力,随后通过旋转夹紧气缸4将撑料夹爪41上提即可完成对帽圈1的取料,两个旋转夹紧气缸4同时作用将帽圈毛料放置于下模具211上,放置时,使撑料夹爪41相互靠近即可使帽圈毛料脱落。如此,采用撑开帽圈1的方式抓取帽圈1,具有抓取较牢、效率较高且节省人力的效果。
当对帽圈毛料进行切割时,压紧气缸213驱动压料结构6运动,上模具63与下模具211相扣合,将帽圈毛料夹于上模具63与下模具211之间,切料气缸51驱动刀具组件对放置于下模具211上的帽圈1毛料进行切割,切料完成后,压料结构6上升并通过料头取离气缸62将切割下来的料头9从下模具211取离,取离时在压料块61的抵挡作用下可使切割下来的帽圈1始终位于下模具211,料头9与帽圈1之间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随后再通过抓取组件将留下的帽圈1从下模具211取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包括安装平台(2),所述安装平台(2)上设置有滑移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3)上设置有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有旋转夹紧气缸(4),所述旋转夹紧气缸(4)上设置有撑料夹爪(41),所述旋转夹紧气缸(4)驱动所述撑料夹爪(41)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撑料夹爪(41)上设置有胎模(42),所述胎模(42)侧壁开设有仿形槽(421),所述仿形槽(421)与帽圈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料夹爪(41)设置为第一夹爪(411)和第二夹爪(412),所述第一夹爪(411)与所述第二夹爪(412)之间设置有行程调节螺栓(413),所述第一夹爪(411)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夹爪(41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贯穿孔同轴的第二贯穿孔,所述行程调节螺栓(41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后通过螺母(414)固定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42)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3)包括X轴滑移模组(31)和Y轴滑移模组(32),所述X轴滑移模组(31)与所述Y轴滑移模组(32)之间设置有滑移连接块(33),所述滑移连接块(33)与所述Y轴滑移模组(32)滑移配合,所述X轴滑移模组(31)固定连接于所述滑移连接块(33),所述X轴滑移模组(31)滑动连接有固定块(34),所述固定块(34)上设置有滑台气缸(35),所述旋转夹紧气缸(4)通过气缸连接块(36)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台气缸(35)的活塞杆,所述滑台气缸(35)驱动所述旋转夹紧气缸(4)沿竖直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2)上设置有结构支撑架(21),所述结构支撑架(21)设置有切料组件及下模具(211),所述切料组件包括切料结构(5)和压料结构(6),所述结构支撑架(21)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滑轨(212)、压紧气缸(213),所述压料结构(6)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滑轨(212),所述压紧气缸(213)驱动所述压料结构(6)向所述切料结构(5)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料结构(5)包括切料气缸(51),所述切料气缸(5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刀具安装块(52),所述刀具安装块(52)上设置有刀具组件,所述下模具(211)开设有供所述刀具组件穿过的通孔(2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结构(6)包括压料块(61)、料头取离气缸(62)及上模具(6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11)上设置有对射矩阵光纤(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11)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对射矩阵光纤(7)的光纤安装调整机构(7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11)设置有定位块(8)。
CN201921855570.3U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 Active CN211254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5570.3U CN21125435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5570.3U CN21125435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4354U true CN211254354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6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5570.3U Active CN21125435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43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2674A (zh) * 2022-07-05 2022-09-23 无锡奥普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激光器耦合系统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2674A (zh) * 2022-07-05 2022-09-23 无锡奥普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激光器耦合系统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93026U (zh) 自动雷管腰卡机
KR930003767B1 (ko) 고무 성형품의 스트립핑용 다이세트형 프레스 기계장치
CN212822048U (zh) 一种不锈钢餐具生产用冲压装置
CN211254354U (zh) 一种具有抓取装置的帽圈加工设备
CN113523141B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自动化取件机构及该冲压模具
CN218656165U (zh) 一种挤压模具压紧装置
CN201442357U (zh) 空气弹簧卷边封口机
CN208497529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10450564U (zh) 一种圆形筒的数控冲压模具
CN211360620U (zh) 一种锡锭脱模机构
CN108772461B (zh) 用于钢瓶的成型机构
CN2871055Y (zh) 防盗瓶盖的生产模具
CN114289627A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用自动脱模冲压设备
CN210791923U (zh) 一种注胶灯脱料机
CN220837784U (zh) 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锻造压力机
CN112743594A (zh) 一种医用白芍便捷快速切片装置
CN112823964A (zh) 一种锡锭脱模机构
CN216655958U (zh) 一种机械冲床安装使用的工件定位装置
CN215092063U (zh) 一种刀具加工用刀片夹持装置
CN220837490U (zh) 一种钢板冲孔切割模具
CN216398647U (zh) 一种分离式盖帽预紧机构
CN210758819U (zh) 一种用于模具切边的装置
CN217595656U (zh) 一种离合器毂成型用便于定位的冲压模具
CN211027785U (zh) 一种多方位定位的冲压模具
CN215431108U (zh) 一种新型异形件加工用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