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0967U - 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0967U
CN211250967U CN201922071307.1U CN201922071307U CN211250967U CN 211250967 U CN211250967 U CN 211250967U CN 201922071307 U CN201922071307 U CN 201922071307U CN 211250967 U CN211250967 U CN 211250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ipe
tank body
water outlet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713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迎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angda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angda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angda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angda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713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0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0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0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包括圆筒状的罐体和冷却管,罐体的侧壁内设有环形的中空的安装腔,冷却管沿周向螺旋缠绕于安装腔内,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穿出安装腔的侧壁,在罐体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环形的冷却环,冷却环在罐体内沿竖直方向等距设有若干个,在冷却环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进水副管,进水副管和每个冷却环均连通,进水副管远离冷却环的一端穿出罐体侧壁且连接于进水管,在冷却环上沿竖直方向还设有出水副管,出水副管和每个冷却环均连通,出水副管远离冷却环的一端穿出罐体侧壁且连接于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同时对位于罐体内部和外沿的粉料进行冷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卫浴用塑料板材的生产中,第一步就是将原料粉进行初步混合,而在初步混合的过程中需要对料粉进行预加热,其目的是让粉料的混合更加均匀,而将预热后的粉料输送至下一步的加工设备之前,需要对其先进行冷却,使其能更方便地运输。而用于进行冷却的设备就是料粉冷却罐。
现有的料粉冷却罐包括罐体和冷却管,罐体侧壁为空腔设置,冷却管缠绕设置于侧壁的空腔内,冷却管通入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带走罐体内的热量,实现对粉料的冷却。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相比于液体,粉料的流动性和热传导性均较差,缠绕于罐体侧壁的冷却管无法很好地对位于罐体内部的粉料进行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能对罐体内部的粉料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包括圆筒状的罐体和冷却管,罐体上端为开口设置,在其开口处盖设有顶盖,顶盖上开设有进料口,在罐体侧壁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罐体的侧壁内设有环形的中空的安装腔,冷却管沿周向螺旋缠绕于安装腔内,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穿出安装腔的侧壁,在罐体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环形的冷却环,冷却环在罐体内沿竖直方向等距设有若干个,在冷却环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进水副管,进水副管和每个冷却环均连通,进水副管远离冷却环的一端穿出罐体侧壁且连接于进水管,在冷却环上沿竖直方向还设有出水副管,出水副管和每个冷却环均连通,出水副管远离冷却环的一端穿出罐体侧壁且连接于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水通入进水管,冷却水会分流到进水副管中,从而使冷却管和冷却环均有冷却水流入,当位于罐体外沿的粉料接触罐体的内壁,就会被冷却管冷却,而位于罐体内沿的粉料就会和冷却环接触,通过冷却环进行冷却。在冷却管和冷却环的共同作用下,使罐体内部和边沿的粉料都能得到冷却,在粉料流动相和导热性都不佳的情况下使粉料得到充分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进水管和进水副管均设于罐体侧壁的底部,出水管和出水副管均设于罐体侧壁的顶部,进水副管和出水副管设于冷却环相对远离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和进水副管的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出水管和出水副管的下方,冷却水自下而上流经冷却管和各冷却环,而又由于粉料因为重力的作用下回处于罐体下半部,这使冷却水从下端通入时,能第一时间就对粉料进行降温,达到更好的降温冷却的效果。而在冷却环中,进水副管和出水副管位于冷却环相对的两侧,这使冷却水在从进水副管流入环形的冷却环中时,冷却水往环形两侧流动的路程和速率相同,使冷却环的两侧的冷却效果更加平均,提高冷却效果,且能使冷却水能好的充满冷却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罐体内沿轴向转动连接有搅拌柱,在搅拌柱上沿周向设有搅拌叶,在罐体底部的下方固定有用于驱动搅拌柱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传动轴穿过罐体底部并固定于搅拌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能带动搅拌柱和搅拌叶转动,在搅拌叶的带动下,就能对罐体内的粉料进行搅拌,通过外力的作用增加粉料的流动性,使粉料的冷却更加均匀,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搅拌叶沿搅拌柱轴向等距设有若干层,在竖直方向上搅拌叶和冷却环交替设置,且搅拌叶伸入到两层冷却环之间的空隙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层的搅拌叶能进一步将粉料搅拌均匀,并且使粉料在竖直方向上的冷却更加均匀。搅拌叶位于两层冷却环之间,这使其能采用搅拌半径更大的搅拌叶而又不会与冷却环产生干涉,具有更好的搅拌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顶盖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和搅拌柱同轴,在安装孔内穿设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和安装孔螺纹连接,固定套筒穿入罐体内的一端套设在搅拌柱的上端,固定套筒的内壁和搅拌柱的侧壁抵接,在固定套筒位于罐体外部的一端设有筒帽,筒帽抵紧顶盖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筒能对搅拌柱的上端进行定位,减少搅拌柱上端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横向的晃动,使搅拌过程更加稳定。而固定套筒可通过旋转来改变其与安装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当固定套筒向上旋转,就可从搅拌柱上脱离,其向下旋转,就能重新套设于搅拌柱,这使固定套筒不会干涉到顶盖的启闭。而筒帽则能给固定套筒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旋转施力点,并能对其的旋转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固定套筒内同轴设有定位销,在搅拌柱顶端同轴开设有定位孔,定位销插入到定位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销能提高固定套筒和搅拌柱之间的接触面,使固定套筒能对搅拌柱起到更好的稳定作用,进一步提高搅拌柱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顶盖的侧边设有连接件,在罐体侧壁上设有加强件,在罐体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传动轴转动穿设于加强件且固定于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盖能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而实现旋转式开合,相比于人力控制顶盖的开合,通过第二电机更加方便省力,也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顶盖下方的边缘处沿周向设有橡胶垫圈,在顶盖的侧面沿周向等距设有若干个扣件,在罐体侧壁外部沿周向等距设有相同数量的卡扣,卡扣和扣件的位置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圈能提高顶盖的密封性,使粉料不易从顶盖和槽体之间的缝隙漏出,防止原料的流失。而扣件和卡扣则能将顶盖固定于槽体上,相比于靠顶盖自身重力实现的密封,卡扣和扣件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能对罐体内部和外沿的粉料同时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
2.对粉料进行多层搅拌,使粉料的冷却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3.搅拌柱的转动更加稳定;
4.顶盖方便开合,且顶盖的密封性和固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罐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罐体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罐体;11、顶盖;12、进料口;13、出料口;14、安装腔;20、冷却管;21、进水管;22、出水管;30、冷却环;31、进水副管;32、出水副管;40、搅拌柱;41、搅拌叶;42、第一电机;50、安装孔;51、固定套筒;52、筒帽;53、定位销;54、定位孔;60、连接件;61、加强件;62、第二电机;70、橡胶垫圈;71、扣件;7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包括圆筒状的罐体10,罐体10上端为开口设置,在其开口处盖设有顶盖11,顶盖11上开设有进料口12,在罐体10侧壁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3,罐体10下方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架。在罐体10侧壁内设有中空的安装腔14,在安装腔14内设有冷却管20,在罐体10内部设有冷却环30。粉料从进料口12进入罐体10内部,再从出料口13被运出,往冷却管20和冷却环30中通入冷却水则可对罐体10内的粉料进行冷却降温。
参见图2,冷却管20沿周向螺旋缠绕于安装腔14内,冷却管20的两端分别连有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进水管21连于冷却管20的下端,出水管22连于冷却管20的上端,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穿出安装腔14的侧壁。冷却环30在罐体10内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冷却环30在罐体10内沿竖直方向等距设有四个。在冷却环30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进水副管31,进水副管31包括相连通的主管和四个支管,四个支管分别连接于各冷却环30的相同位置,进水副管31的下端穿出罐体10侧壁且连接于进水管21。在冷却环30上沿竖直方向还设有出水副管32,出水副管32也包括相连通的主管和四个支管,四个支管分别连接于各冷却环30的相同位置,出水副管32的上端穿出罐体10侧壁且连接于出水管22。每个冷却环30的侧边均沿水平方向设有用于固定的连接杆。
冷却水从通入进水管21后,会分流道进水副管31中,从而使冷却管20和冷却环30均有冷却水流入,通过冷却管20和冷却环30能就能同时对罐体10内部和外沿的粉料进行冷却,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
参见图2,进水管21和进水副管31均设于罐体10侧壁的底部,出水管22和出水副管32均设于罐体10侧壁的顶部,进水副管31和出水副管32设于冷却环30相对远离的两侧。冷却水在冷却管20和冷却环30中下进上出,使冷却水在流入后的第一时间就能对粉料进行冷却,使粉料能优先和温度更低的冷却水接触,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
参见图2和图3,在罐体10内沿轴向转动连接有搅拌柱40,在搅拌柱40上沿周向设有搅拌叶41,在罐体10底部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搅拌柱40转动的第一电机42,第一电机42固定于支架,第一电机42的传动轴穿过罐体10底部并固定于搅拌柱40。搅拌叶41沿搅拌柱40轴向等距设有若干层,在竖直方向上搅拌叶41和冷却环30交替设置,且搅拌叶41伸入到两层冷却环30之间的空隙中。通过第一电机42带动搅拌柱40和搅拌叶41进行搅拌,通过外力提高粉料的流动性,使粉料的冷却更加均匀,提高冷却效果。
参见图1,在顶盖11的侧边设有连接件60,在罐体10侧壁上设有加强件61,在罐体10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固定有第二电机62,第二电机62的传动轴转动穿设于加强件61且固定于连接件60。在顶盖11下方的边缘处沿周向设有橡胶垫圈70,在顶盖11的侧面沿周向等距设有若干个扣件71,在罐体10侧壁外部沿周向等距设有相同数量的卡扣72,卡扣72和扣件71的位置一一对应。顶盖11能在第二电机62的驱动下实现旋转开合,橡胶垫圈70则提高了顶盖11的密封性,扣件71和卡扣72怎能使顶盖11得到更好的固定。
参见图3和图4,在顶盖11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孔50,安装孔50和搅拌柱40同轴,在安装孔50内穿设有固定套筒51,固定套筒51和安装孔50螺纹连接,固定套筒51穿入罐体10内的一端套设在搅拌柱40的上端,固定套筒51的内壁和搅拌柱40的侧壁抵接,在固定套筒51位于罐体10外部的一端设有筒帽52,筒帽52抵紧顶盖11上表面。在固定套筒51内同轴设有定位销53,在搅拌柱40顶端同轴开设有定位孔54,定位销53插入到定位孔54中。固定套筒51和定位销53能对搅拌柱40的上端进行固定,防止搅拌柱40在搅拌过程中产生晃动,使搅拌更加稳定,而通过旋转固定套筒51则能控制定位套筒和定位销53的套设状态。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1.在往罐体10内加入粉料后,往进水管21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经过分流分别进入冷却管20和冷却环30,冷却水在冷却管20中自下而上螺旋输送,再从出水管22流出,而冷却水通过进水副管31自下而上分别流入冷却环30中,最后依次经过出水副管32和出水管22流出。冷却水在刚通入时具有最低的温度,此时冷却效果最好,让冷却水下进上出,能第一时间对粉料进行冷却,提高粉料的冷却效果。且冷却管20能对罐体10外沿的粉料进行冷却,冷却环30能对罐体10内部的粉料进行冷却,使冷却更加均匀。
2. 第一电机42能带动搅拌柱40和搅拌叶41转动,在搅拌叶41的带动下,就能对罐体10内的粉料进行搅拌,通过外力的作用增加粉料的流动性,使粉料的冷却更加均匀,提高冷却效果。而多层的搅拌叶41能进一步将粉料搅拌均匀,并且使粉料在竖直方向上的冷却更加均匀。搅拌叶41位于两层冷却环30之间,这使其能采用搅拌半径更大的搅拌叶41而又不会与冷却环30产生干涉,具有更好的搅拌效果。
3. 固定套筒51能对搅拌柱40的上端进行定位,减少搅拌柱40上端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横向的晃动,使搅拌过程更加稳定。而固定套筒51可通过旋转来改变其与安装孔50之间的相对位置,当固定套筒51向上旋转,就可从搅拌柱40上脱离,其向下旋转,就能重新套设于搅拌柱40,这使固定套筒51不会干涉到顶盖11的启闭。而筒帽52则能给固定套筒51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旋转施力点,并能对其的旋转进行限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包括圆筒状的罐体(10)和冷却管(20),罐体(10)上端为开口设置,在其开口处盖设有顶盖(11),顶盖(11)上开设有进料口(12),在罐体(10)侧壁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3),其特征在于:罐体(10)的侧壁内设有环形的中空的安装腔(14),冷却管(20)沿周向螺旋缠绕于安装腔(14)内,冷却管(20)的两端分别连有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穿出安装腔(14)的侧壁,在罐体(10)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环形的冷却环(30),冷却环(30)在罐体(10)内沿竖直方向等距设有若干个,在冷却环(30)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进水副管(31),进水副管(31)和每个冷却环(30)均连通,进水副管(31)远离冷却环(30)的一端穿出罐体(10)侧壁且连接于进水管(21),在冷却环(30)上沿竖直方向还设有出水副管(32),出水副管(32)和每个冷却环(30)均连通,出水副管(32)远离冷却环(30)的一端穿出罐体(10)侧壁且连接于出水管(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其特征在于:进水管(21)和进水副管(31)均设于罐体(10)侧壁的底部,出水管(22)和出水副管(32)均设于罐体(10)侧壁的顶部,进水副管(31)和出水副管(32)设于冷却环(30)相对远离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0)内沿轴向转动连接有搅拌柱(40),在搅拌柱(40)上沿周向设有搅拌叶(41),在罐体(10)底部的下方固定有用于驱动搅拌柱(40)转动的第一电机(42),第一电机(42)的传动轴穿过罐体(10)底部并固定于搅拌柱(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其特征在于:搅拌叶(41)沿搅拌柱(40)轴向等距设有若干层,在竖直方向上搅拌叶(41)和冷却环(30)交替设置,且搅拌叶(41)伸入到两层冷却环(30)之间的空隙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其特征在于:在顶盖(11)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孔(50),安装孔(50)和搅拌柱(40)同轴,在安装孔(50)内穿设有固定套筒(51),固定套筒(51)和安装孔(50)螺纹连接,固定套筒(51)穿入罐体(10)内的一端套设在搅拌柱(40)的上端,固定套筒(51)的内壁和搅拌柱(40)的侧壁抵接,在固定套筒(51)位于罐体(10)外部的一端设有筒帽(52),筒帽(52)抵紧顶盖(11)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套筒(51)内同轴设有定位销(53),在搅拌柱(40)顶端同轴开设有定位孔(54),定位销(53)插入到定位孔(54)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其特征在于:在顶盖(11)的侧边设有连接件(60),在罐体(10)侧壁上设有加强件(61),在罐体(10)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固定有第二电机(62),第二电机(62)的传动轴转动穿设于加强件(61)且固定于连接件(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其特征在于:在顶盖(11)下方的边缘处沿周向设有橡胶垫圈(70),在顶盖(11)的侧面沿周向等距设有若干个扣件(71),在罐体(10)侧壁外部沿周向等距设有相同数量的卡扣(72),卡扣(72)和扣件(71)的位置一一对应。
CN201922071307.1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 Active CN211250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1307.1U CN211250967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1307.1U CN211250967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0967U true CN211250967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6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71307.1U Active CN211250967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09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9336U (zh) 可变桨叶反应釜
CN110354734B (zh) 一种具有径向叶片伸缩功能的转动搅拌装置
CN211250967U (zh) 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料粉冷却罐
CN208697720U (zh) 一种聚乙烯原料颗粒的高效搅拌装置
CN205188758U (zh) 一种侧卧式沥青恒温搅拌装置
CN104941561A (zh) 一种用于rtv和prtv生产的系统
CN210544822U (zh) 固液物料混合装置
CN212795487U (zh) 塑料板材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
CN216654297U (zh) 一种洗手液生产用原料搅拌装置
CN206404641U (zh) 一种高效立式搅拌釜
CN210911107U (zh) 一种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的冷却装置
CN205760813U (zh) 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08642357U (zh) 一种溶解固体物的溶解槽
CN211677731U (zh) 一种防水剂生产线
CN210632118U (zh) 一种反应釜
CN106182691A (zh) 一种塑料薄膜挤出机
CN210846159U (zh) 一种新材料加工生产用预分散装置
CN207747257U (zh) 一种管材原料混合机
CN209226018U (zh) 旋转密封输料装置
CN105642218A (zh) Pu树脂反应釜
CN116688810B (zh) 一种用于非水电解液生产的原料混合设备
CN214521204U (zh) 一种用于吹膜机的预混合上料装置
CN214131183U (zh) 一种铝用碳素添加剂混料装置
CN211636266U (zh) 一种化学合成用溶剂搅拌装置
CN207887027U (zh) 进料速度可控双季铵盐化合物混合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