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6505U - 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6505U
CN211246505U CN201922159337.8U CN201922159337U CN211246505U CN 211246505 U CN211246505 U CN 211246505U CN 201922159337 U CN201922159337 U CN 201922159337U CN 211246505 U CN211246505 U CN 211246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eat
pipe
outle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93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玺
王冬冬
刘来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nan Nano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nan Nano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nan Nano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nan Nano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593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6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6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6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它包括有反应釜,导热油加热系统和导热油冷却系统,所述反应釜的外部设有夹套二,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和导热油冷却系统分别与夹套二的两侧进口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多组并联的电油炉和储油箱,使电油炉能对反应釜进行大批量供热,且电油炉上也设置了单独的进油管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反应釜需要供热的情况选择大批量供热或单独供热,供热结束后还可以通过冷气能迅速对循环中的导热油实施快速冷却,从而对反应釜进行冷却,这样降温时间短,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系统,具体为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综合反应容器,可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做相应的变形,以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其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以及食品等生产领域。
目前,在液体润滑剂生产过程中,对反应釜内的反应物料进行加热所需温度大于100℃,通过导热油进行夹套加热,待反应后,再对物料进行降温,降温时由于夹套内充满导热油,不能对物料进行强制冷却,通常需要等待反应釜中的物料自然冷却,自然冷却过程降温时间比较长,导致生产间断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5462163 U中公开了一种药物合成用快速降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夹套、导热油箱、进油管、回油管和冷凝器;回油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具有一流水间隙;夹套包括内套体和外套体,外套体与内套体之间具有冷却水承载间隙;内管连接于内套体上;流水间隙连接于冷却水承载间隙;冷凝器出水端具有两组,一组连接于外管上与流水间隙相连通,另一组连接于内管上;进油管连接于内套体上。上述实用新型通过导热油箱和冷凝器的设置,能够即时加热反应釜和降温反应釜,但是加热反应釜用的导热油箱只能进行单独供热,无法根据反应釜的需求进行大批量供热;而降温反应釜则是通过水进行冷却,降温时间长,难以应对突发情况,增加了设备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反应釜既能大批量供热,又能单独供热,同时能进行快速冷却的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它包括有反应釜,导热油加热系统和导热油冷却系统,所述反应釜的外部设有夹套二,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和导热油冷却系统分别与夹套二的两侧进口相连,所述导热油冷却系统包括冷热交换机和冷凝器主机,所述冷热交换机的外部设有夹套一,所述冷凝器主机的冷气出口通过管路一与夹套一的进口相连,所述夹套一的出口通过管路二与硅胶干燥器的进口相连,所述硅胶干燥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三与水冷凝器的进口相连,所述水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管路四与油水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所述油水分离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五与冷凝器主机的冷气进口相连,所述冷热交换机的上部设有进油管一,下部设有出油管一,所述出油管一与冷油保温缓存罐一的进口相连,所述冷油保温缓存罐一的出口通过管路八与夹套二的一侧进口相连,所述夹套二的出口通过回油管二与冷油保温缓存罐二的进口相连,所述冷油保温缓存罐二的出口通过回油管三与冷热交换机相连,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多组电油炉和储油箱,所述储油箱通过支撑杆安装在电油炉的上方,所述电油炉和储油箱之间设有传油管,所述传油管的一端与储油箱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电油炉的顶部相连,所述传油管上设有连通器一,所述连通器一的两端分别连接传油管和进油管二,所述电油炉上设有进油管三和出油管二,所述出油管二与集油管的进口相连,所述集油管的出口与热油保温缓存罐一的进口相连,所述热油保温缓存罐一的出口通过管路九与夹套二的另一侧进口相连,所述夹套二的出口通过回油管一与热油保温缓存罐二的进口相连,所述热油保温缓存罐二的出口通过连通器二与储油箱相连。
所述冷凝器主机的机油出口通过管路六与风机的一端相连,所述风机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七与冷凝器主机的机油进口相连。
所述水冷凝器的下部设有进水管一,所述水冷凝器的上部设有出水管一。
所述储油箱上设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可为静压式液位计。
所述进油管三和出油管二的外壁上安装有保温套,所述进油管三上设有阀门九,所述出油管二上设有阀门十。
所述连通器一上设有阀门四,所述传油管上位于连通器一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阀门五和阀门六。
所述出油管一上设有阀门二,所述进油管一上设有阀门三。
所述电油炉上设有进水管二和出水管二,所述进水管二上设有阀门七,所述出水管二上设有阀门八。
所述管路一上设有阀门一,所述管路八上设有阀门十二,所述管路九上设有阀门十一。
所述回油管一上设有阀门十三,所述回油管二上设有阀门十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多组并联的电油炉和储油箱,使电油炉能对反应釜进行大批量供热,满足一些大型工业的需求;同时,电油炉上也设置了单独的进油管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反应釜需要供热的情况选择大批量供热或单独供热,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冷气对循环中的导热油实施降温,从而对反应釜进行快速冷却,这样降温时间短,可以应对突发情况,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热交换机;2、夹套一;3、冷凝器主机;4、硅胶干燥器;5、水冷凝器;6、油水分离器;7、风机;8、管路一;8-1、阀门一;9、管路二;10、管路三;11、管路四;12、管路五;13、管路六;14、管路七;15、出油管一;16、进油管一;17、进水管一;18、出水管一;19、阀门二;20、阀门三;21、电油炉;22、储油箱;23、连通器一;24、液位计;25、进油管二;26、进水管二;27、出水管二;28、进油管三;29、出油管二;30、保温套;31、阀门四;32、阀门五;33、阀门六;34、阀门七;35、阀门八;36、阀门九;37、阀门十;38、传油管;39、反应釜;40、夹套二;41、冷油保温缓存罐一;42、冷油保温缓存罐二;43、热油保温缓存罐一;44、热油保温缓存罐二;45、回油管一;46、集油管;47、回油管二;48、回油管三;49、管路八;50、连通器二;51、管路九;52、阀门十一;53、阀门十二;54、阀门十三;55、阀门十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反应釜39,导热油加热系统和导热油冷却系统,所述反应釜39的外部设有夹套二40,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和导热油冷却系统分别与夹套二40的两侧进口相连。
所述导热油冷却系统包括冷热交换机1和冷凝器主机3,所述冷热交换机1的外部设有夹套一2,所述冷凝器主机3的冷气出口通过管路一8与夹套一2的进口相连,用于向夹套一2内输送冷气,对冷热交换机1内的导热油进行快速降温,其中管路一8上设有阀门一8-1,用于夹套一2内的冷气输送量。
所述夹套一2的出口通过管路二9与硅胶干燥器4的进口相连,对使用后的高温冷气进行干燥处理,当冷气与存放滚烫导热油的冷热交换机1外壁相接处后,会使冷气气体温度升高并夹杂着少许液体,如果不对冷气进行干燥处理,一方面会令系统管路内冷冻油劣化加速,另外一方面也会导致冷凝器主机3内的制冷系统出现冰堵异常。
所述硅胶干燥器4的出口通过管路三10与水冷凝器5的进口相连,其中水冷凝器5的下部设有进水管一17,上部设有出水管一18,使干燥后的高温冷气通过循环水冷却进行降温。
所述水冷凝器5的出口通过管路四11与油水分离器6的进口相连,所述油水分离器6的出口通过管路五12与冷凝器主机3的冷气进口相连,冷却后的冷气通过油水分离器6再一次进行干燥处理,防止使用过的冷气中夹带着少许冷冻油。
所述冷凝器主机3的机油出口通过管路六13与风机7的一端相连,所述风机7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七14与冷凝器主机3的机油进口相连,用于对冷凝器主机3工作中的机油进行降温,防止机油温度过高而造成冷凝器主机3内部出现严重故障。
所述冷热交换机1的上部设有进油管一16,下部设有出油管一15,其中进油管一16和出油管一15均穿过夹套一2与冷热交换机1的内部存油箱相连,便于导热油炉中的导热油进入冷热交换机1内。所述出油管一15上设有阀门二19,用于控制导热油对反应釜的冷却量。所述进油管一16上设有阀门三20,用于控制导热油的加热量。
所述出油管一15与冷油保温缓存罐一41的进口相连,所述冷油保温缓存罐一41的出口通过管路八49与夹套二40的一侧进口相连,对反应釜进行降温,防止导热油从出油管一5直接流入夹套二40中,造成夹套二40内的压力过大。所述夹套二40的出口通过回油管二47与冷油保温缓存罐二42的进口相连,所述冷油保温缓存罐二42的出口通过回油管三48与冷热交换机1相连,用于对反应釜39冷却后的导热油流回冷热交换机1内进行循环使用,节约资源。所述管路八49上设有阀门十二53,用于控制冷油保温缓存罐一41内冷的导热油流入夹套二40内的量。所述回油管二47上设有阀门十四55,根据冷热交换机1内的存放量,来控制使用后的导热油流回冷油保温缓存罐二42的量,防止管道中压力过大。
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多组电油炉21和储油箱22,便于对反应釜39进行大批量供热。所述储油箱22通过支撑杆安装在电油炉21的上方,所述电油炉21和储油箱22之间设有传油管38,所述传油管38的一端与储油箱22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电油炉21的顶部相连,使储油箱22中的导热油通过传油管38流进电油炉21内的加热炉中。
所述传油管38上设有连通器一23,所述连通器一23的两端分别连接传油管38和进油管二25,保证进油管二25的导热油进入各个储油箱22内的量是一样的,在进油管二25和各个储油箱22内的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一23连通各个储油箱22中的液面保持相平。所述连通器一23上设有阀门四31,所述传油管38上位于连通器一23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阀门五32和阀门六33,打开阀门四31和阀门五32且关闭阀门六33,使进油管二25内需要加热的导热油先进入各个储油箱22中,进入完毕后,关闭阀门四31同时打开阀门六33,使储油箱22中的导热油通过传油管38流进电油炉21内的加热炉进行加热。
所述储油箱22上设有液位计24,该液位计24可为静压式液位计,便于操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储油箱22中的进油量,也可以通过液位计24来控制电油炉21内导热油的加热量。
所述电油炉21上设有进油管三28和出油管二29,所述进油管三28上设有阀门九36,所述出油管二29上设有阀门十37,当反应釜39不需要大批量供热时,关闭阀门四31、阀门五32和阀门六33,同时打开阀门阀门九36,让需要加热的少量导热油通过进油管三28流入电油炉21中进行加热,使电油炉21对反应釜39进行单独供热,从而降低能源损耗。所述进油管三28和出油管二29的外壁上安装有保温套30,使进油管三28和出油管二29内的导热油不和外界产生热交换,保证导热油热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达到节能目的。
所述出油管二29与集油管46的进口相连,所述集油管46的出口与热油保温缓存罐一43的进口相连,所述热油保温缓存罐一43的出口通过管路九51与夹套二40的另一侧进口相连,用于对反应釜39进行供热。所述夹套二40的出口通过回油管一45与热油保温缓存罐二44的进口相连,所述热油保温缓存罐二44的出口通过连通器二50与储油箱22相连,用于对反应釜39供热后的导热油流回储油箱22内进行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所述管路九51上设有阀门十一52,用于控制热油保温缓存罐一43内热的导热油进入夹套二40内的量。所述回油管一45上设有阀门十三54,用于根据多个储油箱22内的存放量,来控制使用后的导热油流回热油保温缓存罐二44的量,防止管道中压力过大。
所述电油炉21上设有进水管二26和出水管二27,所述进水管二26上设有阀门七34,所述出水管二27上设有阀门八35,使电油炉21工作时,便于对电油炉21内的机油进行降温,延长电油炉21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根据反应釜39内的物料反应条件,选择加热或冷却。
实施例一,对反应釜39内的物料进性冷却处理:
首先打开进油管一16上的阀门三20,使需要冷却的导热油全部流入冷热交换机1内并关上阀门三20,接着打开管路一8上的阀门一8-1,使冷凝器主机3内冷气流入冷热交换机1外部的夹套一2中,对流入冷热交换机1内的热导热油进行冷却,当热导热油的温度冷却后,即可打开出油管一15上的阀门二19,使冷却后的导热油先流入冷油保温缓存罐一41内,然后打开阀门十二53使冷油保温缓存罐一41内的导热油流入反应釜39外部的夹套二40中,对反应釜39内的物料进行冷却处理。使用后的导热油通过回油管二47流入冷油保温缓存罐二42内,再从冷油保温缓存罐二42内流入冷热交换机1内重新冷却,以此循环运行。
而用于对热导热油进行冷却的冷气,则从夹套一2的下部出口通过管路二9进入硅胶干燥器4内进行干燥处理,处理过后的冷气再从硅胶干燥器4的出口通过管路三10进入水冷凝器5中通过循环水冷却,冷却后的冷气通过管路四11进入油水分离器6中再一次进行过滤,确保使用后的冷气无杂质,过滤后的冷气最后通过管路五12进入冷凝器主机3内等待下一次使用。
而冷凝器主机3在不断工作时,其内部机油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当机油温度过高时,会造成冷凝器主机3内部出现故障,所以将冷凝器主机3的机油出口通过管路六13与风机7的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管路七14与冷凝器主机3的机油进口相连,对冷凝器主机3工作中的机油进行降温。
实施例二,对反应釜39内的物料进性加热处理:
当反应釜内的物料需要进行大批量供热时,操作人员先打开阀门四31和阀门五32,且关闭阀门六33,使进油管二25内的导热油进入到各个储油箱22中,接着关闭关闭阀门四31同时打开阀门六33,使储油箱22中的导热油通过传油管38进入电油炉21内的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打开阀门十37,使加热好的导热油从出油管二29流入集油管46中进行汇合,集油管46中汇合好的导热油在流入热油保温缓存罐一43内进行释压缓存,然后打开阀门十一52,使热导热油进入反应釜39外部的夹套二40内,对反应釜39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处理。使用后的导热油通过回油管一45先流入热油保温缓存罐二44内,再通过连通器二50从热油保温缓存罐二44流入各个储油箱22中,进行循环运行。
当反应釜39内的物料只需单独供热时,操作人员关闭阀门四31、阀门五32、阀门六33且打开进油管三28上的阀门九36,使需要加热的导热油从进油管三28进入电油炉21内的加热炉中加热即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其它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Claims (10)

1.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它包括有反应釜(39),导热油加热系统和导热油冷却系统,所述反应釜(39)的外部设有夹套二(40),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和导热油冷却系统分别与夹套二(40)的两侧进口相连,其特征是所述导热油冷却系统包括冷热交换机(1)和冷凝器主机(3),所述冷热交换机(1)的外部设有夹套一(2),所述冷凝器主机(3)的冷气出口通过管路一(8)与夹套一(2)的进口相连,所述夹套一(2)的出口通过管路二(9)与硅胶干燥器(4)的进口相连,所述硅胶干燥器(4)的出口通过管路三(10)与水冷凝器(5)的进口相连,所述水冷凝器(5)的出口通过管路四(11)与油水分离器(6)的进口相连,所述油水分离器(6)的出口通过管路五(12)与冷凝器主机(3)的冷气进口相连,所述冷热交换机(1)的上部设有进油管一(16),下部设有出油管一(15),所述出油管一(15)与冷油保温缓存罐一(41)的进口相连,所述冷油保温缓存罐一(41)的出口通过管路八(49)与夹套二(40)的一侧进口相连,所述夹套二(40)的出口通过回油管二(47)与冷油保温缓存罐二(42)的进口相连,所述冷油保温缓存罐二(42)的出口通过回油管三(48)与冷热交换机(1)相连,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多组电油炉(21)和储油箱(22),所述储油箱(22)通过支撑杆安装在电油炉(21)的上方,所述电油炉(21)和储油箱(22)之间设有传油管(38),所述传油管(38)的一端与储油箱(22)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电油炉(21)的顶部相连,所述传油管(38)上设有连通器一(23),所述连通器一(23)的两端分别连接传油管(38)和进油管二(25),所述电油炉(21)上设有进油管三(28)和出油管二(29),所述出油管二(29)与集油管(46)的进口相连,所述集油管(46)的出口与热油保温缓存罐一(43)的进口相连,所述热油保温缓存罐一(43)的出口通过管路九(51)与夹套二(40)的另一侧进口相连,所述夹套二(40)的出口通过回油管一(45)与热油保温缓存罐二(44)的进口相连,所述热油保温缓存罐二(44)的出口通过连通器二(50)与储油箱(2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冷凝器主机(3)的机油出口通过管路六(13)与风机(7)的一端相连,所述风机(7)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七(14)与冷凝器主机(3)的机油进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冷凝器(5)的下部设有进水管一(17),所述水冷凝器(5)的上部设有出水管一(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油箱(22)上设有液位计(24),所述液位计(24)可为静压式液位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油管三(28)和出油管二(29)的外壁上安装有保温套(30),所述进油管三(28)上设有阀门九(36),所述出油管二(29)上设有阀门十(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通器一(23)上设有阀门四(31),所述传油管(38)上位于连通器一(23)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阀门五(32)和阀门六(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出油管一(15)上设有阀门二(19),所述进油管一(16)上设有阀门三(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油炉(21)上设有进水管二(26)和出水管二(27),所述进水管二(26)上设有阀门七(34),所述出水管二(27)上设有阀门八(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管路一(8)上设有阀门一(8-1),所述管路八(49)上设有阀门十二(53),所述管路九(51)上设有阀门十一(5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回油管一(45)上设有阀门十三(54),所述回油管二(47)上设有阀门十四(55)。
CN201922159337.8U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 Active CN211246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9337.8U CN211246505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9337.8U CN211246505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6505U true CN211246505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3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9337.8U Active CN211246505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65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4411A (zh) * 2022-09-08 2022-10-11 江苏荣亿达温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控制的温控一体机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4411A (zh) * 2022-09-08 2022-10-11 江苏荣亿达温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控制的温控一体机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46505U (zh) 一种原料药的反应釜导热油加热和冷却系统
CN102120162B (zh) 实现高温高压水热处理组合式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
CN212081886U (zh) 一种成套的加热升温—冷却降温设备
CN215028880U (zh) 一种加热反应釜
CN202346974U (zh) 一种外取热器
CN212595643U (zh) 一种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反应釜
CN108671865A (zh) 采用夹套排气的双盘管节能高效反应釜
CN206731101U (zh) 一种导热油温度控制系统
CN209121935U (zh) 一种基于食品生产用可间接加热的食品加热装置
CN214620092U (zh) 一种物料稳定加热装置
CN207545501U (zh) 一种高温消毒灭菌自动控制系统
CN211041400U (zh) 一种药用辅料的导热油加热系统
CN206454625U (zh) 一种复合型反应器温控系统
CN220750883U (zh) 一种食用油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7140342U (zh) 一种具有蒸汽冷凝回收装置的反应釜
CN205481103U (zh) 间接冷却塔暖风热利用系统
CN213013001U (zh) 一种用于压力容器整体热处理的装置
CN207169703U (zh) 一种夹套式反应釜
CN219390628U (zh) 一种热能交换装置
CN214276609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05455950U (zh) 一种反刍饲料蛋氨酸保护工艺中设备热循环系统
CN209519774U (zh) 一种节能效果好的反应釜
CN205308314U (zh) 一种水热解反应器
CN217119968U (zh) 一种莱赛尔纤维生产过程节能综合利用系统
CN216864119U (zh) 一种酿酒用循环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