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8347U - 一种电芯支架、电池盒及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支架、电池盒及平衡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38347U CN211238347U CN202020106745.7U CN202020106745U CN211238347U CN 211238347 U CN211238347 U CN 211238347U CN 202020106745 U CN202020106745 U CN 202020106745U CN 211238347 U CN211238347 U CN 2112383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cell
- battery
- holes
- support
- cell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支架、电池盒及平衡车,其中的电芯支架上侧边缘的两端均向上凸出地设置有凸出部,电芯支架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位置低于所述凸出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芯支架,两凸出部之间的空间可用于容纳电路板,两凸出部可对电路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容纳部的位置低于凸出部的位置,则电芯安装后,电芯处于电路板的下方,凸出部在对电路板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整个电芯支架也对电芯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使电芯安装便利,连接牢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支架、电池盒及平衡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平衡车一般含有的电池盒,电池盒中含有电芯和固定电芯的固定装置,结构复杂,电芯安装不便;与电芯连接的电路板安装不便,安装后的电路板极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支架、电池盒及平衡车,结构简单巧妙,可有使得电芯安装便利,也可使与电芯连接的电路板安装牢靠,不易受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芯支架,电芯支架上侧边缘的两端均向上凸出地设置有凸出部,电芯支架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位置低于所述凸出部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芯支架的上侧边缘的两端向上凸出地设置凸出部,两凸出部之间的空间可用于容纳电路板,两凸出部可对电路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容纳部的位置低于凸出部的位置,则电芯安装后,电芯处于电路板的下方,凸出部在对电路板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整个电芯支架也对电芯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使电芯安装便利,连接牢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部为至少两排,至少两列。横向(左右方向)为排,竖向(上下方向)为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部至少两排,至少两列,有利于电芯的安装排列,使电芯支架安装完电芯后,即使安装较多的电芯,其结构也较为紧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部为通孔,各通孔的末端,设置有环形抵靠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部为通孔,通孔的末端设置环形抵靠部,有利于电芯的端部直接插在通孔中,并抵靠在环形抵靠部上,电芯的电极可对应于环形抵靠部中心的通孔,便于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芯支架的外侧表面向内开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竖向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连通对应排的各通孔,第二凹槽连通对应列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芯支架外侧为远离电芯所在的一侧,电芯支架的内侧为靠近电芯所在的一侧,在电芯支架的外侧设置向内开设的横向的第一凹槽和竖向的第二凹槽,有利于导电条的安装,使电芯的电极在连接导电条的同时,导电条能贴紧安装于电芯支架上,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芯支架上,在相邻排的通孔之间,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也处于相邻列的通孔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排的通孔之间,开设第三凹槽,有利于减轻整个电芯支架的重量,也便于加工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芯支架的上部表面,在相邻两通孔之间,向下开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电芯支架的下部表面,在相邻两通孔之间,开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凹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芯支架的上部表面及下部表面设置各凹陷部,有利于减轻整个电芯支架的重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芯支架的上部表面,具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凸起部的上表面呈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部的设置,有利于对电路板进行支撑,也可使电路板与电芯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避免电芯与电路板相互干扰,对两者均会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为两排,上排通孔个数为六个,下排通孔个数为四个,上排通孔中的中间四个通孔与下排通孔的位置对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数量及位置排布,有利于安装合适数量的电芯,适配于平衡车的需求,结构紧凑,下排通孔为四个,上排通孔为六个,适配于平衡车的壳体结构,有利于后续的安装。
电池盒,包括至少两个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电芯支架,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电路板和若干电芯,所述电芯的数量与一个电芯支架上的容纳部的数量相对应,电芯的一端处于一个电芯支架的容纳部内,电芯的另一端处于另一个电芯支架的容纳部内,电路板处于两个电芯支架的上部且位于各凸出部之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盖合后构成用于安装电芯支架、电路板和电芯的腔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盒采用此种电芯支架,只需对电芯的端部进行固定安装,即可满足多个电芯之间的紧凑组装。
平衡车,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电池盒,还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电池盒安装于上壳和下壳盖合所形成的空间内。平衡车,采用上述方案的电池盒,供电稳定可靠,便于推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支架结构简单巧妙,凸出部在对电路板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整个电芯支架也对电芯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使电芯安装便利,连接牢靠;电池盒的结构也紧凑耐用,电芯布置合理,占用空间小,电路板也受到保护;平衡车的操控性能提升,供电持续稳定。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芯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电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电芯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提供的电池盒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电池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电池盒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图8中I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图8中II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电池盒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提供的电池盒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3的III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电芯支架1、通孔11、凸出部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第三凹槽15、第一凹陷部16、第二凹陷部17、环形抵靠部18、凸起部19、第一壳体2、第一固定耳21、第二固定耳22、第一弧形凸沿23、卡线部24、电芯3、第一导电条4、导电条一41、弧形凸出部一411、导电条二42、弧形凸出部二421、电路板5、接头51、第二壳体6、第三固定耳61、第四固定耳62、第二弧形凸沿63、第二导电条7、导电条三71、弧形凸出部三711、导电条四72、弧形凸出部四721、上壳8、第一安装柱81、第二安装柱82、凸条821、下壳9。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扣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竖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申请中的“前”,如无其他说明,指的是图1中靠近观察者的一侧,也即图7中接头51所在的一侧,“后”,指的是图1中远离观察者的一侧,也即图7中与接头51相对的那一侧。“左”、“右”指的是图1所示的左、右,也即图7中第四固定耳62所在的方向。
实施例1
一种电芯支架,参阅图1和图2,电芯支架1上侧边缘的两端均向上凸出地设置有凸出部12(本申请中的上、下、高等表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仅是相对而言的,在变化电芯支架的安装位置或安装方向时,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如若将电芯支架颠倒放置,则上侧边缘同样可理解为下侧边缘,向上凸出同样可理解为向下凸出,均应理解为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电芯支架1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部,容纳部的位置低于凸出部12的位置。容纳部为至少两排,至少两列。容纳部为通孔11,各通孔11的末端,设置有环形抵靠部18。具体地,以图1所示方向为例,电芯支架1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若干通孔11,通孔11的孔径可与电芯的直径相适配。电芯支架的左右两侧的上部,均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出部12,两凸出部12之间形成一凹槽,可用于放置和支撑电路板。凸出部的最外缘可与电芯盒的壳体接触,凸出部12的最外缘与两凸出部12之间的凹槽底部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使得设置于凹槽内的电路板与电芯盒的壳体不接触,保证电路板不被电池盒的壳体挤压,也不被电芯挤压,可对电路板起保护作用。两凸出部12相对的内侧面,均为竖直面,两凸出部12相对的外侧面,呈弧形面。通孔11至少两排,呈上下排列,上排通孔11的数量为6个,下排通孔的数量为4个,上排通孔中的中间4个通孔与下排通孔的位置对齐,整个电芯支架沿其中心位置呈左右对称。
电芯支架1的前侧表面向后开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凹槽13和竖向设置的第二凹槽14,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均用于放置导电条,第一凹槽13的排数与通孔11的排数对应,各第一凹槽13连通其对应排的各通孔,第二凹槽14的列数与通孔的列数对应,各第二凹槽14连通其对应列的各通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设置,不会使得导电条占用电芯支架侧面的空间,也便于适应不同的电连接方式。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不设置此类凹槽。
以图1为例,电芯支架1的外侧表面(也即前侧表面),在各排通孔之间,开设有向内(向后)凹陷的第三凹槽15,第三凹槽15的左右方向的截面呈多边形,本实施例中,大致呈菱形。第三凹槽15为5个,各个第三凹槽15也处于相邻的两列通孔之间。第三凹槽15的设置,有利于节省原材料及加工成型,也有利于减重。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凹槽可由电芯支架的内侧表面向外侧开设,即由后向前开设。
电芯支架1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呈凹陷状,且为弧形过渡。
电芯支架1的上部表面,在相邻两通孔之间,向下开设有第一凹陷部16,电芯支架1的下部表面,在相邻两通孔之间,开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凹陷部17。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的设置,有利于节省原材料,也有利于减重。在电芯支架的后侧表面,在各凸出部12的下方,开设有向前凹陷的凹槽,以节省原材料和减重,凹槽内可设置肋板以增加强度。
电芯支架1上,在各通孔11的前侧面,均设置有环形抵靠部18,以用于对电芯进行抵靠或限位。
实施例2
一种电芯支架,参阅图3及图4,以图3所示方向为例,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点在于,电芯支架1的上部表面,具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19,凸起部19的上表面呈平面。凸起部19具有支撑电路板,防止电路板与电芯之间挤压的作用。在相邻两通孔之间,不具有向下开设的第一凹陷部。电芯支架1的下部表面,呈平面状,在相邻两通孔之间,不具有开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凹陷部17。
电芯支架1的后侧表面而非前侧表面,在各排通孔之间,开设有向前凹陷的第三凹槽15,第三凹槽15的左右方向的截面呈多边形,本实施例中,大致呈菱形。第三凹槽15为5个,各个第三凹槽15也处于相邻的两列通孔之间。
上排通孔与电芯支架1的上部表面之间开设有向前凹陷的凹槽,凹槽的左右方向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下排通孔与电芯支架1的下部表面之间开设有向前凹陷的凹槽,凹槽的左右方向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
在电芯支架的内侧表面(也即后侧表面),在各凸出部12的下方,开设有向外(向前)凹陷的凹槽,本实施例中,可不在凹槽中设置肋板,当然不排除其他实施例中设置肋板的情形。
本实施例的电芯支架的其他结构和技术效果如实施例1所述,不再赘述。
实施例3
电池盒,参阅图5至图12,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芯支架1,还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6、电路板5及电芯3。电芯支架1为两个,可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任一电芯支架1及其组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为下壳体,其向下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纳各电芯支架及电芯的腔体,腔体的形状可与电芯支架、电芯所构成的整体的下部外缘的形状相适配,具体来说,第一壳体2的中部可较左右两侧凸出,中部与左右两侧的连接部位呈向上凹陷的弧形过渡。
第一壳体2的上部边缘具有第一固定耳21和第二固定耳22。第一固定耳21用于连接第二壳体6上的第三固定耳61,第二固定耳22可连接第二壳体6上的第四固定耳62并连接至平衡车的壳体上。第一固定耳21上可开设圆形通孔或内螺纹孔。第二固定耳22上开设有长圆形通孔。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耳21位于第一壳体上部的左右两侧边缘和前侧边缘,第二固定耳22位于第一壳体上部的左右两侧边缘,且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耳21的前后方向,均设置第二固定耳22。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耳21的位置和个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在第一壳体上部的各侧边缘,均设置第一固定耳等。
第一壳体2的上部的前侧边缘位置,还设置有用于保护线缆的第一弧形凸沿23,第一弧形凸沿所围的范围内,在第一壳休2上开设有用于线缆穿过的弧形槽。
第二壳体6为上壳体,其向上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纳各电芯支架及电芯的腔体,腔体的形状可与电芯支架、电芯所构成的整体的上部外缘的形状相适配。
第二壳体6的下部边缘具有第三固定耳61和第四固定耳62。第三固定耳61用于连接第一壳体2上的第一固定耳21,第四固定耳62可连接第一壳体2上的第二固定耳22并连接至平衡车的壳体上。第三固定耳61上可开设圆形通孔或内螺纹孔。第四固定耳62上开设有长圆形通孔。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耳61位于第二壳体下部的左右两侧边缘和前侧边缘,第四固定耳62位于第二壳体下部的左右两侧边缘,且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耳61的前后方向,均设置第四固定耳62。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固定耳61的位置和个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在第一壳体下部的各侧边缘,均设置第三固定耳等。
第二壳体6的下部的前侧边缘位置,还设置有用于保护线缆的第二弧形凸沿63,与第一弧形凸沿23可相匹配,第二弧形凸沿所围的范围内,在第二壳休6上开设有用于线缆穿过的弧形槽,可与第一壳体2上的第一弧形凸沿内的弧形槽相匹配,构成圆形通孔,用于线缆穿过,也具有密封作用,当然,该弧形槽的形状还可为其他形状的槽,只要能供线缆穿过即可,可设置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一壳体2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呈向上凹陷状,各凹陷处设置有卡线部24,卡线部24为弧形弯曲状,卡线部24的根部连接第一壳体2的外壁,卡线部24的自由端与第一壳体2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卡线部24与第一壳体2的外壁之间构成用于容纳导线的空间。
电路板5上可设置有控制IC、MOS开关、电阻、电容等,以监视电芯的电压和充放回路的电流,即时控制电流回路的通断,对电芯起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
本实施例中,电芯3为圆柱状电芯,数量为10个,上排电芯为6个,下排电芯为4个。各电芯3的一侧的电极通过第一导电条4连接至电路板5,各电芯3的另一侧的电极通过第二导电条7连接至电路板5。
第一导电条4包括导电条一41和导电条二42,导电条一41为纵向延伸的长导电条,数量为四个,导电条二42为纵向延伸的短导电条,数量为两个,四个导电条一41处于两个导电条42之间,每个导电条一41上设有上下位置的两个弧形凸出部一411,弧形凸出部一向电芯所在一侧凸出,用以接触电芯的电极,导电条二42上设有弧形凸出部二421,弧形凸出部二向电芯所在一侧凸出,用以接触电芯的电极,弧形凸出部二421的位置与上部的弧形凸出部一411的位置齐平。各导电条呈片状结构。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导电条的结构可为其他形状(如条状结构),导电条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结构或多或少地布局。
第二导电条7包括导电条三71和导电条四72,导电条四72处于导电条三71的下方,导电条三71包括横向连接部和弯折的竖向连接部,竖向连接部的上端连接电路板5,竖向连接部的下端连接横向连接部。导电条四72通过导线连接至电路板5。导电条三71数量为三个,将上排电芯分别连接至电路板5,在各导电条三71的外侧,可粘贴设置软质绝缘材料,便于导线的越过。导电条四72为横向延伸的短导电条,数量为两个,通过导线越过导电条三71将下排电芯连接至电路板5。其中在导线越过导电条三71的电芯支架外侧,以及其他可能发生误接触的地方具有绝缘的条状物,绝缘物粘贴在电芯支架外侧和/或导电条上。导电条三71上的横向连接部上设有弧形凸出部三711,弧形凸出部三向电芯所在一侧凸出,用以接触电芯的电极,每个导电条四72上设有两个弧形凸出部四721,弧形凸出部四向电芯所在一侧凸出,用以接触电芯的电极,弧形凸出部可以使电芯与导电条焊接牢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不设置弧形凸出部,而直接将导电条四焊接于电芯的电极处。各导电条呈片状结构、条状结构或其他结构。
安装时,各电芯3的一端处于一个电芯支架1上的相应的通孔11内,电芯3的端部抵靠住环形抵靠部18,各电芯3的另一端处于另一个电芯支架1上的相应通孔11内,电芯3的另一端的端部抵靠住相应通孔11内的环形抵靠部18,即各电芯3处在两电芯支架1之间,第一导电条4处于电芯支架1的外侧,导电条一41上的各弧形凸出部一411从相应的通孔11中凸出以接触相应电芯的电极,导电条二42上的各弧形凸出部二421从相应的通孔11中凸出以接触相应电芯的电极,第二导电条7处于另一个电芯支架1的外侧,导电条三71上的弧形凸出部三711从相应的通孔11中凸出以接触相应电芯的电极,导电条四72上的弧形凸出部四721从相应的通孔11中凸出以接触相应电芯的电极。各电芯3和电芯支架1组成电芯组件,电芯组件处于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6所围成的腔体内。电路板5位于上排电芯的上表面,电路板5与第二壳体6之间具有间隙,四个凸出部12可抵靠第二壳体6,以对电路板5进行保护。第一固定耳21和第三固定耳61相对齐,以便于用固定件(如螺丝等)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紧固连接。第二固定耳22和第四固定耳62相对齐。接头51通过导线连接至电路板5。
实施例4
平衡车,参阅图13和图14,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盒,还包括上壳8和下壳9,电池盒处于上壳8和下壳9盖合后的空间内,本实施例中,电池盒安装于上壳8上。其他实施例中,电池盒可安装于下壳9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盒的安装方向和位置均可作调整,以适应整个车型的变化。
上壳8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柱81和第二安装柱82,第一安装柱81的横截面外缘为圆形,第一安装柱上开设有用于紧固件安装的孔,第二安装柱82大致呈扁平状,扁平状的第二安装柱82的前侧和/或后侧表面,具有凸出的凸条821。安装时,第二安装柱82(或称为定位柱,用于自动组装时的定位,方便安装,节省螺丝)可插入第二固定耳22和第四固定耳62中,凸条821可抵靠住第二固定耳22和第四固定耳62的长圆形通孔的侧壁,以对电池盒进行限位。第一安装柱81上可安装紧固件,以便将电池盒紧固于平衡车的壳体上。第二安装柱82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然也可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柱结构一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电芯支架(1)上侧边缘的两端均向上凸出地设置有凸出部(12),电芯支架(1)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位置低于所述凸出部(12)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为至少两排,至少两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为通孔(11),各通孔(11)的末端,设置有环形抵靠部(1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1)的外侧表面向内开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凹槽(13)和竖向设置的第二凹槽(14),第一凹槽(13)连通对应排的各通孔(11),第二凹槽(14)连通对应列的通孔(1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1)上,在相邻排的通孔(11)之间,开设有第三凹槽(15),第三凹槽(15)也处于相邻列的通孔(11)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1)的上部表面,在相邻两通孔之间,向下开设有第一凹陷部(16),所述电芯支架(1)的下部表面,在相邻两通孔之间,开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凹陷部(17)。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1)的上部表面,具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19),凸起部(19)的上表面呈平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为两排,上排通孔个数为六个,下排通孔个数为四个,上排通孔中的中间四个通孔与下排通孔的位置对齐。
9.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支架,还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6)、电路板(5)和若干电芯(3),所述电芯(3)的数量与一个电芯支架(1)上的容纳部的数量相对应,电芯(3)的一端处于一个电芯支架(1)的容纳部内,电芯(3)的另一端处于另一个电芯支架(1)的容纳部内,电路板(5)处于两个电芯支架(1)的上部且位于各凸出部(12)之间,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6)盖合后构成用于安装电芯支架(1)、电路板(5)和电芯(3)的腔体。
10.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盒,还包括上壳(8)和下壳(9),所述电池盒安装于上壳(8)和下壳(9)盖合所形成的空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06745.7U CN211238347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电芯支架、电池盒及平衡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06745.7U CN211238347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电芯支架、电池盒及平衡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38347U true CN211238347U (zh) | 2020-08-11 |
Family
ID=71925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06745.7U Active CN211238347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电芯支架、电池盒及平衡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383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56700A1 (zh) * | 2021-01-19 | 2022-07-28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芯、电池总成和汽车 |
-
2020
- 2020-01-17 CN CN202020106745.7U patent/CN2112383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56700A1 (zh) * | 2021-01-19 | 2022-07-28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芯、电池总成和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15024B (zh) |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 | |
EP3651237B1 (en) | Battery pack with improved assembly structure | |
KR102321513B1 (ko) | 버스바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 |
CN109950448B (zh) | 软包锂电池模组 | |
JP3676226B2 (ja) | 電動の乗り物用の電池パック | |
CN211238347U (zh) | 一种电芯支架、电池盒及平衡车 | |
CN209515783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箱 | |
CN111900319A (zh) | 一种电池包、电动汽车及储能装置 | |
CN217589318U (zh) | 一种连接片、具有其的电芯及动力电池 | |
CN218275000U (zh) | 单体电池与电池包 | |
CN20410312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7134579U (zh) | 一种电池存储机箱 | |
CN2722445Y (zh) | 电池引出结构及含有该电池引出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 |
CN212303805U (zh) | 一种电池盒及其平衡车 | |
CN111785881B (zh) | 一种多方式安装的两轮车用的电池包 | |
JP2014165044A (ja) | 接続部材および配線モジュール | |
CN109301142B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218867330U (zh) | 一种线束组件及电池包 | |
CN220042207U (zh) | 电池及电池装置 | |
CN219739223U (zh) | 一种电池包 | |
CN220510152U (zh) | 电池包 | |
CN215731902U (zh) | 电池盒 | |
CN217427165U (zh) | 一种破板式电连接器 | |
CN220065999U (zh) | 电池包和储能设备 | |
CN220710530U (zh) | 钠离子电池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