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2146U - 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2146U
CN211222146U CN201921652723.4U CN201921652723U CN211222146U CN 211222146 U CN211222146 U CN 211222146U CN 201921652723 U CN201921652723 U CN 201921652723U CN 211222146 U CN211222146 U CN 211222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omposite
tire
stat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27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27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2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2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2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T)依次布置的复合工位(100)、裁切工位(200)、及出料工位(300);所述复合工位(100)设有压辊机构,用于将胎侧物料(1)与内衬物料(2)拼接复合成轮胎复合件(5),所述裁切工位(200)设有裁切机构,用于定长裁切所述轮胎复合件(5);所述复合工位(100)还设有预复合加热机构(6),用于对待复合的所述胎侧物料(1)和内衬物料(2)的粘合处预加热。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能够有效地改善轮胎复合件中内衬物料与胎侧物料的预复合效果,保证轮胎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成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复合件(也称PA复合件)由内衬物料和胎侧物料搭接复合而成,其中,两条胎侧物料分别位于内衬物料的两侧。图1显示了一种现有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在该供料装置中,内衬物料2与位于其两侧的胎侧物料1在复合工位100上经压辊机构3预复合成一体后,在裁切工位200处经裁切机构4进行定长裁切,形成用于轮胎胎体组件成型的轮胎复合件5,最后经出料工位300输送到贴合鼓上进行贴合。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胎侧物料和内衬物料在预复合时,经常出现胶料粘合不紧或者无法粘合的现象,造成定长裁切时裁切不便或者裁切后的切口不好,进而影响最终贴合的效果,严重时,在轮胎胎胚充气反包成型时,复合件中内衬物料与胎侧物料预复合的接头处发生开裂,直接造成废胎甚至发生爆胎现象,如此,不仅影响了轮胎合格率,还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以解决改善内衬物料与胎侧物料的预复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改善复合件中内衬物料与胎侧物料的预复合效果。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包括物料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复合工位、裁切工位、及出料工位;所述复合工位设有压辊机构,用于将胎侧物料与内衬物料拼接复合成轮胎复合件,所述裁切工位设有裁切机构,用于定长裁切所述轮胎复合件;所述复合工位还设有预复合加热机构,用于对待复合的所述胎侧物料和内衬物料的粘合处预加热。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复合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加热组件,且所述两个第一加热组件之间的间距与两胎侧物料与内衬物料复合所形成的两粘合处之间的间距一致。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复合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一位置调节机构,以调节所述两个第一加热组件之间的间距。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支座、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及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的两个第一滑块,所述两个加热组件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手轮和第一丝杆,所述第一手轮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杆上。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杆、及支承所述导杆的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导杆与所述第一丝杆相互平行布置,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所述导杆上。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工位还设有第一接头加热机构和第二接头加热机构,分别用于对定长裁切后的所述轮胎复合件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和邻近出料端的一端进行加热。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料工位上轮胎复合件的下方,包括第一托架、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托架上的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沿所述轮胎复合件宽度方向布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头加热机构设置在在所述出料工位上轮胎复合件的上方,包括第二托架、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托架上的第三加热组件,所述第三加热组件沿所述轮胎复合件宽度方向布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头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二位置调节机构,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用于沿物料输送方向调节第三加热组件的位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布置的直线导轨组件、与所述直线导轨组件平行设置的导引件、第二驱动组件、及由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托架的一端与所述直线导轨组件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托架另一端与所述导引件滚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手轮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二手轮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直线导轨组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复合工位处设置预复合加热机构,以用于对待复合的胎侧物料和内衬物料二者的粘合处进行预加热,保证二者拼接粘合效果,便于后续裁切,以及避免接头开裂,从而保证轮胎的质量;
2、采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出料工位分别设有对裁切后的轮胎复合件的头、尾两端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保证复合件在贴合鼓上贴合时复合件头尾两端的粘合效果,进一步保证轮胎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复合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复合加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接头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接头加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接头加热机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复合工位;200、裁切工位;300、出料工位;
1、胎侧物料;
2、内衬物料;
3、压辊机构;
4、裁切机构;
5、轮胎复合件;
6、预复合加热机构;6-1、第一加热组件;6-2、第一位置调节机构;6-2a、支座;6-2b、第一手轮;6-2c、第一丝杆;6-2d、第一滑块;6-2e、导杆;6-2f、支架;
7、第一接头加热机构;7-1、第一托板;7-2、第二加热组件;
8、第二接头加热机构;8-1、第二托板;8-2、第三加热组件;8-3、第二位置调节机构;8-3a、直线导轨组件;8-3b、导引件;8-3c、第二手轮;8-3d、第二丝杆;8-3e、第二滑块;8-3f、连接块;8-3g、滚轮;8-3h、滑槽;
T、物料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参见图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T依次布置的复合工位100、裁切工位200、及出料工位300,胎侧物料1和内衬物料2在复合工位100处经压辊机构3压合成轮胎复合件5,轮胎复合件5在裁切工位200处经裁切机构4定长裁切成具有特定形状及长度的轮胎复合件5,然后经出料工位300输送至贴合鼓(未图示)贴合。
为了避免胎侧物料1和内衬物料2在预复合时,出现胶料粘合不紧的问题,在复合工位100处设有预复合加热机构6,用以对待复合的胎侧物料1和内衬物料2二者的粘合处进行预加热。本实施例中,将该预复合加热机构6设置在待复合的胎侧物料1和内衬物料2之间的位置,以便于能够同时对待复合的胎侧物料1和内衬物料2二者的粘合部进行预热。
具体的,参见图7-8,预复合加热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加热组件6-1,且上述两个第一加热组件6-1之间的间距与两胎侧物料1和内衬物料2复合所形成的两粘合处之间的间距一致,以便于对内衬物料2和胎侧物料1的粘合处进行预加热。第一加热组件6-1与温控装置(未图示)连接,根据需要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等。
为了适应不同宽度规格的内衬物料2与胎侧物料1的复合需求,该预复合加热机构6还包括第一位置调节机构6-2,用以调节两个第一加热组件6-1之间的间距。该第一位置调节机构6-2包括支座6-2a、安装在支座6-2a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及由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的两个第一滑块6-2d,两个加热组件6-1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滑块6-2d上。其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手轮6-2b和第一丝杆6-2c,第一手轮6-2b与第一丝杆6-2c传动连接,第一滑块6-2d安装在第一丝杆6-2c上,通过转动第一手轮6-2b使得第一丝杆6-2c旋转,以带动第一滑块6-2d沿第一丝杆6-2c轴向移动,从而经两个第一滑块6-2d带动两个第一加热组件6-1相向或向背移动,进而能够调节两个第一加热组件6-1之间的间距。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还设有导向组件,用以支承第一滑块6-2d,同时限定了两个第一滑块6-2d仅能够沿第一丝杆6-2c轴向移动。本例中,该导向组件包括导杆6-2e、及支承导杆6-2e的支架6-2f,支架6-2f固定在支座6-2a上,导杆6-2e与第一丝杆6-2c相互平行布置,第一滑块6-2d套设于导杆6-2e上。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导向组件还可以采用直线导轨组件,第一滑块6-2d与直线导轨组件滑动配合即可。
参见图2,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避免定长裁切后的轮胎复合件5在贴合鼓上贴合时因轮胎复合件5头、尾两端的粘合效果不佳而影响轮胎质量。在出料工位300还设有第一接头加热机构7和第二接头加热机构8,其中第一接头加热机构7用于对轮胎复合件5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尾端)进行加热,第二接头加热机构8用于对轮胎复合件5邻近出料端的一端(头端)进行加热。
参见图4,其中,第一接头加热机构7设置在出料工位300上轮胎复合件5的下方,包括第一托架7-1、及设置在第一托架7-1上的第二加热组件7-2,第二加热组件7-2沿轮胎复合件5宽度方向布置。参见图5,第二接头加热机构8设置在在出料工位300上轮胎复合件5的上方,包括第二托架8-1、及设置在第二托架8-1上的第三加热组件8-2,第三加热组件8-2沿轮胎复合件5宽度方向布置。第二加热组件7-2、第三加热组件8-2分别与温控装置(未图示)连接,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等。
对于不同尺寸规格的轮胎,其所对应的轮胎复合件5的长度也不同。为了使得第二接头加热机构8能够适用于对不同长度规格的轮胎复合件5的头端进行加热,如图2以及图9-11所示,第二接头加热机构8还包括第二位置调节机构8-3,用以调节第三加热组件8-2在物料输送方向T上的相对位置。
第二位置调节机构8-3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T设置的直线导轨组件8-3a、与直线导轨组件8-3a平行设置的导引件8-3b、第二驱动组件、及由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的第二滑块8-3e,第二托架8-1一端与直线导轨组件8-3a滑动配合且与第二滑块8-3e固定连接,第二托架8-1另一端与导引件8-3b滚动配合。
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手轮8-3c和第二丝杆8-3d,第二手轮8-3c与第二丝杆8-3d传动连接,第二丝杠8-3d与直线导轨组件8-3a平行设置,第二滑块8-3e设置在第二丝杆8-3d上。通过转动第二手轮8-3c可带动第二滑块8-3e沿第二丝杆8-3d轴向移动,从而经第二托架8-1带动第三加热组件8-2沿物料输送方向T移动。
设置第二位置调节机构8-3可根据轮胎复合件5的长度来调节第三加热组件8-2的位置,使得第二接头加热机构8能够适用于对不同长度规格的轮胎复合件5的头端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实现对轮胎复合件5的头尾两端同时加热,节省加热时间,以保证轮胎复合件5在贴合鼓上贴合时复合件头尾两端的粘合效果,提高轮胎质量及生产效率。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第二托架8-2一端设置连接块8-3f与直线导轨组件8-3a上的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第二托架8-2另一端设有滚轮8-3g,同时在导引件8-3b上设有与滚轮8-3g配合的滑槽8-3h。
综上所述,通过预复合加热机构6的两个第一加热组件6-1对待复合的胎侧物料和内衬物料二者的贴合处进行预加热,保证胎侧物料1和内衬物料2粘合效果,通过第一位置调节机构6-2可根据需要调节两个第一加热组件6-1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规格的内衬物料2与胎侧物料1的复合需求,保证两侧粘合处同时加热,保证粘合效果。通过第二接头加热机构8、第一接头加热机构7分别对定长裁切后的轮胎复合件5的头尾两端进行加热,保证轮胎复合件5在贴合鼓上贴合时头尾两端的粘合效果,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T)依次布置的复合工位(100)、裁切工位(200)、及出料工位(300);所述复合工位(100)设有压辊机构,用于将胎侧物料(1)与内衬物料(2)拼接复合成轮胎复合件(5),所述裁切工位(200)设有裁切机构,用于定长裁切所述轮胎复合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工位(100)还设有预复合加热机构(6),用于对待复合的所述胎侧物料(1)和内衬物料(2)的粘合处预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复合加热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加热组件(6-1),且所述两个第一加热组件(6-1)之间的间距与两胎侧物料(1)与内衬物料(2)复合所形成的两粘合处之间的间距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复合加热机构(6)还包括第一位置调节机构(6-2),以调节所述两个第一加热组件(6-1)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6-2)包括支座(6-2a)、安装在所述支座(6-2a)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及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的两个第一滑块(6-2d),所述两个第一加热组件(6-1)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滑块(6-2d)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手轮(6-2b)和第一丝杆(6-2c),所述第一手轮(6-2b)与所述第一丝杆(6-2c)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2d)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杆(6-2c)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6-2)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杆(6-2e)、及支承所述导杆(6-2e)的支架(6-2f),所述支架(6-2f)固定在所述支座(6-2a)上,所述导杆(6-2e)与所述第一丝杆(6-2c)相互平行布置,所述第一滑块(6-2d)套设在所述导杆(6-2e)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工位(300)还设有第一接头加热机构(7)和第二接头加热机构(8),分别用于对定长裁切后的所述轮胎复合件(5)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和邻近出料端的一端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加热机构(7)设置在所述出料工位(300)上轮胎复合件(5)的下方,包括第一托架(7-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托架(7-1)上的第二加热组件(7-2),所述第二加热组件(7-2)沿所述轮胎复合件(5)宽度方向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加热机构(8)设置在所述出料工位(300)上轮胎复合件(5)的上方,包括第二托架(8-1)、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托架(8-1)上的第三加热组件(8-2),所述第三加热组件(8-2)沿所述轮胎复合件(5)宽度方向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加热机构(8)还包括第二位置调节机构(8-3),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8-3)用于沿物料输送方向(T)调节第三加热组件(8-2)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8-3)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T)布置的直线导轨组件(8-3a)、与所述直线导轨组件(8-3a)平行设置的导引件(8-3b)、第二驱动组件、及由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的第二滑块(8-3e),所述第二托架(8-1)的一端与所述直线导轨组件(8-3a)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二滑块(8-3e)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托架(8-1)另一端与所述导引件(8-3b)滚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手轮(8-3c)和第二丝杆(8-3d),所述第二手轮(8-3c)与所述第二丝杆(8-3d)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8-3d)与所述直线导轨组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滑块(8-3e)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8-3d)上。
CN201921652723.4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 Active CN211222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2723.4U CN211222146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2723.4U CN211222146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2146U true CN21122214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4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2723.4U Active CN211222146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2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6405B1 (ko) 자재 절단 공급 장치가 구비된 알루미늄 압출기
JPS5923691B2 (ja) 樹脂シ−トの連続プレス成形法
CN105127742B (zh) 一种车尾门铰链全自动装配流水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521846U (zh) 一种双上加胶自动双端封边机
CN105552683B (zh) 一种压接端子自动成型设备
CN105960503A (zh) 用于制造热塑性间隔物的方法和设备
CN211222146U (zh) 一种轮胎复合件的供料装置
KR100935126B1 (ko) 디퓨져의 상부 커버용 성형 가공장치
CN107599585A (zh) 一种复合板双面覆膜装置
CN216189730U (zh) 密封条贴胶机构
CN217196880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线
EP2985137B1 (en)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forming profile elements
KR101261972B1 (ko) 단열파이프 제조용 롤링장치
CN109551694B (zh) 一种用于长条形胶料生产的平板硫化生产线
KR101602164B1 (ko) 다방향 단조방식을 이용한 파이프의 가공장치
CN204866983U (zh) 板材自动卷筒加工装置
CN219543994U (zh) 成型装置及填料塑料生产机
CN207697254U (zh) 一种烫印模压机
CN206732459U (zh) 一种全自动保护器动触头焊接机的片料夹持装置
JP2004114616A (ja) タイヤ構成部材の供給装置、及びタイヤ成形装置
US20160303792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hollow body
CN207577862U (zh) 一种全自动保护器动触头焊接机
CN207190465U (zh) 一种复合板双面覆膜装置
KR100466327B1 (ko) 가열봉을 구비한 타이어 반제품 절단장치
CN205573060U (zh) 半钢成型机带束层供料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11 hengchangjing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c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11 hengchangjing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FE-RUN MACHINERY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