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7831U - 上料机 - Google Patents

上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7831U
CN211197831U CN201922095915.6U CN201922095915U CN211197831U CN 211197831 U CN211197831 U CN 211197831U CN 201922095915 U CN201922095915 U CN 201922095915U CN 211197831 U CN211197831 U CN 211197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dust
dust removal
feeding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959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光泽
姜文浩
李春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hong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ho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hong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ho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959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7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7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7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料机,包括上料装置、除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定位装置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上料装置、除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及定位装置电连接,上料装置用于将物料输送至除尘装置,除尘装置用于清洁物料上的灰尘,物料转移装置用于将经过除尘装置清洁后的物料转移至后续组装工序中,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校准物料转移装置上的物料,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上料装置、除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及定位装置的工作顺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机,通过该上料机对背板进行上料,使得背板能够自动上料,进而使得背光源组装效果好,同时能够除尘定位,保证背光源成品率高。

Description

上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背光源组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上料机。
背景技术
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背板及胶框等组成。由于背光源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其组装工序较为繁琐,目前已经有将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背板及胶框组装成背光源的组装机。但是,组装机在进行组装时,背板是通过手工上料的,手工上料不仅大大影响了背光源的组装效率,同时手工上料无法准确定位,导致背板组装位置不清楚,成品率低。此处,背板在加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灰尘,导致组装之后,整个背光源灰尘多,显示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背板手工上料导致背光源组装效率低及成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上料机,包括上料装置、除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定位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上料装置、除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及定位装置电连接,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所述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用于清洁所述物料上的灰尘,所述物料转移装置用于将经过所述除尘装置清洁后的物料转移至后续组装工序中,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校准所述物料转移装置上的物料,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上料装置、除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及定位装置的工作顺序。
可选地,所述上料装置包括:
上料流水线,所述上料流水线上设有至少两物料盘组,并用于将各所述物料盘组依次进行输送;
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上料流水线输送过来的物料盘组进行竖直输送;
水平移送机构,用于将所述物料移送至所述除尘装置;
其中,所述物料盘组包括多个竖直交叉叠放的物料盘,所述物料盘包括空料盘及设于所述空料盘中的物料。
可选地,所述上料流水线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输送带,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三个间隔设置的插板,三个所述插板与两条所述输送带交错设置并可从两条所述输送带中将所述物料盘组插出并进行竖直输送。
可选地,所述上料机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空料盘进行回收的料盘回收装置。
可选地,所述水平移送机构包括可水平移动的移送臂,所述移送臂上设有两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手抓及第二手抓,所述第一手抓与所述第二手抓在移送臂的带动下同步水平移动,所述第一手抓用于将所述物料移动至所述除尘装置,所述第二手抓用于将所述空料盘移动至所述料盘回收装置。
可选地,所述除尘装置包括:
第一除尘平台,用于摆放需要除尘的物料;
第一滚轮机构,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可于所述物料上沿第二方向滚动以粘去所述物料上的灰尘;
胶带除尘机构,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旁侧,并用于将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灰尘粘除;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用于接收从外部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物料并将所述物料翻转180°,以使所述物料以内侧朝上的方式摆放于所述第一除尘平台。
可选地,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二除尘平台及第二滚轮机构,所述第一除尘平台可将其上的物料翻转180°,以使所述物料以外侧朝上的方式摆放于所述第二除尘平台;所述第二滚轮机构包括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可于所述物料上沿所述第二方向滚动以粘去所述物料外侧的灰尘,所述第二滚轮可移动至所述胶带除尘机构上以除去所述第二滚轮上的灰尘。
可选地,所述物料转移装置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末端设有第三手抓,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用于获取所述机械手上物料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的摄像头,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将正确位置数据发送至所述机械手,所述机械手根据所述正确位置数据对所述物料位置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包括上料装置、除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定位装置及控制装置,使得物料可以经过上料装置、除尘装置及物料转移装置自动上料,从而提高了上位机(背光源)的组装效率。通过除尘装置对物料进行灰尘清洁,保证物料上料前干净,进而使得上位机(背光源)组装后干净,使用效果好。此外,通过定位装置将物料在转移至后续组装工序之前进行定位校准,从而使得物料上料位置精准,进而使得物料组装位置精准,保证了上位机(背光源)组装成品率高,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的前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的后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上料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水平移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第一除尘平台及第二除尘平台的正面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第一除尘平台及第二除尘平台的背面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第一滚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6中第二滚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6中胶带除尘机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13为图6中胶带除尘机构的背面示意图;
图14为图6中胶带除尘机构的内部示意图;
图15为图1中物料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2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基架;20-上料装置;30-除尘装置;40-物料转移装置;50-定位装置;60-料盘回收装置;70-触控屏;80-显示器;11-横梁;12-纵梁;13-第一安装板;21-上料流水线;22-升降机构;23-水平移送机构;31-第一除尘平台;32-第一滚轮机构32;33-胶带除尘机构;34-翻转机构;35-第二除尘平台;36-第二滚轮机构;41-第三手抓;51-摄像头;211-第一电机;212-第一齿轮箱;213-第一转轴;214-第二转轴;215-主动轮;216-从动轮;217-输送带;218-导轨;219-第二安装板;221-第二电机;222-第二齿轮箱;223-第一直线运动系统;224-取料座;231-支撑脚;232-第四安装板;233-第三电机;234-第三齿轮箱;235-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6-移送臂;237-第一手抓;238-第二手抓;239-拖链;311-第二驱动件;312-第四转轴;313-放置平台;314-第四吸嘴;315-第二安装座;321-第一滚轮;322-第三直线运动系统;323-第一支架;324-第二安装架;331-第一安装架;332-第三驱动件;333-第一滚筒;334-第二滚筒;335-第一张紧轮;336-第二张紧轮;337-胶带;338-支撑板;341-第一驱动件;342-第三转轴;343-翻板;344-第三吸嘴;345-第一安装座;350-第二通孔;351-第五吸嘴;361-第二滚轮;362-第四直线运动系统;363-第二支架;411-第九安装板;412-第六吸嘴;2241-第三安装板;2242-插板;2243-加强板;2371-第一直线气缸;2372-第五安装板;2373-第一吸嘴;2381-第二直线气缸;2382-第六安装板;2383-安装条;2384-第二吸嘴;3130-第一通孔;3231-第一竖杆;3232-第一横杆;3233-第一挂耳;3311-第七安装板;3312-第八安装板;3313-连接条;3631-第一竖杆;3632-第一横杆;3633-第二挂耳;200-背板;300-物料盘组;310-物料盘;400-空料盘;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机进行说明。该上料机用于将背板200进行除尘、定位并自动上料至背光源的组装机中,也即是对背板200组装前进行预处理并上料。可以理解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上料机还可以用于对其他产品中的部件进行预处理并上料,如手机壳以及各种盖板结构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后续“物料”均指背光源中的背板200,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物料也可以是手机壳的其他结构。
上料机包括基架10、上料装置20、除尘装置30、物料转移装置40、定位装置50及控制装置(图未示),上料装置20、除尘装置30、物料转移装置40、定位装置50及控制装置分别间隔设于基架10上,控制装置分别与上料装置20、除尘装置30、物料转移装置40及定位装置50电连接。上料装置20用于将背板200输送至除尘装置30,除尘装置30用于清洁背板200上的灰尘,物料转移装置40用于将经过除尘装置30清洁后的背板200转移至后续组装工序中,定位装置50用于定位校准物料转移装置40上的背板200,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上料装置20、除尘装置30、物料转移装置40及定位装置50的工作顺序。
具体工作时,首先通过上料装置20将背板200输送转移至除尘装置30,然后通过除尘装置30清洁背板200上的灰尘,最后通过物料转移装置40将清洁后的背板200转移至背光源的组装机中,同时在物料转移装置40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定位装置50对背板200的位置进行定位校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机包括上料装置20、除尘装置30、物料转移装置40、定位装置50及控制装置,使得背板200可以经过上料装置20、除尘装置30及物料转移装置40自动上料,从而提高了背光源的组装效率。通过除尘装置30对背板200进行灰尘清洁,保证背板200上料前干净,进而使得背光源组装后干净,使用效果好。此外,通过定位装置50将背板200在转移至后续组装工序之前进行定位校准,从而使得背板200上料位置精准,进而使得背板200组装位置精准,保证了背光源组装成品率高,降低成本。
具体的,请参阅图1,基架10为由多根横梁11及多根纵梁12围合形成的框架结构,基架10分为左右两个框架,且右侧框架的顶部、底部、左右两侧及后侧均设有第一安装板13,控制装置即安装在各第一安装板13围合形成的安装腔中。
请参阅图1及图2,上料机还包括触控屏70及显示器80,显示器80用于显示上料机的工作状态,触控屏70用于供用户输入控制命令,以控制整个上料机的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上料装置20包括上料流水线21、升降机构22及水平移送机构23,其中,上料流水线21、升降机构22及水平移送机构23均分别安装于基架10上。上料流水线21上设有至少两个物料盘组300,并用于将各物料盘组300依次输送至升降机构22,升降机构22用于将上料流水线21输送过来的物料盘组300进行竖直输送,水平移送机构23用于将背板200移送至除尘装置30。其中,物料盘组300包括多个竖直交叉叠放的物料盘310,具体的,物料盘组300中物料盘310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物料盘310包括空料盘400及设于空料盘400中的背板200,在本实施例中,空料盘400具体为吸塑盘。具体的,每一空料盘400上设有10个限位框,分别为两排,每排5个,每个限位框中可限位摆放一个背板200,且背板200背面朝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上料流水线21上可以同时摆放三个物料盘组300,且各物料盘组300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可以理解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对上料流水线21的长度进行设置,使得上料流水线21上可同时摆放两个、四个或四个以上物料盘组300,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上料机还包括料盘回收装置60,料盘回收装置60用于将用完后的空料盘400进行回收。
上述上料装置20在具体工作时,上料流水线21将各物料盘组300从左向右(即第一方向X)输送,且当最右边的物料盘组300到达右边极限位置时,上料流水线21停止输送,然后升降机构22将最右边的物料盘组300进行竖直输送,当位于最上方的物料盘310到达上方极限位置时,升降机构22停止输送,接着通过水平移送机构23将最上方的物料盘310中的背板200移动至除尘装置30。当最上方的物料盘310变成空料盘400时,通过料盘回收装置60将空料盘400进行回收。接着驱动升降机构22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得最上方的物料盘310到达上方极限位置,接着继续驱动水平移送机构23进行背板200转移,依次类推,直至右边整个物料盘组300被搬空,然后驱动上料流水线21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依次类推。此外,为了保证上料流水线21、升降机构22及水平移送机构23的工作精度,上料机上还设有多个位置开关,分别用于控制上料流水线21、升降机构22及水平移送机构23的移动行程。
具体的,请参阅图3,上料流水线21包括第一电机211、第一齿轮箱212、第一转轴213、第二转轴214、两主动轮215、两从动轮216、两输送带217、两导轨218及第二安装板219,第二安装板219竖直设置并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安装板219安装于基架10上,两导轨218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并分别安装于基架10上,两导轨218沿第一方向X延伸,其中,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第一齿轮箱212安装于其中一导轨218上,第一齿轮箱212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机211连接,第一转轴213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与第一齿轮箱212的输出端连接,两主动轮215分别套设于第一转轴213的两端并可随第一转轴213转动,第二转轴214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与第一转轴213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两从动轮216分别套设于第二转轴214的两端并可随第二转轴214转动,每一输送带217分别套设于一个主动轮215及一个从动轮216上。具体工作时,第一电机211启动带动第一转轴213转动,从而带动两主动轮215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217沿第一方向X移动,使得各物料盘组300可在两输送带217上移动并在两导轨218上滑动。
请参阅图4,升降机构22包括第二电机221、第二齿轮箱222、第一直线运动系统223及取料座224。其中,第一直线运动系统223竖直安装于基架10上,第一直线运动系统223为标准的直线运动系统,且为滚珠丝杆型运动系统,第二齿轮箱222安装于第一直线运动系统223的底部,第二齿轮箱222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机221连接,第二齿轮箱222的输出端与第一直线运动系统223连接,取料座224滑动设于第一直线运动系统223上并做升降运动。具体工作时,首先通过取料座224将两输送带217上的物料盘组300取出,然后启动第二电机221,通过第一直线运动系统223带动取料座224做升降运动,从而将物料盘组300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
具体的,取料座224包括第三安装板2241及三个插板2242,第三安装板2241竖直设置并滑动设于第一直线运动系统223上,三个插板2242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三个插板2242与两条输送带217交错设置,从而可以从两条输送带217中将物料盘组300插出,并通过第一直线运动系统223进行竖直输送。本实施例通过三个插板2242与两条输送带217交错设置的方式进行物料盘组300的转移,其结构简单,且取料方便。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三个插板2242的支撑强度,各插板2242的下方均设于加强板2243,加强板2243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分别与插板2242及第三安装板2241连接,从而增强了插板2242的支撑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水平移送机构23包括三个支撑脚231、第四安装板232、第三电机233、第三齿轮箱234、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移送臂236、第一手抓237及第二手抓238。各支撑脚231分别沿第一方向X间隔支撑设于左侧框架的上方,第四安装板232水平设置并分别安装于各支撑脚231上,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安装与第四安装板232上,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为标准的直线运动系统,且为滚珠丝杆型运动系统,第三齿轮箱234安装于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的右端,第三齿轮箱234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机233,第三齿轮箱23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移送臂236滑动设于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上,移送臂236竖直设置并位于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的前侧,第一手抓237及第二手抓238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于移送臂236上,第一手抓237与第二手抓238在移送臂326的带动下同步水平移动,第一手抓237用于将背板200移动至除尘装置30,第二手抓238用于将空料盘400输送至料盘回收装置60。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手抓237及第二手抓238均安装于同一移送臂236上,且均通过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进行驱动,从而可以通过同一水平移送机构23完成背板200及空料盘400的转移,简化了整个上料机,使得上料机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具体的,请参阅图5,第一手抓237包括第一直线气缸2371、第五安装板2372及四个第一吸嘴2373,第一直线气缸2371竖直设于移送臂236背离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的一侧(即图5中前侧),第五安装板2372安装于第一直线气缸2371的输出端,第五安装板2372沿第二方向Y延伸,四个第一吸嘴2373分别沿第二方向Y等间隔分布于第五安装板2372上,且各第一吸嘴2373朝下设置。具体工作时,第一直线气缸2371驱动第五安装板2372向下运动,并带动四个第一吸嘴2373向下运动,每两个第一吸嘴2373用于吸取一个背板200,四个第一吸嘴2373可同时吸取两个背板200,也即是通过一个第一手抓237可一次转移两个背板200,然后通过第一直线气缸2371带动四个第一吸嘴2373向上运动,并通过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带动四个第一吸嘴2373向右运动至除尘装置30,接着控制四个第一吸嘴2373放开背板200,最后驱动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将四个第一吸嘴2373移动至最左边的两个背板200上方,依次类推。
请参阅图5,第二手抓238包括第二直线气缸2381、第六安装板2382、四个安装条2383及四个第二吸嘴2384,第二直线气缸2381竖直设于移送臂236背离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的一侧(即图5中前侧),第六安装板2382安装于第二直线气缸2381的输出端,四个安装条2383分别自第六安装板2382的四个顶角沿第六安装板2382的对角线方向向外延伸,四个第二吸嘴2384分别安装于四个安装条2383上,且四个第二吸嘴2384呈矩形分布,各第二吸嘴2384同样朝下设置。具体工作时,第二直线气缸2381驱动第六安装板2382向下运动,并带动四个第二吸嘴2384向下运动,四个第二吸嘴2384分别吸附在空料盘400的不同位置,从而将一个空料盘400吸取,然后通过第二直线气缸2381驱动四个吸嘴向上运动,并通过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带动四个吸嘴向左运动以将空料盘400输送至料盘回收装置60中。
此外,为了保护与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各气缸及各吸嘴相关的线缆、油管及气管,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的后侧还设有拖链239,拖链239设于第四安装板232上,且拖链239一端通过安装块安装于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的滑块上,从而可随第二直线运动系统235上的滑块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料盘回收装置60同样设置呈流水线结构,并通过两间隔设置的输送带进行输送,料盘回收装置60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与上料流水线21相似,此处不做重复说明。且当料盘回收装置60的最左侧摆满空料盘组时,通过人工将空料盘组搬走,此处需要说明的时,空料盘组即由多个沿竖直方向叠设的空料盘400组成。
请参阅图6,除尘装置30包括第一除尘平台31、第一滚轮机构32及胶带除尘机构33,其中,第一除尘平台31、第一滚轮机构32及胶带除尘机构33均分别安装于基架10上。第一除尘平台31用于摆放需要除尘的背板200,第一滚轮机构32包括第一滚轮321,第一滚轮321可沿第二方向Y移动,且第一滚轮321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第一滚轮321可于背板200上沿第二方向Y滚动以粘去背板200上的灰尘,胶带除尘机构33设于第一除尘平台31沿第二方向Y上的旁侧,胶带除尘机构33用于将第一滚轮321上的灰尘粘除。
具体工作时,首先将背板200摆放于第一除尘平台31上,然后驱动第一滚轮321沿第二方向Y移动,由于第一滚轮321与背板200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驱动第一滚轮32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滚轮321在背板200上滚动,进而将背板200上的灰尘粘去,最后将第一滚轮321移动至胶带除尘机构33上,通过胶带除尘机构33将第一滚轮321上的灰尘粘除,第一滚轮321干净之后,将第一滚轮321复位并为清洁下一个背板200做准备。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除尘装置30还包括翻转机构34,翻转机构34设于基架10上,翻转机构34用于接收从外部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背板200并将背板200翻转180°,以使背板200以内侧朝上的方式摆放于第一除尘平台31。在本实施例中,背板200具有内侧及外侧,在通过外部输送机构输送背板200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背板200的内侧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因此背板200从外部输送机构输送过来时外侧朝上,而背板200主要是内侧灰尘影响背光源的显示效果,因此需要通过翻转机构34将背板200翻转180°,从而使得背板200的内侧朝上,便于第一滚轮321除尘。
请参阅图6,除尘装置30还包括第二除尘平台35及第二滚轮机构36。第一除尘平台31可进行翻转运动,第一除尘平台31可将其上的背板200翻转180°,以使背板200以外侧朝上的方式摆放于第二除尘平台35。第二滚轮机构36包括第二滚轮361,第二滚轮361可于背板200上沿第二方向Y滚动以粘去背板200外侧的灰尘,第二滚轮361可移动至胶带除尘机构33以除去第二滚轮361上的灰尘。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背板200以外侧朝上的方向进行上料时,则可通过第一除尘平台31将背板200翻转180°,并以外侧朝上的方式设于第二除尘平台35上,第二滚轮361可沿第二方向Y移动,从而可以通过第二滚轮361在背板200的外侧滚动以去除背板200外侧的灰尘,接着同样将第二滚轮361移动至胶带除尘机构33上,然后通过胶带除尘机构33将第二滚轮361上的灰尘去除。本实施例通过第二除尘平台35及第二滚轮机构36的设置,使得该除尘装置30可同时满足背板200的内侧朝上上料和外侧朝上上料的条件,该除尘装置30应用范围更广,且通过同一个胶带除尘机构33分别对第一滚轮321及第二滚轮361去除灰尘,从而可以节省胶带除尘机构33的数量,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滚轮321及第二滚轮361均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聚氨酯具有粘接性能好及弹性好的优点,因此当将第一滚轮321及第二滚轮361于背板200上滚动时,能够有效的将背板200上的灰尘带走,保证背板200干净。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翻转机构34包括第一驱动件341,第一驱动件341安装于基架10上,第一驱动件341为电机,第三转轴342的两端转动架设于基架10上,具体地,第三转轴342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两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座345上,两个第一安装座345固定设于基架10上,第三转轴342一端与第一驱动件341连接并可在第一驱动件341的带动下转动。第三转轴342上设有两翻板343,两翻板343沿第二方向Y间安装于第三转轴342上,两翻板343可被第三转轴342带动翻转至第一除尘平台31上,每一翻板343上设有六个第三吸嘴344,各第三吸嘴344呈矩阵方式分布于翻板343上,各第三吸嘴344朝上设置,各第三吸嘴344用于吸住背板200的内侧。请参阅图2,初始状态下,背板200位于六个第三吸嘴344上方,且背板200的外侧朝上,当驱动第一驱动件341带动第三转轴342转动时,两翻板343带动两背板200翻转180°,并使得两背板200以内侧朝上的方式设于第一除尘平台31上,且两背板200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两背板200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二方向Y相同。可以理解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翻板343的数量可以根据外部输送装置进行匹配增减,第三吸嘴344的数量可根据背板200的大小尺寸进行增减调整,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8及图9,第一除尘平台31包括第二驱动件311,第二驱动件311安装于基架10上,第二驱动件311为电机,第四转轴312的两端转动架设于基架10上,具体地,第四转轴312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两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座315上,两个第二安装座315固定设于基架10上。第四转轴312一端与第二驱动件311连接并可在第二驱动件311的带动下转动,第四转轴312上设有放置平台313,放置平台313呈平板状并沿第二方向Y延伸,放置平台313一端叠设于第四转轴312上并通过螺钉锁紧,放置平台313可在第四转轴312的带动下翻转180°,并将背板200以外侧朝上的方式设于第二除尘平台35上。在本实施例中,放置平台313设置为吸盘,放置平台313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130,且放置平台313的背面设有第四吸嘴314,通过第四吸嘴314将背板200的外侧吸附于放置平台313的正面。初始状态下,背板200以内侧朝上的方式吸附于放置平台313上,当驱动第二驱动件311带动第四转轴312转动时,放置平台313带动两背板200翻转180°,并使得两背板200以外侧朝上的方式设于第二除尘平台35上,且两背板200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放置平台313上需要供第一滚轮321在其上滚压,因此需要将其设置成能够承受压力的平板状,并将整个放置平台313设置成吸盘,在放置平台313的背面设置第四吸嘴314,如此,不仅可达到吸附背板200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承受住第一滚轮321的滚压。
请参阅图8及图9,第二除尘平台35的结构与放置平台313的结构相类似,第二除尘平台35固定于基架10上。第二除尘平台35呈平板状并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除尘平台35设置为吸盘,第二除尘平台35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50,且第二放置平台313的背面设有第五吸嘴351,通过第五吸嘴351将背板200的内侧吸附于第二除尘平台35的正面。
请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机构32还包括第三直线运动系统322及第一支架323,第一支架323滑动设于第三直线运动系统322上,第一滚轮32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支架323上。通过第三直线运动系统322驱动第一支架323并带动第一滚轮321在放置平台313上移动,且因第一滚轮321与背板200之间具有摩擦力,而第一滚轮321的两端转动设于第一支架323上,因此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一滚轮321可于背板200上滚动,进而将背板200内侧的灰尘去除。
具体的,第三直线运动系统322通过一安装架324安装于基架10的底部并位于放置平台313的左侧,第三直线运动系统322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支架323可沿第二方向Y滑动,第一支架323呈L形,第一支架323包括第一竖杆3231及第一横杆3232,第一竖杆3231竖直设于第三直线运动系统322上,第一横杆3232自第一竖杆3231顶端沿第一方向XY向右延伸,其中,第一方向XY与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且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Y均为水平方向。第一滚轮321设于第一横杆3232的下方,第一横杆3232向下延伸有两沿第一方向XY延伸的第一挂耳3233,第一滚轮32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于两第一挂耳3233上。
请参阅图1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滚轮机构36还包括第四直线运动系统362及第二支架363,第二支架363滑动设于第四直线运动系统362上,第二滚轮36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二支架363上。通过第四直线运动系统362驱动第二支架363并带动第二滚轮361在第二除尘平台35上移动,且因第二滚轮361与背板200之间具有摩擦力,而第二滚轮361的两端转动设于第二支架363上,因此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二滚轮361可于背板200上滚动,进而将背板200外侧的灰尘去除。
具体的,第四直线运动系统362固定安装于基架10的顶部并位于第二除尘平台35的右侧,第四直线运动系统362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支架363可沿第二方向Y滑动,第二支架363呈L形,第二支架363包括第二竖杆3631及第二横杆3632,第二竖杆3631竖直设于第四直线运动系统362上,第二横杆3632自第二竖杆3631底端沿第一方向XY向左延伸,第二滚轮361设于第二横杆3632的下方,第二横杆3632向下延伸有两沿第一方向XY延伸的第二挂耳3633,第二滚轮36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于两第二挂耳3633上。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至图14,胶带除尘机构33设于放置平台313及第二除尘平台35的前侧,胶带除尘机构33包括第一安装架331、第三驱动件332、第一滚筒333、第二滚筒334、两第一张紧轮335、两第二张紧轮336及胶带337。第一安装架331安装于基架10上,第三驱动件332为电机,第三驱动件332安装与第一安装架331的左侧,第一滚筒333、第二滚筒334、两第一张紧轮335及两第二张紧轮336均设于第一安装架331的右侧,第一滚筒333与第三驱动件332连接,第二滚筒334、两第一张紧轮335及两第二张紧轮336均转动设于第一安装架331上。第一滚筒333与第二滚筒334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两第一张紧轮335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两第一张紧轮335位于第一滚筒333及第二滚筒334的上方,且第一滚筒333与第二滚筒334之间的距离大于两第一张紧轮335之间的距离。两第二张紧轮336的高度位于第一滚筒333与第一张紧轮335之间,在前后方向上,两第二张紧轮336位于第一张紧轮335与第二滚筒334之间。胶带337依次绕设于第一滚筒333、两第一张紧轮335、两第二张紧轮336及第二滚筒334,工作时,第一滚轮321及第二滚轮361均可滚动设于两第一张紧轮335之间的胶带337上,同时通过两第二张紧轮336的设置,使得胶带337能够时刻处于张紧状态,便于胶带337去除第一滚轮321及第二滚轮361上的灰尘。
具体的,请参阅图14,两第一张紧轮335之间设有支撑板338,支撑板338水平安装于第一安装架331上,支撑板338的上表面与两第一张紧轮335的顶部平齐,且两第一张紧轮335的顶部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滚轮321的周长,且第二滚轮361的周长与第一滚轮321的周长相等,如此,使得当第一滚轮321或第二滚轮361在两第一张紧轮335之间翻滚一圈,刚好将灰尘铺满这一段胶带337,当多次翻滚之后,通过第三驱动件332驱动第一滚筒333转动,带动胶带337移动一段,而移动的距离也刚好等于第一滚轮321的周长,如果使得胶带337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节约胶带337,节约成本。
具体的,请参阅图13,第一安装架331包括第七安装板3311、第八安装板3312及连接条3313,第七安装板3311、第八安装板3312上下间隔设置,连接条3313分别连接于第七安装板3311及第八安装板3312的侧边,第七安装板3311安装在基架10上,第三驱动件332、第一滚筒333及第二滚筒334均设于第七安装板3311上,两第一张紧轮335及两第二张紧轮336均设于第八安装板3312上。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及图16,物料转移装置40包括机械手,具体为SCARA(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是一种应用于装配作业的机器人手臂。它有3个旋转关节,最适用于平面定位。机械手的末端设有第三手抓41,第三手抓41用于抓取经过第一滚轮机构32或第二滚轮机构36除尘后的背板200。定位装置50包括两摄像头51,具体为CCD相机,CCD英文全称:Charge coupled Device,中文全称:电荷耦合元件,可以称为CCD图像传感器。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本申请通过两CCD相机通过拍照获取背板200边缘线从而获取背板200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处理调整后的位置坐标数据发送至机械手,具体是发送至机械手的控制器上,机械手根据调整后的位置坐标数据对背板200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背板200在进入组装机中的位置精准,装配成品率高。
具体的,第三手抓41包括安装于机械手末端的第九安装板411,第九安装板411的下方呈矩阵分布有多个第六吸嘴412,各第六吸嘴412朝下设置,并可将背板200吸住。
具体的,机械手设于基架上方的右侧后方,机械手的末端大致位于第一除尘平台31及第二除尘平台35的上方,两CCD相机并列设于基架10的背面,且位于机械手末端的路径中,当机械手将背板200吸住并进行转移时,当背板200经过两CCD相机时,两CCD相机分别对背板200进行拍照并获取背板200的位置信息,当机械手获知背板200位置有偏移时,机械手将背板200重新放回第一除尘平台31或第二除尘平台32上,并调整机械手末端的位置,重新抓取背板20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料方法,通过上述上料机进行上料,包括以下步骤:
S10:通过上料装置20将背板200转移至除尘装置30;
具体的,S10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上料流水线21将物料盘组300从左向右输送;
S12:通过升降机构22将物料盘组300向上输送;
S13:通过水平移送机构23将背板200转移至除尘装置30。
S20:通过除尘装置30清洁背板200上的灰尘;
具体的,S20包括以下步骤:
S21:通过翻转机构34将背板200以内侧朝上的方式设于第一除尘平台31上;
S22:通过第一滚轮机构32对背板200的内侧进行灰尘清洁,并将第一滚轮321移动至胶带除尘机构33中进行第一滚轮321除尘;
此外,当需要对背板200进行外侧上料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通过第一除尘平台31将背板200翻转,并以外侧朝上的方式设于第二除尘平台上:
S24:通过第二滚轮机构36对背板200的外侧进行除尘,并将第二滚轮361移动至胶带除尘机构33中进行第二滚轮361除尘。
S30:通过物料转移装置40将经过除尘后的背板200转移至后续组装工序中,且在转移过程中通过定位装置50对背板200的位置进行精准校正;
具体的,步骤S30包括依次步骤:
S31:通过物料转移装置40中的第三手抓41从第一除尘平台31或第二除尘平台35上抓取背板200:
S32:通过物料转移装置40将背板200进行转移,当背板200经过定位装置50时,通过定位装置50或者背板200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物料转移装置;
S33:当背板200位置精准时,物料转移装置40将背板200进行上料;
S34:当背板200位置不精准时,物料转移装置40将背板200送回第一除尘平台31或第二除尘平台35,调整第三手抓41的位置,重新抓取背板200,并将背板200进行上料。
此外,当料盘回收装置60上堆设有一叠空料盘组,则通过料盘回收装置60将空料盘组进行转移。
其中,步骤S10、S20及S30的工作顺序均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除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定位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上料装置、除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及定位装置电连接,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所述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用于清洁所述物料上的灰尘,所述物料转移装置用于将经过所述除尘装置清洁后的物料转移至后续组装工序中,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校准所述物料转移装置上的物料,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上料装置、除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及定位装置的工作顺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
上料流水线,所述上料流水线上设有至少两物料盘组,并用于将各所述物料盘组依次进行输送;
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上料流水线输送过来的物料盘组进行竖直输送;
水平移送机构,用于将所述物料移送至所述除尘装置;
其中,所述物料盘组包括多个竖直交叉叠放的物料盘,所述物料盘包括空料盘及设于所述空料盘中的物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流水线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输送带,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三个间隔设置的插板,三个所述插板与两条所述输送带交错设置并可从两条所述输送带中将所述物料盘组插出并进行竖直输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空料盘进行回收的料盘回收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送机构包括可水平移动的移送臂,所述移送臂上设有两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手抓及第二手抓,所述第一手抓与所述第二手抓在所述移送臂的带动下同步水平移动,所述第一手抓用于将所述物料移动至所述除尘装置,所述第二手抓用于将所述空料盘移动至所述料盘回收装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
第一除尘平台,用于摆放需要除尘的物料;
第一滚轮机构,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可于所述物料上沿第二方向滚动以粘去所述物料上的灰尘;
胶带除尘机构,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旁侧,并用于将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灰尘粘除;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用于接收从外部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物料并将所述物料翻转180°,以使所述物料以内侧朝上的方式摆放于所述第一除尘平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二除尘平台及第二滚轮机构,所述第一除尘平台可将其上的物料翻转180°,以使所述物料以外侧朝上的方式摆放于所述第二除尘平台;所述第二滚轮机构包括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可于所述物料上沿所述第二方向滚动以粘去所述物料外侧的灰尘,所述第二滚轮可移动至所述胶带除尘机构上以除去所述第二滚轮上的灰尘。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转移装置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末端设有第三手抓,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用于获取所述机械手上物料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的摄像头,所述控制装置将调整后的位置坐标数据发送至所述机械手,所述机械手根据调整后的位置坐标数据对所述物料位置进行调整。
CN201922095915.6U 2019-11-28 2019-11-28 上料机 Active CN211197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5915.6U CN211197831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上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5915.6U CN211197831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上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7831U true CN211197831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5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95915.6U Active CN211197831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上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78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7658A (zh) * 2020-08-28 2020-12-04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料设备、上料方法及电子产品零部件检测系统
CN114275533A (zh) * 2021-12-30 2022-04-05 广州珐玛珈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罐输送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7658A (zh) * 2020-08-28 2020-12-04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料设备、上料方法及电子产品零部件检测系统
CN114275533A (zh) * 2021-12-30 2022-04-05 广州珐玛珈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罐输送系统
CN114275533B (zh) * 2021-12-30 2023-05-19 广州珐玛珈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罐输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19029U (zh) 智能供收料机
KR101331872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자동 합착 장치
CN210171833U (zh) 一种lcd屏全自动点胶设备
CN211197831U (zh) 上料机
CN210136390U (zh) 曝光机的自动上下料机器及曝光系统
CN110202920B (zh) 玻璃自动丝印机
CN111137006A (zh) 一种移印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1757054U (zh) 一种酒精清洁设备
CN110844577A (zh) 上料机及上料方法
CN210792413U (zh) 玻璃自动丝印机
CN110937200A (zh) 一种清洁撕膜设备
CN206813979U (zh) 薄型板件传送装置
CN112340455A (zh) 一种为玻璃工件贴偏光片的贴片生产线
CN110935666A (zh) 一种酒精清洁设备及方法
KR100879806B1 (ko) 폴부착 장치
CN115180262B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背光led灯条胶柔性侧贴机构
CN210115261U (zh) 盖板玻璃双面擦拭设备
CN215885422U (zh) 一种适用于振子装配线的振子构件上料计数设备
CN111703182B (zh) 一种用于为玻璃工件贴偏光片的贴片设备及工艺
CN211968829U (zh) 一种移印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6780947U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铁片和磁铁组装设备
CN213037014U (zh) 一种偏光片双片检测输送机构及偏光片贴片设备
CN114772278B (zh) 板材曝光设备
CN213103386U (zh) 一种玻璃工件清洁机构及玻璃工件贴偏光片设备
CN212889360U (zh) 一种玻璃工件中间翻转装置及玻璃工件贴偏光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