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4319U -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4319U
CN211194319U CN201921348750.2U CN201921348750U CN211194319U CN 211194319 U CN211194319 U CN 211194319U CN 201921348750 U CN201921348750 U CN 201921348750U CN 211194319 U CN211194319 U CN 211194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plate
vertical
foamed ceramic
driv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487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元新
罗连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Ked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Keda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da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da Clea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da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487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4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4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4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该模具包括大梁、小梁、中空棚板以及边围板,边围板包括竖直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以及肋板,该取放装置包括机架、安装架、取放组件以及移动驱动组件,取放组件包括一环形吸盘以及吸取驱动组件,吸取驱动组件包括抽真空泵以及真空气管,环形吸盘内开设有负压空腔,环形吸盘的底面开设通气孔,真空气管连通抽真空泵与负压空腔,通过改进边围板,增加增加一个支撑面或抓取面,便于人工搬运或机械搬运,取放装置采用抽真空泵产生负压,便于对形成模具容腔的所有边围板整体转运和放置,减少需要重新组装产生错位误差的可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保持产品生产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背景技术
发泡陶瓷板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发泡技术,经高温焙烧而成的高气孔率的闭孔陶瓷材料而制成的,发泡陶瓷保温板产品具有不燃、防火、耐老化、耐候、相容性好、热传导率低、吸水率低等优点,适用于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建筑自保温冷热桥处理等。
现有技术中,发泡陶瓷在烧成时需放置于一烧结模具中,公布号为CN10370740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发泡陶瓷成型烧结模具,包括型腔和位于型腔底面的垫板,型腔由多块耐火挡板依次连接围成,各块耐火挡板与垫板可拆卸连接垫板底面连接有多个支撑管型腔内壁贴附有耐火纸。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对烧结模具进行拆卸或组装,因该发明申请公开的这种发泡陶瓷烧结模具的耐火挡板呈三菱柱形,在拆、装过程中对耐火挡板整体拆卸存在技术困难,需要对四周的耐火挡板逐一进行拆卸,人力拆卸劳动强度大,而采用机械手逐一拆卸时,将导致组装过程中出现耐火板之间发生错位误差,影响生产的稳定性,因此,具有对烧结模具耐火挡板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便于人工或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陶瓷模具,通过改进边围板的结构,使得边围板便于整体取放,便于模具的拆卸和组装,该发泡陶瓷模具具有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大梁、小梁、中空棚板以及边围板,多个所述边围板围构成一上端开口的模具容腔,所述边围板包括竖直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以及肋板,所述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竖直板的上、下两端,所述肋板与竖直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均固定,所述第二水平板放置于所述中空棚板上,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水平板。
通过这样设置,边围板包括竖直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以及肋板,边围板由板件形成,减少边围板的整体重量,便于转运,第二水平板与中空板连接,通过在第二水平板的上方设置第一水平板,第一水平板为人工转运或机械手转运提供较大的支撑面或受力面,从而方便将边围板拆卸或组装;而因对边围板的结构进行改进,模具上形成模具容腔的所有边围板可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将其整体转运,有利于减小因逐一对边围板拆卸再重新组装可能产生的错位误差,提高生产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肋板与竖直板、第一水平板以及第二水平板均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竖直板、第一水平板以及第二水平板三者的连接稳固,使得边围板的结构稳定,减小变形,并便于生产、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边围板包括至少拼接单元,每一拼接单元上均设置有一插接凸起部以及一接合凹槽部,所述接合凹槽与所述插接凸起部适配。
通过这样设置,通过插接凸起部与插接凹槽部的结构设置,使得边围板可有若干单元拼接形成,便于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
作为优选,所述边围板由耐火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边围板采用碳化硅材料制成。
通过这样设置,满足边围板在烧成过程中耐高温,保持模具容腔形状的稳定性,以便形成具有固定形态的发泡陶瓷。
基于同一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配合上述模具的使用,可对边围板整体取、放,便于模具的拆卸,有利于提高发泡陶瓷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用于取放上述发泡陶瓷模具的边围板,包括机架、安装架、取放组件以及移动驱动组件,所述取放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移动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驱动所述安装架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取放组件包括一环形吸盘以及吸取驱动组件,所述吸取驱动组件包括抽真空泵以及真空气管,所述环形吸盘内开设有负压空腔,所述环形吸盘的底面开设有与负压空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真空气管连通抽真空泵与负压空腔,所述环形吸盘与所述模具容腔的形状一致。
通过这样设置,通过移动驱动组件驱动安装架沿水平或竖直方向移动,便于调整环形吸盘与组成模具容腔的边围板对齐,再通过抽真空泵对环形吸盘的负压空腔抽气,使得负压空腔的内外形成负压差,使得环形吸盘设置通气孔的一侧具有吸附力,从而环形吸盘可吸附边围板,再通过移动驱动组件,将组成模具容腔的边围板整体与模具的中空棚板脱离,从而便于发泡陶瓷脱模,提高生产效率;当发泡陶瓷脱模后,将边围板整体放置于中空棚板上,完成下一次发泡陶瓷烧成的工序,避免了因逐一拆卸边围板使得边围板之间发生错位误差而导致模具容腔的形状、面积不一致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吸盘包括多个独立的吸取板,多个所述吸取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下方。
通过这样设置,多个独立的吸取盘形成环形吸盘,从而能达到整体取、放边围板的目的,另外,多个独立的吸取盘可便于组装和维护,还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设计安装位置,以满足不同尺寸大小的发泡陶瓷的生产需要。
作为优选,所述吸取板包括上板以及与上板固定连接的下板,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形成所述负压空腔,所述通气孔开设于所述下板上,所述上板开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真空气管连通。
通过这样设置,通过将吸取板分成上板和下板,便于加工生产。
作为优选,所述下板与上板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
通过这样设置,上板与下板通过螺纹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对吸气板内部进行清洗、维护,通过密封胶条实现上板与下板之间的密封,减少漏气的可能。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横梁,所述水平横梁上设置若干水平导轨,所述水平横梁上设置有沿所述水平导轨滑动的水平滑座,所述安装架上固定有竖直滑柱,所述竖直滑柱与所述水平滑座竖直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驱动组件包括水平驱动组件以及竖直驱动组件,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水平驱动电机、第一减速器、第一齿轮以及第一齿条,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水平滑座上,所述第一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与水平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固定于所述水平横梁上并与所述水平导轨平行设置。
通过这样设置,第一减速器对水平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进行减速增矩,水平驱动电机间接驱动第一齿轮转动,而第一齿轮沿第一齿条移动,使得驱动水平滑座沿水平导轨水平移动,最终达到实现驱动环形吸盘水平移动的目的,便于实现自动化调整环形吸盘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竖直驱动组件包括竖直驱动电机、第二减速器、第二齿轮以及第二齿条,所述竖直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水平滑座上,所述第二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与竖直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固定于所述竖直滑柱上并沿与所述竖直滑柱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
通过这样设置,第二减速器对竖直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进行减速增矩,竖直驱动电机间接驱动第二齿轮转动,而第二齿轮沿第二齿条移动,使得竖直滑柱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水平滑座移动,最终达到实现驱动环形吸盘竖直移动的目的,便于实现自动化调整环形吸盘的位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提供一种发泡陶瓷模具,通过对边围板的结构进行改进,增加第一水平板,从而增加一个支撑面或抓取面,便于人工搬运或机械搬运,另外有利于采用机械自动化的方式对边围板进行整体转运,减小错位误差,有利于保持发泡陶瓷产品的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采用拼接的方式形成边围板,有利于加工、生产、运输以及储存。
3、提供一种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采用抽真空泵产生负压,使得环形吸盘与边围板通过负压相互吸附,便于对形成模具容腔的所有边围板整体转运,还能实现当抽真空泵不产生负压时,将所有的边围板整体放置,减少逐一拆卸各边围板再重新组装产生错位误差的可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保持产品生产的一致性。
4、通过将环形吸盘设置为多个独立的吸取板,便于生产以及根据发泡陶瓷产品的尺寸做适应性调整。
5、通过将吸取板设置成上板和下板,便于加工以及维护。
6、通过设置移动驱动组件实现环形吸盘的水平移动以及竖直升降,便于实现环形吸盘的位置自动化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拼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拼接单元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吸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发泡陶瓷模具;101、大梁;102、小梁;103、中空棚板;104、边围板;1040、拼接单元;10401、插接凸起部;10402、插接凹槽部;1041、第一水平板;1042、第二水平板;1043、竖直板;1044、肋板;2、机架;3、安装架;4、取放组件;400、吸取板;4001、上板;40011、螺杆;4002、下板;40021、容置腔;40022、密封凹槽;401、环形吸盘;4011、通气孔;402、吸取驱动组件;4021、抽真空泵;4022、真空气管;5、移动驱动组件;501、水平驱动组件;5011、水平驱动电机;5012、第一减速器;502、竖直驱动组件;5021、竖直驱动电机;5022、第二减速器;6、水平横梁;7、水平导轨;8、水平滑座;9、竖直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考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泡陶瓷模具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大梁101、小梁102、中空棚板103以及边围板104,大梁101设置若干根,小梁102设置若干根并与大梁101垂直交叉固定,中空棚板103固定于小梁102之上,边围板104设置多个且均放置于中空棚板103表面上,多个边围板104围构成容纳发泡陶瓷原料的模具容腔(图中未标注),模具容腔的内侧壁以及底面均放置有一层玻璃纤维纸(图中未示出)。
参考图3,边围板104包括第一水平板1041、第二水平板1042、竖直板1043以及肋板1044,第一水平板1041设置于第二水平板1042的上方,第一水平板1041分别固定连接于竖直板1043沿竖直方向的两端,肋板1044与竖直板1043、第一水平板1041、第二水平板1042三者均垂直固定连接,第二水平板1042与中空棚板103的表面接触,第一水平板1041的宽度小于第二水平板1042,第一水平板1041的宽度为第二水平板1042宽度的40%~60%,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平板1041的宽度为第二水平板1042宽度的一半。
参考图2、图3以及图4,边围板104包括至少两个拼接单元1040,边围板104由拼接单元1040拼接形成,每一拼接单元1040一端设置有一插接凸起部10401,另一端设置有插接凹槽部10402,插接凸起部10401与插接凹槽部10402适配,本实施例中,插接凸起部10401与插接凹槽部10402设置于拼接单元1040的第二水平板1042上。
边围板104由防火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边围板104为碳化硅材料制成。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参考图5,包括机架2、安装架3、取放组件4以及移动驱动组件5,取放组件4设置于安装架3上,移动驱动组件5设置于机架2上并驱动安装架3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
参考图5,机架2的顶部设置有水平横梁6,水平横梁6上设置若干水平导轨7,水平横梁6与水平导轨7平行设置,水平横梁6上设置有沿水平导轨7滑动的水平滑座8,安装架3上固定有竖直滑柱9,竖直滑柱9与水平滑座8竖直滑动连接。
参考图5,移动驱动组件5包括水平驱动组件501以及竖直驱动组件502,水平驱动组件501包括水平驱动电机5011、第一减速器5012、第一齿轮(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一齿条(图中未示出),水平驱动电机5011固定于水平滑座8上,第一减速器5012的动力输入端与水平驱动电机5011的转轴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一减速器501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齿条固定于水平横梁6上并与水平导轨7平行设置。
参考图5,竖直驱动组件502包括竖直驱动电机5021、第二减速器5022、第二齿轮(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齿条(图中未示出),竖直驱动电机5021固定于水平滑座8上,第二减速器5022的动力输入端与竖直驱动电机5021的转轴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二减速器502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齿条固定于竖直滑柱9上并沿与竖直滑柱9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
参考图5,取放组件4包括一环形吸盘401以及吸取驱动组件402,吸取驱动组件402包括抽真空泵4021以及真空气管4022,环形吸盘401内开设有负压空腔(图中未标注),环形吸盘401的底面开设有与负压空腔连通的通气孔4011,真空气管4022连通抽真空泵4021与负压空腔,环形吸盘401与所述模具容腔的形状一致,环形吸盘40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有边围板104的第一水平板1041围成的面积。
参考图5、图6以及图7,环形吸盘401包括多个独立的吸取板400,多个吸取板400均固定连接于安装架3的下方,吸取板400包括上板4001以及与上板4001固定连接的下板4002,上板4001上固定有与安装架3固定的螺杆40011,上板4001与下板4002上均开设有容置腔40021,上板4001与下板4002的容置腔40021之间形成负压空腔,通气孔4011开设于下板4002上,上板4001开设有若干出气孔,真空气管4022与上板4001固定,出气孔与真空气管4022连通。
参考图7,下板4002与上板4001可采用铆接固定,本实施例中,下板4002与上板4001通过螺纹紧固件(图中未示出)连接,下板4002上设置有密封凹槽40022,密封凹槽40022内设置有密封胶条(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当烧成好的发泡陶瓷出窑后,将发泡陶瓷磨具整体转运至机架2的下方,通过水平驱动组件501以及竖直驱动组件502调整环形吸盘401位于正对于全部的边围板104,开启抽真空泵,使得抽真空泵对负压空腔抽真空,再通过竖直驱动组件502驱动环形吸盘401缓慢下降直到环形吸盘401与全部的边围板104的第一水平板1041接触,因负压空腔内外存在压力差,从而环形吸盘401与边围板104吸附固定,通过竖直驱动组件502驱动环形吸盘401上升,从而使得全部的边围板104全部脱离中空棚板103,实现发泡陶瓷的脱模,吸附于环形吸盘401的边围板104可在水平驱动组件501的驱动下转移至其他位置存放。
当停止抽真空泵的抽真空操作时,负压空腔的内外压力趋近相等,从而环形吸盘401吸附力减小或消失,可实现环形吸盘401与边围板104脱离。
因此,将烧成后的发泡陶瓷从中空棚板103的表面转移后,需要再次将边围板104放置到中空棚板103时,通过水平驱动组件501以及竖直驱动组件502配合,将环形吸盘401上吸附的边围板104放置到中空棚板103上,再停止抽真空泵的抽真空工作,实现环形吸盘401与边围板104脱离,实现构成模具容腔的全部的边围板104的整体取放的过程,提高脱模效率,并减小边围板104放置的错位误差,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一致性。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9)

1.一种发泡陶瓷模具,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大梁、小梁、中空棚板以及边围板,多个所述边围板围构成一上端开口的模具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围板包括竖直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以及肋板,所述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竖直板的上、下两端,所述肋板与竖直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均固定,所述第二水平板放置于所述中空棚板上,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水平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围板包括至少两个拼接单元,每一拼接单元上均设置有一插接凸起部以及一接合凹槽部,所述接合凹槽与所述插接凸起部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围板由耐火材料制成。
4.一种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取放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模具的边围板,包括机架、安装架、取放组件以及移动驱动组件,所述取放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移动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驱动所述安装架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取放组件包括一环形吸盘以及吸取驱动组件,所述吸取驱动组件包括抽真空泵以及真空气管,所述环形吸盘内开设有负压空腔,所述环形吸盘的底面开设有与负压空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真空气管连通抽真空泵与负压空腔,所述环形吸盘与所述模具容腔的形状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吸盘包括多个独立的吸取板,多个所述吸取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板包括上板以及与上板固定连接的下板,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形成所述负压空腔,所述通气孔开设于所述下板上,所述上板开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真空气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与上板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横梁,所述水平横梁上设置若干水平导轨,所述水平横梁上设置有沿所述水平导轨滑动的水平滑座,所述安装架上固定有竖直滑柱,所述竖直滑柱与所述水平滑座竖直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驱动组件包括水平驱动组件以及竖直驱动组件,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水平驱动电机、第一减速器、第一齿轮以及第一齿条,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水平滑座上,所述第一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与水平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固定于所述水平横梁上并与所述水平导轨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驱动组件包括竖直驱动电机、第二减速器、第二齿轮以及第二齿条,所述竖直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水平滑座上,所述第二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与竖直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固定于所述竖直滑柱上并沿与所述竖直滑柱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
CN201921348750.2U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Active CN211194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8750.2U CN211194319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8750.2U CN211194319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4319U true CN211194319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48750.2U Active CN211194319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43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4881A (zh) * 2019-08-19 2019-11-01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4881A (zh) * 2019-08-19 2019-11-01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1899B (zh) 高效生产的亚克力浴缸成型系统
CN211194319U (zh)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CN110394881A (zh) 一种发泡陶瓷模具以及发泡陶瓷边围板取放装置
CN21494211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自动贴墙砖装置
CN211030470U (zh) 一种易上料六角块成型振动床
CN112267586A (zh) 一种基于无机轻集料的复合防火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16076394U (zh) 一种房建施工中用一体化墙面保温板安装拆除装置
CN210772517U (zh) 一种用于空调安装的安全支架
CN113305984B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砖块成型机构及成型方法
CN215282454U (zh) 一种幕墙陶砖生产用素坯成型设备
CN115354790A (zh) 建筑装饰石膏板吊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140311B (zh) 混凝土全自动蒸汽养护系统
CN211394287U (zh) 一种玻璃生产加工用钢化炉的多级下料装置
CN209080952U (zh) 一种陶瓷地砖自动下砖机
CN214293681U (zh) 用于加工增强型水泥基泡沫保温隔声板的板模分离器
CN220119699U (zh) 一种电熔砖砂型烘烤装置
CN115235220B (zh) 一种保温板表面处理装置的处理工艺
CN220707803U (zh) 一种烘焙食品降温箱
CN216399981U (zh) 一种用于陶瓷瓷砖的成型设备
CN220331534U (zh) 一种现代陶瓷制品上釉装置
CN209376557U (zh) 一种华夫饼双面烤装置
CN217414389U (zh) 石膏板烘干成型机
CN216428909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玻镁板新型地板
CN216341035U (zh) 一种外墙用保温砖搬运设备
CN216503945U (zh) 一种吸塑门板表面高效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313, No. 1, West Road, Guang 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after: Keda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3, No. 1, West Road, Guang 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before: KEDA CLEAN ENER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3

Address after: 528308 first floor, No. 100, block F, Zhenxing South Road, Lunjiao sub district office,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or office use only)

Patentee after: Foshan Keda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3, No. 1, West Road, Guang 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before: Keda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