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5171U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55171U CN211155171U CN201921740943.2U CN201921740943U CN211155171U CN 211155171 U CN211155171 U CN 211155171U CN 201921740943 U CN201921740943 U CN 201921740943U CN 211155171 U CN211155171 U CN 2111551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peripheral wall
- mounting
- pot
- cooking appli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7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405 prev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锅具包括:本体部;安装部,安装部设置在本体部内;第一盛放部和第二盛放部,第一盛放部和第二盛放部择一地安装于安装部,第一盛放部适于与安装部配合限定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盛放部还具有第一盛放部通孔,第一空腔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一盛放部通孔进入到第二空腔内,从而使得第二空腔内的液面升高,以及第二空腔的内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一盛放部通孔回流到第一空腔内,从而使得第二空腔内的液面降低,第二盛放部用于放置食材以对食材进行蒸处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通过更换与安装部配合的部件,实现烫涮、蒸的功能,功能更多样化,可以满足更多使用需求,有利于提高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用户在烹饪时,有的喜欢烫、有的喜欢涮、有的喜欢蒸等,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同时实现这些功能,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所述锅具能够实现烫涮、蒸的功能,功能更多样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锅具的烹饪器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包括:本体部;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内;第一盛放部和第二盛放部,所述第一盛放部和所述第二盛放部择一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盛放部适于与所述安装部配合限定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盛放部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一盛放部通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配置成: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液体可通过所述第一盛放部通孔进入到所述第二空腔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液面升高,以及所述第二空腔的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盛放部通孔回流到所述第一空腔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液面降低,所述第二盛放部用于放置食材以对食材进行蒸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通过第一盛放部和第二盛放部择一地安装于安装部,使用户可以通过更换与安装部配合的部件,实现烫涮、蒸的功能,锅具的功能更多样化,可以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周壁,所述安装周壁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盛放部和所述第二盛放部分别设有限位配合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配合部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盛放部包括: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中部设有所述第一盛放部通孔;第一周壁,所述第一周壁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下侧且环绕所述第一盛放部通孔设置,所述第一周壁与所述本体部的内底面间隔开,所述安装周壁环绕所述第一盛放部设置,所述第一周壁和所述安装周壁之间的区域形成为所述第一空腔;第二周壁,所述第二周壁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侧且环绕所述第一盛放部通孔设置,所述第二周壁内限定出所述第二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安装环形板,所述安装环形板的外周沿与所述安装周壁的内周面连接且环绕所述第一周壁设置,所述第一分隔板支撑于所述安装环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锅具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安装环形板与所述第一分隔板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盛放部适于与所述安装部配合限定出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第二盛放部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三空腔和所述第四空腔的第二盛放部通孔,所述第三空腔和所述第四空腔配置成: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气体可通过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进入到所述第四空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盛放部包括: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设有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所述安装周壁内且位于所述第二分隔板下侧的区域形成为所述第三空腔;第三周壁,所述第三周壁位于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上侧且环绕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设置,所述第三周壁内限定出所述第四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周壁设有用于向所述第三空腔进液的第一补液孔,所述第一补液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盛放部还包括:第四周壁,所述第四周壁位于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下侧以将所述第三空腔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四周壁内限定出所述第一子腔,所述第四周壁和所述安装周壁之间的区域形成为所述第二子腔,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四空腔,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子腔和所述第四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周壁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的第二补液孔,所述第二补液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盛放部还包括:置物架,所述置物架设置于所述第三周壁的上部且用于放置食材,所述置物架设有多个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周壁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竖直方向向上且向外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安装环形板,所述安装环形板的外周沿与所述安装周壁的内周面连接,所述第二分隔板支撑于所述安装环形板。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限位配合部中的其中一个为卡槽,另一个为适于卡入所述卡槽的卡凸;或者,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限位配合部中的其中一个为磁性件,另一个为可磁吸件;或者,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限位配合部中的其中一个为弹性夹持件,另一个为可夹持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周壁设有所述卡槽和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具有开口朝上的顶部槽口,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卡槽沿所述安装周壁的周向分布且彼此靠近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锅具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盛放部安装于安装部;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锅具一个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锅具一个状态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锅具一个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圈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第一盛放部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第一盛放部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锅具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盛放部安装于安装部;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锅具另一个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锅具另一个状态的分解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第二盛放部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第二盛放部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安装部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安装部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锅具100;
本体部10;食物盛放腔101;
安装部20;安装周壁21;第一补液孔211;避让槽212;限位部22;安装环形板23;连接围边24;
第一盛放部30;第一空腔301;第二空腔302;第一盛放部通孔303;第五空腔304;第一分隔板31;第一周壁32;第二周壁33;
第二盛放部40;第三空腔401;第四空腔402;第二盛放部通孔403;第一子腔404;第二子腔405;第二分隔板41;第三周壁42;第四周壁43;第二补液孔431;置物架44;通气孔441;
限位配合部50;
密封件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100和烹饪器具。
参照图1-图3和图8-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100可以包括:本体部10、安装部20、第一盛放部30和第二盛放部40。
具体而言,安装部20设置在本体部10内,第一盛放部30和第二盛放部40择一地安装于安装部20。其中,第一盛放部30可以与安装部20配合限定出第一空腔301和第二空腔302,第一盛放部30还具有连通第一空腔301和第二空腔302的第一盛放部通孔303。
第一空腔301和第二空腔302配置成:第一空腔301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一盛放部通孔303进入到第二空腔302内,从而使得第二空腔302内的液面升高,以及第二空腔302的内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一盛放部通孔303回流到第一空腔301内,从而使得第二空腔302内的液面降低。
具体地,使用锅具100烹饪食材时,例如使用锅具100涮火锅时,将第一盛放部30安装于安装部20,锅具100内放入水后,锅具100在加热过程中,第一空腔301内的水逐渐沸腾,第一空腔301内的压强逐渐增大,当第一空腔301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第一空腔301内水会在压力的作用下透过第一盛放部通孔303流入第二空腔302,当加热持续时,第一空腔301内的大部分水会流到第二空腔302,流入第二空腔302内的水就可以在第二空腔302对食材进行烫涮。当停止对锅具100加热,或者降低加热功率时,第一空腔301内的压强逐渐减少,第二空腔302内的水逐渐透过第一盛放部通孔303回流到第一空腔301,此时,第二空腔302内的食材平铺在第二空腔302内,方便用户食用。
其中,用户使用锅具100烫涮食材时,用户可以将食材放入第二空腔302内,等第二空腔302内水位上升时就可以完成对第二空腔302内食材的自动烫涮。因此,这样设置能够实现第二空腔302内的水位自动上升和下降,食材放在第二空腔302后,可以达到自动烫涮食材(或者称间歇烫涮食材)的效果,从而可以省去使用漏勺等工具捞食材以及辅助烫涮的步骤,也能够避免用户捞取食材时热汤飞溅到用户身上,可以避免烫伤用户。
而第二盛放部40用于放置食材以对食材进行蒸处理。由此,用户需要蒸食材时,可以将第一盛放部30与安装部20分离,将第二盛放部40安装于安装部20,以便于蒸制食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100,通过第一盛放部30和第二盛放部40择一地安装于安装部20,使用户可以通过更换与安装部20配合的部件,实现烫涮、蒸的功能,锅具100的功能更多样化,可以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和图10所示,安装部20包括安装周壁21,安装周壁21设有限位部22,第一盛放部30和第二盛放部40分别设有限位配合部50,限位部22与限位配合部50可拆卸地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盛放部30与安装周壁21的连接结构、第二盛放部40与安装周壁21的连接结构相同,一方面可以简化安装部20的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户操作更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位部22和限位配合部5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只需要满足通过限位部22和限位配合部50可拆卸连接实现第一盛放部30和第二盛放部40拆装的要求即可。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22和限位配合部50中的其中一个为磁性件,限位部22和限位配合部50中的另一个为可磁吸件。通过磁性件和可磁吸件的磁性吸引可以实现限位部22与限位配合部50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易于拆装。在拆装构成中,磁性件和可磁吸件的对准要求较低,可以降低拆装难度。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22和限位配合部50中的其中一个为弹性夹持件,限位部22和限位配合部50中的另一个为可夹持件。通过弹性夹持件夹持和松开可夹持件,实现限位部22和限位配合部50的拆装,弹性夹持件操作简单,且易于设置防烫结构,防止用户拆装第一盛放部30和第二盛放部40时被烫伤。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11-图12所示,限位配合部50为卡凸,如图13和图14所示,限位部22为卡槽,卡凸可以卡入卡槽,以实现限位部22和限位配合部50的连接,连接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加工,且生产成本低。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卡槽设于安装周壁21,安装周壁21还设有避让槽212,避让槽212具有开口朝上的顶部槽口,避让槽212与卡槽沿安装周壁21的周向分布,且避让槽212与卡槽彼此靠近端连通。由此,在限位部22和限位配合部50安装过程,可以将卡凸由顶部槽口向下移动至避让槽212内,然后将设有卡凸的第一盛放部30(或第二盛放部40)绕竖直轴线转动,使卡凸由避让槽212和卡槽的连通处移动至卡槽内,卡槽的顶槽壁可以对卡凸进行止挡,防止卡凸向上脱出卡槽。由于设置避让槽212避让卡凸,使卡凸卡入卡槽更容易,卡凸和卡槽的干涉量可以设计的更大,以提高卡凸与卡槽卡接的可靠性,防止在烹饪过程中,第一盛放部30(或第二盛放部40)在气体压力、沸腾液体的推力等作用下与安装部20脱离配合。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卡凸和卡槽的设置位置也可以发生互换,具体地,限位部22为卡凸,限位配合部50为卡槽,换言之,限位部22和限位配合部50中的其中一个为卡槽,限位部22和限位配合部50中的另一个为适于卡入卡槽的卡凸。进一步地,第一盛放部30和第二盛放部40上还可以设有与卡槽连通的避让槽212,以便于卡凸经过避让槽212卡入卡槽内,有利于提高卡凸与卡槽的干涉量,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盛放部30和第二盛放部40的具体结构。
如图2-图7所示,第一盛放部30包括:第一分隔板31、第一周壁32和第二周壁33。其中,第一分隔板31的中部设有第一盛放部通孔303,第一周壁32位于第一分隔板31的下侧,且第一周壁32环绕第一盛放部通孔303设置,第一周壁32与本体部10的内底面间隔开,安装周壁21环绕第一盛放部30设置,第一周壁32和安装周壁21之间的区域形成为第一空腔301,第一周壁32内限定出第五空腔304。即第一盛放部通孔303直接连通第五空腔304和第二空腔302,第五空腔304和第一空腔301通过第一周壁32与本体部10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连通。第二周壁33位于第一分隔板31的上侧,且第二周壁33环绕第一盛放部通孔303设置,第二周壁33内限定出第二空腔302。
由此,锅具100内加入水后,第一空腔301和第五空腔304内被水填满或部分填充。给锅具100加热时,第一空腔301内的压强逐渐增大,当第一空腔301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第一空腔301内的温度较高的水会在压力的作用下透过第一周壁32和本体部10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流入第五空腔304,进而使第五空腔304内的水通过第一盛放部通孔303流入第二空腔302。
当停止对锅具100加热,或者降低加热功率时,第一空腔301内的压强逐渐减小,减小对第五空腔304内水的挤压力,使第二空腔302内的水逐渐透过第一盛放部通孔303回流到第五空腔304,进而回流到第一空腔301。由此,实现第二空腔302内食材的自动烫涮。
进一步地,如图2-图5所示,安装部20还包括安装环形板23,安装环形板23的外周沿与安装周壁21的内周面连接,第一盛放部30安装于安装部20时,安装环形板23环绕第一周壁32设置,第一分隔板31可以支撑于安装环形板23,以提高第一盛放部30安装的稳定性,防止液体沸腾过程中第一盛放部30发生剧烈晃动。
再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锅具100还可以包括密封件60,密封件60可以设于安装环形板23与第一分隔板31之间,以密封安装环形板23与第一分隔板31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提高第一空腔301的密封性,防止第一空腔301内的气体经过安装环形板23与第一周壁32之间的间隙、以及安装环形板23与第一分隔板31之间的间隙泄漏,第一空腔301内升压更快,且升压的最大压力更大,进而第二空腔302内液位升高的高度更高、速度更快。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的实施例,如图8-图12所示,第二盛放部40与安装部20配合限定出第三空腔401和第四空腔402,第二盛放部40还具有连通第三空腔401和第四空腔402的第二盛放部通孔403,第三空腔401和第四空腔402配置成:第三空腔401内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盛放部通孔403进入到第四空腔402内。
在第二盛放部40安装于安装部20时,用户可以将食材放置在第四空腔402内,或者放置在与第四空腔402连通的区域,以使进入第四空腔402的蒸汽可以对食材进行蒸处理。第三空腔401和第四空腔402可以对蒸汽进行导向,以提高蒸汽与食材接触的有效性,提高食材蒸制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二盛放部40包括:第二分隔板41和第三周壁42。其中,第二分隔板41设有第二盛放部通孔403,位于安装周壁21内且位于第二分隔板41下侧的区域形成为第三空腔401。第三周壁42位于第二分隔板41的上侧,且第三周壁42环绕第二盛放部通孔403设置,第三周壁42内限定出第四空腔402。
由于锅具100加热过程中,本体部10的中部和边沿受热通常不均匀,导致中部水温高于边沿水温,若在本体部10径向上充分对流,会导致中部水温降低,减缓中部蒸汽的产生速度。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安装周壁21与第二分隔板41限定出第三空腔401,使得第三空腔401在锅具100的径向上的延伸尺寸更小,第三空腔401可以位于锅具100的中部,安装周壁21降低了第三空腔401和安装周壁21外侧的液体的对流,使得第三空腔401内的液体比安装周壁21的外侧的液体温度更高,产生蒸汽速度更快,有利于提高食材蒸制效率。
可选地,如图9所示,安装周壁21的下端可以与本体部10的内底面间隙配合(贴合或间隔开较小距离),以防止安装周壁21与本体部10的内底面之间间隔过大导致第三空腔401内蒸汽泄漏,也防止安装周壁21内侧和外侧的液体发生充分对流而影响第三空腔401内蒸汽的产生速度。
可选地,如图9所示,安装周壁21可以设有用于向第三空腔401进液的第一补液孔211,以防止第三空腔401内液体蒸发后出现干烧现象。第一补液孔211的数量小于第二盛放部通孔403的数量,由于第一补液孔211的数量少(包括但不限于图9中所示的一个),因此,第三空腔401内的蒸汽更多地由第二盛放部通孔403进入第四空腔402内,而非更多地由第一补液孔211泄漏,并且可以防止安装周壁21内侧和外侧的液体通过第一补液孔211发生过大对流,导致第三空腔401内液体温度降低而使蒸汽产生速度过慢。
可选地,第一补液孔211可以设于安装周壁21的下端,防止蒸汽泄漏的效果更好,保证补水效果,防干烧效果也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9-图12所示,第二盛放部40还可以包括第四周壁43,第四周壁43位于第二分隔板41的下侧,第二盛放部40安装于安装部20时,安装周壁21环绕第四周壁43设置,第四周壁43可以将第三空腔401分隔为第一子腔404和第二子腔405。第四周壁43内限定出第一子腔404,第四周壁43和安装周壁21之间的区域形成为第二子腔405,至少一部分第二盛放部通孔403连通第一子腔404和第四空腔402,至少一部分第二盛放部通孔403连通第二子腔405和第四空腔402。
由此,第一子腔404和第二子腔405内产生的蒸汽可以分别通过第二盛放部通孔403进入第四空腔402内。由于,第二子腔405环绕第一子腔404设置,与第二子腔405内液体相比,第一子腔404内液体的加热效果更好,温度更高,而第四周壁43可以降低第一子腔404内液体与第二子腔405内液体的对流,即保证了第一子腔404内液体的升温速度,进而保证了第一子腔404内产生蒸汽的速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进入第四空腔402内蒸汽的速度,提高食材蒸制效率。
可选地,如图9所示,第四周壁43的下端可以与本体部10的内底面间隙配合,以防止第四周壁43与本体部10的内底面之间间隔过大导致第一子腔404内蒸汽泄漏,也防止第一子腔404和第二子腔405的液体发生充分对流而影响第一子腔404内蒸汽的产生速度。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1所示,第四周壁43可以设有连通第一子腔404和第二子腔405的第二补液孔431,第二子腔405内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二补液孔431补充至第一子腔404内,以防止第一子腔404内液体蒸发速度过快而导致出现干烧现象,使用更安全。第二补液孔431的数量小于第二盛放部通孔403的数量,由于第二补液孔431的数量少(包括但不限于图11中所示的一个),因此,第一子腔404内的蒸汽更多地由第二盛放部通孔403进入第四空腔402内,而非更多地由第二补液孔431泄漏,并且可以防止第一子腔404和第二子腔405内的液体通过第二补液孔431发生过大对流,导致第一子腔404内液体温度降低而使蒸汽产生速度过慢。
可选地,第二补液孔431可以设于第四周壁43的下端,防止蒸汽泄漏的效果更好,保证补水效果,防干烧效果也更好。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制食材时,食材可以直接防止在第四空腔402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盛放部40还可以包括置物架44,置物架44设置于第三周壁42的上部,置物架44设有多个通气孔441。食材可以放置在置物架44上,以防止食材在烹饪过程中堵塞第二盛放部通孔403导致第三空腔401内气压过大而发生安全事故,第四空腔402内的气体可以通过通气孔441流向食材,以对食材进行蒸制。
进一步地,如图9-图12所示,第三周壁42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竖直方向向上且向外倾斜延伸,以使得第三周壁42的上端开口尺寸大于下端开口尺寸,进而安装于第三周壁42的上端的置物架44的尺寸可以更大,以增大第二盛放部40可以放置食材的量。并且第三周壁42的倾斜延伸的部分可以对第四空腔402内的气体进行导向,使气体能够从径向上更大范围内流向食材,有利于提高食材不同位置的烹饪均匀性。
例如,在如图9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周壁42沿轴向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下端与第二段的上端连接,第一段相对于竖直方向向上且向外倾斜延伸,第二段延伸为直筒段,限位配合部50可以设于第二段,安装周壁21环绕第二段设置,使得限位部22与限位配合部50连接时,安装周壁21可以在径向上对第二段进行限位,以防止第二盛放部40发生剧烈晃动。
在安装部20包括安装环形板23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二盛放部40安装于安装部20时,第二分隔板41可以支撑于安装环形板23,以进一步提高第二盛放部40安装的稳定性,防止液体沸腾过程中第二盛放部40发生剧烈晃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9和图13-图14所示,安装部20还可以包括连接围边24,连接围边24的内周沿与安装周壁21的外周面连接,例如与安装周壁21的下端连接,连接围边24的外周沿可以与本体部10的内周面配合,以使安装周壁21可以位于本体部10沿径向的中部,使第一空腔301和第三空腔401内的液体加热速度更快,升压和产生蒸汽速度更快。
可选地,连接围边2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支撑于本体部10的内底面,以提高安装部20安装的稳定性。可选地,连接围边24的外周沿可以与本体部10的周壁卡接,以提高安装部20安装的可靠性。
如图2和图9所示,安装部20和本体部10之间可以还形成食物盛放腔101,并且食物盛放腔101与第一空腔301、第二空腔302、第三空腔401和第四空腔402分隔开。例如,在安装部20包括安装周壁21和连接围边24的实施例中,位于安装周壁21与本体部之间且位于连接围边24上方的区域可以形成为食物盛放腔101。锅具100内加入水后,食物盛放腔101内始终有液体,给锅具100加热时,食材可以直接放入食物盛放腔101内进行烫涮,食材在食物盛放腔101内烫涮完成后,用户可以直接捞出食用。由此,锅具100兼具了直接烫涮、自动烫涮和蒸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功能的多样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第一盛放部30和第二盛放部40择一地安装于安装部20,使用户可以通过更换与安装部20配合的部件,实现烫涮、蒸的功能,锅具100的功能更多样化,可以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和锅具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内;
第一盛放部和第二盛放部,所述第一盛放部和所述第二盛放部择一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其中,
所述第一盛放部适于与所述安装部配合限定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盛放部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一盛放部通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配置成: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液体可通过所述第一盛放部通孔进入到所述第二空腔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液面升高,以及所述第二空腔的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盛放部通孔回流到所述第一空腔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液面降低,
所述第二盛放部用于放置食材以对食材进行蒸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周壁,所述安装周壁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盛放部和所述第二盛放部分别设有限位配合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配合部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放部包括:
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中部设有所述第一盛放部通孔;
第一周壁,所述第一周壁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下侧且环绕所述第一盛放部通孔设置,所述第一周壁与所述本体部的内底面间隔开,所述安装周壁环绕所述第一盛放部设置,所述第一周壁和所述安装周壁之间的区域形成为所述第一空腔;
第二周壁,所述第二周壁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侧且环绕所述第一盛放部通孔设置,所述第二周壁内限定出所述第二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包括:
安装环形板,所述安装环形板的外周沿与所述安装周壁的内周面连接且环绕所述第一周壁设置,所述第一分隔板支撑于所述安装环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安装环形板与所述第一分隔板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盛放部适于与所述安装部配合限定出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第二盛放部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三空腔和所述第四空腔的第二盛放部通孔,所述第三空腔和所述第四空腔配置成: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气体可通过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进入到所述第四空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盛放部包括:
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设有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所述安装周壁内且位于所述第二分隔板下侧的区域形成为所述第三空腔;
第三周壁,所述第三周壁位于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上侧且环绕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设置,所述第三周壁内限定出所述第四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周壁设有用于向所述第三空腔进液的第一补液孔,所述第一补液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盛放部还包括:
第四周壁,所述第四周壁位于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下侧以将所述第三空腔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四周壁内限定出所述第一子腔,所述第四周壁和所述安装周壁之间的区域形成为所述第二子腔,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四空腔,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子腔和所述第四空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周壁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的第二补液孔,所述第二补液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盛放部通孔的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盛放部还包括:
置物架,所述置物架设置于所述第三周壁的上部且用于放置食材,所述置物架设有多个通气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周壁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竖直方向向上且向外倾斜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包括:
安装环形板,所述安装环形板的外周沿与所述安装周壁的内周面连接,所述第二分隔板支撑于所述安装环形板。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限位配合部中的其中一个为卡槽,另一个为适于卡入所述卡槽的卡凸;或者,
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限位配合部中的其中一个为磁性件,另一个为可磁吸件;或者,
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限位配合部中的其中一个为弹性夹持件,另一个为可夹持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周壁设有所述卡槽和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具有开口朝上的顶部槽口,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卡槽沿所述安装周壁的周向分布且彼此靠近端连通。
16.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40943.2U CN211155171U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40943.2U CN211155171U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55171U true CN211155171U (zh) | 2020-08-04 |
Family
ID=71789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40943.2U Active CN211155171U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551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05087A (zh) * | 2020-09-30 | 2022-04-1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系统、加热装置及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10-16 CN CN201921740943.2U patent/CN2111551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05087A (zh) * | 2020-09-30 | 2022-04-1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系统、加热装置及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55171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211609170U (zh) |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 |
CN211130659U (zh) |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KR20200013655A (ko) | 증기 발생기를 갖는 레인지 | |
CN210121054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 |
CN211961758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211130645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210871012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208925878U (zh) | 隔板结构和炖蒸器具 | |
CN211155113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211380768U (zh) |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107343741B (zh) | 利用热空气循环制备食物的装置 | |
CN213308967U (zh) | 一种多功能电饭煲 | |
CN212261123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1155158U (zh) |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211380762U (zh) |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210471873U (zh) | 一种电锅 | |
CN210961468U (zh) | 高效散热的多功能烹饪器具 | |
CN209996069U (zh) |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 | |
CN21961360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961759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211155159U (zh) |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210842629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213464774U (zh) | 锅具的烹饪配件、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
CN216628264U (zh) | 空气炸锅用锅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