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0659U -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0659U
CN211130659U CN201922121653.6U CN201922121653U CN211130659U CN 211130659 U CN211130659 U CN 211130659U CN 201922121653 U CN201922121653 U CN 201922121653U CN 211130659 U CN211130659 U CN 211130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artition
pot
sub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16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绍生
王帅
吴志勇
江太阳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16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0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0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0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锅具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具有底壁,底壁的上表面一体地向上延伸形成有分隔部;盛放部,盛放部包括盛放部本体,盛放部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分隔部,盛放部本体与分隔部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盛放部本体具有第二空腔以及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盛放部通孔,第一空腔内的液体可通过盛放部通孔进入到第二空腔内,从而使得第二空腔内的液面升高,以及第二空腔的内的液体可以通过盛放部通孔回流到第一空腔内,从而使得第二空腔内的液面降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具有分区烫煮、持续烫煮、自动烫涮多种烹饪效果,并且第二空腔内的食材无需使用漏勺等工具捞取,夹取更方便。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使用电磁炉吃火锅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用户在烫涮羊肉等食材时,需要用漏勺等工具捞食材以及辅助烫涮,导致吃火锅时用户使用的工具多,操作麻烦。并且锅具的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的锅具,所述锅具功能多样化,且能够实现自动烫涮食材,便于夹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锅具的烹饪器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具,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底壁,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一体地向上延伸形成有分隔部;盛放部,所述盛放部包括盛放部本体,所述盛放部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分隔部,所述盛放部本体与所述分隔部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所述盛放部本体具有第二空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盛放部通孔,其中,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配置成: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液体可通过所述盛放部通孔进入到所述第二空腔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液面升高,以及所述第二空腔的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所述盛放部通孔回流到所述第一空腔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液面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具,通过设置分隔部以及与分隔部可拆卸连接的盛放部,使得锅具具有分区烫煮、持续烫煮、自动烫涮多种烹饪效果,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并且第二空腔内的食材可以省去使用漏勺等工具捞食材以及辅助烫涮的步骤,夹取食材更方便,也能够避免用户捞取食材时热汤飞溅到用户身上,可以避免烫伤用户。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具,所述盛放部还包括: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与所述盛放部本体连接且将所述第一空腔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环绕所述第二子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盛放部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空腔,或者,所述盛放部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子腔和所述第二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盛放部本体与所述分隔部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盛放部本体与所述分隔部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盛放部本体的上部设有支撑翻边,所述支撑翻边适于支撑于所述分隔部的上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适于止挡于所述支撑翻边的上侧以将所述盛放部本体固定在所述分隔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部的内周面设有限位凸部,所述盛放部本体的外周面设有配合凸部,所述限位凸部适于止挡于所述配合凸部的上侧以将所述盛放部本体固定在所述分隔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部和所述盛放部本体的其中一个设有卡槽,另一个设有卡凸,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凸卡接以将所述盛放部本体固定在所述分隔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部的内周壁设有所述卡槽和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具有开口朝上的顶部槽口,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卡槽沿所述分隔部的周向分布且彼此靠近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锅具的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锅具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锅具的分解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锅具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锅具的分解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锅具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锅具的本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9中圈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锅具的本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锅具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7中圈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锅具的分解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锅具的剖视图;
图21是图20中圈示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锅具的本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锅具的盛放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锅具100;
本体部10;第二区域101;底壁11;分隔部12;限位凸部13;卡槽14;避让槽15;
盛放部20;第一空腔201;第二空腔202;盛放部通孔203;第一子腔204;第二子腔205;盛放部本体21;分隔壁22;支撑翻边23;配合凸部24;卡凸25;
密封件30;
卡扣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具100和烹饪器具。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具100可以包括:本体部10和盛放部20。
具体而言,如图1-图3所示,本体部10具有底壁11,底壁11的上表面一体地向上延伸形成有分隔部12,盛放部20包括盛放部本体21,盛放部本体21可拆卸地安装于分隔部12。如图2所示,在盛放部本体21安装于分隔部12时,盛放部本体21与分隔部12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201。盛放部本体21具有第二空腔202。
其中,第一空腔201和第二空腔202配置成:第一空腔201内的液体能够进入到第二空腔202内,从而使得第二空腔202内的液面升高,以及第二空腔202的内的液体能够回流到第一空腔201内,从而使得第二空腔202内的液面降低。
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盛放部本体21具有连通第一空腔201和第二空腔202的盛放部通孔203。第一空腔201内的液体可以通过盛放部通孔203进入到第二空腔202内,从而使得第二空腔202内的液位升高,以及第二空腔202内的液体可以通过盛放部通孔203回流到第一空腔201内,从而使得第二空腔202内的液位降低。
具体地,使用锅具100烹饪食材时,例如使用锅具100涮火锅时,锅具100内放入水后,锅具100在加热过程中,第一空腔201内的水在逐渐沸腾的过程中,第一空腔201内的压强逐渐增大,当第一空腔201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第一空腔201内水会在压力的作用下透过盛放部通孔203流入第二空腔202,当加热持续时,第一空腔201内的大部分水会流到第二空腔202,流入第二空腔202内的水就可以在第二空腔202对食材进行烫涮。当停止对锅具100加热,或者降低加热功率时,第一空腔201内的压强逐渐减少,第二空腔202内的水逐渐透过盛放部通孔203回流到第一空腔201,此时,第二空腔202内的液位较低,使得第二空腔202内的食材大体平铺在第二空腔202内且大部分露出液面,方便用户食用。
由此,食材放在第二空腔202后,可以达到自动烫涮食材(或间歇烫涮食材)的效果,从而可以省去使用漏勺等工具捞食材以及辅助烫涮的步骤,也能够避免用户捞取食材时热汤飞溅到用户身上,可以避免烫伤用户。并且对于烫涮时间要求较高的食材,通过自动烫涮可以提高烫涮时间控制的准确性,保证食材口感。
如图1和图2所示,分隔部12可以将本体部10内的空间分隔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101,其中,分隔部12内的空间为第一区域,盛放部本体21可以安装于第一区域内,第二区域101环绕第一区域,即分隔部12与本体部10的周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区域101。
在盛放部本体21安装于分隔部12时,第二区域101形成为食物盛放腔且与第一空腔201、第二空腔202间隔开,使得第二区域101能够用于持续烫煮食材,第一空腔201和第二空腔202能够用于自动烫涮食材。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食材放入第二区域101或者第二空腔202。而在盛放部本体21与分隔部12拆分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101的上部开口均敞开,且通过分隔部12分隔,使得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101均能够用于持续烫煮食材。并且由于分隔部12一体形成于本体部10的底壁11,因此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101不连通,能够满足不同食材或者不同口味分区烫煮的需求,例如,在第一区域添加辣汤水,在第二区域101添加不辣汤水。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具100,通过设置分隔部12以及与分隔部12可拆卸地连接的盛放部20,使得锅具100具有分区烫煮、持续烫煮、自动烫涮多种烹饪效果,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并且第二空腔202内的食材可以省去使用漏勺等工具捞食材以及辅助烫涮的步骤,夹取食材更方便,也能够避免用户捞取食材时热汤飞溅到用户身上,可以避免烫伤用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图7所示,盛放部20还包括分隔壁22,分隔壁22与盛放部本体21连接。在盛放部20安装于分隔部12时,分隔壁22能够将第一空腔201分隔为第一子腔204和第二子腔205,第一子腔204环绕第二子腔205设置。其中,气压可以在第一子腔204或者第二子腔205内积累,以提高升压速度,可以更快速地将第一子腔204或者第二子腔205内的液体压往第二空腔202,并且由于第一子腔204或者第二子腔205的容积小,压强比未设置分隔壁22的实施例要大,因此上升到第二空腔202的水位高度也更高。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所示,盛放部通孔203连通第一子腔204和第二空腔202。在烹饪过程中,第二子腔205内压强上升,使第二子腔205内的液体被压往第一子腔204,进而使第一子腔204内的液位升高,并通过盛放部通孔203进入第二空腔20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1所示,盛放部通孔203连通第二子腔205和第二空腔202。在烹饪过程中,第一子腔204内压强上升,使第一子腔204内的液体被压往第二子腔205,进而使第二子腔205内的液位升高,并通过盛放部通孔203进入第二空腔202。
为提高升压效率和第二空腔202内液位上升的高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和图13所示,盛放部本体21与分隔部12之间设有密封件30,密封件30用于密封盛放部本体21与分隔部12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在烹饪过程中,气体由盛放部本体21与分隔部12之间的间隙泄漏而影响升压效率,进而使得压强变化更快、液位变化更快、液位升高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盛放部本体21的上部设有支撑翻边23,支撑翻边23能够支撑于分隔部12的上端,以对盛放部本体21在上下方向上进行限位,防止盛放部本体21的下端面与本体部10的底壁11相抵或者间隔过大而影响正常烹饪。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有密封件30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密封件30的横截面可以为L形,L形的密封件30的一部分可以夹设于支撑翻边23和分隔部12的上端之间,L形密封件30的另一部分可以夹设于盛放部本体21的外周面与分隔部12的内周面之间,一方面可以增大密封面积,提高密封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对盛放部本体21进行限位,防止盛放部本体21发生晃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对盛放部本体21进行限位,以防止在第一空腔201内压强过大时,盛放部本体21被顶起。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和图13所示,限位结构为设于分隔部12的卡扣40,卡扣40能够止挡于支撑翻边23的上侧,以将盛放部本体21固定在分隔部12上,防止盛放部本体21相对于分隔部12向上移动。卡扣40可以为如图13所示绕水平轴线可转动的翻转卡扣40,也可以为沿水平方向可移动的滑动卡扣40,还可以为相对于竖直轴线可转动的转动卡扣40等,这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卡扣40与支撑翻边23的扣合量大,有利于提高盛放部本体21固定的可靠性。
再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4和图15所示,分隔部12的内周面设有限位凸部13,盛放部本体21的外周面设有配合凸部24,限位凸部13和配合凸部24构成限位结构。限位凸部13能够止挡于配合凸部24的上侧,以将盛放部本体21固定在分隔部12上。限位凸部13和配合凸部24可以为凸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此外,限位凸部13和配合凸部2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环形,由此,二者扣合时无需进行对位,安装更容易。
再例如,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图23所示,分隔部12设有卡槽14,盛放部本体21设有卡凸25,卡槽14和卡凸25构成限位结构。卡槽14与卡凸25卡接,以将盛放部本体21固定在分隔部12上。有利于减小分隔部12的内周面与盛放部本体21的外周面之间的间距,进而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当然,卡凸25和卡槽14的设置位置也可以发生互换,具体地,分隔部12设有卡凸25,盛放部本体21设有卡槽14,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如图19-图23所示,卡槽14设于分隔部12的内周壁,分隔部12的内周壁还设有避让槽15,避让槽15具有开口朝上的顶部槽口,避让槽15与卡槽14沿分隔部12的周向分布,且避让槽15与卡槽14的彼此靠近端连通。由此,在卡凸25和卡槽14安装过程,可以将卡凸25由顶部槽口向下移动至避让槽15内,然后将设有卡凸25的盛放部20绕竖直轴线转动,使卡凸25由避让槽15和卡槽14的连通处移动至卡槽14内,卡槽14的顶槽壁可以对卡凸25进行止挡,防止卡凸25向上脱出卡槽14。由于设置避让槽15避让卡凸25,使卡凸25卡入卡槽14更容易,卡凸25和卡槽14的干涉量可以设计的更大,以提高卡凸25与卡槽14卡接的可靠性,防止在烹饪过程中,盛放部20在气体压力、沸腾液体的推力等作用下与分隔部12脱离配合。
在卡槽14设于盛放部本体21的实施例中,盛放部本体21可以设有与卡槽14连通的避让槽15,根据以上描述,盛放部本体21的卡槽14和避让槽15的设置结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可以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具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具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分隔部12以及与分隔部12可拆卸连接的盛放部20,使得锅具100具有分区烫煮、持续烫煮、自动烫涮多种烹饪效果,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并且第二空腔202内的食材可以省去使用漏勺等工具捞食材以及辅助烫涮的步骤,夹取食材更方便,也能够避免用户捞取食材时热汤飞溅到用户身上,可以避免烫伤用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和锅具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底壁,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一体地向上延伸形成有分隔部;
盛放部,所述盛放部包括盛放部本体,所述盛放部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分隔部,所述盛放部本体与所述分隔部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所述盛放部本体具有第二空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盛放部通孔,其中,
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配置成: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液体可通过所述盛放部通孔进入到所述第二空腔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液面升高,以及所述第二空腔的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所述盛放部通孔回流到所述第一空腔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液面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还包括:
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与所述盛放部本体连接且将所述第一空腔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环绕所述第二子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空腔,或者,
所述盛放部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子腔和所述第二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本体与所述分隔部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盛放部本体与所述分隔部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本体的上部设有支撑翻边,所述支撑翻边适于支撑于所述分隔部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适于止挡于所述支撑翻边的上侧以将所述盛放部本体固定在所述分隔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内周面设有限位凸部,所述盛放部本体的外周面设有配合凸部,所述限位凸部适于止挡于所述配合凸部的上侧以将所述盛放部本体固定在所述分隔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和所述盛放部本体的其中一个设有卡槽,另一个设有卡凸,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凸卡接以将所述盛放部本体固定在所述分隔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内周壁设有所述卡槽和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具有开口朝上的顶部槽口,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卡槽沿所述分隔部的周向分布且彼此靠近端连通。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具。
CN201922121653.6U 2019-11-29 2019-11-29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1130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1653.6U CN211130659U (zh) 2019-11-29 2019-11-29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1653.6U CN211130659U (zh) 2019-11-29 2019-11-29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0659U true CN211130659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5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1653.6U Active CN211130659U (zh) 2019-11-29 2019-11-29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06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0636A (zh) * 2020-12-01 2021-04-23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进行烹饪的余热煲
CN114305087A (zh) * 2020-09-30 2022-04-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系统、加热装置及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5087A (zh) * 2020-09-30 2022-04-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系统、加热装置及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690636A (zh) * 2020-12-01 2021-04-23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进行烹饪的余热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7908B (zh) 烹饪器具
CN211130659U (zh)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0121054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11155113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0871012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196175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08301470U (zh) 内锅组件及电饭煲
CN211130645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1380768U (zh)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1155171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0961468U (zh) 高效散热的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067308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12650711U (zh) 烹饪器具
CN211155158U (zh)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1961759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2729539U (zh) 烹饪器具
CN203953295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16602446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155160U (zh)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107752782B (zh) 蒸汽阀和烹饪器具
CN211380769U (zh)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3464774U (zh) 锅具的烹饪配件、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1380762U (zh)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1155159U (zh) 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20045626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