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2082U - 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2082U
CN211152082U CN202020066690.1U CN202020066690U CN211152082U CN 211152082 U CN211152082 U CN 211152082U CN 202020066690 U CN202020066690 U CN 202020066690U CN 211152082 U CN211152082 U CN 211152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
early warning
rail vehicle
urban rail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66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骏
曹增明
周利
黄志华
丁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66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2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2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2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预警装置、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城轨车辆四周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控制装置用于当侵入信息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以提醒司机车辆运行存在安全风险。可见,本申请的安全防护系统由人工防护向自动防护转变,从而减少了司机的工作量,且降低了车辆运行的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电路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城轨车辆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请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城轨车辆在共享路权道路上运行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城轨车辆在共享路权道路上运行时,其安全防护方式为:城轨车辆的左侧、右侧及后侧的安全防护主要依靠司机通过司机室左右两侧配置的后视镜来观察判断;城轨车辆前进方向的安全防护需依靠司机透过司机室前窗玻璃来观察判断;城轨车辆通过路口时,其安全防护需通过路口的信号灯控制和司机的观察来确保。可见,现有的安全防护方式完全依靠司机观察判断,导致司机工作量较大,且车辆运行安全风险较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由人工防护向自动防护转变,从而减少了司机的工作量,且降低了车辆运行的安全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
设于城轨车辆上每个司机室内的预警装置;
设于城轨车辆上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城轨车辆四周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
设于城轨车辆上、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预警装置连接的控制装置,用于当所述侵入信息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所述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分别设于每个所述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司机室雷达装置,用于检测每个所述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分别设于城轨车辆上每节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客室雷达装置,用于检测每节所述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相应的,所述控制装置具体用于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有侵入物进入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分别设于每个所述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司机室摄像头,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的视频信息;
分别设于每节所述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客室摄像头,用于获取每节所述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的视频信息;
相应的,所述控制装置具体用于当根据所述视频信息确定有侵入物侵入且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侵入物进入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
优选地,司机室前侧的司机室雷达装置设于司机室前侧底部;司机室前侧的司机室摄像头设于司机室前侧顶部。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设于每节所述客室车厢内、与所在客室车厢上的检测装置连接的控制分机,用于获取所在客室车厢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其中,相邻客室车厢的控制分机相互连接;
设于城轨车辆上非运行端司机室内、分别与非运行端司机室上的检测装置及相邻客室车厢的控制分机连接的非运行端控制主机,用于获取非运行端司机室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
设于城轨车辆上运行端司机室内、分别与运行端司机室上的检测装置和预警装置及相邻客室车厢的控制分机连接的运行端控制主机,用于获取运行端司机室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并通过非运行端控制主机和每节所述客室车厢内的控制分机获取其余车厢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以当所述侵入信息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运行端司机室内的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
优选地,所述安全防护系统还包括:
设于所述运行端司机室内、与所述运行端控制主机连接的显示装置;所述运行端控制主机还用于将所述视频信息传输至所述显示装置显示。
优选地,所述预警装置为声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预警装置、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城轨车辆四周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控制装置用于当侵入信息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以提醒司机车辆运行存在安全风险。可见,本申请的安全防护系统由人工防护向自动防护转变,从而减少了司机的工作量,且降低了车辆运行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城轨车辆在共享路权道路上运行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由人工防护向自动防护转变,从而减少了司机的工作量,且降低了车辆运行的安全风险。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
设于城轨车辆上每个司机室内的预警装置110;
设于城轨车辆上的检测装置120,用于检测城轨车辆四周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
设于城轨车辆上、分别与检测装置120和预警装置110连接的控制装置130,用于当侵入信息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预警装置110进行安全预警。
具体地,本申请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预警装置110、检测装置120及控制装置130,其工作原理为:
城轨车辆在共享路权道路上运行时,其四周都会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及障碍物等侵入物靠近城轨车辆,从而影响到城轨车辆的运行安全。基于此,城轨车辆上设有检测装置120,检测装置120可检测城轨车辆四周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并将侵入物的侵入信息传输至城轨车辆上的控制装置130。控制装置130可根据侵入物的侵入信息判断其是否满足预设预警条件,当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司机室内的预警装置110进行安全预警,以提醒司机车辆运行存在安全风险,并提醒城轨车辆周围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与城轨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预警装置、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城轨车辆四周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控制装置用于当侵入信息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以提醒司机车辆运行存在安全风险。可见,本申请的安全防护系统由人工防护向自动防护转变,从而减少了司机的工作量,且降低了车辆运行的安全风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检测装置120包括:
分别设于每个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司机室雷达装置,用于检测每个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分别设于城轨车辆上每节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客室雷达装置,用于检测每节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相应的,控制装置130具体用于当根据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有侵入物进入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内时,控制预警装置110进行安全预警。
具体地,本申请的检测装置120包括司机室雷达装置和客室雷达装置,其工作原理为:
如图3所示,城轨车辆的司机室A1、A2的前侧均设有前向雷达,用于检测所在司机室的前侧的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司机室A1、A2的左侧均设有左向雷达(可设置2个,左向雷达1和左向雷达2),用于检测所在司机室的左侧的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司机室A1、A2的右侧均设有右向雷达(可设置2个,右向雷达1和右向雷达2),用于检测所在司机室的右侧的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城轨车辆的客室车厢B1、C1、B2、C2的左侧均设有左向雷达(可设置2个,左向雷达1和左向雷达2),用于检测所在客室车厢的左侧的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客室车厢B1、C1、B2、C2的右侧均设有右向雷达(可设置2个,右向雷达1和右向雷达2),用于检测所在客室车厢的右侧的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基于此,城轨车辆上的控制装置130具体用于当根据司机室雷达装置和客室雷达装置检测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有侵入物进入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内时,控制预警装置110进行安全预警,以提醒司机有侵入物过于靠近车辆,并提醒城轨车辆周围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与城轨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此外,司机室雷达装置和客室雷达装置还可检测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速度信息,则控制装置130还用于当侵入物仍在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内,且根据相对速度信息确定侵入物逐渐靠近预设安全制动距离范围时,触发车辆紧急制动停车以确保行车安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检测装置120还包括:
分别设于每个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司机室摄像头,用于获取每个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的视频信息;
分别设于每节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客室摄像头,用于获取每节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的视频信息;
相应的,控制装置130具体用于当根据视频信息确定有侵入物侵入且根据相对位置信息确定侵入物进入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内时,控制预警装置110进行安全预警。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检测装置120还包括司机室摄像头和客室摄像头,其工作原理为:
如图3所示,城轨车辆的司机室A1、A2的前侧均设有前视摄像头,用于获取所在司机室的前侧的侵入物的视频信息;司机室A1、A2的左侧均设有左视摄像头(可设置2个,左视摄像头1和左视摄像头2),用于获取所在司机室的左侧的侵入物的视频信息;司机室A1、A2的右侧均设有右视摄像头(可设置2个,右视摄像头1和右视摄像头2),用于获取所在司机室的右侧的侵入物的视频信息。
城轨车辆的客室车厢B1、C1、B2、C2的左侧均设有左视摄像头(可设置2个,左视摄像头1和左视摄像头2),用于获取所在客室车厢的左侧的侵入物的视频信息;客室车厢B1、C1、B2、C2的右侧均设有右视摄像头(可设置2个,右视摄像头1和右视摄像头2),用于获取所在客室车厢的右侧的侵入物的视频信息。
基于此,城轨车辆上的控制装置130具体用于当根据司机室摄像头和客室摄像头获取的视频信息确定有侵入物侵入,且根据司机室雷达装置和客室雷达装置检测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侵入物已进入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内时,控制预警装置110进行安全预警,以提醒司机有侵入物过于靠近车辆,并提醒城轨车辆周围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与城轨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司机室前侧的司机室雷达装置设于司机室前侧底部;司机室前侧的司机室摄像头设于司机室前侧顶部。
具体地,司机室前侧的司机室雷达装置设于司机室前侧底部,以避免检测不到地面障碍物;司机室前侧的司机室摄像头设于司机室前侧顶部,以实现较大范围拍摄城轨车辆的周围情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控制装置130包括:
设于每节客室车厢内、与所在客室车厢上的检测装置连接的控制分机,用于获取所在客室车厢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其中,相邻客室车厢的控制分机相互连接;
设于城轨车辆上非运行端司机室内、分别与非运行端司机室上的检测装置及相邻客室车厢的控制分机连接的非运行端控制主机,用于获取非运行端司机室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
设于城轨车辆上运行端司机室内、分别与运行端司机室上的检测装置和预警装置及相邻客室车厢的控制分机连接的运行端控制主机,用于获取运行端司机室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并通过非运行端控制主机和每节客室车厢内的控制分机获取其余车厢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以当侵入信息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运行端司机室内的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
具体地,本申请的控制装置130包括控制分机、非运行端控制主机及运行端控制主机,其工作原理为:
如图3所示,城轨车辆的客室车厢B1、C1、B2、C2内均设有控制分机,用于获取所在客室车厢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如相对位置信息、视频信息);城轨车辆的司机室A1、A2内均设有控制主机,用于获取所在司机室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其中,司机室A1、A2中其中一个司机室作为运行端司机室(即当前的司机驾驶室)时,另一个司机室作为非运行端司机室。
控制分机将所获取的侵入信息经相邻客室车厢的控制分机依次传输至运行端司机室的控制主机,非运行端司机室的控制主机同样将所获取的侵入信息经相邻客室车厢的控制分机依次传输至运行端司机室的控制主机,则由运行端司机室的控制主机根据侵入信息判断其是否满足预设预警条件,当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司机室内的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安全防护系统还包括:
设于运行端司机室内、与运行端控制主机连接的显示装置;运行端控制主机还用于将视频信息传输至显示装置显示。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安全防护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其工作原理为:运行端控制主机在接收到司机室摄像头和客室摄像头获取的视频信息之后,将视频信息传输至显示装置显示,供司机查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预警装置110为声光报警器。
具体地,本申请的预警装置110可选用声光报警器,以提醒司机和城轨车辆周围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注意行车安全。
综上,城轨车辆前向的安全监测、预警及防护原理为:城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安装在运行端司机室顶部的前视摄像头和安装在运行端司机室底部的前向雷达监测城轨车辆运行前进方向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并将侵入物的侵入信息传送至运行端控制主机,运行端控制主机将前视摄像头监测的视频信息经加工处理后传输至运行端司机室的显示装置实时显示。
运行端控制主机若根据视频信息监测到有侵入物侵入,并根据前向雷达监测的相对距离信息监测到侵入物进入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内,则触发运行端司机室的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以提醒司机注意,并提醒侵入的机动车、非机动车驶出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若侵入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在听到预警装置的报警声音后驶出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则运行端控制主机停止触发预警装置。若侵入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在听到预警装置的报警声音后未驶出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且未驶入预设安全制动距离范围内,则运行端控制主机持续触发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以提醒司机保持观察、时刻注意,并提醒侵入的机动车、非机动车驶出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若侵入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未驶出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且逐渐靠近预设安全制动距离范围,则运行端控制主机持续触发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以提醒司机高度警惕,并提醒侵入的机动车、非机动车驶出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同时,运行端控制主机触发车辆紧急制动停车,以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城轨车辆后向、左侧及右侧的安全监测、预警及防护原理与城轨车辆前向的安全监测、预警及防护原理相同,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城轨车辆上每个司机室内的预警装置;
设于城轨车辆上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城轨车辆四周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
设于城轨车辆上、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预警装置连接的控制装置,用于当所述侵入信息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所述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分别设于每个所述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司机室雷达装置,用于检测每个所述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分别设于城轨车辆上每节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客室雷达装置,用于检测每节所述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与城轨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相应的,所述控制装置具体用于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有侵入物进入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分别设于每个所述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司机室摄像头,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司机室的前侧、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的视频信息;
分别设于每节所述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客室摄像头,用于获取每节所述客室车厢的左侧及右侧的侵入物的视频信息;
相应的,所述控制装置具体用于当根据所述视频信息确定有侵入物侵入且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侵入物进入预设车辆行驶预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司机室前侧的司机室雷达装置设于司机室前侧底部;司机室前侧的司机室摄像头设于司机室前侧顶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设于每节所述客室车厢内、与所在客室车厢上的检测装置连接的控制分机,用于获取所在客室车厢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其中,相邻客室车厢的控制分机相互连接;
设于城轨车辆上非运行端司机室内、分别与非运行端司机室上的检测装置及相邻客室车厢的控制分机连接的非运行端控制主机,用于获取非运行端司机室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
设于城轨车辆上运行端司机室内、分别与运行端司机室上的检测装置和预警装置及相邻客室车厢的控制分机连接的运行端控制主机,用于获取运行端司机室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并通过非运行端控制主机和每节所述客室车厢内的控制分机获取其余车厢周围的侵入物的侵入信息,以当所述侵入信息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运行端司机室内的预警装置进行安全预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系统还包括:
设于所述运行端司机室内、与所述运行端控制主机连接的显示装置;所述运行端控制主机还用于将所述视频信息传输至所述显示装置显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装置为声光报警器。
CN202020066690.1U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 Active CN211152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6690.1U CN211152082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6690.1U CN211152082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2082U true CN211152082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2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6690.1U Active CN211152082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20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9852A (zh) * 2021-09-22 2021-12-17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支持动态模式切换的智能主动障碍物识别防护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9852A (zh) * 2021-09-22 2021-12-17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支持动态模式切换的智能主动障碍物识别防护方法
CN113799852B (zh) * 2021-09-22 2022-12-02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支持动态模式切换的智能主动障碍物识别防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6384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ision warning
CN107953830B (zh) 一种大型客车盲区检测警报系统及其检测警报方法
CN103625463B (zh) 一种车辆自动控制制动的方法及装置
US11840221B2 (en) Method for alerting danger situations of moving object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JP2018092554A (ja) 事故発生予測装置
CN109835251B (zh) 车辆前向碰撞预警系统
US11225192B2 (en) Vehicle advancing monitoring system
JP4019948B2 (ja) 車両の接触防止システム
CN112796609A (zh) 一种车门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KR102653169B1 (ko) 후측방 경보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3547983A (zh) 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隧道施工倒车预警系统
CN211152082U (zh) 一种城轨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
CN204367999U (zh) 盾构施工电瓶车安全驾驶警示控制系统
US2021012236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Surroundings of a Vehicle
CN108638952A (zh) 一种防大型车辆遮挡盲区提示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8621932A (zh) 一种车辆预警提示方法及装置
CN209492449U (zh) 泥头车盲区监测预警辅助自动刹车系统及泥头车
CN205523934U (zh) 一种基于雷达和摄像头的汽车后视预警系统
CN115862383B (zh) 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车辆盲区潜在风险量化方法
CN107650792A (zh) 车辆开门提醒方法、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648391A (zh) 智能大型车辆转向盲区安全警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5092128A (zh) 一种车辆后路盲区安全警报系统
CN114715143A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4572232A (zh) 在行驶中用于伴随驾驶员状态的动态盲区的注意辅助
CN106908798B (zh) 用于检测车辆侧向的盲点区域中的障碍物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