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9096U -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9096U
CN211139096U CN201921724029.9U CN201921724029U CN211139096U CN 211139096 U CN211139096 U CN 211139096U CN 201921724029 U CN201921724029 U CN 201921724029U CN 211139096 U CN211139096 U CN 211139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mounting
hole
movably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40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chi Intelligent Rv Rizh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Juzi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Juzi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Juzi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240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9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9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9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包括有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在所述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上设有座椅本体和设置在座椅本体上的安全带组件,所述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包括有安装底板,在所述安装底板上左右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减震缓冲支撑单元,所述减震缓冲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缓冲机构,第一旋转机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四连杆机构,减震支架和第二旋转机构。结构简单,能在急刹或碰撞时,能使座椅有效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对座椅上的儿童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机动车儿童乘员法规的出现,儿童安全座椅厂商也生产了各种各样适合不同身材及年龄段的儿童安全座椅。但是目前的儿童安全座椅普遍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当车辆受到正面碰撞或猛烈急刹时,在惯性力和接触力的作用下,人体各部组织将产生相对应的生物力学响应。一旦人体组织超过可恢复极限,将导致解破学组织破坏或使正常生理功能受损,衰变或丧失,即造成永久性损伤,如骨折、肌腱韧带断裂、脏器破裂、淤肿出血,及脑震荡引起颅内出血、昏厥、神经系统受阻或阻断乃致死亡。
故此,现有的汽车安全座椅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在急刹或碰撞时,能使座椅有效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对座椅上的儿童造成损伤的汽车安全座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在所述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上设有座椅本体和设置在座椅本体上的安全带组件,所述的座椅本体包括有座椅底座,在所述座椅底座后侧设有座椅靠背,在所述座椅底座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座椅护手座,在座椅底座上设有坐垫,在座椅护手座内侧设有保护调节气垫,在所述座椅靠背下部设有腰部保护软垫,在座椅靠背上部设有头部保护软垫;所述汽车安全座椅包括有安装底板,在所述安装底板上左右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减震缓冲支撑单元,所述减震缓冲支撑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外侧上的第一滑轨和设置在安装底板前端外侧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垂直设置,在第二滑轨内侧的安装底板上设有第一缓冲机构,在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内侧的安装底板上设有第一旋转机构,沿横向方向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设置在第一滑轨与第一缓冲机构之间,沿纵向方向所述第一缓冲机构设置在第二滑轨与第一旋转机构之间,在所述第一滑轨内活动设有第一滑块,在第二滑轨内活动设有第二滑块,在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上依次设有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第三铰接部和第四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通过第一连杆活动连接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铰接部活动设置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三铰接部活动设置在第一缓冲机构上,所述第四铰接部活动连接在第一旋转机构上,在所述第一滑块活动连接有减震支架,在安装底板上设有第二旋转机构,在所述第二旋转机构上设有能阻碍减震支架向第二滑轨移动的第二缓冲机构,所述减震支架与第二缓冲机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左右两个减震缓冲支撑单元能分别活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当受到惯性冲击向前运动时,在四连杆机构、第二滑轨、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的作用下,能有效将向前的惯性冲击力转换成横向移动和旋转运动;另外,减震支架在向前的惯性冲击力的作用下,由于四连杆机构的阻尼,向前运动受阻,减震支架会受压向下运动,从而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在第二缓冲机构的作用下,能有效对向前的惯性冲击力施加反向的作用力,又由于第二缓冲机构活动设置在第二旋转机构上,当减震支架发生转动时,第二缓冲机构能随之转动,同时也有效将一部分向前的惯性冲击力转化成旋转运动,从而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得汽车安全座椅上的汽车安全座椅更加稳定,有效保护乘坐在汽车安全座椅上的儿童,使其尽可能的降低收到损伤的风险。
作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上的装配座,在所述装配座上设有指向第一滑轨的装配孔,在所述装配孔内活动设有第一滑动杆,在所述第一滑动杆后端设有能防止第一滑动杆滑出装配孔的第一端头,在所述第一滑动杆前端设有U型连接头,在所述U型连接头内设有连接轴,所述第三铰接部活动套设在连接轴上,在所述U型连接头与装配座之间的第一滑动杆上设有第一挤压弹簧。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缓冲机构向四连杆机构施加挤压力,一方面有效阻碍四连杆机构在第二滑轨上的横向移动,另一方面使四连杆机构在纵向上受力压缩形变,且形变的过程在第一旋转机构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从而改变受力方向,从而使得在较小的形程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大的形变效果,从而获得极好的缓冲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安装孔槽,在所述安装孔槽内设有第一旋转轴,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旋转盘,在所述第一旋转盘外侧上设有偏心连接座,所述第四铰接部活动连接在所述偏心连接座上。
本实用新型第一旋转机构在四连杆机构在纵向受力压缩时能改变四连杆机构在第四铰接部处的受力方向,同时在第一旋转机构的作用下,可以更加平稳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旋转座,在所述旋转座内设有安装槽孔,在所安装槽孔内设有第二旋转轴,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端设有第二旋转盘,在所述第二旋转盘上连接架,所述第二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架的偏心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旋转机构与第二缓冲机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调节第二缓冲机构的作用方向,从而确保减震支架能得到很好的缓冲。
作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架上的偏心孔,在所述偏心孔内活动设有第二滑动杆,所述减震支架的套设在第二滑动杆上,在第二滑动杆一端的端部上设有能防止第二滑动杆滑出偏心孔的第二端头,在所述第二滑动杆另一端的端部上设有能防止第二滑动杆滑出减震支架的第三端头,在所述第二端头与连接架之间的第二滑动杆上套设有第二挤压弹簧,在所述减震支架与连接架之间的第二滑动杆上套设有第三挤压弹簧,在第三端头与减震支架之间的第二滑动杆上套设有第四挤压弹簧。
本实用新型中当减震支架受到外力发送偏转时,首先以第一滑块为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缓冲机构偏转,从而保证第二缓冲机构能始终对减震支架施加正面的作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减震支架包括减震底座和支撑座,在所述减震底座右侧设有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在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铰接柱,所述第一铰接柱插接在所述连接孔内,在所述减震底座左侧设有连接臂,在所述连接臂外端上设有连接环套,所述连接环套与第二缓冲机构相连接,在所述减震底座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安装轴座,在两所述安装轴座内设有安装轴孔,在所述支撑座下侧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轴座,在所述连接轴座内设有连接轴孔,支撑座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轴孔内和安装轴孔内的连接圆轴与减震底座连接,在所述支撑座前端上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有第一连接支架,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中部内通过第二铰接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后端下侧与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一纵向减震机构,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二纵向减震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支架与第二连接支架交叉铰接,并在第一纵向减震机构,第二纵向减震机构的作用下,在纵向上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纵向减震机构包括有第一缓冲气缸,所述第一缓冲气缸的气缸轴与第一连接支架相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气缸的气缸体设置在支撑座上,在所述第一缓冲气缸的气缸体与第一连接支架之间设有第五挤压弹簧,所述第二纵向减震机构包括有第二缓冲气缸,所述第二缓冲气缸的气缸轴与第二连接支架相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气缸的气缸体设置在支撑座上,在所述第二缓冲气缸的气缸体与第二连接支架之间设有第六挤压弹簧。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冲气缸和挤压弹簧相互配合承托连接支架,起到双重弹簧支撑,从而使得汽车安全座椅上的汽车安全座椅更加舒适,纵向上的缓冲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支撑座内设有长槽孔,在所述长槽孔内设有两根充气管,其中一根所述充气管与第一缓冲气缸相连接,另一根所述充气管与第二缓冲气缸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充气装置调节第一缓冲气缸和第二缓冲气缸的支撑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套环活动套设在第一铰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套环活动套设在第二铰接部上;在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二铰接柱,在第二铰接部中间设有中心孔,所述第二铰接柱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第三连杆一端通过第三连接套环活动套设在第二铰接部上,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套环活动套设在第三铰接部上;所述第四连杆一端通过第五连接套环活动套设在第三铰接部上,所述第四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六连接套环活动套设在第四铰接部上;所述第五连杆一端通过第七连接套环活动套设在第四铰接部上,所述第五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八连接套环活动套设在第一铰接部上;第一连杆一端通过第九连接套环套设在第一滑块的第一铰接柱上,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十连接套环套设在第一铰接部上。
本实用新型四连杆机构的四个铰接部分别依次连接在第一连杆、第二滑块、第一缓冲机构、第一旋转机构;通过纵向和横向上的形变,改变受力方向,而分散由第一连杆传送的惯性冲击力,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和抵销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结构简单,能在急刹或碰撞时,能使座椅有效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对汽车安全座椅上的儿童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原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受向前惯性冲击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支架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支架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安装底板;2、减震缓冲支撑单元;3、第一滑轨;4、第二滑轨;5、第一缓冲机构;51、装配座;52、装配孔;53、第一滑动杆;54、第一端头;55、U型连接头;56、连接轴;57、第一挤压弹簧;6、第一旋转机构;61、第一旋转盘;62、偏心连接座;7、第一滑块;8、第二滑块;81、第二铰接柱;9、四连杆机构;91、第一铰接部;92、第二铰接部;93、第三铰接部;94、第四铰接部;95、第二连杆;96、第三连杆;97、第四连杆;98、第五连杆;99、第一连接套环;910、第二连接套环;911、第三连接套环;912、第四连接套环;913、第五连接套环;914、第六连接套环;915、第七连接套环;916、第八连接套环;917、第九连接套环;918、第十连接套环;10、减震支架;101、减震底座;102、支撑座;103、连接部;104、连接孔;105、第一铰接柱;106、连接臂;107、连接环套;108、安装轴座;109、安装轴孔;1010、连接轴座;1011、连接圆轴;1012、第一铰接轴;1013、第一连接支架;1014、第二铰接轴;1015、第二连接支架;1016、第一纵向减震机构;10161、第一缓冲气缸;10162、第五挤压弹簧;1017、第二纵向减震机构;10171、第二缓冲气缸;10172、第六挤压弹簧;11、第二旋转机构;111、旋转座;112、安装槽孔;113、第二旋转盘;114、连接架;12、第二缓冲机构;121、偏心孔;122、第二滑动杆;123、第二端头;124、第三端头;125、第二挤压弹簧;126、第三挤压弹簧;127、第四挤压弹簧;14、充气管;15、第一连杆;16、座椅本体;17、安全带组件;26、座椅底座;27、座椅靠背;28、座椅护手座;29、坐垫;30、保护调节气垫;31、腰部保护软垫;32、头部保护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说明书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6所述,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有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100,在所述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100上设有座椅本体16和设置在座椅本体16上的安全带组件17,所述的安全带组件17包括有带体和安全带锁扣,所述的座椅本体16包括有座椅底座26,在所述座椅底座26后侧设有座椅靠背27,在所述座椅底座26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座椅护手座28,在座椅底座26上设有坐垫29,在座椅护手座28内侧设有保护调节气垫30,在座椅护手座28内设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通过输气管与保护调节气垫30相连接,在所述座椅靠背27下部设有腰部保护软垫31,在座椅靠背27上部设有头部保护软垫32;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包括有安装底板1,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左右间隔设置有两个减震缓冲支撑单元2,;所述减震缓冲支撑单元2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1外侧上的第一滑轨3和设置在安装底板1前端外侧的第二滑轨4,所述第一滑轨3与第二滑轨4垂直设置,在第二滑轨4内侧的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一缓冲机构5,在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内侧的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一旋转机构6,沿横向方向所述第一旋转机构6设置在第一滑轨3与第一缓冲机构5之间,沿纵向方向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设置在第二滑轨4与第一旋转机构6之间,在所述第一滑轨3内活动设有第一滑块7,在第二滑轨4内活动设有第二滑块8,第一滑轨3与第二滑轨4之间可以通过弧形轨道连接,从而可以防止第一滑块7滑槽第一滑轨3端部或第二滑块8滑出第二滑轨4端部;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有四连杆机构9,所述四连杆机构9上依次设有第一铰接部91、第二铰接部92、第三铰接部93和第四铰接部94,所述第一铰接部91通过第一连杆15活动连接在第一滑块7上,所述第二铰接部92活动设置在第二滑块8上,所述第三铰接部93活动设置在第一缓冲机构5上,所述第四铰接部94活动连接在第一旋转机构6上,在所述第一滑块7活动连接有减震支架10,在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二旋转机构11,在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1上设有能阻碍减震支架10向第二滑轨4移动的第二缓冲机构12,所述减震支架10与第二缓冲机构12相连接。在使用时,当汽车安全座椅上的汽车安全座椅受到惯性冲击向前运动时,在四连杆机构、第二滑轨、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的作用下,能有效将向前的惯性冲击力转换成横向移动和旋转运动;另外,减震支架在向前的惯性冲击力的作用下,由于四连杆机构的阻尼,向前运动受阻,减震支架会受压向下运动,从而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在第二缓冲机构的作用下,能有效对向前的惯性冲击力施加反向的作用力,又由于第二缓冲机构活动设置在第二旋转机构上,当减震支架发生转动时,第二缓冲机构能随之转动,同时也有效将一部分向前的惯性冲击力转化成旋转运动,从而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得汽车安全座椅上的汽车安全座椅更加稳定,有效保护乘坐在汽车安全座椅上的儿童,使其尽可能的降低收到损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1上的装配座51,在所述装配座51上设有指向第一滑轨3的装配孔52,在所述装配孔52内活动设有第一滑动杆53,在所述第一滑动杆53后端设有能防止第一滑动杆53滑出装配孔52的第一端头54,在所述第一滑动杆53前端设有U型连接头55,在所述U型连接头55内设有连接轴56,所述第三铰接部93活动套设在连接轴56上,在所述U型连接头55与装配座51之间的第一滑动杆53上设有第一挤压弹簧57。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缓冲机构向四连杆机构施加挤压力,一方面有效阻碍四连杆机构在第二滑轨上的横向移动,另一方面使四连杆机构在纵向上受力压缩形变,且形变的过程在第一旋转机构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从而改变受力方向,从而使得在较小的形程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大的形变效果,从而获得极好的缓冲作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在装配座51上设置可以相对装配座51转动的活动座,所述的装配孔52设置在活动座上,从而使得第一缓冲机构5能转动,从而再一次改变惯性冲击力的作用方向,逐步进行削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旋转机构6包括有设置在安装底板1上的安装孔槽,在所述安装孔槽内设有第一旋转轴,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旋转盘61,在所述第一旋转盘61外侧上设有偏心连接座62,所述第四铰接部94活动连接在所述偏心连接座62上。本实用新型第一旋转机构在四连杆机构在纵向受力压缩时能改变四连杆机构在第四铰接部处的受力方向,将直线的受力转换成旋转运动,同时在第一旋转机构的作用下,可以更加平稳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1包括设置在安装底板1上的旋转座111,在所述旋转座111内设有安装槽孔112,在所安装槽孔112内设有第二旋转轴,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端设有第二旋转盘113,在所述第二旋转盘113上连接架114,所述第二缓冲机构12设置在所述连接架114的偏心上。本实用新型第二旋转机构与第二缓冲机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调节第二缓冲机构的作用方向,从而确保减震支架能得到很好的缓冲。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缓冲机构12包括设置在连接架114上的偏心孔121,在所述偏心孔121内活动设有第二滑动杆122,所述减震支架10的套设在第二滑动杆122上,在第二滑动杆122一端的端部上设有能防止第二滑动杆122滑出偏心孔121的第二端头123,在所述第二滑动杆122另一端的端部上设有能防止第二滑动杆122滑出减震支架10的第三端头124,在所述第二端头123与连接架114之间的第二滑动杆122上套设有第二挤压弹簧125,在所述减震支架10与连接架114之间的第二滑动杆122上套设有第三挤压弹簧126,在第三端头124与减震支架10之间的第二滑动杆122上套设有第四挤压弹簧127。本实用新型中当减震支架受到外力发送偏转时,首先以第一滑块为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缓冲机构偏转,从而保证第二缓冲机构能始终对减震支架施加正面的作用力。当减震支架10受到惯性力向前运动时,连接环套107压缩第四挤压弹簧127,第四挤压弹簧127对减震支架施加反向作用力,同时第二端头123驱动第二挤压弹簧125挤压连接架114,从而加强对减震支架10的反向作用力。当减震支架10受到向后作用力时,第三挤压弹簧126和第二挤压弹簧125同样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支架10包括减震底座101和支撑座102,在所述减震底座101右侧设有连接部103,在所述连接部103上设有连接孔104,在所述第一滑块7上设有第一铰接柱105,所述第一铰接柱105插接在所述连接孔104内,在所述减震底座101左侧设有连接臂106,在所述连接臂106外端上设有连接环套107,所述连接环套107与第二缓冲机构12相连接,在所述减震底座10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安装轴座108,在两所述安装轴座108内设有安装轴孔109,在所述支撑座102下侧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轴座1010,在所述连接轴座1010内设有连接轴孔,支撑座102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轴孔内和安装轴孔109内的连接圆轴1011与减震底座101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02前端上通过第一铰接轴1012铰接有第一连接支架1013,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013中部内通过第二铰接轴1014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1015,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013后端下侧与支撑座102之间设有第一纵向减震机构1016,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1015与支撑座102之间设有第二纵向减震机构1017。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支架与第二连接支架交叉铰接,并在第一纵向减震机构,第二纵向减震机构的作用下,在纵向上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纵向减震机构1016包括有第一缓冲气缸10161,所述第一缓冲气缸10161的气缸轴与第一连接支架1013相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气缸10161的气缸体设置在支撑座102上,在所述第一缓冲气缸10161的气缸体与第一连接支架1013之间设有第五挤压弹簧10162,所述第二纵向减震机构1017包括有第二缓冲气缸10171,所述第二缓冲气缸10171的气缸轴与第二连接支架1015相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气缸10171的气缸体设置在支撑座102上,在所述第二缓冲气缸10171的气缸体与第二连接支架1015之间设有第六挤压弹簧101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冲气缸和挤压弹簧相互配合承托连接支架,起到双重弹簧支撑,从而使得汽车安全座椅上的汽车安全座椅更加舒适,纵向上的缓冲效果更好。使用时,第一连接支架1013与第二连接支架1015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可以与汽车安全座椅的底部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支撑座102内设有长槽孔,在所述长槽孔内设有两根充气管14,其中一根所述充气管14与第一缓冲气缸10161相连接,另一根所述充气管14与第二缓冲气缸10171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充气装置调节第一缓冲气缸和第二缓冲气缸的支撑强度。通过调节第一缓冲气缸和第二缓冲气缸的支撑强度可以改变对汽车安全座椅软硬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四连杆机构9包括有第二连杆95、第三连杆96、第四连杆97、第五连杆98,所述第二连杆95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套环99活动套设在第一铰接部91上,所述第二连杆95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套环910活动套设在第二铰接部92上;在第二滑块8上设有第二铰接柱81,在第二铰接部92中间设有中心孔,所述第二铰接柱81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第三连杆96一端通过第三连接套环911活动套设在第二铰接部92上,所述第三连杆96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套环912活动套设在第三铰接部93上;所述第四连杆97一端通过第五连接套环913活动套设在第三铰接部93上,所述第四连杆97另一端通过第六连接套环914活动套设在第四铰接部94上;所述第五连杆98一端通过第七连接套环915活动套设在第四铰接部94上,所述第五连杆98另一端通过第八连接套环916活动套设在第一铰接部91上;第一连杆15一端通过第九连接套环917套设在第一滑块7的第一铰接柱105上,所述第一连杆15另一端通过第十连接套环918套设在第一铰接部91上。本实用新型四连杆机构的四个铰接部分别依次连接在第一连杆、第二滑块、第一缓冲机构、第一旋转机构;通过纵向和横向上的形变,改变受力方向,而分散由第一连杆传送的惯性冲击力,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和抵销作用。
本实用新型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能在急刹或碰撞时,有效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对汽车安全座椅上的儿童造成损伤。另外可以通过对保护调节气垫30充气调节两个座椅护手座28之间的空间,从而使体型较小的儿童能被限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提高安全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包括有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100),在所述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100)上设有座椅本体(16)和设置在座椅本体(16)上的安全带组件(17),所述的座椅本体(16)包括有座椅底座(26),在所述座椅底座(26)后侧设有座椅靠背(27),在所述座椅底座(26)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座椅护手座(28),在座椅底座(26)上设有坐垫(29),在座椅护手座(28)内侧设有保护调节气垫(30),在所述座椅靠背(27)下部设有腰部保护软垫(31),在座椅靠背(27)上部设有头部保护软垫(32);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座,包括有安装底板(1),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左右间隔设置有两个减震缓冲支撑单元(2),所述减震缓冲支撑单元(2)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1)外侧上的第一滑轨(3)和设置在安装底板(1)前端外侧的第二滑轨(4),所述第一滑轨(3)与第二滑轨(4)垂直设置,在第二滑轨(4)内侧的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一缓冲机构(5),在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内侧的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一旋转机构(6),沿横向方向所述第一旋转机构(6)设置在第一滑轨(3)与第一缓冲机构(5)之间,沿纵向方向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设置在第二滑轨(4)与第一旋转机构(6)之间,在所述第一滑轨(3)内活动设有第一滑块(7),在第二滑轨(4)内活动设有第二滑块(8),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有四连杆机构(9),所述四连杆机构(9)上依次设有第一铰接部(91)、第二铰接部(92)、第三铰接部(93)和第四铰接部(94),所述第一铰接部(91)通过第一连杆(15)活动连接在第一滑块(7)上,所述第二铰接部(92)活动设置在第二滑块(8)上,所述第三铰接部(93)活动设置在第一缓冲机构(5)上,所述第四铰接部(94)活动连接在第一旋转机构(6)上,在所述第一滑块(7)活动连接有减震支架(10),在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二旋转机构(11),在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1)上设有能阻碍减震支架(10)向第二滑轨(4)移动的第二缓冲机构(12),所述减震支架(10)与第二缓冲机构(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1)上的装配座(51),在所述装配座(51)上设有指向第一滑轨(3)的装配孔(52),在所述装配孔(52)内活动设有第一滑动杆(53),在所述第一滑动杆(53)后端设有能防止第一滑动杆(53)滑出装配孔(52)的第一端头(54),在所述第一滑动杆(53)前端设有U型连接头(55),在所述U型连接头(55)内设有连接轴(56),所述第三铰接部(93)活动套设在连接轴(56)上,在所述U型连接头(55)与装配座(51)之间的第一滑动杆(53)上设有第一挤压弹簧(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6)包括有设置在安装底板(1)上的安装孔槽,在所述安装孔槽内设有第一旋转轴,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旋转盘(61),在所述第一旋转盘(61)外侧上设有偏心连接座(62),所述第四铰接部(94)活动连接在所述偏心连接座(6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1)包括设置在安装底板(1)上的旋转座(111),在所述旋转座(111)内设有安装槽孔(112),在所安装槽孔(112)内设有第二旋转轴,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端设有第二旋转盘(113),在所述第二旋转盘(113)上连接架(114),所述第二缓冲机构(12)设置在所述连接架(114)的偏心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机构(12)包括设置在连接架(114)上的偏心孔(121),在所述偏心孔(121)内活动设有第二滑动杆(122),所述减震支架(10)的套设在第二滑动杆(122)上,在第二滑动杆(122)一端的端部上设有能防止第二滑动杆(122)滑出偏心孔(121)的第二端头(123),在所述第二滑动杆(122)另一端的端部上设有能防止第二滑动杆(122)滑出减震支架(10)的第三端头(124),在所述第二端头(123)与连接架(114)之间的第二滑动杆(122)上套设有第二挤压弹簧(125),在所述减震支架(10)与连接架(114)之间的第二滑动杆(122)上套设有第三挤压弹簧(126),在第三端头(124)与减震支架(10)之间的第二滑动杆(122)上套设有第四挤压弹簧(1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架(10)包括减震底座(101)和支撑座(102),在所述减震底座(101)右侧设有连接部(103),在所述连接部(103)上设有连接孔(104),在所述第一滑块(7)上设有第一铰接柱(105),所述第一铰接柱(105)插接在所述连接孔(104)内,在所述减震底座(101)左侧设有连接臂(106),在所述连接臂(106)外端上设有连接环套(107),所述连接环套(107)与第二缓冲机构(12)相连接,在所述减震底座(10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安装轴座(108),在两所述安装轴座(108)内设有安装轴孔(109),在所述支撑座(102)下侧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轴座(1010),在所述连接轴座(1010)内设有连接轴孔,支撑座(102)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轴孔内和安装轴孔(109)内的连接圆轴(1011)与减震底座(101)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02)前端上通过第一铰接轴(1012)铰接有第一连接支架(1013),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013)中部内通过第二铰接轴(1014)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1015),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013)后端下侧与支撑座(102)之间设有第一纵向减震机构(1016),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1015)与支撑座(102)之间设有第二纵向减震机构(10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减震机构(1016)包括有第一缓冲气缸(10161),所述第一缓冲气缸(10161)的气缸轴与第一连接支架(1013)相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气缸(10161)的气缸体设置在支撑座(102)上,在所述第一缓冲气缸(10161)的气缸体与第一连接支架(1013)之间设有第五挤压弹簧(10162),所述第二纵向减震机构(1017)包括有第二缓冲气缸(10171),所述第二缓冲气缸(10171)的气缸轴与第二连接支架(1015)相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气缸(10171)的气缸体设置在支撑座(102)上,在所述第二缓冲气缸(10171)的气缸体与第二连接支架(1015)之间设有第六挤压弹簧(1017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座(102)内设有长槽孔,在所述长槽孔内设有两根充气管(14),其中一根所述充气管(14)与第一缓冲气缸(10161)相连接,另一根所述充气管(14)与第二缓冲气缸(1017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机构(9)包括有第二连杆(95)、第三连杆(96)、第四连杆(97)、第五连杆(98),所述第二连杆(95)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套环(99)活动套设在第一铰接部(91)上,所述第二连杆(95)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套环(910)活动套设在第二铰接部(92)上;在第二滑块(8)上设有第二铰接柱(81),在第二铰接部(92)中间设有中心孔,所述第二铰接柱(81)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第三连杆(96)一端通过第三连接套环(911)活动套设在第二铰接部(92)上,所述第三连杆(96)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套环(912)活动套设在第三铰接部(93)上;所述第四连杆(97)一端通过第五连接套环(913)活动套设在第三铰接部(93)上,所述第四连杆(97)另一端通过第六连接套环(914)活动套设在第四铰接部(94)上;所述第五连杆(98)一端通过第七连接套环(915)活动套设在第四铰接部(94)上,所述第五连杆(98)另一端通过第八连接套环(916)活动套设在第一铰接部(91)上;第一连杆(15)一端通过第九连接套环(917)套设在第一滑块(7)的第一铰接柱(105)上,所述第一连杆(15)另一端通过第十连接套环(918)套设在第一铰接部(9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座椅护手座(28)内设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通过输气管与保护调节气垫(30)相连接。
CN201921724029.9U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Active CN211139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4029.9U CN211139096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4029.9U CN211139096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9096U true CN211139096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68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4029.9U Active CN211139096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9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500748A (ja) 自動車内の安全装置
CN101234612A (zh) 儿童座椅
CN108248467B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WO2009108140A1 (en) Crash safety system in motor vehicles - safe seat
CN211139096U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JPH0815860B2 (ja) 衝突時乗客保護のための車両用懸架装置
CN101875322B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吸能装置
CN205220517U (zh) 防撞汽车
GB2300391A (en) Vehicle safety system including a seat and seat mounting which absorbs shocks from front, rear or side impact
US20030025342A1 (en) Automobile protective system
JPH04505738A (ja) 自動車用衝撃吸収装置
KR100525635B1 (ko) 방호형 완충 안전띠
CN215097186U (zh) 一种车用可收藏安全按摩椅
CN111775789B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汽车儿童座椅
CN213056969U (zh) 一种缓冲性能好的汽车保险杠
CN213138562U (zh) 一种汽车座椅缓冲装置
CN110979120B (zh) 汽车座椅防潜装置
CN110588460B (zh) 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及汽车安全座椅
CN219096637U (zh) 一种耐冲击汽车保险杠
CN208452847U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CN102602312A (zh) 车辆机械悬浮座椅
CN214028347U (zh) 一种汽车座椅护头垫
CN216331568U (zh) 可吸能上滑轨
CN217778448U (zh) 座椅总成和车辆
CN217259700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车载儿童安全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Address after: 276500 No. 97, Yantai East Road, Ju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chi intelligent RV (Rizhao)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00 Hubian Village, Dongling Town,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980-3-4

Patentee before: Quanzhou Juzi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