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6251U -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6251U
CN211116251U CN201921711908.8U CN201921711908U CN211116251U CN 211116251 U CN211116251 U CN 211116251U CN 201921711908 U CN201921711908 U CN 201921711908U CN 211116251 U CN211116251 U CN 211116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upercharger
diesel engine
exhaust ga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119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权
黄立
郑亮
汤义虎
王先锋
胡云
王丽杰
胡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9217119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6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6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6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V型柴油机具有V型凹陷区域,增压模块包括:增压器、模块底座以及支撑组件。其中,增压器包括涡轮和连接轴,连接轴连接涡轮;模块底座设置在V型凹陷区域内;增压器通过支撑组件设置在模块底座上;连接轴的轴线与柴油机的曲轴轴线垂直且与模块底座平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模块可较为充分地利用V型柴油机V型区域内的空间特性(即长度尺寸大,宽度尺寸小),通过将增压模块设置在柴油机自身的V型凹陷区域中显著降低柴油机的总体尺寸。

Description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船舶发动机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背景技术
船用大功率柴油机普遍采用增压技术,增压系统的增压器、空冷器进排气管路本身尺寸较大,增压系统的布置直接影响长、宽、高方向的最大尺寸,因此增压系统的合理布置对减小整机尺寸至关重要。
增压系统的布置方式主要由增压器和空冷器的布置确定。目前船用大功率柴油机增压系统布置可分为增压器、空冷器布置在柴油机端部的同一端和端部的两端等情况。
柴油机的增压器、空冷器布置在柴油机的一端,增压系统明显突出于其它零部件,直接造成了柴油机总体尺寸过大;增压器、空冷器布置在两端对柴油机的总体尺寸一定改善,但由于增压器和空冷器距离较远,中冷前进气管容积过大,对柴油机加速性能不利;同时,由于要为增压器提供支承面,大部分增压器布置在柴油机端部,显著增大了柴油机总体尺寸。
因此,需要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型柴油机增压模块,所述V型柴油机具有V型凹陷区域,其包括:
增压器,所述增压器包括涡轮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涡轮;
模块底座,所述模块底座设置在所述V型凹陷区域内;以及
支撑组件,所述增压器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模块底座上;
其中,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所述V型柴油机的曲轴轴线垂直且与所述模块底座平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模块设置在V型柴油机的V型凹陷区域内,增压模块中的增压器的轴线和柴油机的曲轴轴线垂直,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增压模块可以充分利用V型凹陷区域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空间(即沿曲轴轴向方向的空间和垂直于曲轴轴向方向的空间);尤其在长度方向上,可以通过布置多台小型增压器来减小增压器总转动惯量,有利于柴油机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模块可较为充分地利用V型柴油机V型区域内的空间特性(即长度尺寸大,宽度尺寸小),通过将增压模块设置在柴油机自身的V型凹陷区域中显著降低柴油机的总体尺寸。
可选地,在所述模块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台所述增压器,用以减小所述增压器的总转动惯量。
可选地,还包括空气出口管道,所述空气出口管道位于所述增压器上方,所述模块底座上设置有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空气出口管道。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增压器支座,所述增压器支座设置在所述模块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增压器;以及
涡壳支撑架,所述涡壳支撑架连接所述模块底座和所述增压器,且所述增压器与所述涡壳支撑架的连接处设置在所述涡轮的外壳上。
可选地,所述支架固定所述空气出口管道的方式为抱箍固定或搭板固定。在支架上方设有抱箍,所述抱箍既可以稳固固定进气管路还有一定的位移补偿能力,有利于适应进气管路热变形。
可选地,所述模块底座还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用于将所述模块底座固定在所述V型柴油机上,且所述底座支架与所述模块底座构成龙门式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增压器的废气进口相连的主废气进气管道,所述主废气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模块底座下方,且所述主废气进气管道与位于同一侧的气缸废气管道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V型柴油机的所述V型凹陷区域内的两侧各设置一条所述主废气进气管道且每条所述主废气进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增压模块废气进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模块将柴油机各气缸废气管道集成为主废气进气管道,有利于实现进排气流动顺畅性及增压器工作状态的一致性。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增压器的废气出口和空气进口布置方向一致。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增压器的废气出口和空气进口布置方向相反。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模块的一种沿柴油机曲轴轴线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增压器 2:模块底座
21:底座支架 3:支撑组件
31:增压器支座 32:涡壳支撑架
4:支架 41:抱箍
5:空气出口管道 6:主废气进气管道
61:气缸废气管道 7:空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模块的一种沿柴油机曲轴轴线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模块底座2设置在柴油机V型凹陷区域内,增压器1通过支撑组件3设置在模块底座2上,增压器1包括涡轮和连接轴,连接轴连接涡轮,增压器的连接轴的轴线与柴油机的曲轴轴线垂直且与模块底座2平行。
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增压模块可以充分利用V型凹陷区域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空间(即沿曲轴轴向方向的空间和垂直于曲轴轴向方向的空间);所有的增压器1设置在柴油机自身的V型凹陷区域中显著降低了柴油机的总体尺寸;同时,在长度方向上还可以通过布置多台小型增压器1来替代原有大型增压器的增压功能,从而减小增压器1总转动惯量,有利于柴油机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使用多台小型增压器代替一台大型增压器,在增压效果差不多的时候,前者可以大幅度减小增压器总转动惯量,提高柴油机动态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小型增压器的布置台数为4台,在其它情况下,增压器的具体台数应根据实际需求决定。
继续参阅图1所示,空气出口管道5位于增压器1上方,空气出口管道5一端与增压器1的空气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空冷器7相连,用于将增压器增压后的空气送入空冷器中冷却。本实施例中的支架4用于支撑空气出口管道5,支架4的具体结构为工字结构,用以减轻重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支架4还可以是槽钢或者空心管段等其它结构。
具体而言,支架4固定空气出口管道5的方式为抱箍固定或搭板固定。在支架4上方设有抱箍41,抱箍41既可以固定空气出口管道5还有一定的位移补偿能力,有利于适应空气出口管道5的热变形。
进一步地,模块底座2通过底座支架21固定在柴油机上,且底座支架21与模块底座2构成龙门式结构。在模块底座2下方设有主废气进气管道6,主废气进气管道6的两端分别与两台增压器1的废气进口相连,在主废气进气管道6上设有多个开口与位于同一侧的气缸废气管道61连通。气缸中的废气通过气缸废气管道61聚集在主废气进气管道6中并从主废气进气管道6两端通过增压器废气进口进入增压器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主废气进气管道6可以仅在两端与增压器1的废气进口连通,用以保证每台增压器受到的废气影响效果是相同的,以使得主废气进气管道6起到集成废气作用的同时不影响增压器工作状态的一致性。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共设有4条主废气进气管道6,在V型凹陷区域两侧各设置2条主废气进气管道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增压器1的废气出口和空气进口布置方向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增压器1的废气出口和空气进口布置方向相反。
参阅图2所示,其为图1的左视图,其中,增压器支座31设置在模块底座2上,用于支撑增压器1;涡壳支撑架32连接模块底座2和增压器1,且增压器1与涡壳支撑架32的连接处设置在涡轮的外壳上。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所述V型柴油机具有V型凹陷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
增压器,所述增压器包括涡轮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涡轮;
模块底座,所述模块底座设置在所述V型凹陷区域内;以及
支撑组件,所述增压器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模块底座上;
其中,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所述V型柴油机的曲轴轴线垂直且与所述模块底座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台所述增压器,用以减小所述增压器的总转动惯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出口管道,所述空气出口管道位于所述增压器上方,所述模块底座上设置有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空气出口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所述空气出口管道的方式为抱箍固定或搭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增压器支座,所述增压器支座设置在所述模块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增压器;以及
涡壳支撑架,所述涡壳支撑架连接所述模块底座和所述增压器,且所述增压器与所述涡壳支撑架的连接处设置在所述涡轮的外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底座还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用于将所述模块底座固定在所述V型柴油机上,且所述底座支架与所述模块底座构成龙门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增压器的废气进口相连的主废气进气管道,所述主废气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模块底座下方,且所述主废气进气管道与位于同一侧的气缸废气管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压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V型柴油机的所述V型凹陷区域内的两侧各设置至少一条所述主废气进气管道且每条所述主废气进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增压模块的废气进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模块,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增压器各自的废气出口的布置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模块,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增压器各自的废气出口的布置方向相反。
CN201921711908.8U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Active CN211116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1908.8U CN211116251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1908.8U CN211116251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6251U true CN211116251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11908.8U Active CN211116251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62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7969A (zh) * 2019-10-09 2021-04-0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7969A (zh) * 2019-10-09 2021-04-0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87379B2 (en) Turbo compressor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mprising two serially placed turbo units with their rotation axes essentially concentric
GB1565567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upercharger set
FI122852B (fi) Kaksiportainen ahtopuristusjärjestelmä
CN103403319B (zh) 支座壳体和内燃机
CN211116251U (zh)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EP2307683B1 (en) Piston engine
US7310947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waste gas turbo-chargers
CN213331330U (zh) 一种车用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US20080163624A1 (en) Pipe Line for a Turbocharger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GB2143580A (en) Supercharging arrangement for multi-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2627969A (zh)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CN102174910A (zh) 船用发动机水空中冷器
JPWO2019038911A1 (ja) 過給機付きエンジン
JP2016191304A (ja) 熱機関システム
JP2005120937A (ja) 内燃機関
CN202091031U (zh) 内燃机
CN216841920U (zh) 增压发动机
CN211599032U (zh) 一种带有增压中冷的燃料电池用空压机
JP2008519931A (ja) 過給式内燃機関
CN2665373Y (zh) 带波纹管的中冷器出气壳
CN217176747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的增压空冷系统
CN216278131U (zh) 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KR101997417B1 (ko) 멀티-실린더 피스톤 엔진
CN220687707U (zh) 一种汽车增压器传动机构密封装置
CN220815858U (zh) 集成式发动机中冷进气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108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Huaning Road No. 3111

Patentee after: The 711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Address before: 201108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Huaning Road No. 311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arine Diesel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