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0385U - 电动车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0385U
CN211090385U CN201921829430.9U CN201921829430U CN211090385U CN 211090385 U CN211090385 U CN 211090385U CN 201921829430 U CN201921829430 U CN 201921829430U CN 211090385 U CN211090385 U CN 211090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ressing
elastic pressing
abutting
limiting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94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0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038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功率管、散热器和弹压件,散热器包括散热本体、散热支撑部以及散热抵触部,散热本体于其上侧面开设有弹压安置槽,散热本体还于弹压安置槽的左槽壁开设有弹压限位槽;弹压件包括弹压安置段、呈弧状设置的过渡圆角结构、弹压抵持段以及弹压限位结构,弹压限位结构用于与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且由弹压限位槽限制其上下移动,过渡圆角结构在弹压限位结构与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时与散热抵触部相抵触,弹压抵持段在弹压限位结构与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时能够向下弹压功率管,以限制功率管相对散热本体移动。其通过弹压件稳定且牢固地将功率管固定于散热器上,弹压件装卸简便,利于后期维护。

Description

电动车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动车控制器,作为电动车的主要控制部件,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避免电动车控制器内部温度过高导致其元器件损坏,相关行业内,多将其功率管固定于散热器上以实现散热。传统地,或采用螺丝将功率管直接固定于散热器上,或采用螺丝将弹片固定于散热器上再通过弹片将功率管压在散热器上,其均存在装卸繁琐且后期维护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控制器,旨在解决现有电动车控制器装卸繁琐、后期维护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功率管,还包括:
散热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功率管的散热本体、连接于所述散热本体上侧且向上延伸设置的散热支撑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散热支撑部左侧且向左凸出设置的散热抵触部,所述散热抵触部的下侧面高于所述散热本体的上侧面设置,所述散热本体于其上侧面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于其延伸方向贯通设置的弹压安置槽,所述弹压安置槽的右槽壁与所述散热支撑部的左侧面对齐设置,所述散热本体还于所述弹压安置槽的左槽壁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于其延伸方向贯通设置的弹压限位槽;
弹压件,包括弹压安置段、呈弧状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弹压安置段上侧的过渡圆角结构、连接于所述过渡圆角结构左侧的弹压抵持段,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弹压安置段左侧的弹压限位结构,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用于与所述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且由所述弹压限位槽限制其上下移动,所述过渡圆角结构在所述弹压限位结构与所述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时与所述散热抵触部相抵触,以限制所述弹压限位结构左右移动,所述弹压抵持段在所述弹压限位结构与所述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时处于所述功率管的上侧且能够向下弹压所述功率管,以限制所述功率管相对所述散热本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弹压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弹压安置段前侧的装卸前辅结构及连接于所述弹压安置段后侧的装卸后辅结构,所述装卸前辅结构相对所述弹压安置段朝前且朝右倾斜设置,所述装卸后辅结构相对所述弹压安置段朝后且朝右倾斜设置,通过拉拔所述装卸前辅结构和/或所述装卸后辅结构,能够建立或解除所述弹压限位结构与所述弹压限位槽的滑接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弹压抵持段包括与所述过渡圆角结构连接的弹压抵持本体、至少一个与所述弹压抵持本体连接的弹压抵持结构和至少一个与所述弹压抵持结构连接的弹压拉拔结构,所述弹压抵持结构的设置数量等于所述弹压拉拔结构的设置数量,所述弹压抵持结构相对所述弹压抵持本体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弹压抵持结构用于在所述弹压限位结构与所述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时向下弹性抵触所述功率管,所述弹压拉拔结构相对所述弹压抵持结构向上倾斜设置,通过拉拔所述弹压拉拔结构能够解除所述弹压抵持结构对所述功率管的弹性抵触力。
进一步地,所述弹压限位结构设有至少两个,各所述弹压限位结构沿前后方向并行设置且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弹压安置段的左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压限位槽的截面形状、尺寸与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的截面形状、尺寸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弹压限位槽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设置,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压限位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弹压限位槽的截面形状呈四边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设置,且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的上侧面在所述弹压限位结构与所述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时与所述弹压限位槽的上槽壁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通过将弹压安置段从散热本体前侧置入弹压安置槽内,并使弹压限位结构与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以通过弹压限位槽限制弹压限位结构上下移动,并通过散热抵触部与过渡圆角结构相抵触,以限制弹压限位结构向右移动,即限制弹压限位结构与弹压限位槽解除滑接关系,从而使得弹压件与散热器相对位置固定;随后通过弹压抵持段向下弹压置于散热器上的功率管,从而将功率管限位于弹压件和散热器之间,从而通过弹压件限制功率管相对散热器移动,使得功率管和散热器的相对位置固定。该电动车控制器通过弹压件稳定且牢固地将功率管固定于散热器上以实现散热,该弹压件具有装卸简便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功率管和/或散热器的装卸和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即提高了电动车控制器的装卸和后期维护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前视图;
图3为图2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A-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弹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前视图;
图7为图6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B-B区域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弹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功率管 200 散热器
210 散热本体 211 弹压安置槽
212 弹压限位槽 220 散热支撑部
230 散热抵触部 300 弹压件
310 弹压安置段 320 过渡圆角结构
330 弹压抵持段 331 弹压抵持本体
332 弹压抵持结构 333 弹压拉拔结构
340 弹压限位结构 350 装卸前辅结构
360 装卸后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功率管 100、散热器200和弹压件300。
散热器200包括用于支撑功率管100的散热本体210、连接于散热本体210 上侧且向上延伸设置的散热支撑部220,以及连接于散热支撑部220左侧且向左凸出设置的散热抵触部230,散热抵触部230的下侧面高于散热本体210的上侧面设置,散热本体210于其上侧面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于其延伸方向贯通设置的弹压安置槽211,弹压安置槽211的右槽壁与散热支撑部220的左侧面对齐设置,散热本体210还于弹压安置槽211的左槽壁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于其延伸方向贯通设置的弹压限位槽212;弹压件300包括弹压安置段310、呈弧状设置且连接于弹压安置段310上侧的过渡圆角结构320、连接于过渡圆角结构320左侧的弹压抵持段330,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于弹压安置段310左侧的弹压限位结构340,弹压限位结构340用于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且由弹压限位槽212限制其上下移动,过渡圆角结构320在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时与散热抵触部230相抵触,以限制弹压限位结构340 左右移动,弹压抵持段330在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时处于功率管100的上侧且能够向下弹压功率管100,以限制功率管100相对散热本体210移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功率管100放置于散热本体210上侧面上,而弹压安置槽211则开设于散热本体210的上侧面且处于功率管100的右侧,该弹压安置槽211从散热本体210的前侧径直贯通至散热本体210的后侧,且用于安置弹压安置段310。弹压限位槽212开设于弹压安置槽211的左槽壁上,且也从散热器200的前侧径直贯通至散热器200的后侧。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将弹压安置段310从弹压安置槽211的前侧或后侧穿入弹压安置槽211,并将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即可在弹压件300和散热器200之间初步建立限位连接关系,弹压限位槽212能够将弹压限位结构340限位于其相对的两槽壁之间,即弹压限位槽212能够限制弹压限位结构340相对上下方向移动。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散热支撑部220设于散热本体210的上侧面且处于弹压安置槽211的右侧,该散热支撑部220向上延伸设置且用于支撑散热抵触部230,而散热抵触部230则连接散热支撑部220的左侧面并向左延伸或凸出设置,散热抵触部230用于在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时与过渡圆角结构320相抵触,以弹压件300作为受力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发现,过渡圆角结构320将对散热抵触部230产生向右的作用力,基于该作用力,弹压安置段310背离过渡圆角结构320的一端将受到向左的作用力,基于作用于弹压安置段310两端且相互反向的作用力,将使得弹压安置段310的左侧面与弹压安置槽211的左槽壁紧贴,从而能够限制弹压限位结构340沿弹压限位槽 212的槽口开设方向移动,即限制弹压件300向右移动,从而可避免弹压限位结构340解除其与弹压限位槽212的连接关系,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弹压件300和散热器200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弹压件300相对散热器200固定。优选地,散热抵触部230的下侧面应与散热主体的上侧面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且散热抵触部230的左侧面与弹压安置槽211的左槽壁之间所间隔的水平距离应约等于弹压安置段310的厚度,以使得散热抵触部230可准确与过渡圆角结构320相抵触,且使得散热抵触部230能够对过渡圆角结构320形成有力的抵触力。
此外,本实施例还将过渡圆角结构320呈弧状设置,基于该设置,可避免弹压件300与散热抵触部230之间出现剐蹭造成散热抵触部230表面磨损,从而避免从散热抵触部230上产生金属屑并掉落至电动车控制器内的元器件上导致元器件断路,即,通过过渡圆角结构320的设置能够降低电动车控制器断路的风险。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置,即可通过与过渡圆角结构320连接的弹压抵持段330向下弹压抵持于功率管100的上侧面,从而可利用向下的弹压作用力将功率管100限位于弹压抵持段330和散热本体210之间,以限制功率管100上下移动,通过增大弹压抵持段330对功率管100的弹压作用力,还可进一步限制功率管100相对左右移动和相对前后移动,从而可轻松实现功率管100的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通过将弹压安置段310从散热本体 210前侧置入弹压安置槽211内,并使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以通过弹压限位槽212限制弹压限位结构340上下移动,并通过散热抵触部230与过渡圆角结构320相抵触,以限制弹压限位结构340向右移动,即限制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解除滑接关系,从而使得弹压件300 与散热器200相对位置固定;随后通过弹压抵持段330向下弹压置于散热器200 上的功率管100,从而将功率管100限位于弹压件300和散热器200之间,从而通过弹压件300限制功率管100相对散热器200移动,使得功率管100和散热器200的相对位置固定。该电动车控制器通过弹压件300稳定且牢固地将功率管100固定于散热器200上以实现散热,该弹压件300具有装卸简便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功率管100和/或散热器200的装卸和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即提高了电动车控制器的装卸和后期维护的便利性。
传统地,请参考图1,电动车控制器还于功率管100和散热器200之间设置有绝缘膜以实现电气绝缘,传统的电动车控制器在实现功率管100和散热器200 的连接时还易对绝缘膜造成损坏,例如,用于固定功率管100的螺丝需穿过绝缘膜等等,从而造成传统的电动车控制器存在一定的漏电风险,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其弹压件300与绝缘膜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连接关系,因而,可避免对绝缘膜的绝缘效果造成负面影响,从而能够大幅降低电动车控制器的漏电风险。
请参阅图1-2、4,在本实施例中,弹压件300还包括连接于弹压安置段310 前侧的装卸前辅结构350及连接于弹压安置段310后侧的装卸后辅结构360,装卸前辅结构350相对弹压安置段310朝前且朝右倾斜设置,装卸后辅结构360 相对弹压安置段310朝后且朝右倾斜设置,通过拉拔装卸前辅结构350和/或装卸后辅结构360,能够建立或解除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的滑接关系。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于弹压安置段310前侧的装卸前辅结构350朝前且朝右倾斜设置,而连接于弹压安置段310后侧的装卸后辅结构360则朝后且朝右倾斜设置,基于装卸前辅结构350和装卸后辅结构360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弹压件300装卸于散热器200上的操作便利性。例如,在将弹压安置段310 从弹压安置槽211的前侧穿入弹压安置槽211内时,可通过从前向后推顶装卸前辅结构350以对弹压安置段310施加作用力,以使装卸后辅结构360逐渐滑至弹压安置槽211的后侧,又例如,在将弹压安置段310从弹压安置槽211的前侧退出弹压安置槽211内时,可通过对装卸后辅结构360施加向前的推力,以使装卸前辅结构350凸出弹压安置槽211,再对装卸前辅结构350施加向前的拉力,以将弹压安置段310从弹压安置槽211内拉出。
请参阅图1-2、4,在本实施例中,弹压抵持段330包括与过渡圆角结构320 连接的弹压抵持本体331、至少一个与弹压抵持本体331连接的弹压抵持结构 332和至少一个与弹压抵持结构332连接的弹压拉拔结构333,弹压抵持结构332 的设置数量等于弹压拉拔结构333的设置数量,弹压抵持结构332相对弹压抵持本体331向下倾斜设置,弹压抵持结构332用于在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时向下弹性抵触功率管100,弹压拉拔结构333相对弹压抵持结构332向上倾斜设置,通过拉拔弹压拉拔结构333能够解除弹压抵持结构 332对功率管100的弹性抵触力。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弹压抵持本体331能够用于对各弹压抵持结构332和各弹压拉拔结构333形成支撑作用,并能够对功率管100反向作用于各弹压抵持结构332和各弹压拉拔结构333上的反向作用力进行平衡和抵消,从而使得各弹压抵持结构332和各弹压拉拔结构333具有一定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从而利于弹压抵持段330实现对功率管100的固定。而弹压抵持结构332能够用于在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时弹压抵触功率管100,而将弹压抵持结构332相对弹压抵持本体331朝向功率管100一侧倾斜设置(图示为向下倾斜设置),有利于弹压抵持结构332集中对功率管100施加向下的弹压作用力,从而利于保障弹压抵持段330对功率管100的固定效果,利于进一步保障功率管100和散热器200之间的相对位置处于固定状态。而通过弹压拉拔结构333的设置,能够提高功率管100的装卸便利性,并能够提高弹压件300 的装卸便利性,从而利于功率管100和弹压件300的后期维护操作,具体地,通过拉拔弹压拉拔结构333,以对弹压抵持结构332施加向上的拉力,能够抵消弹压抵持结构332的弹力,从而能够轻松解除弹压抵持结构332对功率管100 的弹压抵触力。
请参阅图1-2、4,在本实施例中,弹压限位结构340设有至少两个,各弹压限位结构340沿前后方向并行设置且相互间隔设置于弹压安置段310的左侧面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实施例的设置,可降低各弹压限位结构340 与弹压限位槽212的总接触面积,从而可在不影响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的滑接配合关系的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的滑动摩擦力,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弹压件300装卸于散热器200上的操作便利性。
请参阅图1、3-4,在本实施例中,弹压限位槽212的截面形状、尺寸与弹压限位结构340的截面形状、尺寸相对应。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弹压限位槽 212的截面形状、尺寸与弹压限位结构340的截面形状、尺寸相对应,能够保障弹压限位槽212对弹压限位结构340的限位效果,从而利于保障弹压件300和散热器200、功率管10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利于进一步保障弹压件300对功率管100的固定效果。
请参阅图1、3-4,在本实施例中,弹压限位槽212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设置,弹压限位结构340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设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弹压限位槽212的截面形状和弹压限位结构340的截面形状均呈半圆形设置,能够使弹压限位槽212的槽壁和槽底与弹压限位结构340的表面顺滑接触,从而能够提高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的顺利性,即提高弹压件 300装卸于散热器200上的操作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通过将弹压安置段310从散热本体 210前侧置入弹压安置槽211内,并使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以通过弹压限位槽212限制弹压限位结构340上下移动,并通过散热抵触部230与过渡圆角结构320相抵触,以限制弹压限位结构340向右移动,即限制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解除滑接关系,从而使得弹压件300 与散热器200相对位置固定;随后通过弹压抵持段330向下弹压置于散热器200 上的功率管100,从而将功率管100限位于弹压件300和散热器200之间,从而通过弹压件300限制功率管100相对散热器200移动,使得功率管100和散热器200的相对位置固定。该电动车控制器通过弹压件300稳定且牢固地将功率管100固定于散热器200上以实现散热,该弹压件300具有装卸简便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功率管100和/或散热器200的装卸和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即提高了电动车控制器的装卸和后期维护的便利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请参阅图5-7,在本实施例中,弹压限位槽212的尺寸大于弹压限位结构340 的尺寸。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弹压限位槽212的尺寸大于弹压限位结构340 的尺寸,能够在弹压限位槽212和弹压限位结构340滑接配合的同时,于弹压限位槽212内留置有能够供拆装治具插入的空间,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弹压件300 的装卸便利性,将有利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后期维护、维修操作。
请参阅图5-7,在本实施例中,弹压限位槽212的截面形状呈四边形设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弹压限位槽212的截面形状呈四边形设置,可使得弹压限位槽212相对平滑,一方面,有利于弹压限位槽212利用其槽壁对弹压限位结构340进行限位,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弹压限位槽212为拆装治具留置足够的空间,以提高弹压件300的拆卸便利性,以利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后期维护、维修操作。
请参阅图6-8,在本实施例中,弹压限位结构340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设置,且弹压限位结构340的上侧面在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时与弹压限位槽212的上槽壁相抵触。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弹压限位结构340 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设置,能使弹压限位结构340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而将弹压限位结构340的侧面在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时与弹压限位槽212的槽壁相贴设置,可在弹压限位槽212 和弹压限位结构340之间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滑接关系,且利于弹压限位槽212 实现对弹压限位结构340进行限位,即利于保障弹压件300和散热器200、功率管10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利于进一步保障弹压件300对功率管100的固定效果。优选地,在弹压限位结构340与弹压限位槽212滑接配合时,将弹压限位结构340上侧面与弹压限位槽212的上槽壁相贴设置,可进一步保障弹压限位槽212对弹压限位结构340的限位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功率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功率管的散热本体、连接于所述散热本体上侧且向上延伸设置的散热支撑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散热支撑部左侧且向左凸出设置的散热抵触部,所述散热抵触部的下侧面高于所述散热本体的上侧面设置,所述散热本体于其上侧面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于其延伸方向贯通设置的弹压安置槽,所述弹压安置槽的右槽壁与所述散热支撑部的左侧面对齐设置,所述散热本体还于所述弹压安置槽的左槽壁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于其延伸方向贯通设置的弹压限位槽;
弹压件,包括弹压安置段、呈弧状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弹压安置段上侧的过渡圆角结构、连接于所述过渡圆角结构左侧的弹压抵持段,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弹压安置段左侧的弹压限位结构,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用于与所述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且由所述弹压限位槽限制其上下移动,所述过渡圆角结构在所述弹压限位结构与所述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时与所述散热抵触部相抵触,以限制所述弹压限位结构左右移动,所述弹压抵持段在所述弹压限位结构与所述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时处于所述功率管的上侧且能够向下弹压所述功率管,以限制所述功率管相对所述散热本体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弹压安置段前侧的装卸前辅结构及连接于所述弹压安置段后侧的装卸后辅结构,所述装卸前辅结构相对所述弹压安置段朝前且朝右倾斜设置,所述装卸后辅结构相对所述弹压安置段朝后且朝右倾斜设置,通过拉拔所述装卸前辅结构和/或所述装卸后辅结构,能够建立或解除所述弹压限位结构与所述弹压限位槽的滑接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抵持段包括与所述过渡圆角结构连接的弹压抵持本体、至少一个与所述弹压抵持本体连接的弹压抵持结构和至少一个与所述弹压抵持结构连接的弹压拉拔结构,所述弹压抵持结构的设置数量等于所述弹压拉拔结构的设置数量,所述弹压抵持结构相对所述弹压抵持本体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弹压抵持结构用于在所述弹压限位结构与所述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时向下弹性抵触所述功率管,所述弹压拉拔结构相对所述弹压抵持结构向上倾斜设置,通过拉拔所述弹压拉拔结构能够解除所述弹压抵持结构对所述功率管的弹性抵触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限位结构设有至少两个,各所述弹压限位结构沿前后方向并行设置且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弹压安置段的左侧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限位槽的截面形状、尺寸与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的截面形状、尺寸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限位槽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设置,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限位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的尺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限位槽的截面形状呈四边形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设置,且所述弹压限位结构的上侧面在所述弹压限位结构与所述弹压限位槽滑接配合时与所述弹压限位槽的上槽壁相抵触。
CN201921829430.9U 2019-10-08 2019-10-28 电动车控制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09038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0430 2019-10-08
CN2019216904305 2019-10-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0385U true CN211090385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0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943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090385U (zh) 2019-10-08 2019-10-28 电动车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03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33735B2 (ja) 2021-09-01 2024-02-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固定構造、及び車載充電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33735B2 (ja) 2021-09-01 2024-02-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固定構造、及び車載充電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2084B2 (en)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1090385U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11202545U (zh) 用于电子设备麦克风的保压治具及保压机
EP3734214B1 (en) Cooling device
CN114867280A (zh) 功率模块、散热组件及功率模块的装配方法
CN217882658U (zh) 一种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用电缆架
CN213718319U (zh) 一种带可拆卸散热片的pcb板
CN211540942U (zh) 一种治具
WO2019219086A1 (zh) 型材连接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545253U (zh) 壁挂安装结构
CN219873928U (zh) 电连接器
JP4632322B2 (ja) コネクタ
CN216016768U (zh) 用于光伏组件的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光伏系统
CN210110713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测试工装
CN218919366U (zh) 连接器壳体及电连接器
CN219760938U (zh) 光伏组件系统及其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
CN220107908U (zh) 边框组件、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系统
CN219945106U (zh) 一种钣金件的焊接结构
CN218163454U (zh) Mos管散热夹持件及电源适配器
CN215186409U (zh) 变频器及igbt单管的散热结构
CN220062161U (zh) 壁挂机的安装结构和壁挂机
CN210198139U (zh) 插片式散热器
CN217403242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CN220031660U (zh)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固定结构
CN218408791U (zh) 一种车用管线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