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0938U - 光伏组件系统及其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系统及其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0938U
CN219760938U CN202320512486.1U CN202320512486U CN219760938U CN 219760938 U CN219760938 U CN 219760938U CN 202320512486 U CN202320512486 U CN 202320512486U CN 219760938 U CN219760938 U CN 219760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mounting beam
positioning
side wall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124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念君
王禹
葛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ina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na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124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0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0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0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系统及其固定装置,用于与支撑光伏组件的安装梁固定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安装件、固定件以及两个固定边框,安装件包括压紧结构、固定结构以及连接结构;固定结构用于通过固定件与安装梁固定连接;压紧结构用于在固定结构与安装梁固定连接时,将一个固定边框压紧固定在安装梁上;连接结构用于在固定结构与安装梁相连后,与另一个的固定边框插接固定。固定装置通过安装件与安装梁相连,同时通过压紧结构将一个的固定边框压紧固定在安装梁上。然后通过连接结构与另一个固定边框插接配合,使其与安装梁固定。安装人员不需要在趴伏到光伏组件上固定安装件,避免了光伏组件被压裂的风险。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系统及其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固定装置的光伏组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组件需要通过压块压紧固定在支架上,压块与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目前大尺寸的光伏组件在市场上比较流行,部分光伏组件的宽度可达1.3m。安装过程中,安装工人需要将两块光伏组件之间的螺栓拧紧以固定压块。而当普通安装工人想要拧紧远离自己一侧的螺栓或压块时,会因臂展不够出现难以拧紧的问题。部分工人会趴伏在光伏组件上来拧紧螺栓,此类操作不符合规范操作,会增加组件隐裂的风险。
因此,如何降低光伏组件的安装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其安装时不需要安装人员趴伏到光伏组件上进行固定,降低了安装难度,避免了安装人员压裂光伏组件的问题。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固定装置的光伏组件系统。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用于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安装梁固定连接,包括安装件、固定件以及两个固定边框,所述安装件包括压紧结构、固定结构以及连接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用于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梁固定连接;
所述压紧结构,位于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用于在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安装梁固定连接时,将一个所述固定边框压紧固定在所述安装梁上;
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固定结构远离所述压紧结构的一侧,用于在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安装梁相连后,与另一个的所述固定边框插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边框包括能够与所述安装梁贴合的第一侧壁、能够与所述连接结构配合的第二侧壁以及能够与所述压紧结构配合的第三侧壁;
所述连接结构为向远离所述压紧结构方向延伸的插接块,所述固定边框中具有空腔,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用于与所述插接块插接配合的插接结构,所述插接块能够穿过所述插接结构插入所述空腔以固定所述固定边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结构为具有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的插接孔;
所述插接块具有用于与所述插接孔侧边卡接定位的定位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结构为具有沿所述固定边框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侧壁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侧壁设有限位凸起;
所述插接块具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形成于所述插接块靠近所述安装梁的侧壁,所述第二定位槽形成于所述插接块远离所述安装梁的侧壁;
所述第一定位槽远离所述固定结构的侧壁,在所述压紧结构将一个所述固定边框压紧固定在所述安装梁上时,与所述安装梁之间形成第一预设间隙,以供所述插接孔靠近所述安装梁的侧边插入所述第一定位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起包括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形成于所述插接块靠近所述安装梁的侧壁,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形成于所述插接块远离所述安装梁的侧壁;
所述限位凸起包括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形成于所述插接槽靠近所述安装梁的侧壁,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形成于所述插接槽远离所述安装梁的侧壁
所述第一定位凸起远离所述固定结构的侧壁,在所述压紧结构将一个所述固定边框压紧固定在所述安装梁上时,与所述安装梁之间形成第二预设间隙,以供所述第一限位凸穿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顶端能够在所述插接块与所述固定边框插接配合时,与所述空腔远离所述安装梁的侧壁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块还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形成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靠近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为铝安装件或铝合金安装件,所述固定边框为铝固定边框或铝合金固定边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系统,包括所述安装梁和所述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固定装置。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用于与支撑光伏组件的安装梁固定连接,包括安装件、固定件以及两个固定边框,安装件包括压紧结构、固定结构以及连接结构;固定结构,用于通过固定件与安装梁固定连接;压紧结构,位于固定结构的一侧,用于在固定结构与安装梁固定连接时,将一个固定边框压紧固定在安装梁上;连接结构,位于固定结构远离压紧结构的一侧,用于在固定结构与安装梁相连后,与另一个的固定边框插接固定。
安装光伏组件的过程中,固定装置通过安装件与安装梁相连,同时通过压紧结构将一个的固定边框压紧固定在安装梁上。然后通过连接结构与另一个固定边框插接配合,使其与安装梁固定。安装人员仅需通过安装件将一个固定边框压紧固定在安装梁上,因而不需要在趴伏到光伏组件上固定安装件,避免了光伏组件被压裂的风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固定装置的光伏组件系统,并具有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固定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压紧结构对固定边框进行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连接结构对固定边框进行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压紧结构。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为:
安装件1、固定边框2、固定螺栓3、安装梁4、压紧结构110、插接块120、第一定位槽121、第二定位槽122、第一定位凸起123、第二定位凸起124、限位槽125、导向面126、支撑面127、固定结构130、固定孔131、减重孔132、插接孔210、插接槽220、第一侧壁220、第二侧壁230、第三侧壁240、空腔2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申请提供的温度控制装置及应用其的反应腔室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用于与支撑光伏组件的安装梁4固定连接,实现光伏组件与安装梁4的固定。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和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安装件1、固定件和两个固定边框2,固定边框2可与电池片的侧边固定连接。具体的,光伏组件系统通常具有多个电池片,各个电池片沿预设方向排列,固定装置位于相邻的两个电池片之间,将其固定在安装梁4上。固定边框2与电池片的连接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固定装置的压紧结构110和连接结构位于固定结构130相背的两侧,压紧结构110和连接结构分别用于固定两个边框。具体的,固定结构130通过固定件与安装梁4固定连接,固定件向固定结构130施加朝向安装梁4的压紧力。压紧结构110包括压紧板,一个边框位于压紧板和安装梁4之间,固定件的压紧力可将该边框压紧于安装梁4上。固定装置与安装梁4固定后,另一个边框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连接结构相连,从而实现两个边框的固定。
另外,如图1所示,压紧板远离固定结构130的一侧向下弯曲,因而在压紧固定边框2的同时能够对固定边框2进行限位,避免固定边框2脱离。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固定边框2的一侧与电池片的侧边固定连接,与之相背的另一侧与连接件相连,并且固定边框2固定后与安装梁4贴合。固定边框2靠近安装梁4的一侧为第一侧壁220,朝向连接件的一侧为第二侧壁230,固定边框2远离安装梁4的一侧为第三侧壁240。为提高固定边框2的强度,固定边框2还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250,固定边框2的第一侧壁220和第二侧壁230与空腔250相邻。
可选的,连接结构可具体为插接块120。固定边框2的第二侧壁230设有插接结构,插接块120可穿过插接结构插入空腔250中,实现固定边框2与安装件1的固定。第二侧壁230上插接结构的数量根据固定装置的数量确定。插接结构可具体为插接孔210或插接槽220。
本实施例中,安装件1的一侧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边框相连,因而安装过程中可先通过安装件1与安装梁4固定连接,并将一个边框压紧固定。固定安装件1时,因为另一侧的边框和电池片均未安装,所以操作人员不需要越过电池片固定安装件1,避免了操作人员趴伏在电池片上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了电池片因压力过大产生隐裂。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插接结构为矩形的插接孔210。插接块120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插接孔210垂直第一侧壁220的两个侧边之间的距离。图3示出的插接块120的表面即为其侧面,另一侧面与图3示出的侧面相背。插接块120的两个侧面分别用于插接孔210的两个侧边贴合,插接块120通过插接孔210对固定边框2进行限位,避免固定边框2沿其长度方向产生移动。
可选的,如图2所示,插接孔210贯穿第二侧壁230所在的侧壁。插接块120靠近安装梁4的一侧具有第一定位结构,在插接块120穿入插接孔210后,插接块120将插接孔210靠近第一侧壁220的侧边压紧,从而使固定边框2与安装梁4紧密贴合。同时,第一定位结构与插接孔210靠近第一侧壁220的侧边配合定位,避免固定边框2相对于安装件1,在靠近或远离固定结构130的方向上移动。第一定位结构可具体为定位槽或定位凸起等。
可选的,插接块120远离安装梁4的侧面设有第二定位结构,在插接块120穿入插接孔210后,第二定位结构进入插接孔210后与插接孔210远离固定结构130的一侧配合定位。另外,为保证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能够分别与插接孔210的两个侧边配合,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插接孔210靠近第一侧壁220的侧边与插接孔210远离第一侧壁220的侧边之间的距离。因而在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中的一者与插接孔210的侧边配合定位时,另一者可穿入插接孔210中,进而实现对插接孔210靠近安装梁4侧边以及远离安装梁4的侧边进行定位。避免光伏组件因风载或人为掀动等原因与固定装置分离。
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定位槽121,第一定位槽121贯穿插接块120靠近安装梁4的侧面;第二定位结构为第二定位槽122,第二定位槽122贯穿插接块120远离安装梁4的侧面,第一定位槽121和第二定位槽122相互背离。此时,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定位槽121的槽底和第二定位槽122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在压紧结构110将一个固定边框2压紧固定在安装梁4上时,第一定位槽121远离固定结构130的侧壁与安装梁4之间形成第一预设间隙。插接孔210靠近安装梁4的侧边能够穿过第一预留间隙,插入第一定位槽121中。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凸起结构作为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对固定边框2进行定位,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为了方便安装,第二定位槽122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可大于固定边框2第二侧壁230所在的侧壁的厚度;第一定位槽12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可等于固定边框2第二侧壁230所在的侧壁的厚度。另外,为保证定位效果,避免光伏组件向远离固定装置的方向移动,第一定位槽121远离固定结构130的内侧面与第二定位槽122远离固定结构130的内侧面位于同一垂直安装梁4的平面内。第二定位槽122靠近固定结构130的内侧面与固定结构13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定位槽121靠近固定结构130的内侧面与固定结构130之间的距离。
如图4所示,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可先将插接块120远离安装梁4的一侧穿入插接孔210中,并使插装孔远离安装梁4的侧边进入第二定位槽122中。随后倾斜推动光伏组件,此时插装孔靠近安装梁4的侧边与安装梁4之间的距离较小,因而可使该侧边从第一定位槽121远离固定结构130的侧壁与安装梁4之间进入第一定位槽121。然后放平光伏组件,使板框的第一侧壁220与安装梁4贴合,同时使插装孔靠近安装梁4的侧边进入第一定位槽121内。第一定位槽121两侧的内侧壁对该侧边进行定位,避免光伏组件沿靠近和远离固定装置的方向移动。
可选的,第二定位槽122靠近固定结构130的侧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定位槽122远离固定结构130的侧壁的高度。固定边框2与插接机构固定后,第二定位槽122靠近固定结构130的侧壁可起到限位作用,当光伏组件远离插接块120的一侧掀起时,第二定位槽122靠近固定结构130的侧壁可阻止光伏组件的翻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光伏组件的过程中,如图4所示,第二定位槽122靠近固定结构130的侧壁虽然与固定边框2的第二侧壁230贴合,此时固定边框2的第一侧壁220和第二侧壁230之间的夹角并未到达第一固定槽的下方,因而固定边框2与第二定位槽122靠近固定结构130的侧壁之间的压力较小。随后放平光伏组件,固定边框2会向靠近固定结构130的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进入第一定位槽121内。
本实施例中,固定边框2通过插接孔210与插接块120插接配合,插接孔210的侧边可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固定边框2发生移动,提高了光伏组件固定的牢固程度。插接块120靠近安装梁4的一侧和远离安装梁4的一侧分别设置了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在光伏组件安装完成后,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配合对固定边框2进行定位,进而避免光伏组件在安装后产生移动。另外,本实施例采用第一定位槽121和第二定位槽122作为定位结构,并通过定位槽的具体结构设计使固定边框2与插装结构的安装难度降低,进一步降低对安装人员的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发生不规范操作的可能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插接结构为沿固定边框2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二侧壁230的插接槽220,如图5所示,插接槽220的侧壁形成限位凸起。插接块120具有定位凸起,插接块120穿过插接槽220伸入空腔250后,定位凸起进入空腔250中,定位凸起与限位凸起朝向空腔250内部的侧面贴合。在固定边框2受到拉力时,拉力作用在定位凸起和限位凸起上,二者配合阻止固定边框2与连接件分离,从而完成固定边框2的固定。
可选的,如图5和图6所示,定位凸起包括第一定位凸起123和第二定位凸起124,第一定位凸起123形成于插接块120靠近安装梁4的侧壁,第二定位凸起124形成于插接块120远离安装梁4的侧壁。限位凸起包括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形成于插接槽220靠近安装梁4的侧壁,第二定位凸起124形成于插接槽220远离安装梁4的侧壁。
安装过程中,先将固定边框2抬起,使第二限位凸起进入第二定位凸起124和固定件之间,并使第二定位凸起124穿入空腔250中。然后将电池片远离连接件的一侧抬起,使电池片倾斜设置,进而降低第一限位凸起的高度,方便其从第一定位凸起123下方穿过,移动到第一定位凸起123靠近固定结构130的一侧。随后放平电池片,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分别与第一定位凸起123和第二定位凸起124贴合,完成安装。
可选的,在压紧结构110将一个固定边框2压紧固定在安装梁4上时,第一定位凸起123远离固定结构130的侧壁与安装梁4之间形成第二预设间隙,第一限位凸起能够穿过第二预设间隙,移动至第一定位凸起123靠近固定结构130的一侧。
可选的,第一定位凸起123具有导向面126。如图6所示,插接块120远离固定结构130的表面为其端面。导向面126沿与插接块12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沿远离安装梁4的方向逐渐增加。插接过程中,第一限位凸起穿过第二预设间隙后,可与导向面126贴合,导向面126可引导第一限位凸起的移动方向,使其到达第一定位凸起123靠近固定结构130的一侧。
另外,在插接块120与固定边框2插接配合时,第二定位凸起124的顶端能够与空腔250远离安装梁4的侧壁贴合。此时,第二定位凸起124可起到支撑作用,减小固定边框2与插接块120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减小光伏组件的振动。第二定位凸起124的顶端可设置支撑面127,支撑面127与空腔250远离安装梁4的侧壁贴合,增加了第二定位结构与空腔25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可选的,插接块120还具有限位槽125,限位槽125形成于第一定位凸起123靠近固定结构130的一侧。第一限位凸起到达第一定位凸起123靠近固定结构130的一侧后,可插入限位槽125中,限位槽125能够通过第一限位凸起对固定边框2进行限位,避免固定边框2沿安装梁4移动。
本实施例中,插接结构采用插接槽220,插接块120上设置与插接槽220配合的定位凸起,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固定边框2能够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因而方便与插接块120进行插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130为位于压紧结构110和连接结构之间连接块,连接结构具有贯穿的固定孔131。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孔131的方向垂直压紧结构110,固定件穿过固定孔131与安装梁4相连,并向连接块施加压紧力。固定件可为固定螺栓3,固定螺栓3的螺帽与固定孔131的外周贴合。当然,用户也可采用铆钉或其他连接件作为固定件,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连接块具有垂直固定孔131贯穿的减重孔132。如图3和图4所示,减重孔132沿垂直固定孔131、且平行固定边框2的第二侧壁230的方向延伸。减重孔132可贯穿连接块,通过减少连接块的材料达到减轻固定装置的重量的目的,同时减重孔132的设置使连接块形成中空结构,可提高连接块的结构强度,使固定装置能够承受更大的剪切应力以及更大的螺栓预紧力,进而提高安装的牢固程度。当然,用户也可采用减重槽等结构减轻固定装置的重量。
可选的,安装件1的高度小于固定边框2的高度。如图4所示,在压紧结构110与固定边框2的第三侧壁240贴合时,连接块的下侧与安装梁4之间相距一定距离。一方面,安装件1的结构可避免固定边框2和安装件1的加工精度对固定的牢固程度的影响,保证压紧结构110与固定边框2之间具有足够的压紧力;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减轻安装件1的重量,满足光伏系统轻量化的要求。
可选的,安装件1和固定边框2均为铝或铝合金材质制成,铝或铝合金制件具有结构强度满足要求、且重量更轻的优点,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降低光伏组件系统的重量,实现光伏组件系统的轻量化,降低运输和安装等工序的难度。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安装件1和固定边框2,例如钢材等,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安装件1通过固定螺栓3与安装梁4固定连接。安装件1的连接块中设有减重孔132,不仅能够减轻安装件1的重量,而且能够提高安装件1的结构强度。另外,安装件1整体的高度小于固定边框2的高度,进一步降低了安装件1的重量,还能够保证安装件1对两侧的固定边框2的压紧力,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此外,安装件1和固定边框2采用了重量较轻的铝或铝合金材质制成,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降低光伏组件系统的重量,满足光伏组件系统轻量化的要求。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系统,包括安装梁4、电池片以及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通过光伏组件的固定边框2对电池片进行固定。固定边框2位于电池片相背的两条侧边上,电池片另外两条侧边设有防护边框,防护边框的结构可参考固定边框2或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边框,在此不再赘述。另外,由于固定装置两侧的固定边框2的固定方式不同,用户也可根据需要将两个固定边框2设置为不同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光伏组件系统其它部分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申请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用于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安装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件、固定件以及两个固定边框,所述安装件包括压紧结构、固定结构以及连接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用于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梁固定连接;
所述压紧结构,位于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用于在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安装梁固定连接时,将一个所述固定边框压紧固定在所述安装梁上;
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固定结构远离所述压紧结构的一侧,用于在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安装梁相连后,与另一个的所述固定边框插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框包括能够与所述安装梁贴合的第一侧壁、能够与所述连接结构配合的第二侧壁以及能够与所述压紧结构配合的第三侧壁;
所述连接结构为向远离所述压紧结构方向延伸的插接块,所述固定边框中具有空腔,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用于与所述插接块插接配合的插接结构,所述插接块能够穿过所述插接结构插入所述空腔以固定所述固定边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为具有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的插接孔;
所述插接块具有用于与所述插接孔侧边卡接定位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为具有沿所述固定边框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侧壁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侧壁设有限位凸起;
所述插接块具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形成于所述插接块靠近所述安装梁的侧壁,所述第二定位槽形成于所述插接块远离所述安装梁的侧壁;
所述第一定位槽远离所述固定结构的侧壁,在所述压紧结构将一个所述固定边框压紧固定在所述安装梁上时,与所述安装梁之间形成第一预设间隙,以供所述插接孔靠近所述安装梁的侧边插入所述第一定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包括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形成于所述插接块靠近所述安装梁的侧壁,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形成于所述插接块远离所述安装梁的侧壁;
所述限位凸起包括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形成于所述插接槽靠近所述安装梁的侧壁,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形成于所述插接槽远离所述安装梁的侧壁
所述第一定位凸起远离所述固定结构的侧壁,在所述压紧结构将一个所述固定边框压紧固定在所述安装梁上时,与所述安装梁之间形成第二预设间隙,以供所述第一限位凸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顶端能够在所述插接块与所述固定边框插接配合时,与所述空腔远离所述安装梁的侧壁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还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形成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靠近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为铝安装件或铝合金安装件,所述固定边框为铝固定边框或铝合金固定边框。
10.一种光伏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安装梁和所述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
CN202320512486.1U 2023-03-16 2023-03-16 光伏组件系统及其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219760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2486.1U CN219760938U (zh) 2023-03-16 2023-03-16 光伏组件系统及其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2486.1U CN219760938U (zh) 2023-03-16 2023-03-16 光伏组件系统及其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0938U true CN219760938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12486.1U Active CN219760938U (zh) 2023-03-16 2023-03-16 光伏组件系统及其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0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95471U (zh) 可调式太阳能压板
CN219760938U (zh) 光伏组件系统及其光伏组件的固定装置
CN217216422U (zh) 一种光伏支架系统
CN216672940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边框
CN219980689U (zh) 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系统
CN220798186U (zh) 一种光伏组件连接装置
CN219718153U (zh) 一种光伏板的安装框和光伏板
CN213072516U (zh) 太阳能光伏板压紧模块
CN220475646U (zh) 光伏板压块、光伏板压块组件及光伏发电装置
CN221058233U (zh) 光伏组件夹具和光伏系统
CN219980702U (zh) 一种固定装置
CN217693157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
CN220985558U (zh) 一种光伏安装结构
CN219802202U (zh) 一种连接件、光伏器件和光伏系统
CN215186559U (zh) 一种用于光伏支架导轨的连接件
CN219980691U (zh) 一种光伏组件固定装置
CN211183861U (zh) 光伏连接器固定装置
CN220306884U (zh) 一种强度的梯形底模压桥架
CN218597565U (zh) 一种用于带有锁边的梯形彩钢瓦的夹具
CN219145289U (zh) 光伏组件支架结构
CN219145291U (zh) 内压光伏组件边框的连接件及安装结构
CN2620288Y (zh) 光缆活动卡箍
CN115676577B (zh) 一种用于岩棉夹芯板吊装用组合式工装
CN210780659U (zh)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分段式边框及双玻光伏组件
CN219068096U (zh) 一种太阳板安装用侧向铝导轨及其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