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5717U - 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5717U
CN211075717U CN201922015723.XU CN201922015723U CN211075717U CN 211075717 U CN211075717 U CN 211075717U CN 201922015723 U CN201922015723 U CN 201922015723U CN 211075717 U CN211075717 U CN 211075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s
main control
capacitor
control chip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157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振源
徐冉冉
罗荣华
高源�
朱胜照
费迪
相梦娇
刘子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0157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5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5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57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盲区可视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盲区图像采集模块、电容触摸屏和头部移动感应模块,盲区图像采集模块位于汽车A柱外侧,电容触摸屏位于汽车方向盘后侧操作台,头部移动感应模块穿戴于驾驶员头上,通过摄像模块实时传输A柱盲区图像至电容触摸屏,此时电容触摸屏不亮,当进行转弯操作时,驾驶员头部转动,此时头部移动感应模块会感知到驾驶员头部转动,从而传输信号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上进行读传回的图像颜色及坐标指令,并且驱动电容触摸屏亮,进而驾驶员可以观看屏幕所显示的盲区图像来进行驾驶操作,避免了驾驶员转弯时存在视野上的盲区,并且整个系统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盲区可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背景技术
A柱盲区是指行驶过程中的左侧视野盲区。一般轿车车身每侧有三个立柱,其中前挡风玻璃两侧的斜柱被称为A柱。每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驾驶者的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造成一个视野上的盲区。
常见的解决方案有:
1、在A柱的后方添加了一个三角窗,这样虽然能起到些许改善视野的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2、盲点检测系统BLIS,主要是由雷达、微型摄像机、速度传感器和警示灯等装置构成,然而这个装置的成本较高,日常普遍使用的普通汽车并不适用;
3、目前采用外置摄像头实时传输外部盲区到屏幕上的方案,在实际应用是,很多驾驶员反应,由于屏幕一直亮,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因此,需要一种成本低、而且不会给驾驶员带来干扰的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实际存在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盲区图像采集模块、电容触摸屏和头部移动感应模块,所述盲区图像采集模块位于汽车A柱外侧,所述电容触摸屏位于汽车方向盘后侧操作台,所述头部移动感应模块穿戴于驾驶员头上;
所述主控制器控制盲区图像采集模块实时将汽车A柱盲区的画面传输给电容触摸屏,所述头部移动感应模块感应驾驶员头部动作并将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器来控制电容触摸屏的屏亮,驾驶员根据电容触摸屏显示的盲区图像来进行驾驶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U4、电阻13、电阻14、电阻15、电阻16、电容C14、电容C15、电容22、电容23、电容25、电容26、电容27、电容28、晶振JZ1和晶振JZ2;
所述主控芯片U4的八脚分别与晶振JZ1的第一端和电容C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晶振JZ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4的第一端和主控芯片U4的九脚连接,所述电容C15的第二端与电容C14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所述主控芯片U4的一百四十三脚分别与电阻13的第一端和电阻1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13的第二端接电源VCC,所述电阻14的第二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三十一脚、电容26的第一端、电容28的第一端连接并且接GND,所述电容2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28的第二端、主控芯片U1的三十三脚和电阻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15的第二端接电源VCC;
所述主控芯片U4的七十一脚与电容25的第一端连接、一百零六脚与电容2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25的第二端与电容27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所述主控芯片U4的二十四脚分别与晶振JZ2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一端和电容C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晶振JZ2的第二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二十三脚、电阻R11的第二端和电容C2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2的第二端与电容C23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所述盲区图像采集模块、电容触摸屏和头部移动感应模块分别连接在主控芯片U4相应的引脚上。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移动感应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1、动作感应芯片U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发光二极管D1,所述稳压芯片U1的一脚分别与稳压芯片U1的三脚、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源VCC连接、二脚与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四脚通过电容C4接GND、五脚分别与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一端、电源VCC_3.3和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第二端接GND;
所述动作感应芯片U3的二十三脚通过电阻R3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七十脚、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二十四脚通过电阻R5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六十九脚、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十二脚通过电阻R6与主控芯片U4的十八脚连接、八脚分别与动作感应芯片U3的十三脚、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源VCC_3.3连接、十八脚与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十脚通过电容C7接GND、二十脚通过电容C6接GND、九脚通过电阻R8与主控芯片U4的二十六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7接GND,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和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VCC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盲区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图像采集芯片U5、图像存储芯片U6、与非门U7、晶振U8、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贴片电感L1,所述图像采集芯片U5的五十三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一脚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芯片U5的五十四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脚连接、五十五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三脚连接、五十六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四脚连接、五十七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十一脚连接、五十八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十六脚连接、五十九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十七脚连接、六十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十八脚连接、三十九脚分别与与非门U7的一脚和主控芯片U4的一百二十二脚连接、四十六脚分别与与非门U7的二脚和主控芯片U4的一百二十三脚连接、四十八脚分别与晶振U8的三脚和主控芯片U4的一百脚连接、四十脚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一端和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第二端与图像采集芯片U5的三十六脚连接并且接GND,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贴片电感L1的第一端、电容C16的第一端、电容C17的第一端和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贴片电感L1的第二端接电源VCC_3.3,所述电容C1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二端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并且接GND,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8的第一端、电容C19的第一端和图像采集芯片U5的六十一脚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8的第二端和电容C19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所述图像存储芯片U6的十脚分别与电源VCC_3.3和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十九脚分别与电源VCC_3.3和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二十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六脚连接、二十七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七脚连接、二十六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八脚连接、二十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九脚连接、二十二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三十二脚连接、二十一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脚连接、二十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二脚连接、十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二脚连接、十七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三十六脚连接、十六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脚连接、十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五脚连接、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三十七脚连接、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二十四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触摸屏设有显示模块,包括显示芯片U2、电容C38和电容C39,所述显示芯片U2的一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二十七脚连接、二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五十脚连接、三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九脚连接、四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八脚连接、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二十五脚连接、六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八十五脚连接、七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八十六脚连接、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四脚连接、九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五脚连接、十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五十八脚连接、十一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五十九脚连接、十二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六十脚连接、十三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六十三脚连接、十四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六十四脚连接、十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六十七脚连接、十六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六十六脚连接、十七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七十七脚连接、十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五十五脚连接、十九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七十九脚连接、二十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七十八脚连接、二十一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八十一脚连接、二十二脚分别与显示芯片U2的二十六脚、电容C38的第一端和电容C39的第一端连接、二十三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七十六脚连接、二十四脚与电容C38的第二端连接、二十五脚与电源VCC_3.3连接、二十八脚与电容C39的第二端连接、二十九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八脚连接、三十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九脚连接、三十一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七脚连接、三十三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三脚连接、二十四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六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触摸屏的分辨率为屏幕分辨率为800*480,16位真彩显示,支持5点同时触摸。
进一步地,所述VCC电源采用3.3V或者5V直流电源输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摄像模块实时传输A柱盲区图像至电容触摸屏,但此时电容触摸屏不亮,当在进行转弯操作时,驾驶员头部转动,此时头部移动感应模块会感知到驾驶员头部转动,从而传输信号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上进行读传回的图像颜色及坐标指令,并且驱动电容触摸屏亮,然后通过给电容触摸屏写入指令,写入颜色坐标等信息,使得电容触摸屏可以实时显示摄像头的图像信,进而驾驶员可以观看屏幕所显示的盲区图像来进行驾驶操作,避免了驾驶员转弯时存在视野上的盲区,并且整个系统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主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3为头部移动感应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盲区图像采集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电容触摸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至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盲区图像采集模块、电容触摸屏和头部移动感应模块,盲区图像采集模块位于汽车A柱外侧,电容触摸屏位于汽车方向盘后侧操作台,头部移动感应模块穿戴于驾驶员头上;
主控制器控制盲区图像采集模块实时将汽车A柱盲区的画面传输给电容触摸屏,头部移动感应模块感应驾驶员头部动作并将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器来控制电容触摸屏的屏亮,驾驶员根据电容触摸屏显示的盲区图像来进行驾驶操作。
主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U4、电阻13、电阻14、电阻15、电阻16、电容C14、电容C15、电容22、电容23、电容25、电容26、电容27、电容28、晶振JZ1和晶振JZ2;
主控芯片U4的八脚分别与晶振JZ1的第一端和电容C15的第一端连接,晶振JZ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4的第一端和主控芯片U4的九脚连接,电容C15的第二端与电容C14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主控芯片U4的一百四十三脚分别与电阻13的第一端和电阻1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13的第二端接电源VCC,电阻14的第二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三十一脚、电容26的第一端、电容28的第一端连接并且接GND,所述电容2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28的第二端、主控芯片U1的三十三脚和电阻1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15的第二端接电源VCC;
主控芯片U4的七十一脚与电容25的第一端连接、一百零六脚与电容27的第一端连接,电容25的第二端与电容27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主控芯片U4的二十四脚分别与晶振JZ2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一端和电容C22的第一端连接,晶振JZ2的第二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二十三脚、电阻R11的第二端和电容C2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2的第二端与电容C23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主控芯片U4的型号为STM32F405ZG;
盲区图像采集模块、电容触摸屏和头部移动感应模块分别连接在主控芯片U4相应的引脚上。
头部移动感应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1、动作感应芯片U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发光二极管D1;
稳压芯片U1的一脚分别与稳压芯片U1的三脚、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源VCC连接、二脚与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四脚通过电容C4接GND、五脚分别与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一端、电源VCC_3.3和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电阻R1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第二端接GND,稳压芯片U1的型号为RT9193-33;
动作感应芯片U3的二十三脚通过电阻R3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七十脚、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二十四脚通过电阻R5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六十九脚、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十二脚通过电阻R6与主控芯片U4的十八脚连接、八脚分别与动作感应芯片U3的十三脚、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源VCC_3.3连接、十八脚与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十脚通过电容C7接GND、二十脚通过电容C6接GND、九脚通过电阻R8与主控芯片U4的二十六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7接GND,电阻R2的第二端和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VCC连接,动作感应芯片U3的型号为MP图像存储芯片U6050。
盲区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图像采集芯片U5、图像存储芯片U6、与非门U7、晶振U8、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贴片电感L1,图像采集芯片U5的五十三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一脚连接、五十四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脚连接、五十五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三脚连接、五十六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四脚连接、五十七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十一脚连接、五十八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十六脚连接、五十九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十七脚连接、六十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十八脚连接、三十九脚分别与与非门U7的一脚和主控芯片U4的一百二十二脚连接、四十六脚分别与与非门U7的二脚和主控芯片U4的一百二十三脚连接、四十八脚分别与晶振U8的三脚和主控芯片U4的一百脚连接、四十脚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一端和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2的第二端与图像采集芯片U5的三十六脚连接并且接GND,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贴片电感L1的第一端、电容C16的第一端、电容C17的第一端和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贴片电感L1的第二端接电源VCC_3.3,电容C1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二端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并且接GND,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8的第一端、电容C19的第一端和图像采集芯片U5的六十一脚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8的第二端和电容C19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图像采集芯片U5的型号为OV7725,与非门U7型号为SN74LVC1G00;
图像存储芯片U6的十脚分别与电源VCC_3.3和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十九脚分别与电源VCC_3.3和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二十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六脚连接、二十七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七脚连接、二十六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八脚连接、二十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九脚连接、二十二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三十二脚连接、二十一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脚连接、二十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二脚连接、十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二脚连接、十七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三十六脚连接、十六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脚连接、十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五脚连接、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三十七脚连接、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二十四脚连接,图像存储芯片U6的型号为AL422B,是一款高性能4.3寸电容触摸屏,该屏幕分辨率为800*480,16位真彩显示,采用NT35510驱动,该芯片直接自带GRAM,无需外加驱动器,因而任何单片机,都可以轻易驱动。模块采用电容触摸屏,支持5点同时触摸,具有非常好的操控效果,摄像头模块存储图像数据的过程为:接受图像→等待OV7725帧同步信号(OV_VSYNC接收信号)→FIFO写指针复位(FIFO_WRST端接收信号)→FIFO写使能(FIFO_WEN接收信号)→等待第二个OV7725帧同步信号。通过以上5个步骤,我们就可以完成1帧图像数据在AL422B的存储。
上述方案中的VCC电源采用3.3V或者5V直流电源输入。
主控器控制OV7725时采用SCCB协议读写其寄存器,而它输出图像时则使用VGA或QVGA时序,其中VGA在输出图像分辨率为480*640时采用,QVGA是Quarter VGA,其输出分辨率为240*320,这些时序跟控制液晶屏输出图像数据时十分类似。OV7725输出图像时,一帧帧地输出,在帧内的数据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输出(也可通过寄存器修改方向),其中读取图像数据过程:盲区图像采集模块在存储完一帧图像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读取图像数据了,读取过程为:FIFO读指针复位(FIFO_RRST端接收信号)→给FIFO读时钟(FIFO_RCLK接收信号)→读取第一个像素高字节→给FIFO读时钟(OV_SDA接收信号)→读取第一个像素低字节→给FIFO读时钟(OV_SCL接收信号)→读取第二个像素高字节→循环读取剩余像素→结束。
工作原理:摄像模块位于汽车A柱外侧,电容触摸屏位于方向盘后侧操作台,头部移动感应模块位于汽车A柱内侧,驾驶员坐在驾驶室,汽车发动时,汽车电瓶供电,摄像模块启动,实时传输A柱盲区图像至电容触摸屏,但此时电容触摸屏不亮,当在进行转弯操作时,驾驶员头部转动,此时头部移动感应模块会感知到驾驶员头部转动,从而传输信号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进行读传回的图像颜色及坐标指令(读GRAM指令),并且发出使能型号先初始化与TFTLCD模块相连接的I/O以便驱动LCD屏亮,然后通过给电容屏写入GRAM指令,写入颜色坐标等信息,使得电容触摸屏可以实时显示摄像头的图像信,进而驾驶员可以观看屏幕所显示的盲区图像来进行驾驶操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盲区图像采集模块、电容触摸屏和头部移动感应模块,所述盲区图像采集模块位于汽车A柱外侧,所述电容触摸屏位于汽车方向盘后侧操作台,所述头部移动感应模块穿戴于驾驶员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U4、电阻13、电阻14、电阻15、电阻16、电容C14、电容C15、电容22、电容23、电容25、电容26、电容27、电容28、晶振JZ1和晶振JZ2;
所述主控芯片U4的八脚分别与晶振JZ1的第一端和电容C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晶振JZ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4的第一端和主控芯片U4的九脚连接,所述电容C15的第二端与电容C14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所述主控芯片U4的一百四十三脚分别与电阻13的第一端和电阻1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13的第二端接电源VCC,所述电阻14的第二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三十一脚、电容26的第一端、电容28的第一端连接并且接GND,所述电容2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28的第二端、主控芯片U1的三十三脚和电阻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15的第二端接电源VCC;
所述主控芯片U4的七十一脚与电容25的第一端连接、一百零六脚与电容2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25的第二端与电容27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所述主控芯片U4的二十四脚分别与晶振JZ2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一端和电容C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晶振JZ2的第二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二十三脚、电阻R11的第二端和电容C2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2的第二端与电容C23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所述盲区图像采集模块、电容触摸屏和头部移动感应模块分别连接在主控芯片U4相应的引脚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移动感应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1、动作感应芯片U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发光二极管D1,所述稳压芯片U1的一脚分别与稳压芯片U1的三脚、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源VCC连接、二脚与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四脚通过电容C4接GND、五脚分别与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一端、电源VCC_3.3和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第二端接GND;
所述动作感应芯片U3的二十三脚通过电阻R3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七十脚、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二十四脚通过电阻R5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六十九脚、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十二脚通过电阻R6与主控芯片U4的十八脚连接、八脚分别与动作感应芯片U3的十三脚、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源VCC_3.3连接、十八脚与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十脚通过电容C7接GND、二十脚通过电容C6接GND、九脚通过电阻R8与主控芯片U4的二十六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7接GND,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和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VCC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图像采集芯片U5、图像存储芯片U6、与非门U7、晶振U8、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贴片电感L1,所述图像采集芯片U5的五十三脚与U1的一脚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芯片U5的五十四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脚连接、五十五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三脚连接、五十六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四脚连接、五十七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十一脚连接、五十八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十六脚连接、五十九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十七脚连接、六十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十八脚连接、三十九脚分别与与非门U7的一脚和主控芯片U4的一百二十二脚连接、四十六脚分别与与非门U7的二脚和主控芯片U4的一百二十三脚连接、四十八脚分别与晶振U8的三脚和主控芯片U4的一百脚连接、四十脚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一端和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第二端与图像采集芯片U5的三十六脚连接并且接GND,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贴片电感L1的第一端、电容C16的第一端、电容C17的第一端和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贴片电感L1的第二端接电源VCC_3.3,所述电容C1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二端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并且接GND,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8的第一端、电容C19的第一端和图像采集芯片U5的六十一脚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8的第二端和电容C19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所述图像存储芯片U6的十脚分别与电源VCC_3.3和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十九脚分别与电源VCC_3.3和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二十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六脚连接、二十七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七脚连接、二十六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八脚连接、二十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九十九脚连接、二十二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三十二脚连接、二十一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脚连接、二十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二脚连接、十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二脚连接、十七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三十六脚连接、十六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脚连接、十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五脚连接、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三十七脚连接、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二十四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触摸屏设有显示模块,包括显示芯片U2、电容C38和电容C39,所述显示芯片U2的一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二十七脚连接、二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五十脚连接、三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九脚连接、四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八脚连接、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二十五脚连接、六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八十五脚连接、七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八十六脚连接、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四脚连接、九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五脚连接、十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五十八脚连接、十一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五十九脚连接、十二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六十脚连接、十三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六十三脚连接、十四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六十四脚连接、十五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六十七脚连接、十六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六十六脚连接、十七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七十七脚连接、十八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五十五脚连接、十九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七十九脚连接、二十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七十八脚连接、二十一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八十一脚连接、二十二脚分别与显示芯片U2的二十六脚、电容C38的第一端和电容C39的第一端连接、二十三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七十六脚连接、二十四脚与电容C38的第二端连接、二十五脚与电源VCC_3.3连接、二十八脚与电容C39的第二端连接、二十九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八脚连接、三十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九脚连接、三十一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七脚连接、三十三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一百一十三脚连接、二十四脚与主控制芯片U4的四十六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触摸屏的分辨率为屏幕分辨率为800*480,16位真彩显示,支持5点同时触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CC电源采用3.3V或者5V直流电源输入。
CN201922015723.XU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75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5723.XU CN211075717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5723.XU CN211075717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5717U true CN211075717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2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1572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75717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57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8907A1 (zh) * 2021-03-23 2022-09-29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8907A1 (zh) * 2021-03-23 2022-09-29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64C (zh) 条带印刷装置的多行字符版面布局高速显示装置
CN211075717U (zh) 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CN100469585C (zh) 带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带处理装置
KR890007102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장치
BR0215946A (pt) Sistema para exibir informações
CN100407253C (zh) 旋转式电子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3539180A (zh) 显示驱动电路
JP2005309424A (ja) 車両用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
KR101453467B1 (ko) 광학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펜 시스템
CN2510902Y (zh) 电脑主板故障诊断卡
CN1229731A (zh) 文字显示装置及文字输入装置
JP2002082646A (ja) 表示装置
JPH0431120U (zh)
JPH03292232A (ja) 自動車用情報表示装置
CN202463707U (zh) 具有gps、可视倒车及行车记录仪的汽车倒车后视镜
KR20210127582A (ko) 디스플레이 구동 회로
JP2561650B2 (ja) ミシン
CN201327391Y (zh) 一种具有行车记录功能的gps导航仪
KR200221633Y1 (ko) 엘이디 디스플레이어의 풀 컬러 발광표시장치
JP2010096986A (ja) 表示装置
CN2710974Y (zh) 开关控制的可扩充ic卡式车载多功能图文电子显示屏
CN11138356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旋转显示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21133116A (ja) 遊技機
CN111744134A (zh) 一种精准化木马训练辅助系统
JPH06115168A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