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0228U - 三辊研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三辊研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0228U
CN211070228U CN201921942063.3U CN201921942063U CN211070228U CN 211070228 U CN211070228 U CN 211070228U CN 201921942063 U CN201921942063 U CN 201921942063U CN 211070228 U CN211070228 U CN 211070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motor
cooling
cooling water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20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加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Ju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u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u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u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420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0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0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0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辊研磨装置,包括:第一辊筒、第一电机、第二辊筒、第二电机、第三辊筒、第三电机、安装座、连接管、循环水泵以及冷却水箱。第一电机与第一辊筒驱动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辊筒驱动连接,第三电机与第一辊筒驱动连接。第一辊筒内部开设有第一冷却腔,第二辊筒内部开设有第二冷却腔。第一辊筒与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与第二辊筒连通,第二辊筒与冷却水箱连通,循环水泵与第一辊筒连通。循环水泵用于将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水抽送入第一辊筒中。第一辊筒与循环水泵转动连接,第二辊筒与冷却水箱转动连接。上述三辊研磨装置的结构简单,运作稳定。依靠一循环泵作为动力源,能耗低。对第一辊筒及第二辊筒的冷却效率高,冷却作用明显。

Description

三辊研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辊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三辊研磨装置又称三辊研磨机,简称三辊机,三辊研磨装置可分为实验三辊研磨装置和生产三辊研磨装置两种。三辊研磨装置适用于油漆、油墨、颜料、塑料等浆料的制造。三辊研磨装置通过水平的三根辊筒的表面相互挤压及不同速度的摩擦而达到研磨效果。三辊研磨装置是高粘度物料最有效的研磨、分散设备。主要用于各种油漆、油墨、颜料、塑料、化妆品、肥皂、陶瓷、橡胶等液体浆料及膏状物料的研磨。由于三辊研磨装置在研磨的过程中会因为摩擦和挤压产生热量,为减少温度对研磨物料的影响,往往向中空的轧辊中通水实现冷却,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冷却方式。
然而,目前三辊研磨装置的冷却机构,其冷却管路复杂,故障率高,维修维护难度大。其次,冷却能耗高,不利于节能减排。另外,对辊筒的冷却效率低,冷却作用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冷却效率低、冷却能耗高以及冷却管路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三辊研磨装置。
一种三辊研磨装置,该三辊研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辊筒、第一电机、第二辊筒、第二电机、第三辊筒、第三电机以及安装座。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连接管、循环水泵以及冷却水箱。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第三电机分别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辊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辊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一辊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辊筒内部开设有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一辊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入口,所述第一辊筒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出口,所述第一连通入口及所述第一连通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腔连通。所述第二辊筒内部开设有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辊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通入口,所述第二辊筒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连通出口,所述第二连通入口及所述第二连通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却腔连通。所述第一辊筒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出口与所述连接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入口与所述第二辊筒连通,所述第二辊筒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出口与所述冷却水箱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入口与所述第一辊筒连通。所述循环水泵收容于所述冷却水箱中并与所述冷却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用于将所述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水抽送入所述第一辊筒中,以形成水循环。所述第一辊筒与所述循环水泵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辊筒与所述冷却水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筒、所述第二辊筒以及所述第三辊筒依次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第三电机分别收容于所述安装腔中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的侧壁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二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的侧壁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三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的侧壁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收容于所述安装腔中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主齿轮与第一从齿轮,所述第一主齿轮与所述第一从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从齿轮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一从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从齿轮的中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主齿轮与第二从齿轮,所述第二主齿轮与所述第二从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从齿轮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二从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从齿轮的中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腔呈螺旋线状且紧贴所述第一辊筒的表面开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腔呈螺旋线状且紧贴所述第一辊筒的表面开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冷却水箱的侧壁并与所述冷却水箱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箱具有箱口,所述冷却水箱于所述箱口的箱壁设置有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用于对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
上述三辊研磨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第三电机分别驱动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及第三辊筒转动,以完成对物料的研磨作业。待研磨的物料从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之间的间隙投入,经研磨过的物料将附着于第三辊筒的表面。通过循环水泵的抽送作用,使得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依次通过第一冷却腔以及第二冷却腔,从而对第一辊筒以及第二辊筒进行冷却降温。第二辊筒内的冷却水将通过第二连通出口汇入冷却水箱中进行降温,通过循环水泵的作用,实现冷却水的循环。该三辊研磨装置的结构简单,运作稳定、可靠。仅依靠一循环泵作为动力源,能耗低。并且对第一辊筒及第二辊筒的冷却效率高,冷却作用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三辊研磨装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三辊研磨装置的另一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三辊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三辊研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三辊研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辊研磨装置10,该三辊研磨装置10包括:驱动组件100和冷却组件200。驱动组件100包括第一辊筒110、第一电机120、第二辊筒130、第二电机140、第三辊筒150、第三电机160以及安装座170。冷却组件200包括连接管210、循环水泵220以及冷却水箱230。第一电机120、第二电机140以及第三电机160分别与安装座170连接。第一电机120与第一辊筒110驱动连接,第二电机140与第二辊筒130驱动连接,第三电机160与第一辊筒110驱动连接。第一辊筒110内部开设有第一冷却腔111,第一辊筒11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入口112,第一辊筒11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出口113,第一连通入口112及第一连通出口113分别与第一冷却腔111连通。第二辊筒130内部开设有第二冷却腔131,第二辊筒13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通入口132,第二辊筒13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连通出口133,第二连通入口132及第二连通出口133分别与第二冷却腔131连通。第一辊筒110通过第一连通出口113与连接管210的输入端连通,连接管210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通入口132与第二辊筒130连通,第二辊筒130通过第二连通出口133与冷却水箱230的输入端连通,循环水泵220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连通入口112与第一辊筒110连通。循环水泵220收容于冷却水箱230中并与冷却水箱230连接,循环水泵220用于将冷却水箱230中的冷却水抽送入第一辊筒110中,以形成水循环。第一辊筒110与循环水泵220转动连接,第二辊筒130与冷却水箱230转动连接。第一辊筒110、第二辊筒130以及第三辊筒150依次间隔设置。
上述三辊研磨装置10,通过第一电机120、第二电机140及第三电机160分别驱动第一辊筒110、第二辊筒130及第三辊筒150转动,以完成对物料的研磨作业。待研磨的物料从第一辊筒110与第二辊筒130之间的间隙投入,经研磨过的物料将附着于第三辊筒150的表面。通过循环水泵220的抽送作用,使得冷却水箱230内的冷却水依次通过第一冷却腔111以及第二冷却腔131,从而对第一辊筒110以及第二辊筒130进行冷却降温。第二辊筒130内的冷却水将通过第二连通出口133汇入冷却水箱230中进行降温,通过循环水泵220的作用,实现冷却水的循环。该三辊研磨装置的结构简单,运作稳定、可靠。仅依靠一循环泵作为动力源,能耗低。并且对第一辊筒110及第二辊筒130的冷却效率高,冷却作用明显。
驱动组件100用于完成对物料的研磨工作。第一辊筒110用于研磨物料。第一电机120用于驱动第一辊筒110转动。第二辊筒130用于研磨物料。第二电机140用于驱动第二辊筒130转动。第三辊筒150用于二次研磨物料及转送经研磨后的物料。第三电机160用于驱动第三辊筒150转动。安装座170支撑第一电机120、第二电机140以及第三电机160。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20驱动第一辊筒110逆时针转动,第二电机140驱动第二辊筒130顺时针转动。待研磨的物料从第一辊筒110与第二辊筒130之间的间隙投入,第一辊筒110与第二辊筒130对物料进行研磨,以进一步提升物料的细腻程度以及粘性。第三电机160驱动第三辊筒150逆时针转动,经第一辊筒110与第二辊筒130研磨后的物料,将于第二辊筒130与第三辊筒150之间的间隙再次进入,物料经二次碾压研磨后粘附于第三辊筒150的表面。
三辊研磨装置还包括刮刀板300,刮刀板300与安装座170连接,刮刀板300的输入端与第三辊筒150抵接,刮刀板300用于刮取第三辊筒150表面上粘附的物料。也就是说,待研磨的物料经该三辊研磨装置研磨后,其最终研磨产物通过刮刀板300获取。刮刀板300的输入端与第三辊筒150抵接,随着第三辊筒150的转动,粘附于第三辊筒150的物料将转送于刮刀板300上。这样,刮刀板300完成了对物料的收集获取。刮刀板300为市场上成熟的产品,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参阅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为了便于用户藏纳第一电机120、第二电机140以及第三电机16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170开设有安装腔171,第一电机120、第二电机140以及第三电机160分别收容于安装腔171中并与安装座170连接。这样,避免第一电机120、第二电机140以及第三电机160向外界裸露,避免异物意外卷入第一电机120、第二电机140以及第三电机160的驱动轴中,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此,提升了该三辊研磨装置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辊筒110的一端贯穿安装座170的侧壁部分收容于安装腔171中,第二辊筒130的一端贯穿安装座170的侧壁部分收容于安装腔171中,第三辊筒150的一端贯穿安装座170的侧壁部分收容于安装腔171中。这样,便于第一电机120驱动第一辊筒110转动,便于第二电机140驱动第二辊筒130转动,便于第三电机160驱动第三辊筒150转动。为了提升第一辊筒110、第二辊筒130以及第三辊筒150的转动稳定性,一实施例中,第一辊筒110、第二辊筒130以及第三辊筒150分别与安装座170转动连接,这样,安装座170为第一辊筒110、第二辊筒130以及第三辊筒150的转动起到了支撑、稳固作用。如此,进一步提升了第一辊筒110、第二辊筒130以及第三辊筒150的转动稳定性。
为了便于第一电机120驱动第一辊筒110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一主齿轮180与第一从齿轮181,第一主齿轮180与第一从齿轮181啮合,第一辊筒110的一端贯穿第一从齿轮181的中心并与第一从齿轮181连接,第一电机120的驱动轴与第一从齿轮181的中心连接。这样,实现了第一电机120与第一辊筒110位置关系的错位,为连接管210提供了安装场所,避免阻碍第一辊筒110与连接管210的转动连接关系。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主齿轮180与第一从齿轮181的啮合关系,以带动第一辊筒110的转动。具体的,第一电机120驱动第一主齿轮180顺时针旋转,第一主齿轮180带动第一从齿轮181逆时针旋转,从而实现第一辊筒110的逆时针转动。如此,方便了第一电机120驱动第一辊筒110转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第二电机140驱动第二辊筒130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二主齿轮190与第二从齿轮191,第二主齿轮190与第二从齿轮191啮合,第二辊筒130的一端贯穿第二从齿轮191的中心并与第二从齿轮191连接,第一电机120的驱动轴与第一从齿轮181的中心连接。这样,实现了第二电机140与第二辊筒130位置关系的错位,为连接管210提供了安装场所,避免阻碍第二辊筒130与连接管210的转动连接关系。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主齿轮190与第二从齿轮191的啮合关系,以带动第二辊筒130的转动。具体的,第二电机140驱动第二主齿轮190逆时针旋转,第二主齿轮190带动第二从齿轮191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第二辊筒130的顺时针转动。如此,方便了第二电机140驱动第二辊筒130转动。
为了提升对第一辊筒110的冷却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冷却腔111呈螺旋线状且紧贴第一辊筒110的表面开设。这样,第一冷却腔111内的冷却水能够对第一辊筒110的表面进行充分冷却降温,以提升冷却效率。另外,减小了第一冷却腔111的容积,从而提升了冷却水的循环速度,进一步提升了冷却效率。如此,提升了对第一辊筒110的冷却效率。
为了提升对第二辊筒130的冷却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冷却腔131呈螺旋线状且紧贴第一辊筒110的表面开设。这样,第二冷却腔131内的冷却水能够对第二辊筒130的表面进行充分冷却降温,以提升冷却效率。另外,减小了第二冷却腔131的容积,从而提升了冷却水的循环速度,进一步提升了冷却效率。如此,提升了对第二辊筒130的冷却效率。
冷却组件200用于实现该三辊研磨装置的冷却功能。连接管210用于将第一辊筒110与第二辊筒130连通,以使得第一冷却腔111与第二冷却腔131内的冷却水之间循环流动。为了加强对连接管210的支撑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管210收容于安装腔171中并与安装座170连接。这样,安装座170对连接管210起支撑、稳固的作用,从而使得连接管210分别与第一辊筒110及第二辊筒130的转动连接更为稳定。
循环水泵220用于将冷却水箱230中的冷却水抽送入第一辊筒110中,以形成水循环。冷却水箱230用于存放冷却水。冷却水对第一辊筒110及第二辊筒130作用冷却后,经第二连通出口133回流至冷却水箱230中。于冷却水箱230降温冷却后,再被循环水泵220抽送,冷却降温的再循环。
循环水泵220抽取冷却水箱230中的冷却水,并通过第一连通口送入第一冷却腔111中,第一冷却腔111中的冷却水对第一辊筒110的表面进行降温。随后从第一连通出口113进入连接管210,再从第二连通入口132进入第二冷却腔131中。第二冷却腔131中的冷却水对第二辊筒130进行冷却降温,最终从第二连通出口133汇入冷却水箱230,从而实现水路的循环。
为了加快冷却水箱230内冷却水的散热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水箱230具有箱口231,冷却水箱230于箱口231的箱壁设置有冷却风机232,冷却风机232用于对冷却水箱230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这样,冷却风机232对冷却水箱230内的水进行散热降温,以进一步提升对第一辊筒110及第二辊筒130的冷却效果。如此,进一步提升了对第一辊筒110及第二辊筒130的冷却效率。
为了提升对第二辊筒130的转动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辊筒130的一端贯穿冷却水箱230的侧壁并与冷却水箱230转动连接。这样,冷却水箱230对第二辊筒130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得第二辊筒130的转动更为平稳。进一步地,第一辊筒110的一端贯穿冷却水箱230的侧壁并与冷却水箱230转动连接。冷却水箱230对第一辊筒110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得第一辊筒110的转动更为平稳。如此,提升了该三辊研磨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三辊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辊筒、第一电机、第二辊筒、第二电机、第三辊筒、第三电机以及安装座;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连接管、循环水泵以及冷却水箱;
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第三电机分别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辊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辊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一辊筒驱动连接;
所述第一辊筒内部开设有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一辊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入口,所述第一辊筒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出口,所述第一连通入口及所述第一连通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腔连通;
所述第二辊筒内部开设有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辊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通入口,所述第二辊筒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连通出口,所述第二连通入口及所述第二连通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却腔连通;
所述第一辊筒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出口与所述连接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入口与所述第二辊筒连通,所述第二辊筒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出口与所述冷却水箱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入口与所述第一辊筒连通;
所述循环水泵收容于所述冷却水箱中并与所述冷却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用于将所述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水抽送入所述第一辊筒中,以形成水循环;
所述第一辊筒与所述循环水泵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辊筒与所述冷却水箱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辊筒、所述第二辊筒以及所述第三辊筒依次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第三电机分别收容于所述安装腔中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辊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的侧壁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二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的侧壁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三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的侧壁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辊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收容于所述安装腔中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主齿轮与第一从齿轮,所述第一主齿轮与所述第一从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从齿轮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一从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从齿轮的中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主齿轮与第二从齿轮,所述第二主齿轮与所述第二从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从齿轮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二从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从齿轮的中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腔呈螺旋线状且紧贴所述第一辊筒的表面开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腔呈螺旋线状且紧贴所述第一辊筒的表面开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辊筒的一端贯穿所述冷却水箱的侧壁并与所述冷却水箱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具有箱口,所述冷却水箱于所述箱口的箱壁设置有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用于对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
CN201921942063.3U 2019-11-12 2019-11-12 三辊研磨装置 Active CN211070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2063.3U CN21107022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三辊研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2063.3U CN21107022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三辊研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0228U true CN211070228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2063.3U Active CN21107022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三辊研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02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4994A (zh) * 2021-05-26 2021-08-13 南京君来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涂料生产用三辊研磨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4994A (zh) * 2021-05-26 2021-08-13 南京君来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涂料生产用三辊研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97792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搅拌及烘干装置
CN211070228U (zh) 三辊研磨装置
CN208661245U (zh) 一种便于刮料的三辊研磨机
CN210545351U (zh) 三辊研磨机
CN212943238U (zh) 一种带有循环水冷机构的水性涂料加工用卧式砂磨设备
CN203355812U (zh) 一种生产生物农药的卧式砂磨机
CN209910350U (zh) 一种内螺旋间接加热冷却转筒一体机
CN111036117A (zh) 一种水性环氧漆分散调和装置
CN110898943A (zh) 敞开式纳米智能砂磨机
CN217527699U (zh) 一种白可丁颜料砂磨机用冷却机构
CN114950651A (zh) 一种立式纳米砂磨机
CN210356825U (zh) 用于生产油墨的搅拌机构
CN211755573U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盘式砂磨机
CN209840805U (zh) 一种色浆生产用便于清洁的冷却装置
CN215541621U (zh) 一种实验室纳米研磨机
CN219519059U (zh) 一种砂磨机用冷却砂磨筒
CN216025287U (zh) 柔性氟碳面漆生产用自动砂磨设备
CN215094938U (zh) 一种化工树脂生产用粉碎烘干装置
CN219400380U (zh) 一种滤筒结构及砂磨机
CN219186666U (zh) 一种热熔胶生产用循环高效搅拌机
CN220286384U (zh) 一种液压高频振动打桩机齿轮箱散热装置
CN219076208U (zh) 一种色母粒干燥器
CN220559392U (zh) 一种用于碳纳米管粉体加工的磨砂机
CN116566123B (zh) 一种油冷永磁变频电机
CN210711360U (zh) 一种植物炭黑天然色素的分离提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