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60676U - 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60676U
CN211060676U CN201921741949.1U CN201921741949U CN211060676U CN 211060676 U CN211060676 U CN 211060676U CN 201921741949 U CN201921741949 U CN 201921741949U CN 211060676 U CN211060676 U CN 211060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air inlet
heat exchange
heat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19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晶
段斌文
胡鹏
崔晓军
何新平
刘�东
王澜
路文
郝明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Zhonghuan Xin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Zhonghuan Xin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Zhonghuan Xin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Zhonghuan Xin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419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60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60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60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余热抽风机与炉体右侧顶部的抽气口相连,第一热交换机构的第一加热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通过抽热管道与余热抽风机相连通,第一加热箱内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进气腔、导热管和出气腔,第一加热箱内还设置有与进水口、出水口相连的换热腔,换热腔环绕导热管设置;第二热交换机构的第二加热箱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部和第一出气部,第二加热箱内设置有U型导热管,净化过滤机构的箱体内从第二进气部向第二出气部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净化室、过滤室和降温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可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对烟气进行净化过滤处理。

Description

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窑炉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烧成制品的设备,是陶艺成型中的必备设备,窑炉高温烟气是制备陶瓷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有各种化学物质的粉尘和气体混合物,在窑炉内产生高温条件下会产生多种带有腐蚀性质的粉尘,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往外界对周边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同时由于设备自身的局限性,窑炉高温烟气会带走大量的热能,大量的热能都随烟气排放到空气中,这不仅造成了空气的污染,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体,还包括:
余热抽风机,所述炉体右侧顶部设置有抽气口,所述余热抽风机与所述抽气口相连;
第一热交换机构,所述第一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箱,所述第一加热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抽热管道与所述余热抽风机相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箱内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进气腔、导热管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出气腔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导热管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热管上下两端均分别与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箱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加热箱内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相连通,所述换热腔环绕所述导热管设置;
第二热交换机构,所述第二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二加热箱,所述第二加热箱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部和第一出气部,所述第二加热箱内设置有U型导热管,所述U型导热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加热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U型导热管的出气端相连通;
净化过滤机构,所述净化过滤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气部和第二出气部,所述箱体内部从第二进气部向第二出气部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净化室、过滤室和降温室。
上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过滤套筒,所述过滤套筒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过滤套筒内的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内横贯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孔。
上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过滤套筒内设置可拆卸的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上侧面,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滤孔相对应的密封片;所述调节板上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可驱动所述调节板转动以实现对所述密封片覆盖所述第一过滤孔的面积进行调节。
上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换热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箱内的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设置在所述出气腔的正上方,所述进水腔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出水腔设置在所述进气腔的正下方,所述出水腔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上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出水腔之间设置有多个环形换热管,所述环形换热管与所述导热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环形换热管环绕所述导热管设置,所述环形换热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出水腔和进水腔相连通。
上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净化室内的上下侧壁分别设置有净化液喷头,所述净化室和所述过滤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竖直安装有第一布水板。
上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件包括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孔。
上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降温室内的上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喷水口,所述降温室内竖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布水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抽风机、第一热交换机构、第二热交换机构和净化过滤机构,余热抽风机与炉体相连接,将炉体内高温烟气进行抽吸并依次输送到第一热交换机构和第二热交换机构中,第一热交换机构和第二热交换机构可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吸收,实现对水、液体以及空气的加热,实现对热量的吸收利用,热量吸收后的烟气继续输送至净化过滤机构,净化过滤机构对热烟气中的粉尘、硫化物进行净化过滤处理,并对净化过滤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从而避免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加热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炉体;2、余热抽风机;3、第一加热箱;3.1、进气口;3.2、出气口;3.3、进气腔;3.4、导热管;3.5、出气腔;3.6、进水口;3.7、出水口;3.8、进水腔;3.9、出水腔;4、环形换热管;5、第二加热箱;5.1、第一进气部; 5.2、第一出气部;5.3、U型导热管;6、净化过滤机构;6.1、箱体;6.2、第二进气部;6.3、第二出气部;6.4、净化室;6.4.1、净化液喷头;6.4.2、第一布水板;6.5、过滤室;6.5.1、第二过滤板;6.6、降温室;6.6.1、喷水口;6.6.2、第二布水板;7、第一过滤件;7.1、过滤套筒;7.2、第一过滤板;7.3、进气通道;7.4、调节板;7.5、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体1,还包括余热抽风机2、第一热交换机构、第二热交换机构和净化过滤机构6,炉体1右侧顶部设置有抽气口,余热抽风机2设置在抽气口上;第一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箱3,第一加热箱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3.1和出气口3.2,进气口3.1通过抽热管道与余热抽风机2相连通,第一加热箱3内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进气腔3.3、导热管3.4和出气腔3.5,进气腔3.3与进气口3.1相连通,出气腔3.5与出气口3.2相连通,导热管3.4有多个,多个导热管3.4上下两端均分别与进气腔3.3和出气腔3.5相连通,第一加热箱3上还设置有进水口3.6和出水口3.7,第一加热箱3内设置有换热腔,换热腔与进水口3.6和出水口3.7均相连通,换热腔环绕导热管3.4设置;第二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二加热箱5,第二加热箱5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部5.1和第一出气部5.2,第二加热箱5内设置有U型导热管5.3,U型导热管5.3的上端与出气口3.2相连通,第二加热箱5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与 U型导热管的出气端相连通;净化过滤机构6包括箱体6.1,箱体6.1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气部6.2和第二出气部6.3,箱体6.1内部从第二进气部6.2向第二出气部6.3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净化室6.4、过滤室6.5 和降温室6.6。
具体的,高温窑炉预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抽风机2、第一热交换机构、第二热交换机构和净化过滤机构6,余热抽风机2与炉体1相连接,将炉体1内温度较高的热烟气等抽吸到第一热交换机构中,高温的烟气和第一热交换机构中的换热件产生热交换,可实现对第一热交换机构中的水、溶液等进行加热,进行热交换后的烟气继续输送至第二热交换机构中,烟气在第二热交换机构中进行热交换,对第二热交换机构中的空气进行加热,起到提供热空气或者其他物料进行加热的效果,高温烟气在经过第一热交换机构和第二热交换机构充分进行热量吸收后,输送至净化过滤机构6,净化过滤机构6对烟气中的灰尘、硫化物进行净化过滤处理,并对净化过滤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将最后质量达标的烟气输送出去。
本实施例中,炉体1的右侧顶部设置有抽气口,抽气口与余热抽风机2 相连通,余热抽风机2通过抽气口可将炉体1内的高温烟气抽出并输送至第一热交换机构中,第一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箱3,第一加热箱3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3.1,进气口3.1通过抽热管道与余热抽风机2相连通,从而承接从余热抽风机2输出的高温烟气,在第一加热箱3的内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进气腔3.3、导热管3.4和出气腔3.5,可以在第一加热箱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分隔板,从而将第一加热箱3分隔形成从上向下的进气腔3.3、导热腔和出气腔3.5,导热管3.4设置在导热腔的内部,进气腔3.3设置在第一加热箱3的上部,进气腔3.3与进气口3.1相连通,出气腔3.5和第一加热箱3底部的出气口3.2相连通,导热管3.4连通进气腔3.3和出气腔3.5,导热管3.4有多个,多个导热管3.4沿第一加热箱3的径向间隔设置,各导热管3.4的上端与进气腔3.3相连通,各导热管3.4的下端与出气腔3.5相连通,如此高温的烟气通过进气口3.1输送至进气腔3.3的内部,从进气腔3.3分散输送至各导热管3.4,然后从各导热管3.4输送至出气腔3.5内,最后从出气口3.2输出,在第一加热箱3上还设置有进水口3.6和出水口3.7,进水口3.6设置在第一加热箱3的底部,用于向第一加热箱3内输送需要进行加热的水或者其他液体,出水口3.7设置在第一加热箱3的顶部,用于将加热后的水或液体输出,第一加热箱3的内部设置有换热腔,换热腔环绕导热管3.4设置,换热腔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与导热管3.4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如此增加换热的效果,换热腔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出水口3.7和进水口3.6相连通,如此换热腔内水的流动方向和导热管3.4内烟气的换热方向相反,从而增加热交换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热交换机构对高温烟气进行交换后,高温烟气继续输送至第二热交换机构中,第二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二加热箱5,第二加热箱5的内部设置有U型导热管5.3,U型导热管5.3沿竖直或水平方向设置在第二加热箱5的内部,U型导热管5.3的上端为进气端,进气端与第一加热箱3的出气口3.2相连通,在第二加热箱5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与U 型导热管5.3的出气端相连通,第二加热箱5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部5.1 和第一出气部5.2,第一进气部5.1可以是进气孔或进气口3.1,第一出气部 5.2可以是出气孔或出气口3.2,通过第一进气部5.1可将需要加热的空气输送至第二加热箱5的内部,空气加热后通过第一出气部5.2输出,第一进气部 5.1和第二出气部6.3分别与U型导热管5.3对应设置,使得空气的流动方向和U型导热管5.3内高温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增加对空气的加热效果,高温烟气通过第一热交换机构和第二热交换机构进行热交换,对其余热吸收后,烟气继续输送至净化过滤机构6中,净化过滤机构6包括箱体6.1,箱体 6.1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部6.2和第二出气部6.3,第二进气部6.2与第一出气部5.2相连接,在箱体6.1的内部沿烟气输送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净化室6.4、过滤室6.5和降温室6.6,净化室6.4内设置有可对烟气中的硫化物等进行处理的机构,过滤机构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对烟气进行过滤处理,降温室6.6对烟气进行降温处理后输出,净化室6.4、过滤室6.5和降温室6.6依次设置,从而实现对烟气的净化、过滤和降温处理,并最终将处理后空气输送出去,避免对室外的空气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抽风机2、第一热交换机构、第二热交换机构和净化过滤机构6,余热抽风机2与炉体1相连接,将炉体1内高温烟气等抽吸依次输送到第一热交换机构和第二热交换机构中,第一热交换机构和第二热交换机构可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吸收,实现对水、液体以及空气的加热,实现对热量的吸收利用,热量吸收后的烟气继续输送至净化过滤机构6,净化过滤机构6对热烟气中的粉尘、硫化物进行净化过滤处理,并对净化过滤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从而避免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气口3.1上连接有第一过滤件7,第一过滤件7 包括过滤套筒7.1,过滤套筒7.1设置在进气口3.1上,过滤套筒7.1内的进气通道7.3与进气口3.1相连通,进气通道7.3内横贯设置有第一过滤板7.2,第一过滤板7.2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孔;第一过滤板7.2可拆卸的安装在过滤套筒7.1内部,第一过滤板7.2可实现对烟气进行过滤处理,过滤掉烟气中的杂质及颗粒较大的灰尘。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滤套筒7.1内设置可拆卸的设置有调节板7.4,调节板7.4转动设置在第一过滤板7.2的上侧面,调节板7.4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孔相对应的密封片,调节板7.4上连接有驱动杆7.5,驱动杆7.5可驱动调节板7.4转动以实现密封片对第一过滤孔的大小进行调节;驱动杆7.5的上端位于过滤套筒7.1的外侧,驱动杆7.5上端还连接有驱动件,通过驱动杆 7.5可驱动调节板7.4转动,调节板7.4和第一过滤板7.2之间可以通过转动块和转动槽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转动连接,密封片和第一过滤孔对应设置,如此对密封片覆盖在第一过滤孔上的面积进行调整,就可以实现对第一过滤孔大小的调整,从而调节过滤套筒7.1的过滤效果或输送烟气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换热腔包括设置在第一加热箱3内的进水腔3.8 和出水腔3.9,进水腔3.8设置在出气腔3.5的正上方,进水腔3.8与进水口 3.6相连通,出水腔3.9设置在进气腔3.3的正下方,出水腔3.9与出水口3.7 相连通;如此第一加热箱3内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进气腔3.3、出水腔3.9、导热管3.4、进水腔3.8和出气腔3.5,导热管3.4的上端贯穿出水腔3.9和进气腔3.3相连接,导热管3.4的下端贯穿进水腔3.8与出气腔3.5相连通,如此使得高温烟气的输送方向和水的流动方向相反,增加热交换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水腔3.8和出水腔3.9之间设置有多个环形换热管4,环形换热管4与导热管3.4一一对应设置,环形换热管4环绕导热管3.4 设置,环形换热管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出水腔3.9和进水腔3.8相连通;水进入至进水腔3.8内,分散输送至各环形换热管4,通过各环形换热管4输送至出水腔3.9,环形换热管4环绕导热管3.4设置,如此增加环形换热管4内水和导热管3.4内的高温烟气的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净化室6.4内的上下侧壁分别设置有净化液喷头 6.4.1,净化室6.4和过滤室6.5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上竖直安装有第一布水板6.4.2;净化液喷头6.4.1有多个,多个净化液喷头6.4.1依次间隔设置在净化室6.4的上下侧壁上,净化液喷头6.4.1可向净化室6.4内喷洒石灰乳浊液,从而净化烟气中的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第一布水板6.4.2上也流动有石灰乳浊液,从而对烟气进一步的进行净化,在第一布水板6.4.2上设置有供烟气通过的通孔或开口。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滤室6.5内设置有第二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包括第二过滤板6.5.1,第二过滤板6.5.1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孔;降温室6.6内的上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喷水口6.6.1,降温室6.6内竖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布水板6.6.2;第二过滤件可实现对烟气进一步的过滤处理,第二布水板6.6.2 上设置有供空气通过的通孔或开口,如此通过喷水口6.6.1和第二布水板 6.6.2可实现对水的降温处理。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余热抽风机,所述炉体右侧顶部设置有抽气口,所述余热抽风机与所述抽气口相连;
第一热交换机构,所述第一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箱,所述第一加热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抽热管道与所述余热抽风机相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箱内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进气腔、导热管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出气腔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导热管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热管上下两端均分别与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箱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加热箱内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相连通,所述换热腔环绕所述导热管设置;
第二热交换机构,所述第二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二加热箱,所述第二加热箱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部和第一出气部,所述第二加热箱内设置有U型导热管,所述U型导热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加热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U型导热管的出气端相连通;
净化过滤机构,所述净化过滤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气部和第二出气部,所述箱体内部从第二进气部向第二出气部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净化室、过滤室和降温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过滤套筒,所述过滤套筒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过滤套筒内的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内横贯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套筒内设置可拆卸的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上侧面,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滤孔相对应的密封片;
所述调节板上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可驱动所述调节板转动以实现对所述密封片覆盖所述第一过滤孔的面积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箱内的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设置在所述出气腔的正上方,所述进水腔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出水腔设置在所述进气腔的正下方,所述出水腔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出水腔之间设置有多个环形换热管,所述环形换热管与所述导热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环形换热管环绕所述导热管设置,所述环形换热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出水腔和进水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室内的上下侧壁分别设置有净化液喷头,所述净化室和所述过滤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竖直安装有第一布水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件包括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室内的上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喷水口,所述降温室内竖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布水板。
CN201921741949.1U 2019-10-17 2019-10-17 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1060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1949.1U CN211060676U (zh) 2019-10-17 2019-10-17 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1949.1U CN211060676U (zh) 2019-10-17 2019-10-17 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60676U true CN211060676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5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1949.1U Active CN211060676U (zh) 2019-10-17 2019-10-17 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606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5094A (zh) * 2021-03-30 2021-06-18 郑员锋 一种烧结炉用废气收集净化处理装置
CN113432299A (zh) * 2021-07-14 2021-09-24 台州市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锅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97687A (zh) * 2021-09-24 2021-12-17 杭州百事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烟气净化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5094A (zh) * 2021-03-30 2021-06-18 郑员锋 一种烧结炉用废气收集净化处理装置
CN112985094B (zh) * 2021-03-30 2022-10-25 抚顺罕王直接还原铁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炉用废气收集净化处理装置
CN113432299A (zh) * 2021-07-14 2021-09-24 台州市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锅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97687A (zh) * 2021-09-24 2021-12-17 杭州百事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烟气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0676U (zh) 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2575883U (zh) 烧砖窑脱硫脱硝装置
CN108753339A (zh) 工业废橡胶环保处理装置
CN202792072U (zh) 一种锅炉用供风排烟装置
CN210786770U (zh) 一种用于铝材熔炼炉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11373317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换热结构
CN209791163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温废气净化装置
CN208688273U (zh) 一种瓷砖生产线窑炉急冷带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4223130U (zh) 一种voc高效处理设备
CN206771383U (zh) 一种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
CN214319731U (zh) 一种高温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5428075U (zh) 一种转炉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13914304U (zh) 一种高压静电等离子烟雾处理设备
CN210441241U (zh) 一种锅炉冷却用气液二相冷凝器
CN115228257A (zh) 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
CN211636017U (zh) 胶印工艺voc处理装置
CN203820851U (zh) 一种防腐蚀排污液式净化监控操作三室真空炉
CN210206401U (zh) 立式污染空气防扩散处理系统
CN209917582U (zh) 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
CN207302754U (zh) 一种卧式环保漆包机
CN20783863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废烟处理装置
CN108467039A (zh) 活性炭加工环保处理装置
CN213363433U (zh) 一种烧结多孔页岩砖用烟热分离装置
CN217887428U (zh) 一种窑炉尾气处理装置
CN217041842U (zh) 一种黄磷生产过程中烟气收集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