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8257A - 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28257A
CN115228257A CN202211003000.8A CN202211003000A CN115228257A CN 115228257 A CN115228257 A CN 115228257A CN 202211003000 A CN202211003000 A CN 202211003000A CN 115228257 A CN115228257 A CN 115228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mmunicated
treatment
fixedly connected
desulfu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030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坤
刘春雷
崔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o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o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o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030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282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28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825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60Simultaneously removing sulfur oxides and nitrogen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24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rigid hollow filter bodies
    • B01D46/2403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rigid hollow filte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hysical shape or structur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 B01D46/2411Filter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40Mixers using gas or liquid agitation, e.g. with air supply tubes
    • B01F33/4094Pl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01D2258/0283Flue g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表面下端连通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的内壁设置有引流风机,所述进烟管的表面中部从下至上依次连通有数量为两个的导料管;通过设置分解结构,能够在分离组件的作用下对经过处理后的烟气进行多级过滤,有效对烟气中的杂质进行良好分离,减少了杂质排出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能够通过设置清洁结构,在进行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启动高压气泵以及打开电磁阀,在高压气泵的作用下将高压气流导入滤筒的内部,从而通过高压气流对滤筒内部截留的杂质通过收集箱和排出管排出,无需停机对其进行清理更换,避免了停机更换清理过程中影响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治理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工业烟尘中含有大量的热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需要采用脱硫脱硝装置对工业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使用脱硫剂和脱硝剂对烟气进行脱离脱硝处理,但传统的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在脱硫脱硝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杂质,为避免杂质随处理后的烟气一同排出,通常需要对杂质进行分离过滤,但烟气处理是长期运行的,长时间使用后其过滤装置上的滤件需要停机进行清理更换,避免杂质堵塞影响正常使用。
因此,提出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表面下端连通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的内壁设置有引流风机,所述进烟管的表面中部从下至上依次连通有数量为两个的导料管,所述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连通有导烟管,所述导烟管的另一端与罐体相连通,所述处理箱的另一侧连通有排烟管;分离结构;其中,所述分离结构包括三个均匀分布与处理箱内部的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用于对反应后烟气中杂质的分离;所述分离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处理箱表面的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组件用于对分离组件的清理;加湿结构,所述加湿结构设置于罐体与处理箱之间,所述加湿结构用于对烟气的加湿;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设置于罐体的内部,所述辅助结构用于对烟气的导流。
优选的,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处理箱内壁的隔板,所述隔板远离导烟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筒,所述滤筒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滤孔,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且与滤筒相连通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远离隔板的一侧与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的上端贯穿出处理箱并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设置于处理箱顶部的高压气泵,所述高压气泵的表面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表面连通有数量为三个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下端贯穿处理箱并与相邻所述滤筒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孔,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槽,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清理结构还包括三个固定连接于处理箱底部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贯穿出处理箱并与相邻所述滤筒相连通,所述收集箱的表面连通有排出管。
优选的,所述加湿结构包括设置于罐体与处理箱之间的蓄液箱,所述蓄液箱的内部填充有加湿水,所述蓄液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表面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出蓄液箱和罐体并连通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表面连通有均匀分布的喷头本体。
优选的,所述蓄液箱远离罐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箱,所述回流箱的内壁设置有可拆卸更换的滤网,所述回流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表面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蓄液箱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加湿结构还包括两个设置于处理箱底部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贯穿至回流箱的内部且位于滤网的上方,所述溢流管的表面连通有数量为三个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上端与处理箱相连通,且安装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块,所述第一引流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块,所述第二引流块的顶部与相邻所述散热板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罐体内壁的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以环形管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安装块的表面均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导流孔,两个所述安装块的导流孔的开设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导料管与两个所述安装块交错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分解结构,能够在分离组件的作用下对经过处理后的烟气进行多级过滤,有效对烟气中的杂质进行良好分离,减少了杂质排出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能够通过设置清洁结构,在进行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启动高压气泵以及打开电磁阀,在高压气泵的作用下将高压气流导入滤筒的内部,从而通过高压气流对滤筒内部截留的杂质通过收集箱和排出管排出,无需停机对其进行清理更换,避免了停机更换清理过程中影响处理效率;
2、通过设置加湿结构,能够在加湿结构的作用下对导入罐体内的烟气进行加湿处理,使得加湿后的烟气为脱硫剂和脱硝剂提供良好的反应环境,使其提高脱硫剂和脱硝剂与烟气能够充分反应,提高脱硫脱硝的效果,同时能够利用烟气中的热量形成水蒸气随烟气一同移动,并在分离结构的作用下将其凝结成水导入回流箱内储存,以便于再利用,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3、通过设置辅助结构,能够在辅助结构的作用下对进入罐体内部的烟气进行导流,在两个不同方向设置的导流孔的作用下能够使烟气穿过时形成不同旋转方向的气流,从而能够加强与脱硫剂和脱硝剂的混合效果,进而能够加强对烟气的脱硫脱硝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料管与罐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辅助结构与罐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分离结构与处理箱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分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通管与分流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加湿结构与处理箱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图6中A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B的放大图。
图中:1、罐体;101、进烟管;102、引流风机;103、导料管;2、处理箱;201、导烟管;202、排烟管;3、分离组件;301、隔板;302、通孔;303、散热板;304、滤筒;305、散热翅片;4、加湿结构;401、蓄液箱;402、第一水泵;403、导流管;404、环形管;405、喷头本体;406、回流箱;407、滤网;408、第二水泵;409、溢流管;410、安装管;411、第一引流块;412、第二引流块;5、辅助结构;501、安装块;502、导流孔;6、清理结构;601、高压气泵;602、连通管;603、分流管;604、挡板;605、通风孔;606、导向杆;607、通槽;608、密封环;609、弹簧;610、收集箱;611、连接管;612、电磁阀;613、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时:如图1-9所示,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表面下端连通有进烟管101,进烟管101的内壁设置有引流风机102,进烟管101的表面中部从下至上依次连通有数量为两个的导料管103,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处理箱2,处理箱2的一侧连通有导烟管201,导烟管201的另一端与罐体1相连通,处理箱2的另一侧连通有排烟管202;分离结构;其中,分离结构包括三个均匀分布与处理箱2内部的分离组件3,分离组件3用于对反应后烟气中杂质的分离;分离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处理箱2表面的清理结构6,清理组件用于对分离组件3的清理;加湿结构4,加湿结构4设置于罐体1与处理箱2之间,加湿结构4用于对烟气的加湿;辅助结构5,辅助结构5设置于罐体1的内部,辅助结构5用于对烟气的导流,通过启动引流风机102能够将需要进行处理的烟气通过进烟管101导入罐体1的内部,烟气能够沿着罐体1的内部上升,在此过程中能够通过下方导料管103导入脱硫剂,上方导料管103用于导入脱硝剂,并在烟气上升过程中带动脱硫剂和脱硝剂进行混合,从而达到脱硫和脱硝的效果,导烟管201的中部呈螺旋状,能够增加烟气的穿过时间,进而提高了脱硫剂和脱硝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使其反应更加充分。
如图1-9所示,分离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处理箱2内壁的隔板301,隔板301远离导烟管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筒304,滤筒304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滤孔,隔板301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且与滤筒304相连通的通孔302(三个滤筒304上的滤孔从左至右孔径依次减小,能够逐步对不同大小的脱硫脱硝产生的杂物进行良好的截留),隔板3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散热板303,散热板303远离隔板301的一侧与处理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散热板303的上端贯穿出处理箱2并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305,散热翅片305的设置能够增加散热板303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散热板303的散热效果,散热板303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槽,经过脱硫和脱硝处理后的烟气能够通过导烟管201导入处理箱2的内部,脱硫脱硝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能够随烟气一同移动,并通过通孔302导入滤筒304的内部,杂质被滤孔截留在滤筒304的内部储存,经过过滤后的烟气能够正常穿过滤孔,并通过下移隔板301上的通孔302在下移滤筒304的作用下进一步过滤,经过三重过滤后的烟气通过排烟管202排出(可在排烟管202内增加活性炭滤件进一步进行过滤吸附,活性炭滤件为较为常见的技术手段,在此不作过多限定,同时不局限于活性炭滤件也可为纤维过滤棉等材料构成的滤件),有效减少了传统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如图1-9所示,清理结构6包括设置于处理箱2顶部的高压气泵601,高压气泵601的表面连通有连通管602,连通管602的表面连通有数量为三个的分流管603,分流管603的下端贯穿处理箱2并与相邻滤筒304相连通,分流管6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604,挡板604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孔605,挡板6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06,导向杆606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槽607,导向杆60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环608,密封环608与挡板604之间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609,弹簧609的设置用于保持常态下密封环608的位置,使得密封环608位于通槽607的上方,以达到密封环608挡住处理后的烟气,避免烟气从该处溢出的情况,清理结构6还包括三个固定连接于处理箱2底部的收集箱610,收集箱610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611,连接管611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612,连接管611的上端贯穿出处理箱2并与相邻滤筒304相连通,收集箱610的表面连通有排出管613,通过启动高压气泵601能够在高压气泵601的作用下形成高压气流导入连通管602的内部,高压气流通过分流管603导入对应的滤筒304的内部,在此过程中高压气流能够穿过通风孔605进入挡板604与密封环608之间,并通过高压气流顶动密封环608同时拉伸弹簧609进而露出通槽607,此时高压气流能够通过通槽607进入滤筒304的内部,通过高压气流能够向下吹动滤筒304的内侧,能够对滤筒304的内侧进行清理避免杂质堵塞滤孔,保证了滤筒304的正常过滤效果,杂质能够在高压气流的作用下吹动至滤筒304的内底壁,可通过打开电磁阀612从而能够将杂质吹动穿过连接管611进入收集箱610的内部并通过排出管613将杂质排出,有效减少了传统装置脱硫脱硝后产生的杂质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堵塞对应过滤结构的情况,无需停机进行更换,使得装置能够快速进行自清洁避免了传统清洁方式繁琐的情况。
如图1-9所示,加湿结构4包括设置于罐体1与处理箱2之间的蓄液箱401,蓄液箱401的内部填充有加湿水,蓄液箱4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402,第一水泵402的表面连通有导流管403,导流管40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出蓄液箱401和罐体1并连通有环形管404,环形管404的表面连通有均匀分布的喷头本体405,蓄液箱401的表面连通有加水管,蓄液箱401远离罐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箱406,回流箱406的内壁设置有可拆卸更换的滤网407,回流箱40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408,第二水泵408的表面连通有导管,导管的另一端与蓄液箱401相连通,回流箱406的表面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加湿结构4还包括两个设置于处理箱2底部的溢流管409,溢流管409的一端贯穿至回流箱406的内部且位于滤网407的上方,溢流管409的表面连通有数量为三个的安装管410,安装管410的上端与处理箱2相连通,且安装管4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块411,第一引流块4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块412(第一引流块411和第二引流块412均为吸水棉材料构件但不局限为吸水棉材料,也可为棉线等材料进行引水,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第二引流块412的顶部与相邻散热板303的底部相接触,通过启动第一水泵402能够将蓄液箱401内部的加湿水导入导流管403的内部,并通过导流管403导入喷头本体405的内部通过喷头本体405将其喷入罐体1的内部(喷头本体405为雾状喷头能够将加湿水呈雾状喷出,增加水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加湿后的水为脱硫剂和脱硝剂接触的烟气提供了良好的反应环境,同时当雾状水与烟气接触时在烟气的热量下能够迅速将水蒸发为水蒸气,从而能够随烟气一同移动避免了水滴落的情况,水蒸气随烟气移动至处理箱2内部后能够与散热板303相接触,在温差作用下水蒸气能够重新凝结成水滴并通过导流槽滑落,在第二引流块412和第一引流块411的作用下能够逐渐通过第一引流块411溢出至溢流管409的内部,并通过溢流管409导入回流箱406的内部通过滤网407过滤后在回流箱406的内部储存,可定期启动第二水泵408将储存的回流水导入蓄液箱401的内部再利用,有效降低了处理成本,多次使用后的回流水能够通过打开回流箱406上排水管上的阀门将其导出,滤网407的设置用于对回流水的进一步过滤以便于后续使用,可定期对滤网407进行更换保持良好的使用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辅助结构5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罐体1内壁的安装块501,两个安装块501以环形管404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安装块501的表面均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导流孔502,两个安装块501的导流孔502的开设方向相反,两个导料管103与两个安装块501交错分布,导入罐体1内部的烟气能够先通过下方的导流孔502并在导流孔502的作用下形成旋转的气流上升,进而加强通过下方导料管103添加脱硝剂的混合效果,在加湿结构4的作用下对其进行加湿后,在上方的导流孔502的作用下能够使烟气穿过后反向旋转上升,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使得脱硫剂与脱硝剂与烟气充分结合,提高了脱硫脱硝效果。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启动引流风机102能够将需要进行处理的烟气通过进烟管101导入罐体1的内部,烟气能够沿着罐体1的内部上升,在此过程中能够通过下方导料管103导入脱硫剂,上方导料管103用于导入脱硝剂,并在烟气上升过程中带动脱硫剂和脱硝剂进行混合,从而达到脱硫和脱硝的效果,经过脱硫和脱硝处理后的烟气能够通过导烟管201导入处理箱2的内部,脱硫脱硝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能够随烟气一同移动,并通过通孔302导入滤筒304的内部,杂质被滤孔截留在滤筒304的内部储存,经过过滤后的烟气能够正常穿过滤孔,并通过下移隔板301上的通孔302在下移滤筒304的作用下进一步过滤,经过三重过滤后的烟气通过排烟管202排出,有效减少了传统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罐体1内导入烟气的过程中,通过启动第一水泵402能够将蓄液箱401内部的加湿水导入导流管403的内部,并通过导流管403导入喷头本体405的内部通过喷头本体405将其喷入罐体1的内部,当雾状水与烟气接触时在烟气的热量下能够迅速将水蒸发为水蒸气,为脱硫剂和脱硝剂接触的烟气提供了良好的反应环境,并在辅助结构5的作用下加强了烟气与脱硫剂和脱硝剂的混合效果,提高了脱硫脱硝的效果,在处理后烟气导入处理箱2内部的过程中,水蒸气随烟气移动至处理箱2内部后能够与散热板303相接触,在温差作用下水蒸气能够重新凝结成水滴并通过导流槽滑落,在第二引流块412和第一引流块411的作用下能够逐渐通过第一引流块411溢出至溢流管409的内部,并通过溢流管409导入回流箱406的内部通过滤网407过滤后在回流箱406的内部储存,可定期启动第二水泵408将储存的回流水导入蓄液箱401的内部再利用,有效降低了处理成本,多次使用后的回流水能够通过打开回流箱406上排水管上的阀门将其导出,滤网407的设置用于对回流水的进一步过滤以便于后续使用,可定期对滤网407进行更换保持良好的使用效果,可定期打开电磁阀612和高压气泵601,能够在高压气泵601的作用下形成高压气流导入连通管602的内部,高压气流通过分流管603导入对应的滤筒304的内部,将滤筒304的内侧堵塞的杂质吹动将其导入收集箱610的内部并通过排出管613将杂质排出,有效对滤筒304进行清理避免杂质堵塞滤孔,保证了滤筒304的正常过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说明中引流风机102、第一水泵402、第二水泵408、高压气泵601和电磁阀612等均为现有技术应用较为成熟的器件,具体型号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同时引流风机102、第一水泵402、第二水泵408、高压气泵601和电磁阀612供电可为内置电源供电,也可为市电供电,具体的供电方式视情况选择,在此不做赘述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1),罐体(1)的表面下端连通有进烟管(101),所述进烟管(101)的内壁设置有引流风机(102),所述进烟管(101)的表面中部从下至上依次连通有数量为两个的导料管(103),所述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处理箱(2),所述处理箱(2)的一侧连通有导烟管(201),所述导烟管(201)的另一端与罐体(1)相连通,所述处理箱(2)的另一侧连通有排烟管(202);
分离结构;
其中,所述分离结构包括三个均匀分布与处理箱(2)内部的分离组件(3),所述分离组件(3)用于对反应后烟气中杂质的分离;
所述分离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处理箱(2)表面的清理结构(6),所述清理组件用于对分离组件(3)的清理;
加湿结构(4),所述加湿结构(4)设置于罐体(1)与处理箱(2)之间,所述加湿结构(4)用于对烟气的加湿;
辅助结构(5),所述辅助结构(5)设置于罐体(1)的内部,所述辅助结构(5)用于对烟气的导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处理箱(2)内壁的隔板(301),所述隔板(301)远离导烟管(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筒(304),所述滤筒(304)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滤孔,所述隔板(301)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且与滤筒(304)相连通的通孔(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散热板(303),所述散热板(303)远离隔板(301)的一侧与处理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303)的上端贯穿出处理箱(2)并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305),所述散热板(303)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结构(6)包括设置于处理箱(2)顶部的高压气泵(601),所述高压气泵(601)的表面连通有连通管(602),所述连通管(602)的表面连通有数量为三个的分流管(603),所述分流管(603)的下端贯穿处理箱(2)并与相邻所述滤筒(30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6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604),所述挡板(604)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孔(605),所述挡板(6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06),所述导向杆(606)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槽(607),所述导向杆(60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环(608),所述密封环(608)与挡板(604)之间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6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结构(6)还包括三个固定连接于处理箱(2)底部的收集箱(610),所述收集箱(610)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611),所述连接管(611)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612),所述连接管(611)的上端贯穿出处理箱(2)并与相邻所述滤筒(304)相连通,所述收集箱(610)的表面连通有排出管(61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结构(4)包括设置于罐体(1)与处理箱(2)之间的蓄液箱(401),所述蓄液箱(401)的内部填充有加湿水,所述蓄液箱(4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402),所述第一水泵(402)的表面连通有导流管(403),所述导流管(40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出蓄液箱(401)和罐体(1)并连通有环形管(404),所述环形管(404)的表面连通有均匀分布的喷头本体(4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箱(401)远离罐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箱(406),所述回流箱(406)的内壁设置有可拆卸更换的滤网(407),所述回流箱(40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408),所述第二水泵(408)的表面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蓄液箱(401)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结构(4)还包括两个设置于处理箱(2)底部的溢流管(409),所述溢流管(409)的一端贯穿至回流箱(406)的内部且位于滤网(407)的上方,所述溢流管(409)的表面连通有数量为三个的安装管(410),所述安装管(410)的上端与处理箱(2)相连通,且安装管(4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块(411),所述第一引流块(4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块(412),所述第二引流块(412)的顶部与相邻所述散热板(303)的底部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5)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罐体(1)内壁的安装块(501),两个所述安装块(501)以环形管(404)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安装块(501)的表面均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导流孔(502),两个所述安装块(501)的导流孔(502)的开设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导料管(103)与两个所述安装块(501)交错分布。
CN202211003000.8A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 Withdrawn CN1152282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3000.8A CN115228257A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3000.8A CN115228257A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8257A true CN115228257A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80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3000.8A Withdrawn CN115228257A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282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9356A (zh) * 2023-02-08 2023-05-12 宜兴市苏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低温干法脱硫脱硝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9356A (zh) * 2023-02-08 2023-05-12 宜兴市苏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低温干法脱硫脱硝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6099356B (zh) * 2023-02-08 2023-10-03 宜兴市苏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低温干法脱硫脱硝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6105B (zh) 切换浓缩式蓄热催化燃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115228257A (zh) 一种智能化大气治理用脱硫脱硝装置
JP2019502087A (ja) 蓄熱燃焼方式を用いたバッチタイプの塗装システム
CN106110801A (zh) 家具喷漆净化设备
CN116889773B (zh) 一种塑烧板除尘器
CN211316408U (zh) 一种水风调控机
CN111974197A (zh) 一种脱硫喷淋塔
CN212204562U (zh) 一种蓄热式废气净化除臭设备
US3910766A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noxious substances from chimney exhaust gas
KR102431714B1 (ko) 순환 세정수에 대한 세정능력을 향상시킨 폐기가스 정화시스템
CN211575351U (zh) 一种除甲醛的热交换型新风净化器
CN210993691U (zh)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CN201530786U (zh) 一种甲苯废气回收系统
CN216295764U (zh) 一种一体化生物吸附废气处理系统
CN220238246U (zh) 一种有机废气除臭装置
CN219252087U (zh) 带有气液混合单元的除尘装置及塔式除尘室
CN220360971U (zh) 一种脱硫反应塔
CN216755960U (zh) 一种高效的造纸废气处理装置
CN22031068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
CN211098112U (zh) 一种物料生产用废气处理设备
CN217209407U (zh) 一种反吹扫rto蓄热氧化炉
CN217287865U (zh) 一种污水泵站除臭系统
CN220834796U (zh) 一种废气二级冷凝回收装置
CN214344995U (zh) 一种电厂用干湿组合式脱硫装置
CN220990295U (zh) 一种烟气脱酸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