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9274U - 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9274U
CN211059274U CN201921921449.6U CN201921921449U CN211059274U CN 211059274 U CN211059274 U CN 211059274U CN 201921921449 U CN201921921449 U CN 201921921449U CN 211059274 U CN211059274 U CN 211059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peripheral
axis
peripheral side
inner peripheral
sea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214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敏烃
凌福军
凌奕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Nok Freudenberg Oilse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Nok Freudenberg Oilse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Nok Freudenberg Oilse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Nok Freudenberg Oilse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214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9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9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9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With Elastic Sealing 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在往复运动的轴部与外周构件之间实现密封,所述外周构件在轴部的外周侧以轴线为中心形成为环状。密封装置具有:加强环,其设置在外周构件的内周侧,并以轴线为中心形成为圆盘状;弹性体部,其安装在加强环上,由弹性体形成,并以轴线为中心呈环状。外周构件具有:导杆部,其形成以轴线为中心向一侧开放的环状凹部;外筒,其设置在导杆部的外周侧,并具有从导杆部的外周侧的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的圆盘部。弹性体部具有:密封唇,其从内周侧覆盖加强环的内周端部,并可滑动地接触轴部,且以轴线为中心呈环状;及外周密封部,其设置在密封唇的外周侧,并将轴部的外周侧与导杆部的内周侧之间的空间密封。

Description

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于车辆等的减震器中,使用有密封装置,其在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的轴部与外周构件之间实现密封,外周构件在外筒或导杆部等轴部的外周侧形成为环状。
图6是沿轴线x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现有的密封装置100的示意性构成。如图6所示,密封装置100具有:加强环110,其设置在外周构件的内周侧,并以轴线x为中心形成为圆盘状;以及弹性体部120,其安装在加强环110上,并以轴线x为中心呈环状且由弹性体形成。弹性体部120具有:密封唇121,其从内周侧d覆盖加强环110的内周端部,并可滑动地接触轴部(未图示),且以所述轴线x为中心呈环状;及环状外周部122,其从外周侧c覆盖加强环110的外周端部112,并以轴线x为中心形成为与导杆部接触。此外,在密封唇121上,在与前端部背对的外周侧(箭头c方向),设置有凹部,在该凹部内安装有作为压紧力施加构件的环状弹性构件即卡紧弹簧150。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用于如卡车的大型车辆的减震器,由于车辆重量大且承载量也多,因此从与轴线x方向(纵向)垂直的方向即径向(横向)承受的力(侧向力)较大。
但是,现有的密封装置100,在安装到减震器的使用状态下,如果减震器承受侧向力,则减震器中,轴部的外周部与密封唇121之间的间隔有时会发生变化。因此,现有的密封装置100在密封性确保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研究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密封性的密封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密封装置在往复运动的轴部与外周构件之间实现密封,所述外周构件在所述轴部的外周侧以轴线为中心形成为环状,该密封装置具有:加强环,其设置在所述外周构件的内周侧,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形成为圆盘状;及弹性体部,其安装在所述加强环上,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呈环状,且由弹性体形成;所述外周构件具有:导杆部,其形成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向一侧开放的环状凹部;及外筒,其设置在所述导杆部的外周侧,并具有从所述导杆部的外周侧的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的圆盘部;所述弹性体部具有:密封唇,其从内周侧覆盖所述加强环的内周端部,并可滑动地接触所述轴部,且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呈环状;及外周密封部,其设置在所述密封唇的外周侧,并将所述轴部的外周侧与所述导杆部的内周侧之间的空间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中,所述外周密封部以相对于所述加强环的内周端部更向外周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中,所述外周密封部形成为,以预定的过盈量接触所述导杆部的环状内周面。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密封装置,可以改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沿轴线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的示意性构成。
图2是沿轴线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装置的示意性构成。
图3是减震器的沿轴线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图1所示的密封装置的使用状态。
图4是沿轴线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图1所示的密封装置的使用状态。
图5是沿轴线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图2所示的密封装置的使用状态。
图6是沿轴线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现有密封装置的示意性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沿轴线x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1的示意性构成。图2是沿轴线x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装置1B的示意性构成。图3是减震器60的沿轴线x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密封装置1的使用状态。图4是沿轴线x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密封装置1的使用状态。图5是沿轴线x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密封装置1B的使用状态。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轴线x方向上的箭头a(参考图1)方向设为外侧,将轴线x方向上的箭头b(参考图1)方向设为内侧。此外,在与轴线x垂直的方向(以下也称为“径向”)上,将离开轴线x的方向(图1的箭头c方向)设为外周侧,将接近轴线x的方向(图1的箭头d方向)设为内周侧。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密封装置1在减震器60的往复运动的轴部40与外周构件30之间实现密封,外周构件30在轴部40的外周侧以轴线x为中心形成为环状。密封装置1具有:加强环10,其设置在外周构件30的内周侧,并以轴线x为中心形成为圆盘状;及弹性体部20,其安装在加强环10上,并以轴线x为中心呈环状,且由弹性体形成。外周构件30具有:导杆部31,其用于形成以轴线x为中心向一侧开放的环状凹部;及外筒32,其设置在导杆部31的外周侧,并具有从导杆部31的外周侧的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的圆盘部。弹性体部20具有:密封唇212,其从内周侧覆盖加强环10的内周端部11,并可滑动地接触轴部40,且以轴线x为中心呈环状;及外周密封部214,其设置在密封唇212的外周侧,并将轴部40的外周侧与导杆部31的内周侧之间的空间密封。以下,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1。
如图1所示,加强环10是以轴线x为中心或大致中心的环状金属制构件。作为用于加强环10的金属制构件,例如列举不锈钢或SPCC(冷轧钢)。例如,加强环10通过对这样的金属制构件进行加压加工或锻造来制造。加强环10为例如在与轴线x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径向上延伸的圆板状或大致圆板状的构件。加强环10具有内周端部11与外周端部12,内周端部11设置在内周侧d,外周端部12设置在外周侧c。即,加强环10为以轴线x为中心形成内周端部11的部分作为贯穿孔的圆环状或大致圆环状。加强环10形成为,在密封装置1的使用状态下,能够实现密封装置1的轴线与轴部40的轴线同为轴线x。
在加强环10的外侧(箭头a方向)、内侧(箭头b方向)、外周侧(箭头c方向)及内周侧(箭头d方向)安装有弹性体部20。
弹性体部20如上所述安装在加强环10上,并以覆盖加强环10的方式与加强环10一体形成。具体来说,弹性体部20一体形成有唇部21及外周部22,唇部21设置在加强环10的内周端部11的内周侧,外周部22从唇部21经过外周端部12而覆盖加强环10的外侧a。作为弹性体部20的弹性体,例如具有各种橡胶材料。作为各种橡胶材料,例如可为丁腈橡胶(NBR)、氢化丁腈橡胶(H-NBR)、丙烯酸橡胶(ACM)、氟橡胶(FKM)等合成橡胶。弹性体部20是使用成型模具经交联(硫化)成型而成型。在该交联成型时,加强环10被配置在成型模具中,弹性体部20通过交联粘合被粘合在加强环10上,从而弹性体部20与加强环10被一体成型。
弹性体部20除了具有上述唇部21及外周部22以外,还包括盖部23。
唇部21以轴线x为中心形成为环状。唇部21可滑动地接触轴部40。唇部21从内周侧d覆盖加强环10的内周端部11。唇部21包括具有:防尘唇211,其在轴线x方向上向内周侧(箭头d方向)且向外侧(箭头a方向)延伸,且具有在轴线x方向上越向内周侧d直径越小的前端部分;密封唇212,其沿着轴线x向内侧(箭头b方向)延伸,并且形成有向内周侧(箭头d方向)突出的前端部;内周面213,其为环状面,与轴部40的外周面对置;及外周密封部214,其设置在密封唇212的外周侧c。
防尘唇211以向位于唇部21的内周侧d的、图3所示的轴部40的外周面倾斜地延伸的方式至少设置有一个。具体来说,防尘唇211具有前端部以从唇部21越向轴线x方向中的外侧a和内周侧d直径越小的方式延伸的锥状截面。
防尘唇211在与前端部背对的外周侧(箭头c方向)设置有凹部,在该凹部安装有作为压紧力施加构件的环状弹性构件即卡紧弹簧50。
卡紧弹簧50例如是金属制弹簧构件,其在径向上将防尘唇211压向内周侧(箭头d方向),并施加将防尘唇211压向轴部40的外周面的预定大小的压紧力。另外,卡紧弹簧50只要能施压即可,并不限于金属制,也可以由例如树脂制的其它材料制成。此外,密封装置1也可以不包括卡紧弹簧50。
密封唇212在唇部21中被设置在比加强环10在轴线x方向上的位置更靠内侧。密封唇212形成在沿着轴线x从唇部21延伸的前端上。密封唇212具有在径向上越向内周侧(箭头d方向)直径越小的圆锥筒状的形状。即,密封唇212在沿轴线x的截面(以下也仅称为截面)中,从内周面213向内周侧(箭头d方向)的前端部相对于轴线x倾斜地延伸。如此形成的密封唇212被形成为可在轴部40的外周面滑动。
外周密封部214在唇部21中相对于加强环10在轴线x方向上的位置被设置在内侧。外周密封部214具有在径向上越向外周侧(箭头c方向)直径越小并突出的圆锥筒状或大致圆锥筒状的形状。即,外周密封部214在沿轴线x的截面(以下也仅称为截面)中,从密封唇212向外周侧(箭头c方向)的顶部215相对于轴线x倾斜地延伸。外周密封部214以相当于外周侧端部的顶部215以曲面连接外侧a的倾斜面216a与内侧b的倾斜面216b的方式形成。如此形成的外周密封部214如图3及图4所示,被形成为可接触减震器60的外周构件30、例如导杆部31的内周接触部312。
外周密封部214的形状,只要是在唇部21中被设置为比在轴线x方向上的加强环10更靠内侧,并可接触构成图3所示的减震器60的外周构件30的任意构件,就不限于上述形状。例如,如图2及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装置1B所具有的外周密封部214B,可以参考对导杆部31的内周接触部312的过盈量,适当地设定顶部215B的径向尺寸(大小)、倾斜面216Ba、216Bb的倾斜程度、形状等。
外周部22被形成为可接触外周构件30、即导杆部31及外筒32。外周部22从外周侧c及外侧a覆盖加强环10的外周端部12。具体来说,外周部22在比加强环10的外周端部12更靠外周侧c的位置,以轴线x为中心形成为环状。外周部22具有外侧部221与外周面部222。
外侧部221在轴线x方向上被设置在比加强环10更靠外侧a的位置。如图3所示,外周部22的外侧部221在使用状态下,在导杆部31上形成的凹部311的内部接触外筒32的圆盘部321。
外周面部222如上所述,以轴线x为中心形成为环状。外周面部222在使用状态下,接触外周构件30,具体来说,接触导杆部31上形成的凹部311。
盖部23与唇部21及外周部22一体形成,并例如覆盖加强环10的外侧a。另外,在密封装置1中,盖部23也可以覆盖加强环10的内侧b。此外,在密封装置1中,也可以不包括盖部23。
接下来,对以上说明的密封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减震器60具有导杆部31、外筒32及内筒33作为外周构件30。此外,在减震器60中,在内筒33的内周侧可自由往复运动地配置有作为往复运动轴的轴部40。外筒32、内筒33及轴部40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在内筒33的内周侧,形成有油室R1,其密封油O。
导杆部31为环状构件,其被压入外筒32的内周面322并被固定保持。导杆部31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导杆部31的内侧b被成型为小直径,在该成为小直径的部分固定有内筒33。
在导杆部31的径向中央部分,设置有开口315,可供轴部40插入并贯通。在开口315内设置有衬套316。导杆部31通过衬套316可滑动地支撑轴部40。
密封装置1在使用状态下,被压入外筒32的圆盘部321及内周面322与导杆部31的凹部311之间。即,密封装置1在减震器60的外侧a,实现轴部40与外周构件30之间、即轴部40与导杆部31、外筒32及内筒33之间的空间的密封。由此,在减震器60中设置有密封装置1的一侧,形成有油室R1。
在密封装置1中,外周部22的外侧部221及外周面部222,相对于外筒32具有预定的过盈量,通过被压入外筒32的圆盘部321的内侧b而弹性变形。此外,在使用状态下,弹性体部20的密封唇212及防尘唇211在各自的前端中接触轴部40的外周面。在使用状态下,密封唇212及防尘唇211在内周面213(参考图1)与轴部4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密封唇212及防尘唇211通过与轴部40的外周面的接触而变形。另外,在使用状态下,密封唇212及防尘唇211也可以全部不变形,也可以任一个不变形。此外,在使用状态下,弹性体部20的外周部22接触作为外周构件的导杆部31及外筒32。
在密封装置1中,外周密封部214在径向上可接触内周接触部312,外周密封部214设置在唇部21中的密封唇212的径向外周侧c,内周接触部312设置在构成减震器60的外周构件30的导杆部31的内周侧d。
如上所述,在密封唇212的外周侧c具有外周密封部214的密封装置1,在使用状态下,用于如卡车等大型车辆的减震器60时,由于车辆重量大且承载量也多,因此,受到从与轴线x方向(纵向)垂直的方向即径向(横向)向轴部40的侧向力。这种情况下,密封装置1中,接触轴部40的密封唇212承受侧向力。在此,密封装置1中,在密封唇212的径向外周侧c设置有外周密封部214。外周密封部214被构成为在外周密封部214的外周侧c可接触构成外周构件30的导杆部31的内周接触部312。即,密封装置1在经由轴部40而承受侧向力时,会通过外周密封部214及设置在外周侧c的内周接触部312,来限制密封唇212向径向外周侧c的移动。因此,密封装置1即使在承受侧向力时,也能抑制减震器60的轴部40的外周部与密封唇212之间的间隔的变化。
因此,根据密封装置1,可提高密封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而是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包含的所有方式。此外,也可以适当地选择各构成并进行组合,以实现上述课题及效果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式,适当地变更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组成部分的形状、材料、配置、尺寸、及制造方法等。
(标号说明)
1、1B、100密封装置;10、110加强环;11内周端部;12外周端部;20、120弹性体部;21唇部;22外周部;23盖部;30外周构件;31导杆部;32外筒;33内筒;40轴部;50、150卡紧弹簧;60减震器;112外周端部;121、212密封唇;122外周部;211防尘唇;213内周面;214、214B外周密封部;215、215B顶部;216a、216b、216Ba、216Bb倾斜面;221外侧部;222外周面部;311凹部;312内周接触部;315开口;316衬套;321圆盘部;322内周面。

Claims (3)

1.一种密封装置,其在往复运动的轴部与外周构件之间实现密封,所述外周构件在所述轴部的外周侧以轴线为中心形成为环状,该密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加强环,其设置在所述外周构件的内周侧,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形成为圆盘状;及
弹性体部,其安装在所述加强环上,由弹性体形成,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呈环状,
所述外周构件具有:
导杆部,其形成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向一侧开放的环状凹部;及外筒,其设置在所述导杆部的外周侧,并具有从所述导杆部的外周侧的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的圆盘部,
所述弹性体部具有:
密封唇,其从内周侧覆盖所述加强环的内周端部,并可滑动地接触所述轴部,且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呈环状;及
外周密封部,其设置在所述密封唇的外周侧,并将所述轴部的外周侧与所述导杆部的内周侧之间的空间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中,
所述外周密封部以相对于所述加强环的内周端部更向外周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中,
所述外周密封部形成为,以预定的过盈量接触所述导杆部的环状内周面。
CN201921921449.6U 2019-11-08 2019-11-08 密封装置 Active CN211059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1449.6U CN211059274U (zh) 2019-11-08 2019-11-08 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1449.6U CN211059274U (zh) 2019-11-08 2019-11-08 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9274U true CN211059274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1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21449.6U Active CN211059274U (zh) 2019-11-08 2019-11-08 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9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94430B1 (ko) 왕복동축용 밀봉 장치
US20070052180A1 (en) Sealing device for reciprocating shaft
WO2017122539A1 (ja) 密封装置
CN110325773B (zh) 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密封装置
CN110546413B (zh) 密封装置
CN211059274U (zh) 密封装置
JP4332703B2 (ja) 往復動軸用密封装置
JP2007278459A (ja) オイルシール
CN210739237U (zh) 密封装置
JPWO2019182034A1 (ja) 環状ダストシール
JP3498554B2 (ja) 密封装置
CN217002848U (zh) 密封装置
JP6868438B2 (ja) 密封装置
CN112483651A (zh) 尤其用于减震器阀杆的密封装置
JPH03223570A (ja) ロッドシール部材
CN217539444U (zh) 密封装置及密封结构
JPH074364Y2 (ja) 密封装置
JP2004251416A (ja) 往復動軸用摩擦力付与装置
JP6685504B2 (ja) 密封装置
JPH074365Y2 (ja) 往復動用オイルシール
JP7224248B2 (ja) 密封装置
US11015713B2 (en) Seal and seal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eal
JP2017207160A (ja) アブソーバ用シール
CN206943305U (zh) 密封装置
JP2529107Y2 (ja) シリンダのシール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