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9819U -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9819U
CN210999819U CN201921440383.9U CN201921440383U CN210999819U CN 210999819 U CN210999819 U CN 210999819U CN 201921440383 U CN201921440383 U CN 201921440383U CN 210999819 U CN210999819 U CN 210999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color
die
movabl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403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叶琪
王潇
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403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9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9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9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稳定性高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定模、第二定模和两个动模,每个动模包含本体和悬浮抽芯体,悬浮抽芯体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本体上,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第一定模与任意的动模合模后注塑第一色注塑件,此时悬浮抽芯体容纳在第一定模的凹槽内,注塑完成后,第一色注塑件留在动模上,第二定模与携带第一色注塑件的动模合模用于注塑第二色注塑件,第二定模在预定位置设有抵推部,合模过程中,抵推部抵推悬浮抽芯体至注塑位置并进行注塑从而形成双色车灯配光镜。通过将悬浮抽芯体设在动模上使注塑模具结构紧凑,尺寸减小,而且悬浮抽芯体不受压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会自动复原,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稳定性高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双色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所谓的一套模具是指一个动模与定模I组成的一副模具以及另一个动模与定模II组成的另一副模具,其中两个动模完全一样,共两副模具组成一套模具,而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
随着车灯行业的迅猛发展,灯具外观越来越呈现炫丽多变的趋势,双色模具也日益广泛应用在车灯配光镜的注塑过程中,提高了塑件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但这种方式造价昂贵,技术要求高。与此同时,由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竞争的白热化和市场行情趋紧,对车灯零件的注塑模具而言,在保证结构功能的前提下,紧凑模具结构,缩减模具尺寸,一方面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加工量,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稳定性高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用于注塑由第一色注塑件和第二色注塑件组成的双色车灯配光镜,该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定模和第二定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动模,每个动模包含本体和悬浮抽芯体,悬浮抽芯体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本体上,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其中,第一定模与任意的动模合模用于注塑第一色注塑件,该第一定模具有在合模时用于容纳悬浮抽芯体的凹槽,注塑完成后,第一色注塑件留在对应的动模上,第二定模与携带第一色注塑件的动模合模用于注塑第二色注塑件,该第二定模在预定位置设有抵推部,在第二定模与动模进行合模过程中,抵推部抵推悬浮抽芯体至注塑位置,从而形成与第二色注塑件相匹配的型腔,第二色注塑件注塑完成后形成双色车灯配光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动模与注塑机床的旋转机构相连接,通过该旋转机构旋转带动两个动模同时在第一定模和第二定模之间进行位置交换,将两个动模中的一个作为第一动模,另一个作为第二动模,第一动模与第一定模相合模进行注塑第一色注塑件,该第一色注塑件在开模后停留在第一动模上,通过旋转机构带动第一动模旋转至与第二定模相对应,并且,第二动模与第一定模相对应,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合模进行注塑第二色注塑件,同时,第二动模与第一定模合模同步进行注塑第一色注塑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性件为弹簧,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进行合模时,抵推部抵推悬浮抽芯体使得弹簧被压缩,直至悬浮抽芯体到达注塑位置,从而完成合模操作;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进行开模时,悬浮抽芯体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双色车灯配光镜在第一色注塑件的底部和第二色注塑件之间形成有侧凹结构,该侧凹结构的下端比上端长,在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合模时,悬浮抽芯体被抵推至与第一色注塑件的底部相抵接,从而进行注塑第二色注塑件,在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开模时,悬浮抽芯体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原,其复原方向与双色车灯配光镜的出模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使得悬浮抽芯体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原的同时从侧凹结构完成抽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15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凹槽设置在距离第一定模的型腔外的预设距离处,从而使动模与第一定模合模后的封料面具有一定的宽度。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第一定模与其中一个动模合模后即可进行注塑第一色注塑件,合模时,动模上的悬浮抽芯体被容纳进凹槽内,该悬浮抽芯体不参与第一色注塑件的注塑,使得第一定模具有足够的封料面;完成第一色注塑件的注塑后,该动模携带第一色注塑件旋转至与第二定模相对应并进行合模,合模过程中,第二定模的抵推部抵推悬浮抽芯体至注塑位置,从而形成与第二色注塑件相匹配的型腔,该悬浮抽芯体参与第二色注塑件的注塑过程,注塑完成后则形成了双色车灯配光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动模上设置悬浮抽芯体,使得该注塑模具的结构更紧凑,模具尺寸也相应减小,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另外,悬浮抽芯体通过弹性件连接在动模的本体上,抵推部抵推时对弹性件进行压缩,开模后,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悬浮抽芯体自动复原,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色车灯配光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的第一定模与动模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的第二定模与动模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的第二定模与动模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色车灯配光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为一种双色车灯配光镜,该双色车灯配光镜由第一色注塑件11和第二色注塑件12组成,实际应用中,第一色注塑件11为白件,第二色注塑件12为黑件。另外,该双色车灯配光镜在第一色注塑件11的底部和第二色注塑12之间形成有侧凹结构13,因而导致该双色车灯配光镜在出模方向上无法正常出模,需要抽芯才能够正常出模。在本实施例中,该侧凹结构13的下端凸出长度比上端凸出长度长。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的第一定模与动模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简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的第二定模与动模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简图。
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在注塑机床上安装完毕后,用于注塑图1所示的双色车灯配光镜。该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定模21(即定模I)、第二定模22(即定模II)以及两个动模23。
这里,第一定模21和第二定模22在注塑机床上的安装位置是固定的,而两个动模23是安装在注塑机床的旋转机构上的,通过旋转机构驱动旋转,从而实现工位变换。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动模23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仅对其中一个动模23进行详细说明,省略对另一个动模23的详细说明。
如图2和3所示,动模23包含图中未画出的本体和悬浮抽芯体24,悬浮抽芯体24通过图中未画出的弹性件连接在本体上,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可以为弹簧。具体为,悬浮抽芯体24通过限位螺钉和弹簧被固定在本体上,初始状态下,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即、弹簧有预压。
如图2所示,第一定模21能够与任意一个动模23进行合模,用于注塑第一色注塑件11。该第一定模21具有一个凹槽211,凹槽211设置在距离第一定模21的型腔外的预设距离A处,并且该凹槽211的尺寸与悬浮抽芯体24的尺寸相匹配,用于在第一定模21与动模23进行合模时容纳对应的悬浮抽芯体24,避免出现干涉。这里,凹槽211的尺寸比悬浮抽芯体24的尺寸略大一些,以保证合模时悬浮抽芯体24能顺利进入凹槽211中,并且不会出现干涉,悬浮抽芯体24在凹槽211中时,其与凹槽壁和凹槽底面都略有间隙,也就是不相接触的。可见:悬浮抽芯体24并未参与第一色注塑件11的注塑过程。注塑完成后,第一色注塑件11停留在对应的动模23上。
另外,之所以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也就是,悬浮抽芯体24一直处于弹开状态,主要是为了保证第一定模21与动模23合模注塑第一色注塑件11时的封料效果。将悬浮抽芯体24设计成弹开状态进入第一定模21上的凹槽211内,给第一定模21上的封料面设计让出了空间。否则,如果此时将悬浮抽芯体24受压运动到注塑状态位置,则悬浮抽芯体24与第一色注塑件11的型腔相接触,这时已经没有空间再单独设计封料面,即悬浮抽芯体24要参与第一色注塑件11的注塑封料,这样导致第一色注塑件11的封料效果不好,易逃料。
为了保证封料面25具有足够的封料空间,即具有一定的宽度,该宽度的值即为预设距离A的值。该封料面25可视为平面,并且基本与出模方向相垂直,动模23与第一定模21合模时,这样平面与平面正碰的封料方式封料效果好。另外,为了保证动模23与第一定模21的封料效果,封料面25的宽度(即预设距离A的值)至少不能低于2mm,其中,当封料面25的宽度在5mm以上时,效果更好。
如图3所示,第二定模22能够与已经完成第一色注塑件11注塑的动模23进行合模,用于注塑第二色注塑件12。该第二定模22在预定位置设有图中未画出的抵推部,在本实施例中,该抵推部为第二定模22的本体自身,该第二定模22的本体抵推悬浮抽芯体24并保持与悬浮抽芯体24的压接。
在第二定模22与对应的动模23进行合模过程中,抵推部抵推悬浮抽芯体24至对应的注塑位置,这里的注塑位置具体为:将悬浮抽芯体24抵推至与第一色注塑件11的底部相抵接即可。悬浮抽芯体24作为动模23的一部分与第二定模22共同形成与第二色注塑件12相匹配的型腔,可见:悬浮抽芯体24参与了第二色注塑件12的注塑过程。
在抵推部抵推悬浮抽芯体24的过程中,使得弹性件被悬浮抽芯体24压缩,悬浮抽芯体24沿弹性件的压缩方向移动,直至悬浮抽芯体24到达注塑位置,从而完成动模23与第二定模22的合模操作;当对应的动模23与第二定模22开模时,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悬浮抽芯体24沿着弹性件被压缩方向相反的方向恢复初始的弹开状态,该方向即为悬浮抽芯体24的复原方向。
两个动模23与注塑机床上的旋转机构相固定连接,通过旋转机构进行旋转同时带动两个动模23在第一定模21和第二定模22之间进行位置交换。
基于图2和3示出的注塑模具,在完成第一色注塑件11的注塑过程并开模后,该第一色注塑件停留在对应的动模23上,然后,该动模23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旋转至与第二定模22相对应,进一步在进行合模后注塑第二色注塑件12,从而形成成品的双色车灯配光镜。
在第二色注塑件12注塑完成后,因悬浮抽芯体24嵌在双色车灯配光镜具有侧凹结构13中,需要进行抽芯步骤,才能够保证该双色车灯配光镜的正常出模。另外,在第二定模22与对应的动模23的开模过程中,悬浮抽芯体24在弹性件自身的弹性作用下进行复原,恢复初始的弹开状态,该复原方向与弹性件被抵推部压缩的方向相反。为了保证对应的双色车灯配光镜的正常出模,因此,本实施例对悬浮抽芯体24的复原方向(即运动方向)进行设置,将其设置为与双色车灯配光镜的出模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B,这样,在悬浮抽芯体24复原的同时即可完成抽芯动作。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B的角度值以10度为例。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的第二定模与动模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简图。
如图4所示,在完成第二色注塑件12的注塑过程后,在开模时,悬浮抽芯体24沿着复原方向进行复原,同时能够沿抽芯方向进行抽芯动作,最终恢复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即弹开状态。
具体地,复原的过程也就是抽芯的过程,悬浮抽芯体24沿复原方向的移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移动和垂直方向的移动,水平方向的移动即可实现悬浮抽芯体24完成抽芯。在水平方向上,悬浮抽芯体24逐渐从侧凹结构13中脱出,在此过程中,悬浮抽芯体24垂直方向移动产生的力的作用使得悬浮抽芯体24仍然抵推着双色车灯配光镜的第二色注塑件的侧凹结构,悬浮抽芯体24与侧凹结构13的下端接触面即为抵推面,直至动模23与第二定模22的开模距离增大后悬浮抽芯体24完全与侧凹结构13脱开。这样,通过悬浮抽芯体24将注塑形成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抵推向第二定模22侧,进一步巩固了开模后双色车灯配光镜能够留在第二定模22上,最终成品的双色车灯配光镜由第二定模22上的顶出机构顶出。
结合以上注塑模具的具体结构,该注塑模具进行双色车灯配光镜的注塑过程如下:
首先,将两个相同的动模23中的任意一个作为第一动模,另一个作为第二动模。
其次,将第一动模与第一定模21合模,进行注塑第一色注塑件11,注塑完成后执行开模动作,此时,第一色注塑件11保持停留在第一动模上。
再次,通过旋转机构旋转使得第一动模携带第一色注塑件11与第二定模22相对应,进一步合模进行注塑第二色注塑件12,注塑完成后执行开模动作,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悬浮抽芯体24恢复初始弹开状态并完成抽芯动作,注塑形成的成品双色车灯配光镜被第二定模22的顶出机构顶出出模。
在第一动模旋转至与第二定模22相对应时,第二动模也旋转至与第一定模21相对应,因此,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22合模的同时第二动模与第一定模21也能够合模,这样,在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22合模注塑第二色注塑件12的同时,第二动模与第一定模21合模同步注塑了第一色注塑件11。
然后,再次通过旋转机构交换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的位置,合模进行注塑第二色注塑件12。
如此反复执行以上操作,不断注塑双色车灯配光镜。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第一定模与其中一个动模合模后即可进行注塑第一色注塑件,合模时,动模上的悬浮抽芯体被容纳进凹槽内,该悬浮抽芯体不参与第一色注塑件的注塑,使得第一定模具有足够的封料面;完成第一色注塑件的注塑后,该动模携带第一色注塑件旋转至与第二定模相对应并进行合模,合模过程中,第二定模的抵推部抵推悬浮抽芯体至注塑位置,从而形成与第二色注塑件相匹配的型腔,该悬浮抽芯体参与第二色注塑件的注塑过程,注塑完成后则形成了双色车灯配光镜;本实施例通过在动模上设置悬浮抽芯体,使得该注塑模具的结构更紧凑,模具尺寸也相应减小,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另外,悬浮抽芯体通过弹性件连接在动模的本体上,抵推部抵推时对弹性件进行压缩,开模后,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悬浮抽芯体自动复原,稳定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双色车灯配光镜的侧凹结构的下端比上端的长度长,若将悬浮抽芯体设置在定模侧,则悬浮抽芯体的运动行程会明显增加,因为此时悬浮抽芯体的行程是由侧凹结构的下端长度决定的,与上端无关,开模时,悬浮抽芯体需要抽芯的距离必需大于侧凹结构的下端长度,才能保证开模过程不被干涉。一方面随着抽芯动作行程增大,悬浮抽芯体结构运动的稳定性会降低;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注塑模具的结构与尺寸,增加模具成本。而本实施例将悬浮抽芯体设置在动模侧,只需要较小的行程即可实现脱倒扣,因为此时悬浮抽芯体的行程就是由侧凹结构的上端长度决定的,与下端无关,开模时,此时悬浮抽芯体需要抽芯的距离只需大于侧凹上端长度,即可保证开模过程不被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悬浮抽芯体的复原方向与双色车灯配光镜的出模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度;而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夹角的角度范围值为10-15度,都可实现抽芯脱倒扣。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用于注塑由第一色注塑件和第二色注塑件组成的双色车灯配光镜,该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定模和第二定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动模,每个所述动模包含本体和悬浮抽芯体,所述悬浮抽芯体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定模与任意的所述动模合模用于注塑所述第一色注塑件,该第一定模具有在合模时用于容纳所述悬浮抽芯体的凹槽,注塑完成后,所述第一色注塑件留在对应的所述动模上,
所述第二定模与携带所述第一色注塑件的所述动模合模用于注塑所述第二色注塑件,该第二定模在预定位置设有抵推部,在所述第二定模与所述动模进行合模过程中,所述抵推部抵推所述悬浮抽芯体至注塑位置,从而形成与所述第二色注塑件相匹配的型腔,所述第二色注塑件注塑完成后形成所述双色车灯配光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两个动模与注塑机床的旋转机构相连接,通过该旋转机构旋转带动所述两个动模同时在所述第一定模和所述第二定模之间进行位置交换,
将所述两个动模中的一个作为第一动模,另一个作为第二动模,
所述第一动模与所述第一定模相合模进行注塑所述第一色注塑件,该第一色注塑件在开模后停留在所述第一动模上,
通过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动模旋转至与所述第二定模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二动模与所述第一定模相对应,
所述第一动模与所述第二定模合模进行注塑所述第二色注塑件,同时,所述第二动模与所述第一定模合模同步进行注塑所述第一色注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第一动模与所述第二定模进行合模时,所述抵推部抵推所述悬浮抽芯体使得所述弹簧被压缩,直至所述悬浮抽芯体到达注塑位置,从而完成合模操作;
所述第一动模与所述第二定模进行开模时,所述悬浮抽芯体在所述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双色车灯配光镜在所述第一色注塑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色注塑件之间形成有侧凹结构,该侧凹结构的下端比上端长,
在所述第一动模与所述第二定模合模时,所述悬浮抽芯体被抵推至与所述第一色注塑件的底部相抵接,从而进行注塑所述第二色注塑件,
在所述第一动模与所述第二定模开模时,所述悬浮抽芯体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原,其复原方向与所述双色车灯配光镜的出模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使得所述悬浮抽芯体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原的同时从所述侧凹结构完成抽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15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凹槽设置在距离所述第一定模的型腔外的预设距离处,从而使所述动模与所述第一定模合模后的封料面具有一定的宽度。
CN201921440383.9U 2019-09-02 2019-09-02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Active CN210999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0383.9U CN210999819U (zh) 2019-09-02 2019-09-02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0383.9U CN210999819U (zh) 2019-09-02 2019-09-02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9819U true CN210999819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99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40383.9U Active CN210999819U (zh) 2019-09-02 2019-09-02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98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047A (zh) * 2019-09-02 2019-11-05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CN114683477A (zh) * 2020-12-30 2022-07-01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产品防冲融注塑模具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047A (zh) * 2019-09-02 2019-11-05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CN114683477A (zh) * 2020-12-30 2022-07-01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产品防冲融注塑模具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CN114683477B (zh) * 2020-12-30 2024-05-17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产品防冲融注塑模具系统及其注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99819U (zh)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CN214353958U (zh) 一种具有双重限位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10100613U (zh)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开模机构
KR102197381B1 (ko) 런너 자동 분리형 용기입구측 사출금형
CN107891581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3650227B (zh) 一种带活动弹针的双色模具
CN113910531B (zh) 一种细长电镀饰条预变形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CN210758812U (zh) 一种汽车前灯双色注塑模具
CN210174071U (zh) 后模隧道行位前置的双色注塑模具
CN213860419U (zh) 行位延时开模的注塑模具
CN213245151U (zh) 一种汽车导航面壳体模具
CN211221746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CN112549438B (zh) 一种油箱加油口罩双色注塑成型模具
CN213564134U (zh) 一体式气密粉盒的注塑模具及粉盒
CN217891718U (zh) 一种带倒扣的注塑模具
CN216032075U (zh) 单模异型双色注塑模具
CN216782484U (zh) 塑件侧面深槽成型机构
CN217704518U (zh) 具有内抽芯的旋转抽芯结构
CN219256335U (zh) 一种模具抽芯机构
CN110406047A (zh) 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CN211279519U (zh) 电饭煲锁盖片假三板模具
CN212171084U (zh) 一种双色旋转模具
CN111113820A (zh) 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
CN211917512U (zh) 一种后模移动的双色注塑模具
CN216182422U (zh) 一种汽车车灯壳的模具抽芯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