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9809U -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9809U
CN210999809U CN201921830018.9U CN201921830018U CN210999809U CN 210999809 U CN210999809 U CN 210999809U CN 201921830018 U CN201921830018 U CN 201921830018U CN 210999809 U CN210999809 U CN 210999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p
hot
hot nozzle
thermal conductivity
nozz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00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象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00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9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9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9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所述热嘴组件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热嘴、阀针、及部分位于所述热嘴内侧的嘴尖装置,所述热嘴定义了第一流道,所述嘴尖装置定义了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的第二流道和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的浇口,所述阀针沿纵轴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浇口,其中,所述嘴尖装置包括与所述热嘴相接触的上嘴尖和定义了所述浇口的下嘴尖,所述下嘴尖的硬度大于所述上嘴尖的硬度,且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小于所述上嘴尖的热导率。本实用新型使得嘴尖装置既保证了导热性、又更加耐磨且不易变形。

Description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注塑行业普遍采用的注塑模具为热流道注塑模具,较普通模具而言,通过热流道系统注塑的塑胶产品质量更高,且热流道系统具有节约原料,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热嘴组件通常包括热嘴、设于热嘴内的嘴尖及阀针,阀针可被驱动地在热嘴和嘴尖构成的流道内往复运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嘴尖上形成的浇口,进行注胶或停止注胶,在阀针的移动过程中会撞击嘴尖,嘴尖通常采用导热性好的材质,以使得熔融材料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从而确保熔融材料的流动性。但由于导热性好的材料,硬度都较低,不耐磨损,且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使得嘴尖装置既保证了导热性、又更加耐磨且不易变形。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嘴组件,所述热嘴组件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热嘴、阀针、及部分位于所述热嘴内侧的嘴尖装置,所述热嘴定义了第一流道,所述嘴尖装置定义了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的第二流道和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的浇口,所述阀针沿纵轴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浇口,其中,
所述嘴尖装置包括与所述热嘴相接触的上嘴尖和定义了所述浇口的下嘴尖,所述下嘴尖的硬度大于所述上嘴尖的硬度,且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小于所述上嘴尖的热导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嘴尖装置还包括外嘴尖,部分所述外嘴尖包覆于所述上嘴尖的部分外周,且部分所述外嘴尖包覆于所述下嘴尖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外嘴尖的热导率大于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周向上,部分所述外嘴尖位于所述热嘴和所述上嘴尖之间,且部分所述外嘴尖位于所述热嘴和所述下嘴尖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上嘴尖与所述热嘴相抵接,所述下嘴尖与所述上嘴尖相抵接,且所述外嘴尖与所述上嘴尖和所述下嘴尖均相抵接,所述外嘴尖相对于所述热嘴固定不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嘴组件还包括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于所述热嘴的内侧的压帽,且在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压帽与所述外嘴尖相抵接,以将所述嘴尖装置固定于所述热嘴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嘴尖的末端突出于所述外嘴尖的末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嘴尖的材质为钨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嘴组件包括包覆于所述下嘴尖的末端外周和所述外嘴尖的末端外周的隔热套,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和所述外嘴尖的热导率均大于所述隔热套的热导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用于浇注熔融状态的塑料的热嘴组件,所述热嘴组件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热嘴、阀针、及部分位于所述热嘴内侧的嘴尖装置,所述热流道系统还包括驱动所述阀针沿纵轴线往复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热嘴定义了第一流道,所述嘴尖装置定义了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的第二流道和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的浇口,所述阀针可被驱动地在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沿纵轴线的延伸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浇口,其中,
所述嘴尖装置包括与所述热嘴相接触的上嘴尖和定义了所述浇口的下嘴尖,所述下嘴尖的硬度大于所述上嘴尖的硬度,且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小于所述上嘴尖的热导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嘴尖装置还包括外嘴尖,部分所述外嘴尖包覆于所述上嘴尖的部分外周,且部分所述外嘴尖包覆于所述下嘴尖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外嘴尖的热导率大于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嘴尖装置设置为上嘴尖和下嘴尖两部分,所述下嘴尖的硬度大于所述上嘴尖的硬度,且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小于所述上嘴尖的热导率。从而上嘴尖进行热传递,保证了熔融材料的温度,阀针向下移动时撞击下嘴尖,下嘴尖的硬度较大,更加耐磨且不易变形。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嘴组件使得嘴尖装置既保证了导热性、又更加耐磨且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热嘴组件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热嘴组件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此时去除阀针;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底”、“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以热嘴组件处于正常安装状态为参照,而并不是指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热嘴组件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热流道系统包括热嘴组件、温控箱以及至少形成于热嘴组件中的热流道,通过对注胶材料加热和温控的手段,将熔融状态的塑料依次经热嘴组件后浇注到模具的型腔中,避免浇注系统凝料的形成。
具体的,热嘴组件用于浇注熔融状态的塑料,热嘴组件包括沿纵轴线24延伸的热嘴12、阀针14、及部分位于热嘴12内侧的嘴尖装置16,热流道系统还包括驱动阀针14沿纵轴线24往复移动的驱动单元(未图示),热嘴12和嘴尖装置16均设置为中空结构,热嘴12定义了第一流道18,嘴尖装置16定义了与第一流道18相连通的第二流道20和与第二流道20相连通的浇口22,阀针14可被驱动地在第一流道18和第二流道20内沿纵轴线24的延伸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浇口22。
在本实施例中,热嘴组件具有中轴线,为清楚地表达本申请内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大致参照热嘴组件中热流道的上下游,由热流道上游沿中轴线指向下游的方向定义为“下”,反之定义为“上”。注塑材料首先进入到热嘴12定义的第一流道18、再向下流入到第二流道20,最后从浇口22流出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进行浇注。当停止浇注时,驱动阀针14使其向下移动以关闭浇口22。本优选实施例中,浇口22与第一流道18和第二流道20共轴线设置。当然,浇口22的延伸轴线也可以设置成与第一流道18和第二流道20的延伸轴线之间成一定夹角,此时,浇口22可设置成一个,也可设置成两个或两个以上。
进一步的,嘴尖装置16包括与热嘴12相接触的上嘴尖26和定义了浇口22的下嘴尖28,下嘴尖28的硬度大于上嘴尖26的硬度,且下嘴尖28的热导率小于上嘴尖26的热导率。上嘴尖26定义了部分第二流道20,下嘴尖28定义了部分第二流道20,熔融的注塑材料从第一流道18流出时,先进入到上嘴尖26的内部,再流入到下嘴尖28的内部,最后通过浇口22流出。
本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嘴尖装置16设置为上嘴尖26和下嘴尖28两部分,下嘴尖28的硬度大于上嘴尖26的硬度,且下嘴尖28的热导率小于上嘴尖26的热导率。从而上嘴尖26进行热传递,保证了熔融材料的温度,阀针14向下移动时撞击下嘴尖28,下嘴尖28的硬度较大,更加耐磨且不易变形。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嘴组件使得嘴尖装置16既保证了导热性、又更加耐磨且不易变形。
为进一步提高嘴尖装置16的热传递,更加保证注塑材料的熔融温度,使得注塑材料的流动性更好。嘴尖装置16还包括外嘴尖30,部分外嘴尖30包覆于上嘴尖26的部分外周,且部分外嘴尖30包覆于下嘴尖28的至少部分外周,外嘴尖30的热导率大于下嘴尖28的热导率。在周向上,外嘴尖30的部分内侧与上嘴尖26的部分外侧相贴合,外嘴尖30的部分内侧与下嘴尖28的至少部分外侧相贴合,从而外嘴尖30将热嘴12的热量传递到上嘴尖26和下嘴尖28,最终传递到注塑材料。
另外,在周向上,部分外嘴尖30位于热嘴12和上嘴尖26之间,且部分外嘴尖30位于热嘴12和下嘴尖28之间。
在纵轴线24的延伸方向上,上嘴尖26与热嘴12相抵接,下嘴尖28与上嘴尖26相抵接,且外嘴尖30与上嘴尖26和下嘴尖28均相抵接,外嘴尖30相对于热嘴12固定不动。具体的,上嘴尖26包括与下嘴尖28相抵接的下端部和在周向上突出于下端部的上端部,外嘴尖30与上端部相抵接。外嘴尖30还具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内凸台32,第一内凸台32也与下端部相抵接。进一步的,外嘴尖30还具有向内延伸的第二内凸台34,下嘴尖28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外凸台36,第二内凸台34与第一外凸台36相抵接,从而在轴向上限制下嘴尖28的移动。
本优选实施例中,下嘴尖28采用材质较硬的钨钢,当然,下嘴尖28也可采用其它类材质较硬的材料。上嘴尖26和外嘴尖30采用导热性较好的铜,当然,上嘴尖26和外嘴尖30也可以采用导热性较好的其它材质。另外,上嘴尖26和外嘴尖30的材质可以设计成相同,上嘴尖26和外嘴尖30的材质也可以设计成不相同。
热嘴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热嘴12的压帽38,本优选实施例中,压帽38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于热嘴12的内侧,且在纵轴线24的延伸方向上,压帽38与外嘴尖30相抵接,以将嘴尖装置16固定于热嘴12的内侧。具体的,在周向上,外嘴尖30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凸台40,压帽38具有向内延伸的第三内凸台42,第三内凸台42与第二外凸台40相抵接,从而在轴向上限制外嘴尖30的移动。压帽38通常采用W302磨具钢,当然,压帽38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压帽38为了实现将嘴尖装置16固定于热嘴12。
另外,下嘴尖28的末端突出于外嘴尖30的末端。且下嘴尖28的末端和外嘴尖30的末端均设置为与纵轴线24成一定角度的锥面,进一步的,下嘴尖28的末端和纵轴线24之间所成的倾斜角度与外嘴尖30的末端和纵轴线24之间所成的倾斜角度相同。在纵轴线24的延伸方向上,下嘴尖28的末端和外嘴尖30的末端均突出于压帽38。
热嘴组件包括包覆于下嘴尖28的末端外周和外嘴尖30的末端外周的隔热套44,下嘴尖28的热导率和外嘴尖30的热导率均大于隔热套44的热导率。隔热套44通常为塑料件,压紧于下嘴尖28和外嘴尖30的末端外侧。隔热套44用于减少传递到模具的热量。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嘴组件,所述热嘴组件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热嘴、阀针、及部分位于所述热嘴内侧的嘴尖装置,所述热嘴具有第一流道,所述嘴尖装置具有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的第二流道和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的浇口,所述阀针沿纵轴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浇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嘴尖装置包括与所述热嘴相接触的上嘴尖和定义了所述浇口的下嘴尖,所述下嘴尖的硬度大于所述上嘴尖的硬度,且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小于所述上嘴尖的热导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嘴尖装置还包括外嘴尖,部分所述外嘴尖包覆于所述上嘴尖的部分外周,且部分所述外嘴尖包覆于所述下嘴尖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外嘴尖的热导率大于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周向上,部分所述外嘴尖位于所述热嘴和所述上嘴尖之间,且部分所述外嘴尖位于所述热嘴和所述下嘴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上嘴尖与所述热嘴相抵接,所述下嘴尖与所述上嘴尖相抵接,且所述外嘴尖与所述上嘴尖和所述下嘴尖均相抵接,所述外嘴尖相对于所述热嘴固定不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组件还包括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于所述热嘴的内侧的压帽,且在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压帽与所述外嘴尖相抵接,以将所述嘴尖装置固定于所述热嘴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嘴尖的末端突出于所述外嘴尖的末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嘴尖的材质为钨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组件包括包覆于所述下嘴尖的末端外周和所述外嘴尖的末端外周的隔热套,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和所述外嘴尖的热导率均大于所述隔热套的热导率。
9.一种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用于浇注熔融状态的塑料的热嘴组件,所述热嘴组件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热嘴、阀针、及部分位于所述热嘴内侧的嘴尖装置,所述热流道系统还包括驱动所述阀针沿纵轴线往复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热嘴具有第一流道,所述嘴尖装置具有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的第二流道和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的浇口,所述阀针可被驱动地在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沿纵轴线的延伸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浇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嘴尖装置包括与所述热嘴相接触的上嘴尖和定义了所述浇口的下嘴尖,所述下嘴尖的硬度大于所述上嘴尖的硬度,且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小于所述上嘴尖的热导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嘴尖装置还包括外嘴尖,部分所述外嘴尖包覆于所述上嘴尖的部分外周,且部分所述外嘴尖包覆于所述下嘴尖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外嘴尖的热导率大于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
CN201921830018.9U 2019-10-29 2019-10-29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Active CN210999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0018.9U CN210999809U (zh) 2019-10-29 2019-10-29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0018.9U CN210999809U (zh) 2019-10-29 2019-10-29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9809U true CN210999809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99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0018.9U Active CN210999809U (zh) 2019-10-29 2019-10-29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9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10155A (en) Internally heated nozzle and molding method
CN210999809U (zh)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CN105965790A (zh) 无流道死角整体式热流道
MXPA03005761A (es) Molde de inyeccion que tinene molde de corredera caliente.
CN112895334A (zh)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CN110722746A (zh)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CN214687727U (zh)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CN206999522U (zh) 一种多咀芯侧胶口热流道系统
CN207432680U (zh) 一种新型热嘴嘴尖
CN103395173B (zh) 一种基于三瓣式进胶的pp大输液瓶瓶坯模具
CN110539451A (zh) 线扣注塑模具
CN216267379U (zh)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CN212331710U (zh) 一种热嘴组件及热流道模具
CN211389968U (zh) 一种具有热流道系统的注塑模具
CN108748891B (zh) 嘴尖、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CN210705819U (zh)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CN114043678A (zh) 热嘴组件、热流道系统及热嘴组件的装配方法
CN211440968U (zh) 一种并排式密集点胶热咀及针阀热咀
CN218965923U (zh) 一种双定位高精度的一分八热流道浇注系统
CN210011263U (zh) 一种新型导向热嘴嘴尖及热流道系统
CN208978181U (zh) 一种截流式热嘴管
CN212948948U (zh) 一种针阀式喷嘴
CN207578909U (zh) 深腔产品专用开放式点胶口喷嘴
CN210634047U (zh) 一种阀针热流道模具
CN210733124U (zh) 单点针阀式热流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