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40644U - 插秧机和车桥 - Google Patents

插秧机和车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40644U
CN210840644U CN201920858631.5U CN201920858631U CN210840644U CN 210840644 U CN210840644 U CN 210840644U CN 201920858631 U CN201920858631 U CN 201920858631U CN 210840644 U CN210840644 U CN 210840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axle housing
partial
protrusion
rice transpla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86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锋
王佳斌
吴迪
姚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86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40644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6303 priority patent/WO202024409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40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40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插秧机和车桥,其中所述车桥包括一车桥壳体和一轴向轴承,其中所述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和一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被套接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形成一车桥容纳腔,其中所述轴向轴承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并且所述轴向轴承具有一顶面和一底面,所述轴向轴承的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位于轴向方向,所述轴向轴承在轴向方向支撑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

Description

插秧机和车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到插秧机和车桥。
背景技术
对于农机来说,尤其是对于插秧机而言,由于其作业区域通过是在泥水混合物中,在行驶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较大的阻力,特别是在转向时,所述插秧机的转向机构将受到较大的阻力。
具体地说,所述插秧机大部分时间都在水田内作业,相对于硬地作业而言,在水田内作业容易陷入到泥中,因此所述插秧机往往需要提供一较大的驱动力以使得自身能够较为顺畅地在水田内行走,这对于所述插秧机的行走机构而言,需要承受较大的扭转力。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所述插秧机的转向机构因为磨损而使得所述转向机构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所述农户可能会发现所述插秧机在转向时需要提供更大的驱动力。也就是说,操控所述插秧机进行转向将变得比较困难。
举例说明,所述插秧机在转向时通过一第一部件和一第二部件的相对转动以进行转向,第一部件被固定所述插秧机的车架,第二部件被连接于车轮,在需要转向时,所述第二部件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转向以带动所述车轮转动,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磨损并且随着时间延长,由于磨损使得所述第一部件或者所述第二部件的长度缩小,从而不利于整个所述插秧机进行转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插秧机和车桥,其中所述插秧机的转向操控较为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插秧机和车桥,其中所述插秧机的车桥在转向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可以被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插秧机和车桥,其中所述插秧机的车桥在转向过程中的磨损可以被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插秧机和车桥,其中所述插秧机的车桥的使用寿命可以被延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插秧机和车桥,其中所述插秧机的车桥能够在变速箱和车轮之间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插秧机和车桥,其中所述插秧机的车桥的车桥壳体包括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和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车桥传动组件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车桥,其包括:
一车桥壳体,其中所述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和一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被套接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形成一车桥容纳腔;和
一轴向轴承,其中所述轴向轴承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并且所述轴向轴承具有一顶面和一底面,所述轴向轴承的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位于轴向方向,所述轴向轴承在轴向方向支撑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和一支撑台,其中所述支撑台自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朝向所述车桥容纳腔凸出延伸而成,其中所述轴向轴承位于所述支撑台和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和一支撑台,其中所述支撑台自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朝向所述车桥容纳腔凸出延伸而成,其中所述轴向轴承位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台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台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车桥进一步包括一车桥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包括一车桥传动轴、一第一传动齿轮和一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车桥传动轴的两端,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阻挡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凸起、一第二凸起以及一限位腔,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限位腔位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以及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被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阻挡,位于所述限位腔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起是一环状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用于安装一转向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车桥壳体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车桥转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外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车桥转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车桥转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小型高速插秧机,其包括:
一车架,其中所述车架包括一底盘架和上述的至少一车桥,其中所述车桥被设置为自所述底盘架朝下延伸而成,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连接于所述底盘架;
一行走装置,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四个车轮,并且至少一个所述车轮通过所述车桥被安装于所述底盘架;
一插秧作业装置,其中所述插秧作业装置被安装于所述底盘架;以及
一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和所述插秧作业装置被分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动力单元和一动力传输单元,其中所述动力单元产生的动力通过所述动力传输单元被分别传输至所述车轮和所述插秧作业装置,被安装于所述车桥的所述车轮的通过所述车桥传动组件的传输获得来自于所述发动机的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动力单元包括一发动机和一变速箱,其中所述发动机的至少部分通过被传输至所述变速箱,其中所述变速箱通过所述车桥的所述车桥组件朝向被安装于所述车桥的所述车轮输出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车桥的数目是二,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底盘架的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变速箱位于两个所述车桥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小型高速插秧机进一步包括一转向机构,其中所述转向机构进一步包括一转向动力源和一转向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转向传动组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向动力源,其中所述车桥的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被可驱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向传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动力单元进一步包括一发电机,其中所述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被分别传输至所述变速箱和所述发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插秧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插秧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插秧机的爆炸示意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插秧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插秧机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插秧机的关于车桥的剖视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插秧机的关于车桥的剖视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插秧机的关于车桥的局部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插秧机的关于车桥的局部示意图。
图6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插秧机的关于车桥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附图1至附图6C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插秧机 1被阐明。
所述插秧机1可以被应用于可操作空间较小的环境中,比如说大棚内,梯田,或者是农田面积较小的区域。所述插秧机1可以是一小型化高速插秧机。
具体地说,所述插秧机1包括一车架10、一行走装置20、一插秧作业装置 30、一控制装置40以及一驱动装置50,其中所述行走装置20、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所述控制装置40以及所述驱动装置50分别被设置于所述车架10。
所述车架10包括一底盘架11和多个车桥12,其中所述车桥12可以包括两个前桥和两个后桥,其中两个所述前桥分别位于所述底盘架11的前部,两个所述后桥分别位于所述底盘架11的后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装置20被实施为四个车轮21,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仅为举例说明,所述行走装置20可以采用其他的行走方式,比如说履带式的行走方式。四个车轮21被分别安装于所述前桥12和所述后桥13。所述行走装置20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带动所述车架10移动,所述车架 10被支撑于所述行走装置20。
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用于插秧作业,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被安装于所述车架10,并且位于所述车架10的前部或者是后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被安装于所述车架10的后部,当所述行走装置20带动所述车架10前进时,位于所述车架10后部的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能够在所述车架10后方进行插秧作业。
所述驱动装置50能够为所述行走装置20和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分别提供动力。
所述行走装置20和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被分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40,所述控制装置40可以控制所述行走装置20的行走方向和行走速度,所述控制装置40可以控制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的插秧方向和插秧速度。
具体地说,所述控制装置40包括一控制中心41和一转向机构42,其中所述转向机构42用于控制所述行走装置20的转向,所述转向机构42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控制中心41。所述控制中心41可以接收指令并且基于接收到的指令控制所述转向机构42,从而控制所述行走装置的转向。
所述转向机构42包括一转向传动组件421和一转向动力源422,其中所述转向传动组件421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向动力源422,所述转向传动组件421 被安装于所述车桥12,以带动至少部分所述车桥12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连接于所述车桥12的所述行走装置20的朝向改变。
具体地说,所述车桥12包括一车桥壳体121和一车桥传动组件122,其中所述车桥壳体121具有一车桥容纳腔1210,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1210。
所述车桥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50,所述车桥1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行走装置20的所述车轮21,所述车桥12能够将来自于所述驱动装置50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行走装置20的所述车轮21。
详细地说,所述驱动装置50包括一动力单元51、一动力分配单元52和一动力传输单元53,其中所述动力单元51产生的动力经过所述动力分配单元53的分配后通过所述动力传输单元53被分别传递给所述行走装置20和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
所述动力单元51包括一发动机511和一变速箱512,其中所述发动机511产生的动力的至少部分被传递至所述变速箱512,其中所述变速箱512的一变速箱输出轴输出动力至所述车桥12的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然后通过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将动力传递至所述行走装置20的所述车轮21。
进一步地,着重参考附图5A至附图6C,所述车桥壳体121包括一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一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 形成所述车桥容纳腔1210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形成所述车桥容纳腔1210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被连通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
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被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并且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
更加具体地说,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被固定安装于所述车架10的所述底盘架11,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 并且所述行走装置20的所述车轮21被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被容纳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形成的所述车桥容纳腔1210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形成一支撑台1213,当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 1212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被抵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支撑台1213以使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 被支撑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
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被分别容纳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当需要所述行走装置20行走时,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 被驱动以转动。当需要转向时,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被驱动以转动。
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连接处而言,将较为容易被磨损。
具体地说,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具有一端面,其中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所述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形成所述支撑台1213 以使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被相互支撑。
一方面,对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而言,其需要承受所述车架、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以及所述驱动装置50等重力,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 将沿着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所述端面左右移动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在转向时,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转动,从而产生另一个方面的摩擦力,这使得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 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的连接处将较为容易发生磨损。
进一步地,对于前一种情况而言,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所述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支撑台1213左右移动将会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壳体1212的长度减小,使得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厚度降低。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连接处的形状结构可以不限制于所述支撑台1213和所述端面之间的接触。此处仅为举例说明。
但是不论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连接端部的结构和形状的变化如何,两者之间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或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连接端部将被磨损。
一方面对于所述插秧机1的正常行驶可能造成影响,比如说一个所述前桥和另一个所述前桥的磨损状态并不一致导致需要对于所述插秧机1在行驶过程中两个所述前轮无法协调行走,另一方面,对于所述插秧机1的转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能使得所述插秧机1难以进行转向。具体地说,所述插秧机1在转向时一方面需要克服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在端面方向的摩擦力,另一方面需要克服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在周向方向的摩擦力,也就是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内侧面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外侧面之间的摩擦力。由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在端面方向的磨损,使得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在端面方向的摩擦力增大啊,从而增大了转向的难度,对于农户来说,可能需要更大力地转动方向盘以实现转向,甚至是,无法实现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包括一车桥传动轴1221,所述车桥12进一步包括一轴向轴承123,所述车桥传动轴1221穿过所述轴向轴承123,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至少部分被套接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至少部分,其中所述轴向轴承123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连接处,以减少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之间的摩擦力,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起到了缓冲作用。
具体地说,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具有一第一连接面12111,所述第二部分壳体1212具有一第二连接面12121,当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被套接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如果没有所述轴向轴承123,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第一连接面12111将在轴向方向抵于第二连接面12121。所述轴向轴承123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 1212之间,并且所述轴向轴承123的一顶面1231抵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 1211的所述第一连接面12111,所述轴向轴承123的一底面1232抵于所述第二部分壳体1212的所述第二连接面12121。也就是说,所述轴向轴承123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并且主要在轴向方向受力。所述轴向轴承123的所述顶面1231和所述底面1232被相对设置,位于一轴向方向。
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包括一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和一支撑台1213,其中所述支撑台1213自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朝向所述车桥容纳腔1210凸出延伸而成。所述支撑台1213可以是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的内壁朝内凸出形成所述支撑台1213。所述支撑台1213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的内壁。所述支撑台1213也可以是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比如说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可以通过焊接、卡合等方式,此处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于本实用新型造成限制。
所述支撑台1213具有一顶面12131和一底面12132,其中所述支撑台1213 的所述顶面12131和所述底面12132被相对设置,并且位于一轴向方向。所述支撑台1213的所述底面12132为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第一连接面 12111。
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具有一顶面,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所述顶面是所述第二连接面12121。
所述轴向轴承123位于所述支撑台1213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之间,详细地说,所述轴向轴承123位于所述支撑台1213的所述底面12132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所述顶面之间。所述轴向轴承123的所述顶面1231抵于所述支撑台1213的所述底面12132,所述轴向轴承123的所述底面1232抵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所述顶面。
更具体地说,所述轴向轴承123包括一上轴承盖、多个滚体以及一下轴承盖,其中所述滚体位于所述上轴承盖和所述下轴承盖之间,所述上轴承盖和所述滚子可以相对转动,所述下轴承盖和所述滚子相对转动。
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进一步包括一第一传动齿轮1222和一第二传动齿轮 1223,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23被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桥传动轴1221的两端,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被可驱动以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变速箱512的变速箱输出轴,所述车轮21的所述输入轴被可驱动以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23。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位于所述车桥壳体121的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 1211,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23位于所述车桥壳体121的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 1212。所述轴向轴承123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23 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朝内凸出形成环状的所述支撑台121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和所述轴向轴承123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台1213两侧。
当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伸入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形成的所述车桥容纳腔1210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所述端面抵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至少部分,从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被支撑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
所述轴向轴承123位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支撑台1213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所述端面之间。
所述轴向轴承123的所述上轴承盖贴合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支撑台1213的一端面,所述轴向轴承123的所述下轴承盖贴合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所述端面。
当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相对移动时,所述轴向轴承123能够削弱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之间的摩擦力。具体地说,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相对移动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体现在所述轴向轴承123的所述滚体和所述上轴承盖以及所述下轴承盖的之间的摩擦力,而所述轴向轴承 123由于其特有的结构本身摩擦力较小。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被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 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并且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可以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起到限位作用,以避免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在重力作用下自然脱出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
具体地说,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的所述车桥传动轴1221的两端分别被安装有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23,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 1222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23的横截面分别大于所述车桥传动轴1221的横截面。
所述车桥传动轴1221可以伸入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然后分别安装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23 于所述车桥传动轴1221的两端。
所述车桥壳体12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凸起1214,其中所述第一凸起1214位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并且位于所述车桥容纳腔1210。
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朝内凸出形成一所述第一凸起1214,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内径但是大于所述第一凸起1214对应的内径,因此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无法完全通过所述第一凸起1214以朝下运动。
所述车桥壳体121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凸起1215,其中所述第二凸起1215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并且位于所述车桥容纳腔1210。
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朝内凸出形成一所述第二凸起1215,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23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内径但是大于所述第二凸起1215对应的内径,因此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23无法完全通过所述第二凸起1215以朝上运动。
所述第一凸起1214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内壁,所述第二凸起1215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内壁,一限位腔 12100位于所述第一凸起1214、所述第二凸起1215、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 以及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3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23分别被所述第一凸起1214和所述第二凸起1215阻挡,位于所述限位腔12100两侧。
因此,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可以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起到限位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凸起1214和所述第二凸起1215分别可以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凸起1214和所述第二凸起1215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比如说通过卡合、焊接等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凸起1214可以当作所述支撑台,以使所述轴向轴承123抵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1214和所述第二凸起1215分别是一环状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车桥12包括多个径向轴承124,其中所述径向轴承124能够在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产生相对转动时起到导向和减少摩擦的作用。
一个所述径向轴承124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第一凸起1214之间。这一所述径向轴承124支撑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第一凸起1214,并且能够降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22直接接触于所述第一凸起1214产生的摩擦。
至少一个所述径向轴承124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之间,用于减少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外壁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内壁直接接触的摩擦力,并且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在需要转向时,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 较为容易发生转动。
至少一个所述径向轴承124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和所述车桥传动轴1221之间,也就是说,一个所述径向轴承124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内壁和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之间。所述径向轴承124用于减少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之间的摩擦力,并且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在需要转向时,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相对于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较为容易发生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车桥壳体121的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朝外凸出形成一支撑座1216,其中所述转向机构42的所述转向传动组件421的至少部分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座1216,并且所述转向传动组件421可以带动所述支撑座1216转动,从而所述转向机构42的所述转向传动组件421可以带动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转动,进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相对于所述一部分车桥壳体 121发生转向。
所述转向传动组件421的转动方向可以不同,以使得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 1212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转向不同,从而所述插秧机可以朝左侧或者是朝右侧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轮21的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至少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至少部分的外径,也就是说,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伸入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轮21的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 1211输入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被安装于所述底盘架,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并且被可驱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
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包括一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和一所述支撑台1213,其中所述支撑台1213自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朝向所述车桥容纳腔 1210凸出延伸而成。所述支撑台1213可以是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也就是说,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的内壁朝内凸出形成所述支撑台 1213。所述支撑台1213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的内壁。所述支撑台 1213也可以是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比如说被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可以通过焊接、卡合等方式,此处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于本实用新型造成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凸起1215也可以当作所述支撑台,以使所述轴向轴承123可以抵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
所述支撑台1213具有一顶面12131,其中所述支撑台1213的所述顶面12131 为所述第二连接面12121。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底面是所述第一连接面12111。所述支撑台1213的所述顶面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底面面对面,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被支撑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 1212。
所述轴向轴承123位于所述支撑台1213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之间,详细地说,所述轴向轴承123位于所述支撑台1213的所述顶面12131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底面之间。所述轴向轴承123的所述顶面1231抵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的所述底面,所述轴向轴承123的所述底面1232抵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的所述支撑台1213的所述顶面1213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所述小型高速插秧机1的一车桥缓冲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车桥壳体121的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通过所述轴向轴承123被支撑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和
所述轴向轴承123在轴向方向转动以减小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1211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1212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车桥12分别位于所述变速箱512的两侧,并且所述变速箱512位于所述底盘架11前部。也就是说,所述变速箱512 分别被安装于两个所述前桥。所述变速箱512的动力输出轴向所述车桥12的所述车桥传动组件122输出动力,以将动力传递至被安装于所述车桥12的所述车轮21。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单元51包括一发电机513,其中所述发动机511的动力被所述动力分配单元52分配后分别传递至所述变速箱512和所述发电机513。所述行走装置20和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被分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变速箱512。所述转向机构42的所述转向动力源422被实施为一电机,所述发电机513产生的电能能够被所述转向机构42的所述转向动力源422所利用。
所述控制装置40包括所述控制中心41、所述转向机构42、一换挡机构43、一离合机构44、一升降控制机构45以及一制动机构,其中所述转向机构42、所述换挡机构43、所述离合机构44、所述升降控制机构45以及所述制动机构被分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控制中心41。基于所述控制中心41的控制指令,所述转向机构42、所述换挡机构43、所述离合机构44、所述升降控制机构45以及所述制动机构执行相应的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控制中心41的数目可以是多个,以对于所述转向机构 42、所述换挡机构43、所述离合机构44以及所述制动机构分别进行控制。也可以是,一个所述控制中心41同时控制所述转向机构42、所述换挡机构43、所述离合机构44、所述升降控制机构45以及所述制动机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此处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于本实用新型造成限制。
所述转向机构42位于所述变速箱512的后方,所述转向机构42和所述变速箱512被紧凑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前桥12之间。
所述换挡机构43位于所述变速箱512的后方。具体地说,所述换挡机构43 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变速箱512并且位于所述变速箱512的左侧。
所述离合机构44位于所述变速箱512的后方。具体地说,所述离合机构44 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变速箱512并且位于所述变速箱512的左侧。
所述升降控制机构45位于所述变速箱512的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输单元53包括一所述PTO动力传输轴531和至少一行走动力传输轴532,其中所述PTO动力传输轴531用于将来自于所述变速箱 512的动力传递至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所述行走动力传输轴532用于将来自于所述变速箱512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行走装置20。所述PTO动力传输轴531和所述行走动力传输轴532被分别连接于所述变速箱512。
所述PTO动力传输轴531和所述行走动力传输轴532分别被连接于所述变速箱512的对应的所述变速箱输出轴。可以是,所述PTO动力传输轴531被安装于所述变速箱512的一变速箱壳体的一第一部分变速箱壳体的一输出口。所述行走动力传输轴532被安装于所述变速箱壳体的一第二部分变速箱壳体的位于后侧的所述输出口。所述第一部分变速箱壳体和所述第二部分变速箱壳体分别位于左右两侧。
也就是说,所述PTO动力输出轴531可以和对应于所述变速箱512的向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传输动力的所述变速箱输出轴是同一个轴,也可以是分开两个动力轴。所述行走动力传输轴532可以和对应于所述变速箱512的向所述后轮传输动力的所述变速箱输出轴是同一个轴,也可以是分开两个轴。
对于向两个所述前轮传递动力的所述变速箱输出轴而言,可以是同一个轴,也可以是不同的两个轴,如果是不同的两个动力轴,优选地,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变速箱壳体的所述变速箱输出轴和被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变速箱壳体的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位于同一轴线。
所述PTO动力传输轴531和一所述行走动力传输轴532分别位于所述变速箱512后方,所述PTO动力传输轴531用于将来自于前方的所述变速箱512的动力传递至位于后方的所述插秧作业装置30。位于所述变速箱512后方的所述行走动力传输轴532用于将来自于前方的所述变速箱512的动力传递至后轮。所述 PTO动力传输轴531位于用于在所述变速箱512和所述后桥之间传动的所述行走动力传输轴532的左侧。
通过对于所述插秧机1的各个部件的位置布置和结构设计,所述插秧机1可以具有一较小的尺寸,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单次插秧4到7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69)

1.一车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车桥壳体,其中所述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和一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被套接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形成一车桥容纳腔;和
一轴向轴承,其中所述轴向轴承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并且所述轴向轴承具有一顶面和一底面,所述轴向轴承的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位于轴向方向,所述轴向轴承在轴向方向支撑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和一支撑台,其中所述支撑台自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朝向所述车桥容纳腔凸出延伸而成,其中所述轴向轴承位于所述支撑台和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和一支撑台,其中所述支撑台自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朝向所述车桥容纳腔凸出延伸而成,其中所述轴向轴承位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支撑台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支撑台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车桥进一步包括一车桥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包括一车桥传动轴、一第一传动齿轮和一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车桥传动轴的两端,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阻挡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凸起、一第二凸起以及一限位腔,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限位腔位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以及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被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阻挡,位于所述限位腔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第一凸起是一环状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用于安装一转向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座。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外壁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桥,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15.一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车架,其中所述车架包括一底盘架和至少一车桥,其中所述车桥包括:
一车桥壳体,其中所述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和一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被套接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形成一车桥容纳腔;和
一轴向轴承,其中所述轴向轴承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并且所述轴向轴承具有一顶面和一底面,所述轴向轴承的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位于轴向方向,所述轴向轴承在轴向方向支撑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其中所述车桥被设置为自所述底盘架朝下延伸而成,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连接于所述底盘架;
一行走装置,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四个车轮,并且至少一个所述车轮通过所述车桥被安装于所述底盘架;
一插秧作业装置,其中所述插秧作业装置被安装于所述底盘架;以及
一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和所述插秧作业装置被分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动力单元和一动力传输单元,其中所述动力单元产生的动力通过所述动力传输单元被分别传输至所述车轮和所述插秧作业装置,被安装于所述车桥的所述车轮的通过所述车桥的传输获得来自于所述动力单元的动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和一支撑台,其中所述支撑台自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朝向所述车桥容纳腔凸出延伸而成,其中所述轴向轴承位于所述支撑台和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和一支撑台,其中所述支撑台自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主体朝向所述车桥容纳腔凸出延伸而成,其中所述轴向轴承位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支撑台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支撑台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主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进一步包括一车桥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包括一车桥传动轴、一第一传动齿轮和一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车桥传动轴的两端,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进一步包括一车桥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包括一车桥传动轴、一第一传动齿轮和一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车桥传动轴的两端,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进一步包括一车桥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包括一车桥传动轴、一第一传动齿轮和一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车桥传动轴的两端,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进一步包括一车桥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包括一车桥传动轴、一第一传动齿轮和一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车桥传动轴的两端,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进一步包括一车桥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包括一车桥传动轴、一第一传动齿轮和一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车桥传动轴的两端,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被容纳于所述车桥容纳腔。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阻挡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阻挡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阻挡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阻挡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包括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阻挡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凸起、一第二凸起以及一限位腔,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限位腔位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以及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被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阻挡,位于所述限位腔两侧。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凸起、一第二凸起以及一限位腔,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限位腔位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以及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被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阻挡,位于所述限位腔两侧。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凸起、一第二凸起以及一限位腔,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限位腔位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以及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被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阻挡,位于所述限位腔两侧。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凸起、一第二凸起以及一限位腔,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限位腔位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以及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被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阻挡,位于所述限位腔两侧。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凸起、一第二凸起以及一限位腔,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凸起被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所述限位腔位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以及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被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阻挡,位于所述限位腔两侧。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第一凸起是一环状凸起。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第一凸起是一环状凸起。
3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第一凸起是一环状凸起。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第一凸起是一环状凸起。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第一凸起是一环状凸起。
4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用于安装一转向机构。
4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用于安装一转向机构。
4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用于安装一转向机构。
4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用于安装一转向机构。
4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用于安装一转向机构。
45.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座。
46.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座。
47.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座。
48.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座。
49.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壳体被支撑于所述支撑座。
5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外壁之间。
5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外壁之间。
5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外壁之间。
5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外壁之间。
5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的外壁之间。
5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5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5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5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5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6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6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6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6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64.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径向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径向轴承被安装于所述车桥传动轴和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之间。
65.根据权利要求15至64任一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一发动机和一变速箱,其中所述发动机的至少部分通过被传输至所述变速箱,其中所述变速箱通过所述车桥的所述车桥传动组件朝向被安装于所述车桥的所述车轮输出动力。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车桥的数目是二,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底盘架的前部。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变速箱位于两个所述车桥之间。
68.根据权利要求15至64任一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插秧机进一步包括一转向机构,其中所述转向机构进一步包括一转向动力源和一转向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转向传动组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向动力源,其中所述车桥的所述第二部分车桥壳体被可驱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车桥壳体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向传动组件。
69.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动力单元进一步包括一发电机,其中所述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被分别传输至所述变速箱和所述发电机。
CN201920858631.5U 2019-06-06 2019-06-06 插秧机和车桥 Active CN210840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8631.5U CN210840644U (zh) 2019-06-06 2019-06-06 插秧机和车桥
PCT/CN2019/106303 WO2020244090A1 (zh) 2019-06-06 2019-09-18 插秧机和车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8631.5U CN210840644U (zh) 2019-06-06 2019-06-06 插秧机和车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40644U true CN210840644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1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8631.5U Active CN210840644U (zh) 2019-06-06 2019-06-06 插秧机和车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406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9765A (zh) * 2019-06-06 2019-09-20 丰疆智能科技研究院(常州)有限公司 插秧机和车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9765A (zh) * 2019-06-06 2019-09-20 丰疆智能科技研究院(常州)有限公司 插秧机和车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7222B2 (en) Transaxle apparatus and four-wheel driving working vehicle using the apparatus
CN107791832A (zh) 车轮单元的联接复合行星传动装置
KR101383135B1 (ko) 트랜스미션
WO2012029953A1 (ja) 乗用型作業機の走行変速装置
WO2005118379A1 (en) Axle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KR100344896B1 (ko) 수전작업기
CN210840644U (zh) 插秧机和车桥
JP2009092169A (ja) 作業機の伝動ケース構造
JP5593449B2 (ja) トラクター
JP3497406B2 (ja) 水田作業機
CN212171924U (zh) 拖拉机和双输出单元
JP3497407B2 (ja) 水田作業機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20244090A1 (zh) 插秧机和车桥
CN110249765A (zh) 插秧机和车桥
KR101195206B1 (ko) 트랙터
JPH0251561B2 (zh)
JP4360042B2 (ja) 奇数条植え苗移植機
JPH10225220A (ja) 乗用移動農機
KR20220040326A (ko) 승용관리기의 조향장치
JP2523133Y2 (ja) 農用トラクタの前輸駆動装置
JPS6027732Y2 (ja) ミッドマウント型乗用田植機における操向用車輪の駆動部構造
JPH0321521A (ja) 農作業機
JP6210897B2 (ja) 水田作業機
JP2014193716A (ja) 田植機
JPH10225216A (ja) 乗用移動農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