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0796U -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0796U
CN210830796U CN201921614392.5U CN201921614392U CN210830796U CN 210830796 U CN210830796 U CN 210830796U CN 201921614392 U CN201921614392 U CN 201921614392U CN 210830796 U CN210830796 U CN 210830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pipeline
box body
body structur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43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倩茹
余祥亮
刘伟
刘晓华
曹诗定
韦彬
谢贞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143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0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0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0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桥梁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本实用新型将需要上桥的管线集合在该装置中,使得传统的管线过桥难的问题通过集成方式高效解决,施工时管廊侧板可兼做防撞护栏的外侧模板,浇筑混凝土后连成一体,既能节省模板,又能适当减少防撞护栏宽度;装置的侧板与防撞护栏共同受力,一起抵抗桥面行车过程中的车辆偶然撞击荷载,兼具防抛功能;侧向稳定性及行车安全性得到增强,无需设置中央防抛网。同时,装置的预制装配化生产效率高,节约工期,节省桥面空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管线的布置错综复杂,城市桥梁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管线上桥的问题,在实际应用工程中,现有的管线上桥处理方式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在没有设置人行道的桥梁中,通常用钢支架将其悬吊固定在桥梁翼缘板下方,将管线裸露在大众视野中,存在景观效果较差,结构利用效率较低的缺点。而对于设置人行道的桥梁,通常将管线埋设在人行道板下,但这种方式无形中增加了人行道的宽度和高度,浪费了一定的桥面空间,而且检修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管线上桥的问题,增加桥梁的空间利用率兼顾桥梁景观,目前亟需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管线上桥又不浪费桥面空间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其结构长度方向与桥梁的纵向方向保持一致;其包括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的箱体结构、人孔盖板、管线混凝土基座以及管线支架,所述箱体结构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方便管线安装检修的人孔,所述人孔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盖设在所述人孔上方;所述管线混凝土基座固定在所述箱体结构底板上,所述管线支架竖杆固定在所述箱体结构的侧板上,所述支架横杆与竖杆整体预制形成单个管线支架结构,并且,所述管线支架横杆的长边轴线方向与箱体底板平行、与桥梁横向方向一致;所述箱体结构的底板还开设有若干通风泄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结构包括底板、侧板以及顶板,所述底板、侧板以及顶板共同组成封闭的箱体结构,所述人孔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通风泄水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箱体结构采用工厂预制的施工工艺,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装到位。
进一步的,所述人孔沿顶板的长度方向每隔20m设置一个,所述人孔盖板采用钢板扣接的安装方式,形成可拆卸式人孔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泄水孔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每隔10m在靠近桥梁翼缘板边缘两外侧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管线支架由多根横杆及一根竖杆组成,且横杆的一端采用竖向均匀排布的方式,与该管线支架竖杆整体预制,共同组成一个管线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管线支架的竖杆通过高强螺栓与所述箱体结构的侧板连接;所述管线支架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每隔3m布设一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预制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可以将需要上桥的管线集合在该装置中,使得传统的管线过桥难的问题通过集成方式解决,施工时可兼做防撞护栏的外侧模板,浇筑混凝土后连成一体,既能节省模板,又能适当减少防撞护栏宽度;装置的侧板与防撞护栏共同受力,一起抵抗桥面行车过程中的车辆偶然撞击荷载,兼具防抛功能;侧向稳定性及行车安全性得到增强,无需设置中央防抛网。同时,装置的预制装配化生产效率高,节约工期,节省桥面空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有小型综合管廊装置的分幅桥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桥梁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桥梁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的管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幅桥梁及安装于其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该分幅桥梁包括位于两侧的翼缘板1,所述两翼缘板1相对设置,两者之间相距一定距离并形成桥梁中央分隔带10。两翼缘板1在靠近所述中央分隔带10的一侧均设置有桥梁防撞护栏2。小型综合管廊装置安装于两个桥梁防撞护栏2之间即中央分隔带10区域。
小型综合管廊装置整体的长度方向与桥梁纵向方向保持一致;其包括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的箱体结构、人孔盖板3、管线混凝土基座4以及管线支架5。
箱体结构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人孔6,以方便管线安装、维护和检修。人孔盖板3以可拆卸的方式盖设在人孔6上方。管线混凝土基座4固定在箱体结构的底板上,管线支架竖杆5b固定在箱体结构的侧板上,并且,管线支架横杆5a的长边轴线方向与箱体底板平行、与桥梁横向方向一致;箱体结构的底部还开设有若干通风泄水孔7。
具体的,上述箱体结构包括底板8a、侧板8b以及顶板8c。底板8a、侧板8b以及顶板8c共同组成封闭的箱体结构。人孔6设置在顶板8c上,通风泄水孔7设置在底板8a上;箱体结构采用工厂预制的施工工艺,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装到位。
人孔6沿顶板8c的长度方向每隔20m设置一个,人孔6盖板采用钢板扣接的安装方式,形成可拆卸式人孔盖板3。通风泄水孔7沿底板8a长度方向每隔10m在靠近桥梁翼缘板1边缘两外侧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直径为8cm。
请参见图4,所述每个管线支架5由多根横杆5a及一根竖杆5b组成,且横杆5a的一端采用竖向均匀排布的方式,与该管线支架竖杆5b整体预制,共同组成一个管线支架5。该管线支架5的支架竖杆5b通过高强螺栓与箱体结构的侧板8b连接;管线支架5沿侧板8b的长度方向每隔3m布设一道。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防撞护栏2后于箱体结构施工,防撞护栏2预留钢筋,待小型综合管廊装置完成施工后,再进行防撞护栏2的施工,管廊侧板可兼做防撞护栏2的外侧模板。优选的,两个桥梁防撞护栏2之间的空间尺寸与小型综合管廊装置的外形尺寸相匹配。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幅桥梁,并结合桥梁的特点,在桥梁中央分隔带上设置了预制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本实施可以将需要上桥的管线集合在该装置中,使得传统的管线过桥难的问题通过集成方式解决,施工时可兼做防撞护栏2的外侧模板,浇筑混凝土后连成一体,既能节省模板,又能适当减少防撞护栏2宽度;装置的侧板8b与防撞护栏2共同受力,一起抵抗桥面行车过程中的车辆偶然撞击荷载,兼具防抛功能;侧向稳定性及行车安全性得到增强,无需设置中央防抛网。同时,装置的预制装配化生产效率高,节约工期,节省桥面空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综合管廊装置整体长度方向与桥梁纵向保持一致;其包括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的箱体结构、人孔盖板、管线混凝土基座以及管线支架,所述箱体结构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方便管线安装检修的人孔,所述人孔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盖设在所述人孔上方;所述管线混凝土基座固定在所述箱体结构底板上,所述管线支架固定在所述箱体结构的侧板上,并且,所述管线支架包括横杆与竖杆,横杆的长边轴线方向与箱体底板平行、与桥梁横向方向一致,竖杆长边轴线方向与箱体底板垂直、与桥梁竖向方向一致;所述箱体结构底板还开设有若干通风泄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包括底板、侧板以及顶板,所述底板、侧板以及顶板共同组成封闭的箱体结构,所述人孔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通风泄水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箱体结构采用工厂预制的施工工艺,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装到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沿顶板的长度方向每隔20m设置一个,所述人孔盖板采用钢板扣接的安装方式,形成可拆卸式人孔盖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泄水孔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每隔10m在靠近桥梁翼缘板边缘两外侧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管线支架由多根横杆及一根竖杆组成,且横杆的一端采用竖向均匀排布的方式,与该管线支架竖杆整体预制,共同组成一个管线支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支架的竖杆通过高强螺栓与所述箱体结构的侧板连接;所述管线支架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每隔3m布设一道。
CN201921614392.5U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Active CN210830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4392.5U CN210830796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4392.5U CN210830796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0796U true CN210830796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4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4392.5U Active CN210830796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07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389A (zh) * 2019-09-25 2020-01-17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389A (zh) * 2019-09-25 2020-01-17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CN110701389B (zh) * 2019-09-25 2024-04-19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05405B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和公路桥梁的合建结构
CN107012887B (zh) 弧顶综合管廊分块预制拼装式节点
CN110629976A (zh) 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轨顶风道
CN210830796U (zh)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CN206768675U (zh) 一种公路三波梁钢护栏增高型防阻块
CN210216163U (zh) 一种自撑式悬臂模板支架体系
CN110701389A (zh)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上的小型综合管廊装置
CN210439081U (zh) 一种磁浮悬挂式平台
CN211141349U (zh) 一种轨排井龙门吊基础固定结构
CN213653175U (zh) 一种路面开挖施工的钢便桥结构
CN210561479U (zh) 一种用于地铁内置式泵房的板式道床结构
CN111395155A (zh) 一种多功能的分离式桥梁管线箱结构
CN210599100U (zh) 一种有砟隧道中心水沟检修井
CN212956095U (zh) 一种多功能的分离式桥梁管线箱结构
CN212670174U (zh) 一种组拼式预制道路
CN216428494U (zh) 一种排水装置
CN214330093U (zh) 一种钢结构板房防护棚
CN220521405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开发综合管廊构造
CN210430871U (zh) 一种轨道交通侧柱式电缆槽结构
CN220246638U (zh) 一种多孔漫水桥
CN220166980U (zh) 波纹钢明洞端墙
CN210946360U (zh) 一种平交口工字钢排水系统
CN220767727U (zh) 城市高架墩柱单元式模板
CN210737599U (zh) 一种地下综合空间单元结构
CN220318575U (zh) 一种与地铁上盖主体结构件相结合的塔吊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Unit 1205, block C, building 1, Xinghe legend Garden Phase III, Longtang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9 Tianbei 4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