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8876U - 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8876U
CN210788876U CN201921441491.8U CN201921441491U CN210788876U CN 210788876 U CN210788876 U CN 210788876U CN 201921441491 U CN201921441491 U CN 201921441491U CN 210788876 U CN210788876 U CN 210788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die holder
supporting seat
turnover
front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414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京川
马云龙
刘涛
梁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he Mould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he Mould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he Mould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he Mould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414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8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8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8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属于汽车零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上连接有压料芯,压料芯的周围设置有上修边刀,压料芯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工件的支撑座,支撑座与下模座固定连接,支撑座的外周固定连接有与上修边刀配合的下修边刀,下模座上设置有翻转出料结构,翻转出料结构包括翻转框、驱动件和托料板,翻转框水平设置,支撑座上开设有供翻转框嵌入的嵌入槽,以使翻转框位于工件的下方,驱动件与翻转框连接以驱动翻转框上下移动,托料板倾斜设置,位于支撑座的顶面,托料板与翻转框固定连接,达到实现工件自动下料,提高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配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车身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种各样的骨架件和板件通过焊接拼装而成。在轿车车身构造中,为了减小车体的碰撞变形,通常设计一些纵向的梁。在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中,前地板容易发生比较严重的起皱变形,造成前排座椅的移动,对后排乘员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增加前地板上纵梁,以增强前地板的强度。而前地板上纵梁工件在冲压成型后,需要通过修边模具对工件的边缘进行精确的切割。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 207308687 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修边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下模座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废料刀。废料刀的底侧设置有废料滑道,以承接所述废料刀切割下的废料,废料滑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上模座上固定设置有废料排出装置,废料排出装置朝向所述废料滑道,将所述废料刀切割下的废料抵压到所述废料滑道上。将待修边的工件放到废料刀的位置,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后对工件的边缘进行切除操作。切除的废料掉落到废料滑道上,经过废料滑道导出。
但是,该修边模具对工件完成修边操作后,当上模座上移一定高度离开下模座后,需要工人持续地将手伸入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将加工好的工件取下,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工作时间,影响了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达到实现工件自动下料,提高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上连接有压料芯,压料芯的周围设置有上修边刀,上修边刀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压料芯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工件的支撑座,支撑座与下模座固定连接,支撑座的外周固定连接有与上修边刀配合的下修边刀,下模座上设置有用于自动下料的翻转出料结构,翻转出料结构包括翻转框、驱动件和托料板,翻转框水平设置,支撑座上开设有供翻转框嵌入的嵌入槽,以使翻转框位于工件的下方,驱动件与翻转框连接以驱动翻转框上下移动,托料板倾斜设置,位于支撑座的顶面,托料板与翻转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放置到支撑座上,上模座下移,带动压料芯下移。在压料芯与支撑座的相互配合下将工件压紧,然后上模座继续下移,使上修边刀和下修边刀配合对工件的边缘进行切除。加工完成后,上模座首先带动上修边刀退走,此时压料芯仍然压紧工件,随后再带动压料芯退走,以防止上修边刀退走时工件发生移动,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
上模座退走后,驱动件驱动翻转框上移,翻转框上移带动托料板上移。而翻转框和托料板位于工件的下方,从而托着工件上移,在上移的过程中,由于托料板呈倾斜设置,工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托料板下滑,完成对工件的自动下料操作。不需要工人持续将手伸入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以取出工件,只需在下料处接收工件即可,节省人力和下料时间,从而提高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驱动件为第一氮气缸,第一氮气缸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下料方向的两侧,第一氮气缸与下模座固定连接,第一氮气缸的活塞杆与翻转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氮气缸具有弹力恒定的优点,推动翻转框上移时,能够提高翻转框和托料板的稳定性,减小工件在托料板上产生的晃动,减少工件从托料板的侧面掉落的情况,从而使工件能够顺利下料,提高下料的顺畅性,进而提高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对工件定位的限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对工件进行限位,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工件放到支撑座上待加工的位置,避免工件发生偏移,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同时,限位柱对工件进行限位,放置工件时不需要一直调整工件的位置,节省了调整工件的时间,提高模具加工工件的质量。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翻转框上连接有高度限位组件,高度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和连接杆,限位板位于托料板的底端并与下模座固定连接,限位板上开设有竖直的限位孔,限位孔的顶端高于限位柱的顶端,连接杆穿过限位孔后与翻转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框带动托料板和工件上移,当连接杆与限位孔的顶部抵接,由于限位孔的顶端高于限位柱的顶端,则此时工件与限位柱脱离,工件能够沿托料板下滑完成下料。限位孔能够对翻转框上移的距离进行限制,减少翻转框上移和下降所用的时间,从而减小下料时间,进而提高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氮气缸的活塞杆与翻转框铰接,铰接轴的长度方向和工件下料方向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氮气缸驱动翻转框上移,当连接杆与限位孔的顶端抵接时,第一氮气缸继续向上推动翻转框,翻转框沿铰接轴转动,此时翻转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继续向上移动,使翻转框处于倾斜状态。同时增加托料板的倾斜角度,提高工件从托料板上滑落的速度,进一步减少下料时间,提高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压料芯与上模座之间连接有第二氮气缸,第二氮气缸与上模座固定连接,第二氮气缸的活塞杆与压料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座下移带动压料芯和上修边刀下移,下移至压料芯与工件抵接时,上模座继续下移,此时,第二氮气缸被压缩,使压料芯将工件压紧后,上修边刀与下修边刀配合对工件的边缘进行切除,能够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加工结束后,上模座上移,首先带动上修边刀上移,此时压料芯仍然压紧工件,然后压料芯再随上模座退走,避免在上修边刀退走过程中,工件发生移动,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下模座上设置有废料滑道,废料滑道位于上修边刀的正下方,废料滑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除的废料沿废料滑道直接滑走,避免废料留在下模座上,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同时,不需要工人对切除的废料进行清理,节省人力。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支撑座、压料芯、上修边刀和下修边刀分别设置有两组,以同时对两个工件进行加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压料芯、上修边刀和下修边刀分别设置有两组,能够同时对两份工件进行边缘切除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修边加工结束后,翻转框能够同时对两份工件进行翻转顶出下料,进一步提高了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翻转出料结构,待工件加工结束后,翻转框在驱动件的作用下上移将工件顶出,然后沿倾斜的托料板下滑完成对工件的自动下料,节省人力和下料时间,能够提高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
2、第一氮气缸与翻转框铰接,且设置高度限位组件,能够使翻转框上移将工件顶出后,发生倾斜,以增加托料板的倾斜角度,提高工件从托料板上下滑的速度,减少下料时间,提高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
3、支撑座、压料芯、上修边刀和下修边刀分别设置有两组,能够同时对两份工件进行边缘切除操作。修边加工结束后,翻转框能够同时对两份工件进行翻转顶出下料,进一步提高了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旨在显示压料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旨在显示支撑板、嵌入槽和废料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隐藏上模座旨在清楚显示压料芯与第二氮气缸;
图5是旨在显示翻转出料结构和高度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模座;11、压料芯;111、第二氮气缸;12、上修边刀;2、下模座;21、支撑座;211、限位柱;212、嵌入槽;22、下修边刀;23、废料滑道;3、翻转出料结构;31、翻转框;311、横杆;312、竖杆;32、第一氮气缸;33、托料板;331、易穿孔;4、高度限位组件;41、限位板;411、限位孔;4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结合图1和图2,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上并排连接有两个压料芯11,每个压料芯11的外周设置有对工件外周的边缘进行切除的上修边刀12,上修边刀12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下模座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座21,两个支撑座21分别位于两个压料芯11的正下方。结合图3,每个支撑座21的外周固定连接有与上修边刀12配合的下修边刀22。
将两个工件分别放到两个支撑座21上,上模座1下移,压料芯11和支撑座21配合将工件压紧,则上修边刀12和下修边刀22配合对工件的边缘进行切除操作。
结合图1和图4,每个压料芯11的顶面连接有三个第二氮气缸111,第二氮气缸111的活塞杆与压料芯11顶面固定连接,第二氮气缸111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上修边刀12围设在压料芯11的外周,上修边刀12的顶面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压料芯11的外周与上修边刀12抵接并滑动连接。
如图3所示,支撑座21呈长方体状结构,两个支撑座21沿下模座2的长度方向分布。支撑座2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的限位柱211,限位柱211设有两个,分别位于靠近支撑座21两端的位置。限位柱211与工件上的固定孔相对应,并插入固定孔内对工件进行固定限位。
如图3所示,下修边刀22的下方设置有接收废料的废料滑道23,每个支撑座21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废料滑道23。废料滑道23的长度方向和支撑座21的长度方向相同。废料滑道23的底面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废料滑道23呈倾斜设置,且靠近下模座2边缘的一端向下倾斜。
将工件放到支撑座21上,并使限位柱211穿过工件上的固定孔,对工件进行限位固定。上模座1下移,首先,压料芯11与工件抵接;然后,上模座1继续下移,此时第二氮气缸111压缩,压料芯11将工件压紧固定。同时,上修边刀12向下移动,与下修边刀22配合完成对工件的修边操作。切割下来的废料掉落到废料滑道23,并沿废料滑道23滑出下模座2,避免影响下模座2的正常工作。
如图3所示,支撑座21上开设有两个嵌入槽212,两个嵌入槽212的长度方向和支撑座21的长度方向垂直,并分别位于靠近支撑座21两端的位置。结合图5,下模座2上设置有用于自动下料的翻转出料结构3,翻转出料结构3包括翻转框31、驱动件和托料板33。翻转框31呈水平设置的门型状结构,包括一个横杆311和两个与横杆311垂直的竖杆312。翻转框31的横杆311嵌于嵌入槽212内,并位于工件的下方。竖杆312位于支撑座21的外侧,并与支撑座21的长度方向相同。
如图5所示,驱动件为第一氮气缸32,第一氮气缸32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竖杆312连接。第一氮气缸32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第一氮气缸32的活塞杆朝上,并与竖杆312的中心位置铰接,铰接轴和竖杆312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氮气缸32驱动竖杆312上下移动。
结合图3和图5,托料板33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支撑座21上,托料板33呈矩形板状结构。托料板33的长度方向和支撑座21的长度方向相同,托料板33的一端与横杆311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结合图6,托料板33上开设有供限位柱211穿过的易穿孔331。
如图5所示,竖杆312远离横杆311的一端连接有高度限位组件4,高度限位组件4包括限位板41和连接杆42。限位板41位于竖杆312远离横杆311的一端,限位板41竖直设置,并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限位板41上开设有竖直的限位孔411,限位孔411为腰形孔。限位孔411的顶端高于限位柱211的顶端。连接杆42的长度方向和横杆311长度方向相同,连接杆42水平穿过限位孔411,连接杆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杆312固定连接。
对工件加工结束后,上模座1首先带着上修边刀12退走,此时压料芯11在第二氮气缸111的作用下仍然压紧工件。待上模座1上移一定距离后,将压料芯11带走。
上模座1退走后,第一氮气缸32驱动翻转框31向上移动,同时托料板33托着工件向上移动。待翻转框31上移至连接杆42与限位孔411的顶面抵接时,工件与限位柱211脱离,完成工件的脱模操作。然后,第一氮气缸32继续向上推动翻转框31,由于连接杆42被限位孔411限制,则连接杆42无法继续上移。因此,第一氮气缸32继续向上推动翻转框31时,竖杆312会沿铰接轴发生转动,并倾斜。即横杆311的高度高于连接杆42的高度。此时,托料板33的倾斜角度变大,工件能够快速从托料板33上滑落,完成工件的自动下料,从而提高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工件分别放到两个支撑座21上,并通过限位柱211对工件进行限位;然后,上模座1下移,使压料芯11与工件抵接后,上模座1继续下移,此时,第二氮气缸111被压缩,压料芯11将工件压紧固定。同时,上修边刀12与下修边刀22配合对工件的边缘进行切除。切除后的废料掉落到废料滑道23上滑出下模座2。
对工件加工好后,上模座1上移,上修边刀12上移,此时,压料芯11在第二氮气缸111的下压作用下仍然与工件抵接,待上模座1上移一定距离后,压料芯11再随上模座1上移,能够减少上模退走过程中,工件发生移动的情况,有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上模座1退走后,第一氮气缸32驱动翻转框31上移,同时,托料板33托着工件上移。当连接杆42移动到与限位孔411的顶端抵接时,第一氮气缸32继续向上推动翻转框31,则翻转框31沿铰接轴翻转转动,并倾斜。此时,托料板33的倾斜角度变大,能够使工件快速从托料板33上滑走,提高下料速度,从而提高模具加工工件的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上连接有压料芯(11),压料芯(11)的周围设置有上修边刀(12),上修边刀(12)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压料芯(11)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工件的支撑座(21),支撑座(21)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支撑座(21)的外周固定连接有与上修边刀(12)配合的下修边刀(22),其特征在于:下模座(2)上设置有用于自动下料的翻转出料结构(3),翻转出料结构(3)包括翻转框(31)、驱动件和托料板(33),翻转框(31)水平设置,支撑座(21)上开设有供翻转框(31)嵌入的嵌入槽(212),以使翻转框(31)位于工件的下方,驱动件与翻转框(31)连接以驱动翻转框(31)上下移动,托料板(33)倾斜设置,位于支撑座(21)的顶面,托料板(33)与翻转框(3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驱动件为第一氮气缸(32),第一氮气缸(3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下料方向的两侧,第一氮气缸(32)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第一氮气缸(32)的活塞杆与翻转框(3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支撑座(21)上固定连接有对工件定位的限位柱(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翻转框(31)上连接有高度限位组件(4),高度限位组件(4)包括限位板(41)和连接杆(42),限位板(41)位于托料板(33)的底端并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限位板(41)上开设有竖直的限位孔(411),限位孔(411)的顶端高于限位柱(211)的顶端,连接杆(42)穿过限位孔(411)后与翻转框(3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氮气缸(32)的活塞杆与翻转框(31)铰接,铰接轴的长度方向和工件下料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压料芯(11)与上模座(1)之间连接有第二氮气缸(111),第二氮气缸(111)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第二氮气缸(111)的活塞杆与压料芯(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座(2)上设置有废料滑道(23),废料滑道(23)位于上修边刀(12)的正下方,废料滑道(23)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支撑座(21)、压料芯(11)、上修边刀(12)和下修边刀(22)分别设置有两组,以同时对两个工件进行加工。
CN201921441491.8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 Active CN210788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1491.8U CN21078887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1491.8U CN21078887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8876U true CN210788876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6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41491.8U Active CN21078887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8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5581B2 (en) Apparatus for punching and welding or bonding workpieces
CN108580776A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锻造液压机
CN108176983A (zh) 自动送料切割冲压机床
CN108856617B (zh) 结构改良的冲锻设备
CN112743111A (zh) 轴类工件双加工位卧式数控自动车床
CN210788876U (zh) 一种带有翻转出料结构的前地板上纵梁成型模具
CN217223253U (zh) 汽车前围板修边冲孔侧冲孔复合模具
US4475424A (en) Blanking apparatus
CN102581113A (zh) 汽车防撞梁冲切机
CN207873617U (zh) 自动送料切割冲压机床
CN216911982U (zh) 一种用于热模锻的切边冲孔复合模架
CN111745046A (zh) 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
CN114131342A (zh) 一种地铃盖板剪切冲压一体成型机
CN210788871U (zh) 一种自动出料的冲压模具
CN211681112U (zh) 一种倒角机下料结构
KR100441670B1 (ko) 톰슨 프레스
CN214023058U (zh) 车门a柱高强度修边冲孔合模模具
CN217831929U (zh) 工件辅助加工装置及钻孔机
CN216177249U (zh) 一种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
CN110560548A (zh) 耳盖自动冲切摆盘设备
CN220880225U (zh)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汽车外板加工用落料模具
CN214321982U (zh) 用于加工钣金件的剪板机
CN211840299U (zh) 一种执手底座全自动化切削加工装置
CN109623274A (zh) 一种铝合金材质吸能盒的机加工方法
CN114505530B (zh) 一种纵剪机刀具摆放切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