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3971U - 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3971U
CN210763971U CN201921650510.8U CN201921650510U CN210763971U CN 210763971 U CN210763971 U CN 210763971U CN 201921650510 U CN201921650510 U CN 201921650510U CN 210763971 U CN210763971 U CN 210763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neumatic
sprocket
chain
hoist
pneumatic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05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tian Hebei Lift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tian Hebei Lift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tian Hebei Lift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tian Hebei Lift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05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3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3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3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低净空气动葫芦包括气动跑车、竖直板和气动葫芦本体,气动跑车包括支撑架、传动组件及气动系统,支撑架包括两个连接杆、两个第一面板、两个第二面板;气动系统包括气源以及第一气动马达;传动组件包括两个传动齿轮、两个啮合齿轮及两个滚轮,竖直板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与第一连接部的端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下方;气动葫芦本体包括壳体、传动轴、第二气动马达、起重链轮及起重链条。如此设置,气动葫芦本体自身不占用竖直板第一连接部的空间,起重链条能够把重物起吊到有效空间,受空间限制小,容易起吊重物,对于车间来说也得到有效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起重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
背景技术
环链气动葫芦是世界上最理想的防爆起重设备,主要应用于含有易燃易爆气体及粉尘的空间吊装作业。
现有技术中的气动葫芦的应用越发广泛,一般气动葫芦包括本体与跑车,气动葫芦本体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起吊重物,而跑车能够带动葫芦本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将重物位移至合适的位置。但在举架低的空间内使用时,由于气动葫芦本体的高度比较大,无法将重物提升到有效的高度,不能完成工作,会造成重物起吊困难,起吊重物受到限制。有的为避免此问题,采用车间举架加高的方式,也有的采用下挖车间地面的方式,降低车间的地面,不具备以上条件的话无奈将此车间另做它用,使得间不能有效利用,成本大大提高。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动葫芦受空间限制大、无法提升重物到有效高度、起吊重物困难、使得车间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动葫芦存在的受空间限制大、无法提升重物到有效高度、起吊重物困难、使得车间无法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包括:
气动跑车,包括用于供外部导轨伸入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传动组件以及气动系统;
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杆、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两端且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面板、分别设置在另一个所述连接杆两端且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面板;所述气动系统包括用于提供高压气体的气源以及与所述气源相连接的第一气动马达,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利用所述气源提供的高压气体做回转运动,所述第一气动马达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面板背离另一个所述第一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气动马达的输出轴贯穿两个所述第一面板;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面板之间,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两个传动齿轮、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一一对应啮合的两个啮合齿轮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啮合齿轮共轴连接的两个滚轮,所述啮合齿轮位于所述传动齿轮的上方,且两个所述第二面板相互面向的一侧上均设有支撑轮,各个所述支撑轮的下端与各个所述滚轮的下端位于同一直线上,各个所述滚轮和各个所述支撑轮均搭在所述外部导轨上、以使所述气动跑车沿所述外部导轨的导向方向移动;
竖直板,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两个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方;
气动葫芦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气动葫芦本体包括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气动马达、起重链轮以及与所述起重链轮相配合的起重链条,所述第二气动马达经减速机构的减速后将动力传递给所述起重链轮,所述起重链条依次经过所述起重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并分别与二者配合连接,且所述起重链条的下方设有用于钩吊重物的吊钩。
优选地,所述竖直板设置为两个且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竖直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均套设在两个所述连接杆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气动葫芦本体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设有直杆,所述直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直杆上,且所述直杆和所述第一链轮均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气动葫芦本体上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且相互平行的两个隔板,所述第二气动马达的输出轴贯穿两个所述隔板,所述第二气动马达和所述减速机构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隔板相互背离的一侧,所述起重链轮和所述起重链条设置在两个所述隔板之间,所述壳体包括用于罩设所述第二气动马达的前壳与用于罩设所述减速机构的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均固定在所述隔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方设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与所述吊钩相连接,所述起重链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壳体固定,所述起重链条的所述第二端依次经过所述起重链轮、第一链轮、所述动滑轮并与三者配合后并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优选地,所述啮合齿轮的直径与所述滚轮的直径均大于所述传动齿轮的直径,且所述滚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啮合齿轮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外部导轨为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两边分别伸入于各个所述滚轮和各个所述支撑轮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供所述起重链条的第一端伸入的链兜。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和所述第二气动马达的开启和关闭的控制手柄。
优选地,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一气动马达、所述第二气动马达和所述传动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起重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上均设有用于供所述起重链条伸入的十字导链槽、以防止所述起重链条相对所述起重链轮或所述第一链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低净空气动葫芦包括气动跑车、竖直板和气动葫芦本体。其中气动跑车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传动组件以及气动系统,支撑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杆、两个第一面板、两个第二面板,支撑架用于供外部导轨伸入;气动系统包括气源和第一气动马达,气源用于提供高压气体,第一气动马达利用高压气体做回转运动;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一气动马达连接的两个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对应啮合的两个啮合齿轮以及分别与两个啮合齿轮共轴连接的两个滚轮,这样第一气动马达转动会通过传动齿轮和啮合齿轮带动两个滚轮滚动;而两个第二面板相互面向的一侧上设有支撑轮,各个滚轮的下端和各个支撑轮的下端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使各个滚轮和各个支撑轮均能够搭在外部导轨上,这样滚轮与支撑轮一同沿外部导轨滚动,从而使气动跑车能沿外部导轨滑动。竖直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二者相连接,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下方,第一连接部套设在连接杆上,且第一连接部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链轮,气动葫芦本体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上,气动葫芦本体包括壳体、传动轴、第二气动马达、起重链轮和起重链条。如此设置,气动葫芦本体位于整个结构的侧部,不占用竖直板第一连接部的空间,起重链轮的高度低于第一链轮的高度,起重链条会依次经过起重链轮、第一链轮并与二者相配合,起重链条的下方设有吊钩,说明起重链条会先往高处弯折,再往下吊重物,气动葫芦本体自身未占用空间,也能够把重物起吊到有效空间,受空间限制小,容易起吊重物,对于车间来说也得到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净空气动葫芦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净空气动葫芦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净空气动葫芦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动葫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中:
1-支撑架,101-第一面板,102-第二面板,103-连接杆,2-第一气动马达, 3-传动齿轮,4-啮合齿轮,5-滚轮,6-支撑轮,7-竖直板,701-第一连接部,702- 第二连接部,8-气动葫芦本体,801-壳体,802-传动轴,803-第二气动马达,804- 起重链轮,805-起重链条,9-第一链轮,10-直杆,11-十字导链槽,12-工字钢, 13-隔板,14-控制手柄,15-链兜,16-动滑轮,17-第二链轮,18-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动葫芦受空间限制大、无法提升重物到有效高度、起吊重物困难、使得车间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低净空气动葫芦包括气动跑车、竖直板 7和气动葫芦本体8。其中,气动跑车包括支撑架1、传动组件以及气动系统,支撑架1用于供外部导轨伸入,传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架1上,气动系统用于提供气动动力,气动系统能够驱动传动组件和支撑架1沿外部导轨的导向方向移动。具体地,支撑架1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杆103、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面板101和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面板102,如图1和图3所示,其中两个第一面板101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连接杆103两端,两个第二面板102分别设置在另一个连接杆103的两端;气动系统包括气源和第一气动马达2,气源用于提供高压气体,气源可以为空压机,也可以为高压储气罐,而第一气动马达2与气源相连接,第一气动马达2就会利用气源提供的高压气体做回转运动,第一气动马达2与气源之间可设置控制阀,从而控制气源是否对第一气动马达2提供高压气体,第一气动马达2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面板101背离另一个第一面板101的一侧,第一气动马达2的输出轴贯穿两个第一面板101;传动组件设置在两个第一面板101之间,如图4所示,传动组件包括两个传动齿轮3、两个啮合齿轮4、两个滚轮5,其中两个传动齿轮3均与第一气动马达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即两个传动齿轮3均套设在第一气动马达2的输出轴上,两个啮合齿轮4与两个传动齿轮3一一对应啮合,且各个啮合齿轮4均位于对应的传动齿轮3的上方,两个啮合齿轮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面板101上,两个滚轮5 分别与两个啮合齿轮4共轴连接,这样第一气动马达2转动会带动两个传动齿轮3转动、再带动两个啮合齿轮4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滚轮5滚动,而且两个第二面板102相互面向的一侧上均设有支撑轮6,各个支撑轮6的下端与各个滚轮5的下端位于同一直线上,各个滚轮5和各个支撑轮6均能够搭在外部导轨上,两个滚轮5相当于主动轮,从而驱动气动跑车沿外部导轨的导向方向移动。
竖直板7包括第一连接部701以及第二连接部702,第二连接部702与第一连接部701的端部相连接,而且第二连接部702位于第一连接部701的下方,如图1和图4所示,优选地,第一连接部701套设在两个连接杆103上,且第一连接部70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链轮9。气动葫芦本体8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部702上,这样第一链轮9的高度要高于气动葫芦本体8的高度,气动葫芦本体8包括壳体801、传动轴802、第二气动马达803、起重链轮804以及起重链条805,如图1-图3所示,壳体801相对第二连接部702固定,传动轴802 设置在壳体801内,第二气动马达803与传动轴802固定连接,起重链条805 与起重链轮804相配合,这样当第二气动马达803转动时,传动轴802转动、带动起重链轮804转动,进而使起重链条805升降,如图4所示。由于一般气动马达的速度较高,需要先通过减速机构的减速后再将动力传递给起重链轮 804,起重链条805依次经过起重链轮804、第一链轮9并分别与二者配合连接,且起重链条805的下方设有用于钩吊重物的吊钩,就能够通过吊钩将重物提升到有效高度。
具体地,减速机构一般包括套设在传动轴802上的太阳轮、与太阳轮相啮合的行星齿轮、齿圈、以及与各个行星齿轮相连接的花键孔齿轮,如图6所示,花键孔齿轮套设在起重链轮804上,齿圈设置在行星齿轮的外周且与行星齿轮相啮合,这样当第一气动马达2转动时带动传动轴802转动,会带动太阳轮同速转动,太阳轮将动力传递给行星齿轮,而行星齿轮的公转速度小于太阳轮的转动速度,行星齿轮再将动力传递给花键孔齿轮,花键孔齿轮的转动速度也会小于行星齿轮,花键孔齿轮又与起重链轮804固定连接,故起重链轮804的转动速度与花键孔齿轮的转动速度相同,综上,起重链轮804的速度小于手链轮的转动速度,实现了减速。
如此设置,气动葫芦本体8位于整个结构的侧部,不占用竖直板7第一连接部701的空间,起重链轮804的高度低于第一链轮9的高度,起重链条805 会依次经过起重链轮804、第一链轮9并与二者相配合,说明起重链条805会先往高处弯折,再往下吊重物,气动葫芦本体8自身未占用空间,也能够把重物起吊到有效空间,受空间限制小,容易起吊重物,对于车间来说也得到有效利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竖直板7设置为两个且相互平行,两个竖直板7的第一连接部701均套设在两个连接杆103上,如图3所示,两个第二连接部702 均与气动葫芦本体8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接部701之间设有直杆10,直杆 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部701相连接,第一链轮9可转动地套设在直杆 10上,且直杆10和第一链轮9均位于两个连接杆103之间。
如此设置,连接杆103设置为两个能够使第一面板101与第二面板102之间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也使竖直板7更加稳固,避免竖直板7只固定在一个连接杆103上发生晃动的情况;竖直板7也设置两个,就能够更好地固定气动芦本体。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气动葫芦本体8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隔板13,如图4所示,各个隔板13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部702相连接,具体地,两个隔板 13之间相对固定,两个隔板13的侧面贴合在两个第二连接部702的侧面上,两个隔板13上、两个第二连接部702上均设有通孔,通过连杆穿过各个通孔,连杆的中部套设套筒,连杆的端部靠紧固件如螺母紧固,从而使各个隔板13、各个竖直板7之间相对固定。第二气动马达803的输出轴贯穿两个隔板13,第二气动马达803和减速机构分别位于两个隔板13相互背离的一侧,起重链轮 804和起重链条805设置在两个隔板13之间,这样起重链条805经过起重链轮 804之后就直接与两竖直板7之间的第一链轮9相配合,起重链条805是一直在固定的竖直面内传动,不会改变传动方向,且两隔板13相互背离的一侧的部件、两隔板13之间的部件这三部分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优选地,壳体801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用于罩设第二气动马达803,后壳用于罩设减速机构,前壳和后壳均固定在隔板13上。
如此设置,整个气动葫芦本体8的结构紧凑,各部件之间不会相互影响,还不影响使用,而且气动葫芦本体8通过两个隔板13从而与竖直板7的连接更稳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701的下方设有动滑轮16,如图4所示,动滑轮16与吊钩相连接,起重链条805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相对壳体 801固定,起重链条805的第二端依次经过起重链轮804、第一链轮9、动滑轮 16并与三者配合后最后固定在第一连接部701上。具体地,若起重链轮804转动将起重链轮804卷入2m,则动滑轮16和吊钩会带动重物上升1m,也相当于起到一定的减速作用。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动滑轮16也能对起吊的重物的升降速度起到一定的减速作用,使得重物升降更加平稳,低净空气动葫芦的各部件的运行过程也更加平稳。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啮合齿轮4的直径与滚轮5的直径均大于传动齿轮3的直径,且滚轮5的直径小于啮合齿轮4的直径,如图4所示。具体地,传动齿轮3的转速与第一气动马达2的转速相同,啮合齿轮4的转速小于传动齿轮3的转速,而滚轮5与啮合齿轮4共轴,故滚轮5与啮合齿轮4同速,即滚轮5的速度小于传动齿轮3的速度。
如此设置,经过传动齿轮3、啮合齿轮4、滚轮5使得第一气动马达2的输出转速降低,使低净空手气动葫芦在工字钢12上的移动速度慢一些,能够保证重物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平稳,从而将重物移动至准确位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外部导轨为工字钢12,工字钢12的两边分别伸入于各个滚轮5和各个支撑轮6的下方,这样滚轮5和支撑轮6就能够分别在工字钢12的两边上沿工字钢12的长度方向滚动,从而带动气动跑车、竖直板7、气动葫芦本体8移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壳体801上设有链兜15,如图4所示,链兜15用于供起重链条805的第一端伸入。具体地,起重链条805的固定端就固定在链兜15内,而起重链轮804上的导向槽与起重链条805的各节链环相配合,这样在起重链条805不会发生转动或滑动情况下,即起重链条805不会发生脱节,当起重链条805的第二端将提升重物时,起重链条805的第二端附近的各结链环均会落在链兜15里。
如此设置,通过链兜15能够使起重链条805第二端的各个链环落入链兜 15内,避免起重链条805落在地面上从而影响低净空的高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壳体801上设有控制手柄14,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手柄14用于控制第一气动马达2和第二气动马达803的开启和关闭。
如此设置,通过控制手柄14能够直接控制第一气动马达2或第二气动马达803是否工作,控制第一气动马达2启动时低净空气动葫芦会沿外部导轨水平移动,控制第二气动马达803启动时低净空气动葫芦的起重链条805会带动重物升降,从而将重物移动至空间平面中的任意位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链轮9、第一气动马达2、第二气动马达803 和传动轴802的轴线相互平行。
如此设置,第一链轮9、第一气动马达2、第二气动马达803、起重链轮 804的转动方向一致,即传动方向一致,使得起重链条805在同一平面内传动,传动效率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起重链轮804、第一链轮9上均设有十字导链槽11,如图6所示,十字导链槽11用于供起重链条805伸入,十字导链槽11的具体结构形状如图6所示,从而防止起重链条805相对起重链轮804或第一链轮9 转动。
如此设置,一般的起重葫芦用于提升重物的链条的导向槽非常简单,容易使链条发生转动或扭曲,造成损失或事故。如此设置,十字导链槽11能够有效防止起重链条805转动或扭曲,从而避免损坏起重链条805和气动葫芦本体8。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个竖直板7的第二连接部702之间连接有第二链轮17,第二链轮17的位置低于气动葫芦本体8的位置,起重链条 805的起吊端依次经过起重链轮804、第二链轮17、第一链轮9和动滑轮16,而且第二链轮17的位置比较靠近起重链轮804,这样的话,起重链条805就需要先与起重链轮804配合,然后向下与第二链轮17配合,最终再与上方的第一链轮9配合,这样的话起重链条805就能很大程度地与起重链轮804上的导向槽配合,起张紧作用,整个起重链条805的传动过程中也会很平稳,避免起重链条805相对各个链轮出现滑动情况。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隔板13之间、两个第一连接部701之间、两个第二连接部702之间分别设有导轮18,如图4所示,导轮18是用于导向起重链条805,两个隔板13之间的导轮18是设置在起重链轮804的旁边位置,两个第一连接部701之间的导轮18是设置在第一链轮9的旁边位置,两个第二连接部702之间的导轮18是设置在第二链轮17的旁边位置。
如此设置,通过导轮18能够使起重链条805更好地与起重链轮804、第一链轮9、第二链轮17配合,避免出现脱节的情况。
结合上述各个实施例对本低净空气动葫芦进行具体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低净空气动葫芦包括气动跑车、竖直板7和气动葫芦本体8。气动跑车包括用于供工字钢12伸入的支撑架1、传动组件以及气动系统,支撑架1包括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杆103、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面板101和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面板102,其中两个第一面板101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连接杆103 两端,两个第二面板102分别设置在另一个连接杆103的两端;气动系统包括气源和第一气动马达2,第一气动马达2与气源相连接,第一气动马达2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面板101背离另一个第一面板101的一侧,第一气动马达2的输出轴贯穿两个第一面板101;传动组件设置在两个第一面板101之间,传动组件包括两个传动齿轮3、两个啮合齿轮4、两个滚轮5,其中两个传动齿轮3 均与第一气动马达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啮合齿轮4与两个传动齿轮3一一对应啮合,且各个啮合齿轮4均位于对应的传动齿轮3的上方,两个滚轮5 分别与两个啮合齿轮4共轴连接,且两个第二面板102相互面向的一侧上均设有支撑轮6,各个支撑轮6的下端与各个滚轮5的下端位于同一直线上,各个滚轮5和各个支撑轮6均能够搭在工字钢12上、驱动气动跑车沿工字钢12的导向方向移动。竖直板7包括第一连接部701以及第二连接部702,第二连接部702与第一连接部701的端部相连接,而且第二连接部702位于第一连接部 701的下竖直板7设置为两个且相互平行,两个竖直板7的第一连接部701均套设在两个连接杆103上,两个第二连接部702均与电动葫芦本体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接部701之间设有直杆10,直杆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部701相连接,直杆10上套设有第一链轮9,且直杆10和第一链轮9均位于两个连接杆103之间。第一连接部701的下方设有动滑轮16,动滑轮16与吊钩相连接,起重链条805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相对壳体801固定,起重链条805的第二端依次经过起重链轮804、第一链轮9、动滑轮16并与三者配合后并固定在第一连接部701上。气动葫芦本体8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部702 上,气动葫芦本体8包括壳体801、传动轴802、第二气动马达803、起重链轮 804以及起重链条805,气动葫芦本体8上设有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部702相连接、且相互平行的两个隔板13,第二气动马达803的输出轴贯穿两个隔板13,第二气动马达803和减速机构分别位于两个隔板13相互背离的一侧,起重链轮804和起重链条805设置在两个隔板13之间,壳体801包括用于罩设第二气动马达803的前壳与用于罩设减速机构的后壳,前壳和后壳均固定在隔板13上。壳体801上设有用于供起重链条805的第一端伸入的链兜15以及用于控制第一气动马达2和第二气动马达803的开启和关闭的控制手柄14,起重链轮804、第一链轮9上均设有用于供起重链条805伸入的十字导链槽11。
如此设置,气动葫芦本体8位于整个结构的侧部,不占用竖直板7第一连接部701的空间,起起重链条805会先往高处弯折,再往下吊重物,气动葫芦本体8自身未占用空间,也能够把重物起吊到有效空间,受空间限制小,容易起吊重物,对于车间来说也得到有效利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动跑车,包括用于供外部导轨伸入的支撑架(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的传动组件以及气动系统;
所述支撑架(1)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杆(103)、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103)两端且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面板(101)、分别设置在另一个所述连接杆(103)两端且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面板(102);所述气动系统包括用于提供高压气体的气源以及与所述气相连接的第一气动马达(2),所述第一气动马达(2)利用所述气源提供的高压气体做回转运动,所述第一气动马达(2)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面板(101)背离另一个所述第一面板(101)的一侧,所述第一气动马达(2)的输出轴贯穿两个所述第一面板(101);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面板(101)之间,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动马达(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两个传动齿轮(3)、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3)一一对应啮合的两个啮合齿轮(4)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啮合齿轮(4)共轴连接的两个滚轮(5),所述啮合齿轮(4)位于所述传动齿轮(3)的上方,且两个所述第二面板(102)相互面向的一侧上均设有支撑轮(6),各个所述支撑轮(6)的下端与各个所述滚轮(5)的下端位于同一直线上,各个所述滚轮(5)和各个所述支撑轮(6)均搭在所述外部导轨上、以使所述气动跑车沿所述外部导轨的导向方向移动;
竖直板(7),包括第一连接部(701)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01)的端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02),所述第一连接部(701)套设在两个所述连接杆(103)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70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链轮(9),所述第二连接部(70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701)的下方;
气动葫芦本体(8),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702)上,所述气动葫芦本体(8)包括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702)固定的壳体(801)、设置在所述壳体(801)内的传动轴(802)、与所述传动轴(802)固定连接的第二气动马达(803)、起重链轮(804)以及与所述起重链轮(804)相配合的起重链条(805),所述第二气动马达(803)经减速机构的减速后将动力传递给所述起重链轮(804),所述起重链条(805)依次经过所述起重链轮(804)、所述第一链轮(9)并分别与二者配合连接,且所述起重链条(805)的下方设有用于钩吊重物的吊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气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7)设置为两个且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竖直板(7)的所述第一连接部(701)均套设在两个所述连接杆(103)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702)均与所述气动葫芦本体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701)之间设有直杆(10),所述直杆(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701)相连接,所述第一链轮(9)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直杆(10)上,且所述直杆(10)和所述第一链轮(9)均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杆(103)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净空气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葫芦本体(8)上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702)相连接、且相互平行的两个隔板(13),所述第二气动马达(803)的输出轴贯穿两个所述隔板(13),所述第二气动马达(803)和所述减速机构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隔板(13)相互背离的一侧,所述起重链轮(804)和所述起重链条(805)设置在两个所述隔板(13)之间,所述壳体(801)包括用于罩设所述第二气动马达(803)的前壳与用于罩设所述减速机构的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均固定在所述隔板(13)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气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701)的下方设有动滑轮(16),所述动滑轮(16)与所述吊钩相连接,所述起重链条(805)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壳体(801)固定,所述起重链条(805)的所述第二端依次经过所述起重链轮(804)、第一链轮(9)、所述动滑轮(16)并与三者配合后并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70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气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齿轮(4)的直径与所述滚轮(5)的直径均大于所述传动齿轮(3)的直径,且所述滚轮(5)的直径小于所述啮合齿轮(4)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气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导轨为工字钢(12),所述工字钢(12)的两边分别伸入于各个所述滚轮(5)和各个所述支撑轮(6)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净空气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01)上设有用于供所述起重链条(805)的所述第一端伸入的链兜(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气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01)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动马达(2)和所述第二气动马达(803)的开启和关闭的控制手柄(1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气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9)、所述第一气动马达(2)、所述第二气动马达(803)和所述传动轴(802)的轴线相互平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气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链轮(804)、所述第一链轮(9)上均设有用于供所述起重链条(805)伸入的十字导链槽(11)、以防止所述起重链条(805)相对所述起重链轮(804)或所述第一链轮(9)转动。
CN201921650510.8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 Active CN210763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0510.8U CN210763971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0510.8U CN210763971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3971U true CN210763971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4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0510.8U Active CN210763971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39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3421A (zh) * 2023-12-06 2024-01-12 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单轨葫芦运行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3421A (zh) * 2023-12-06 2024-01-12 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单轨葫芦运行结构
CN117383421B (zh) * 2023-12-06 2024-04-09 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单轨葫芦运行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6547A (zh) 一种电动滑动式吊运机
CN210763971U (zh) 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
CN107377550A (zh) 一种火箭贮箱结构的自动化清洗设备
CN104261267A (zh) 一种穿越式双小车节能岸桥系统
CN210764102U (zh) 一种低净空起重葫芦
CN201329476Y (zh) 转向架侧架组焊生产线
CN113636457A (zh) 一种防摇摆定位起重机
CN112664241A (zh) 一种临时管片运输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0528335U (zh) 门式起重机驱动小车总成
CN100503417C (zh) 起重机
CN210763972U (zh) 一种低净空手拉葫芦
CN217516506U (zh) 一种致密气地面集输维修用辅助装置
CN112591619B (zh) 一种具备智能脱钩机构的起重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045719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加工用翻转装置
CN209853580U (zh) 一种下回转及单电机同步起升式的龙门式起重小车
CN210286505U (zh) 一种超低净空式双链条同步起升电动环链葫芦起升装置
CN207002054U (zh) 一种电动滑动式吊运机
CN110329944A (zh) 一种可防滑的电动葫芦
CN216377220U (zh) 一种电动葫芦
CN216190548U (zh) 一种安装多功能活动板房的塔式起重机
CN110043084A (zh) 立体车库升降传动装置
CN114955424B (zh) 一种简易移动式履带牵引装置
CN220866978U (zh) 一种演出用多出绳钢丝绳提升机
CN204848688U (zh) 用于固体肥料的翻转装置
CN116835441A (zh) 一种用于电池组起吊的小车和大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