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2614U - 器皿输送装置及器皿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器皿输送装置及器皿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2614U
CN210762614U CN201921609251.4U CN201921609251U CN210762614U CN 210762614 U CN210762614 U CN 210762614U CN 201921609251 U CN201921609251 U CN 201921609251U CN 210762614 U CN210762614 U CN 210762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parin tube
household utensils
conveying
bel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92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丽娜
徐杰
蔡世忠
刘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6092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2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2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26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输送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对采血管等器皿进行输送转运的设备,尤其是器皿输送装置及器皿输送系统,所述器皿输送装置包括一器皿输送组件,在器皿输送组件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实现对采样后的采血管的旋转及扫描的驱动扫描组件,在所述器皿输送组件的末端安装有一用于计数的计数结构。能够快速的实现对采血管等器皿的输送,整个输送过程相对顺畅,且能够实现对输送过程中的采血管实现快速旋转、扫码、计数,采用采血管垂直于皮带运行方向的方式进行传输,输送状态稳定,安装时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可以配套安装在检测采样窗口朝向采样人员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方便,快捷,适用场所广泛。

Description

器皿输送装置及器皿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输送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对采血管等器皿进行输送转运的设备,尤其是器皿输送装置及器皿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临床检验中将采集样品通过检验设备进行检验分析后其临床检验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各相参数依据,配合实现临床诊断。在整个检验操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前期的血样或其它样品的采集至诸如采血管类等等一类的器皿内,常态下采样完成后的器皿需要经过人工收捡后,手持扫码、人工查数计数,然后转运放置检验设备内进行检验。通过这种纯人工的方式进行转运样品器皿,从输送效率和准确率上来说都无法有效的适应采集样品量较大的检验环境(例如一些采血站或者医疗中心、医院等场所)。
随着上述问题的凸显以及机械设备的普及化,目前诸多研发单位以及个人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例如,在专利号为:CN201820532245.2的专利公开文献中公开了单列化试管的分段输送、旋转扫描装置,包括包括上料输送单元、待扫描单元和旋转扫描单元,所述上料输送单元用于将单列化的采血管输送至待扫描单元上;所述待扫描单元用于将上料输送单元输送的采血管输送至旋转扫描单元、识别扫描信息确定对应分拣分级出口等零部件,该专利在对器皿(试管)进行时采用输送方式为试管长度方向与皮带运行方向处于平行共线状态,在试管进行后续扫描时必须采用对辊的方式夹紧旋转,旋转操作不方便且容易使得试管出现旋转失灵的情况,且该申请设置结构复杂的试管推出机构实现试管的推出动作,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使得其使用场所收到诸多限制。
综上可知,即使现在实现了机械化的输送器皿(采血管、试管等),但是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很好的配合样品采集人员的操作来实现有效的器皿输送、扫码等相关动作,因此,针对现在日益繁忙的检验检验工作,目前亟需设计一款配套使用的辅助输送器械来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器皿输送装置,包括一器皿输送组件,所述器皿输送组件用于实现对采样后的采血管的转运,所述器皿输送组件的末端与外部收集设备相配合使用实现卸料,在器皿输送组件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实现对采样后的采血管的旋转及扫描的驱动扫描组件,在所述器皿输送组件的末端安装有一用于计数的计数结构,所述器皿输送组件、所述驱动扫描组件、所述计数结构均固定安装在一基座上。
器皿输送系统,包括若干个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述的器皿输送装置。
优选地,自上而下的各器皿输送装置的前端依次向后错开设置。
优选地,所述器皿输送组件包括两平行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外侧壁上的同步电机,在两所述同步电机的电机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齿形的驱动辊,两所述驱动辊之间通过一配套的输送皮带相配合连接,在所述输送皮带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固定设有若干个采血管限位承托件,所述采血管限位承托件用于实现沿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放置其对应位置处的采血管。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限位承托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承托弹性片,两所述承托弹性片的上端相背设置呈V型,两所述承托弹性片通过其底部水平段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皮带上,所述承托弹性片的高度均低于待放置的采血管的外径。
优选地,各所述承托弹性片的底部水平段的中部分别设有一半圆型的凸起承托曲面。
优选地,所述驱动扫描组件包括一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上方基座上的立式轨道,在所述立式轨道上滑动卡接有一升降座,在所述立式轨道的两相对侧壁上自上而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升降座通过其销孔内的定位销轴活动插装在对应位置处的两相对设置的定位孔内,在升降座的外侧壁上固连一悬臂梁,所述悬臂梁的外端竖直向下设置并位于所述输送皮带的正上方,在所述悬臂梁的外端底部焊接固连一承托吊挂架,在所述承托吊挂架的水平段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扫描头朝下正对采血管限位承托件上的采血管设置的扫码器,所述扫码器与外部电脑信号连接,在所述承托吊挂架的竖直段的底部设有一用于驱动采血管限位承托件内的采血管旋转的按压拨动件。
优选地,所述按压拨动件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扫码器下方前后两侧的驱动轴,两所述驱动轴的内外两端分别活动插装在所述承托吊挂架的竖直段下部的转孔内,在各驱动轴的内段和外段侧壁上均固定设有一旋转带轮,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各旋转带轮之间分别通过一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摩擦皮带配合连接,两所述摩擦皮带分别沿内外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两所述摩擦皮带分别通过其下层皮带底部实现对位于采血管限位承托件内端和外端的采血管的首部、尾部外侧壁实现按压驱动并带动其旋转,在各所述摩擦皮带的外侧壁上均涂设有防滑涂层,在其中一所述驱动轴的外端部固连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壳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处的承托吊挂架上,与采血管接触的所述摩擦皮带的线速度大于上层输送皮带运转的线速度且线速度呈同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计数结构采用红外线自动记数器,所述红外线自动记数器的两激光头(激光发射头与激光接收头对射型)分别固定设置在后端的所述驱动辊末端正下方,所述采血管通过激光发射头与激光接收头之间的空隙落下,激光发射头与激光接收头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基座相固连,所述红外线自动记数器为现有结构,优选温州海迅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HYZ计数器/光栅表(总分量六位显示),但不仅限于该类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能够快速的实现对采血管等器皿的输送,整个输送过程相对顺畅,且能够实现对输送过程中的采血管实现快速旋转、扫码、计数,采用采血管垂直于皮带运行方向的方式进行传输,输送状态稳定,安装时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可以配套安装在检测采样窗口朝向采样人员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方便,快捷,适用场所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采血管; 2、基座;3、同步电机; 4、驱动辊; 5、输送皮带;6、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1、承托弹性片;62、凸起承托曲面;7、立式轨道;8、按压拨动件;8、按压拨动件;81、驱动轴;82、承托吊挂架;83、旋转带轮;84、摩擦皮带;85、防滑涂层;86、驱动电机;9、红外线自动记数器;91、激光发射头;92、激光接收头;10、升降座;11、定位销轴;12、悬臂梁;13、连杆;14、扫码器;15、支撑辊;16、支撑轴杆;17、器皿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1-8中所示:
实施例1:如图1中所示:
器皿输送装置,包括一器皿输送组件,所述器皿输送组件用于实现对采样后的采血管1的转运,所述器皿输送组件的末端与外部收集设备相配合使用实现卸料,在器皿输送组件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实现对采样后的采血管1的旋转及扫描的驱动扫描组件,在所述器皿输送组件的末端安装有一用于计数的计数结构,所述器皿输送组件、所述驱动扫描组件、所述计数结构均固定安装在一基座2上,所述基座2通过若干个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处的现有的检验取样操作台朝向取样人人员一侧的侧壁上。
整个输送装置可以在采样人员向采血管1(器皿)内采样完成后,人为的将各个采血管1依次放置在低速运转的输送皮带5上的各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内,此时采血管1的中段受到承托、两端裸露在外部,在输送皮带5的作用下会带动采血管1向后端运动;所述驱动扫描组件上的扫码器14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按压拨动件8一直处于运转状态,当输送皮带5带动其上的采血管1有前端向后端靠近按压拨动件8时,由于按压拨动件8上的两摩擦皮带84的运动速度同向且大于输送皮带5的运动速度,因此接触时会带动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内的采血管1有向前运动并旋转的趋势,通过人为设定控制两速度差来配合实现在采血管1运动至扫码器14的扫描范围之间时可以实现采血管1完成至少一整圈的旋转,因此可以实现准确扫码;当采血管1运动至末端后,会脱离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并由红外线自动记数器9的激光发射头81与激光接收头82之间的空隙落下,此时红外线自动记数器9感应到有物体落下实现一次计数,落下的采血管1下落至放置好的收集盒或者收集箱内等待后续整体收集检测;整个过程中中只需要检测人员检测完成后顺手将采血管1放置即可实现对采血管1的旋转、扫码以及计数、收集,整个过程操作流畅快速,省时省力。
优选地,所述器皿输送组件包括两平行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2外侧壁上的同步电机3,在两所述同步电机3的电机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齿形的驱动辊4,两所述驱动辊4之间通过一配套的输送皮带5相配合连接,在所述输送皮带5的外侧壁中段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固定设有若干个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所述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用于实现沿输送皮带5的宽度方向放置其对应位置处的采血管1,两同步电机3分别与外部电源及控制器相连。
所述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用于承托采血管1,当采血管1放置到位后,通过控制同步电机3启动并按照设定的速度运转,此时输送皮带5就会带动采血管1运转,从而配合后续的驱动扫描组件实现对采血管1的旋转与扫描。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承托弹性片61,两所述承托弹性片61的上端相背设置呈V型,两所述承托弹性片61通过其底部水平段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皮带5上,所述承托弹性片61的高度均低于待放置的采血管1的外径。
将承托弹性片61设置成V型结构,能够有效地保证在放置采血管1时对采血管1的稳定支撑,另外由于设置的承托弹性片61的高度均低于待放置的采血管1的外径,因此在通过驱动扫描组件上的按压拨动件8对采血管1的内端和外端进行按压抵紧时不会产生下方部位的干涉,保证整个设备运转的流畅性。
优选地,所述驱动扫描组件包括一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5上方基座2上的立式轨道7,在所述立式轨道7上滑动卡接有一升降座10,在所述立式轨道7的两相对侧壁上自上而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升降座10通过其销孔内的定位销轴11活动插装在对应位置处的两相对设置的定位孔内,在升降座10的外侧壁上固连一悬臂梁12,所述悬臂梁12的外端竖直向下设置并位于所述输送皮带5的正上方,在所述悬臂梁12的外端底部焊接固连一承托吊挂架82,在所述承托吊挂架82的水平段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扫描头朝下正对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上的采血管1设置的扫码器14,所述扫码器14与外部电脑信号连接,扫码器14的信号输出部分属于现有技术中心常用的方式,不存在技术改进,直接采用即可;在所述承托吊挂架82的竖直段的底部设有一用于驱动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内的采血管1旋转的按压拨动件8。
本申请中的扫码器14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即可,不存在创新改进之处,直接固定安装即可。
整个升降座10是可以在立式轨道7上实现移动并通过插拔定位销轴11实现定位与移动的,这主要可以适应不同外径的采血管1,从而实现对采血管1的稳定的按压与驱动;在通过按压拨动件8进行按压对应位置处的采血管1的内端与外端时,上方两点按压并通其下方的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实现采血管1的中部承托,从而可以保证整个采血管1的稳定型。
优选地,所述按压拨动件8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扫码器14下方前后两侧的驱动轴81,两所述驱动轴81的内外两端分别活动插装在所述承托吊挂架82的竖直段下部的转孔内,在各驱动轴81的内段和外段侧壁上均固定设有一旋转带轮83,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各旋转带轮83之间分别通过一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摩擦皮带84配合连接,两所述摩擦皮带84分别沿内外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两所述摩擦皮带84分别通过其下层皮带底部实现对位于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内端和外端的采血管1的首部、尾部外侧壁实现按压驱动并带动其旋转,在其中一所述驱动轴81的外端部固连一驱动电机86,所述驱动电机86的电机壳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处的承托吊挂架82上,与采血管1接触的所述摩擦皮带84的线速度大于上层输送皮带5运转的线速度且线速度呈同向设置。
在摩擦皮带84的上层皮带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支撑辊15,各所述支撑辊15分别活动套接在对应位置处的一支撑轴杆16的外侧壁上,各所述支撑轴杆16的内端均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处的基座2侧壁上。设置支撑辊15的作用主要是对摩擦皮带84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其在承托各个采血管1时可以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同时由于其可以进行滚动,因此在摩擦皮带84运行时可以起到减少运行阻力的作用。
按压拨动件8采用两个对称设置的方式进行安装,在通过按压拨动件8进行按压对应位置处的采血管1的内端与外端时,上方两点按压并通其下方的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实现采血管1的中部承托,从而可以保证整个采血管1的稳定型。在对采血管1进行驱动旋转时,控制驱动电机86进行旋转,旋转的转速要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最终使得与采血管1接触的所述摩擦皮带84的线速度大于上层输送皮带5运转的线速度且线速度呈同向设置,这样可以保证当输送皮带5带动其上的采血管1有前端向后端靠近按压拨动件8时,由于按压拨动件8上的两摩擦皮带84的运动速度同向且大于输送皮带5的运动速度,因此接触时会带动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内的采血管1有向前运动并旋转的趋势,通过人为设定控制两速度差来配合实现在采血管1运动至扫码器14的扫描范围之间时可以实现采血管1完成至少一整圈的旋转,因此可以实现准确扫码,驱动电机86采用现有的伺服电机即可,具体参数的选择属于常规选择,由技术人员进行设定即可,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计数结构采用红外线自动记数器9,所述红外线自动记数器9的两激光头(激光发射头81与激光接收头82对射型)分别固定设置在后端的所述驱动辊4末端正下方,所述采血管1通过激光发射头81与激光接收头82之间的空隙落下,激光发射头81与激光接收头82分别通过连杆13与所述基座2相固连,所述红外线自动记数器9为现有结构,优选温州海迅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HYZ计数器/光栅表(总分量六位显示),但不仅限于该类型。
当采血管1运动至末端后,会脱离采血管限位承托件6并由红外线自动记数器9的激光发射头81与激光接收头82之间的空隙落下,此时红外线自动记数器9感应到有物体落下实现一次计数,落下的采血管1下落至放置好的收集盒或者收集箱内等待后续整体收集检测,采用对射型的计数器可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实施例2:如图2-6中所示:
相对于实施例1的改进之处在于:
优选地,在各所述摩擦皮带84的外侧壁上均涂设有防滑涂层85。
设置防滑涂层85的目的是增大摩擦皮带84外侧壁上的摩擦系数,保证在对采血管1进行驱动旋转时的驱动效果,防止出现打滑现象。
优选地,各所述承托弹性片61的底部水平段的中部分别设有一半圆型的凸起承托曲面62。
设置半圆型的凸起承托曲面62可以减少采血管1底部的承托支撑面积,使得采血管1的底部与凸起承托曲面62形成线接触,可以有效的减少在摩擦皮带84驱动采血管1旋转时的所受到的阻力,避免采血管1的底部直接与输送皮带5面的接触。
实施例3:如图7中所示:
相对于实施例2的改进之处在于:
基于所述器皿输送装置17设计一套器皿输送系统,包括若干个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的所述的器皿输送装置17。
本申请安装设置多个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的器皿输送装置17主要时方便统一检测采样窗口可以同时针对多种检测项目的多类样品进行采集,采集后的采血管1(样品器皿)可以有采样人员依次分别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放置在不同层面上的器皿输送装置17上实现同类收集,操作更加方便。
实施例4:如图8中所示:
相对于实施例3的改进之处在于:
优选地,自上而下的各器皿输送装置的前端依次向后错开设置。
针对实施例3的结构进行了安装位置的调整,主要是为了检验人员在放置采血管1时的便利性考虑,使得初始放置位置依次错落设置且局能够显示在采样人员的视野内,方便放置采血管1。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9)

1.器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器皿输送组件,所述器皿输送组件用于实现对采样后的采血管的转运,所述器皿输送组件的末端与外部收集设备相配合使用实现卸料,在器皿输送组件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实现对采样后的采血管的旋转及扫描的驱动扫描组件,在所述器皿输送组件的末端安装有一用于计数的计数结构,所述器皿输送组件、所述驱动扫描组件、所述计数结构均固定安装在一基座上。
2.器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的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器皿输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器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的各器皿输送装置的前端依次向后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器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输送组件包括两平行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外侧壁上的同步电机,在两所述同步电机的电机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齿形的驱动辊,两所述驱动辊之间通过一配套的输送皮带相配合连接,在所述输送皮带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固定设有若干个采血管限位承托件,所述采血管限位承托件用于实现沿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放置其对应位置处的采血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限位承托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承托弹性片,两所述承托弹性片的上端相背设置呈V型,两所述承托弹性片通过其底部水平段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皮带上,所述承托弹性片的高度均低于待放置的采血管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器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承托弹性片的底部水平段的中部分别设有一半圆型的凸起承托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器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扫描组件包括一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上方基座上的立式轨道,在所述立式轨道上滑动卡接有一升降座,在所述立式轨道的两相对侧壁上自上而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升降座通过其销孔内的定位销轴活动插装在对应位置处的两相对设置的定位孔内,在升降座的外侧壁上固连一悬臂梁,所述悬臂梁的外端竖直向下设置并位于所述输送皮带的正上方,在所述悬臂梁的外端底部焊接固连一承托吊挂架,在所述承托吊挂架的水平段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扫描头朝下正对采血管限位承托件上的采血管设置的扫码器,所述扫码器与外部电脑信号连接,在所述承托吊挂架的竖直段的底部设有一用于驱动采血管限位承托件内的采血管旋转的按压拨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器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拨动件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扫码器下方前后两侧的驱动轴,两所述驱动轴的内外两端分别活动插装在所述承托吊挂架的竖直段下部的转孔内,在各驱动轴的内段和外段侧壁上均固定设有一旋转带轮,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各旋转带轮之间分别通过一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摩擦皮带配合连接,两所述摩擦皮带分别沿内外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两所述摩擦皮带分别通过其下层皮带底部实现对位于采血管限位承托件内端和外端的采血管的首部、尾部外侧壁实现按压驱动并带动其旋转,在各所述摩擦皮带的外侧壁上均涂设有防滑涂层,在其中一所述驱动轴的外端部固连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壳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处的承托吊挂架上,与采血管接触的所述摩擦皮带的线速度大于上层输送皮带运转的线速度且线速度呈同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结构采用红外线自动记数器,所述红外线自动记数器的两激光头分别固定设置在后端的所述驱动辊末端正下方,所述采血管通过激光发射头与激光接收头之间的空隙落下,激光发射头与激光接收头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基座相固连。
CN201921609251.4U 2019-09-25 2019-09-25 器皿输送装置及器皿输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62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9251.4U CN210762614U (zh) 2019-09-25 2019-09-25 器皿输送装置及器皿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9251.4U CN210762614U (zh) 2019-09-25 2019-09-25 器皿输送装置及器皿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2614U true CN210762614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8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925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62614U (zh) 2019-09-25 2019-09-25 器皿输送装置及器皿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261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6719A (zh) * 2020-12-25 2021-05-18 重庆康巨全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CN112897005A (zh) * 2021-01-18 2021-06-04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一种物流智能搬运机器人
CN114160439A (zh) * 2021-12-06 2022-03-11 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管分类装置及包含其的样本管分拣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6719A (zh) * 2020-12-25 2021-05-18 重庆康巨全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CN112816719B (zh) * 2020-12-25 2023-12-12 重庆康巨全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CN112897005A (zh) * 2021-01-18 2021-06-04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一种物流智能搬运机器人
CN112897005B (zh) * 2021-01-18 2022-04-29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一种物流智能搬运机器人
CN114160439A (zh) * 2021-12-06 2022-03-11 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管分类装置及包含其的样本管分拣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62614U (zh) 器皿输送装置及器皿输送系统
CN106199030A (zh) 带有急诊位的样本管理及分析装置
CN107521784A (zh) 一种用于采血管的贴标装置
CN109013372A (zh) 一种用于皮革厚薄度检测的筛选机
CN112974292A (zh) 一种智能食品安全检测设备
CN108657779A (zh) 一种采血管信息标注及多点采血窗口到位传送系统
CN117485801A (zh) 一种配电箱用的搬运装置
CN206057353U (zh) 带有急诊位的样本管理及分析装置
CN219616161U (zh) 一种分拣扫码装置
CN207225857U (zh) 一种用于采血管的贴标装置
CN217314599U (zh) 一种用于检测圆机插片的递进式排列叠合装备
CN104714004B (zh) 生物检测卡综合信息采集方法
CN214417039U (zh) 智能分拣管理系统专用滚动扫码机构
CN106483139B (zh) 一种模板检测设备
CN210386651U (zh) 一种采血管分拣机构
CN212845087U (zh) 一种液晶屏缺陷自动检测设备
CN214555419U (zh) 一种图书质量称重分拣装置
CN107804547A (zh) 一种试管自动贴标装置
CN110579456B (zh) 一种用于提高轮毂表面处理工艺的清洁度检测设备
CN111879787A (zh) 一种液晶屏缺陷自动检测设备
CN221024731U (zh) 一种贴标机的试管取放夹持装置
CN218003358U (zh) 一种室内空气用的多方位空气质量检测设备
CN212892724U (zh) 直线升降旋转台
CN217569736U (zh) 一种弯管管件剔除不合格产品检测装置
CN220671461U (zh) 一种用于免疫定量分析仪的进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