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53523U -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53523U
CN210753523U CN201921587787.0U CN201921587787U CN210753523U CN 210753523 U CN210753523 U CN 210753523U CN 201921587787 U CN201921587787 U CN 201921587787U CN 210753523 U CN210753523 U CN 210753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station
overturning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77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皓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gru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gru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gru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gru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77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53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53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53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包括:机架;多个支撑工位,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机架沿同一方向移动,所述多个支撑工位上安装有支撑组件;点胶翻转工位,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工位的两端的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作用于所述支撑工位,实现支撑工位的翻转;动力装置,作用于所述支撑工位,为所述支撑工位的移动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发热管双面翻转点胶的自动化程度更高,节省了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

Description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结合图7所示,用于新能源汽车的PTC发热条100,一般包括PTC发热芯101和导热铝管102及散热器103,PTC发热芯需要插置于导热铝管的空腔内进行压合固定,然后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散热器进行固定,因此需要在压合后的发热管两侧进行点胶,方便其与散热器(翅片)胶合。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全自动化实现对发热管进行两面点胶的点胶系统,节省人力成本,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化实现对发热管进行两面点胶的点胶系统,包括:
一实施例中,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包括:
机架;
多个支撑工位,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机架沿同一方向移动,所述多个支撑工位上安装有支撑组件;
点胶翻转工位,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工位的两端的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作用于所述支撑工位,实现支撑工位的翻转;
动力装置,作用于所述支撑工位,为所述支撑工位的移动提供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发热管双面翻转点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更高,节省了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点胶翻转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点胶翻转系统的支撑工位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点胶翻转系统的支撑工位旋转件及第一支撑板的细节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点胶翻转系统的支撑工位第二支撑板的细节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点胶翻转系统的翻转驱动机构中的辅助翻转板细节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点胶翻转系统的翻转驱动机构结构图;
图7是PTC发热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应连同所附图式一起阅读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更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本文中揭示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所揭示的实施例仅具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各种形式来体现。因此,本文中所揭示的特定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具有限制性,而是仅解释为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且解释为用于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事实上任何适当详细实施例中以不同方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包括:
机架;
多个支撑工位,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机架沿同一方向移动,所述多个支撑工位上安装有支撑组件;
点胶翻转工位,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工位的两端的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作用于所述支撑工位,实现支撑工位的翻转;
动力装置,作用于所述支撑工位,为所述支撑工位的移动提供动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点胶翻转工位可设置于多个支撑工位上,或者选取其中一个或多个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传送链条,所述多个支撑工位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链条,并在传送链条的带动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链条为两条,且两条传送链条分别设于所述机架对称两侧,所述传送链条彼此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动力装置作用于传送链条,并带动传送链条上的支撑工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旋转件,由一固定板和设于所述固定板两端的转轮组成,
第一支撑板,中间开设有放置发热管的槽孔,两端通过旋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件;
第二支撑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中间开设有放置发热管的槽孔,所述槽孔两侧对称设置有发热管的固定机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将支撑组件固定于传送链条上的固定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旋转轴穿过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旋转件,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旋转轴之间活动链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块用于固定支撑组件于支撑工位所在的传送链条上,而支撑组件上旋转件上的转轮则用于保持支撑组件的稳定性,所述转轮横向卡合于支撑工位周围的机架上,并且沿着机架滚动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槽孔的两侧各开设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槽孔两侧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板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支撑板上的固定块,穿过固定块、与固定块可滑动连接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固定块之间还设有弹性支撑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与夹持机构滚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合并安装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上下对齐,中间正对着上述滚轮,机械杆插入通孔,通过滚轮滚动并后移,弹性支撑件被压缩,将夹持机构打开,放入待点胶的加热管后,撤出机械杆,弹性支撑件复原并提供夹持机构夹持发热管的力度,夹紧发热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滚轮的目的在于减小机械杆带动夹持装置打开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
辅助翻转板,竖向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辅助翻转板上开设有环形凹槽和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穿过所述环形凹槽环心,所述条形凹槽和环形凹槽用于所述支撑工位横向移动以及翻转;
固定板,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辅助翻转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
旋转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板内侧,包括旋转气缸以及连接于旋转气缸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沿其轴向内凹设有一U形槽;
电机,设于所述固定板外侧,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第三通孔,连接于所述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在电机的作用下能接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旋转件上固定设置有一多边形定位块,所述多边形定位块与所述旋转结构上的U形凹槽相卡合完成所述支撑组件的翻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翻转板上的条形凹槽便于支撑组件上旋转件及转轮的移动,环形凹槽是便于翻转驱动装置驱动支撑工件翻转而设定的,旋转件上的转轮可沿着环形凹槽的边缘转动,同样可减小摩擦阻力。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的点胶方法,包括:
S1:负压吸取装置从上道工序中吸取发热管至所述支撑工位支撑组件槽孔内,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住发热管;
S2:动力装置启动,驱动传送链条带动支撑工位沿同一方向移动;
S3:承载未点胶发热管的支撑组件移至点胶翻转工位时,点胶装置进行发热管一面的点胶;
S4: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支撑工位翻转,点胶装置进行发热管另一面的点胶;
S5:支撑工位继续移动,机械手横向抓取点胶完成的发热管,将其移至下道工序。
实施例1:
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包括机架10,依次排列设置于机架10上的支撑工位20,设于机架上,作用于支撑工位20 点胶翻转的点胶翻转工位30以及驱动支撑工位20沿同一方向移动的动力装置40。
机架10包括一长条形钢板102,长条形钢板102的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一供支撑工位20通过的长孔(图未示),长条形钢板102的两侧长边缘依次排列设置有供支撑工位20移动的辅助移动架103,辅助移动架103上横向开设有凹槽(图未示),机架10上还设置有2条传送链条101,2条传送链条101 分别设置于长条形钢板102的两个长边缘,与辅助移动架103对应设置,传送链条101彼此的传送方向平行。
支撑工位20的数量有多个,依次排列设置于机架10上,支撑工位20上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工位2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传送链条101上,多个支撑工位20在传送链条的带动下可向同一方向移动,且支撑工位20的轴向与传送链条101的移动方向垂直。
参考图2所示,支撑组件通过固定块25固定连接于传送链条101上,固定块25中央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可供旋转轴24穿过,并与旋转轴24可转动连接。
支撑组件包括横向移动于辅助移动架103凹槽内的旋转件21,固定连接旋转件21中央的旋转轴24,固定设置于旋转轴24另一侧的第一支撑板22,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支撑板22下方的第二支撑板23。
旋转件21的数量为2个,分别通过旋转轴24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22 两端,旋转件21由一固定板211和设于固定板211两端的转轮212组成,固定板211可带动旋转轴24,进一步带动第一支撑板22转动,转轮212卡合于辅助移动架103凹槽内,并可沿着该凹槽滚动移动,固定板211上两个转轮212之间还设有一多边形定位块213。
第一支撑板22两端分别固定于旋转轴24一端,第一支撑板22中央沿其轴向开设有用于放置发热管的槽孔221,槽孔221两侧各开设有第一通孔 222,参考图3所示。
第二支撑板23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支撑板22下方,第二支撑板23上同样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板槽孔221相对应的槽孔221,用于放置待点胶的发热管,第二支撑板23槽孔221的两侧同样也设有与第一通孔222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图未示),当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拼合安装完成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完全对齐,第二支撑板槽孔221两侧对称设置有发热管的固定机构231,固定机构231设于第二通孔周围,参考图4所示。
固定机构231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板23上的固定块2312,穿过固定块2312、与固定块2312可滑动连接的夹持机构2314,夹持机构2314与固定块2312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件2311,夹持机构2314的中部滚动连接有一滚轮2313,滚轮2313的位置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合并安装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上下对齐,中间正对着上述滚轮,机械杆插入通孔,通过滚轮滚动并后移,弹性支撑件被压缩,将夹持机构打开,放入待点胶的加热管后,撤出机械杆,弹性支撑件复原并提供夹持机构夹持发热管的力度,夹紧发热管,在该技术方案中,滚轮的目的在于减小机械杆带动夹持装置打开的摩擦力。
点胶翻转工位30固定安装于机架10上,并作用于某些支撑工位20,点胶翻转装置30包括设于支撑工位20的两端的翻转驱动机构,翻转驱动机构作用于支撑工位上的支撑组件,实现支撑工位20的翻转。
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竖向固定设置于机架10上的辅助翻转板31,与辅助翻转板3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21,固定于固定板321上的电机322以及与电机322传动杆连接的旋转结构。
辅助翻转板31竖向固定设置于机架10上,传送链条101侧方,与辅助移动架103水平对齐设置,辅助翻转板31上开设有环形凹槽312和条形凹槽311,参考图5所示,条形凹槽311与辅助移动架103上的凹槽对齐同轴设置,便于支撑组件旋转件21上转轮的横向移动,条形凹槽311穿过环形凹槽312的环心,用于支撑组件的翻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辅助翻转板上的条形凹槽便于支撑工位上旋转件及转轮的移动,环形凹槽是便于翻转驱动装置驱动支撑工件翻转而设定的,旋转件上的转轮可沿着环形凹槽的边缘转动,同样可减小摩擦阻力。
参考图6所示,固定板321,固定板321通过支撑杆323固定连接于辅助翻转板31上,为电机322驱动支撑工位20翻转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固定板321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
旋转结构固定安装于固定板321相对于机架10的内侧,旋转结构包括旋转气缸324以及连接于旋转气缸的旋转杆325,旋转气缸324通过导杆326 连接于固定板,导杆326为旋转气缸324提供一定的稳定性,旋转气缸的旋转杆325沿其轴向内设有一U形槽3251,该U形槽3251与支撑组件旋转件上的多边形定位块213相匹配,翻转时该U形凹槽能卡合住多边形定位块,完成支撑工位的翻转。
电机322设于固定板321外侧,包括传动杆3221,传动杆3221穿过固定板上中间那个第三通孔,连接于旋转结构,旋转结构在电机32的作用下能接近或远离所固定板321。
动力装置40作用于机架上的传送链条101,驱动传送链条101转动,传送链条101带动固定于其上的支撑工位沿同一方向移动。
本申请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上方的点胶装置(图未示),点胶装置具体设置于点胶翻转工位上方,用于发热管的点胶,点胶装置可以滑动设置于点胶翻转工位上方,并可沿着支撑工位轴向方向来回移动。
点胶装置可以市场直接采购或定制获取,其具体结构和联动关系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的点胶方法,包括:
S1:负压吸取装置从上道工序中吸取发热管至所述支撑工位槽孔内,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住发热管;
S2:动力装置启动,驱动传送链条带动支撑工位沿同一方向移动;
S3:承载未点胶发热管的支撑工位移至点胶翻转工位时,点胶装置进行发热管一面的点胶;
S4: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支撑工位翻转,点胶装置进行发热管另一面的点胶;
S5:支撑工位继续移动,机械手横向抓取点胶完成的发热管,将其移至下道工序。
本申请的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其工作原理是:
负压吸取装置从上道工序中吸取压装好的发热管至支撑工位槽孔内,固定机构固定住发热管,动力装置启动,驱动传送链条移动,支撑组件随着支撑工位移动至点胶翻转工位,点胶装置进行发热管一面的点胶,完成后,电机驱动传动杆将旋转结构前推,旋转气缸的旋转杆卡住旋转件上的多边形定位块,旋转气缸启动,带动支撑组件沿着辅助翻转板上的环形凹槽翻转180°,点胶装置进行另一面的点胶,点胶完成后,旋转结构后退,支撑工位继续移动,机械手横向抓取点胶完成的发热管,移至下道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案中的负压吸取装置以及机械手、机械杆等可以市场直接采购或定制获取,其具体结构和联动关系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尽管已参考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其它改变、省略及/或添加且可用实质等效物替代所述实施例的元件。另外,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许多修改以使特定情形或材料适应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因此,本文并不打算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用于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所揭示特定实施例,而是打算使本实用新型将包含归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此外,除非具体陈述,否则术语第一、第二等的任何使用不表示任何次序或重要性,而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区分一个元素与另一元素。

Claims (9)

1.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多个支撑工位,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机架沿同一方向移动,所述多个支撑工位上安装有支撑组件;
点胶翻转工位,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工位的两端的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作用于所述支撑工位,实现支撑工位的翻转;
动力装置,作用于所述支撑工位,为所述支撑工位的移动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传送链条,所述多个支撑工位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链条,并在传送链条的带动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旋转件,由一固定板和设于所述固定板两端的转轮组成,
第一支撑板,中间开设有放置发热管的槽孔,两端通过旋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件;
第二支撑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中间开设有放置发热管的槽孔,所述槽孔两侧对称设置有发热管的固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槽孔的两侧各开设有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槽孔两侧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板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支撑板上的固定块,穿过固定块、与固定块可滑动连接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固定块之间还设有弹性支撑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与夹持机构滚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
辅助翻转板,竖向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辅助翻转板上开设有环形凹槽和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穿过所述环形凹槽环心,所述条形凹槽和环形凹槽用于所述支撑工位横向移动以及翻转;
固定板,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辅助翻转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
旋转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板内侧,包括旋转气缸以及连接于旋转气缸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沿其轴向内凹设有一U形槽;
电机,设于所述固定板外侧,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第三通孔,连接于所述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在电机的作用下能接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旋转件上固定设置有一多边形定位块,所述多边形定位块与所述旋转结构上的U形凹槽相卡合完成所述支撑工位的翻转。
CN201921587787.0U 2019-09-23 2019-09-23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 Active CN210753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7787.0U CN210753523U (zh) 2019-09-23 2019-09-23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7787.0U CN210753523U (zh) 2019-09-23 2019-09-23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53523U true CN210753523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7787.0U Active CN210753523U (zh) 2019-09-23 2019-09-23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535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9554A (zh) * 2019-09-23 2019-11-22 苏州领瑞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及点胶方法
CN114367419A (zh) * 2022-01-27 2022-04-19 苏州希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载台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9554A (zh) * 2019-09-23 2019-11-22 苏州领瑞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及点胶方法
CN110479554B (zh) * 2019-09-23 2023-08-29 苏州领瑞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及点胶方法
CN114367419A (zh) * 2022-01-27 2022-04-19 苏州希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载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53523U (zh)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
CN208033938U (zh) 自动切管机
CN112275561B (zh) 一种磁性材料全自动装配设备
CN110479554B (zh) 发热管点胶输送系统及点胶方法
CN213928381U (zh) 隧道拱架装配定位装置
CN2678910Y (zh) 一种包本机
CN210907549U (zh) 直管折弯装置
CN112478359A (zh) 一种物流包装用标签粘贴设备
CN218364208U (zh) 一种焊接用多片钣金件同步夹持装置
CN218904367U (zh) 一种连杆工装夹具
CN218638979U (zh) 一种钢结构生产用焊接机
CN219058016U (zh) 一种接纸对接大车
CN221019577U (zh) 一种偏心轴组件用的轴承上料装配机构
CN214357237U (zh) 电子商务产品包装码贴标机构
CN219132036U (zh) 一种加工工装
CN215240416U (zh) 一种自动工装夹具
CN220311388U (zh) 一种铝板加工用弯板机
CN210937801U (zh) 一种滚子链生产用焊接装置
CN214816082U (zh) 一种具有夹持异形工件夹具的金属零件加工中心
CN215749225U (zh) 一种智能机械手纸箱抓具
CN220011539U (zh) 引线框架蚀刻生产线的收料导向机构
CN213827805U (zh) 一种摩托车方向柱立管焊接用自动压装设备
CN215753178U (zh) 一种用于钢卷覆膜包装的覆膜机
CN217769791U (zh) 插头下料整形机构
CN219512644U (zh) 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数据录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