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0506U - 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0506U
CN210730506U CN201920947901.XU CN201920947901U CN210730506U CN 210730506 U CN210730506 U CN 210730506U CN 201920947901 U CN201920947901 U CN 201920947901U CN 210730506 U CN210730506 U CN 210730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box body
belt
conveying belt
w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79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楼兴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wu Shengl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wu Shengl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wu Shengl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wu Shengl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79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0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0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0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间设隔板,箱体通过隔板分隔成设备箱体和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内设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表面设进料口,进料口置于箱体侧面底部,所述进料口上设螺旋输送装置,所述箱体内设破碎成型机,破碎成型机置于螺旋输送装置末端,所述破碎成型机下部设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置于第三输送带末端的刮板输送机,本设备通过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形成的夹持并行段将物料从箱体底部输送至箱体上部进行处置,在夹持并行段的辅助转轴作用下可以对污泥进行挤压排水处置,加速处置效率,且通过底部方式进料有效缩减顶部输料的繁琐工序,降低成本的同时使设备更精简化。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本装置采用侧面底部进料方式进料输料。
背景技术
湿物料一般指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水质净化时的产物,扔广义上来说给水厂、污水处理厂、水体疏浚、通沟均为产生湿物料,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湿物料产生量巨大,对环境危害严重,所以通常所说的湿物料处理和处置是指对城镇湿物料的处理和处置。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过程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和物理方法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移到湿物料中,其实质为将可溶性污染物转变为不溶性固体继续存在湿物料之中,将污染物与水体相分离,因此湿物料的成分和性质主要取决于污水的成分和性质。
随着污水处理的蓬勃发展,湿物料产量也在大幅增长,湿物料处理是从污水处理环节分离出来的一个细分领域,未来市场规模将达千亿。虽然我国在湿物料处理处置方面的政策越加趋严,但行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技术的缺失成为最大短板。
针对湿物料处理处置,国家相关部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之前发布的“水十条”就曾强调,地级及以上城市湿物料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故湿物料处理的“十三五”黄金期已至,加速了湿物料治理速度。
“十三五”旗舰,中央财政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污水厂的湿物料处理,在湿物料处置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政策的推动下,湿物料处理处置行业即将迎来蓝海市场。随着政策引导,我国湿物料处理产业市场需求得到释放。据预测,按照污水有效处理率来推算,2020年的湿物料产量将达到8000多万吨;湿物料处理工程市场将达到600亿左右,运营市场规模约在300亿到400亿上下,整体规模将再创造一千个亿环保细分市场。
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及将处置装置至于车辆后部的箱体内,利用车辆的机动性,为日处理量在1-3吨的小微生产企业提供上门处置服务,传统的湿物料处置装置即箱体改装成具备保温密闭结构的烘干箱和设备收容箱,通过高温加热或红外加热方式将湿物料中的水分排出,一般是通过人工或铲斗车进行送料,送料过程繁琐,且烘干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采用底部进料方式和卷带输送机结合,提供更加简便且高效的处置方式。
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间设隔板,箱体通过隔板分隔成设备箱体和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内设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表面设进料口,进料口置于箱体侧面底部,所述进料口上设螺旋输送装置,所述箱体内设破碎成型机,破碎成型机置于螺旋输送装置末端,所述破碎成型机下部设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置于第三输送带末端的刮板输送机。
所述第一输送带置于烘干箱体底部,第一输送带呈L状,第一输送带一端水平状置于烘干箱体底部,另一端置于烘干箱体内一侧的顶部位置。
所述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置于箱体内。
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设夹持并行段,夹持并行段为第一输送带中间转角处位置开始与第二输送带一侧的卷带相互接触连接,夹持并行段从第一输送带转角处开始直至第一输送带顶部,所述夹持并行段是通过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相互接触位置设转轴定位,转轴置于第二输送带内侧,第一输送带外侧贴合与第二输送带的转轴上,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的加持并行段起点为共用一个转轴。
所述夹持并行段中间设辅助转轴,辅助转轴两两相对于错开,辅助转轴分别置于第一输送带内侧和第二输送带内侧,辅助转轴贴合并夹紧夹持并行段。
所述第一输送带包括一号转轴、二号转轴和卷带,卷带通过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连接成回形输送带,所述一号转轴置于破碎成型机下部,二号转轴置于烘干箱体内一侧的顶部位置,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之间设限位滚轴,限位滚轴置于卷带下部内侧位置。
所述第二输送带包括三号转轴、四号转轴、五号转轴、六号转轴和与转轴连接的卷带,所述三号转轴和四号转轴为夹持并行段定位转轴,三号转轴置于第一输送带转角处,所述四号转轴置于一号转轴下部位置,所述五号转轴和六号转轴之间通过其他转轴和定位转轴形成多层级的>形状输送卷带。
所述第三输送带包括七号转轴、八号转轴、九号转轴、十号转轴和卷带,所述第三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上的>形定位转轴对应,九号转轴和十号转轴之间通过其他转轴和定位转轴形成多层级的>形状输送卷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包括网带式输送机,通过网带和转轴连接形成的回形输送机。
优选的,所述网带式输送机上设的网带为表面设气孔的橡胶材质网带,网带上的气孔孔径较小,即湿物料是不会通过网带上的气孔流失的,由于湿物料是夹杂着诸多杂质的,部分杂质可以将气孔堵塞,进一步的避免湿物料的流失。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上的转轴直径小于定位转轴直径。
由于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上采用的是>形输送卷带为避免卷带之间相互触碰,将转轴和定位转轴设备呈大小相互配合的转轴,即大尺寸的定位转轴前面为小尺寸的转轴,有效防止卷带之间相互接触,避免阻料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五号转轴下部设第二破损成型机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设侧板,侧板将进料口和出料口分隔成两个单独区域。
优选的,所述刮板输送机末端设出料口,出料口置于箱体底部。
优选的,所述刮板输送机包括T型连接板和转轴,T型连接板通过组合拼接形成卷带,T型连接板和转轴连接配合组合成刮板输送机。
优选的,所述三号转轴和六号转轴之间设定位转轴,定位转轴用于抬高三号转轴和六号转轴之间的卷带,避免三号转轴和六号转轴之间的卷带与侧板触碰。
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设粉尘处置装置,粉尘处置装置和箱体之间设通风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粉尘处置装置包括粉尘处置箱,置于粉尘处置箱内的导风板,置于导风板之间的喷淋口,置于喷淋口后部的滤网,置于滤网末端的UV杀菌除尘装置、置于UV杀菌除尘装置后部的臭氧发生装置以及置于末端的回风口,所述回风口和设备箱体内的热泵机组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风板呈倾斜状置于粉尘处置箱内。
优选的,所述夹持并行段呈倾斜状置于箱体内,夹持并行段呈向内方式倾斜。
优选的,所述二号转轴尺寸大于一号转轴。
优选的,所述二号转轴和三号转轴之间设刮板或毛刷。
刮板可以将网带上的杂质清楚,便于再次使用,同时利于网带上的通风效果。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设出风口,出风口和设备箱体内的热泵机组连接。
本装置主要通过置于车体侧面的螺旋输送装置将湿物料从箱体下部的侧面输送进烘干箱体内,通过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夹持并行段将湿物料从烘干箱体下部输送至上体上部,然后再通过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将湿物料从烘干箱体上部输送至烘干箱体另一侧底部,湿物料从第三输送装置末端掉落与下部的刮板输送机上,最后通过刮板输送机将湿物料从出料口输送出箱体外,本设备通过螺旋输送装置与烘干箱体的密封连接可使烘干箱体密封效果最佳,避免热量流失,工作箱体内的热量通过设备箱体中的热泵机组提供,热泵机组提供热干风通过出风口将热干风送入烘干箱体内,对湿物料进行烘干,在湿物料烘干及输送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和水蒸气,粉尘和水蒸气的结合物本发明中统称为湿热空气,由于箱体顶部设通风口,通风口与粉尘处置装置连接,湿热空气向通风口输送,当湿热空气向上输送是,湿热空气首先与输送带上的湿物料接触,由于湿物料表面湿度较高,湿热空气中的粉尘首先被湿物料吸附,无法吸附的粉尘通过通风口进入粉尘处置装置内,由于粉尘处置装置内的导风板引导通过喷淋口,喷淋口通过喷淋将粉尘继续二次过滤,通过喷淋的粉尘再通过滤网绝大部分的粉尘已经被清除,最终无法去除的粉尘通过UV杀菌除尘装置过滤,99.9%粉尘被除去,同时湿物料烘干中产生的有害细菌及微生物,通过UV杀菌除尘装置净化,最后再通过臭氧发生装置,将湿热空气中的臭氧进行深度净化,通过一系列的处置后,湿热空气通过回风口进入到热泵机组,湿热空气转化为水和热干风,水被排出,热干风通过通风口输送回烘干箱体内。
本发明现对于现有技术有具有的增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输送带与输送带之间的夹持并行段将湿物料从烘干箱体底部输送至烘干箱体上部,通过螺旋输送机与箱体下部的侧面的进料口连接,湿物料可以采用下部进料方式,避免了传统的顶部输料的问题,并且由于夹持并行段上的辅助转轴可以再湿物料输送过程中对湿物料进行挤压,可将湿物料通过挤压进行初步的排水定型,便于湿物料在后期的烘干,提升后干效率,同时输送带顶部设刮板或毛刷,可以将挤压后的湿物料和卷带分离,避免湿物料在挤压成型后粘附与卷带上,且通过刮板或毛刷清除之后的湿物料由于湿物料之间的组合方式被重新打破,湿物料被从新打撒聚拢,便于湿物料的烘干,提升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设备示意图。
图2所示,箱体示意图。
图3所示,烘干箱体剖视图。
图4所示,粉尘处置装置剖视图。
图5所示,夹持并行段示意图。
图6所示,辅助转轴示意图一。
图7所示,辅助转轴示意图二。
图8所示,刮板输送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包括车体1和置于车体后部的箱体2,所示箱体上部设粉尘处置装置3,所示箱体2侧面下部设进料口4,本装置置于车辆后部的拖斗内,利用车辆的机动性,为每天污泥产生量较小的小微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如图2所示,箱体示意图,所示箱体包括设备箱体6和烘干箱体5,所示设备箱体6和烘干箱体5之间通过隔板8分隔成两个单独且密度的空间,所示隔板8上设出风口9,出风口9一端与热泵机组7连接,另一端与烘干箱体5连接,烘干箱体在烘干作业中产生的湿热空气通过箱体顶部的粉尘处置装置处理后再由循环风管10输送回热泵机组7内,通过热泵机组处置,将湿热空气转化为水和热干风,水被排出,热干风通过出风口9输送回烘干箱体内继续利用。
如图3所示,所示烘干箱体包括置于箱体表面的进料口11,进料口11与螺旋输送机连接,所示进料口11下部设破碎成型机35,所示破碎成型机35下部设输送装置,所示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31、第二输送带32、第三输送带33和置于第三输送带33末端的刮板输送机37,所示第一输送带31置于烘干箱体底部,第一输送带31呈L状,第一输送带31一端水平状置于烘干箱体底部,另一端置于烘干箱体内一侧的顶部位置。
所示第一输送带31和第二输送带32之间设夹持并行段34,夹持并行段34为第一输送带31中间转角处位置开始与第二输送带32一侧的卷带相互接触连接,夹持并行段34从第一输送带31转角处开始直至第一输送带31顶部,所示夹持并行段34是通过第一输送带31与第二输送带32相互接触位置设转轴321定位并夹持第一输送带卷带和第二输送带卷带,转轴321置于第二输32送带内侧位置,所示第一输送带31外侧贴合与第二输送带的转轴321上,及夹持并行段34是将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中的一段卷带通过同一个转轴321夹持贴合,所示第一输送带31转角处设限位滚轴313,限位滚轴313置于第一卷带31转角的内侧,用以限定第一输送带下部的卷带,由于第一输送带呈L状,在第一输送带转角处防止上层卷带和下次卷带贴合,在下层卷带内侧设置限位滚轴313。
所示夹持并行段34中间设辅助转轴38,辅助转轴38两两相对于错开,辅助转轴38分别置于第一输送带31内侧和第二输送带32内侧,通过辅助转轴38的相互交错限位,辅助转轴38贴合并夹紧夹持并行段34。
所示第一输送带包括一号转轴311、二号转轴312和卷带,卷带通过一号转轴311和二号转轴312连接成回形输送带,所示一号转轴311置于破碎成型机35下部,二号转轴312置于烘干箱体内一侧的顶部位置。
所示第二输送32带包括三号转轴321、四号转轴322、五号转轴323、六号转轴324和与各转轴连接的卷带,所示三号转轴321和四号转轴322为夹持并行段34定位转轴,通过三号转轴321和四号转轴322定位可使夹持并行段贴合限位,所示三号转轴321置于第一输送带31转角处,所示四号转轴322置于一号转轴312下部位置并靠近,所示五号转轴323和六号转轴324之间通过其他转轴326和定位转轴325形成多层级的>形状输送卷带,>形状输送卷带呈倾斜状便于湿物料从烘干箱体顶部输送至烘干箱体下部。
所示第三输送带33包括七号转轴331、八号转轴332、九号转轴333、十号转轴334和卷带,所示第三输送33带与第二输送32带上的>形定位转轴对应,九号转轴333和十号转轴334之间通过其他转轴336和定位转轴335形成多层级的>形状输送卷带。
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采用的是回形网带式卷带机,为了使湿物料从烘干箱体顶部输送至下部,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之间需形成叠层式的输送卷带,即在湿物料在第二输送带上单层行进至末端时,湿物料需要掉落与下部的第三输送带上,然后再从第三输送带一端行进至另一端,再掉落会第二输送带上,如此形成来回往复式输送,直至将湿物料输送至烘干箱体底部的刮板输送机上。
所示烘干箱体底部设刮板输送机37,刮板输送机37通过T型板相互拼接组合而成,组合后的T型板和转轴组合成刮板式输送机。
进一步的,所示刮板输送机37置于第三输送带33末端。
进一步的,所示箱底底部设侧板300,侧板300将进料口11和出料口301分隔成两个单独区域,避免热量流失。
进一步的,所示烘干箱体内设隔热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示第二输送带32和第三输送带33上的转轴326直径小于定位转轴325直径,采用大小配合的转轴解决了在卷带转角处卷带与卷带之间相互接触,使得湿物料无法正常输送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示二号转轴312和四号转轴322之间设刮板39,刮板39应当与二号转轴312和四号转轴322上的卷带接触,即在二号转轴312和四号转轴322运行时,刮板39应当将附着于卷带上的湿物料刮除,被刮除的湿物料会掉落与第二输送卷带上,即刮除的湿物料掉落与四号转轴322上部的卷带上。
进一步的,所示二号转轴312和四号转轴322之间应当相互贴合,即四号转轴322应当是置于二号转轴312的下部一侧,然后贴合夹紧夹持并行段34的,如此方可将输送至上部的湿物料主动掉落与第二输送带上,即湿物料通过夹持并行段输送和至箱体上部后,湿物料脱离夹持并行段段的控制,湿物料主动掉落与第二输送带即四号转轴上部的卷带表面,然后通过第二输送卷带向前输送,部分未掉落粘附与第一输送带或者第二输送带表面的湿物料通过挂板39将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表面的湿物料刮除。
进一步的,所示三号转轴321和六号转轴324之间设位转轴40,定位转轴40用于抬高三号转轴321和六号转轴324之间的卷带,避免三号转轴321和六号转轴324之间的卷带与侧板300触碰。
进一步的,所示五号转轴323下部设第二破损成型机302,可以将湿物料再次打算成型,便于湿物料的烘干。
进一步的,所示刮板39包括毛刷或刮板。
进一步的,所示箱体上设出风口36,出风口36置于箱体内的隔板上,出风口36一端与热泵机组连接,另一端与烘干箱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示夹持并行段34呈倾斜状,倾斜状夹持并行段便于湿物料的爬坡上下。
如图4所示,粉尘处置装置剖视图,所示箱体顶部设粉尘处置装置,粉尘处置装置和箱体之间通过通风口41连接,所示粉尘处置装置包括粉尘处置箱47,置于粉尘处置箱47内的导风板42,置于导风板42之间的喷淋口43,置于喷淋口43后部的滤网44,置于滤网44末端的UV杀菌除尘装置42、置于UV杀菌除尘装置45后部的臭氧发生装置46以及置于末端的回风口,所示回风口和设备箱体内的热泵机组连接,所示当烘干箱体中湿物料处置时产生的湿热空气与粉尘的混合气体通过通风口41进入到粉尘处置箱47后,湿热空气通过导风板42的导向将湿热空气引导进喷淋口43处进行喷淋除尘,经过多次喷淋除尘后,湿热空气中的部分粉尘被取出,然后再通过滤网44进行过滤除尘,通过滤网44除尘后湿热空气中的绝大部分粉尘被取出,最终无法净化的粉尘通过UV杀菌除尘装置45进行清除,由于湿物料为工业生产后的污染物,内含大量有害细菌,通过UV杀菌除尘装置45可以将湿热空气中混杂的细菌净化清除,最后再通过置于UV杀菌除尘装置45后部的臭氧发生装置46将湿热空气中的异味清除,达到深层净化的目的。
如图5所示,夹持并行段示意图,所示夹持并行段51通过辅助转轴52和辅助转轴53相互交错限位夹紧,由于本输送带采用的是网带式卷带,网带式卷带具备一定的张力,湿物料在夹持并行段51通过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上的卷带夹持上下,但是由于爬行高度的问题和卷带张力的问题,卷带与卷带之间容易发生松弛,使得湿物料脱落,为避免该问题的发生,在夹持并行段中间设多个辅助转轴,通过辅助转轴夹持夹紧,可有效避免湿物料由于高度和张力问题引发的脱落,并且辅助转轴在工作时,可以对湿物料进行物理压力挤压,可将湿物料表面的水分挤出,达到初步排水的目的。
如图6所示,辅助转轴示意图一,辅助转轴第一种设置方式,所示为卷带的正面示意图,同一个面上的辅助转轴61和辅助转轴62呈两两相对方式组合,辅助转轴61和辅助转轴62中间设间隔,辅助转轴会与卷带的两侧,避免湿物料在通过辅助转轴挤压时将湿物料挤出卷带上。
如图7所示,辅助转轴示意图二,辅助转轴第二种设置方式,所示辅助转轴71和辅助转轴72呈交错方式相对倾斜状设置,便于湿物料在挤压爬升时,湿物料像两边挤压后掉落的问题,所示辅助转轴71和辅助转轴72呈倾斜状,在湿物料挤压过程中,辅助转轴71起到引导作用,使得被挤压湿物料往中间聚拢,解决了湿物料由于挤压掉落的问题。
如图8所示,刮板输送机示意图,速搜刮板输送机包括T型刮板81,T型刮板81通过连接轴82连接拼接,T型刮板组合成卷带后配合转轴即形成刮板式输送机,与传统输送机相比,刮板输送机仅仅是将传统输送机上的网带卷带更换成由T型刮板组合而成的卷带,其他结合与传统输送机箱体。
本装置工作原理:
通过箱体底部侧面的螺旋输送机将湿物料从箱体底部侧面输送进箱体内,然后通过箱体内的破碎成型机进行布料,将湿物料均匀的置于第一输送带表面,湿物料通过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夹持并行段将湿物料输送至箱体顶部,湿物料在夹持并行段上下过程中,湿物料被辅助转轴挤压,对湿物料进行初步的预成型处理,湿物料通过夹持并行段后通过挂板将附着于卷带上的湿物料清除使其掉落与第二输送带上,然后通过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将湿物料从箱体顶部输送至箱体底部的挂板输送机上,最终通过挂板输送机将湿物料输送至箱体外部,本设备中的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采用的是>型叠加式组合方式,>型输送带利用倾斜角度便于湿物料的输送,另外在湿物料烘干过程中湿物料中的水分被排出,排出的水分与湿物料烘干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微生物混合,产生有害的湿热空气,湿热空气通过箱体顶部的通风口输送至粉尘处置装置内,通过粉尘处置装置中的喷淋除尘、滤网过滤、UV杀菌除尘装置和臭氧发生装置的作用,将湿热空气中的粉尘、有害细菌以及臭氧彻底深层净化,最后通过回风口将处置后的湿热空气输送至热泵机组内,湿热空气通过热泵机组转化为水和干热空气,干热空气被输送回烘干箱体,水被排出。
本设备采用烘干方式进行湿物料处置,因此需要在烘干箱体内行进较长的时间放个使得湿物料烘干,因此需要采用多层叠加的方式将湿物料从底部输送至上部,又将湿物料从上部输送至底部,直至输送出箱体,本设备采用底部进料方式,结合网带式输送带的张力有点,将不同输送带之间的连接处作为夹持上下段,有效的将湿物料输送至箱体顶部,本设备避免了传统顶部进料的方式,有效简化湿物料的输料和布料过程,结合粉尘处置装置深层净化湿物料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符合目前环保要求。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间设隔板,箱体通过隔板分隔成设备箱体和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内设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表面设进料口,进料口置于箱体侧面底部,所述进料口上设螺旋输送装置,所述箱体内设破碎成型机,破碎成型机置于螺旋输送装置末端,所述破碎成型机下部设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置于第三输送带末端的刮板输送机;
所述第一输送带置于烘干箱体底部,第一输送带呈L状,第一输送带一端水平状置于烘干箱体底部,另一端置于烘干箱体内一侧的顶部位置;
所述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置于箱体内;
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设夹持并行段,夹持并行段为第一输送带中间转角处位置开始与第二输送带一侧的卷带相互接触连接,夹持并行段从第一输送带转角处开始直至第一输送带顶部,所述夹持并行段是通过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相互接触位置设转轴定位,转轴置于第二输送带内侧,第一输送带外侧贴合与第二输送带的转轴上,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的加持并行段起点为共用一个转轴;
所述夹持并行段中间设辅助转轴,辅助转轴两两相对于错开,辅助转轴分别置于第一输送带内侧和第二输送带内侧,辅助转轴贴合并夹紧夹持并行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其他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包括一号转轴、二号转轴和卷带,卷带通过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连接成回形输送带,所述一号转轴置于破碎成型机下部,二号转轴置于烘干箱体内一侧的顶部位置,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之间设限位滚轴,限位滚轴置于卷带下部内侧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其他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包括三号转轴、四号转轴、五号转轴、六号转轴和与转轴连接的卷带,所述三号转轴和四号转轴为夹持并行段定位转轴,三号转轴置于第一输送带转角处,所述四号转轴置于一号转轴下部位置,所述五号转轴和六号转轴之间通过其他转轴和定位转轴形成多层级的>形状输送卷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其他在于,所述第三输送带包括七号转轴、八号转轴、九号转轴、十号转轴和卷带,所述第三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上的>形定位转轴对应,九号转轴和十号转轴之间通过其他转轴和定位转轴形成多层级的>形状输送卷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其他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包括网带式输送机,通过网带和转轴连接形成的回形输送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其他在于,所述刮板输送机包括T型连接板和转轴,T型连接板通过组合拼接形成卷带,T型连接板和转轴连接配合组合成刮板输送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其他在于,所述夹持并行段呈倾斜状置于箱体内,夹持并行段呈向内方式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其他在于,所述二号转轴和三号转轴之间设刮板或毛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其他在于,所述箱体顶部设粉尘处置装置,粉尘处置装置和箱体之间设通风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其他在于,所述粉尘处置装置包括粉尘处置箱,置于粉尘处置箱内的导风板,置于导风板之间的喷淋口,置于喷淋口后部的滤网,置于滤网末端的UV杀菌除尘装置、置于UV杀菌除尘装置后部的臭氧发生装置以及置于末端的回风口,所述回风口和设备箱体内的热泵机组连接,所述导风板呈倾斜状置于粉尘处置箱内。
CN201920947901.X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 Active CN210730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7901.XU CN210730506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7901.XU CN210730506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0506U true CN210730506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88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7901.XU Active CN210730506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0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27532U (zh) 一种污泥干化机
CN204963545U (zh) 一种回转窑废气过滤装置
CN210730506U (zh) 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
CN207317461U (zh) 一种用于生产有机废水处理催化剂的干燥设备
CN212492118U (zh) 一种涉爆粉尘收集处理装置
CN211245973U (zh) 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进气结构
CN112108482A (zh) 一种车载式湿物料处置装置
CN110776241A (zh) 一种余热回收烘干系统及方法
CN111947438A (zh) 一种多功能湿物料干化减量设备
CN109248773B (zh) 废极板干燥碾压脱粉机
CN111888845B (zh) 一种精钒超低排放生产方法
CN214620476U (zh) 一种排气阀生产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11664944U (zh) 一种余热回收烘干系统
CN213687725U (zh) 一种活性炭烘干系统
CN210070685U (zh) 一种燃气直热余热回收系统
CN211012119U (zh) 一种烘干机
CN209647077U (zh) 一种塑料隔板清洗机
CN110585842A (zh) 一种渣处理废气治理用除尘除湿装置及其方法
CN106671309A (zh) 环保多级混合式原材料自动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635874U (zh) 河道污泥脱水输送装置
CN212669528U (zh) 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
CN210729026U (zh) 一种新型固危废处置设备
CN205295205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废旧塑料提纯系统
CN217961756U (zh) 一种旋转过滤装置
CN216223684U (zh) 一种nmp卧式回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