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07941U - 减震结构、云台组件及移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减震结构、云台组件及移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07941U
CN210707941U CN201921375940.3U CN201921375940U CN210707941U CN 210707941 U CN210707941 U CN 210707941U CN 201921375940 U CN201921375940 U CN 201921375940U CN 210707941 U CN210707941 U CN 210707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mounting
absorbing structure
mounting plate
a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759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俊
刘煜程
蒋李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759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07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07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079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减震结构、云台组件及移动平台,减震结构包括用于与第一云台连接的减震组件以及与减震组件连接的主体机架,减震组件包括用于与第一云台连接的第一固定部、自第一固定部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一支撑臂和一个第二支撑臂,且第二支撑臂的自由端部设有两个第三支撑臂,两个第一支撑臂和两个第三支撑臂的自由端部均设有一第一安装端,四个第一安装端被配置为呈四边形排布,主体机架上设有与四个第一安装端配合的四个第一安装部,通过第一安装端与第一安装部的配合,减震组件与主体机架连接。上述减震结构,通过在云台和主体机架之间形成四点式减震安装结构,整体结构紧凑、安装简便,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降低了云台与主体机架之间的震动传递。

Description

减震结构、云台组件及移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结构、云台组件及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搭载有云台的无人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的图像拍摄。由于无人机在飞行时,难免会产生震动,当无人机产生的震动传递到云台时,会导致云台出现抖动,并进而影响拍摄品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震结构来降低或避免无人机和云台之间的震动传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结构、云台组件及移动平台。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结构,其包括用于与第一云台连接的减震组件以及与所述减震组件连接的主体机架,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云台连接的第一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一支撑臂和一个第二支撑臂,且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自由端部设有两个第三支撑臂;
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和两个所述第三支撑臂的自由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一安装端,四个所述第一安装端被配置为呈四边形排布;
所述主体机架上设有与四个所述第一安装端配合的四个第一安装部;
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配合,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主体机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四个所述第一安装端形成的四边形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还用于与第二云台连接,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云台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外延伸的三个第四支撑臂;
每一所述第四支撑臂的自由端部均设有一第二安装端,三个所述第二安装端被配置为呈三角形排布;
所述主体机架上还设有与三个所述第二安装端配合的三个所述第二安装部;
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配合,所述减震组件与主体机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三个所述第二安装端形成的三角形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机架包括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第三支撑臂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第四支撑臂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一连接臂和间隔的两个第二连接臂;
所述第一固定部穿设一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设另一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机架包括安装板和支架,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支架设有另外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向下倾斜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三连接臂设有所述第一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架的连接处;
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加强件的连接处与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被配置为呈三角形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安装板并用于连接承载物,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感测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三安装部,所述连接架上还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三安装部配合的两个第三安装端;
所述感测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感测件和一个第二感测件,两个所述第三安装端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感测件上,所述第二感测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感测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测件包括用于测距的成像设备,所述第二感测件包括用于回传图像信息的成像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支架和连接座,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用于连接所述承载物的侧部,所述连接座用于连接所述承载物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设于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主体支架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件包括定位柱、第一止挡部、球部及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分别位于所述球部的上下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减震组件、所述主体支架抵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减震组件的自身结构,使得云台和主体机架之间形成四点式的减震安装结构,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安装简便,而且能保持良好的安装和减震效果,降低或避免了云台与主体机架之间的震动传递。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云台组件,其包括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所述云台组件还包括如前所述的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减震组件的自身结构,使得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和主体机架之间形成四点式和/或三点式的减震结构,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安装简便,而且能保持良好的安装和减震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于减震组件与主体机架之间的减震件,增强了减震效果。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平台,其包括本体,所述移动平台还包括如前所述的云台组件,所述主体机架连接所述本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上的移动云台,使得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和本体之间形成四点式和/或三点式的减震安装结构,当本体为飞行器时,在保证整体结构轻便易于携带的同时,也具有有效的自主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减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减震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减震结构的又一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架和第三支撑臂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架和第三支撑臂的又一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减震结构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减震结构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移动平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移动平台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减震结构100、云台组件200、移动平台300;
减震组件101、第一固定部102、第一支撑臂103、第二支撑臂104、第三支撑臂105、第一安装端106、主体机架110、第一安装部111、第二安装部112、安装板113、第一连接臂114、第二连接臂115、支架116、第三连接臂117、第三安装部119、第二固定部121、第四支撑臂122、第二安装端123、加强件131、连接架140、感测组件141、第三安装端142、第一感测件143、第二感测件144、连接支架147、连接座148、减震件150、定位柱151、第一止挡部152、球部153、第二止挡部154;
第一空间10、第二空间20;
本体3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云台组件200,其包括减震结构100和安装于减震结构100上的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其中,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飞行器航拍领域时,所述减震结构100可连接于云台的上侧并与飞行器连接,从而使得减震结构100介于飞行器和云台之间,以此来减缓两者之间的震动传递。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手持云台领域,同样可以利用减震结构100来减缓传递至云台处的震动,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图示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云台组件200的具体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减震结构100用于连接第一云台及移动平台300的本体301,且减震结构100包括用于与第一云台(图未示)连接的减震组件101以及与减震组件101连接的主体机架110。其中,减震组件101还包括用于与第一云台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02、自第一固定部102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一支撑臂103和一个第二支撑臂104,第一固定部102连接于第一云台的顶端。
在图示的示例中,移动平台300为飞行器,本体301可为飞行器的机身。在其它示例中,移动平台300还包括但不限于小车、机器人等,本体302可包括但不限于车身,机器人的驱干等部位。
优选地,第一固定部102呈环形,并套设于第一云台的顶端。两个第一支撑臂103和一个第二支撑臂104的一端均分别与第一固定部102一体连接,两个第一支撑臂103和一个第二支撑臂104的另一端均向外延伸形成自由端部,且第二支撑臂104的自由端部同时连接至两个第三支撑臂105的同一端,两个第三支撑臂105的另一端均向外延伸形成自由端部,两个第一支撑臂103和两个第三支撑臂105的自由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一安装端106,四个第一安装端106呈四边形分布。对应地,主体机架110上设有四个第一安装部111,当四个第一安装部111与四个第一安装端106进行一一对应的配合连接时,减震组件101连接至主体机架110。在一实施例中,四个第一安装端106位于不同水平面内,相应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结构的实际需要,也可以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部102位于四边形的上方。如图7所示,当第一固定部102安装至主体机架110后,两个第一支撑臂103上的两个第一安装端106固定于主体机架110的前方位置,两个第三支撑臂105上的两个第一安装端106则固定于主体机架110的后方位置且要低于两个第三支撑臂105上的两个第一安装端106所在的高度,如此,两个第三支撑臂105在结构上更靠近第一云台,有利于两个第三支撑臂105上的两个第一安装端106对第一云台进一步的减震效果。在一实施例中,四边形可以为矩形。另外,第一安装端106上设有带孔的圆形托盘,用于向上承载减震件150,如此,减震件150可用于对第一云台进行减震。
减震组件101还包括有用于与第二云台(图未示)的第二固定部121和自第二固定部121向外延伸的三个第四支撑臂122,如图1至图3所示,同样地,三个第四支撑臂122向外延伸的一端均形成有自由端部,三个第四支撑臂122的自由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二安装端123,三个第二安装端123呈三角形排布。对应地,主体机架110上设有与三个第二安装部112,当三个第二安装部112与三个第二安装端123进行一一对应的配合连接时,减震组件101连接至主体机架110。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部121位于三角形之内,如此,可为第二固定部121提供更可靠、更稳定的支撑效果。请结合图7,当第二固定部121安装至主体机架110后,三个第二安装端123中的两个位于主体机架110的前方位置,另一个则固定于主体机架110的后方位置。在一实施例中,三角形可以为等边三角形,三个第四支撑臂122被配置为具有相同的结构,这样,在保证第二安装端123具有稳定的支撑效果的同时,易于产品加工和简化工艺。另外,第二安装端123上设有带孔的圆形托盘,用于向上承载减震件150,如此,减震件150也可用于对第二云台进行减震。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支撑臂103和三个第四支撑臂122被配置为具有相同的结构,如此,在有利于优化加工流程和节省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元部件的适用性。另外,对第二支撑臂104也可采取相同的工艺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减震结构100用以连接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及移动平台300的本体301,也就是说,第一云台和第二云台可通过减震结构100连接本体301。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减震结构100用于连接第一云台和移动平台300的本体301,或,减震结构100用于连接第二云台及移动平台300的本体301。
另外,第一支撑臂103、第二支撑臂104和第四支撑臂122均开设有通孔,以减轻第一支撑臂103、第二支撑臂104和第四支撑臂122的重量。
主体机架110用于固定连接至本体301,同时与减震组件101配合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机架110包括安装板113,第一支撑臂103、第二支撑臂104和第三支撑臂105位于安装板113的下方,第四支撑臂122位于安装板113的上方,进一步地,安装板113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一连接臂114和间隔的两个第二连接臂115,第一固定部102穿设一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臂114和第二连接臂115之间的空间,第二固定部121穿设另一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臂114和第二连接臂115之间的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连接臂114相互间隔地分布在安装板113两侧,两个第二连接臂115也相互间隔地分布在安装板113两侧,其中,位于安装板113同一侧的一个第一连接臂114和一个第二连接臂115之间形成第一空间10,位于安装板113另一侧的一个第一连接臂114和一个第二连接臂115之间形成第二空间20,第一固定部102穿设于第一空间10,第二固定部121穿设于第二空间20,当第一固定部102和/或第二固定部121受到来自主体机架110、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的震动时,第一固定部102在第一空间10内可进行移动,第二固定部121在第二空间20内,起到衰减震动的作用。在某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连接臂114可被配置为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结构,对应地,两个第二连接臂115也可被配置为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结构。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主体机架110还包括支架116,支架116连接安装板113。安装板113设有其中两个第一安装部111,支架116设有另外两个第一安装部111。如此,便于对第一安装部111的配置。
具体地,支架116包括两个第三连接臂117,第三连接臂117向下倾斜连接第三支撑臂105,第三连接臂117设有第一安装部111。两个第三连接臂117的两个第一安装部111与两个第三支撑臂105的两个第一安装端106分别对应连接,进一步地,两个第三支撑臂105与两个第三连接臂117对应地呈倾斜设置,这样,第三支撑臂105与第三连接臂117之间尽量贴近地连接,具有较快传递震动的响应效果。
为具有更好的强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减震结构100包括加强件131,加强件131被配置为连接安装板113和安装板113与支架116的连接处,安装板113与加强件131的连接处与其中两个第一安装部111被配置为呈三角形分布。
具体地,加强件131呈杆状,加强件131的一端连接安装板113,另一端连接安装板113与支架116的连接处。更具体地,第一连接臂11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加强件131的第三连接部119,加强件13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臂114的上方,加强件131的另一端、第二连接臂115和支架116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在一个例子中,加强件131的另一端、第二连接臂115和支架116的连接方式可为螺纹连接。如此,加强件131跨接在一个第一连接臂114和一个第二连接臂115之间,具有良好的力传导效果,另外,一个第一连接臂114上的连接处与两个第一安装部111呈三角形分布,使得减震组件10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图示的示例中,两个第一连接臂114均设有一个第三安装部119,两个第三安装部119是镜像对称,减震结构100包括连接架140,连接架140连接安装板113并用于连接承载物(如无人机),连接架140的前端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三安装端142,两个第三安装部119分别与两个第三安装端142一一对应连接,如此,连接架140可连接至安装板113。其中,连接架140上设置有感测组件141,进一步地,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感测组件141包括两个第一感测件143和一个第二感测件144,两个第三安装端142分别设在两个第一感测件143上,第二感测件144位于两个第一感测件143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感测件143为用于测距的成像设备,第二感测件144为用于回传图像信息的成像设备,优选地,感测组件141具有远程信号传输模块和/或信号传输端口,感测组件141通过无线和/或有线的方式用于传输距离信息和图像信息。两个第一感测件143可构成双目摄像头。
减震结构100包括减震件150,减震件150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减震组件101与主体支架116的连接处,具体地,减震件150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一安装端106的连接处之间以及第二安装部112和第二安装端123的连接处之间,优选地,减震件150为减震球,如图4所示,其设有定位柱151、第一止挡部152、球部153及第二止挡部154。第一止挡部152和第二止挡部154分别位于球部153的上、下两侧,且分别与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一安装端106抵接以及与第二安装端123和第二安装部112抵接。另外,定位柱151可向上贯穿通过主体机架110上的第一安装部111以及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二安装端123,以提高固定定位的效果。减震件150的分布位置与第一安装端106和第二安装端123的位置相互对应,因此,对于第一固定架,减震件150的数量也为四个,且其分布位置也形成四边形;对于第二固定架,减震件150的数量也为三个,且其分布位置也形成三角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减震球设置在减震组件101与主体机架110之间,并与减震组件101相互配合,以缓解传递至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的震动。另外,减震球仅为减震件150的一种应用示例,也可采用其他的减震元件代替减震球,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组件101与减震件150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和主体机架110之间形成四点式和/或三点式的减震用接触点,通过四点式和/或三点式分布的减震件150来支撑连接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和主体机架110,整体减震结构100更为小巧、紧凑且设计、安装也相对简便,而且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上的云台组件200,使得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和主体机架110之间形成四点式和/或三点式的减震结构100,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安装简便,而且能保持良好的安装和减震效果。具体地,第一云台可以重量较大的云台,减震结构100可利用四点式减震来对大云台进行减震,增加了第一云台安装的刚度,改善了第一云台上负载的模态。通过增加第三支撑臂105和支架116,可不改变三点式减震的原有结构来实现四点式减震,不影响原有的防水防尘设计,在需要变更为三点式的情况下,将第三支撑臂105和支架116移除,在第二支撑臂104与第二连接臂115之间安装减震件150即可实现。上述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可利用可拆装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拆装方便,用户不易损坏产品。第二云台可以重量较小的云台,减震结构100可利用三点式减震来对小云台进行减震。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于减震组件101与主体机架110之间的减震件150,增强了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上的移动云台,如图8和图9所示,使得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和本体301之间形成四点式和/或三点式的减震安装结构,当移动平台300为飞行器时,在保证整体结构轻便易于携带的同时,也具有有效的自主减震效果。另外,连接架140包括连接支架147和连接座148,连接支架147与连接座148连接,连接支架147用于连接承载物的侧部,连接座148用于连接承载物的底部。具体的,连接支架147和连接座148用于分别连接至本体301的前侧和底侧,使得云台组件200在移动平台300上具有更好的安装和固定效果。在一个例子中,连接支架147和连接座148用于分别通过螺钉连接至本体301的前侧和底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某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减震结构,包括用于与第一云台连接的减震组件以及与所述减震组件连接的主体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云台连接的第一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一支撑臂和一个第二支撑臂,且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自由端部设有两个第三支撑臂;
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和两个所述第三支撑臂的自由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一安装端,四个所述第一安装端被配置为呈四边形排布;
所述主体机架上设有与四个所述第一安装端配合的四个第一安装部;
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配合,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主体机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四个所述第一安装端形成的四边形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还用于与第二云台连接,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云台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外延伸的三个第四支撑臂;
每一所述第四支撑臂的自由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二安装端,三个所述第二安装端被配置为呈三角形排布;
所述主体机架上还设有与三个所述第二安装端配合的三个所述第二安装部;
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配合,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主体机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三个所述第二安装端形成的三角形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架包括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第三支撑臂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第四支撑臂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一连接臂和间隔的两个第二连接臂;
所述第一固定部穿设一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设另一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架包括安装板和支架,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支架设有另外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向下倾斜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三连接臂设有所述第一安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架的连接处;
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加强件的连接处与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被配置为呈三角形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安装板并用于连接承载物,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感测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三安装部,所述连接架上还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三安装部配合的两个第三安装端;
所述感测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感测件和一个第二感测件,两个所述第三安装端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感测件上,所述第二感测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感测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件包括用于测距的成像设备,所述第二感测件包括用于回传图像信息的成像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支架和连接座,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用于连接所述承载物的侧部,所述连接座用于连接所述承载物的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设于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主体支架的连接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定位柱、第一止挡部、球部及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分别位于所述球部的上下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减震组件、所述主体支架抵接。
16.一种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云台和/或第二云台,以及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结构。
17.一种移动平台,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还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云台组件,所述主体机架连接所述本体。
CN201921375940.3U 2019-08-22 2019-08-22 减震结构、云台组件及移动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07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5940.3U CN210707941U (zh) 2019-08-22 2019-08-22 减震结构、云台组件及移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5940.3U CN210707941U (zh) 2019-08-22 2019-08-22 减震结构、云台组件及移动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07941U true CN210707941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62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7594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07941U (zh) 2019-08-22 2019-08-22 减震结构、云台组件及移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079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9218A (zh) * 2020-06-17 2021-05-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摄像载体及可移动平台
WO2021217462A1 (zh) * 2020-04-28 2021-11-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组件、移动平台、减震布局方法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7462A1 (zh) * 2020-04-28 2021-11-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组件、移动平台、减震布局方法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789218A (zh) * 2020-06-17 2021-05-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摄像载体及可移动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0166B (zh) 云台减震装置及拍摄装置
CN210707941U (zh) 减震结构、云台组件及移动平台
EP3409592B1 (en) Shock-absorbing structure, pan-tilt assembly using same,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07310740B (zh) 一种云台相机和无人机
CN208325071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激光测距仪的保护装置
WO2019041263A1 (zh) 云台及具有该云台的无人机
CN205131689U (zh) 用于无人机的挂载平台
CN110896631A (zh) 云台减震结构、云台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CN213083522U (zh) 一种减震支架、云台相机组件及无人飞行器组件
CN213776191U (zh) 减振装置及机器人
CN213200087U (zh) 一种碳纤维无人机壳
CN211417631U (zh) 减震组件、减震装置及具有该减震装置的无人机
CN112253676A (zh) 减振装置及机器人
CN218505770U (zh) 用于车顶的安装架、自动驾驶用路况监测装置和车辆
CN108263626B (zh) 承载装置及飞行器
CN217422015U (zh) 一种无人机用云台减震机构
CN213620281U (zh) 一种无人机用云台及无人机
CN208947626U (zh) 防震组件及航测吊舱
CN110778644A (zh) 一种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
CN213921536U (zh) 稳定机构和无人机
CN211468805U (zh) 一种飞行器用具有防护功能的云台
CN209757153U (zh) 一种数据采集实验平台
WO2019023899A1 (zh) 减震机构及无人机
CN211336475U (zh) 减震连接组件和无人机
CN211810286U (zh) 一种云台减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