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6625U - 一种侧翻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翻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6625U
CN210676625U CN201921451805.2U CN201921451805U CN210676625U CN 210676625 U CN210676625 U CN 210676625U CN 201921451805 U CN201921451805 U CN 201921451805U CN 210676625 U CN210676625 U CN 210676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flanging
female die
male di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18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智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nhu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nhu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nhu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nhu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18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6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6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6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翻边装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有翻边凹模、第一导向块和位于翻边凹模旁的辅助块,所述翻边凹模和下模座之间设有能驱使翻边凹模上行的弹性装置,翻边凹模的上端面设有定位部,翻边凹模中远离辅助块的侧面设有翻边凹腔,所述上模座设有翻边凸模、位于翻边凹模上方的上压板和位于第一导向块上方的斜楔,所述翻边凸模能沿着斜楔的斜面移动,翻边凸模和斜楔之间设有凸模复位单元,所述第一导向块设有与翻边凸模下端面接触的第一导向斜面。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翻边凹模既满足翻边的功能,也起到卸料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侧翻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翻边装置,特别是一种侧翻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过程中,选择最有利于成型的冲压方向后,会出现部分翻边型面与冲压方向成负角,导致冲压成型后的工件在凸模或者凹模上无法取出。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斜楔机构将凸模或者凹模退出工件的负角区域。这样的结构造成模具结构复杂,开发周期长,维护成本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翻边装置,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翻边凹模既满足翻边的功能,也起到卸料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侧翻边装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有翻边凹模、第一导向块和位于翻边凹模旁的辅助块,所述翻边凹模和下模座之间设有能驱使翻边凹模上行的弹性装置,翻边凹模的上端面设有定位部,翻边凹模中远离辅助块的侧面设有翻边凹腔,所述上模座设有翻边凸模、位于翻边凹模上方的上压板和位于第一导向块上方的斜楔,所述翻边凸模能沿着斜楔的斜面移动,翻边凸模和斜楔之间设有凸模复位单元,所述第一导向块设有与翻边凸模下端面接触的第一导向斜面。
上述侧翻边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模座下行,上压板将工件压在翻边凹模上,翻边凹模下行,压缩弹性装置,翻边凸模与第一导向斜面接触后,翻边凸模在第一导向斜面和斜楔的斜面的导向作用下,翻边凸模的工作端和翻边凹腔相互作用下实现负角翻边,上模座上行,凸模复位单元驱使翻边凸模复位,弹性装置将翻边凹模顶起,便于操作人员将工件取出,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翻边凹模既满足翻边的功能,也起到卸料的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模复位单元包括若干根凸模复位弹簧和若干根凸模导杆,凸模导杆穿过翻边凸模和斜楔,凸模复位弹簧套装在凸模导杆的外表面,凸模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翻边凸模压触,凸模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斜楔压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边凸模内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凸模复位弹簧的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便于凸模复位弹簧的定位安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边凹模和第一导向块之间设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设有与翻边凸模下端面接触的第二导向斜面。翻边凸模在第二导向块和第一导向块的作用下,准确地对工件进行侧翻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块和第一导向块之间形成供翻边凹模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导向腔。翻边凹模的两侧面分别与辅助块和第一导向块接触,辅助块和第一导向块对翻边凹模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向块和下模座之间设有导向块复位弹簧。开模时,第一导向块被导向块复位弹簧顶起,合模时,翻边凸模与第一导向块压触后,压缩导向块复位弹簧,待导向块复位弹簧不再压缩时,翻边凸模沿着斜楔移动,对工件进行侧翻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块设有仿形块,所述仿形块的上端面与翻边凹模的上端面形成工件的定位面,所述上压板设有与定位面相匹配的定位凹腔,所述定位凹腔旁设有与翻边凸模上端面接触的第三导向斜面。在合模时,工件随着翻边凹模下行后,工件的部分嵌在仿形块上,翻边完成后,翻边凹模上行,工件中与仿形块相对应的部分与翻边凹模之间形成间隙,负角翻边后,平移工件后,可以将工件取出,方便快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装置包括若干根凹模导杆和若干根凹模弹簧,所述凹模导杆穿过下模座后固定在翻边凹模,所述凹模弹簧套装在凹模导杆的外表面,下模座内设有用于放置凹模弹簧的第二安装腔,所述凹模弹簧的上端与翻边凹模压触,凹模弹簧的下端与第二安装腔的底壁压触。合模时,翻边凹模下行,压缩凹模弹簧;开模时,凹模弹簧将到翻边凹模顶起,便于操作人员将工件取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2,一种侧翻边装置,包括上模座10和下模座23,所述下模座23设有翻边凹模16、第一导向块14和位于翻边凹模16旁的辅助块18,所述翻边凹模16和下模座23之间设有能驱使翻边凹模16上行的弹性装置17,翻边凹模16的上端面设有定位部,翻边凹模16中远离辅助块18的侧面设有翻边凹腔20,所述上模座10设有翻边凸模13、位于翻边凹模16上方的上压板11和位于第一导向块14上方的斜楔12,所述翻边凸模13能沿着斜楔12的斜面移动,翻边凸模13和斜楔12之间设有凸模复位单元,所述第一导向块14设有与翻边凸模13下端面接触的第一导向斜面21。翻边凸模13的工作端与水平面成夹角。翻边凸模13和斜楔12之间设有其导向作用的滑轨滑块,便于翻边凸模13沿着斜楔12的斜面移动。
上模座10下行,上压板11将工件压在翻边凹模16上,翻边凹模16下行,压缩弹性装置17,翻边凸模13与第一导向斜面21接触后,翻边凸模13在第一导向斜面21和斜楔12的斜面的导向作用下,翻边凸模13的工作端和翻边凹腔20相互作用下实现负角翻边,上模座10上行,凸模复位单元驱使翻边凸模13复位,弹性装置17将翻边凹模16顶起,便于操作人员将工件取出,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翻边凹模16既满足翻边的功能,也起到卸料的作用。
所述凸模复位单元包括若干根凸模复位弹簧和若干根凸模导杆,凸模导杆穿过翻边凸模13和斜楔12,凸模复位弹簧套装在凸模导杆的外表面,凸模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翻边凸模13压触,凸模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斜楔12压触。
所述翻边凸模13内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凸模复位弹簧的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便于凸模复位弹簧的定位安装。
所述翻边凹模16和第一导向块14之间设有第二导向块15,所述第二导向块15设有与翻边凸模13下端面接触的第二导向斜面22。翻边凸模13在第二导向块15和第一导向块14的作用下,准确地对工件进行侧翻边。
所述辅助块18和第一导向块14之间形成供翻边凹模16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导向腔。翻边凹模16的两侧面分别与辅助块18和第一导向块14接触,辅助块18和第一导向块14对翻边凹模16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所述第一导向块14和下模座23之间设有导向块复位弹簧。开模时,第一导向块14被导向块复位弹簧顶起,合模时,翻边凸模13与第一导向块14压触后,压缩导向块复位弹簧,待导向块复位弹簧不再压缩时,翻边凸模13沿着斜楔12移动,对工件进行侧翻边。
所述辅助块18设有仿形块19,所述仿形块19的上端面与翻边凹模16的上端面形成工件的定位面,所述上压板11设有与定位面相匹配的定位凹腔,所述定位凹腔旁设有与翻边凸模13上端面接触的第三导向斜面。在合模时,工件随着翻边凹模16下行后,工件的部分嵌在仿形块19上,翻边完成后,翻边凹模16上行,工件中与仿形块19相对应的部分与翻边凹模16之间形成间隙,负角翻边后,平移工件后,可以将工件取出,方便快捷。
所述弹性装置17包括若干根凹模导杆和若干根凹模弹簧,所述凹模导杆穿过下模座23后固定在翻边凹模16,所述凹模弹簧套装在凹模导杆的外表面,下模座23内设有用于放置凹模弹簧的第二安装腔,所述凹模弹簧的上端与翻边凹模16压触,凹模弹簧的下端与第二安装腔的底壁压触。合模时,翻边凹模16下行,压缩凹模弹簧;开模时,凹模弹簧将到翻边凹模16顶起,便于操作人员将工件取下。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侧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有翻边凹模、第一导向块和位于翻边凹模旁的辅助块,所述翻边凹模和下模座之间设有能驱使翻边凹模上行的弹性装置,翻边凹模的上端面设有定位部,翻边凹模中远离辅助块的侧面设有翻边凹腔,所述上模座设有翻边凸模、位于翻边凹模上方的上压板和位于第一导向块上方的斜楔,所述翻边凸模能沿着斜楔的斜面移动,翻边凸模和斜楔之间设有凸模复位单元,所述第一导向块设有与翻边凸模下端面接触的第一导向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复位单元包括若干根凸模复位弹簧和若干根凸模导杆,凸模导杆穿过翻边凸模和斜楔,凸模复位弹簧套装在凸模导杆的外表面,凸模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翻边凸模压触,凸模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斜楔压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凸模内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凸模复位弹簧的第一安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凹模和第一导向块之间设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设有与翻边凸模下端面接触的第二导向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块和第一导向块之间形成供翻边凹模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导向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侧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块和下模座之间设有导向块复位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块设有仿形块,所述仿形块的上端面与翻边凹模的上端面形成工件的定位面,所述上压板设有与定位面相匹配的定位凹腔,所述定位凹腔旁设有与翻边凸模上端面接触的第三导向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包括若干根凹模导杆和若干根凹模弹簧,所述凹模导杆穿过下模座后固定在翻边凹模,所述凹模弹簧套装在凹模导杆的外表面,下模座内设有用于放置凹模弹簧的第二安装腔,所述凹模弹簧的上端与翻边凹模压触,凹模弹簧的下端与第二安装腔的底壁压触。
CN201921451805.2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侧翻边装置 Active CN210676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1805.2U CN210676625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侧翻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1805.2U CN210676625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侧翻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6625U true CN210676625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3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1805.2U Active CN210676625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侧翻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6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3074A (zh) 一种冲侧孔模具
CN104128440A (zh) 一种剪切折弯机构
CN202070655U (zh) 一种新型冲侧孔模具
CN205253891U (zh) 侧修装置
CN203817154U (zh) 一种悬臂冲孔模
CN210676625U (zh) 一种侧翻边装置
CN102989894A (zh) 斜块式多工位模具
CN203281687U (zh) 一种折弯与脱料机构
CN205519254U (zh) 一种带预压料装置的拉延模具
CN213890331U (zh) 一种正负压成型一体机的冲切装置的保护机构
CN211437782U (zh) 一种模具侧压成形结构
CN211888562U (zh) 一种压边成型组件结构
CN209969336U (zh) 一种斜楔式水平冲孔模
CN210450619U (zh) 一种门框门柱板冲模移动可调夹紧定位机构
CN210450558U (zh) 负角折弯模具
CN210208382U (zh) 一种方便落料的冲压装置
CN207695481U (zh) 一种双动压弯模具
CN211757995U (zh) 冰箱滑轨向外冲挡珠点模具
CN212760693U (zh) 一种具有预压结构的冲压模具
CN107159778B (zh) 脱料板式斜楔
CN217044268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05414134U (zh) 一种滑块左右活动折弯成型的五金模具
CN204842604U (zh) 结构紧凑型侧冲模具
CN217223154U (zh) 一种冲裁用简易悬吊式斜楔结构
CN213436825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弹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