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0148U - 散热结构和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结构和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0148U
CN210630148U CN201921537481.4U CN201921537481U CN210630148U CN 210630148 U CN210630148 U CN 210630148U CN 201921537481 U CN201921537481 U CN 201921537481U CN 210630148 U CN210630148 U CN 210630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raphite
fan
assembly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74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虎
肖武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CH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CH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374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0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0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01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结构和移动设备;其中,散热结构包括:矩形的石墨散热片和导热片组件;其中,所述导热片组件沿矩形的所述石墨散热片的长边贴设、且与所述石墨散热片相垂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墨散热片均匀导热,在移动设备的热源发热量过大时,石墨散热片容易热源热量发散至移动设备整个机身,导致整机过热的问题。

Description

散热结构和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和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集成功能的多样化,移动设备正在朝着高智能、高配置和高运速的道路上快速迈进;相应地,移动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显示模组LCM和通信器件的性能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移动设备在处理多功能或多任务,如长时间运行大型软件或游戏,其内部CPU、LCM等器件的温度会变高,性能会急剧下降;同样,WIFI模块等通信器件也会因为发射和接收信号而产生大量热量。与所有电子设备一样,移动设备的上述器件只有在合适温度范围内运转才能确保工作的正常和持久;这样,移动设备的散热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移动设备的运转性能。
目前,移动设备中最广泛使用的散热方式是石墨散热方式。具体结合图1所示,石墨散热方式的基本原理:在移动设备的机身主板3(该机身主板设置有CPU和闪存等易发热芯片及上述提到的易发热器件)上贴合一层石墨散热片1,再将该石墨散热片1与手机外壳2相贴合,从而使用石墨散热片1将CPU等结构的热量传导出去。其中,石墨散热片也称导热石墨片,是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具有极强的耐高温、导电导热性和抗热震性;其独特的晶粒取向,使得石墨散热片自身能够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从而将移动设备中热源的热量均匀分散至石墨散热片的各个部位。由于石墨散热片的均匀导热特性,热源的热量能够均匀分散,因此石墨散热片能够实现移动设备的整机散热。
然而,石墨散热片的散热方式也存在着很大局限性:因为石墨散热片能够均匀导热,并且石墨散热片是贴合于整个机身的,因此石墨散热片在将热源的热量由点扩散为面后,也将热源的热量传递至整个机身。在移动设备的热源发热量过大时,石墨散热片的散热方式也将导致整机过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石墨散热片进行散热的方式容易导致移动设备整机过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包括:
矩形的石墨散热片和导热片组件;其中,
导热片组件沿矩形的石墨散热片的长边贴设、且与石墨散热片相垂直。
优选地,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器组件,散热器组件沿矩形的石墨散热片的长边贴设、且与导热片组件相贴合。
优选地,散热器组件包括:
长条状的散热器本体,以及设置于散热器本体内的散热风扇组件;其中,
长条状的散热器本体沿石墨散热片的长边贴合设置、且与导热片组件对齐贴合;
散热器本体朝向导热片组件的一面开设有吹风通口;
散热风扇组件的排风面正对吹风通口。
优选地,散热器本体的内壁形成有沿散热器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导风螺纹。
优选地,散热风扇组件,包括:散热风扇,以及与散热风扇滑动连接的风扇滑动组件;其中,
风扇滑动组件包括:
沿散热器本体的长边固定的风扇滑轨;以及,
与散热风扇相固定且滑动连接于风扇滑轨的风扇固定滑块。
优选地,散热结构还包括:沿风扇滑轨滑动连接的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包括:
滑动连接于风扇滑轨的喷雾固定滑块;
固定于喷雾固定滑块的万向轮;
以及固定于万向轮的喷雾器。
优选地,散热结构还包括与散热风扇电连接的风扇供电线路,风扇供电线路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与USB接口电连接的充电控制芯片,其中,充电控制芯片与USB接口之间线路固定有断路器;
与充电控制芯片电连接的充电电池;
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的直流-直流转换器,直流-直流转换器还与散热风扇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与石墨散热片相贴合的绝缘导热垫片,绝缘导热垫片包括:
贴合于石墨散热片背向导热片组件一面的导热树脂层;
贴合于导热树脂层背向石墨散热片一面的无纺布层;
以及,贴合于无纺布层背向导热树脂层一面的导热硅胶层。
优选地,导热片组件包括两片分别沿石墨散热片的两长边贴设的导热片;散热器组件包括分别与每片导热片相贴合的两组散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包括:
移动设备主板和移动设备外壳;以及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散热结构;其中,散热结构分别与移动设备主板和移动设备外壳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散热结构中,因为石墨散热片本身独特的晶粒取向,使得石墨散热片能够均匀导热,因此石墨散热片与移动设备相贴合,能够将移动设备中热源的热量均匀分散至石墨散热片的各个部位。而导热片组件贴设于石墨散热片,则能够从石墨散热片的长边将热量吸附至导热片组件上,从而通过导热片组件散热,减少石墨散热片分散至移动设备整体的热量,减少因热源发热量过大致使石墨散热片散热导致整机过热的情况;并且,导热片组件沿石墨散热片的长边贴设,能够增加导热片组件与石墨散热片的接触面积,增大导热片组件对石墨散热片热量的吸附程度。另外,因为石墨散热片是与移动设备机身相贴合的,因此导热片组件与石墨散热片相垂直,能够将石墨散热片的热量引导至与移动设备机身相垂直的方向,减少石墨散热片向移动设备机身扩散的热量,并且导热片组件能够在与石墨散热片相垂直的的各个导热面上释放热量,避免整机过热。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墨散热片均匀导热,容易将热源的热量传递至整个机身,在移动设备的热源发热量过大而容易使得石墨散热片的散热方式导致整机过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包含有石墨散热片的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包含有散热结构的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的右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的正视图;
图6是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供电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201339930000041
Figure BDA000220133993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包括:
移动设备主板200、移动设备外壳300以及散热结构100;其中,散热结构100分别与移动设备主板200和移动设备外壳300相贴合。
散热结构100用于将石墨散热片1上的热量导入到导热片组件4中,然后通过导热片组件4散出热量。
图2所示结构中,散热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见图3实施例所示内容;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散热结构包括:
矩形的石墨散热片1和导热片组件4。因为石墨散热片1需要贴合移动设备的机身设置,因此将石墨散热片1设置为矩形,则石墨散热片1的形状与移动设备的形状相适应。并且石墨散热片1自身具有均匀导热特性,移动设备的热源热量能够发散至石墨散热片1的各个部位;而石墨散热片1和导热片组件4两者长边贴合,则导热片组件4能够与矩形的石墨散热片1相接,进而能够将石墨散热片1的热量传导至导热片组件4,通过导热片组件4散出热量。
其中,导热片组件4沿矩形的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设、且与石墨散热片1相垂直。导热片组件4沿矩形的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设,能够增加导热片组件4与石墨散热片1的接触面积,提高石墨散热片1上热量向导热片组件4的传递效率。另外,导热片组件4与石墨散热片1相垂直,能够将石墨散热片1的热量引导至与移动设备机身相垂直的方向,减少石墨散热片1扩散至移动设备机身的热量,并在与石墨散热片1相垂直的各导热片41释放热量,避免整机过热。其中,该导热片41可选用金属或金属合金材质的导热片。另外如图3所示,该导热片组件4为与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相适应的长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石墨散热片1本身独特的晶粒取向,使得石墨散热片1能够均匀导热,所以石墨散热片1与移动设备相贴合,能够将移动设备中热源的热量均匀分散至石墨散热片1的各个部位。而导热片组件4贴设于石墨散热片1,则能够从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将热量吸附至导热片组件4上,从而通过导热片组件4散热,减少石墨散热片1分散至移动设备整体的热量,减少因热源发热量过大致使石墨散热片1散热导致整机过热的情况;并且,导热片组件4沿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设,能够增加导热片组件4与石墨散热片1的接触面积,增大导热片组件4对石墨散热片1热量的吸附程度。另外,因为石墨散热片1是与移动设备机身相贴合的,因此导热片组件4与石墨散热片1相垂直,能够将石墨散热片1的热量引导至与移动设备机身相垂直的方向,减少石墨散热片1向移动设备机身扩散的热量,并且导热片组件4能够在与石墨散热片1相垂直的的各个导热面上释放热量,避免整机过热。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墨散热片1均匀导热,容易将热源的热量传递至整个机身,在移动设备的热源发热量过大而容易使得石墨散热片1的散热方式导致整机过热的问题。
其中,散热结构100还包括:散热器组件5,散热器组件5沿矩形的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设、且与导热片组件4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散热器组件5本身具有散热功能,并且散热器组件5还与导热片组件4贴合设置,这样能够提高散热器组件5对导热片组件4的散热效率;另外,散热器组件5沿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设,则散热器组件5与导热片组件4相贴合,还能够增加散热器组件5与石墨散热片1的贴合面积,实现对导热片组件4各个部位的散热功能。
另外,参见图4和图5,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结构的右视图,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结构的正视图。如图3-5各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组件5包括:
长条状的散热器本体51,以及设置于散热器本体51内的散热风扇组件52;散热器本体51为长条状能够与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相适应,并且散热器组件5和导热片组件4均沿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合设置,因此散热器本体51设置为长条状,能够增大散热器组件5与导热片组件4的贴合面积。
其中,由于长条状的散热器本体51沿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合设置、且与导热片组件4相贴合;并且导热片组件4也沿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合,因此散热器本体51的长边与导热片组件4的长边共边贴合,能够增大散热器组件5与导热片组件4的贴合面积,提到散热器组件5对导热片组件4的散热效率。
另外参见图6,图6是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散热器本体51朝向导热片组件4的一面开设有吹风通口511;散热风扇组件52的排风面正对吹风通口511。散热风扇组件52的排风面正对吹风通口511,则散热风扇组件52的排风面正对导热片组件4,从而提高散热风扇组件52对导热片组件4的散热效果。其中,如图6所示,可以将散热器本体51朝向导热片组件4的一面挖空,作为吹风通口511。
通常,散热风扇组件52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固定,这样导热片组件4的热量集中区域远离散热器组件5,或者导热片组件4存在多个热量集中区域时,散热风扇组件52难以吹拂到导热片组件4,从而散热风扇组件52难以对导热片组件4及时散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4-6各实施例所示,散热器本体51的内壁形成有沿散热器本体5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导风螺纹5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散热器本体51的内壁上形成导风螺纹512,该导风螺纹512能够将散热风扇组件52吹出的风引导至散热器本体51的各个位置,通过散热器本体51的吹风通口511吹拂至导热片组件4的各个部位。
其中,如图6所示,图3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风扇组件52具体包括:散热风扇521,以及与散热风扇521滑动连接的风扇滑动组件522;其中,
风扇滑动组件522包括:
沿散热器本体51的长边固定的风扇滑轨5221;以及,与散热风扇521相固定、且滑动连接于风扇滑轨5221的风扇固定滑块5222。
散热风扇521固定于风扇固定滑块5222,该风扇固定滑块5222能够沿风扇滑轨5221滑动,而风扇滑轨5221沿散热器本体51的长边固定,因此散热风扇521通过该风扇滑轨5221能够沿散热器本体51的长边来回移动,并且散热器本体51的长边与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合,导热片组件4沿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设且垂直,因此散热风扇能够吹风至导热片组件4的导热面的各个位置,从而使得导热片组件4散热均匀,提高导热片组件4对石墨散热片1的散热效率。
其中,为了提高散热风扇组件对导热片组件4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导热片组件4对石墨散热片1的散热效果,如图6所示,散热结构100还包括:沿风扇滑轨5221滑动连接的喷雾装置6,喷雾装置6包括:
滑动连接于风扇滑轨5221的喷雾固定滑块61;固定于喷雾固定滑块61的万向轮62;以及固定于万向轮62的喷雾器6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喷雾器63通过万向轮62和喷雾固定滑块61滑动连接于风扇滑轨5221上,而风扇滑轨5221是沿着散热器本体51的长边固定的,因此喷雾器63能够沿着风扇滑轨5221,即沿着散热器本体51的长边移动;从而对导热片组件4进行喷雾,通过蒸发方式散热,并且结合散热风扇组件的吹拂效果,能够提高喷雾装置6对导热片组件4的散热效率。另外,如图6所示,喷雾器63固定于万向轮62的方向球上,而万向轮62的方向球能够向各个方向转动,而导热片41是垂直设置的,因此喷雾器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对导热片41的任一区域喷雾,进而提高喷雾装置6对导热片组件4的散热效率。
其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100还包括:与石墨散热片1相贴合的绝缘导热垫片8,绝缘导热垫片8包括:
贴合于石墨散热片1背向导热片组件4一面的导热树脂层81;其中,导热树脂层81的厚度在100-500微米之间,该导热树脂层81可选用ABS树脂层。
贴合于导热树脂层81背向石墨散热片1一面的无纺布层82;其中,无纺布层82的厚度在100-300微米之间。
以及,贴合于无纺布层82背向导热树脂层81一面的导热硅胶层83,其中,导热硅胶层83的厚度在100-300微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导热硅胶层83能够与移动设备的主板直接贴合,并且由于石墨散热片1是导电的,因此该导热硅胶层83在实现导热功能外,还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无纺布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并且无纺布还能够起到隔绝和分散部分热量的功能,而导热树脂层81具有极强的导热性能,从而能够提高对移动设备的导热效率。
另外,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导热片组件4包括两片分别沿石墨散热片1的两长边贴设的导热片41;散热器组件5包括分别与每片导热片41相贴合的两组散热器5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石墨散热片1的两长边分别贴设导热片41和散热器53,能够从石墨散热片1的两边分别吸收热量的效果,从而使得导热片41对石墨散热片1的导热和散热效率更高。
另外,如图7所示,散热结构100还包括与散热风扇电连接的风扇供电线路7,风扇供电线路7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71;
与USB接口71电连接的充电控制芯片72,其中,充电控制芯片72与USB接口71之间线路固定有断路器73;
与充电控制芯片72电连接的充电电池74;
与充电电池74电连接的直流-直流转换器75,直流-直流转换器75还与散热风扇521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USB接口71能够使用移动设备中的USB接口,从而通过移动设备的USB接口将散热风扇521接入直流电。另外通过充电控制芯片72控制断路器73开闭,从而在电流从USB接口71通过充电控制芯片72时,充电控制芯片72能够控制电流流入充电电池74为充电电池74提供电能,并且充电电池74通过直流-直流转换器75与散热风扇521电连接,能够通过直流-直流转换器75将USB接口71接入的电流转换为合适电压的电流后再充入散热风扇521,从而控制散热风扇521吹拂导热片组件4,加快导热片组件4对石墨散热片1的导热和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石墨散热片(1)和导热片组件(4);其中,
所述石墨散热片(1)为矩形;
所述导热片组件(4)沿矩形的所述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设、且与所述石墨散热片(1)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器组件(5),所述散热器组件(5)沿矩形的所述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设、且与所述导热片组件(4)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组件(5),包括:
长条状的散热器本体(51),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器本体(51)内的散热风扇组件(52);其中,
所述长条状的散热器本体(51)沿所述石墨散热片(1)的长边贴合设置、且与所述导热片组件(4)贴合;
所述散热器本体(51)朝向所述导热片组件(4)的一面开设有吹风通口(511);
所述散热风扇组件(52)的排风面正对所述吹风通口(5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51)的内壁形成有沿所述散热器本体(5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导风螺纹(5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组件(52),包括:
散热风扇(521),以及与所述散热风扇(521)滑动连接的风扇滑动组件(522);其中,
所述风扇滑动组件(522)包括:
沿所述散热器本体(51)的长边固定的风扇滑轨(5221);以及,
与所述散热风扇(521)相固定且滑动连接于所述风扇滑轨(5221)的风扇固定滑块(52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风扇滑轨(5221)滑动连接的喷雾装置(6),所述喷雾装置(6)包括:
滑动连接于所述风扇滑轨(5221)的喷雾固定滑块(61);
固定于所述喷雾固定滑块(61)的万向轮(62);
以及,固定于所述万向轮(62)的喷雾器(6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散热风扇(521)电连接的风扇供电线路(7),所述风扇供电线路(7)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71);
与所述USB接口(71)电连接的充电控制芯片(72),其中,所述充电控制芯片(72)与所述USB接口(71)之间线路固定有断路器(73);
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72)电连接的充电电池(74);
与所述充电电池(74)电连接的直流-直流转换器(75),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75)还与所述散热风扇(521)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石墨散热片(1)相贴合的绝缘导热垫片(8),所述绝缘导热垫片(8)包括:
贴合于所述石墨散热片(1)背向所述导热片组件(4)一面的导热树脂层(81);
贴合于所述导热树脂层(81)背向所述石墨散热片(1)一面的无纺布层(82);
以及,贴合于所述无纺布层(82)背向所述导热树脂层(81)一面的导热硅胶层(8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片组件(4)包括两片分别沿所述石墨散热片(1)的两长边贴设的导热片(41);
所述散热器组件(5)包括分别与每片导热片相贴合的两组散热器(53)。
10.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设备主板(200)和移动设备外壳(300);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中,
所述散热结构(100)分别与所述移动设备主板(200)和移动设备外壳(300)相贴合。
CN201921537481.4U 2019-09-12 2019-09-12 散热结构和移动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30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7481.4U CN210630148U (zh) 2019-09-12 2019-09-12 散热结构和移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7481.4U CN210630148U (zh) 2019-09-12 2019-09-12 散热结构和移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0148U true CN210630148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3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748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30148U (zh) 2019-09-12 2019-09-12 散热结构和移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01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096A (zh) * 2021-05-21 2021-09-24 苏智国 一种半导体发光板用散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096A (zh) * 2021-05-21 2021-09-24 苏智国 一种半导体发光板用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503934A (ja) 放熱板及び動力電池システム
CN206165063U (zh) 无人机及其散热系统
CN210630148U (zh) 散热结构和移动设备
WO2020088595A1 (zh) 电子设备及其散热装置和车辆设备
CN211653594U (zh) 一种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的服务器
CN110494015B (zh) 充电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充电散热系统
CN210405997U (zh) 电子器件散热结构
CN209676570U (zh) 屏蔽散热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08402321U (zh) 一种复合型石墨散热片结构
CN207459123U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散热结构
CN215571363U (zh) 半导体制冷装置和空调服
CN212278662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10405072U (zh) 一种定向散热的变频器
CN211580514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4518292U (zh) 一种终端
CN216083625U (zh) 一种热电制冷笔记本电脑风冷系统
CN207410674U (zh) 石墨散热器结构
CN219679087U (zh) 电子调速器和无人机
CN215647962U (zh) 一种基于铜材的手机散热主板
CN220121933U (zh) 应急电源散热装置及应急电源
CN215872456U (zh) 散热器
CN210725843U (zh) 散热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3638713U (zh) 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2344335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插箱
CN211128391U (zh) 提高散热性能的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