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4149U - 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4149U
CN210554149U CN201920871169.2U CN201920871169U CN210554149U CN 210554149 U CN210554149 U CN 210554149U CN 201920871169 U CN201920871169 U CN 201920871169U CN 210554149 U CN210554149 U CN 210554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bending
connecting plate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11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成果
高玉凯
纪明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unnei Power Co ltd
Kunming Yunne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unnei Power Co ltd
Kunming Yunne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unnei Power Co ltd, Kunming Yunne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unne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11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4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4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4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接触,第二连接板一侧设有减震垫,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减震垫上的固定件连接,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底板、设于第一底板一端的第一折弯板,第一折弯板与底板呈一定角度且第一折弯板与第一底板之间设有加强筋,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一端设有垂直板,另一端设有第二折弯板和第三折弯板,第二折弯板和第三折弯板与第二底板的夹角不同,减震垫设于垂直板、第二底板和第三折弯板形成的区域中。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相对狭窄空间的支撑布置问题,同时尽量减少材料浪费,缩短开发周期,对样机搭载过程有着相当不错的益处。

Description

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是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配套不同车型的领域中,发动机与整车的连接是不可缺少的,而很多主机厂只会提供整车的安装位置,这样整车支撑就需要发动机厂携带。
然而,目前发动机携带支撑会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1、发动机空间有限,整车固定的位置已经确定,发动机本体上能够起到固定点作用的位置也很有限。
2、支撑多数情况下材料会采用铸件,铸件的支撑对固定点分布会比较敏感,铸件硬度没有问题,但是往往会比较脆,着力点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很容易直接断裂。同时对于空间受限的情况下,设计时布置出来支撑的结构形状往往会比较复杂,铸件的支撑在开发模具的过程中会很难实现,即使能够实现模具成本也会很高,同时结构复杂的零件很多模具厂家直接没有开发能力。
3、对于样机配套前期,样机提供周期会比较短,成功搭载新车型自然是越快越好,常规的方案一般采用铸件形式的支撑,这样会大大的延长配套周期,无论是对发动机厂家还是市场都是不利的。
4、对于不是很复杂的支撑发动机厂也会采用冲压形式的结构,但是复杂一点的支撑用单一的一件冲压件有时很难实现,尤其是对于还要由减震作用的情况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根据主机厂提供的安装位置和发动机本体可供固定的位置,设计支撑的方案,统筹考虑工艺性、成本、零件强度、零件可靠性等因素,研发出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同时集成了减震缓冲作用。工艺可行性高,缩短开发周期,节约模具开发等技术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接触,第二连接板一侧设有减震垫,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减震垫上的固定件连接,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底板、设于第一底板一端的第一折弯板,第一折弯板与底板呈一定角度且第一折弯板与第一底板之间设有加强筋,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一端设有垂直板,另一端设有第二折弯板和第三折弯板,第二折弯板和第三折弯板与第二底板的夹角不同,减震垫设于垂直板、第二底板和第三折弯板形成的区域中。
进一步地,第一折弯板两端高度不同,高的一端设有圆钢垫块。
进一步地,减震垫包括固定螺栓、减震橡胶和减震钢板,固定螺栓设于减震钢板上,减震橡胶与减震钢板接触,包裹一部分固定螺栓,减震钢板两端弯折。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底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第二底板相互接触,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通过铆钉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发动机前端两侧,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与发动机一侧接触,加强筋与发动机一侧垂直,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减震垫与发动机一侧呈一定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组合安装式的结构,将比较复杂的结构,根据形状特点拆分成简单的几个零件,通过简单的成型工艺完成制作单体,最后根据受力方向等因素确定组合安装方式。拆分开的单个零部件又可以单独增加加强筋来实现强度的增加,结构灵活多变。同时该实用新型将连接支撑作用和减震作用集成到一起,很好的解决了支撑和减震缓冲的问题,减轻了部分主机厂减震设计压力。
(2)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具有承重作用、与整车的连接作用、同时还有减震缓冲作用。可以解决相对狭窄空间的支撑布置问题,同时尽量减少材料浪费,缩短开发周期,对样机搭载过程有着相当不错的益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板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板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垫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垫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发动机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发动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接触,第二连接板2一侧设有减震垫,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通过减震垫上的固定件连接。
如图2、3、4所示,第一连接板1包括第一底板1.1、设于第一底板1.1一端的第一折弯板,第一折弯板与第一底板1.1呈一定角度且第一折弯板与第一底板1.1之间设有加强筋1.2。第一折弯板两端高度不同,高的一端1.5设有圆钢垫块1.3,低的一端1.4与高的一端1.5分别通过加强筋1.2与第一底板1.1连接。
如图1、2、5、6所示,第二连接板2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一端设有垂直板2.1,另一端设有第二折弯板2.2和第三折弯板2.3,第二折弯板2.2和第三折弯板2.3与第二底板的夹角不同,减震垫3设于垂直板2.1、第二底板和第三折弯板2.3形成的区域中,如图1所示。
如图4所示,第一底板1.1中部设有长圆孔1.6,两端预留铆钉孔1.7,如图5所示,第二底板中部对应第一底板1.1设有长圆孔2.4,两端对应第一底板1.1预留铆钉孔1.7。
如图7、8所示,减震垫包括固定螺栓7、减震橡胶4和减震钢板3,固定螺栓7设于减震钢板3上,减震橡胶4与减震钢板3接触,包裹一部分固定螺栓7,减震钢板3两端弯折。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板1的第一底板1.1和第二连接板2的第二底板相互接触,第一底板1.1与第二底板还通过铆钉6连接。
如图9、10所示,支撑装置设于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发动机5前端两侧,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2.2与发动机5一侧接触,加强筋1.2与发动机5一侧垂直,第一底板1.1、第二底板、减震垫3与发动机5一侧呈一定角度。
第一连接板1可以切割冲压成型,根据受力方向,增加加强筋1.2两处,圆钢垫块1.3与第一折弯板高的一端1.5直接点焊到一起。发动上固定点的位置高度不可能都是一致的,进而,圆钢垫块5的作用是调节不同高度的固定点的高差。
第一连接板1中间的长圆孔1.6提供尺寸余量,同时该孔也是减震垫的一个固定点,减震垫的固定螺栓穿过第二连接板2和第一连接板1,最后通过合适的螺母拧紧,同时在第一和第二连接板1上预留合适尺寸和数量的铆钉孔;
第二连接板2可以切割冲压成型,中间同样加工长圆孔2.4,作为减震垫螺栓的过孔,预留与第一连接板1位置相对应的铆钉孔;
用计算好的铆钉6连接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同时在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接触的周圈位置采用段焊或点焊工艺进一步加强零件可靠性。
减震垫由减震橡胶4、减震钢板3、固定螺栓7几部分组成,固定螺栓7是预先焊接到减震钢板3上的,减震橡胶4穿过固定螺栓7硫化到减震钢板3上。减震橡胶4的压缩量和材料根据橡胶实验计算得出。减震橡胶4通过硫化工艺固定到减震钢板上会非常的牢靠,固定螺栓长度会凸出减震垫,然后穿过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然后拧紧螺母。
制作时,根据开发需求和空间分布情况设计发动机整车支撑结构,根据发动机的结构特点结合整车厂给定的要求组合结构设计完成后,拆分零件出图,分别制作零件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减震垫4。各个单个零件制作完成后进行整个支撑的组装。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铆接完成后,对于该两件周圈结合位置进行布局焊接点焊或者段焊,以此进一步增加整个支撑的牢靠性。
本实施例的主体材料为Q235钢板,零件组合形式是通过铆钉铆接,并加以焊接工艺补充。设计过程中根据发动机的重量、施力点、施力方向等参数确定钢板的厚度(不宜过厚,厚度较大零件成型比较困难),可以通过焊接加强筋的方式弥补强度的缺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接触,第二连接板一侧设有减震垫,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减震垫上的固定件连接,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底板、设于第一底板一端的第一折弯板,第一折弯板与底板呈一定角度且第一折弯板与第一底板之间设有加强筋,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一端设有垂直板,另一端设有第二折弯板和第三折弯板,第二折弯板和第三折弯板与第二底板的夹角不同,减震垫设于垂直板、第二底板和第三折弯板形成的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弯板两端高度不同,高的一端设有圆钢垫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垫包括固定螺栓、减震橡胶和减震钢板,固定螺栓设于减震钢板上,减震橡胶与减震钢板接触,包裹一部分固定螺栓,减震钢板两端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的第一底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第二底板相互接触,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通过铆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设于所述发动机前端两侧,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与发动机一侧接触,加强筋与发动机一侧垂直,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减震垫与发动机一侧呈一定角度。
CN201920871169.2U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 Active CN210554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1169.2U CN210554149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1169.2U CN210554149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4149U true CN210554149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6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1169.2U Active CN210554149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41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281A (zh) * 2022-02-07 2022-04-12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悬置装置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281A (zh) * 2022-02-07 2022-04-12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悬置装置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23018B2 (ja) バンパービームアセンブリ
KR20110035091A (ko) 토션빔용 금형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0554149U (zh) 一种冲压型组合式发动机支撑装置
CN212238889U (zh) 一种解决板件成型易褶皱的冲压模具
KR101562849B1 (ko) 열간성형 토션빔 성형기의 추출장치
CN210450568U (zh) 一种具有弯折以及翻边结构的冲压模具
CN209477092U (zh) 一种轿车单天窗中连接横梁翻边整形模
KR102062244B1 (ko) 차량용 토션빔 성형장치
CN208583885U (zh) 一种便于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压模具
CN208947203U (zh) 一种适用于浮动门盖的驾驶员安全气囊按响机构
CN108273910B (zh) 一种尾端梁加强板防错装置
CN209531863U (zh) 一种汽车踏板连接杆的弯曲成型加工模具
CN101758366B (zh) 汽车座椅靠背下底板的加工方法
CN202105887U (zh) 一种蹄铁焊合件面板压弯热成型装置
CN202239194U (zh) 汽车加速踏板支架的冲孔模具
CN217912418U (zh) 冲孔整形结构
CN220173417U (zh) 鼓纸的制作模具
CN205192601U (zh) 一种电子台秤支架
CN103341560A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压料装置
CN214866655U (zh) 用于汽车轮罩的模具
CN216461163U (zh) 一种大悬臂直线式转塔冲模具
CN216175867U (zh) 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的模具用脱模装置
CN217315488U (zh) 一种用于汽车扶手主体结构的折弯整形模具
CN210182301U (zh) 一种扁平式低噪音继电器
KR20200091912A (ko) 홀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