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25001U - 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25001U
CN210525001U CN201921350897.5U CN201921350897U CN210525001U CN 210525001 U CN210525001 U CN 210525001U CN 201921350897 U CN201921350897 U CN 201921350897U CN 210525001 U CN210525001 U CN 210525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vable
carrier
supporting
retrac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08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世华
梁家伟
郭秉坚
谢丰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08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5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25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25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包括承载台、固定载板及至少两移动载板,固定载板与移动载板相互平行设置,移动载板呈平行排列设置,固定载板固定于承载台上,移动载板呈滑动地设置于承载台上,固定载板位于呈平行排列设置的移动载板的一侧,固定载板和移动载板上均设有顶柱,顶柱呈矩阵排列设置,所有顶柱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形成支撑面,固定载板与移动载板之间以及相邻两移动载板之间均设有伸缩结构,任一移动载板于承载台上的移动,将借由伸缩结构同步连动所有的移动载板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靠拢或远离。本实用新型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能对工作平面的尺寸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板材。

Description

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
背景技术
在板材和片材加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工作平台将板材升降至目标的位置,然后通过其他加工机构共同对板材实现后续的加工,为了便于其他加工,故工作平台的顶升作用面一般小于板材的整体面积,换句话说,不同尺寸的板材都需要对应尺寸的工作平台进行顶升以便于后续的加工,然而现有的工作平台的尺寸都是固定,若板材的长度尺寸发生改变,就需要对加工装置整体进行改造,故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需求。
因此,亟需要一种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能对工作平面的尺寸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长度的板材,并具有结构简单、节约空间和调节灵活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包括承载台、固定载板及至少两移动载板,所述固定载板与所述移动载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移动载板呈平行排列设置,所述固定载板固定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移动载板呈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固定载板位于呈平行排列设置的所述移动载板的一侧,所述固定载板和移动载板上均设有顶柱,所述顶柱呈矩阵排列设置,所有所述顶柱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形成支撑面,所述固定载板与所述移动载板之间以及相邻两所述移动载板之间均设有伸缩结构,任一所述移动载板于所述承载台上的移动,将借由所述伸缩结构同步连动所有的所述移动载板以相同的位移量向所述固定载板靠拢或远离,所述支撑面对应进行收缩或伸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由于在承载台上设置有固定载板和至少两移动载板,固定载板与移动载板相互平行设置,移动载板呈平行排列设置,固定载板固定于承载台上,移动载板呈滑动地设置于承载台上,固定载板位于呈平行排列设置的移动载板的一侧,固定载板和移动载板上均设有顶柱,顶柱呈矩阵排列设置,所有顶柱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形成支撑面,利用支撑面达到承载和抵顶板材的目的;由于固定载板与移动载板之间以及相邻两移动载板之间均设有伸缩结构,任一移动载板相对固定载板的移动将连动所有的伸缩结构同步伸缩,进而借由伸缩结构同步伸缩使得所有移动载板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靠拢或远离,从而带动所有移动载板上的顶柱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上的顶柱靠拢或远离,即支撑面对应进行收缩或伸展,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板材,故生产者不必再对加工装置整体进行改造。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节约空间、调节灵活和安全可靠等优点。
较佳地,所述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承载台上的伸缩驱动装置,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任一所述移动载板连接,所述移动载板在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所述固定载板靠拢或远离。
具体地,所述伸缩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丝杠螺母和沿所述移动载板之移动方向布置的丝杠,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承载台,所述丝杠安装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丝杠螺母与任一所述移动载板固定,所述丝杠螺母呈啮合地套设于所述丝杠上。
具体地,距离所述固定载板最远的所述移动载板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距离所述固定载板最远的所述移动载板的移动,通过所述伸缩结构同步连动所有的所述移动载板以相同的位移量向所述固定载板靠拢或远离。
较佳地,所述移动载板之间呈等间距设置。
较佳地,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左固定撑杆、右固定撑杆以及相互枢接第一铰接撑杆和第二铰接撑杆,所述第一铰接撑杆的一端滑设于所述左固定撑杆,所述第一铰接撑杆的另一端滑设于所述右固定撑杆,所述第二铰接撑杆的一端滑设于所述左固定撑杆,所述第二铰接撑杆的另一端滑设于所述右固定撑杆,所述固定载板和移动载板中的一者与所述左固定撑杆固定,余下的一所述移动载板与所述右固定撑杆固定,借由所述第一铰接撑杆与所述第二铰接撑杆的枢转使得所述左固定撑杆与所述右固定撑杆相互靠拢或远离。
较佳地,所述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承载台与所述移动载板之间的导向组件。
具体地,所述导向组件包含沿所述移动载板之移动方向布置的滑轨及滑套于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移动载板均安装有所述滑块,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承载台上。
具体地,所述滑块呈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移动载板,所述滑轨呈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承载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的在主视方向上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的在俯视方向上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的在侧视方向上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100,其包括承载台13、固定载板14及至少两移动载板15,固定载板14与移动载板15相互平行设置,移动载板15呈平行排列设置,固定载板14固定于承载台13上,移动载板15呈滑动地设置于承载台13上,固定载板14位于呈平行排列设置的移动载板15的一侧,移动载板15位于固定载板14的后侧(图1中箭头A所指方向为承载台13的前后方向),固定载板14和移动载板15沿承载台13的前后方向呈间隔开设置,较优的是,固定载板14与移动载板15均沿承载台13的左右方向布置(图1中箭头B所指方向为承载台13的左右方向),即固定载板14为沿承载台13的左右方向布置的长条状板状结构,移动载板15为沿承载台13的左右方向布置的长条状板状结构,固定载板14和移动载板15上均设有顶柱11,顶柱1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但不限于此,顶柱11沿承载台13的左右方向呈等间隔地排列于移动载板15或固定载板14,使得顶柱11呈矩阵排列设置,所有顶柱11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形成支撑面,由于所有顶柱11可量化为多个呈排列且分散的点,多个排列且分散的点共同组成用于承载和抵顶的支撑面,通过多个点的点阵式变化可以调整支撑面的长度尺寸,利用上述原理,故可在固定载板14与移动载板15之间以及相邻两移动载板15之间均设有伸缩结构16,伸缩结构16位于固定载板14和移动载板15的底部,固定载板14和移动载板15通过伸缩结构16设于承载台13上,任一移动载板15于承载台13上的移动,将借由伸缩结构16同步连动所有的移动载板15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14靠拢或远离,支撑面对应进行收缩或伸展。换句话说,任一移动载板15相对固定载板14的移动连动所有的伸缩结构16同步伸缩,借由伸缩结构16的同步伸缩使得所有移动载板15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14靠拢或远离,从而带动所有移动载板15上的顶柱11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14上的顶柱11靠拢或远离,即,使得所有顶柱11的顶面所形成的支撑面在沿承载台13之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缩小或增加,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板材,故生产者不必再对加工装置整体进行改造。更为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100还包括伸缩驱动装置17和导向组件18,伸缩驱动装置17安装于承载台13上,伸缩驱动装置17的输出端与任一移动载板15连接,移动载板15在伸缩驱动装置17的驱动下沿承载台13的前后方向向固定载板14靠拢或远离。举例而言,伸缩驱动装置17包括驱动器171、丝杠螺母172和沿移动载板15之移动方向布置的丝杠173,丝杠173的两端通过固定座174安装于承载台13上,从而提高丝杠173的稳定性,驱动器171安装于承载台13,丝杠173安装于驱动器171的输出端,丝杠螺母172与任一移动载板15固定,丝杠螺母172呈啮合地套设于丝杠173上,从而使得移动载板15相对固定载板14做更顺畅的移动,较优的是,驱动器171为设置有减速器的伺服电机,当然,生产者也可根据需要调整伸缩驱动装置17,故不限于此。于本实施例中,距离固定载板14最远的移动载板15与丝杠螺母172固定连接,距离固定载板14最远的移动载板15的移动,通过伸缩结构16同步连动所有的移动载板15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14靠拢或远离。较优的是,移动载板15之间呈等间距设置,从而实现顶柱11呈矩阵变形。
请参阅图1至图4,导向组件18设于承载台13与移动载板15之间,导向组件18的设置能够使得所有移动载板15做更顺畅的移动。举例而言,导向组件18包含沿移动载板15之移动方向布置的滑轨181及滑套于滑轨181上的滑块182,移动载板15均安装有滑块182,滑轨181安装在承载台13上,滑块182和滑轨181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移动载板15做更顺畅的移动。较优的是,滑块182呈对称地设置于移动载板15,滑轨181呈对称的设置于承载台13,于本实施例中,每一移动载板15对应两滑块182,且两滑块182分别位于移动载板15的两侧,对应地,滑轨181设置有两条,且同一侧的滑块182与同一滑轨181滑动配合。
请参阅图1至图4,固定载板14与移动载板15之间以及相邻两移动载板15之间设有伸缩结构16,于本实施例中,固定载板14的数量设置为一个,移动载板15的数量设置有五个,每个固定载板14和移动载板15上均等间隔地排列有四个顶柱11,对应地,伸缩结构16设置有五个,举例而言,伸缩结构16包括左固定撑杆161、右固定撑杆162以及相互枢接第一铰接撑杆163和第二铰接撑杆164,第一铰接撑杆163的一端滑设于左固定撑杆161,第一铰接撑杆163的另一端滑设于右固定撑杆162,第二铰接撑杆164的一端滑设于左固定撑杆161,第二铰接撑杆164的另一端滑设于右固定撑杆162,第一铰接撑杆163和第二铰接撑杆164的枢接点既位于第一铰接撑杆163的中部,也位于第二铰接撑杆164的中部,固定载板14和移动载板15中的一者与左固定撑杆161固定,余下的一移动载板15与右固定撑杆162固定,相邻两伸缩结构16之间枢接,即,伸缩结构16中的第一铰接撑杆163与相邻的伸缩结构16中的第二铰接撑杆164枢接,伸缩结构16中的第二铰接撑杆164与相邻的伸缩结构16中的第一铰接撑杆163枢接,从而实现伸缩结构16之间的连动,借由第一铰接撑杆163与第二铰接撑杆164的枢转使得左固定撑杆161与右固定撑杆162相互靠拢或远离,从而带动所有移动载板15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14靠拢或远离,进而实现顶柱11的同步移动。
结合附图1至图4,对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当需要调整支撑面的长度时,任一移动载板15在伸缩驱动装置17的驱动下沿承载台13的前后方向向固定载板14靠拢或远离,任一移动载板15相对固定载板14的移动连动所有的伸缩结构16同步伸缩,借由伸缩结构16的同步伸缩使得所有移动载板15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14靠拢或远离,从而带动所有移动载板15上的顶柱11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14上的顶柱11靠拢或远离,即,使得所有顶柱11所形成的支撑面在沿承载台13之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缩小或增加,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板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100由于在承载台13上设置有固定载板14和至少两移动载板15,固定载板14与移动载板15相互平行设置,移动载板15呈平行排列设置,固定载板14固定于承载台13上,移动载板15呈滑动地设置于承载台13上,固定载板14位于呈平行排列设置的移动载板15的一侧,固定载板14和移动载板15上均设有顶柱11,顶柱11呈矩阵排列设置,所有顶柱11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形成支撑面,利用支撑面达到承载和抵顶板材的目的;由于固定载板14与移动载板15之间以及相邻两移动载板15之间均设有伸缩结构16,任一移动载板15相对固定载板14的移动连动所有的伸缩结构16同步伸缩,借由伸缩结构16的同步伸缩使得所有移动载板15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14靠拢或远离,从而带动所有移动载板15上的顶柱11以相同的位移量向固定载板14上的顶柱11靠拢或远离,即支撑面对应进行收缩或伸展,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板材,故生产者不必再对加工装置整体进行改造。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100还具有结构简单、节约空间、调节灵活和安全可靠等优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台、固定载板及至少两移动载板,所述固定载板与所述移动载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移动载板呈平行排列设置,所述固定载板固定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移动载板呈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固定载板位于呈平行排列设置的所述移动载板的一侧,所述固定载板和移动载板上均设有顶柱,所述顶柱呈矩阵排列设置,所有所述顶柱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形成支撑面,所述固定载板与所述移动载板之间以及相邻两所述移动载板之间均设有伸缩结构,任一所述移动载板于所述承载台上的移动,将借由所述伸缩结构同步连动所有的所述移动载板以相同的位移量向所述固定载板靠拢或远离,所述支撑面对应进行收缩或伸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承载台上的伸缩驱动装置,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任一所述移动载板连接,所述移动载板在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所述固定载板靠拢或远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丝杠螺母和沿所述移动载板之移动方向布置的丝杠,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承载台,所述丝杠安装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丝杠螺母与任一所述移动载板固定,所述丝杠螺母呈啮合地套设于所述丝杠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固定载板最远的所述移动载板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距离所述固定载板最远的所述移动载板的移动,通过所述伸缩结构同步连动所有的所述移动载板以相同的位移量向所述固定载板靠拢或远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载板之间呈等间距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左固定撑杆、右固定撑杆以及相互枢接第一铰接撑杆和第二铰接撑杆,所述第一铰接撑杆的一端滑设于所述左固定撑杆,所述第一铰接撑杆的另一端滑设于所述右固定撑杆,所述第二铰接撑杆的一端滑设于所述左固定撑杆,所述第二铰接撑杆的另一端滑设于所述右固定撑杆,所述固定载板和移动载板中的一者与所述左固定撑杆固定,余下的一所述移动载板与所述右固定撑杆固定,借由所述第一铰接撑杆与所述第二铰接撑杆的枢转使得所述左固定撑杆与所述右固定撑杆相互靠拢或远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承载台与所述移动载板之间的导向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含沿所述移动载板之移动方向布置的滑轨及滑套于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移动载板均安装有所述滑块,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承载台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呈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移动载板,所述滑轨呈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承载台。
CN201921350897.5U 2019-08-19 2019-08-19 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 Active CN210525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0897.5U CN210525001U (zh) 2019-08-19 2019-08-19 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0897.5U CN210525001U (zh) 2019-08-19 2019-08-19 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5001U true CN210525001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1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0897.5U Active CN210525001U (zh) 2019-08-19 2019-08-19 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250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39893A1 (zh) 一种多功能雕刻机
CN105620148A (zh) 一种多功能雕刻机
CN205601470U (zh) 一种多功能雕刻机
CN206812135U (zh) 一种全自动数控开料机
CN216518091U (zh) 支护梁及超前支护设备
CN103736834B (zh) 一种用于蜂窝芯拉伸的装置
CN108057792B (zh) 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装配角码装置
CN103894673A (zh) 一种型材锯切中心
CN210525001U (zh) 可伸缩式支撑面结构
CN113666071B (zh) 一种板材生产线用的堆叠装置
CN105522399A (zh) 一种新型型材加工装置
CN204019842U (zh) 一种带锁紧机构的发泡夹具
KR20200061314A (ko) 알루미늄 범퍼 제조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알루미늄 범퍼 제조방법
CN105414705A (zh) 简易型火焰切割机机架
CN205816927U (zh) 前置式气动托料装置
CN104786302B (zh) 多功能自动拼板机
CN109573509B (zh) 一种物流搬运小车
CN113738427A (zh) 支护梁、超前支护设备及支护梁循环铺设方法
CN108176777B (zh) 一种翻板式冷柜内胆端边角线铆接机构
CN21661701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
CN207677009U (zh) 一种双向推紧定位装置
CN110077991B (zh) 一种用于转换梁施工的移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4568888U (zh) 工件排布装置
CN214817396U (zh) 石材异型面加工设备
CN220945326U (zh) 一种可调节土木建筑工程用板材件放置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