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2187U - 车辆排热降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排热降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2187U
CN210502187U CN201921403633.1U CN201921403633U CN210502187U CN 210502187 U CN210502187 U CN 210502187U CN 201921403633 U CN201921403633 U CN 201921403633U CN 210502187 U CN210502187 U CN 210502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intake pipe
pipe
bolt
exhaus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36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玉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036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2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2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2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排热降温系统,包括第一进气管、排气管、排风扇和抽风扇,所述第一进气管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内与排气管连通并通过螺栓安装有排风扇,所述第一进气管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排气管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一端套设有过滤盒,所述第二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达到对车厢内部进行散热的工作,降低高温对车厢内部的堆积,可避免车厢内部的设备和饰面老化过快。

Description

车辆排热降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降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排热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各种机动车,包括轿车、小客车、货车、装甲车、坦克车等,在夏季如果停在太阳下,在太阳的照射下驾驶室内就会产生几十度的高温,在高温进入车内时会感到十分闷热不适;且高温天气下,车辆内部堆积产生高温,对车的内饰及车部件会加快老化或损坏,减少车辆的寿命;车内降温时需开较长时间空调,浪费能源;且现有报道中出现多起驾乘人员粗心,将儿童或宠物遗忘在车内被高温烤至中暑甚至死亡的案例。
为此,我们提出车辆排热降温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车辆排热降温系统,达到对车厢内部进行散热的工作,降低高温对车厢内部的堆积,可避免车厢内部的设备和饰面老化过快,省去外用防晒罩使用的麻烦和罩上防晒罩产生的不美观现象,可降低车内空调的过分使用,节能环保,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排热降温系统,包括第一进气管、排气管、排风扇和抽风扇,所述第一进气管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内与排气管连通并通过螺栓安装有排风扇,所述第一进气管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排气管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一端套设有过滤盒,所述第二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排风扇、抽风扇和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过滤盒的排气口通过螺栓安装有抽风扇,所述过滤盒的进气口通过螺栓嵌设安装有过滤棉块,所述过滤盒的进气口通过螺丝安装有防护网,所述过滤盒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检修盖。
进一步地,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蓄电池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底部设置有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板的输出端与太阳能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与太阳能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排风扇、抽风扇和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入气口通过螺栓安装有过滤网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第一进气管安装于汽车内后座底部,将第二进气管的入气口和排气管分别安装于汽车底盘端部两侧,且第二进气管的排气口安装于驾驶座底部,将太阳能电板安装于车顶一端,将太阳能控制器、控制器和蓄电池安装于车体后备箱隐蔽处,并将温度传感器安装于车厢内,通过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当温度传感器温度达到一定数值后传感器感知并产生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则相继打开与之接通的排风扇、抽风扇和电磁阀,电磁阀开启后使第二进气管和排气管中的空气能流通,抽风扇对车厢内部进行送气,通过排风扇对外排气,使车厢内部的空气进行流通,达到对车厢内部进行散热的工作,降低高温对车厢内部的堆积,可避免车厢内部的设备和饰面老化过快,省去外用防晒罩使用的麻烦和罩上防晒罩产生的不美观现象,可降低车内空调的过分使用,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分别衍生设计出小客车、货车、军用等车辆的防晒降温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排热降温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辆排热降温系统中过滤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辆排热降温系统中过滤盒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辆排热降温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识如下:
1、第一进气管;2、第二进气管;3、排气管;4、排风扇;5、控制器;6、蓄电池;7、太阳能电板;8、温度传感器;9、检修盖;10、太阳能控制器;11、电磁阀;12、过滤盒;13、入气口;14、过滤网片;15、防护网;16、过滤棉块;17、抽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排热降温系统,包括第一进气管1、排气管3、排风扇4和抽风扇17,所述第一进气管1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排气管3,所述第一进气管1内与排气管3连通并通过螺栓安装有排风扇4,所述第一进气管1一侧设置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蓄电池6,所述排气管3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管2,所述第二进气管2一端套设有过滤盒12,所述第二进气管2和排气管3上均安装有电磁阀11,所述控制器5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控制器5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的输出端与排风扇4、抽风扇17和电磁阀1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
其中,所述过滤盒12的排气口通过螺栓安装有抽风扇17,所述过滤盒12的进气口通过螺栓嵌设安装有过滤棉块16,所述过滤盒12的进气口通过螺丝安装有防护网15,所述过滤盒12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检修盖9。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过过滤盒12内过滤棉块16和第二进气管2的入气口13安装的过滤网片14,可有效对进入汽车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
其中,所述蓄电池6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板7,所述太阳能电板7底部设置有太阳能控制器10,所述太阳能电板7的输出端与太阳能控制器1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与太阳能控制器10的输出端与蓄电池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蓄电池6的输出端与排风扇4、抽风扇17和电磁阀1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车辆停在室外太阳底下,太阳能电板7将产生的电流通过太阳能控制器10存入蓄电池6中。
其中,所述第二进气管2的入气口13通过螺栓安装有过滤网片14。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过滤网片14用于对进入第二进气管2的空气进行过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车辆排热降温系统,工作时,人员将第一进气管1安装于汽车内后座底部,将第二进气管2的入气口13和排气管3分别安装于汽车底盘端部两侧,且第二进气管2的排气口安装于驾驶座底部,将太阳能电板7安装于车顶一端,将太阳能控制器10、控制器5和蓄电池6安装于车体后备箱隐蔽处,并将温度传感器8安装于车厢内,通过温度传感器8的使用,当温度传感器8温度达到一定数值后传感器感知并产生信号传给控制器5,控制器5则相继打开与之接通的排风扇4、抽风扇17和电磁阀11,电磁阀11开启后使第二进气管2和排气管3中的空气能流通,抽风扇17对车厢内部进行送气,通过排风扇4对外排气,使车厢内部的空气进行流通,达到对车厢内部进行散热的工作,降低高温对车厢内部的堆积,可避免车厢内部的设备和饰面老化过快,通过过滤盒12内过滤棉块16和第二进气管2的入气口13安装的过滤网片14,可有效对进入汽车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器5、蓄电池6、太阳能电板7、温度传感器8、太阳能控制器10、电磁阀11均为现有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型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车辆排热降温系统,包括第一进气管(1)、排气管(3)、排风扇(4)和抽风扇(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排气管(3),所述第一进气管(1)内与排气管(3)连通并通过螺栓安装有排风扇(4),所述第一进气管(1)一侧设置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蓄电池(6),所述排气管(3)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管(2),所述第二进气管(2)一端套设有过滤盒(12),所述第二进气管(2)和排气管(3)上均安装有电磁阀(11),所述控制器(5)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控制器(5)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的输出端与排风扇(4)、抽风扇(17)和电磁阀(1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热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盒(12)的排气口通过螺栓安装有抽风扇(17),所述过滤盒(12)的进气口通过螺栓嵌设安装有过滤棉块(16),所述过滤盒(12)的进气口通过螺丝安装有防护网(15),所述过滤盒(12)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检修盖(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热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6)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板(7),所述太阳能电板(7)底部设置有太阳能控制器(10),所述太阳能电板(7)的输出端与太阳能控制器(1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器(10)的输出端与蓄电池(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蓄电池(6)的输出端与排风扇(4)、抽风扇(17)和电磁阀(1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热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管(2)的入气口(13)通过螺栓安装有过滤网片(14)。
CN201921403633.1U 2019-08-27 2019-08-27 车辆排热降温系统 Active CN210502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3633.1U CN210502187U (zh) 2019-08-27 2019-08-27 车辆排热降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3633.1U CN210502187U (zh) 2019-08-27 2019-08-27 车辆排热降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2187U true CN210502187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44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3633.1U Active CN210502187U (zh) 2019-08-27 2019-08-27 车辆排热降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2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23928U (zh) 新型车载太阳能空气外循环系统
CN102529644A (zh) 一种汽车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40235U (zh) 一种可调节车内温度的机动车
CN110712495A (zh) 一种集成红外人体感应的智能卡车驻车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06600U (zh) 一种箱体式组合电池包
CN209870029U (zh) 车辆的换气装置和车辆
CN210502187U (zh) 车辆排热降温系统
CN204936752U (zh) 车用太阳能温控自动换气降温装置
CN203221958U (zh) 汽车驻车通风装置
CN11161932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车内空气过滤装置
CN2863526Y (zh) 太阳能车厢空气温度处理装置
CN102431415A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20580076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电动汽车
CN210416135U (zh) 一种鼓风机偏置式车用hvac总成
CN213980064U (zh) 一种能降温防冻的候车亭
CN211684649U (zh) 一种发动机舱及腹鳍散热器通风冷却装置
CN203237017U (zh) 一种新型汽车防晒罩
CN2827783Y (zh) 车用空调坐垫
CN202273755U (zh) 车载式发电机组静音厢
CN107585080B (zh) 一种安装窗式空调的厢式维修车
CN205344442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换气排热系统的车体结构
CN216833112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空调回风过滤结构
CN202480829U (zh) 大中型机动车外配制冷装置
CN210478415U (zh) 一种前置增程器的新能源商用车
CN208220891U (zh) 轻型高机动挂车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